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簡歷模板館>熱點>心得體會>

《鄉土中國》精選讀後感範文三篇

心得體會 閱讀(1.88W)

《鄉土中國》這本書可以改變我們的思維方式,讓我們能重新給自己定位,擁有更美好的人生,你知道相關的讀後感怎麼寫才精彩嗎?以下是本站小編和大家分享《鄉土中國》精選讀後感範文三篇相關參考資料,提供參考,歡迎你的參閱。

《鄉土中國》精選讀後感範文三篇
《鄉土中國》讀後感1

剛剛過去的一週,語文老師讓我們在閱讀費孝通先生《鄉土中國》的基礎上,各自登臺,課前演講,說說自己熟悉的“家鄉”話題。回想週四晚上,舍友們大概都入睡了,我卻輾轉難眠,陷入了深深的回憶……

“身在異鄉爲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古人因爲空間阻隔,交通、通訊不便,而每逢佳節倍思親,生出太多的客愁。如今的我,雖在他鄉求學生活,終因在故鄉生活的時間不夠長,又長期和父母在一起,我對故鄉的感情也就不夠深厚。但鄉愁還是有的,童年的記憶尚未遠去。此時此刻,我的思緒一路向北,回到心心念唸的故鄉——邯鄲。

這座城市承載了幾千年的歷史,單說這些成語,邯鄲學步,圍魏救趙,完璧歸趙,胡服騎射等等,就夠鋪墊我成長的見識的,而最讓我忘不掉的就是這座老城獨特的“味道”。

第一層味道便是美食。驢肉火燒在華北地區可謂獨佔一片天地,熟度透徹,香而不柴,酥軟適口,味醇綿長。要是能打早兒起來趕上路邊大爺剛做出來的火燒,舀上一碗玉米糝,可以說是很滿足的享受了。不光是驢肉火燒,還有和村燻肉、羊湯也是這座城市的美食標籤。那湯,其色白似奶,水脂交融,質地純淨,鮮而不羶;那肉,香而不膩,爛而不黏,吃上一口便回味無窮。我每年長假都急着回故鄉住些日子,大概是被這老城的味道吸引的吧。

第二層味道便是這座城市的人們。這座城能承載幾千年的歷史,與其包容開放的精神氣質是分不開的。在我的體驗裏,這裏不管是什麼崗位的人,都能熱情地對待生活。在我的記憶裏,每次從機場打車回家,出租車司機總能用親切的邯鄲話跟我嘮上幾句,這口音時時刻刻提醒着我,這就是家鄉。

第三層味道就是這座古城的文化氣息。這裏被稱爲“成語之都”、“太極之鄉”,小孩子從學說話、學走路開始就耳濡目染,其文化之氣裏往往就多出一些“成語”和“太極”的味道。

秦始皇嬴政生於此地,也就是戰國末期的趙國都城邯鄲。他從邯鄲出發,一步步崛起,橫掃六國,統一中國,建立了“千古一帝”的不朽功業。而作爲一個學生,我更感興趣的是,秦始皇統一中原後,下令統一和簡化文字,讓漢字從大篆統一到小篆,後來又改進爲隸書。我喜歡隸書,喜歡這穿越千年的神奇文化。

放眼歷史,北京、西安、南京、洛陽、開封、杭州等古城隨着朝代的更替,其城市的名字也是不斷變化的,而“邯鄲”作爲地名長達三千多年,從未改變,這恐怕是中國地名文化的一個特例。

每年長假,我都要回到邯鄲,在故鄉住些日子。我常常去滏陽河畔,在那裏暢想未來,心中充滿陽光。燕趙古都,老城街巷,我喜歡這裏的萬家燈火;梧桐樹旁,現代建築,我喜歡展望古城往南續寫的方向。

鄉土中國,鄉土邯鄲,鄉土鄉音裏有我輾轉的老城的味道,有我遐想穿越的溫暖的鄉愁。在異鄉的新城,我爲“家鄉”代言,但願我心目中的邯鄲味沒有客愁之苦,而有的,是同學少年,共享風華。

《鄉土中國》讀後感2

“鄉下人在城裏人眼裏是愚的”費孝通先生在《鄉土中國》裏開門見山的寫到。那麼他們到底愚在哪裏呢?

首先,愚的意思有兩種:一種是笨,蠢;另一種則是大智若愚的愚。相信很多人對於鄉下人的看法就是不識字,粗魯野蠻。但是現在一定沒有人會不願意識字了,因此他們只是缺少環境讓他們學習罷了。

在我的老家——一個普通的小農村,無論是去年還是今年,都有許多哥哥姐姐考上了重點高中或是一流大學。每次回到鄉下,聽家裏的人說起,我總是羨慕不已。可見,鄉下人並不愚,只要擁有學習的機會,他們一定不比別人差。

儘管如此,還有一小部分鄉下人是不識字的,但是費孝通先生卻這麼說“鄉下多文盲是不是因爲鄉下本來無需文字眼睛呢?”因爲他認爲,從空間阻隔角度,鄉土社會是熟人社會,“面對面社羣”決定了人與人的交流只需要語言,甚至是特殊語言,無需文字。的確,每到週末,回到老家,村裏的人們總是很親切,我不知道爲什麼,只要一發出腳步聲,他們就會探出頭來打招呼。母親每次都會與左鄰右舍通過方言來交流。他們所說的方言,是否就屬於費孝通先生說的“特殊語言”呢?

