當前位置:簡歷模板館>熱點>排行榜>

中衛10種最有名的特產

排行榜 閱讀(2.89W)

10、海原硒砂瓜

中衛10種最有名的特產

地域範圍

海原硒砂瓜產於海原縣興仁、徐套、蒿川、關橋、興隆、高崖、李旺、西安、曹窪等九鄉鎮。海原縣地處寧夏南部山區,地理座標爲東經105°09′45″-106°10′10″,北緯36°06′40″-37°04′32″,海拔1830-2955米。興仁鎮、徐套鄉、蒿川鄉位於全縣北部,與中衛市中衛城區及中寧縣接壤;興隆鄉、高崖鄉、李旺鎮位於全縣東北部,與吳忠市的同心縣接壤;關橋鄉、西安鎮、曹窪鄉位於全縣中部。生產面積1.27萬公頃,年總產量13.5萬噸。

海原硒砂瓜加貼農產品地理標誌“海原硒砂瓜”標識,多爲散裝,也有袋裝,耐貯耐運。

9、南長灘軟梨子

軟梨子又名軟兒梨、香水梨、消梨,種植歷史悠久,屬於中衛南長灘“三寶”之一。軟梨子在中衛種植歷史悠久。據《中衛縣誌》記載,明朝弘治年間梨樹在中衛就有栽培,歷史不下六百年。據清乾隆《中衛縣誌》記載,“有棗、梨、桃、沙果、秋子、蘋果、桑葚、葡萄、杏、沙棗和枸杞”“民國年間,永康、徐莊、棗林、沙灘、南長灘、蔡橋、新墩等地棗園、枸杞園、沙果園分佈較多,紅棗、枸杞、長把梨、香水梨遐邇聞名”。目前香山鄉南長灘產區還留存350年以上的古樹。2008年12月,中衛香山鄉南長灘被中華人民共和國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國家文物局確定爲寧夏首個“全國曆史文化名村”。據專家考證,此地梨樹、棗樹系成吉思汗滅西夏後拓跋氏的倖存者到此避難時所種。樹齡已達三五百年,最大的樹3人合抱不過來,樹冠達300平方米。

8、香山壓砂西瓜

香山壓砂西瓜,因產品中富含健康元素“硒”又稱“中衛硒砂瓜”。系寧夏回族自治區中衛市特產。因原產於中衛城區香山地區,並採用壓砂栽培技術而得名。加上當地特殊的降水、光照、溫差、土壤條件,所產西瓜不但個大、甘甜,而且皮厚、質硬,耐貯運,自然保鮮期50天以上。

壓砂西甜瓜個大皮厚、便於運輸、果肉鮮紅、果汁豐富、甘甜爽口、舒心如蜜,糖份含量高達13.8%。出產的瓜營養元素含量全面合理,其中:含人體必須的氨基酸18種,維生素3種、微量元素5種,其中含鈣56mg/kg、鉀1090mg/kg,特別是含有人體保健必需的硒(硒含量達到了0.0056mg/kg)和鋅等微量元素,具有提高人體免疫力、抗衰老和防癌作用,因之得名“硒砂瓜”。中衛香山西瓜不使用任何化肥和農藥,經國家綠色食品發展中心審查監測,產品質量完全符合綠色有機食品要求,被認證爲綠色有機食品。

7、中寧硒砂瓜

由於當地砂礫富含礦物質,同時含有人體必須的硒、鋅、鈣等微量元素,經風吹日曬,逐漸分化,釋放出礦物元素,隨雨水沖刷入土,被植物根系吸收,從而在不施化肥、不用農藥的條件下,生產出甘甜爽口、獨具天然特色的保健食品。由於生產出的西瓜和甜瓜富含硒元素,故名爲“硒砂瓜”。

據農業部有關部門檢測,硒砂瓜不僅含有鋅、鈣、鉀、硒等微量元素,還含有維生素、胡蘿蔔素和18種氨基酸,十分有利於人們身體健康,尤其硒元素可使人延緩衰老,增強免疫力,延年益壽。硒砂瓜,耐貯藏,放置在家裏、辦公室等自然條件下5個月不腐爛;耐運輸,長途拉運數千公里,完好無損,是目前國內市場最好的綠色食品。

