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簡歷模板館>熱點>心得體會>

費孝通《鄉土中國》讀後感8篇

心得體會 閱讀(5.3K)

每一次讀後感都是一次心靈的洗禮,讓我們的思想得以淨化和昇華,讀後感是我們與作者心靈的對話,能夠讓書中的人物和情節在我們腦海中重現,以下是本站小編精心爲您推薦的費孝通《鄉土中國》讀後感8篇,供大家參考。

費孝通《鄉土中國》讀後感8篇

費孝通《鄉土中國》讀後感篇1

思修課的老師給我們推薦了幾本社會研究學的書,我的眼球就被費孝通先生的《鄉土中國》所吸引了,費孝通先生在這本書中分別從鄉村社區、文化傳遞、家族制度、道德觀念、權力結構、社會規範、社會變遷等各個方面分析、解剖了中國鄉土社會的結構和本色,他讓我懂得了中國鄉土社會有着太多的思想羈絆,人們固執地認爲他們所在地社會很安定、美好,不願意做出改變。

費孝通先生說種地的人搬不了地,長在土裏的莊稼也行動不了,所以侍候莊稼的老農也像是半身插在了地裏不流動。對於這句話我深有體會,我總想讓我媽在閒暇時多出去走走,但她總不願意,我問她爲什麼,她說:在農村種地的人,不在家種地還能幹什麼。我想現在還有挺多人還在受着土地的束縛。

在鄉土社會在地方性的限制下,成了生於斯,死於斯的社會。每個人都是在一個熟悉的社會裏成長,沒有陌生人。在經歷了長期的共同生活,慢慢的衍生出了各種各樣的.規矩,“這不是見外了嗎?”這是在我們生活中經常聽到的語句,這是出於一種對於熟悉的規矩到不假思索的可靠性,中國鄉土社會的信用不是建立在契約之上的,而是建立在熟悉的規矩之上,如果社會的信用是建立在一種熟悉地規矩之上的,什麼事都是約定俗成,這就跟我們現在說所的道德綁架有些類似,這對於我們要去建立一個信用社會和一個法治社會是很不利的。

還有些鄉土社會裏的規矩慢慢演變成了鄉土社會裏的傳統,人們從上一代學到的知識不假思索就運用到自己的身上,周而復始,只知道到了什麼時間該做什麼樣的事,只要方法有效就不必問原由,這很容易讓人產生一種定性思維,思想的不到擴充,思想就侷限在了一代傳授給一代的思想之中,這是可悲。

不是說中國的鄉土社會就是那樣思想落後、固執不前,其實只是說中國鄉土社會知識的匱乏。不過現在的鄉土中國傳媒工具的普及,鄉土社會的思想較以前來看有了很大的改善,但還是有些固執的思想存在,我們要想社會能夠全面的發展,我們什麼東西都不能落下,一起進步、成長,我們才更容易去構建我們想要的社會。

費孝通《鄉土中國》讀後感篇2

剛剛接觸到這本滿是學術言論的書,我是牴觸的,覺得這書不是與我“同一世界”的事物。但畢竟是必讀書目,在老師的引導與同學的陪伴下,我慢慢靠近它,漸漸發現自己改變了對《鄉土中國》的看法。

它不像我以爲得那樣生澀難懂。文中常有生動的實例,如“文字下鄉”一篇提到,教授的孩子雖在學校成績好,被誇聰明,但與鄉下孩子在一起捉蚱蜢時,卻遠不及他們靈活敏捷,這有力闡釋了一個人的知識文化水平與個人所處環境的需要有關,鄉下人也並非愚的道理。

它不像我以爲的那樣遠離生活。“差序格局”一篇中提到“我們的格局好像把一塊石頭丟在水面上所發生的一圈圈推出去的波紋”,想想自己的生活,的確擁有與自己關係遠近不同的人形成的如“波紋”般的交際圈。

它更不像我以爲的那樣平淡無趣。這本書充滿了富有浪漫亦或哲理意味的句子。“從個人說,這個世界不過是個逆旅,寄寓於此的這一陣子,久暫相差不遠,但是這個逆旅卻是有着比任何客棧、飯店更雜復和更嚴格的規律……只此一家,別無分店。”,“一個孩子在一小時中所受到的干涉,一定會超過成年人一年中所受社會指摘的次數。在最專制的君王手下做老百姓,也不會比一個孩子在最疼他的父母手下過日子爲難過。”……它們激起我對此書的閱讀興趣,同時引發了我更深刻的思考。

