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簡歷模板館>熱點>心得體會>

有關鄉土中國的讀後感三篇

心得體會 閱讀(2.74W)

相信很多人在生活閒暇之餘,都有讀書的習慣,其實讀書能夠陶冶我們的情操,讓我們大家變的自信從容。下面是本站小編和大家分享的有關鄉土中國的讀後感三篇,提供參考,歡迎你的參閱。

有關鄉土中國的讀後感三篇

有關鄉土中國的讀後感

在近期的語文學習中,我進行了《鄉土中國》整本書的閱讀。在老師的指引下,我不僅懂得了如何構造思維導圖,更對中國的鄉土社會有了更爲深刻的瞭解。

《鄉土中國》是費孝通先生根據“鄉村社會學”的講義整理修訂而成,它代表着中國的鄉土社會,同時也是中國鄉土生活的真實寫照。

《鄉土中國》是田野調查研究的產物,是一個實地研究者借文字來描摹中國基層社會結構的文稿。書中的每一個章節,每一個段落,每一個文字,都流露着作者最真摯的情感,也抒發了對理想中國鄉土社會的熱切盼望。換言之,中國社會學有今天之繁盛,是費孝通教授及其同事們艱苦創業、辛勤耕耘的成果。

在這本書中,作者根據自己對鄉村社會學的理解,從不同角度對鄉土社會進行了全面而又深刻地剖析與解答,深入鄉土社會的權力結構與內在聯繫,將一個淳樸的中國社會展現於人們眼前。我們細細品味,不難讀出費孝通老先生勇於爲科學獻身、不斷付諸實踐的高貴品質,這是他畢生的學術追求,將永遠激勵我們參與到中國現代化的宏偉事業中去。

“經驗是實踐的源泉”。費孝通先生雖然不是文學家,但是從他富於變化的語言中同樣可以體會到中國社會變與不變的辯證,切實感受到鄉土社會真正的存在價值,而這恰是《鄉土中國》這本書的永恆魅力之所在。

當今時代,社會正處在不斷地發展變化之中,中國在不斷得到書寫。有誰可以否認,數千年的農業文明所構築的中國意識能夠離開“鄉土”這兩個字去獲得一種額外的理解呢?這又恰是《鄉土中國》這本書的另一價值所在。

“我是你的一片綠葉,我的根在你的土地”——這不僅是費孝通老先生所固守的原則,更是每個鄉土中國人的心聲!

憶鄉土,憶中國,憶文明之魂!讓我們共同展望鄉土中國更加美好的明天!

有關鄉土中國的讀後感

這是一本深入中國農村的一本著作,這裏講的鄉土中國,並不是具體的中國社會的素描,內容只就農村而言。雖然如此,但中國上千年來的壓迫封建思想並非短短几十年就能從我們的血液中消失的。即使在今日的城市,也依舊有着鄉土的特性。因而從農村着手描述,更能反應出原汁原味的中國。

本書從鄉土本色、文字下鄉、再論文字下鄉、差序格局,維繫着私人的道德、家庭、男女有別、禮治秩序、無訟、無爲政治、長老政治、地緣與血緣、名實的分離,從慾望到需要等方面展開敘述。我們中國鄉土社會表現的熟人社會特徵,在差序格局下的親疏關係,在儒家社教的文化傳導下,活生生的向世人展示出中國社會的整個面貌。在《鄉土中國》一書中,費老從普通鄉下人的土氣入筆,一反常人對土氣這個詞的藐視,稱讚“土”字用的精當,因爲中國傳統社會的小農經濟依靠的正是土地。也正是因爲有了土的滋養,纔有“面朝黃土背朝天”的傳統農業,纔有了聚村而居、與世無爭的傳統生活,纔有了中國人生生不息的傳統文化根源。這種鄉土獨有的氣息蘊含着一股濃厚的人文氣息,也是鄉村獨有的氣息。鄉土社會的本質不是別的,而正是這種“土氣”。此等的精闢見地,如果沒有一種流淌在靈魂深處的傳統文化意識和鄉土中國情緒,恐怕是難抒發出來的。

