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簡歷模板館>熱點>心得體會>

鄉土中國,讀後感6篇

心得體會 閱讀(2.23W)

讀後感的寫法是很機動靈活的,只有讀懂文章的內容你纔會寫出優秀的讀後感,寫讀後感其實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必須認真推敲作者想表達的深刻含義,以下是本站小編精心爲您推薦的鄉土中國,讀後感6篇,供大家參考。

鄉土中國,讀後感6篇

鄉土中國,讀後感篇1

在讀費孝通先生《鄉土中國》一書之前,我對中國的總體認識,還是隻停留在以農業生產爲主的農業國基礎上。因爲中國有五千年的文明史,而在這五千年的文明傳承過程中,積累了以生產工具和生產資料爲代表的深厚農耕文化,從而奠定了中國農耕文明史地位。

我們說鄉下人土氣,雖則似乎帶着幾分藐視的意味,但這個土字卻用得很好。“土”的基本意義是指泥土。鄉下人離不了泥土,因爲在鄉下住,種地是最普通的謀生辦法。在我們這片遠東大陸上,可能在很古的時候住過些還不知道種地的原始人,那些人的生活怎樣,對於我們至多隻有一些好奇的興趣罷了。以現在的情形來說,這片大陸上多數的人是拖泥帶水下田村生活的了。簡單的說,在我國廣大農村,特別是在我的老家,至今還沿襲着一部分原始的生產工具,比如犁鏵、馬車、鋤頭、石磨、水車、水磨、紡車等生產工具,從這些生產工作可以看出,在人類經濟社會飛速發展的今天,在部分農村還沿襲着這些古老的生產工具,充分說明,中國具有的鄉土性,從而導致鄉土文化的根深蒂固。

中國從古至今,許多農民靠務農爲生,而且世世代代附着在土地上,以定居爲常態,即便正因種種原因離開土地的農民,也像“從老樹上被風吹出去的種子”,又在新的土地上落地生根。定居下來的農民附着在土地上,很少流動,鄉土社會成了生於斯、死於斯的社會。在缺少流動和變化的鄉土社會裏,每個人都在一個“熟悉”的環境裏生活。在相對穩定、熟悉的生活環境下,構成了許多鄉土中國的獨特現象。“土”,是中國人的根,是中國人身上的烙印,是中國人骨子裏流淌着的東西。“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這首我們小時候就能朗朗背誦的詩,其實就能說明以前中國社會以農民爲榮,尊敬、崇拜他們。

文化是依賴象徵體系和個人的記憶而維持着的社會共同經驗。這樣說來,每個人的“當前”,不僅包括他個人“過去”的投影,而且是整個民族的“過去”的投影。歷史對於個人並不是點綴的飾物,而是實用的,不可或缺的生活基礎,人離開社會生活,就不能不學習文化。文化得靠記憶,不能靠本能,所以人在記憶力上不能不力求發展。我們不但要在個人的今昔之間築通橋樑,而且在社會的世代之間也得築通橋樑,不然就沒有了文化,也沒有了我們現在所能享受的生活。中國受儒家思想的影響,至今都是在仁、義、禮、智、信的禮教下前行,並不斷在道德與法律的相互影響制約中慢慢前行。可以說,文明的進步,離不開生產生活,是在幾千年中國老百姓通過艱苦卓絕的鬥爭中總結出來的。他們在原始的生產生活中,與天鬥、與地鬥、與人鬥,最後戰勝自然和一切困難,形成具有中國特色的農耕文明,從而推動中國一步一步向前發展進步。

