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簡歷模板館>熱點>教師文案>

再認識角教學反思7篇

教師文案 閱讀(2.51W)

只有認真思考寫出來的教學反思纔是對自己能力提升有幫助的,及時寫好教學反思是要根據自己實際的教學能力的,以下是本站小編精心爲您推薦的再認識角教學反思7篇,供大家參考。

再認識角教學反思7篇

再認識角教學反思篇1

通過認真觀察掛圖,要讓學生經歷“實際問題——平均分的活動(實物操作或表象操作)——除法算式”這一抽象過程,從而體會除法的實際含義,初步理解把一些物體“每幾個一份地分”或“平均分成幾份”,都可以用除法計算,再介紹除號、除法算式的寫法和讀法。

在本單元應用題方面,部分孩子掌握得不太好,其一,條件和問題分不清,算式中的除數和商會顛倒位置。其二,數量關係分析得不透徹,當乘法和除法題目都出現的時候,分不清什麼時候用乘法解決,什麼時候用除法解決。針對這兩點,我將在練習課上,重點讓孩子多對應用題分析條件和問題,並理清每道題的數量關係,使他們熟練掌握及應用本單元知識。

再認識角教學反思篇2

1噸的重量是非常抽象的。如何讓學生準確感知1噸的重量,一向是教師們冥思苦想的一個問題。而引導學生建立1噸重的質量觀念恰恰是本節課的重點。於是我重視從學生的生活經驗和已有知識出發學習和理解數學、聯繫生活在體驗中學習數學。

在教學中我首先讓學生回憶複習以前學過的重量單位:克和千克。接着讓學生開展互相背一背的實踐活動,讓學生根據平均體重25千克,估估大約多少個同學合起來的體重是1噸,問:全班同學合起來的體重夠1噸了嗎?讓學生充分感受、估計、想象和整理,在探索中體驗,在體驗中理解,進而對1噸的概念有更深刻的認識,提高了學生抽象概括的能力。

創設生動、有趣的情境,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這部分教材通過學生喜聞樂見的卡通故事,引出關於噸的話題,抓住學生“童心”激發學習興趣,使每個學生情緒高昂,在一種輕鬆愉悅的學習氛圍中主動積極地參加到學

習的過程中。圍繞“能同時過橋嗎”在解決的過程中自然地引出“噸”的概念、噸和千克的關係。在學生掌握了噸和千克的關係後再讓學生回頭解決一下主題圖中提出的問題。結合學生的生活經驗,建立1噸的質量觀念。除了教材上的例子以外,還可以說說其他的例子,如學生說鋼鐵的重量,汽車的載重量都以噸爲單位等等。也學生想想1噸大米有多少(每袋25千克),讓學生藉助熟悉的物體的體積來建立1噸的質量觀念。學生在認識了噸之後,利用新知幫助小動物過橋,學生顯得尤其興奮,也體驗到幫助他人的樂趣。

再認識角教學反思篇3

?認識鐘錶》是青島版國小數學第二冊第二單元第一課時的資料,這個資料是學生建立時間觀念的初次嘗試。教材以一幅學生放學回家後經過電話向教師彙報回家時間的生活情境圖引出掛鐘,經過對掛鐘上不一樣時刻的直觀認識,調動學生已有的經驗和認知水平,正確讀寫整時時刻,初步建立時間觀念,養成合理安排時間和珍惜時間的良好習慣,體會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繫。我們一年級組的三位教師在構成共案的同時,根據本班學生特點又各有特色地進行教學。經過實際教學,感觸頗深,反思如下:

1、創設情景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我一向在思索,怎樣從一上課就拉近師生之間的距離,把學生的注意力集中到學習上呢?於是,我利用課件,伴着音樂欣賞各種各樣的表,學生十分感興趣。學生看到各式各樣的鐘表發出驚喜的叫聲,露出喜悅的神情,經過聽覺、視覺走進鐘錶的世界,引發學生強烈的興奮感和親切感,營造進取活躍、向上的學習氛圍,爲學習新知創設良好的情境。

