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簡歷模板館>熱點>排行榜>

桂林興安10種最出名的特產

排行榜 閱讀(2.48W)

10、清水燉雞

桂林興安10種最出名的特產

清水燉雞鮮殺活雞一隻洗淨;水燒開放入整雞氽燙過去除血水後衝淨,砂鍋(做煲湯用的大一點的口小肚大的那種)放入整雞加入涼水,水量要蓋過整雞爲佳,放入蔥段薑片,大火,燒開後過五分鐘改小火,再煮二十多分鐘即可食用。(注:可根據個人口味加點鹽、味精或雞精、胡椒粉、香菜末。不過我感覺什麼都不加最好吃,一邊用手撕着雞吃,一邊喝着雞湯很美味的。

9、興安粑粑

從前,桂林一帶過春節,鄉下人進城走親戚,總要挑一擔粑粑上來送給主人家。那粑粑圓如滿月,白如玉雪,放在水缸裏,只要勤換水,存放一年半載也不變質。放在火上烤,粑粑慢慢地就變得軟軟和和的,然後包上酥糖,好吃極了。那粑粑以興安的最爲有名,故叫興安粑粑。漸漸地,逢年過節,城裏人拿了米也到鄉下去加工,成了桂林的一大民風民俗。 糯米粑粑的吃法很多:切成小塊用油炸,外脆裏軟,沾點桂花糖,別有風味;也可·中放油少許,整塊的用小火坑軟,將桂花糖加點水攪合後倒入扒·中翻兩翻後起鍋,即可食用;有了微波爐,食時更方便了,用碗或盤硯着糯米粑粑轉幾圈就熱了,從糯米粑粑的側面開口,放入桂花糖像吃餅一樣的又幹·又利索。 不愛吃甜食的,可蔥花··,加水少許加鹽,待水·沸·切成小塊的糯米粑粑放入·中,水開了就可服用了。

8、南源禾花魚

南源禾花魚南源村委地處興安縣城西北7.5公里處,全村八個自然村,十二個經濟合作社,總戶數630戶,總人口2480,有水田2159畝。該村祖祖輩輩都有稻田養殖禾花魚的習慣,養殖禾花魚已有幾百年的歷史,早在乾隆盛世時就已是皇宮之貢品。該村家家戶戶都有育苗池和薦魚池,一般採取自繁自養的形式,確保產品的質量。該村禾花魚主要以稻田放養本地烏鯉魚品種爲主,專食稻田禾花、浮萍等,不需要投放任何飼料,屬於無公害產品。因此,禾花魚具有肉質細膩、骨軟無腥味、蛋白質含量高等特點,嘗試用可養胃生津,滋補身體。成年禾花魚全身呈烏紫色,手感細膩光滑,熟吃味道香甜可口,是一種高蛋白低脂肪,低熱量的營養佳品,深受廣大消費者喜愛。爲了使養殖禾花魚走規模化、產業化的道路,南源村委於2003年8月成立了南源禾花魚協會,不斷打造自己的品牌,把禾花魚製成禮品型,快餐型,酒食型投放市場,受到了廣大消費者的喜愛和肯定。

7、桂林白果

白果又名銀杏,爲廣西桂林特產之一。白果性涼,營養豐富,夏天最宜食用。桂林地區的興安縣、靈川縣,氣候四季分明,溫度適中,雨量充沛,宜於白果樹的生長,所以興安的白果既多又好,興安縣的“十里古銀杏林”國內外聞名,擁有百年以上古銀杏達2370株。全縣銀杏總面積達三萬畝。 桂林是其集散地。在酒席上有美味的白果羹、白果鴿蛋、白果水魚。白果還可以做藥:可化痰、止咳、利尿、補肺、通經,白果燉老鴨專治尿頻。白果糖水、白果甜粥更能止渴生津,消暑舒神。 桂林白果是一種收益極高的經濟作物。其果實呈倒卵圓形,橙黃色,上寬下窄,每百公斤皮果出籽二十七公斤以上,核皮銀白,果核特大,每公斤280―300粒,屬特級果;核仁甜中帶香、糯性強、營養豐富、品質極佳。七十年代被全國白果專家評爲全國最優的十個白果品種之一,也是全國已選出評定的早結、豐產、優質、果大最優推廣品種之一。

6、興安豬腳粉

“興安豬腳粉,吃了好爽神”。自上個世紀80年代始,興安豬腳米粉得到了當地食客和到興安商旅客人的追捧。每當早餐時段,該縣的豬腳米粉店,往往是人車絡繹,食客人頭攢動,或站或立或蹲,端碗嚼豬腳吃米粉以飽口福,成爲興安縣城每天都要響起的一首晨曲。 作爲桂林米粉家族中的一員,興安豬腳米粉可謂是其中的豪放派。它與其他類型的桂林米粉一樣,用的是新榨出的新鮮米粉和切粉,與衆不同的是,其一改肉類佐料的片狀、丁狀、泥狀風格,豬腳以較大的塊狀堆放在碗中的米粉之上,耀眼奪目,這很默契地應和了興安人“大塊吃肉、豪爽做人、大膽謀事”的人文性格。 在廣西豬腳米粉的“兄弟”之中,欽州、桂平等地的豬腳米粉裏的豬腳是用油炸過後,再放到鍋里加入配料燜燉,米粉是滷豬腳泡上豬腳汁而食的,屬“幹撈”型。而興安豬腳米粉則不同,豬腳在選料上採用精心挑選的豬前蹄,不做油炸,而是把新鮮豬腳配以生薑、豆豉、八角、草果等多種佐料熬製。