家庭是指婚姻關係、血緣關係或收養關係基礎上產生的,親屬之間所構成的社會生活單位。這是個親子所構成的生育社羣。親子指它的結構,生育指它的功能。親子是雙系的,兼指父母雙方;子女限於配偶所出生的孩子。這社羣的結合是爲了子女的生和育。在由個人家擔負孩子生育任務的社會裏,這種社羣是不會少的。但是生育的功能,就每個個別的家庭說,是短期的,孩子們長成了也就脫離他們的父母的撫育,去經營他們自己的生育兒女的事務,一代又一代。在任何文化中,家庭這社羣總是賦有生育之外其他的功能。如果家庭不變質,限於親子所構成的社羣,在它形成伊始,以及兒女長成之後,有一段期間只是夫婦的結合。夫婦之間固然經營着經濟的,感情的,兩性的合作,但是所經營的事務受着很大的限制,凡是需要較多人合作的事務就得由其他社羣來經營了。在中國是一個講裙帶關係的社會,在這個社會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的因素就是家族。雖然現在中國已經建立健全各種制度,加強社會治理結構管理,但在社會這個共同體中,家庭勢力同樣佔有一席之地,而且勢力不可小視,充分說明中國的鄉土性。

總而言之,要弄清中國的鄉土性,就必須要從生產工具、土地、文化、家庭等方面來綜合分析研究,找出有中國鄉土性代表性的因素。在結合社會學有關理論,充分找出各因素之間的關聯性及在社會治理結構中所發揮的作用,進而講清楚中國是一個具有典型鄉土性的國家。

鄉土中國,讀後感篇2

這是一本深入中國農村的一本著作,這裏講的鄉土中國,並不是具體的中國社會的素描,內容只就農村而言。雖然如此,但中國上千年來的壓迫封建思想並非短短几十年就能從我們的血液中消失的。即使在今日的城市,也依舊有着鄉土的特性。因而從農村着手描述,更能反應出原汁原味的中國。

本書從鄉土本色、文字下鄉、再論文字下鄉、差序格局,維繫着私人的道德、家庭、男女有別、禮治秩序、無訟、無爲政治、長老政治、地緣與血緣、名實的分離,從慾望到需要等方面展開敘述。我們中國鄉土社會表現的熟人社會特徵,在差序格局下的親疏關係,在儒家社教的文化傳導下,活生生的向世人展示出中國社會的整個面貌。在《鄉土中國》一書中,費老從普通鄉下人的土氣入筆,一反常人對土氣這個詞的藐視,稱讚“土”字用的精當,因爲中國傳統社會的小農經濟依靠的正是土地。也正是因爲有了土的滋養,纔有“面朝黃土背朝天”的傳統農業,纔有了聚村而居、與世無爭的傳統生活,纔有了中國人生生不息的傳統文化根源。這種鄉土獨有的氣息蘊含着一股濃厚的人文氣息,也是鄉村獨有的氣息。鄉土社會的本質不是別的,而正是這種“土氣”。此等的精闢見地,如果沒有一種流淌在靈魂深處的傳統文化意識和鄉土中國情緒,恐怕是難抒發出來的。

?鄉土中國》所透露的正是這種對本民族文化的認識,或者說是對傳統文化的社會學層面的解析。從《鄉土中國》到《再論文字下鄉》,都是在談論民族歷史、文化對個人根深蒂固的影響。差序格局更爲深遠的影響仍然是對中國人行爲方式、道德觀念的傳統導向,“公私不分”,“私人道德”盛行,在現代化的今天也不能完全理解。而這對於市場經濟的發展,現代化的轉型,無疑是起着消極的作用。

鄉土中國,讀後感篇3

?鄉土中國》我沒有讀之前心裏就想鄉土中國是一種以怎麼樣的形式反映出來的當時的時代背景,當我讀完了《鄉土中國》之後給我的答案是腦袋裏出現一幅畫面裏面有的父親和母親辛勤勞動的背影和我家鄉父老鄉親他們在田地裏播種辛勤勞動的畫面呈現在我的眼前,淚水悄悄的滑落下來打溼了我的衣服我開始想家人以及家鄉的人民和山山水水了。雖然農村沒有像城市那麼的繁華但有寧靜清新的空氣有樸素人民,燦爛的微笑待人友善,他們懂得珍惜生活和努力創造財富。

費孝通先生的《鄉土中國》給我們打開了認識中國農村的一扇大門。

有人也許以爲這本書寫的早了,對於現在的情況很不實用,我覺得倒不是。這本書的理論價值到現在還閃爍着光輝。至少到現在爲止我還沒有讀過哪本社會學的著作在理論和語言上勝過這本薄薄的小書。