2、抓住學生年齡特徵,整節課以玩爲主線,把教學資料清晰趣味的串了起來。充分利用好學具,調動學生多種感官參與學習。課中讓學生親自動手撥學具鐘面,爲學生供給了動手實踐、自主探索、觀察與思考、發現、表達的機會,激發了學生的參與意識和進取性,同時又培養了學生動手實踐本事。讓學生在實際中運用所學知識,密切聯繫實際。體現數學來源於生活,生活離不開數學。注重學生數學學習與現實生活的聯繫,教學中注意創設生活情境,使數學更貼近學生。

3、在教學中,我根據學生實際情景設計一些開放性的問題,使學生圍繞問題暢所欲言,這樣,同學間也有了相互學習的機會。根據學生的回答隨機演示,並伴有聲響和顏色的變換,能較好地幫忙學生初步認識鐘面:1——12個數字,分針和時針.我充分利用多媒體的直觀演示,在仔細觀察鐘錶後,學生髮現鐘面上有12個數字寶寶,12大格,還有長針和短針。於是根據學生的回答隨機演示,並伴有聲響和顏色的變換,較好地幫忙學生初步認識鐘面:1——12個數字,分針和時針。還經過課件演示了分針的轉動是怎樣引起時針的轉動的。學生好初步瞭解了時針一天要轉兩圈,以便能區分鐘面上的時間能夠幹什麼事情。

本課也存在着許多不足之處:

1、由於我對新課程教材的理解不夠深刻,僅讓學生初步認識鐘面,認識時針和分針,會看、會寫鐘錶和電子錶上整時的時刻,初步建立時間觀念,這樣顯然是不夠的,數學學習的目的不應當是學生“經驗”簡單的在再現和累積。

2、由於學生不是經常訓練操作實踐的活動,所以在操作的過程中,學生不是很聽教師的指揮,在小組活動中,學生的合作意識較差,從動手操作到自主探索到用語言文學表達出來,學生都無所適從。例如,認識哪個是時針,哪個是分針時,讓學生分辨時不夠深入,沒有讓學生放開說,師有代說的地方。再例如:你是怎樣明白是8時的,指名說撥鐘的方法等等,學生語言組織有問題。

3、學生自主探索的機會不夠,讓學生猜是什麼時刻,雖然也請學生交流討論,但小組合作流於形式。學生沒有獨立思考和觀察,就急於和小組內同學去說,有的甚至在玩。結果既沒觀察清楚,交流的效果也不好。

所以,在今後的教學中,應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注重培養學生的實踐操作本事,培養學生的觀察本事和語言表達本事。教學的每一個環節,千萬不能“拔苗助長”。同時,教師在課堂上還要有足夠的應變本事,不斷提高自我的業務水平。這樣纔會使學生學會數學、熱愛數學。

再認識角教學反思篇4

?認識鐘錶》中“認識半時”這部分知識時,課前預設很充分,上課時學生的表現也不錯,能進取探討,總結規律,可是在實踐練習時,雖然大多數同學都作對了,但還是有部分同學做的不準確,看半時不準確,畫半時明白分針指向6,不明白時針到底應指向哪裏。

下課後,我及時的進行了反思,覺得自我在讓同學探究看半時,畫半時時過於重視分針指向哪裏,對時針的位置和方向探究的不夠明確,沒有把這部分的探究當做難點來突破應對學生出現的錯誤,我設計了一堂延伸課,利用這些課堂生成的錯題資源,引導學生找出產生錯誤的原因,找出它們產生錯誤的共性問題,逐步引導學生探究半時的時候時針應當指向哪裏,需要注意的是什麼,有沒有什麼好的方法能讓我們更準確的畫出半時時時針和分針的位置。能夠讓第一節課就畫的比較準確的同學用它們的方法,它們的語言來來進一步闡述,一幫一交流,溝通。

設計富有層次的習題及時檢驗並加以鞏固,按照這個思路,第二節課上的很成功,學生找到了錯誤的原因,並自我總結出了看半時,畫半時的技巧和檢查方法,紮實了看半時,畫半時的方法,也讓學生體驗到了成功的喜悅。

再認識角教學反思篇5

?乘法的初步認識》是學生理解了加減法的意義、掌握了100以內加減計算方法的基礎上學習的,是學習乘法口訣的基礎,也是進一步學習較複雜的乘法計算及其應用的重要基礎。在青島版教材中乘法的初步認識是安排在第二個信息窗,在第一個信息窗中讓學生進行大量的同數連加計算。在本課的教學環節上,努力體現以下幾點:

