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簡歷模板館>熱點>心得體會>

鄉土中國精選最新讀後感範文三篇

心得體會 閱讀(2.44W)

《鄉土中國》這本書對我們日後的人生會有很大的益處,提升我們的個人氣質,你知道相關的讀後感怎麼寫才更吸引人的眼球嗎?以下是本站小編和大家分享鄉土中國精選最新讀後感範文三篇相關參考資料,提供參考,歡迎你的參閱。

鄉土中國精選最新讀後感範文三篇
鄉土中國讀後感 篇1

中國人傍“土”爲生,“鄉土中國”更是極其生動的囊括了當今的中國。

費孝通先生說,“土”並不是個貶義詞。中國人的最根源便是靠着一方土地生活,“土氣”也從而紮根在了心裏。

我並不是農民出生,但也或多或少的接觸這“農民”這一階級的人。農民是中國社會的基礎,也是中國的特色。就像西方國家很難意會到那些拿着鋤頭的人,身上有着的獨特魅力。無論是古代、近代還是現代,無論是和平年代還是革命時期,中國的血脈大多還是流淌在農民的骨子裏。

我所認爲的“鄉土”,是個別具風味的詞,這讓我聯想到艾青的《我愛這土地》。“鄉土”既是中國的土地,也是中國的風味;既是物,也是情。中國大半輩子都在土裏紮根,也是這一方土地孕育了一方人情。在農村裏的鄉土情,能把幾戶原本互不相干的人家串起來。畢竟村子就那麼大,農民的性子永遠比不得商人的彎彎繞繞。

當今時代的發展,農村也逐漸成了城市的修飾。我常聽人拿農村人和城裏人做對比,比沒兩下話語中的嘲諷之意毫不掩飾。城裏人有作爲,城裏的孩子學習成績好,城裏人有教養……但殊不知中國人本就是農村出身的。農村人心思直,沒那麼多彎彎繞繞,農村的孩子勤勞能幹,身子板硬。其實沒有聰愚之分,只是較比的方面不同罷了。反觀人情世故,中國人骨子裏原有的熱情好客,卻被城市的忙碌掃得一乾二淨了。我不認爲應該帶着異樣的眼光看待“土氣”這個詞,同樣覺得農村和城市應該是平等的。

總的來說,中國人是含蓄的,是有秩序的,是有“禮”的。這本書以淺入深出的方式將中國社會剖解出來,且又富有生活氣。既是通俗易懂,又值得一讀。

鄉土中國讀後感 篇2

費孝通先生是著名社會學家,人類學家。他將自己對中國傳統農村社會的長時間實地調查和感悟體會匯成一書,即《鄉土中國》。外看薄薄的一小本,卻寫的深入淺出。《鄉土中國》一書分爲十四章節,很好地剖析了我們國家最基礎的社會。從不同的角度來講解鄉土社會,每個觀點熠熠發光,使人受益,讓讀者更深入瞭解何爲鄉土中國,何爲鄉土社會的特性。可謂社會學的經典之作。

全書開始的主題是“熟悉”,這是禮俗社會最大的特點。鄉土社會最基本的單位是村落,那裏的人們,生於斯,長於斯,死於斯,對他們成長的鄉土的熟悉是一種經驗式的總結,所以“鄉土社會的信用並不是對契約的重視,而是發生於對一種行爲的規矩熟悉到不假思索是的可靠性”。等到了20世紀末時“土裏土氣”這類在城裏人口中頻頻出現的詞彙也反映了“鄉土”變化,再到現在許多城裏人會選擇去鄉下居住的現象也體現了社會的變化。

再是“文字下鄉”,從基層上看去,中國社會是鄉土性的。那些被稱爲土頭土腦的鄉下人是中國社會的基層。在鄉土社會中文字絕非必要,所以“如果中國社會鄉土性的基層發生了變化,也只有發生了變化之後,文字才能下鄉”。

之後是對鄉土社會更深層次的挖掘,差序格局以個人爲中心,按照血緣親屬等關係的親疏來對人距離遠近的劃分,但也有地緣關係的影響。雖然說中國人自私,沒有公德心的論調很多,但是先生在裏面把這個問題做了一個梳理,他發現我們之所以和西方不ー樣,就在於羣己,人我劃分的基礎不ー樣。也正因爲如此纔有了道德差異,即社會結構格局的差別引起了不同的道德觀念。但事實上現代社會是看似是一個人情社會,更多的是講利益,而不是道德禮儀。

