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簡歷模板館>熱點>心得體會>

課外書讀後感精選7篇

心得體會 閱讀(1.08W)

讀後感是文學教育的一部分,有助於學生深入理解教材和文學經典,讀後感可以是對小說中主要人物性格特點的詳細解析,本站小編今天就爲您帶來了課外書讀後感精選7篇,相信一定會對你有所幫助。

課外書讀後感精選7篇

課外書讀後感篇1

終於迎來了令人神往的暑假生活,雖然放了假,但也不能忘記學習。一放假媽媽便去新華書店幫我買了一本課外書——《擋火車》。因爲課外書可以豐富我們的知識,所以我一字一句地把這本書看了一遍。看完之後我深有感想。

這本書主要講了在西部大開發的浪朝下,西西莉亞跟着爸爸赫伯特和媽媽希爾蒂背井離鄉,乘上火車來到荒僻的費洛倫斯開始新生活。這片土地承載着他們全家人以及許多新移民對新生活的美好期望,然後鐵路公司的老闆堅決不在這個小鎮上設火車站。這樣便切斷了小鎮與外界的所有聯繫,也使大家的期望變成了泡影,但他們並沒有放棄,居民們絞盡腦汁攔截火車。最後,當大人們一籌莫展的時候,孩子們挺身而出,和老師一起爲攔截火車而努力,最後火車停了下來,小鎮上終於建起了火車站。

讀了這本書讓我印象最深的是:人們爲了自己嚮往的生活在不斷地做努力,不論遇到多大困難,都要堅持不懈,永不放棄,這樣才能實現自己美好的理想。這使我不由得起起了發生在我身上的一件事。

那是一個星期五的晚上,我在做我的數學家作,突然遇到一道題目不會做,我想了大約五分鐘左右,便想:“唉!實在太難了,我想不出來了,還是星期一去學校問老師吧”。想着,我便把這道題目空了出來,就直接去做下一道題目。星期一去學校,發現同學們都把這道題做出來了。我去問老師,老師狠狠地批評了我,說我不動腦子。現在我看了這本書,心想,書中人們遇到這麼大的困難都能想方設法解決了,我卻連遇到一道難題這樣的小困難也不想辦法解決,退縮了,太不應該了。我應該改正這個錯誤,向這本書裏的人學習,學習他們遇到困難堅持不懈地與困難作鬥爭。

這本書告訴了我們:只要有着堅持不懈的精神,就沒有什麼事情做不成功。

課外書讀後感篇2

暑假裏我看了許多課外書,其中《綠家園》這本書裏面有好多精彩的小故事。比如《生病的小魚》這個故事裏講的是池塘裏的小魚原來開開心心的生活着,可沒過多久小河旁邊建了一家工廠,原本清澈的小河,變成了臭臭的小河,小魚都生病了。這則故事告訴我們不能將污水排放到河裏,要減少污染,多種樹木,讓大樹來養護周圍的環境。

另外《北極熊的家》這個故事講的是由於溫室效應,氣候逐漸變暖,北極熊正在面臨失去家園的危險。爲了每隻可愛的北極熊,我們每個人都要養成節約的好習慣,隨手關燈,節約用水,出門少開私家車,多搭乘公共汽車。

看了這本書讓我懂得了保護環境的重要性。我們從小要愛護環境,珍惜資源,讓我們的生活充滿綠色,充滿新鮮空氣。

課外書讀後感篇3

在《課堂教學和課外閱讀》一文中,蘇霍姆林斯基說:學校教育的缺點之一,就是沒有那種佔據學生的全部理智和心靈的真正的閱讀。

沒有這樣的閱讀,學生就沒有學習的願望,他們的精神世界就會變得狹窄和貧乏。由此可見蘇霍姆林斯基對學生閱讀的理解和重視,他說要力求使每一個少年、每一個青年都找到一本他“自己的”書,而這本書應當在他的心靈裏留下終生不可磨滅的痕跡。

閱讀這樣的書是一種自我總結,是自我教育的開端,是面對自己良心的自白。教師要幫助學生遇到他“自己的”那本書,而這是需要教育藝術的。

當然,閱讀也不書看着書本那麼簡單,對所讀東西的領會取決於閱讀過程的情緒色彩:如果一個人渴望讀書,閱讀的時刻給他帶來快樂,那麼所讀的東西就會深印在他的意識裏。在這樣的情緒狀態中,不隨意識記是特別積極的。

所謂“生活在書籍的世界裏”,就是追求思想的美,享受文化的財富,使自己變得更加高尚,這跟認真地、用功地學好功課是並不是一回事兒。蘇霍姆林斯基總結道:由於學生在上學的年代裏智力興趣很貧乏,所以造成他們在中學畢業後的精神生活的狹窄和內心的空虛,而這些正是青少年當中發生許多不健康現象的最主要的原因。