6、海原小茴香

小茴香在海原縣有着悠久的種植歷史,生產的小茴香色美、味純、質優,被譽爲上等調味品。隨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城鄉居民尤其是經濟發達地區對小茴香產品的需求量越來越大,優質小茴香頗受人們的青睞。海原縣委、0將小茴香種植作爲我縣優勢特色產業進行重點開發,通過政策引導、資金扶持,加之市場帶動,使全縣小茴香種植有了長足發展,目前全縣共種植小茴香5.7萬畝,成爲當地農村經濟和農民增收的新亮點。 小茴香既可入中藥,又可作爲佐料食用。其生育期長、耐旱耐鹽鹼,種植投入少,效益相對較高,是鹽鹼沙壤地帶和溝壩沙河流域首選的種植作物。海原縣小茴香生產始於農民自發的庭院種植,隨着市場經濟的快速發展,小茴香逐步走出了庭院,形成了以西安鎮爲中心,輻射樹臺、關橋、史店、曹窪等鄉鎮的生產基地。

5、海原馬鈴薯

海原縣地處寧夏南部山區,氣候屬典型的大陸性季風氣候,無霜期短,多風少雨,土質以黑壚土爲主,富含鉀離子,土層深厚,土質疏鬆,是適宜馬鈴薯生長的優質土質。馬鈴薯種植規模不斷擴大、品種呈現多樣性,也是抗旱避災作物。馬鈴薯主產區主要集中在中南部月亮山和南華山兩大山系所形成的黃土高原丘陵溝壑旱作晚熟區以及北部黃河灌溉早熟區。隨着農村經濟的戰略結構性調整,我縣把揚黃灌區的興隆、李旺、高崖三鄉鎮確定爲菜用型馬鈴薯生產基地,北部乾旱帶的興仁、徐套、嵩川三鄉鎮確定爲糧菜兼用型馬鈴薯生產基地,把中南部12個鄉鎮冷涼區確定爲澱粉型生產基地,在注重馬鈴薯產量、品質提高的同時,打理培育馬鈴薯繁育基地,積極組建加工銷售企業,以開創我縣的馬鈴薯產業發展新格局。爲建設寧夏第二大馬鈴薯生產基地,按照“擴大面積,改善品質,提高單產,增加效益”的原則,從政策、資金、技術等方面大力扶持,重點建設兩個馬鈴薯產業帶,即南部澱粉型馬鈴薯產業帶,中部澱粉兼菜用型馬鈴薯產業帶。

4、同心圓棗

地域範圍

產於寧夏回族自治區吳忠市同心縣王團鎮大溝沿、黃草嶺村,石獅鎮沙溝腦子村,預旺鎮賀家塬村,中衛市中寧縣喊叫水鄉賀家口子村(原屬同心縣)。

特定品質

鮮果皮薄,肉厚,質細鬆脆,乾果果形飽滿,個頭均勻,果肉彈性好,糖份高,營養豐富。

同心圓棗地理標誌產品保護範圍爲寧夏回族自治區同心縣韋州鎮、下馬關鎮、田老莊鄉、馬高莊鄉、張家塬鄉、豫海鎮、豫旺鎮、丁塘鎮、河西鎮、王團鎮、石獅管委會、窯山管委會、興隆鄉;中寧縣喊叫水鄉;紅寺堡開發區紅寺堡鎮、太陽山鎮、南川鄉、太和鄉;海原縣關橋鄉、高崖鄉;中衛市沙坡頭區;鹽池縣惠安堡鎮、大水坑鎮等現轄行政區域。

3、中寧圓棗

中寧縣是國家生態建設的重點區域之一,蘋果種植面積13.8萬畝,年產量30萬噸以上。紅棗種植面積15.7萬畝,年產量20萬噸以上。圓棗又名“金絲棗”,皮薄核小,質脆肉嫩,汁多味甜,酸甜適口,恰逢中秋節前後成熟上市,填補了同期國內鮮棗市場的空白,成爲中秋佳節俏銷國內的精品果棗。“中寧圓棗”已被註冊爲證明商標。

