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簡歷模板館>職場>工作報告>

赴德國參觀學習急救醫療考察報告

工作報告 閱讀(2.36W)

浙江省衛生廳 黃**

赴德國參觀學習急救醫療考察報告

溫州市第二人民醫院 尤**
金秋九月,丹桂飄香。在國慶54週年前夕,浙江省衛生系統一行16名專業人員赴德國石荷州進行爲期兩週的“急救醫療和救護服務”培訓學習。在短暫的兩週時間內先後聽取了有關德國急救醫療組織結構、管理以及德國其他救援組織的工作和組織結構的講座,以及德國空中、海上、陸地的急救工作的介紹;並且參觀考察了石荷州elmshorn急救調度中心、柏林夏裏特(charite)大醫院急診科和icu、基爾(keil)大學附屬醫院急救門診和icu、東海海濱醫院damp治療中心、基爾消防站、德爾格公司、基爾hdw造船廠衛生站等7個單位;觀摩了以車禍司機被夾的救護演習、造船廠突發工傷事故急救演習、空中救護演習、基爾德國海軍基地海上救護演習等海陸空救護演習。學習培訓結束通過筆試和面試,學員全部獲得這次培訓的合格證書。通過學習、考察、觀摩演習,開闊了眼界,增長了見識,感受很深。現就德國急救組織簡況及考察見聞綜合報告如下:
一、法律保障,組織嚴明
德意志聯邦共和國面積爲35萬平方公里,擁有8240多萬人口,轄16個州,是世界第三經濟大國。全國有2400個醫院,病牀有66.5萬多張,每1491人擁有一張病牀,3.5萬多名醫生,約有420萬名從事衛生工作的人員,衛生資金投入佔國民總產值10.9%,而急救資金投入佔國民總產值1%。
1、急救法律政府對急救醫療和救護服務尤爲重視,聯邦制訂急救醫療法律,每個州根據自己州的情況制訂州的急救醫療法律。以石荷州爲例法律規定:
⑴組織形式:規定市政府第13廳負責急救醫療領導工作;消防隊爲責任方,有急救醫療培訓學校、救護車、救護醫師、調度中心等;協會、私人結構也可參與救護工作;醫院負責後續搶救(急救門診→icu→康復醫院)。
⑵救護鏈:第一環節:第一救助者:所有公民負擔,每個有執照的駕駛員都必須進行救護培訓;
第二環節:撥救護電話:112,全德統一,只有一個號碼;
第三環節:調度中心根據情況派救護車或急救醫師,接到電話時間與車到事故地點時間規定在10分鐘內;
第四環節:醫院救護。
⑶公民在急救醫療上的權利與義務:每個公民都可以義務參與救護工作,德國法律規定每個成年人當義務兵或參加7年的急救義務工作,兩者必選一;每個公民也可得到急救服務。
⑷質量標準:對救護工具、人員、情況記錄、救護站佈局、急救車裝備等都作了統一規定。
⑸資金來源:州負擔一半資金;其餘由保險公司、醫院負擔。
⑹法律執行:是否達到規定標準由州政府來檢查管理,如達不到質量標準要進行罰款。
2、分工明確聯邦制訂全國急救醫療法律;州作法律規定,並由第13廳負責法律的執行與落實;消防隊爲具體責任方,負責救護工作的協調與落實,並與其他急救組織承擔方簽署有關急救協議;承擔方作具體的病人救治工作,承擔方一般由市級醫院、大學附屬醫院承擔,負責後續搶救;其他承擔方如紅十字會、意外事故援救組織等都有具體的合同規定。
二、劃一有序,設備先進
1、配置先進所有的救護直升機上、救護車、救護艇均配有呼吸機、心電監測儀、自動除顫儀、氧氣瓶、輸氧管道、插管器械、急救藥品箱、擔架、真空固定墊等,這些急救運輸工具相當於一間流動的icu。車內還有靈敏度很高的通訊裝置。由於救護車的“標準化”,急救醫護人員在車內能及時爲病傷者做各種急救服務。
2、劃一有序 所有救護運輸工具上的配置統一,放置有序,標誌醒目,使用方便。
⑴設備配置統一,放置統一。
⑵急救藥品箱統一:統一廠家;統一大小尺寸;箱內藥品統一編號。
⑶計算機記錄軟件程序統一,便於記錄與質控。
三、統一調度,高效運作
我們參觀了石荷州elmshorn急救調度中心,這個調度中心負責石荷州三個縣的急救調度任務,管轄面積3156平方公里,人口60萬,有18個救護站,總有50輛救護車,20XX年救護達56130人次。
elmshorn急救調度中心裝備一流的通訊設備,每個接線臺前有五臺電腦,調度員能從電腦上對報警地點、每輛救護車使用情況、急救站的車輛等了如指掌。還建立了特殊調度室,以便在特殊的情況,如恐怖分子襲擊、核電站事故等調度使用。
急救調度中心不但可以調度管轄下的急救站,還可以調度空中部隊、海上救護艇、以及其他地區的急救力量,實行地面、空中、水中、高山等立體救護。
在觀摩以救護交通事故中被夾人員爲例的急救措施操作事例過程中,我們真正體會到德國在處理緊急事故的效率之高,在出現事故報警2分鐘後,救護車、救護醫師車、消防車、汽車切割車、事故保障車等五輛車到達現場,首先急救醫師評估傷員情況,其他人員一切聽從急救醫師安排,一切的過程真正體現以人爲本的原則。
四、培訓工作,常抓不懈
急救人員有急救助理和急救醫師。有專門培訓急救助理和急救醫師的培訓中心。
1、急救助理每輛救護車配備一名急救醫師無必要,且費用高,一般配備急救助理,急救助理要經過2~3年的專業培訓,協助急救一定數量的病人,具備識別異常心電圖、除顫、體外起搏、氣管插管、靜脈輸液、常用藥物使用、急症識別等,獲得急救助理參加急救後,每年集中培訓一次,以更新知識。
2、急救醫師取得執業醫師資格,3年以上醫院工作經驗,1年icu工作經驗,有足夠能力應付急救,通過考覈,可取得急救醫師證書,以後還需每年參加一次急救培訓,如不參加培訓將取消資格。
3、培訓學校人體模型、插管模型、監護設備、異常心電圖、除顫等儀器設備,一應具全,操作是否得當,一目瞭然。師資力量雄厚,考覈標準科學,量化分數得當。


