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簡歷模板館>熱點>心得體會>

精選最新《鄉土中國》讀後感範文三篇

心得體會 閱讀(1.08W)

《鄉土中國》這本書可以是我們的內心變得強大起來,從書籍中感受到生活的多樣化,你知道相關的讀後感怎麼寫才精彩嗎?以下是本站小編和大家分享精選最新《鄉土中國》讀後感範文三篇相關參考資料,提供參考,歡迎你的參閱。

精選最新《鄉土中國》讀後感範文三篇
《鄉土中國》讀後感1

《鄉土中國》共分爲鄉土本色、文字下鄉、再論文字下鄉等共十四篇,經過我兩個星期的閱讀,已經對前三章有了一定的理解,感受到了中國濃厚的鄉土文化,對中國鄉土社會有了基本的瞭解,也認識到那些世世代代生活在農村的人的一些特質,下面我就針對閱讀後的感受做一個簡單的綜述。

一、開篇,費先生便提出“從基層看去,中國社會是鄉土性的”,認爲那些被稱爲土頭土腦的鄉下人才是中國社會的根基,說鄉下人“土”,鄉下人離不了泥土,鄉下人以種地爲生,生於斯長與斯。中原人到了草原上依舊要鋤地播種,不管天氣如何還要試着種地,想家時可以帶一捧家鄉的泥土煮湯喝,“土”是他們的命根,又講“村裏的人過去什麼姓,現在還是那些姓,不太變動”。土地是固定的,不流動的,而這種不流動表現在人與人身上,就是鄉土社會中農民聚村而居。

由於他們聚村而居,彼此之間相互熟悉,即鄉土社會是一個熟人社會,是一個沒有陌生人的社會,人與人之間信用的維持依靠的不是法律,而是人情。“假如在一個村子裏的人都是這樣的話,在人和人的關係上也就發生了一種特色,每個孩子都是在人家眼中看着長大的,在孩子眼裏周圍的人也是從小就看慣的”。文中提到了兩種不同的社會,“有機的團結”即禮俗社會,“機械的團結”即法律社會,說到“我們大家是熟人,打個招呼就是了,還用得着多說麼”,在鄉土社會中法律是無法產生的,而陌生人所組成的現代社會是無法用鄉土社會的習俗來應付的,鄉土社會與現代社會的特性註定了他們彼此特殊的交流環境。

二、文字下鄉。“鄉下人在城裏人眼睛裏是愚的”先生認爲這句話是有問題的,認爲這是知識問題,而不是智力問題,正如城裏人到了鄉下連狗都不會趕是一樣的,有人說鄉下人愚是因他們不識字,是文盲,但如果一個人沒有機會學習,怎麼能說他學習能力不如別人呢?

語言本質上是一種象徵體質,文字更是,在人與人無法直接接觸到的情況下用文字來傳遞信息。“鄉土社會”中的人是在熟人里長大的,他們天天見面,面對面接觸,不需要文字也能在這種社會裏生活的很好。費先生說鄉土社會是個面對面的社會,有話可以當面說明白,不必求助於文字,鄉下人沒有文字的需要,因此文盲並非因爲愚,而是因爲鄉土社會的本質。

三、再論文字下鄉。上篇從空間維度講述鄉土社會是“面對面”的社會,因此不需要文字,而本篇着眼於時間格局。認爲只有當生活發生變化時,感到記憶不夠時才需要藉助外在工具即文字,而鄉土社會不流動性強,缺乏變化,因此從時間格局來看,鄉土社會也沒有文字需求。

費孝通先生的《鄉土中國》所講的中國傳統的鄉村生活正是我小時候所切身經歷的,就是一個人情社會,在鄉村生活中最常見的就是舉辦紅白喜事,同村甚至鄰村關係要好的大家都會提前幫忙,這次你幫我,下次你家有事我又來幫你。總之,這本書讀起來讓我很有代入感,將學術與生活緊密聯繫在了一起。

《鄉土中國》讀後感2

當我用費老的視角觀察世界和思考某些問題時,一些難懂的問題頓時就有了解答。當中感觸最深的便是——爲什麼我們一定要不忘初心。

如果沒有費老的點撥,也許我會認爲初心是根本而非目的,是起點也是終點。一個人不是爲了目的而活,而是爲了追求幸福和美滿而有了目的。不忘初心,不是爲了某個目的而起了偏執之意,而是要我們始終記得出發的目的是這份初心。

當然這也沒有錯。但當我問起自己爲什麼一定要堅守一份初心的時候,我有了新的解答。那是因爲,我生來就紮根在這個歷史上乃至當今社會仍有面朝黃土背朝天下地耕種插秧的鄉下人的土地。是因爲我腳下的每一寸土地,在中國人眼裏,就是土地,那就是家。國家,在中國人眼裏不是一個country這麼簡單,那是因爲中國人覺得有家纔有國。這時候初心一個詞變得宏闊起來。它撐起來的是一個民族愛國的精神,紮下去的是一方水土養一方人的深根。這是第一個點。