“我敢於在講臺上把自己知道不成熟的想法,和盤托出在青年人的面前,那是因爲我認爲這是一個比較好的教育辦法。我並不認爲教師的任務是在傳授已有的知識,這些學生們自己可以從書本上去學習,而主要是引導學生敢於向未知的領域進軍。”通過此書我也瞭解到,作者費孝通先生,原來是這樣一位富有勇氣與探索精神的開拓者,着實令我敬佩不已。

在這本書中,還有令我印象最爲深刻的一句話:“我們的民族確是和泥土分不開的了。從土裏長出過光榮的歷史,自然也會受到土的束縛,現在很有些飛不上天的樣子。”在如今這個飛速發展的時代背景下,鄉土社會這種中國人民世代繁衍生息形成的固有結構,是保存還是被改變……大概會引起很多人的沉思吧!

?鄉土中國》一書,讓我收穫了很多,在我的學習生涯中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

費孝通《鄉土中國》讀後感篇3

早就聽說費孝通老師的這本書,一直沒有騰出時間拜讀,近期抓緊時間終於看完了。一本關於社會學的著作,在裏面融入了質性研究和比較研究的科學探索方法,通過對比現代經濟下西方的團體格局和鄉土經濟下中國的差序格局,引出中國情境下的關係社會的緣起等,更深層次解釋了現實生活中的社會現象,受益匪淺。裏面有很多喜歡的語句和思想,其中印象最深的是下面這幾段話:

1.中西社會結構的不同:我們的社會結構本身和西洋的格局是不相同的,我們的格局不是一捆一捆紮清楚的柴,而是好像把一塊石頭丟在水面上所發生的一圈圈推出去的波紋。每個人都是他社會影響所推出去的圈子的中心。被圈子的波紋所推及的就發生聯繫。每個人在某一時間某一地點所動用的圈子是不一定相同的。

2.中西社會關係的理解:穩定社會關係的力量,不是感情,而是瞭解。所謂瞭解,是指接受着同一的意義體系。同樣的刺激會引起同樣的反應。鄉土社會是靠親密和長期的共同生活來配合各個人的相互行爲,社會的聯繫是長成的,是熟習的,到某種程度使人感覺到是自動的。而西方現代的文化卻是浮士德式的,他們把衝突看成存在的基礎,生命是阻礙的克服;沒有了阻礙,生命也就失去了意義。他們把前途看成無盡的創造過程,不斷改變。

3.最欣賞的戀愛觀:戀愛是一項探險,是對未知的摸索。這和友誼不同,友誼是可以停止在某種程度上的瞭解,戀愛卻是不停止的,是追求。這種企圖並不以實用爲目的,是生活經驗的創造,也可以說是生命意義的創造,但不是經濟的生產,不是個事業。戀愛的持續依賴於推陳出新,不斷地克服阻礙,也是不斷地發現阻礙,要得到的是這一個過程,而不是這過程的結果。

費孝通《鄉土中國》讀後感篇4

“鄉土中國”這四個字,對我來說缺乏一些誘惑力。

初遇之退縮

?鄉土中國》是費孝通先生的一部研究中國基層傳統社會的經典著作,是中國鄉土社會傳統文化和社會結構理論研究的代表作,也是解讀傳統中國文化生活的經典之作。

記得剛買回這本書時,我想要迫切讀完它。但只看了書中一段,書中專業性很強的文字使我退縮回來,這本書也就沉睡在了我的抽屜之中。

細品之瞭解

在本單元的學習中,我不得不又重新拿起這本書。

在語文老師的帶領之下,我開始慢慢咀嚼品味書中的文字,體悟費孝通先生想要傳達給我們的東西,並初步瞭解中國鄉土社會的結構及其特點。

在閱讀、畫思維導圖、聽同學和老師的講解之中,我學習到了很多的新知識,瞭解到“橫暴權力”、“同意權力”、“長老權力”“差序格局”“血緣”“地緣”等新名詞。

回顧之感悟

通過對這本書的研究性學習,我接觸到了之前從未接觸到的學術著作,嘗試了自己從未嘗試過的東西。我能夠更清醒地面對中國這片古老而亟待新生的土地。

在閱讀過程中通過與老師同學的探索,我戰勝了書中一座又一座的大山,同時又使我更深刻地瞭解到了讀書的重要性,激發了我對閱讀的興趣。

?鄉土中國》是一部經典之作,我通過閱讀它得到了許多知識,這些知識在今後人生道路上一定會散發出它獨特的光芒!