有人認爲費孝通在這本書最主要是提出了,"禮治秩序"及其"差序格局"這兩個概念。我倒是覺得他的成果是把鄉土中國的根子挖出來了,指出來爲什麼我們最近百年的變遷會如此之艱難。

何爲鄉土中國?它的特性是什麼?先生在第一篇已經很好指出來了。比如他就說中國鄉下人多,"土"就是他們的特性,當然土氣不是貶義詞,靠土地謀生的鄉土社會很大程度是很穩定的,即使戰亂遷移的也不是社會的主流。他也順便比較和美國的不同,指出我們是聚村而居,並且保持自己的生活隔離,結果就形成了地方性,保持孤立的社會圈子。同時村落裏面大家都是特別熟習,就成了沒有陌生人的社會。在沒有陌生人的社會,法律其實處於次要的可有可無的地位,大家都能得到從心所欲而不逾規矩的自由,大家重視是信用而不是法律。當然在我們現在這個處處都成了陌生人的社會,土氣就成了罵人的話,那些禮俗也逐漸被法律所代替。

他在談論文字下鄉的問題裏面,他認爲,在鄉村社會很大程度上是不需要文字的,經驗的傳播往往是手把手的教,在一個地區住的幾百年,世世代代面臨的問題很大程度都是一樣的,解決的辦法都是一樣,不需要什麼理論,什麼創新。當然先生在這兩篇文章裏面分析很多,也很深刻。

"差序格局"是費先生的獨創,在書中,他打了個比方,將西洋的"團體格局"和中國的"差序格局"區分開來:西洋的社會有些像我們在田裏捆柴,幾根稻草束成一把,幾把束成一捆,幾捆束成一挑,每一根柴在整個挑裏都屬於一定的捆、扎、把;而中國的社會格局不是一捆一捆紮清楚的柴,而是好像把一塊石頭丟在水面上所發生的一圈圈推出去的波紋,每個人都是他社會影響所推出去的圈子的中心。

通過這個比喻,費先生把中國傳統社會的特點形象具體地表現出來了:

鄉土中國,讀後感篇4

費孝通先生的這本《鄉土中國》在大一時就有所耳聞,當時還向同學借了,但是一直都沒看,這次寒假也算是機緣巧合,在整理東西時被我翻了出來,於是便帶回家通讀了一遍,頗有些體會。

在網上看到很多人對於這本書的評價,知道這本書是費先生先生在上世界四十年代後期,根據其在西南聯合大學和雲南大學所講“鄉村經濟學”一課的內容,整理彙編成冊,發表於1948年。此後多次再版,其內容依然沒有過時,無論是專家學者,抑或是普通讀者,都不吝讚揚,給予了很高的評價。好了,它已經帶給我足夠的誘惑,吸引着我對這本小冊子發起進攻。我斷斷續續讀了幾個星期,總是不斷回頭去看:先生是怎麼論述一個問題的!對於我這樣一個來自農村的孩子來說,費先生所描述傳統基層的鄉土社會與我的生活環境有很多的相似之處,甚至可以說它將我的生活環境用簡單而明瞭的文字抽象之後,再還給我。原來閒聊中以爲是個例或是當做笑話的事情也有其必然性,生活中墨守成規的風俗、慣例也有深刻的成因,最重要的是它讓我感受到:學術與生活在我的腦海裏第一次這樣緊密的聯繫起來。當我試圖將不足百頁的小冊子整理一下,將它從內在邏輯上梳理一下,才發現原來如此困難,它包含了很多東西,順着其中一點深入思考下去都可以有很多的收穫。除去叢刊序文和後記,一共十三篇短文,總字數不過萬餘字。下面我將根據自己的閱讀體會,談談這本書帶給我的一些收穫。