5、興安米粉

興安縣是桂林米粉的發源地,興安縣米粉有着香、鮮、微甜、粉質滑爽,柔軟之獨特風味。名滿天下的桂林米粉最早是從興安發源的。兩千多年前秦始皇發兵統一嶺南時,大批北方將士南下,聚集在興安修築靈渠,前後達數年之久。北方將士不服南方水土,他們習慣於吃小麥面,吃不慣南方的大米飯,加上鄉愁,患病的人很多。糧食從北方轉輸,長途跋涉,山1復,困難重重,如就地解決,只能用稻米。窮急之下,試將大米磨成粉或漿,加工成像北方面條一樣的食品,就成了後來的米粉。興安米粉以其獨特的風味遠近聞名。其做工考究,先將上好大米磨成漿,裝袋濾幹,揣成粉團煮熟後壓榨成圓根或片狀即成。園的稱米粉,片狀的稱切粉,通稱米粉,其特點是潔白、細嫩、軟滑、爽口。其吃法多樣。 吃米粉用的滷水是用二十餘種中草藥加各種香料調配而成。這些中草藥在兩千多年前是修渠的秦軍民夫經常用得上的藥材,因爲前來修渠的民夫士卒,除了高強度的體力勞動外,還面臨高溫、潮溼等等。

4、興安白果

白果,又名銀杏,是白果樹的種仁。白果樹又稱公孫樹、鴨腳樹,是落葉喬木中雌雄異株的裸子植物。遠在一億四千萬年左右的中生代晚侏羅紀和早白堊紀,銀杏植物已處於盛期。後來,由於氣候條件發生鉅變,絕大多數屬種先後斷種,只剩下似銀杏與銀杏兩種。到現在,似銀杏也已絕跡,僅留銀杏一種,而且唯獨我國生長繁衍,地球上別的地方,也沒有活着的銀杏了,只能看到它的化石,故我國的銀杏有“活化石”的稱號。 廣西桂林地區的興安、靈川一帶,海拔在二百八十至六百米之間,四季分明,氣溫適中,雨量充沛,土壤肥沃,宜於白果樹的生長,成爲全國白果主要產地之一。這裏的白果果實肥大,肉嫩味甘,產量也高,還比全國其他地方早熟近一個月,因而馳名國內外,成爲廣西的著名特產,年產量爲三四百萬斤,遠銷香港,並出口東南亞、日本等地。 白果果實一年一收。春夏之交開青白色小花,晚上開,開後馬上謝落。結果後要到立秋時才成熟。

3、興安葡萄

廣西興安縣以盛產葡萄出名.  興安縣從上世紀80年代中期開始引種巨峯葡萄品種,經過20多年的摸索、實踐、總結,打造出了一個標準化生產、規模化經營的葡萄產業,2004年、2007年興安巨峯葡萄兩次獲得“廣西農產品名牌新產品”稱號,2008年6月,興安被中國果品流通協會評爲“全國優質葡萄生產基地”。目前,興安葡萄品種齊全,種植技術先進,葡萄種植面積達10萬畝,總產量11.2萬噸,年產值6.62億元,興安因此享有“南方吐魯番”之美譽。

2、興安米花糖

米花糖,是將大米加熱膨脹後,拌合蔗糖汁讓其冷卻,再切成方塊,用白湘紙包上出售的一種糖果,在桂林地區,以興安米花糖最著名,甜而不膩,入口即化,老少皆宜,深受農村消費者喜歡,談起它的來歷,還真有意思。 傳說 嫦娥爲封住竈王爺的嘴,發明了興安粑粑,將懶饞貪佔的竈王爺的嘴巴粘住開不了口,從而使興安的吳大膽倖免於難。 竈王爺是好吃中了嫦娥的計,啞巴吃黃連,有嘴講不出苦。於是耿耿於懷,總想找機會報復吳大膽,把一腔怨恨泄到興安人身上。 這一年,興安糧食大豐收,谷滿倉,米滿缸,因爲嫦娥發明了粑粑,興安家家戶戶都照着樣子,大做特做興安粑粑來慶祝豐年。 竈王爺聽到舂米做粑粑的聲音就心驚肉跳,看到粑粑的影子就怒火中燒,左思右想,想出一個壞主意,當即把蟑螂、蟋蟀召來,命令它們全部出動,到各家各戶的糧倉、米缸里拉屎撒尿,把興安的大米統統破壞掉,餓死、窮死興安人。 那司命鴨、司命雞得令,一齊鑽進糧倉、米缸,拉屎撒尿。

1、桂林腐竹

腐竹,又叫腐筋,遠在唐代就在各種素菜中獨佔鰲頭。其形似幹竹枝而名.。“桂林腐竹”是廣西桂林地區的國家地理標誌產品保護品種。桂林腐乳廠20多家企業生產,年產量1000多噸。選用優質大豆磨成豆漿, 放入鍋加熱。將凝結的豆漿薄膜用手扯起來搭在竹竿上晾乾或烘乾即成。  桂林腐竹大約盛行於唐代,那時候,桂林是北達中原,南連嶺南的重鎮,佛教在此盛傳,寺廟林立,齋食盛行。腐竹作爲素食也就隨之興起。唐代以來,人們世代相傳,沿襲至今,腐竹成了桂林的傳統食品。得益於灕江和桃花江水泡浸大豆以及傳統的特別製作工藝。成品顏色淡黃、油麪光亮、枝條肥胖、空心鬆脆、 品質優良。含蛋白質45%, 脂肪25%,膽固醇及飽和脂肪很低。  因其所含均爲植物營養素,故被稱爲“素食之最”。腐竹的吃法很多, 炸燉炒燜皆可。無論作主菜或配菜, 都可熟飪出色澤鮮美、香味撲鼻、酥脆嫩滑、風韻別緻的葷、素佳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