費孝通《鄉土中國》讀後感篇5

中國,飛速發育中的古老國度,傳統與現代在交融,青銅與碳纖在碰撞,道德這個東道主也在與遠道而來的制度相互切磋。中國的文化源遠流長,不斷推陳出新,但骨子裏還是有永遠不會褪去的東西——鄉土。中央電視臺有一部紀錄片,《舌尖上的中國》創造了中國電視劇都難以企及的收視狂潮,其中除了美食的誘惑,更多的,是龐大的外出人口對家的味道的懷念,家在舌尖上,家在被褥間,家在筆墨裏,正如費孝通老先生在《鄉土中國》一書的前言中寫道:“鄉土中國,並不是具體的中國社會裏提煉出的一些概念,而是包含在具體的中國基層傳統社會裏的一種特具的體系,支配着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

據費孝通先生所言,中國國家結構的基層便是鄉土,構成這個國家的最下一層維繫紐帶,正是鄉土性,鄉既不是特指鄉下,土也非土頭土腦,而是一種情感,一種牽連,是人與土地有着關於生死存亡的不可分割的聯繫,重土思安,故土難離。中國在傳統上是一個漫長曆史的農業國家,幾千年來,家鄉的土地對中國人來說就是飯碗,就是生存,遊子在外,飄零無根,終歸要站在家的土地上,揮起鋤把,纔算務了本業。長久下來,土地對人的影響越來越深入,越來越全面,漸漸地流入到中國人的血液中和骨髓中,成爲一種思維方式,一種文化,於是,中國人開始離不開故鄉的泥土,所有中國人的心都被牢牢留置在屋外的土地上,因而,中華民族的性格中加入了深厚的安穩情節,中庸的處世之道,淵遠的文明流傳,安定的人生追求,中國人於是有了深深的鄉土氣息。

自然條件與家族觀念決定了中國的基本聚落形式——農村,是一個內向的,封閉性的完整聚居環境,其中的每一戶人家存在實際或理論上,或多或少的某種關係,這是親密而純粹的,鄰里之間保持着基於善意的密切關係,這種人際關係的味道是鄉土的;而現今更多人遷入城市,特別是超大型城市的高層建築居住,一個個水泥的方格分割了人與人之間空間上的距離,也分割了心理的聯繫,按費孝通先生的說法,現在的人更類似於村與村之間的關係,相互隔絕並且相互孤立,帶有天然的排斥性,在外孤獨,在內又缺乏相互支持,最常見的聚居單位是一家三口,自我中心和人際冷漠也就不難解釋了,這種人際關係的味道是鋼鐵的。鄉土社會與之不同,雖然村與村之間相互隔絕獨立存在,但在內部有足夠的交流和相互支持,村落得以建立,最初的一批創始人必然相互存在高度的信任,這種信任和心理的親近隨着繁衍而延續,人與人之間存在某種天然的相對熟悉,經過數代的延續,就成爲一地的故土感情,這造成了人與人、村落與村落的差異,鄉土味與鋼鐵味的差異,也造就了中國人的代代鄉愁

時代在發展,社會的每一個方面都在變化,有些變化是進步,而有些變化則很難界定其性質。如費孝通先生提及的,鋼鐵的城裏人看鄉土的村落人,會因爲其文化認知的相對不足而以爲其“愚”,相應的,鄉土的村落人眼中,四體不勤五穀不分的鋼鐵的城裏人,因爲基本生存能力的相對缺失,也是“愚”的,這是時間推移和社會發展帶來的鄉土與城市的分歧,在起點,整個中國都是鄉土的,是真正的鄉土中國,而逐漸的,城市中國出現了,並且與鄉土中國向不同的方向在發展。在鄉土中國,封建禮教的遺存,家族體系的殘影,既束縛着這片土地上的人,也是其完整精神結構的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分,維繫男女關係的都不僅僅是生殖與繁衍的需要,更多的是瞭解,同樣的,維持整個人際關係體系的同樣是瞭解,相互瞭解與共同認識,傳統儒家觀念和道德倫理是同一片鄉土上的人們接受同一種意識的基礎。鄉土社會是靠最親密和長期的共同生活和思考來配合個人之間的相互行爲,社會的聯繫是長存和熟悉的,使人感覺到是自然的。只有生死於斯的人羣才能培養出這種親密的人際關係和共同思維,其中各個人之間有着高度的瞭解,這一切就是鄉土觀念和鄉土情懷,其中最大的離心力,只不過是人的個體差異和必然的性別區分而已。