第一篇《鄉土本色》相當於一個概述,爲我們簡單描述了鄉土社會的種。種,爲我們重新認識了“鄉土”的含義,土地將人們限制在一定地域,形成一個生於斯,長於斯,死於斯的社會,這個社會以基本的村子爲單位,村子之間相互隔膜、孤立,村子中的人形成有機團結,進而形成熟人社會,在這樣一個社會中生存並不困難,只需要嚴守上代人口口相傳的經驗。總之,它爲我們描述出一個鄉土社會的輪廓,也爲讀者更好的理解在此基礎上的差序格局等一系列新的概念奠定基礎。第二篇和第三篇《文字下鄉》《再論文字下鄉》,更像是爲鄉下人“平反”,邏輯的起點是有人說鄉下人愚開始,繼而那些人產生這樣想法的原因是因爲鄉下人不識字,然後再追問,爲什麼鄉下人不識字呢,然後論述文字對於鄉土社會這樣的熟人社會的意義,另一方面從文字作爲一種意思傳遞方式,它的侷限性,容易造成意思表示的誤解,有時候不能準確全面的傳情達意,且與鄉土社會的不相符,相比較直接的接觸時的語言而講,實用性相差甚遠,甚至連語言也不是最好的傳遞方式,共同生活經歷形成的特殊語言、動作、表情纔是更好的方式。在《再論文字下鄉》中,又從文字下鄉的時間阻隔來說,世代的阻隔僅僅需要口口相傳就可以完成,因爲不同時代的人在這個向泥土討生活的社會中,面對的是同樣的問題和遭遇,經驗無需積累,只需保存,在這樣的情景下,文字的用處自然不大。

兩篇文章用說理性的文字,成功爲鄉下人的“愚”辯護,土是一種鄉情,與愚昧等貶義詞無關,“不識字”只是在一種自然經濟的基礎上形成的社會中自然形成的。這樣一種寫法,倒像是蘇力式的存在即有理由,爲現存的制度和現象辯護。我們也許可以說他沒有改革的決心和勇氣,但是我們卻要重視他們的意見,因爲那睿智的語言之下,是對社會改革的慎重,是從理智的思維出發,爲我們分析前進路上的一塊塊擋路石,以及可能出現的障礙。當我們認清楚這樣的現實,瞭解傳統的鄉土社會對於文字的需求後,才能更好理解作者所言:如果中國的社會的鄉土性的基層發生了變化,也只有在發生了變化之後,文字才能下鄉。但我認爲並非只有等產生了文字需求之後,文字纔要下鄉,文字提前下鄉更好。事實上在傳統的鄉土社會中也存在着對於文字的需求,只不過需求量比較少罷了,豈不見“立字爲據”,豈不見“地契”,從另一角度來講,鄉下人沒有機會接受教育,從小就不識字,哪裏談得上對於文字的需求。只有我們提前文字下鄉,纔可以瞭解鄉下人對文字的需求,逐漸讓鄉下人的瞭解文字的優點,讓他們有選擇。我認爲,一定的時間和空間範圍內,只有在可以充分選擇的基礎上,充分了解每種溝通交流方式的利弊,纔可以談需求。同樣的道理,送法下鄉也是如此。我們同樣可以從農村中小的法律需求出發,培養人們一種利用法律的習慣,比如說在農村土地流轉、村幹部選舉、繳費依據等等,涉及到農民切身利益的事情上着眼進行法制宣傳。等隨着經濟社會的轉型與發展之後,農民對於法律有了更加強烈的需求後,再順應需求進行有針對性的下鄉宣傳。只有這樣循序漸進纔可達到真正法治社會。不要像現在的普法宣傳一樣,上去就給人家一疊傳單,宣傳民法、刑法、婚姻法等國家大法,好像盼着別人家裏出現不守規矩、欠錢不還、家庭不和似的,雖然是好心,卻讓人感覺心裏挺彆扭,等過不了幾天就可以看到這些傳單出現在廁所。畢竟中國人目前還有樸素的厭訟心理,習慣於事後纔去尋求法律救濟。不講求方法的送法下鄉達不到預期效果,並不能否認送法下鄉本身。

