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簡歷模板館>職場>工作報告>

赴港澳考察報告

工作報告 閱讀(8.23K)
赴港澳考察報告

   爲認真貫徹中央十六屆三中全會精神,借鑑外地經驗,加快檢察機關的發展,更好地爲人民服務,院黨組決定200X年12月12日至200X年元月10日,由黨組成員、副檢察長阿達來提·阿不都熱依木和楊永平副檢察長帶隊,分二個組到廣州、海南、香港、澳門、廣西、越南等地考察學習。這次學習考察的主要目的:一是讓大家觀光旅遊,看看各地風光,二是借鑑沿海省市經濟特區和國外的經驗,進一步更新觀念,理清思路,加快我院各項業務工作的建設。這次活動可以說是天山區檢察院建院以來組織的規模最大的一次考察學習活動。考察人員除兩位帶隊的副檢察長外,還有公訴科、偵察監督科、瀆偵科、反貪局、監察室、控申科、辦公室、調研室、檢察技術科的幹部共12人。 這次考察我們感到眼界大開,思路大開,收穫很多,體會也很深,這也是大家的共識。各地導遊對我們這次考察高度重視,安排緊密。由於時間緊、節奏快,很多地方未能前往。瞭解的政治、經濟、旅遊等方面的信息是在考察中與當地導遊、商界人士、司機等交談和瀏覽報紙、電視等媒體所獲知,不一定都很準確,有些觀念和作法也不一定就適合我區檢察機關的實際,寫來僅供參考。 港澳見聞
  1、思想解放,市場開放 香港、澳門實行的是經濟市場化、社會多元化及政治民主化三位一體的資本主義制度。大家都知道,市場經濟也是競爭經濟,因此,香港、澳門給人的總體感覺是競爭無處不在。行業與行業之間,企業與企業之間,人與人之間,隨時隨地體現着競爭的意識。因爲競爭的激烈,促使各項工作的效率不斷提高。政府的職能就是引導、激勵、支持企業不斷創新、發展。因爲他們知道市場的主體是企業,創造財富的主體更是企業。由於他們實行的現代企業管理方式,企業人員和高層管理者的經營理念就是一切爲了發展,一切爲了爭取最大利益。港澳人士個人的思想觀念也幾乎完全與市場經濟相適應,似乎每個人都在想方設法開拓創新,思路很多,也很寬泛。公衆掙錢、積累、投資、發展的意識很強,只要是政府不禁止的,法律允許的,他們都會嘗試去做。賺錢-發展-壯大是他們的第一追求,非常講實際,具有很超前的意識。爲了吸引人才,將人才資源向人才資本轉化,香港和澳門特別行政區不惜血本,從內地和歐美等國,用發給百萬、千萬的年薪和送別墅、送名車、送股權等等高福利的條件廣泛吸納人才,只要有利於當地經濟發展,就不惜一切代價。由於思想觀念市場化,創新意識市場化,經濟發展市場化,加之港澳的經濟運行機制和體制與之相配套,政府不用想方設法大力推進“私有化”,投資者、經營者、建設者和港澳政府因爲都有利可圖,經濟發展非常快。
  2、政府職能就是服務 香港和澳門是一個三權分立的高度自治特區,有很多歐美自由社會根深蒂固的制度。他們尊重法制,司法機構獨立,新聞媒體自由,加之政府高效廉潔、唯才用人和一支堅持政治中立的公務員隊伍有效服務運行,大量外國政府機構、民間團體、教會、工會、慈善組織、婦女團體在特區有自己的辦事機構和場所,成爲政府有效利用資源的堅強後盾和監督者。這些部門推選出來的代表能及時向政府提交各種意見和建議,並參與討論、磋商、表決,自覺成爲市場經濟建設和發展的一分子。由於政府採取高新養廉政策,一切靠法律來實現管理,企業、市民法制意識非常強,企業產品品牌意識強,城市到處是各類園區,市民及旅客到各處參觀包括特區名人、特首的辦公、私房參觀均不用購買門票,賺錢均是靠市場,政府就是爲企業,爲市民和消費者提供良好的市場環境、法制環境、人文環境和投資環境,放手讓大家去賺錢,消費。