2、中寧枸杞

寧夏是枸杞原產地,栽培枸杞已有500多年的歷史,而中寧枸杞則是寧夏枸杞中之上品。中寧枸杞之所以名甲天下,其一功益於當地適於枸杞生長的土壤和晝夜溫差大的氣候;其二是利用黃河水與含有各種礦物質的清水河苦水混灌。其特定條件決定了中寧枸杞的與衆不同,中寧枸杞色豔、粒大、皮薄、肉厚、籽少、甘甜,品質超羣,是惟一被載入新中國藥典的枸杞品種,國家醫藥管理局將寧夏定爲全國惟一的藥用枸杞產地,引入全國十大藥材生產基地之一。明代傑出醫藥學家李時珍所著《本草綱目》中,將寧夏枸杞列爲本經上品,稱"全國入藥杞子,皆寧產也"。

長期以來,中寧枸杞子一直以品質純正、產量豐盈而居全國之冠。據史籍載,中寧栽培枸杞至少已有五百年的歷史,明弘治年間即被例爲“貢果”。編纂於清乾隆是的《中衛縣誌》稱:“枸杞寧安一帶(今寧夏中寧縣)家種杞園,各省入藥甘枸杞皆寧產也”。時人曾賦詩讚曰:“六月杞園樹樹紅,寧安藥果擅寰中。千錢一斗矜時價,決勝腴田歲早豐。”《朔方道志》中也有“枸杞寧安堡者佳”的記載。唐朝著名詩人劉禹錫曾讚譽枸杞“枝繁本是仙人杖,根老能成瑞犬形。上品功能甘露味,還知一勺可延齡。”

中寧枸杞通常每年開花兩次,夏採者稱“夏果”,秋採者謂“秋果”。鮮枸杞子色澤豔紅,似紡錘形,壯如棗核。經傳統工藝加工後,幹枸杞子,久貯不腐。

1、寧夏枸杞

杞屬茄科,落葉小灌木。莖叢生,有短刺。葉卵狀披針形。夏秋開花,淡紫。漿果卵圓形,紅色,是一種名貴的滋補藥材。枸寧夏栽培枸杞已有四、五百年曆史,這裏的自然條件適宜枸杞生長,所產枸杞粒大、肉厚、籽少、味正、質優,富含人體所必需的多種營養物質,具有潤肺、清肝、滋腎、益氣、生精、助陽、補虛勞、祛風、明目等功效。特別是對人體醫療保健作用的多糖含量和有益於人體智力開發的有機鍺含量均高於其它中國省區。當地爲開發枸杞資源研製了很多食品,主要有:枸杞水晶軟糖、枸杞茶、枸杞晶、枸杞藥酒。

寧夏晝夜溫差大,空氣清新,土壤肥沃,適宜枸杞生長種植。寧夏是枸杞的原產地,是世界上最好、種植時間最長的地方。寧夏枸杞的品質得益於寧夏地區獨特的地理氣候條件,品質遠遠勝過其它地區所產。寧夏枸杞富含18種氨基酸,30餘種微量元素以及多種生物活性鹼,其中β-胡蘿蔔素、維生素E和枸杞多糖的含量比其它產地的枸杞高出10%~70%。

《本草綱目》記載,“枸杞甘平而潤,性滋而補,益肝明目… …”《食療本草》稱枸杞能“堅筋骨… …去虛勞,補精氣”。《中國藥典》1984年版本明確規定:入藥枸杞爲寧夏枸杞乾燥成熟果實,其功效爲“保肝、明目、補腎、益精”。經中-事醫學院和湖北醫科大學及中國醫學院等單位臨牀驗證,寧夏枸杞富含的多糖成份具有增強人體免疫力,延緩衰老抵制癌細胞生長,預防艾滋病等獨特功效和降血脂、降血糖、抗輻射、耐缺氧、養顏美容等功效。寧夏枸杞有“紅寶”之稱,居寧夏五寶之首,其中又以中寧所產爲最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