小時候,聽到方言,我常問母親,這個字怎麼寫呢?她總是笑笑,然後我又問,那這句話是什麼意思呢?然後母親狠狠地拍了下我的頭就走掉了。現在,我慢慢的瞭解,每次當他們講方言的時候,總會有一種莫名的情愫圍繞着他們,儘管我還是不能理解我爲什會這樣進行交流,但是我卻能體會到其中的感情。

鄉下人會用他們自己的語言來表達文字所不能夠表達的情,這種表達是文字替代不了的。我認爲如果一定要說鄉下人“愚”,那便是大智若愚的“愚”。在老家我總能看到地上放着很多菜,我知道那不是我們家種的,那他又是哪裏來的呢?直到有一天,外婆推搡隔壁鄰居的菜時,我才知道菜的由來。可是他們爲什麼要給我們家菜呢?

一天中午吃完飯,外婆坐下來慢悠悠的說,“我幫他們家撿了幾顆青菜去,沒到他們今天拿了這麼多菜過來,真的是。”說着外婆便起身拿了幾個雞蛋要我給他們送去。這青菜、雞蛋的迎來送往便是鄉下人的語言,裏面透着濃濃的鄰里鄉情。

那時我才真的明白什麼叫做淳樸,厚道了。而這就是鄉土社會的“愚”,沒有算計,不懂世故,睦鄰相親。真好!

這樣看來,認爲鄉下人“愚”的精明能幹、識文斷字的城裏人倒顯出了幾分愚來了!

《鄉土中國》讀後感3

“禮”向來是文質彬彬的內涵,像《鏡花緣》所描繪的君子國一般的社會.我們所小就被教導要懂禮、知禮,讀《三字經》、《千字文》,要“尊老愛幼”等等。漢代察舉制的基礎便是“舉孝廉”。聖人孔子也曾經說過“不學禮,無以立”,禮是一切的根本。然而凡事多有兩面性,禮也不例外。

禮,規範我們的行爲,和諧我們的家庭,穩定我們的社會。自古以來,禮是約束自己的手段,古仁人志士強調“克己復禮”,今人強調“傳家風、承家訓”。孔子曾經說過:“導之以政,齊之以刑,民免而無恥。導之以德,齊之以禮,有恥且格”。孔子的儒家與法家有很大不同,儒家思想強調,以德治國,反對嚴刑峻法,以禮服人,而法家思想則推崇酷吏,以法治國。孔子在這句話中就指出,以法治國能使國家穩定,但民衆“無恥”,沒有羞恥心,只是礙於法律效力,並非主觀願意;而以禮治國,民衆“有恥且格”,人們有羞恥心能自我約束。人服禮是主動的,可爲人所好,即所謂的“富而有禮”。

然而,作爲一個統治了中國千年之久的思想,它一定也存在某些不合時宜的地方。例如古代有殺人祭旗的習慣,又如帝王死後要活人殉葬。在蕭紅的《呼蘭河傳》中寫到一個人物團圓媳婦。她十二歲就被“賣”到男人家做媳婦,她從原先一個生龍活虎的少女,被一羣受到愚昧思想禁錮的人們活活殘害致死。體現了封建禮教吃人的本質,小團圓媳婦本來是健康活潑的,但在這個被封建禮教封閉的小城,婆婆爲了讓她守規矩,甚至爲了讓自己舒心,任意打罵她,團圓媳婦在極度恐懼中生了“病”,鄰居也帶着“好心”幫助她,人們這種殺人無意識,以及殺人的隱蔽性和殘酷性讓人悲慘和痛心。作者通過一種旁觀者的身份,冷靜得近乎冷漠,對封建愚昧的國民進行了嘲諷和鞭撻。

魯迅先生也在他的《二十四孝圖》中,批判了封建社會下國人謀人性命,教人自虐的醜惡禍心。“賣身葬父”、“埋兒奉母”、“哭竹生筍”這樣的字眼讓人感到冷酷無情。孝是應該的,但愚昧、迷茫就是愚蠢的,可悲的,甚至可恨的。郭巨挖窟窿時,他的兒子還玩着“搖咕咚”,抱在母親臂膀上,高高興興地笑着。讀到這,我不禁爲這小孩子嘆息,焉有如此愚父?

“禮”可以救人,也可能殺人,不僅中國如此,其它國家也存在此類現象。在印度,丈夫的葬禮上妻子要被活活地燒死,這也是“禮”;在緬甸,孩子成年禮時要殺死幾個人,這也是“禮”。在諸多事例中,“禮”對人性的禁錮,對生命的漠視顯露出來。

由此看來,儒家所推行的禮制並不是完美的,或者說,在後人的傳承下變得扭曲,變得野蠻,不合時宜。

綜上,對於禮,我們應該理性面對,“仁、義、禮、智、信”要有,但我們不能愚禮,錯誤地盲從禮,這樣就會導致你做出一些荒唐的事,這種禮在現代社會看來是殘忍的。因此,禮要達到治,要能適應現代生活。隨着時代的發展,禮不是唯命是從,不是三叩九拜的繁文縟節,更不是是非不分的愚忠。而是一個人對道德的理解和詮釋,一個人對文明追求與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