因而,港澳的財團企業和市民都很有錢,很富有。政府的多數項目都吸引民間資本和財團投資,很多路、橋、大學、教會、公共建設等項目均是用民間資本修建、經營、管理。政府需要使用大型會場和體育館時,出錢租用。就是政府投資建成的大型的項目也是交給工商企業高壓不理運營,政府不收取任何費用,也不養閒人。如果是公益事業要使用大型會場和體育館等設施,出資方,管理者會對使用的政府一方免收費用。我們到各處參觀、購物,處處感到香港市民對政府監督效益和政府對民衆的關心。他們建的廉價房,只出售給弱勢羣體,對殘疾和生活貧困的人員有一套之有效的保護措施,見不到乞討人員,法制環境很好,不像港臺影片裏描寫的到處都是黑社會組織在槍殺、幹壞事。電視、報紙中有很多欄目專門針對政府人士評頭論足,對政府服務不到位的地方直言批評,市民有參與權、知情權,任何事市民都有權發表意見,只要市場和市民不答應,政府就不會去做。我們在香港時,正趕上被香港輿論披露的財政司司長樑錦鬆漏稅被曝光一事,就這點小事,律師天天點評,樑財政天天解釋道歉,但香港市民就是不依不饒,並上街遊行,要求司法介入,最終迫使樑錦松下臺,給了市民一個滿意交待。據港澳人士介紹,公務員工作非常勤奮、廉潔,工作不敢有絲毫懈怠。香港的廉政公署如發現公務員有腐敗行爲,或者因工作不廉潔被查證、曝光,就會被處罰。政府公務員進出的“大門”是敞開的,政府決不養懶人。應該說,監督機制是市場經濟有效順利運行不可或缺的配套條件。這也說明,在一個法制社會,政府官員不能尊重民意或違背民意就會被要求“下課”,甚至受到法律制裁。
  3、旅遊業已成爲支柱產業 香港旅遊協會爲確保其世界旅遊熱點城市的地位,吸引內地旅客,不惜花費大量港元。世界旅遊組織200X年的兩次報告論證,香港均榮膺全球15個最受歡迎的旅遊地,是亞洲唯一的最佳城市。香港、澳門市民非常愛護花草樹木,整個城市街道衛生整潔,空氣清新,無浮塵,公共場所一塵不染。特別是在歷經亞洲金融風暴和SARS(非典)疫情的打擊後,香港的經濟一度下滑,港澳政府積極與中央政府合作,進一步開放旅遊市場,內地遊客已成爲香港最大的客源市場,是對香港經濟的最大支持。如果沒有內地每年2000萬遊客的訪港,香港經濟增長就沒有人氣和後勁。我們這個團在香港和澳門,不管是在銅鑼灣,時代廣場、海洋公園還是在太平山、淺水灣、澳門的大牌坊到處都是內地人。特別是澳門的葡京賭場,更是見不到黃頭髮,高鼻子,藍眼睛的外國人。具澳門接待的人介紹,澳門75%的稅收來源於*彩業,3個賭王建有十幾家賭場,世界各地成百上千萬的遊客天天都在給他們在做貢獻。爲什麼世界各地大量人士到香港、澳門旅遊,不僅僅是因爲香港、澳門的名氣,更重要的是他們那的旅遊環境、消費環境太吸引人。香港、澳門特區政府非常重視旅遊產業這一“王牌”支柱產業,爲此,港澳政府設有專門的機構負責接待投訴,不斷地在做大作強旅遊業上下功夫,聚攬商業精英,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管理辦法,導遊根本不敢欺詐消費者,一經發現有欺詐消費者和遊客的行爲處罰極爲嚴厲。讓遊客消費,高興而來,滿意而歸就是爲香港的經濟做貢獻的服務意識,始終貫穿導遊所所領行程和服務之中。