鄉土中國,讀後感篇5

這是一本研究中國農村的作品,共有14篇文章構成,涉及鄉土社會、人文環境、傳統的社會結構、道德體系、禮法、鄉村權力的分配、血緣地緣等各方面,各篇之間相互聯繫遞進,費孝通先生用通俗易懂的語言對於當時中國基層社會進行了分析與概述,並由此提出了一些具有創造性的想法與觀點。

讀完這本書,我認爲作者的核心觀點是表達了中國的鄉土社會受傳統儒家觀念的影響,是一個追求穩定的、變化漫長的熟人社會。但在這種社會中也在不斷孕育出新的概念,權力的不斷髮展,社會發展產生的變化,對於鄉土社會的衝擊等等,但我們並不能否認,作爲中國社會基層的鄉土社會仍然是當今社會存在和發展的部分。無論我們的社會如何發展,都離不開對這個最基本的問題的研究與探索。

該書主要描繪的是四十年代後期中國基層社會的現狀,以及費孝通先生對於鄉土社會的一種展望。隨着時代的變遷與社會的進步,中國的基層社會已經有了一定程度的變化,對於這本書的學習,不僅僅是透過費孝通先通俗易懂的語言來了解社會學的知識,更加是通過這些文章的閱讀,結合現在發展的現狀,感悟出新的觀點和主張,同時要做到溫故而知新。

受到地理環境、文化作用的影響,鄉土文化是一種我國獨特的文化狀態,幾千年來文化形態的培養造就了我們獨特的國民性和文化性格。至今,我們還是一個熟人社會,人情社會,我們並不能否認儒家思想的價值體系至今還在直接影響着我們。

但是隨着社會的發展變化,我們的“鄉土社會”也在不斷地“打怪升級”,賦予了它一些新的內涵,鄉土社會也意識到了思想解放與學習的必要性。經濟的發展也不僅僅單純的依靠土地,現代工業的下鄉提升了農民的效率,農產品深加工提升效益,新經濟形式的出現和快遞產業的發展,拓寬了交易的範圍等等,鄉土社會保留下來的精華我們仍在繼承,同時鄉土社會爲適應現代新社會的發展也在不斷的努力。

“以史爲鑑,可以知興替”閱讀《鄉土中國》這本書,不僅僅是爲了瞭解當時的基層社會的狀況,更加是發覺中華文化的深刻內涵,探尋現代社會發展的規律。

鄉土中國,讀後感篇6

大家小書,獲益匪淺。同時,這本書對我來說也難以“有感”,更多的是獲取知識,通過費孝通先生的引導進入中國社會現象的內心,找尋到一些難以理解的現象,背後是怎樣一種文化傳統。

用差序格局的概念來解釋“公”與“私”的界限問題,解決了一些曾有的困惑。度娘解釋的詞條其實並不明晰,只有讀過完整的論述才能真正瞭解它在說什麼。這種富有彈性的伸縮關係網絡,可以跟隨境況來判斷公私,奪定取捨,看來有趣,實際也是如此。費老也一針見血地指出了,如果說西方是“個人主義”,文化傳統裏有平等與憲法的觀念,那麼我們則是“自我主義”,一切價值都是以“己”作爲中心的主義,想來有時對待自己與他人的雙重標準大致就是這樣的一種自我主義作祟。

與父母長輩的觀念之爭也能找到一些合理的說法。過去的家族承擔着政治、經濟、宗教等多重複雜的功能,不僅生育一則,大家族是榮辱與共興衰並在的。因此在教化之中,孝就是“無違”,在長老的經驗下循規蹈矩延綿香火。文化與政治的區別在這裏是這樣:“凡是被社會不成問題地加以接受的規範,是文化性的;當一個社會還沒有共同接受一套規範,各種意見紛呈,求取臨時解決辦法的活動是政治。文化的基礎必須是同意的,但文化對於社會的新分子是強制的,是一種教化過程。”因此在如今社會劇烈變遷的時代之中很多東西留存着,很多坍塌了,也有很多在過去與現在之間分裂地掙扎着。所以也不能太貪心,借用一句網絡流行語做個自我批評,不能一邊嚮往着西方的自由,一邊眷戀着傳統的關懷。

一本值得一讀又讀的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