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簡歷模板館>熱點>心得體會>

鄉土中國熱門讀後感三篇

心得體會 閱讀(2.75W)

在我們日常的工作學習中,經常會遇到要寫讀後感的情況,其實寫讀後感也是一個我們獨立思考的過程。下面是本站小編和大家分享的鄉土中國熱門讀後感三篇,提供參考,歡迎你的參閱。

鄉土中國熱門讀後感三篇

鄉土中國熱門讀後感

前些時間突然發現不是太瞭解我們這片土地。在網上尋找了好久,說讀讀《鄉土中國》大概可能更能深刻理解我們的文化。

就我的成長,說來也是奇怪,也並不是在現代社會中長成,而是確實在鄉土世界中長大。但是大概是因爲是家裏唯一的男孩子,父親也並不是要求、強求我接收某些觀點,造成了一種放養的態度。而我,似乎從小時候開始就有一些可以拒絕的權利;長大以後,就只接受自己喜歡的東西,所以感覺舊時環境似乎並沒對我有太嚴格的塑造。

開始讀鄉土,開始理解鄉土。

從最開始的差序格局開始,大概說,中國的鄉土社會是一圈一圈推出去的波紋,而每個人都會被影響,每個人都是他社會影響所推出去圈子的中心。而西方社會來說,每個人都是很清楚的,幾根稻草一束,幾捆束成一挑。每個人在團體中都很清楚。文章舉例子,如果帶家人去旅行,西方指的是他和他的妻子以及未成年的孩子,中國就沒這麼明顯。

男女有別。現在年輕人來說,男女一致和平等性得到了很大的接受;包括西方一政治正確就是女性地位的提升。但是在鄉土社會,男女是有差別的。因爲鄉土社會是一個安穩的社會,或者追求的是一個安穩。而在安穩的社會中,大家更多的是熟悉和習慣,不希望有着衝突的發生。所以男女的交流和婚姻更像是被各司其責的生活習慣所支配,比如說男主外,女主內。而現代社會是變化的,男女有着求同的需求,但是求同的阻力很大。正是這個阻力,會產生情感和社會不穩定因素。

長老統治。孩子的成長是被文化定型了的。鄉土社會中,我們沒有成年的界限,年長者經歷過年幼者經歷過的事情,長者也是“師”了。每一個年長者都握着教化年輕人的權利。但是在一個不以經驗爲導向的社會中,年幼者可能比年長者懂得更多。

無訟。鄉土社會中,訴訟是違背了本土的倫理道德了,是羞人的。所以,大家主張無訟。但是現代法律中,無賴反而利用這個獲得權益。

從慾望到需要。鄉土社會中,大多數的需求不是被計劃的。吃飯,喝酒都是自發的,但是和需求結合得很緊密。但是現代社會中,我們利用計劃,理性的規劃者自己的人生。

鄉土中國熱門讀後感

組成中國社會成員最廣大的羣體就是農民。“面朝黃土背朝天”是幾千年來中國農民給我們留下的刻板印象。近幾年中國政治提出注重三農問題。農民、農村、農業開始受到國家領導人的高度重視。雖然很多方面大家都在重視三農問題,但真正關注整個鄉土風情人文理論性的知識探討並不多。

《鄉土中國》是著名社會學家費孝通嘔心瀝血之作。它不僅是一本理論性的鄉土風情生活著作,也是學界共認的中國鄉土社會傳統文化和社會結構理論研究的代表作之一。可供社會學工作或教學、研究者參考。

費孝通教授一生行行重行行,實地調查和考察總結中國農村經濟發展的各種模式,寫下了諸多不朽篇章。其中不乏許多名篇,它們給中國社會主義農村建設提供了許多參考意見。

費孝通教授的一生並不是傳奇的一生,但卻做出了不朽的成績。1933年費孝通教授考入清華大學社會學及人類學系,獲碩士學位。1936年秋入英國倫敦經濟學院攻讀人類學,獲哲學博士學位。後來在許多大學從事教學、研究的工作。作爲社會活動家,費教授曾擔任民盟中央主席、全國政協副主席、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等職務。看來他不僅在文學界和社會界有着非凡的成績,在政治上也有所作爲。

《鄉土中國》第一段開篇就給我們談到了鄉土本色這一概念。作者開篇就說“從基層看去,中國社會是鄉土性的。”這句話有兩層意思,一個是說中國社會雖然有很多階層,但農民羣衆在社會成員中佔非常大的一個比例。這樣,中國社會在某一特定說法下就是鄉土社會,中國社會的性質就帶有鄉土性。鄉土本色似乎是純樸,自然的代名詞。