從結構上看家是鄉土社會中的一個基本單位,由此會產生許多不同的關係鏈,不同的羣體,上升到家庭,單位,組織。作者通過男女之間的感情關係說明了秩序,“爲了秩序的維持,一切足以引起破壞秩序的要素都被遏制着“。引出禮治秩序,費老說禮治並不能在變遷很快的時代中出現,這是鄉土社會的特色。

然後是對權力的分析以及權力與文化的關係。說明人類已經走出鄉土性社會。引用文章最後一段話:“從知識裏得來的權力是我在上文中所稱的時勢權力;鄉土社會是靠經驗的,他們不必計劃,因爲時間過程中,自然替他們選擇出一個足以依賴的傳統的生活方案。各人依着慾望去活動就得了。”

其實這個也可以聯繫我們自己的生活,如學習,與周圍同學朋友的交往等都與之有關係,所以這本書更是滲透到了我們的生活中。隨着社會的不斷髮展,城市化的不斷推進,大量的人口流動與聚集,鄉土中國日益減少,但無論如何鄉土社會的特質已或多或少滲透到我們的骨子裏,傳承了下去。

這本書雖只讀懂了些表面上的知識道理,但也讓我受益匪淺,讓我知道了好書是要反覆研讀的,也讓我走近了鄉土中國來了解她,更瞭解了自己。

鄉土中國讀後感 篇3

初次接觸《鄉土中國》這本書是於高三備考階段。語文老師在分析以該書爲背景的題目時聯想到了過去的鄉下生活,在他描述的那個“路不拾遺,夜不閉戶”的童年環境中,我對《鄉土中國》這本書產生了巨大的好奇,奈何時間原因,至此才得以讀畢。

我自小就知道中國人存在自我主義,我還知道中國人克己尚禮講求交情,我知道中國人崇尚傳統……讀完此書,我終於明白了這些問題的根源所在。

中國人存在自我主義,與“差序格局”密切相關。在差序格局下,團體的界限並不清晰,無論是在親屬關係還是地緣關係中,團體以個人爲中心,其覆蓋的範圍是任意的。作者在原文中提到“一說是公家的,差不多就是說大家可以佔一點便宜的意思,有權力而沒有義務了。”這說的就很恰當,不然人民公社“大包乾”最後是怎麼失敗的,而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又是怎麼成功的?一個是降低了人民幹活的積極性:當人們知道幹多幹少都有政府給的同樣飯碗時,那干與不幹就沒有質的區別,故索性選擇後者;另一個則提高了人民幹活的積極性:當明白了幹得多自己就得的利潤多,自己獲利大時,有誰不想多幹呢。

說明中國人從“私”的角度出發的還有一點:古人崇尚克己、慎獨等這樣的修身準則。這些準則的出發點是自身而不是別人,主要是強調對自己的約束,通過完善自身的品質品德來影響教化他人。說到教化,那還要提到中國的“尚禮”。禮既不等於道德,道德是社會輿論所維持的對人的約束;更不等於法律,法律是從外限制人的,不守法所得到的罰是由特定的權力所加之於個人的。禮是“合式的路子,是經教化過程而成爲主動性的服膺於傳統的習慣”。

作爲一種傳統,禮並不是簡簡單單用文字傳承,而是祖祖輩輩通過講話、行爲甚至是一些特殊的表情傳達的。這也就解釋了爲什麼在中國依然很多鄉下人還是文盲。“生於斯,死於斯”,很多人生活的社會是“熟悉”的社會,沒有陌生人的社會,他們彼此都很熟,不需要什麼特定的文字進行信息傳遞,文字只是傳情達意的一種工具,並非唯一的工具,其本身也是存在缺陷的,能傳達的情意也是有限的。所以改善文盲率還是很困難的,這也就造成了文盲率始終不能降至爲零的原因。

最後我想說,作者以深厚的理論知識作爲支撐,用通俗易懂的語言,加上濃濃的鄉土氣息,在我讀罷頓感一份瞭然在胸的豁然開朗。我體會到了鄉土所造成的對我們民族的“束縛”:當人與人發現同爲老鄉時,我們之間沒有了距離感;當人與人交往過程中,我們始終秉持着作爲中國人的獨特品質;當人與人交流過程中,可能一個動作就心領神會……這就是我們的鄉土中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