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簡歷模板館>熱點>心得體會>

鄉土中國1000讀後感5篇

心得體會 閱讀(2.2W)

撰寫一篇讀後感可以加強大家對書上內容的體會,讀後感寫得好是可以吸引更多的讀者閱讀的,以下是本站小編精心爲您推薦的鄉土中國1000讀後感5篇,供大家參考。

鄉土中國1000讀後感5篇

鄉土中國1000讀後感篇1

初次接觸《鄉土中國》這本書是於高三備考階段。語文老師在分析以該書爲背景的題目時聯想到了過去的鄉下生活,在他描述的那個“路不拾遺,夜不閉戶”的童年環境中,我對《鄉土中國》這本書產生了巨大的好奇,奈何時間原因,至此才得以讀畢。

我自小就知道中國人存在自我主義,我還知道中國人克己尚禮講求交情,我知道中國人崇尚傳統……讀完此書,我終於明白了這些問題的根源所在。

中國人存在自我主義,與“差序格局”密切相關。在差序格局下,團體的界限並不清晰,無論是在親屬關係還是地緣關係中,團體以個人爲中心,其覆蓋的範圍是任意的。作者在原文中提到“一說是公家的,差不多就是說大家可以佔一點便宜的意思,有權力而沒有義務了。”這說的就很恰當,不然人民公社“大包乾”最後是怎麼失敗的,而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又是怎麼成功的?一個是降低了人民幹活的積極性:當人們知道幹多幹少都有政府給的同樣飯碗時,那干與不幹就沒有質的區別,故索性選擇後者;另一個則提高了人民幹活的積極性:當明白了幹得多自己就得的利潤多,自己獲利大時,有誰不想多幹呢。

說明中國人從“私”的角度出發的還有一點:古人崇尚克己、慎獨等這樣的修身準則。這些準則的出發點是自身而不是別人,主要是強調對自己的約束,通過完善自身的品質品德來影響教化他人。說到教化,那還要提到中國的“尚禮”。禮既不等於道德,道德是社會輿論所維持的對人的約束;更不等於法律,法律是從外限制人的,不守法所得到的罰是由特定的權力所加之於個人的。禮是“合式的路子,是經教化過程而成爲主動性的服膺於傳統的習慣”。

作爲一種傳統,禮並不是簡簡單單用文字傳承,而是祖祖輩輩通過講話、行爲甚至是一些特殊的表情傳達的。這也就解釋了爲什麼在中國依然很多鄉下人還是文盲。“生於斯,死於斯”,很多人生活的社會是“熟悉”的社會,沒有陌生人的社會,他們彼此都很熟,不需要什麼特定的文字進行信息傳遞,文字只是傳情達意的一種工具,並非唯一的工具,其本身也是存在缺陷的,能傳達的情意也是有限的。所以改善文盲率還是很困難的,這也就造成了文盲率始終不能降至爲零的原因。

最後我想說,作者以深厚的理論知識作爲支撐,用通俗易懂的語言,加上濃濃的鄉土氣息,在我讀罷頓感一份瞭然在胸的豁然開朗。我體會到了鄉土所造成的對我們民族的“束縛”:當人與人發現同爲老鄉時,我們之間沒有了距離感;當人與人交往過程中,我們始終秉持着作爲中國人的獨特品質;當人與人交流過程中,可能一個動作就心領神會……這就是我們的鄉土中國。

鄉土中國1000讀後感篇2

有人說歷史是不斷進步的,後來的總比先前的人有知識有見解,不過這句話是很不正確的,至少在我看來現在很多人對中國社會的瞭解還遠遠不如費孝通先生的著作裏面的見解。牛頓說他是站在巨人的肩上所以看的更遠,深層含義其實是牛頓要比巨人的腦袋要高。而我們大多數人卻比不上巨人的腦袋,並且我們是站在巨人的腳丫下倒着看的。 費孝通先生的《鄉土中國》給我們打開了認識中國農村的一扇大門。有人也許以爲這本書寫的早了,對於現在的情況很不實用,我覺得倒不是。這本書的理論價值到現在還閃爍着光輝。至少到現在爲止我還沒有讀過那本社會學的著作在理論和語言上勝過這本薄薄的小書。

我看的版本是分十四篇的。按照我的理解大概可以分爲以下幾個方面:第一篇算是背景,介紹是中國的鄉土本色,也就是中國的特殊性。第二三篇主要介紹文字在鄉土中的不適應性,第四到七主要介紹差序格局對於私人道德,家族甚至男女關係的影響。第八到十一主要介紹鄉土中的政治運作,最後三篇大約介紹是鄉村變遷。

有人認爲費孝通在這本書最主要是提出了,“禮治秩序”及其“差序格局”這兩個概念。我倒是覺得他的最大成果是把鄉土中國的根子挖出來了,指出來爲什麼我們最近百年的變遷會如此之艱難。