如果學校不善於培養學生年輕人的理智和情感,不能激發學生去自覺地進行自學,那麼任何跟酗酒、流氓行爲做鬥爭的措施都是無濟於事的。

要做到教會學生自學,一個重要的條件就是要使一個人在上國小和中學的時候就酷愛讀書,繽紛切學會在閱讀中認識自己。

如果一個人在中學畢業後要麼完全不懂得閱讀,要麼他閱讀的範圍只侷限於一些低劣的偵探小說,那麼他的內心世界就會變得粗魯,他就會去尋求“感官刺激”,而能找到這些東西的地方,是會把一切人性的東西糟蹋殆盡的。看了這段話,也許會給我們的教育線裝帶來一些有價值的思考。

蘇霍姆林斯基說:“不要害怕把學校整塊的時間用到學生讀書上面去!不必害怕讓學生花一整天的時間到“書籍的海洋”裏去遨遊。

讓學生以歡樂的激情去充實年輕的心靈吧!讓書籍去佔據青年時代吧!

如果你的學生感到書籍永遠是一種新奇之物,如果年輕人總想單獨地躲起來去享受這種瑰寶,如果在青年當中有許多這樣有着讀書癖的“怪人”,那麼,我們的社會目前還不能對付的許多棘手問題就會迎刃而解。”

讀了這段話,再回頭看看我們的學生的閱讀以及老師在對待閱讀的態度上,真的有一種迷茫:我們的學生在閱讀時,老師爲什麼規定“不許看!除非世界名著”?閱讀在學生的學習中到底處於一種什麼樣的地位?

蘇霍姆林斯基再次鼓勵學生要有自己最喜愛的一門學科,他甚至這樣認爲:個別青少年之所以肯學習,就是因爲他們有一門最喜愛的學科並且在這門學科上取得了優異的成績。

這對他們來說是一種強大的精神支柱:由於在心愛的學科上能取得優異的分數,學生就永遠不會對自己的力量喪失信心。最後,蘇霍姆林斯基向我們這樣描述他的座右銘:不要讓任何一個學生感到他在智力發展上是不行的,在學習上註定是要落伍的。

他認爲,在少年和青年中發生的許多悲劇的根源就在於:一個人如果感覺到自己無能爲力,他是不可能感幸福的;而在缺乏幸福感的地方,就會產生性情孤僻、不相信別人和冷酷無情的現象。

讓我們記住蘇霍姆林斯基最後的這句話作爲判斷學校好壞的一個標準吧:如果一個正常的人沒有在任何一門學科上取得成績,如果他沒有一門自己喜愛的學科,那就說明這樣的學校是很差的。

課外書讀後感篇4

?老人與海》是一部歷時一個世紀的鉅作,文章雖短卻寓意深刻,在簡樸的文字背後蘊涵着許多道理。作者海明威以此獲得了諾貝爾文學獎,而這也可以算是他一生的簡介,一生的縮影。讀着這本書我的思緒也隨着這書飄到那波濤洶涌的大海,在主人公聖地亞哥的身上,我們發現了許多隱藏在英雄,生命與命運背後的點滴,發現了一種敢於追求夢想,敢於面對挫折的勇氣,現在,讓我們一起來品讀這篇文章。 古巴的一個名叫桑地亞哥的老漁夫,獨自一個人出海打魚,在一無所獲的48天之後釣到了一條無比巨大的馬林魚。這是老人從來沒見過也沒聽說過的比他的船還長兩英尺的一條大魚。魚大勁也大,拖着小船漂流了整整兩天兩夜,老人

在這兩天兩夜中經歷了從未經受的艱難考驗,終於把大魚刺死,拴在船頭。然而這時卻遇上了鯊魚,老人與鯊魚進行了殊死搏鬥,結果大馬林魚還是被鯊魚吃光了,老人最後拖回家的只剩下一副光禿禿的魚骨架。

骨骼是精神的支柱,海明威看似沒有讓老人桑提亞哥成功,卻以光禿禿的骨骼奏出了老人生命的硬度。“一個人並不是生來就要被打敗的”,“人儘可以被毀滅,但卻不能被打敗。”這就是《老人與海》想揭示的哲理。不可否認,只要是人就都會有缺陷。當一個人承認了這個缺陷並努力去戰勝它而不是去屈從它的時候,無論最後是捕到一條完整的馬林魚還是一副空骨架,這都已經無所謂了,因爲一個人的生命價值已在那追捕馬林魚的過程中充分地體現了。

自從讀了這本書之後,我也知道了自己的不足,學習上不再因爲一兩次不順利而失去信心,而是越考不好,就越要考好。在期末考試的那一天,第一門的功課成績,我沒有班裏的某一個同學好,但是我並不服輸,反而信心倍增,決心打一個翻身仗。在第二場的語文考試,我做每一道題目都格外仔細。果然,我語文考試是班裏的第一名,總成績上,我也是第一名。 我想今後我還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困難,但我會像老人一樣信心十足地去面對,堅持到底,決不退縮。