雖然費孝通先生在20xx年去逝,但他在晚年依然有高的學術成就。晚年的費孝通提出了一個新的名詞“文化自覺”。“文化自覺”是費老第一次明確提出的,看法的提出旨在提醒生活在一定文化中的人對其文化有“自知之明”,明白它的來歷、形成的過程,所具有的特色和它的發展的趨向。

然而許多國人卻沒能明白費老的良苦用心,我們更應該從《鄉土風情》的字裏行間領悟這個時代所需要我們明白的東西、

“孝通先生在上個世紀四十年代後期,卻有着厚的理論素養作爲支撐;通俗易懂的語言,加上鄉土濃濃的氣息,沒有了讓人忘而卻步的拗口難懂的理論術語,讀後確有萬條萬縷瞭然”。有讀者在看完費老的《鄉土風情》文字風格後,寫下了這樣的評論。自然、通俗是費老一貫的敘事風格,在閱讀中我們可以學到許多寫作的方法。

鄉土中國熱門讀後感

改了方向之後選擇的一本“小書”,之所以稱之爲小書,是因爲感覺和費孝通老師畢生的研究著作比起來,這本不過是一個隨記整理一樣的冊子,而作爲社會學大家,他的這本書業內很多業內學者拿來精讀、分析;由此的“鄉土社會”的研究也有各路學者發表過不同意見。作爲政治學本科生,感覺社會學知識並未掌握多少,因而書的體會也多停留在“深有所思”這個層面。

所看的版本一共有十四個章節

第一章鄉土本色

這裏作者應該是大體介紹了他對鄉土社會的理解——鄉土中國即所謂大部分地區社會都帶有“泥土”性質,無論是現實裏農耕業千年的傳承,地域的跨越,還是情感上“落葉歸根”“出國帶一抔家鄉的泥土”等的體現,人們對土地的感情歷時已久。而由這些所引發的,是鄉村爲主的中國社會帶有的特色,由此引發了一系列文化、政治、倫理等特點。

第二、三章論文字下鄉和再論文字下鄉

這裏通過對文字在鄉下的缺失,引出鄉下固有的生活環境、交流方式、文化傳承等,是受其自身侷限所致。一方面鄉下的人們羣居,重農的生活方式讓他們世代幾乎固守在一個地方,所面對的人幾乎固定,熟絡的人們僅憑聲音就能認出是誰,那麼語言就已經足夠他們進行交流。再者,文字本身所帶有的侷限性——脫離了具體語境其含義大不同也使得可以配上動作神態的語言交流更實用也更省事(一般來說文字有時就是輔佐記憶的功能,但簡單的鄉下生活並不需要過多的記憶,因而文字需要也就較少);另一方面,鄉村中的禮儀、規矩、常識多是一輩傳一輩,學而時習就可以應付變動不大的社會生活,那麼就更不需要文字了。

第四章差序格局與第五章維繫着私人的道德

這兩章應該是涵蓋了整個鄉土社會的特徵——外在的差序格局與內在私人倫理道德。所謂外在的差序格局,與西方的團體格局不同。西方有着團體意識——比如國家是契約的產物,因而國家維護的是讓渡出自己權利的整體人民,而在對外上,國家是維護整體安全、財產不屬侵犯的聯合體。也就是說先有了整體意識,再有維護自己私人權利的觀念。或者說爲了更好地維護自己的私人權利,不得不樹立一個整體。而在中國,人們沒有這樣的意識(並不是說我們強烈的認識到自己是中國人,國家不可侵犯這一類)。而是我們的格局,是以自己爲中心,水波紋般一層層推出去,這是外在的格局,即家—國—天下這樣延展;而維繫其中的力量是什麼呢?不是我們清楚自己的權利與義務(向西方那樣),而是多以和自己關係的好壞、對自己利益的增減去判斷。在這種看來,有的人的行爲的自私的,但從他自己來講,他是爲了他自己的“公”(小到三兩個朋友的交際圈子,達到自己的家族)。這是鄉土社會的基本特徵,而這也造成了國、家的界限有時候不明確,因爲這要依靠於自己所能波及的範圍、自己的判斷、能力的大小等。