1.創設生動有趣的生活情境,激發學習興趣。根據學生好玩的心理特點,通過貫穿全課觀看魔術表演的活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在生動具體的情境中理解乘法的意義。由於二年級學生年齡小,加上新學期剛剛開始,學生的精神不在狀態,課始我簡潔的導入學習情境直奔主題,激發學生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慾望。這樣教學設計爲認識乘法的必要性打下基礎,學生在愉悅的心情中提出自己的問題並且在解答的過程中自然且充分的感知求幾個相同加數的算式的特點。

2.經歷乘法概念的形成過程,努力建構數學模型。本節課我從學生的基礎出發,放手讓學生主動地提出問題並用已有的方法解答問題。從3個2相加,到4個6相加,再到8個4相加……,這一系列的算式隨着加數的越來越多,學生逐步認識到像這樣的問題用加法來計算太麻煩了。親身體會到加法解決這類問題的侷限性,從而使乘法的出現水到渠成。並且在出示乘法算式之後則引導學生觀察對比加法和乘法算式,強調乘法中因數的含義,體會乘法和加法的關係,明確求幾個幾相加的時候用乘法非常簡便。

不足之處:

練習的最後一個吹泡泡練習,學生出現了兩種移法。其實每一種移法都可以橫着看、豎着看錶示2個3,3個2。這時可以讓學生說說你是怎麼看的?然後再列出乘法算式,引導學生全面的看圖。教師引導不夠到位。

再認識角教學反思篇6

在《認識圖形》這一課裏,我安排了許多對認識圖形有助的搭、折、剪、分等教學活動,目的是爲了幫助學生感受圖形的特徵及圖形間的聯繫,發展初步的空間觀念。所以,在認識四邊形、五邊形和六邊形及後面的練習時,我直接放手讓學生自己去操作、探究。利用搭一搭、折一折、剪一剪、分一分,讓學生自己動手去試一試,學生在前三步動手操作時都很順利,到第四步分一分的操作時開始有點困難,覺得無所適從,但慢慢地就覺得有樂趣了,自己不斷地分,轉來轉去地分,學生分得可開心了!,因爲可以分的方法太多了,除了書上提到的圖形,其他圖形學生也都分出來了其實,這些活動過程既認識了新圖形,又對已經認識的圖形進行了進一步的深化,還了解了各種圖形之間的關係,學生的空間觀念得到了發展。而且學習的積極性非常高,個個都爭着舉手回答問題,搶着彙報自己的發現所以,我覺得認識圖形是一種載體,探究是一種學習方式,空間觀念的發展是探究中的一種有價值的獲得,而且學生自主的探究活動所帶給學生的不僅是數學知識的獲得,數學思考方面的提高,動手能力的協調能力的提高,更重要的是在於學生在操作過程中的思維活動和心理體驗對學生以後的發展的作用。

再認識角教學反思篇7

本課是平面幾何知識的教學,屬於概念數學。所謂的數學概念教學並不是讓學生單純地記憶一些簡單的公式、定律等,而應該讓學生去探究知識、發現規律,從而成爲知識的創造者而不是接受者。因此,在設計本課時,我將着眼點放在了讓學生操作、實驗、探索和發現上。

先來說說我認爲較成功的地方:

1.圓在生活中隨處可見,因此我藉助課件先由許多美麗的“生活中的圓”的引入,例如向日葵、日環食現象、圓形拱橋、古羅馬競技場等等。通過這些美麗的圖片,使學生在對圓形成感性認識的同時也接受了美的薰陶,感受到“在一切平面圖形中,圓是最美的”。

2.本課的主要內容是認識圓的各部分名稱和探究它們之間關係,教材的安排始終以學生動手操作和實驗貫穿其中。由於建構的是一個預習後的課堂,同時考慮到學生已有的知識經驗,對於圓應該並不陌生,所以我將後來的探索圓的半徑、直徑的特徵以及它們之間的關係這一教學內容由“探索發現”調整爲了“實驗驗證”,即讓學生根據已有的知識經驗先進行猜想,然後想辦法驗證猜想。學生在不斷的猜想、驗證的過程中,逐步深化對圓的認識程度,獲得新的知識。