我要感謝這本書所帶給我的鼓勵,感謝它讓我學到了那麼多知識,感謝它讓我懂得了那麼多道理,感謝它讓我知道

自己的不足,及時改正自己的缺點。朋友們,也許你們以後在日常生活中,也許會因考試的失敗而失落,對自己沒有信心;也許會因爲朋友的背棄而難過傷心、自暴自棄。不管以後的道路多麼漫長、艱難,但只要我們勇敢頑強地以一顆自信的心去迎接挑戰,那麼我們也將永遠是一個真正的勝利者!

課外書讀後感篇5

?我就是數學》這本書,早在2021年都買了,斷斷續續的看,不成系統,也大致有了瞭解,這個不尋常的假期裏又重新翻起這本書,認真研讀,不僅是爲了讀這本書,更是深入地瞭解這本書作者華應龍老師。這本書出版時,華老師是北京第二實驗國小副校長,主管數學教學和教育科研,全國著名數學特級教師,“首都基礎教育名家”,獲得的榮譽稱號衆多,這本書是華老師多年來利用在學校上班前、下班後、外出講學旅途的飛機上、火車裏的零碎時間彙集而成的。

?我就是數學》這本書,字裏行間流露出他對教育的思考,深深地感染着我。這本書是碎片化的思考,經過華老師地整理,跟着他的思路,我走進了華老師的“課前慎思”、“課中求索”、“課後反思”、“聽課隨想”、“評課心語”和“生活感悟”。感動我的,最是華老師的閱讀涉獵知識面之廣,對待教育的愛與思考。當今社會,人們工作負荷大,節奏匆忙,最匱乏定身閱讀。而華老師真正是坐擁書城,手不釋卷的酷愛讀書。讀書成了他的習慣,他惜時如金,博覽羣書。他經常性地筆耕不輟,實在不是有意爲之,而是讀書後在工作、生活中的盡興而已。讀書造就了他善於思考的品質,這種思考在生活中甚至表現爲一種執拗,這些從他的“課前慎思”中就淋漓盡致的表現出來。

經常廢寢忘食的`他,有時甚至忘了去上廁所,每次都是跑步去,有一次,同樣跑步如廁,卻重重地與清潔工的拖把碰了一下,去醫院縫了六針,頭上戴着紗布、頭罩,卻要在兩天後上一節觀摩課,於是他跑遍全城,買了一頂適宜的帽子,頭破的兩天裏,他一直在思考,怎麼能夠讓自己有個體面的交代?終於,“腦袋上加個帽子和算式中加個括號是一樣的,都是因爲有着某種需要,帽子和括號都有着特別的功能!”磕破腦袋是無意的;但把磕破的腦袋給用起來確實是有心的,磕破的腦袋和一頂帽子合成了一件難得的“教具”,把尷尬的事件變成了有趣的資源。華老師不僅用心,更突顯了他的睿智!唯有多讀書纔能有如此高超的“計謀”!

最佩服華老師不僅教數學,還在數學中讓學生體味人性的美好。他在教學“乘法估算”一課,經過大量的檢索資料,找到了他想要的情境,卻在書寫教案時,心裏一驚:“攤主多要了錢?”這不是在貶損攤主嗎?他想到了人要互相尊重,攤主的不易,於是他把情境改了“攤主少收了錢”,而媽媽會怎麼做呢?這又是一種可以折射出媽媽心地的善良、品德的誠實?華老師把數字一改,情境如下“媽媽在農貿市場買了每千克8元3角的芒果4千克、攤主向她要了31元2角錢。”由“多要了錢”改爲“少要了錢”,避免了一次無意間的人格傷害,一樣可以培育學生估算的意識。學生在開放的思維空間裏對話互動,喚醒了生活的積澱,體味到人性的美好。

華老師對課堂教學的駕馭能力很強,這種能力源於他“學生主體參與”教學思想的實踐,留給學生的空間大,則生成多,生成多,則彰顯教師的教學功力。華老師對學生生成問題處理的機智,怎一個“妙”、“絕”字了得!

華老師的個人魅力還在於他的“課後反思”,對我們來說,華老師的課已經上的爐火純青,精緻至極,但他卻不甘於現狀,富有創新精神,秉持“以學論教”的理念,求新求異,挑戰完美,絕不重複。

認真研讀了這本書,深入研究了華應龍老師,讓我震驚,從他的隨筆中,我品出了一個詞:精緻。其實只要用心,每一個熱愛教育工作者都可以成爲像華老師這樣的人,多讀書,多思考,腹有詩書氣自華,讓自己日益完美,這樣,我們不僅能獲得事業的快樂,更能使自己的生活豐富多彩,整個人生散發出獨特的光芒!