同時,初心也是我們的源。書中說,歸根結底,中國社會是鄉土性的,《鄉土中國》這本書始終在將鄉土社會和後現代社會作比較。春節晚會中有一小品,講的是城裏人看不起鄉下人的軼事,其中一句話打動了我——“誰從前還不是個鄉下人”。沒有錯的。現代社會中的城市無疑是從鄉村發展而來,多少人外出打拼爲了家裏人能過上好日子,反倒在過上好日子時忘了自己最初的樣子,忘了源頭,忘了出發時的初心。反觀鄉土社會中的人們,保持着那種不擡頭就能走到目的地、不指名道姓只聽聲音就能知道是誰的熟悉感,他們有着自然而然的信任感,有規矩,無需法律框定,是有機的結合。相比現代社會更多發生的是陌生人的聚集,我們反而需要一部部法律去保持秩序,需要一張張契約去建立信任,是機械的結合。這說明鄉土社會是自然的、基礎的,任何一個人的成長都必然存在於一個環境中,而這個環境的根就是鄉土社會。鄉土就是根本,這便是我們要保持初心的理由。

有了鄉土,自然就有了鄉情。想通了這個,也就能明白四川的朋友吃着火鍋激動到流淚,漯河的朋友愛吃雙匯火腿腸,東北的朋友看到冬日的大雪想念親人……書裏說,治水土不服要用家鄉的一捧土煮湯喝;余光中的《鄉愁》,句句道着鄉情的重量。中國人自始至終是心向家的,不論年少時是想飛多遠多高,最終着陸的地方都是原來那個家。

如今,我等西交學子紮根大西北,在這西北地區教育之高峯埋頭苦學、精益求精,便是堅守我們懷中的一份初心。《鄉土中國》帶給我的不僅僅是面對人生問題的新解答,也是看待世界的一份寬容和堅定。

前路漫漫,我將懷揣西交學子的那份青春的熱忱與赤誠,答好人生中的每一份答卷。

《鄉土中國》讀後感3

在剛開始拿起《鄉土中國》這本書時,我有些部分沒有讀懂,從而對它有了牴觸。但是漸漸地,我發現這本書寫的十分有趣,用通俗易懂的語言解釋了許多晦澀難懂的專業名詞,我認爲每個人都應該坐下來,安安靜靜的把這本書讀完。當我讀完之後,我才意識到,原來我一開始沒有讀懂的部分——第一章“鄉土本色”,是全書的重點核心部分。

在章節開頭部分,作者首先提出了他的觀點“從基層上看去,中國社會是鄉土性的”,緊接着,在一個又一個小故事的串聯下,費老提出了鄉土性的三個表現:基層社會的人離不開泥土,基層社會的不流動性以及基層社會是熟人社會。我們的生活習慣和對土地的信仰決定了我們離不開泥土。

費老用中國人在內蒙古、西伯利亞種植物的例子生動形象的爲我們證明了撒種子、種東西,好像已經成爲中國人的標籤,不管適不適合,都想種點東西,而這隻能說是一種流淌在血液裏的習慣,或者說是一種文化了。那麼爲什麼我們會有土地信仰呢?當我們離開家鄉時,總要帶上一捧故鄉的土,那樣纔會讓我們有安全感。中國古代總說“社稷”,其中“社”是穀神,“稷”是土神,這有力證明了在中國古代時人們對土地的敬仰之情,支持以農業立國。所以在中國古代,泥土就已經佔有瞭如此之高的地位。直到現在,我們也在不知不覺中就對土地有莫名的依戀。

鄉土社會的第二個表現是基層社會的不流動性。爲什麼鄉土社會總不流動呢?其實,它是有歷史原因的。因爲以農爲生的人,世代定居是常態,遷移是變態。費老在此用了“遊牧的人”、“做工業的人”和“種地的人”三種人的實例說明了我們中國人對土地的黏性很重,外來文化不會輕易的改變我們現有的文化。而即使中國人遷移了,也改變不了定居的常態。一方面,中國人自古形成固定的居所很難改變;另一方面,即使從這塊土地上出去了,他們也會像種子一樣,在新的地方紮根,從而形成一個新的根據地,繼續“繁衍”。雖然中國人在歷史版圖上遷移了一次又一次,但中國人定居的的本性一直沒有變過。由此可見,中國基層的不流動性是有歷史淵源的,是農業文明造就了這種不流動。

鄉土性的第三個表現是熟人社會。在這裏,作者引入了禮俗社會與法理社會兩個概念。前者因爲長時間地在一起生活,彼此熟悉,從而自然生長成一種社會。比如中國;後者則是爲了完成一項任務而結合的社會,比如歐美。前者是“有機的團結”,後者是“機械的團結”,差距立現。因爲大家都生長在同一片土地上,所以大家都是熟悉的,因此中國是一個熟悉人的社會。因爲彼此經常接觸,陌生感越來越少,熟悉感越來越多,久而久之就形成了一種信任和默契。這樣的社會形成的人際關係是熟人社會。這樣我們就能明白,爲什麼中國人總是自來熟?因爲我們生在熟人社會,對於我們而言“四海之內皆兄弟”,即使我們真的不熟,喝完這杯酒,也就熟了。

由此可見,中國的社會確實是鄉土性的。雖然這種社會在一定方面之下是阻礙社會發展的因素,但同時也正因爲這種所謂“土”的依戀與凝聚,使得我們自己的文化不容易被外來文化同化,一直保持着自己的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