費孝通先生在書中提及了浮士德式的文化模式,即衝突決定存在,生命的過程存在於克服阻礙之上,但鄉土中國並不認同這一點,或者說傳統中國並不認同這一點,在中國幾千年的處世哲學中,和諧穩定永遠是第一位的,社會秩序的重要性和優先等級遠遠高於個性的突破和個人的滿足,整個社會體系在遏制破壞秩序和穩定的因素時能夠爆發難以想象的強大凝聚力,或許這是一種對進步的阻礙力量,但這也是中華文化源遠流長的原因。

中國現在正在全力推動法治社會的建設,這是應該的,科學的,也是社會進步的需要,歷史前進的必然,但就傳統而言,鄉土中國是一個人治的社會,這種人治並不停留在表面的個人集權和羊羣效應上,在掌權者頭上是輿論,連天子都不敢輕易冒天下之大不韙,而輿論的頭上是道德,是倫理綱常,費孝通認爲這種人治其實是一種禮治,根據禮儀和道德來實現法律的約束力。道德與法律,有時候需要面臨取捨,但我認爲更好的結果應該是融合,海洋法系的種種無奈已經表明了完全條文的法治是蒼白的,而封建社會的最終崩潰也說明完全唯心的禮治是無力的,法律的嚴謹與公正保證了人格的平等,而道德發展的繼承性與漸進性保證了社會進步的穩健。

時至今日,城市化成爲中國發展不可阻擋的浪潮,但鄉村仍是中國社會的重要組成部分,而鄉土的情懷則是中國人心中永遠無法抹去的柔軟部分,既包括對天然熟悉的故土的懷念,也包括對那一種思維邏輯的認同,那一份敏感的不可觸碰。這是中國的現實,也是中國的特色,中國要發展,不可能犧牲甚至捨棄關於鄉土的這一份,無論是政策,還是感情。未來,無論是探索進一步加快城市化的建設進程,還是發展有着更旺盛生命力的新農村,費孝通先生的這一部《鄉土中國》,和它所引發的對鄉土的思考,都有着重要的參考和借鑑意義,值得熟讀和深思。

費孝通《鄉土中國》讀後感篇6

“鄉下人在城裏人眼裏是愚蠢的”費孝通先生在《鄉土中國》裏開門見山地寫到。那麼他們到底愚在哪裏呢?

首先,愚的意思有兩種:一種是笨,蠢;另一種則是大智若愚的愚。相信很多人對於鄉下人的看法就是不識字,粗魯野蠻。但是現在一定沒有人會不願意識字了,因此他們只是缺少環境讓他們學習罷了。

在我的老家——一個普通的小農村,無論是去年還是今年,都有許多哥哥姐姐考上了重點高中或是一流大學。每次回到鄉下,聽家裏的人說起,我總是羨慕不已。可見,鄉下人並不愚蠢,只要擁有學習的機會,他們一定不比別人差。

儘管如此,還有一小部分鄉下人是不識字的,但是費孝通先生卻這麼說“鄉下多文盲是不是因爲鄉下本來無需文字眼睛呢?”因爲他認爲,從空間阻隔角度,鄉土社會是熟人社會,“面對面社羣”決定了人與人的交流只需要語言,甚至是特殊語言,無需文字。的確,每到週末,回到老家,村裏的人們總是很親切,我不知道爲什麼,只要一發出腳步聲,他們就會探出頭來打招呼。母親每次都會與左鄰右舍通過方言來交流。他們所說的方言,是否就屬於費孝通先生說的“特殊語言”呢?

小時候,聽到方言,我常問母親,這個字怎麼寫呢?她總是笑笑,然後我又問,那這句話是什麼意思呢?然後母親狠狠地拍了下我的頭就走掉了。現在,我慢慢地瞭解,每次當他們講方言的時候,總會有一種莫名的情愫圍繞着他們,儘管我還是不能理解我爲什麼會這樣進行交流,但是我卻能體會到其中的感情。

鄉下人會用他們自己的語言來表達文字所不能夠表達的情,這種表達是文字替代不了的。我認爲如果一定要說鄉下人“愚”,那便是大智若愚的“愚”。在老家我總能看到地上放着很多菜,我知道那不是我們家種的,那他又是哪裏來的呢?直到有一天,外婆推搡隔壁鄰居的菜時,我才知道菜的由來。可是他們爲什麼要給我們家菜呢?