五、醫療保險,保障運作
德國制訂了一系列的社會福利法,從對生病、事故以及年老時的保障直到子女補助,住房補貼或失業金。醫療保險是三大(養老、事故、醫療)保險之一,法律規定90%以上的公民都必須參加一般醫療保險,10-15%的公務員、教師等人員由政府進行特殊的醫療保險。所有參加一般醫療保險的投保者(指收入在6500馬克以下的人員)的保險費由投保者和僱主各付一半,人均繳納保險費佔總收入的11-15%。一家戶主醫療保險,全家(無職業者)可以享受在被允許的醫療保險醫生和牙科醫生中自由選擇醫療保健服務。收入在6500馬克以上的高收入人員,還可以參加私人醫療保險,並享受到醫院指定醫生的醫療衛生服務待遇。
醫療急救費用均由保險公司支付,個人不與急救站、醫院發生經濟來往,收費標準爲:救護車200歐元/次,急救醫師400歐元/次,飛機1100歐元/次(或35歐元/分鐘,海軍飛機6000歐元/小時)。保險公司統一支付,解除個人費用的顧慮。
六、流程通暢,突出急字
德國城市急救的特點:德國居民的汽車擁有量爲世界之首,高速公路沒有時速限制,交通事故傷員是急救的主要對象;近年來,心腦血管病症越來越多,如冠心病,腦血管意外,高血壓等病員的搶救量僅次於交通事故;現代社會由於工作壓力日益增強,導致不少人心理失衡,因抑鬱而輕生者、傷害他人者增多;濫用藥物導致急性中毒以及寵物傳播感染如狂犬病、貓抓病也爲數不少。面對這種情況醫院急救部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德國一個危重病人,調度中心接到報警後,馬上派急救醫師到現場,急救醫師在現場進行處理,病人病情穩定後,由救護車送到有條件的醫院,並且在報警的同時,調度中心已通知醫院做好一切的急救準備。柏林夏裏特(charite)大醫院急診部、基爾(keil)大學附屬醫院急救門診設備更爲齊全,武裝到“牙齒”,傷病員能夠在“白金時間”和“黃金時間”內得到救治,成功的希望很大。院前急救→急診處理→icu→康復,流程通暢,高效運作。可用一句話來概括德國急救:“先進的搶救設備、溫馨的就醫環境和以人爲本、救助生命的精神”。
七、幾點建議
1、制訂《浙江省急救醫療工作條例》,對急救資金來源、急救車配備、急救藥品編號、急救醫師技術、醫院急診室、icu、急救質量質控等,作詳細規定。
2、全省統一急救電話號碼爲120,立即停止或廢除其他急救電話號碼。
3、整頓全省急救醫療秩序,遏制急救醫療市場無序競爭。
4、縣、市級建立急救調度中心,合理設置急救站,使危重病人能在10分鐘內得到救護。
5、急救工作是城市文明進程的標誌,與抗sars以及其他公共衛生事業相關,政府部門應把急救工作列入日常工作範疇。
6、多渠道集資,如慈善結構、個人捐資、私人營業、醫院集資等,解決政府部門對急救醫療的投入不足。
7、統一全省急救站、急診室設備配置;統一急救藥品編號;統一急救箱。
8、加強各縣市急診醫學技術中心指導作用,加強對急救醫師的培訓工作,提高急救水平。
※ ※ ※ ※ ※ ※ ※
這次培訓學習得到德國同行熱情友好熱情接待,無論是到大學醫院還是在造船廠醫療站參觀考察,院方領導及專家總是準時,毫不保留地向我們介紹情況及參觀設備和新技術,百問不厭地解答問題,相互交流無拘無束,熱情友好。通過學習考察,我們感到德國的醫療衛生設施先進,居民的健康有保障,急救醫療技術非常發達。正如國際醫學界普遍的一種看法,“美國的手術成功率最高,日本的醫療器械最好,而德國的急救水平堪稱一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