有人提出過仁義禮智信等一系列美德,但具體下來,也要依靠不同私人道德關係來具體說仁是什麼,這使得美德有時候也成了有條件的產物。

第六章家族與第七章男女有別

細化到家庭所帶有的鄉土特色。家的寬泛含義,從縱向來說,一般都是父系家屬的縱向延伸,從橫向來說,是家庭多爲事業型組織(爲了更好的從事生產,也帶來了兩性關係的弱化)。如果家大業大,那麼需要人手就多,很多親戚都會納入家族的範圍。這還引發了兩性關係的保守、拘謹。除了幹活、大概夫妻間也沒什麼可以交流的,男女有別的強烈的約束力大概也是由這因素吧。

第八章和第九章禮治秩序、無訟

這裏從整體開始講述維持鄉土社會中的秩序所用的力量。

人治與法治的區別不在於人和法,而在於維持秩序所需要的力量,和所依據的規範的性質。禮是鄉土社會公認的行爲規範,與法律不同,法律依靠國家強制力,而禮依靠的是傳統(社會歷代積累的經驗),人只要從上一輩那裏繼承並經常練習,便可以使用。傳統在變動不多的社會裏幾乎百試百靈,而這也獲得了人們的崇敬感,從而成爲了人們自覺服從的事物。而在這裏,符合傳統與否也成了人們辨是非很大的依據,即所謂的“父老鄉親評評理”。而與依靠事實、證據、既定條文的法律不同,很多事情理說得過去,但不合法也是要被制裁。訴訟的解決方式和可能出現的不合“正義”的結果讓人們對訴訟、律師等持有偏見。此外,現有法律的西方觀念“人人平等、個人權利不可侵犯”等,也和傳統社會裏比如“老子打兒子天經地義”等倫理觀念相差甚大。因此訴訟在傳統鄉村人民眼裏成了丟人的事(就像日常中常說誰和誰都鬧到法院去了,真是家醜外揚啊或者丈夫殺了妻子的情人,在鄉親看來是正義,但法律要制裁。)這也是是現代司法普及到鄉村所面臨的困境——如果只做到了制度、設施的普及,很可能是破壞了傳統的倫理秩序來不及修復,又面臨法律帶有的弊端。

第十章無爲政治第十一章長老統治

這是鄉土社會特有的兩種統治方式,大抵形成了統治者的無爲統治和鄉村基層自有的長老統治。關於權力的兩種看法:橫暴權力(依靠暴力、經濟利益維繫,偏重於社會衝突方面);同意權力(側重於社會合作,用榮譽和高薪來維持),而鄉土社會的穩定使其橫暴權力無處可使,而同意的高薪榮譽等依賴於被征服者的生產剩餘,這與自給自足的小農相沖突,過分爭斂引發起義等活動,因而統治者學會了“養民”,以維繫統治穩固。在財富剩餘過多時加重收取,然後--,武力解決,如此循環。而“天高皇帝遠”的中國。天子無力夠到的地方,也有自發的秩序,這就是“長老統治”。被教化者要學習先於它存在的規矩,不是來自上述任一種權力,而是來自於幼長之序所決定的上輩的權力。這就是長老統治。這兩者形成了鄉土社會特有的中央、地方分決平時不影響的雙軌統治方式。

第十二章血緣與地緣

血緣關係決定的人在社會結構中的地位最穩固,也很少有人質疑。地緣關係是血緣關係的投影,(如籍貫多是取自父親),血緣爲主的鄉土社會的活動限制了人們的活動(如熟人買賣不可做),而要改變這限制,最重要的是改爲以地緣關係爲主的活動方式,使得支配人們行爲的首先是理性,而非感情。

第十一章名與實的分離

長老統治下所進行的教化在表面上是不可違背的,但受到社會發展的衝擊,有些傳統也會過時,那麼爲了維持穩定,後代是表面的順從,而在實際中可以爲其進行“註釋”,即融入符合新場景的內容等。這就造成了鄉土社會裏名與實的分離,即傳統的遵守是面子的事。這應該也是迎接新時代發展,鄉村所不得不調整的困境吧。

十四章從慾望到需要

鄉土中國讀後感:慾望是自覺的,爲了生存而滿足的,鄉土社會裏的慾望經過文化薰陶,迎合了其中的人們生存的需要。而現代社會裏,人們不可能依靠一成不變的傳統滿足自己,於是人們探索行爲和目的的關係(什麼樣的行爲可達到目的,而不是自覺地跟着慾望走),人們探索這種情況下的生存條件,不是仰仗原有文化已篩選過的不用探討的規矩等。於是慾望轉化爲理性的需要,是分析的結果,不是自覺的。這也是日後的中國發展農村應注意的問題吧(如何改造)。不再詳細探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