一天中午吃完飯,外婆坐下來慢悠悠地說,“我幫他們家撿了幾顆青菜去,沒到他們今天拿了這麼多菜過來,真的是……”說着外婆便起身拿了幾個雞蛋要我給他們送去。這青菜、雞蛋的迎來送往便是鄉下人的語言,裏面透着濃濃的鄰里鄉情。

那時我才真的明白什麼叫做淳樸,厚道了。而這就是鄉土社會的“愚”,沒有算計,不懂世故,睦鄰相親。真好!

這樣看來,認爲鄉下人“愚”的精明能幹、識文斷字的城裏人倒顯出了幾分愚來了!

東校區高一·2班張永江

很偶然的機會,在網上看到有人對費孝通先生《鄉土中國》的評論:這本書雖然是社會學入門級讀物,卻有着深厚的理論素養作爲支撐;通俗易懂的語言,加上鄉土濃濃的氣息,沒有了讓人望而卻步的拗口難懂的理論術語,讀後確有千絲萬縷、瞭然在胸的豁然開朗感。是這段頗高的評價使我萌生了對《鄉土中國》的興趣,果然,讀完過後,感觸頗多。

費孝通先生的《鄉土中國》給我們打開了認識舊中國農村的一扇大門,它對中國基層的鄉土社會進行了細緻而深刻的描述和分析,包括鄉土本色、文字下鄉、再論文字下鄉、差序格局、維繫着私人的道德、家庭、男女有別、禮治秩序、無訟、無爲政治、長老統治、地緣與血緣、名師的分離、從慾望到需要等方面。

有人認爲,費孝通在這本書裏主要是提出了禮治秩序及其差序格局這兩個概念。而我卻認爲他的最大成果是把中國鄉村的根挖出來了,而且給我們介紹得十分詳細,頭頭是道。比如他就說中國鄉下人多,土就是他們的特性,當然土氣並不是實質上的貶義。靠土地謀生的鄉土社會很大程度是比較穩定的,即使經受過戰亂、遷移,這些災難也不是社會的主流。

在社會結構上,《鄉土中國》細緻地把社會分爲西方社會的團體格局和中國傳統社會的差序格局。團體格局指的是個人間的聯繫靠着一個共同的架子,先有這個架子,再互相發生關聯;而差序格局則是一個一根根私人聯繫所構成的網絡,費老還作了一個有趣的比喻,以自己爲中心,像石子一般投入水中,和別人所聯繫成的社會關係,不像團體中的分子,而是像水的波紋一樣,一圈圈推出去,越推越遠,越推越薄;而所謂倫理,也就是從自己推出去的和自己發生社會關係的那一羣人裏多發生的一輪輪波紋的差序。當代中國社會又何嘗不是鄉土中國中的差序格局,在辦事的時候,部分人往往總是想着找關係。正是這種社會關係的性質導致了許多走後門的現象,也導致了很多的貪污腐敗的現象。這一個比喻淺顯而又深刻,在看待人的私心問題上,令我受益匪淺。

中國傳統的鄉土社會在城市化的過程中受到了很大的衝擊。禮治秩序全面打破,血緣和地緣分離,社會變遷劇烈,使得人們不再圈定在一定的範圍內,而是更加迅速地流動,這就導致了更多的鄉土本色被花花世界所淹沒,但總的來說中國鄉土社會的本質還是土的,這與當時的社會環境有着千絲萬縷的聯繫。

寫到這裏,我不禁讚歎費孝通先生持之以恆、敢於探索的精神,雖然費孝通先生已經逝世,但是這本書裏所研究出來的理論仍然散發光芒,他對於傳統中國的基層社會本質看得是如此透徹。因此,我要繼續把這本著作精讀幾次,加深自己對中國的鄉土社會的理解。

崔芳語

初讀《鄉土中國》是在一年前,陌生的專有名詞和專業術語,讓我覺得這本書晦澀難懂,在老師的講解下才基本理清思路,看到了傳統中國的輪廓。時隔一年,我再次翻看這本書,又有了新的收穫,找到了與我們現代社會的絲絲聯繫。