課外書讀後感篇6

讀了魯迅先生的小說《社戲》後,我彷彿看到了魯迅先生童年時代江南水鄉美景和他的那些純樸、天真的童年夥伴。

在魯迅先生的筆下,江南水鄉是多麼美麗:藍藍的天空、圓圓的明月、石板型的小橋、小巧玲瓏的划船。童年魯迅和一羣活潑可愛的農村孩子來到河邊,他們下船、點篙。飛一般的在月下航行,沿途的夜景真美呀—豆麥散發出草香味,河邊的小草、朦朧的月色、淡黑的羣山、依稀的趙莊、婉轉悠揚的笛聲,還有點點漁火……簡直變成了人人嚮往的神仙美景了。從文章的描寫中我們可以清晰地看出魯迅先生對江南農村的懷戀。

魯迅先生的筆下的每一個詞都傾注着他對童年夥伴深深的愛,一些普通的農家孩子,都是那麼可愛,純樸,他們的心靈是相通的,他們的感情是真摯的。他們勇敢無私,熱情活潑,從不計較,和睦相處,成爲了真正的好朋友。這一段天真爛漫、童趣盎然的生活經歷,成爲魯迅先生一生美好的回憶。

童年的時光總有許多東西值得我們留戀、回味,它充滿了對未來世界和美好事物的憧憬與嚮往。魯迅先生的小說《社戲》就是通過回憶“我”的一段童年生活,藝術地再現了農村少年美好的心靈。在閱讀了《社戲》這篇小說後,我覺得更應該珍惜自己的童年生活,珍惜自己的童年友誼,讓自己的童年生活過得更有意義。

課外書讀後感篇7

窗邊的小豆豆講述了作者黑柳徹子上國小時的一段真實的故事。她在一年級時因淘氣被原學校退學,後來到巴學園。在小林校長的護和引導下,讓一般人眼裏"怪怪"的小豆豆逐漸變成了一個大家都能接受的孩子,並奠定了她一生的基礎。

小豆豆很幸運.因爲她擁有了這樣的一位母親。當她得知小豆豆被學校退學時,並沒有生氣地對小豆豆說:“怎麼搞的?你竟然弄到要退學!”而是默默地尋找新的學校,並且對小豆豆說:“我們去一個新學校看看吧?聽說那裏很不錯的呢!”讓小豆豆可以不帶着任何自卑情緒走進新學校。當小豆豆因爲鑽鐵絲網而弄破了衣服,卻對媽媽撒謊:“剛纔,我在路上走的時候,別的孩子都往我背上扔刀子,所以才成了這個樣子。”雖然不相信刀子把衣服劃破的話,可只說了一句“啊,是嗎?這可太嚇人了。”因爲媽媽覺得連小豆豆也想要找一個藉口,可見她是因爲在意這件衣服,不願意弄破。這纔是真正理解孩子的媽媽!

說實話,我非常羨慕小豆豆。因爲她遇到了一位超級棒的校長——小林宗作先生。小林宗作先生對教育有着獨到的見解。他連續聽小豆豆講四個小時的話不打哈欠;小豆豆心愛的錢包掉到廁所裏了,爲了找到錢包,她找到了廁所的掏口,然後奮勇地開始往外舀東西,最後堆出了一座小山。校長過來了,他沒有跟小豆豆說“在幹什麼蠢事呢”,或者說“太危險了,快停下”,而是隻說了一句:“弄完以後,要把這些全都放回去。”;想到用廢棄的電車改裝成上課的教室;尊重小豆豆天馬行空般的想法;也是他,每當看到小豆豆,就會說:“你真是一個好孩子!”他一手創辦的巴學園學生們在電車裏上課,每天上課讓孩子們從自己最喜歡的那門課開始;下午可以去散步,而散步時老師會順便教一些自然、歷史和生物的知識;巴學園裏還有游泳池,校長鼓勵孩子們光着身子游泳,因爲,“如果男孩和女孩覺得對方的身體和自己的身體不一樣,是很奇怪的事情,那就不好了”,而且,“無論什麼樣的身體,都是美麗的。”所以說,小林校長真的讓人敬佩這些事情在那些只懂得循規蹈矩地教書的老師眼裏,似乎是那麼不可思議,但是,正是這種“不可思議”的教育方式很適合孩子的成長,瞭解孩子的內心世界纔是教育孩子的出發點。

其實,大家不妨想想小豆豆的特點:朝氣蓬勃、天真爛漫、十分懂禮貌等等,這些都是我們基本上具備的。我們每個人都是“小豆豆”,那爲什麼我們不能像小豆豆那樣快快樂樂的度過童年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