  4、危機意識強 香港和澳門面積加起來一千一百多平方公里,人口七百多萬,但它是亞洲最具國際化的都市,是一個自由開放的社會,具有最自由的經濟體系。據導遊莫小姐介紹和當地媒體報道以及我們瞭解:內地是香港最大的貿易伙伴,佔整體貿易總值的42%。由於香港企業大量在國內投資,她估計廣東就有500萬工人爲香港工作。由於過去香港背靠大陸市場,面向世界,素有“中國門戶角色”之稱。香港過去積累的人力和智慧資本仍非常有價值。時過境遷,隨着國內經濟的快速發展,這一角色成爲過去。內地經濟的騰飛使以往香港經濟企業逐步遷徙內地。改革開放,內地都在大幹快上,上海、北京、大連等一些大城市已經對香港形成挑戰。香港也放棄了“唯我獨尊”的心態,放下“老大”的架子,面對內地經濟,特別是“珠江三角”呼之欲出的“牛市”,他們在思想上、經濟上理智地與內地企業開始精誠合作。香港人、澳門人都有危機感。他們認爲:沒有危機感就沒有壓力和緊迫感,更不可能有責任感。我的感受是,香港、澳門的絕大多數市民人很勤奮,謹言慎行,刻苦耐勞,尊重教育,不聽天由命。當地商界人士處處捕捉商機,他們不安於內地衆多城市超過他們,而失志發展一流的國際都會的地位不可動搖、不被取代。
  5、金融、物流、旅遊、資訊與服務業非常發達 作爲國際大都市,香港的資訊業、物流業、服務業、金融市場非常發達,具當地報紙介紹,世界上100家最大的金融機構,有79家在香港有經營業務,有1300家會計行、1600家會計公司、3000家工商管理公司、665家律師行,由於自由開放,香港現在有250多個互聯網供應商,政府對網頁內容不實行限制,也不會增刪和修改,電話普及率爲87%,寬帶覆蓋全部商業樓宇和95%的住宅,是全球最典型的數字化網絡城市。在香港的公司和企業只交16%的營業稅,個人所得稅最高不超過15%,沒有其他費用要讓企業來交,不像內地許多職能服務機構收取許多各種名目繁多的費用,企業壓力很大。港澳政府職能部門所有的經費來源是稅收,政府部門擅自收費,會受到處罰。這樣的營商環境對企業、資金、人才有強烈的吸引力。我們考察團從進香港的第一天起,處處可見高科技技術廣泛應用於交通、海關、民航、碼頭、大學、體育館、金融、商貿、酒店等地方。就拿我們出入關來說,因爲他們的設備非常先進,邊檢人員比內地海關少很多,但辦事效率很高,通關速度很快。香港的商場經銷世界各國的名牌產品,內地遊客最喜歡購買數碼電子產品和花色品種繁多的鑽石、金銀飾品,人民幣在香港可自由兌換流通。但香港和澳門的生活日用品價格比內地高,水、肉、魚、蛋、蔬菜、糧食等絕大多數靠內地供應,價格都是內地的幾倍,這可能是由於港府對內地貨物在數量上嚴格控制有關。在香港購買50平方米的房屋需要300多萬港幣,澳門需要50多萬;據導遊介紹,這幾年港澳經濟不太景氣,市民和中產階層最喜歡到深圳和珠海購買生活用品,因爲內地的生活日用品比香港便宜很多,每遇節假日,港澳人到深圳、珠海等內地採購形成地購物大軍非常壯觀。 港澳考察給我們的思考
  1、必須進一步解放思想、轉變觀念、強化服務。 思路決定出路,觀念決定發展。一個人,一個地區,一個國家,一個民族觀念是否與時俱進,思想是否創新、開拓,是決定能否發展的前提。港澳有今天的局面,雖有地理位置等外部因素,但與當地人的思想觀念,超前意識和發展思想有密切關係。與其精簡、高效、廉潔、民主、開拓、創新的、良好的、現代化的、學習型的政府更是分不開地。我們新疆提倡“穩定壓倒一切”是正確的,經濟發展沒有穩定不行,但只講穩定不講發展也不行,一定要在工作中強調發展,服務發展,以改變新疆經濟發展滯後局面。老強調“新疆特殊”的舊觀念,用邊疆少數民族地區的特殊性來淹蓋我們的落後性,沒有快速跨越式發展的新觀念,思想不解放,膽子不大,一切觀望,我們只會更加落後。