文章的第一節就明確的定義了中國社會的基層是鄉土性的。現代社會,土成爲了一個罵人的詞彙,去諷刺鄉下人見識短淺。但是作爲中國人,我們從小是吃着土生土長的糧食長大的,而不是像西方人那樣以牛排、麪包爲主食。也正是因爲中國人這樣靠土地吃飯的生活習慣,才使得人員不流通,形成了鄉土社會。土這個字是中國人的依靠,如今也正是因爲有莊稼人駐守在田邊,纔會有一袋袋米麪運往超市,他們的土並不是一種缺點,不是人們諷刺的對象,而是對土地的執着堅守。

現代社會,應聘會看簡歷,注重你的學歷、文化水平,社會上不免會產生學歷高低的比較和歧視。那麼如果在幾十年前,大學還沒有普遍化,這種歧視是存在的嗎?那麼在唐宋元明清時期又是存在的嗎?不可否認,都是或多或少存在的。文盲成爲現代社會中的一個貶義詞,但是在新中國成立之初,我國的文盲率高達80%,並且大部分是鄉下人。鄉下人就被扣上了沒文化文盲帽子,被人低看一眼,甚至稱爲愚。鄉下人以種地爲生,城裏人以文化謀生。鄉下人之間所構成的熟人社會,是不需要文字來維繫的,更多應用的是語言、表情和相互之間的信任,文字是少的;城裏人所處的環境是流動的,對於事情交代的關係是薄弱的,並不可以靠語言文字進行保障,文字的使用率自然也就大大提升。但這裏愚的恆定標準是是否認識文字,若愚的標準是是否會種地,當下的現象就會大相徑庭。理科的實驗中講究控制變量,但是鄉下人所處的生活的環境、學習條件都與城裏人大不相同,那麼我們又有什麼理由去說鄉下人愚。

時間在流逝,時代在進步,中國也從未停下腳步。我們不能用土文盲愚去評價鄉下人,但是在全國共同進步的潮流中,文字的使用與工作技術都需要與時俱進,學習也就成了我們共同奮鬥的工具。這本書帶給我了一個帶有鄉土氣息的中國,也讓我對那個社會有了新的認識,我對這本書的理解還是淺顯的,希望在第三次第四次的閱讀中,會有新的收穫。

郭芳語

初讀《鄉土中國》是在一年前,陌生的專有名詞和專業術語,讓我覺得這本書晦澀難懂,在老師的講解下才基本理清思路,看到了傳統中國的輪廓。時隔一年,我再次翻看這本書,又有了新的收穫,找到了與我們現代社會的絲絲聯繫。

文章的第一節就明確的定義了中國社會的基層是鄉土性的。現代社會,土成爲了一個罵人的詞彙,去諷刺鄉下人見識短淺。但是作爲中國人,我們從小是吃着土生土長的糧食長大的,而不是像西方人那樣以牛排、麪包爲主食。也正是因爲中國人這樣靠土地吃飯的生活習慣,才使得人員不流通,形成了鄉土社會。土這個字是中國人的依靠,如今也正是因爲有莊稼人駐守在田邊,纔會有一袋袋米麪運往超市,他們的土並不是一種缺點,不是人們諷刺的對象,而是對土地的執着堅守。

現代社會,應聘會看簡歷,注重你的學歷、文化水平,社會上不免會產生學歷高低的比較和歧視。那麼如果在幾十年前,大學還沒有普遍化,這種歧視是存在的嗎?那麼在唐宋元明清時期又是存在的嗎?不可否認,都是或多或少存在的。文盲成爲現代社會中的一個貶義詞,但是在新中國成立之初,我國的文盲率高達80%,並且大部分是鄉下人。鄉下人就被扣上了沒文化文盲帽子,被人低看一眼,甚至稱爲愚。鄉下人以種地爲生,城裏人以文化謀生。鄉下人之間所構成的熟人社會,是不需要文字來維繫的,更多應用的是語言、表情和相互之間的信任,文字是少的;城裏人所處的環境是流動的,對於事情交代的關係是薄弱的,並不可以靠語言文字進行保障,文字的使用率自然也就大大提升。但這裏愚的恆定標準是是否認識文字,若愚的標準是是否會種地,當下的現象就會大相徑庭。理科的實驗中講究控制變量,但是鄉下人所處的生活的環境、學習條件都與城裏人大不相同,那麼我們又有什麼理由去說鄉下人愚。