何爲鄉土中國?它的特性是什麼?先生在第一篇已經很好指出來了。比如他就說中國鄉下人多,“土”就是他們的特性,當然土氣不是貶義詞,靠土地謀生的鄉土社會很大程度是很穩定的,即使戰亂遷移的也不是社會的主流。他也順便比較和美國的不同,指出我們是聚村而居,並且保持自己的生活隔離,結果就形成了地方性,保持孤立的社會圈子。同時村落裏面大家都是特別熟習,就成了沒有陌生人的社會。在沒有陌生人的社會,法律其實處於次要的可有可無的地位,大家都能得到從心所欲而不逾規矩的自由,大家重視是信用而不是法律。當然在我們現在這個處處都成了陌生人的社會,土氣就成了罵人的話,那些禮俗也逐漸被法律所代替。

他在談論文字下鄉的問題裏面,他認爲,在鄉村社會很大程度上是不需要文字的,經驗的傳播往往是手把手的教,在一個地區住的幾百年,世世代代面臨的問題很大程度都是一樣的,解決的辦法都是一樣,不需要什麼理論,什麼創新。當然先生在這兩篇文章裏面分析很多,也很深刻。

讀完這本書,我發此刻重刊序言和後記中有一句同樣的話:這算不得是定稿,也不能說是完稿,只是一種嘗試的記錄罷了。這句話的確很到位,理論創新永遠不會有完稿,甚至不會有定稿,人的一生應當有不斷探索的精神。費老這種孜孜不倦的理論創新精神和求質求真、捨生忘死的實踐探索精神也深深打動了我,他那謙虛、認真、務實、敢於向未知領域進軍的學術精神也教育了我,於是我想借費老的話結尾:這不算是完稿,也不能算是定稿,只是一種嘗試的記錄罷了。

鄉土中國1000讀後感篇3

我覺得我是一個特別幸運的人,本來是以戲謔的心理拿起這本《鄉土中國》,想着我在湘潭看這本書真的是非常應景。但是沒想到這是一本特別專業嚴肅認真的書,我斷斷續續地看了一個月,很多地方都還是不是很懂,但是還是感覺受益頗多。

這本書年代久遠,作者是從上個世紀20年代開始研究中國的鄉村社會學,經過了十多年的研究才定稿出版。總之在那個年代,有一個學者專心致志地去做這樣的一個研究,是一件讓我特別感動欽佩的事情。

鄉土社會是相對靜止,穩定的,所以它的發展進程就相對比較緩慢,從鄉土社會進入現代社會的過程中,很多突然迅速涌入的東西無法用鄉土社會的根生於土地的習俗來應對,所以土氣就成了罵人的詞彙,鄉再也不是衣錦榮歸的去處。而且我覺得作者說的很對,不同的社會環境不能用同一種標準去衡量,什麼是愚什麼是聰明,這是一種相對的關係。而且愚是一種智力缺陷,這樣去描述鄉村孩子是非常侮辱的。如果同樣是連學習和接受教育的機會都沒有,那這種嘲笑才顯得相對公正,但是並不見得絕對的知識是衡量的標準,還有身體素質和動手能力。

農村與土地的關係密切相關,溶於骨子裏,血緣決定地緣,地緣就有排斥性,人口不流動,所以新客想要融入一個村子是非常難的事情,除非他有土地,但是土地又是氏族的受着保護。

作者對於鄉土社會的不成文的秩序特別推崇,他認爲這是一種出乎與道德上的禮制,現代社會的法律會破壞會誤解,是一種被動和強制。但是我覺得傳統固然可貴,穩定的社會結構不代表不發展,在劇烈的時代大沖擊上看,新問題的涌出會加劇,那麼按照原有的進程,相關秩序的出現是會落後的,法治是必然的趨勢和進程,這是需要協調和認可的。

他過於否認農村中夫婦兩性之間的作用,鄉土社會固然是一個大的團體,但是也是以一個個男耕女織的小家庭組成,我覺得這種兩性之間的聯繫不是淡漠的,而是牢固的,以這種聯繫作爲軸才能促進宗族和諧。