《鄉土中國》所透露的正是這種對本民族文化的認識,或者說是對傳統文化的社會學層面的解析。從《鄉土中國》到《再論文字下鄉》,都是在談論民族歷史、文化對個人根深蒂固的影響。差序格局更爲深遠的影響仍然是對中國人行爲方式、道德觀念的傳統導向,“公私不分”,“私人道德”盛行,在現代化的今天也不能完全理解。而這對於市場經濟的發展,現代化的轉型,無疑是起着消極的作用。

有關鄉土中國的讀後感

《鄉土中國》是社會學家費孝通的代表作,現在是作爲高中生整本書閱讀的必備書目,也是我們教學中的重要內容。然而,如果僅僅以高中生的閱讀來看待它,顯然是低估了它的社會價值和時代價值。全書共14張,從鄉土中國的社會結構到權力結構,從中西方文化的對比等多個角度着眼,探討了中國文化形成的基本形態。

作爲一個從泥土裏摸爬滾打長大的泥娃娃,鄉土帶與我的,是清新的芳草味與幽幽的炊煙香;但除卻那些自然的饋贈,鄉里人與鄉土的陋習則帶給了我無盡的反感。

鄉里人不識字,也沒見識。明明沒讀過幾份報,沒看過幾本書,卻要裝成高深莫測的樣子聚在一起聊民生談天下。

鄉里人斤斤計較,睚眥必報。今天這家的鴨子闖進了自家的田,明天就必須把自家的鵝趕到他家的地裏去;明明是雞犬相聞的鄰居,偏偏結了八輩子的仇;婦人們沒事就愛串門,對別家新嫁過來的媳婦品頭論足,又說說自家的婆婆的壞話,咒這家笑那家,樂此不疲。

鄉里人迂腐講究,忌諱多。作爲堅信科學的二十一世紀唯物主義者,倒不是我不尊重祖宗的規矩,只是有些太過離譜,損人不利己的東西,早早拋棄纔好。鄉里人不僅要求自家人遵守,還要別人認同,遭到了否定還擺一副臭臉色。

難怪城裏人會嫌棄鄉下來的,沒見識、自私、膽小懦弱、迂腐落後。書中講的有道理。沒見識是因爲不識字,不識字是因爲沒必要識字;自私是常態,是爲了更小的“公”而自私;陳腐規矩是老祖宗傳下來的,那些講究如同印度妻子殉葬,緬甸成年禮殺人一樣,是傳統。這些能成爲鄉土社會不適應新格局的原因,也能當做鄉土社會幾千年沉澱的結果,但絕不能成爲鄉土社會就此止步不前的理由。

“從土裏長出過的光榮歷史,自然也會受到土的束縛。”

鄉土的落後已是現存的事實,如要正本清源,須得下一番狠功夫。面對泥沙俱下的鄉土社會,在好的改革也會出現漏網之魚。我愛這一方鄉土,也希望它能改頭換面。而都市在前領跑,鄉土卻止步不前。鄉土改革進行得熱火朝天,重點放在了發家致富上,但私以爲,思想的改革着實是刻不容緩呀!

正如艾青所說“爲什麼我的眼裏常含淚水,因爲我對這土地愛得深沉”。我依然深愛那片田地。那片讓我馳騁其中的,留下爛漫笑聲的天地。

如今,社會主義建設進入了新階段,城市化進程有條不紊逐步推進。但是,我們的文化卻長久地承襲於鄉土中國。研究鄉土文化,就是研究我們國家和我們自己。我們從何處來,所以將向何處去。

我生於田壟,長於稻泥;我願環住一灣秋水,擁緊一簇稻花;我在烈日之下奔跑,於長空之間遨遊;我躺在雨後的泥土上,嗅着新雨的清香;我與跳水的鯽魚作伴,我以偷食的斑鳩爲友;我同乖巧的家犬嬉戲,我隨回程的水鴨同歸。我守在這一方泥土上,傳訴着濃厚的鄉情,所以,鄉土呀,怎可拋棄得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