時間在流逝,時代在進步,中國也從未停下腳步。我們不能用土文盲愚去評價鄉下人,但是在全國共同進步的潮流中,文字的使用與工作技術都需要與時俱進,學習也就成了我們共同奮鬥的工具。這本書帶給我了一個帶有鄉土氣息的中國,也讓我對那個社會有了新的認識,我對這本書的理解還是淺顯的,希望在第三次第四次的閱讀中,會有新的收穫。

上面內容就是一祕爲您整理出來的4篇《費孝通《鄉土中國》讀後感1000字》,希望對您有一些參考價值。

費孝通《鄉土中國》讀後感篇7

人與人之間的生活總是充滿爭執的。或許是由於過於大聲的外放音樂,或許是樓道內的阻塞物,又或者是裝修時發出的巨大聲響……這些每天發生的平凡小事,雖說不重要,卻使我們內心煩躁。

像這樣的矛盾之所以會發生,有諸多原因:其一,在於人非生而是社會的一份子。作爲僞社會性動物,人本不習慣於現代社會嘈雜擁擠的大城市。因此會對陌生人感到淡漠,會爲了一己之私而破壞公共設施,是因爲本性如此。這是人的先天性因素,也是它使我們與周圍人之間的衝突難以避免。

其二,在於社會中所存文化的影響。在《鄉土中國》一書中,作者較爲詳盡的描繪了中國傳統文化中極重要的一部分:“私”。“私”的含義,除自私之外,更在於由己推人的思維模式。對自己與家庭而言有利,卻損傷社會利益的事,在這種思維模式之下,也因爲公與私之間彈性可變而不再清晰了。至於社會上他人的問題,無人擁有的公共產物,這些都不屬於普通人“私”的概念之類的事物,便因爲這樣的文化而被忽略了。

其三,在於中國鄉土社會到現代社會的轉變。在現代化的今日,雖然生活中多了許多高科技的產物,但人們的思想並沒有像時代的浪潮一樣飛速發展。即便是在上海這般的大城市中,依舊存在不少從過去遺留下來的問題。鄉土社會中對於羣己關係的界定,在現代社會的今日仍在發揮作用。而當源自禮治社會的規則運用於法治社會中時,便發生了矛盾與衝突。於是,擾亂人們正常生活的情況也發生了。

那麼改變這一現狀的方法又是什麼呢?於我而言,所有問題的根源似乎都指向鄉土社會中羣己關係的認識與現代社會的生活方式間發生的衝突。問題的根源是在80年前費孝通先生所提出問題的後續。也就是說,鄉土中國的社會慣性仍舊存在。

而現存的問題既然屬於鄉土社會的慣性,他便必然有消亡的一天。若說要用什麼來加快去消亡的話,便也只能依靠人們最爲熟悉的方法:教化了吧。但教化的手段,在今日則可以更爲先進一些。不僅可以利用在路邊隨處可見的公告牌,也可以在互聯網上進行相應的宣傳。

我認爲現在出現的許多矛盾證明了中國處於轉型的路上,前文所述的問題終有一日會被解決,我們可做的便是加速這一進程。

費孝通《鄉土中國》讀後感篇8

一千個讀者意味着一千個哈姆雷特。此篇言論所及,不過也是那些將我敏感觸發的事物。或喜或忿,惟願你一笑揭過。

很久以前,一行身披毛髮的人脊部微彎着在叢林中尋找食物,蒼莽不見天日。途遇幾隻猴子,它們蕩着長臂在盤根錯節的大樹之間跳躍。猴子們的眼中滿是奇異的色彩,也許是在疑惑眼前與自己形貌相似的生物爲何在地面直立行走。而地面上的這行人在蒐集野果的罅隙裏,偶爾目光掠過藤蔓上掛着的猴子,也是充滿了不屑與輕視。

狂風驟雨說來就來,當駭人的雷電在空中奏鳴作畫時,山洞裏的一羣人瑟瑟發抖得聚集在一起,惶恐地望着天空。燃燒着的火堆驅散了一些大雨帶來的寒意,火堆裏的幾塊野獸骨頭早已炙烤得發黑。

叢林裏此時可不平靜,方纔悠哉享受時光的猴子們突然慌了手腳。雨水猛地砸落下來,劈頭蓋臉地給了猴子們不大不小的教訓,老猴子引導着小猴子在藤蔓間翻轉騰挪。無論是選擇了直立行走的人還是棲息在樹上的猴子,在大自然的暴力面前都露出了生靈所共有的畏懼。