3.在教學過程中,我補充了不少與生活有關的知識,提出問題:“車輪爲什麼做成圓形?車軸應裝在哪裏?”等,富有趣味,生動活潑,不但能夠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探索的慾望,而且引導學生自覺地將所學的知識與現實生活相聯繫,解決一些實際問題,學習有用的數學。另外,在最後還穿插了一些人文方面的小知識,如《墨經》中的關於圓的研究等,在拓寬學生眼界的同時,潛移默化地培養他們的愛國熱情。

當然,在教學過程中,還是有很不足之處的:

1.教學組織形式改革。

教學過程中,雖然很多地方都由學生動手操作、探索發現、實驗驗證的,但從整體情況來看,教學組織形式還是比較保守,教師引導地過於細緻,使得學生的思考、操作、合作、交流其實都是隨着老師的思路在轉。我想如果能夠採用小組合作學習的形式,放手讓學生自己去研究圓的各部分特徵,在全班交流的時候,教師再對學生的發現進行有意識地梳理和提升,從而讓學生能夠形成自已的知識體系,可能這樣的教學效果會更好一些。因爲這樣的學習過程纔是充分提升學生自主探索、自主學習能力的過程,這樣的學習纔是真正讓學生成爲了學習的主人。

2.從學生原有的知識經驗出發。

圓在生活中是非常普遍的,學生對圓也有了一定的認識,如果不上這堂課,多數學生也能知道什麼樣的圖形是圓,圓各部分的名稱是什麼等基本知識。那麼本課的教學目的就應着眼於將學生原有的,粗淺的對於圓的認識進行組織和提升,拔高認識的層次,使之逐步形成完整的知識體系,而非單純地瞭解概念和解讀概念。在這一點上,我把握得並不到位,將大量的時間和精力花在了概念的認識上,低估了學生的認知水平和學習能力。例如,在教學半徑和直徑的關係時,其實以學生的現在認識水平以及前面已經經歷過的對半徑和直徑的特徵的驗證,他們完全可以推斷並總結出這兩者之間的關係,這時再一味地讓他們想辦法驗證,就有些多此一舉了,不但浪費時間而且還可能讓學生覺得無趣乏味。

3.反饋形式要多樣化。

教學過程中,反饋是一個非常重要的環節,不但可以幫助教師瞭解學生對這部分知識的掌握情況,而且還能起到鼓勵學生的作用。在本課的教學過程中,反饋的形式比較單一。如一開始時請學生用自己的方法畫圓這一環節,我反饋的方式是請學生來說一說:你是怎麼畫的?還有誰的方法是不一樣的?學生有的說用瓶蓋畫;有的說用圓形的尺畫;有的說用光盤畫等等。其實這些方法都可以歸結爲一種:藉助圓形物體來畫圓。學生一個個來說不但浪費時間,而且交流、反饋的面很狹窄。如果這個時候,我這樣提問:“同樣都是藉助於圓形物體來畫圓的同學請舉手。”然後請那些沒舉手的學生來介紹其他畫圓的方法,不但交流反饋的範圍能夠從個別學生延伸到所有學生,而且交流出來的畫圓方法可能會更多一些,而不會僅侷限於用物體來畫這一種。

4.關注細節,考慮周到。

在教學過程中,有一些細節方面,我沒有關注到。比如說我剛開始上課時,我先出示的圖片的圓應該是正圓的,可是仔細看看我選擇的圖片,那車輪畫得其實並不是真正的圓,而是橢圓或者近似於圓的形狀。如果作爲單純的欣賞問題應該不大,但是因爲這是一節概念教學的課,學生對於圓的最初認識只要稍有偏差,對於以後的學習就將產生重大的影響,因此在,激發學生感性認識的時候,所選擇生活中的圓必須是具有普遍性和代表性的,而不能是特殊性或偶然性。另外,教師的教學用語必要要規範,在涉及到某些知識,特別是對數學概念、科學原理等的解釋,必須要嚴謹、認真,做到句句斟酌,字字推敲,滴水不漏。

總之,我們教師在實際的課堂教學中,要多創造寬鬆的教學環境,要充分提供讓學生自主學習的空間,讓學生真正經歷主動探索的學習過程,讓學生自已親身去感受數學,從而獲得學習數學的樂趣和成功的體驗,我將不斷地朝着這個目標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