最近我區提出“政府創建環境,企業創建財富”,“一切爲了發展,一切圍繞發展”的口號,就是觀念思想上的一次大解放,也符合小平同志早就說過的“發展纔是硬道理”的精神。但我們不能停留在口頭上,更不能雷聲大,雨點小,要有落實和具體的服務配套措施。 檢察機關作爲上層建築的一部分,更應解放思想,轉變觀念,在加強法律監督,嚴格執法的基礎上,就如何服務我區經濟建設上多動腦子。切實落實鄧**同志倡導的“三個有利於”,配合政府作到“三個轉變”。即:思想觀念市場化;企業經濟民營化,政府職能服務化。作爲法律監督機關,我們的工作必須體現“一切圍繞發展,一切服務發展”的思想去執法、去服務,以達到“強化法律監督,維護公平正義”社會效果。只有經濟發展了,政治才能穩定,社會治安才能好轉。但對典型的破壞市場秩序和法制秩序的大要案件必須嚴厲查處。 既然檢察事業屬於上層建築,是爲經濟基礎服務的,經濟不發展,上層建築也不可能有所作爲。我們打擊貪污賄賂、盜竊等職務犯罪和刑事犯罪,就是爲經濟服務的一種手段。“打擊犯罪也是服務”要提到一定的高度來認識,要正確認識打擊與服務,打擊與保護的辯證關係,有些涉及體制、機制、觀念的所謂貪污腐敗行爲,特別是在當今股份制前提下推進國有企業和國有資產管理體制改革,以及個體經濟和民營經濟等非公有制經濟參股、入股、收購、兼併國有資本經濟格局出現的時候,檢察機關面臨思想觀念、法律觀念等一系列的挑戰,什麼是挪用公款,什麼是侵佔國有資產、什麼是行賄受賄,法律的界定與企業家大膽促進民營經濟,個體非公有制經濟在改革中參與國有經濟發展引起的“改革發展中的新問題”,都應引起執法者在執法時慎之又慎。因爲我們工作的失察、失誤會不同程度地影響企業經濟發展的進程,延誤企業難得的發展機遇。檢察機關應爲經濟發展保駕護航,努力創造良好的法制環境,我們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也要體現爲經濟發展服務,絕不能做發展的“攔路虎”。因此,檢察機關在執行時,要學習發達地區如何支持經濟發展起來的經驗教訓,少走彎路。全國企業學沿海發達地區,爲什麼不學新疆。是人家先知先覺,我們後知後覺,總跟在別人屁股後面走,但還走不好,什麼原因?我們認爲還是思想不解放、觀念太守舊、安於現狀,一切等政府,不善於學習,缺少創業勇氣等是麻木落後的思想在作怪。
  2、進一步增強民主意識。 在香港、澳門我們發現當地政府和民衆求真務實,辦事效率高,不管是司機還是導遊都有嚴格的時間觀念,服務意識很強,人員素質很高。來者就是客,想方設法用友好的“微笑服務”、“直通式服務”讓你把錢包的錢拿出來消費,服務的讓你不消費不好意思。主動動員遊客消費的是我們自己內地人,真不可思議。當地市民民主參政意識也很強,港府任何一個項目和政策的出臺都徵求民意,讓市民和各界財團都發表意見,讓大家廣泛參與。港府能虛心採納民衆的意見。不象內地有些機關,長官意味十足,對企業、對羣衆的服務意識不夠,對羣衆的意見和老百姓的呼聲根本不去聽,政府機關很少搞民意調研。比如前幾年我們修了很多又寬、又直,八面威風的路,沒過多久,挖了又重修,修好了再挖,可人家港澳人多,車多,道路又窄又彎,也經常修路,就是不堵車。香港導遊莫小姐笑侃着對我們說:“你們社會主義康莊大道還不如我們資本主義羊腸小路暢通”,儘管我們不能苟同她的譏諷,但我們考察團成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