總之社會學社會現象是非常深奧的東西,是一種綜合的學科。

鄉土中國1000讀後感篇4

費孝通先生在《鄉土中國》的差序結構一章,將中西方社會結構比喻爲一捆捆柴與一圈圈水波,具體、生動、形象。他這樣寫到:西洋社會有些像我們在田裏捆柴,幾根稻草束成一把,幾把束成一紮,幾扎束成一挑。每一根柴在整個挑裏都屬於一定的捆、扎、把。每一根柴也都可以找到同把、同扎、同捆的柴,分扎得清楚不會亂的。在社會,這些單位就是團體…他們常常由若干人組成一個個的團體。團體是有一定界限的,誰是團體裏的人,誰是團體外的人,不能模糊,一定得分清楚。我們的社會結構本身和西洋的格局是不相同的,我們的格局不是一捆一捆紮清楚的柴,而是好像把一塊石頭丟在水面上所發生的一圈圈推出去的波紋。每個人都是他社會影響所推出去的圈子的中心。被圈子的波紋所推及的就發生聯繫。每個人在某一時間某一地點所動用的圈子是不一定相同的。我們社會中最重要的親屬關係就是這種丟石頭形成同心圓波紋的性質…俗話裏有“一表三千里”,就是這個意思…我們每個人都有這麼一個以親屬關係布出去的網…每一個網絡有個“己”作爲中心,各個網絡的中心都不同。…以“己”爲中心,像石子一般投入水中,和別人所聯繫成的社會關係,不像團體中的分子一般大家立在一個平面上的,而是像水的波紋一般,一圈圈推出去,逾推逾遠,也逾推逾薄。這樣的描寫恰如其分、彷彿一捆捆柴和小石子丟在水面上推出去的一圈圈波紋杳然眼前。柴與柴之間是獨立的,有一定的距離,一圈圈的波紋彼此相連,牽一髮動全身,所以費孝通先生又這樣寫到:在他們(西洋社會)不是人情冷暖的問題,而是權利問題。在西洋社會裏爭的是權利,而在我們卻是攀關係,講交情。

中國社會的鄉土性儘管已經全然沒有以前那樣完全,但這種長期形成的習慣,拉關係,走後門卻全然不像禮俗一般被打破,相反,在某些時候是愈演愈烈。我想這也是中國爲什麼自古就流行、強調考試的重要性了,因爲只有考試纔來得公平些、正當些。

在這種人情社會下,形成的常態是凡是都要找關係,講交情。做手術要找關係,期望手術能做成功,更怕剪刀、紗布留在體內;小孩上學要找關係,期望老師能重視孩子,包括安排孩子座個好位子;做生意找關係,期望證照能辦理得快些,花錢少些;甚至買東西有時候也要找關係,期望獲得物美價廉的產品。以上種.種,不勝枚舉。作爲法律人的法官同時也是社會中的人,在這種找關係、走後門成爲習以爲常的時候,法官如何在這樣的人情社會獨善其身,不受這些人情世故的干擾,真的很難。所以我想爲什麼在中國不是規定法官獨立辦案,而是規定法院獨立辦案,是否也是受這些因素的影響?

我想中國是個人情社會的同時,其實也是個勢力的社會,抹不開面子可能的違法行爲會導致法官資格的喪失,如果沒有這個光環,以己爲中心的一圈圈盪漾開來的波紋也會因這個光環的喪失失去原有的牽連,小石子也就不像以前那般可以激起一圈圈的波紋,親戚朋友也會紛紛遠離你,如果要面對這樣的現實,不如守住法官的名聲,保持一份原來的寧靜。

鄉土中國1000讀後感篇5

剛剛接觸到這本滿是學術言論的書,我是牴觸的,覺得這書不是與我“同一世界”的事物。但畢竟是必讀書目,在老師的引導與同學的陪伴下,我慢慢靠近它,漸漸發現自己改變了對《鄉土中國》的看法。

它不像我以爲得那樣生澀難懂。文中常有生動的實例,如“文字下鄉”一篇提到,教授的孩子雖在學校成績好,被誇聰明,但與鄉下孩子在一起捉蚱蜢時,卻遠不及他們靈活敏捷,這有力闡釋了一個人的知識文化水平與個人所處環境的需要有關,鄉下人也並非愚的道理。

它不像我以爲的那樣遠離生活。“差序格局”一篇中提到“我們的格局好像把一塊石頭丟在水面上所發生的一圈圈推出去的波紋”,想想自己的生活,的確擁有與自己關係遠近不同的人形成的如“波紋”般的交際圈。

它更不像我以爲的那樣平淡無趣。這本書充滿了富有浪漫亦或哲理意味的句子。“從個人說,這個世界不過是個逆旅,寄寓於此的這一陣子,久暫相差不遠,但是這個逆旅卻是有着比任何客棧、飯店更雜復和更嚴格的規律……只此一家,別無分店。”,“一個孩子在一小時中所受到的干涉,一定會超過成年人一年中所受社會指摘的次數。在最專制的君王手下做老百姓,也不會比一個孩子在最疼他的父母手下過日子爲難過。”……它們激起我對此書的閱讀興趣,同時引發了我更深刻的思考。

“我敢於在講臺上把自己知道不成熟的想法,和盤托出在青年人的面前,那是因爲我認爲這是一個比較好的教育辦法。我並不認爲教師的任務是在傳授已有的知識,這些學生們自己可以從書本上去學習,而主要是引導學生敢於向未知的領域進軍。”通過此書我也瞭解到,作者費孝通先生,原來是這樣一位富有勇氣與探索精神的開拓者,着實令我敬佩不已。

在這本書中,還有令我印象最爲深刻的一句話:“我們的民族確是和泥土分不開的了。從土裏長出過光榮的歷史,自然也會受到土的束縛,現在很有些飛不上天的樣子。”在如今這個飛速發展的時代背景下,鄉土社會這種中國人民世代繁衍生息形成的固有結構,是保存還是被改變……大概會引起很多人的沉思吧!

?鄉土中國》一書,讓我收穫了很多,在我的學習生涯中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