暴雨過後,人們一如既往的輕蔑,猴子一如既往的疑惑。

許多年了,那些猴子和那些人都似乎消失,似乎消失在了歷史的長河裏。人類的聚集效應是不可避免的,因而會產生複雜的社會關係。城裏人笑話鄉下人落後老土,鄉下人卻也在腹誹城裏人不辨菽麥。圍城裏的世界日新月異,人們的生活朝着他們所期望的方向飛速改變。圍牆之外的鄉下呢,這裏的人們保有着“生於斯,長於斯,死於斯”的傳統觀點。即使由於人口壓力大,流失離開的青壯年也多是思想跟隨潮流向往城市生活者居多。就這樣,城市者愈加城市,鄉村者愈加鄉村。

達爾文的進化論告訴我們,同一種生物由於地理隔離會漸漸得產生生殖隔離。一堵圍牆把本是同根生,本都歸屬於大河流域的人們隔得老遠,不是距離,而是思想。那麼,城裏人與鄉下人觀念的漸行漸遠就變得無可厚非。

鄉土是一個最基本的起點。中國自古是一個糧食大國,世世代代總有一些人耕種在土地上。而這些人中,也總有一些世世代代作息在這片傳自祖輩的土地上。時代如何發展,這一方鄉土卻是不會湮沒。城裏人是鄉下人開枝散葉的果,這句話也許講的不好,但卻是切中肯綮。

有人講,曾看到中國人在適宜放牧的大草原上墾地耕種。我想那個中國人應當不是城裏人。這樣判斷並非有什麼鄙薄之見,而是在於反映觀念決定人的行爲模式。鄉下人守着鄉土生存,生活長久地保有着一種安穩性。最貼近大自然的生活,讓他們有了最節約生命的生活方式。智慧的東西往往發揮作用長久而緩慢。這是帶着思維框架的城裏人所無法理解的,故而稱之爲“土”。“土”是那些真正的鄉下人最寶貴的品性,就像城裏人所謂的“尊嚴”。

在鄉村社會,最少有用處的就是文字。祖祖輩輩面臨的問題幾乎不會發生變化,幾本厚厚的手札是決計比不上言傳身教。鄉下的房屋都是平鋪開來,很少有矗立的層式結構。屋前屋後一嗓子就可以相互聯絡,這不是圍城裏空間封閉的巢穴式住宅,聲波不會四處碰撞反射不必擔心引起共振坍塌。

也曾看到過鄉村不需要創新的說法。我對此不執一言。傳統的婚喪嫁娶與西

洋的婚紗教堂孰優孰劣?是坐在咖啡館裏啜飲一杯咖啡還是在夕陽下躺在老藤椅上品一壺老茶?存在即合理。創新意味着斥陳。當機械化操作遍佈農田的時候,那份穿越了數千年的悠遠風情是不是也在無奈嘆息。鄉村是固執的,鄉村不接受創新。

城裏的人如今最缺乏的是歸宿感。這樣講也許是有點兒唯心主義。其實一個人在哪裏生活過的時間久了,自然就會產生依戀與讚頌。條條框框極具幾何特色的城市建築羣,也許那些棱角在城市人的眼裏能夠泛出溫潤的光。可有時依舊敵不過鄉下乾瘦的枯枝。

說白了,城裏人不懂得鄉下人的土,鄉下人不明白城裏人的醉。

中國是從鄉土中誕生的,那麼不管如何進化如何發展都總會帶着一些鄉土色彩。這是褒揚。一個沒有歷史沒有過去的產物是何其可怕。鄉土中國特色的還是它的差序格局。人與人之間的關係完全是不斷變化的,像一顆石子丟進水激起了層層水波。石子是你,水波是你的人際關係。這種東西在中國生活得久了就會自然明白,不可言傳也不得言傳。

城市最終要回歸鄉村。只是現階段城市和鄉村的發展模式偏差很大,城市愈加陌生,鄉村也變得不完全純淨。不管是身爲城市人,還是鄉村人,都應當正視自己的身份。所不瞭解的,永遠不要去輕易訴說。就像不確定性原理,世界上從來沒有人能看清楚真相。

行文到了結尾,你也許會說這不是一篇規範的讀書筆記。但我覺得,我所言的正是我閱讀《鄉土中國》的切實感悟。世上本沒有標準,怯於探索與墨守成規誕下了一套邏輯化產物。

開卷有益。只要閱讀,必有所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