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簡歷模板館>熱點>教師文案>

蒙氏圓柱教案7篇

教師文案 閱讀(3.34W)

教案的編寫需要充分考慮學科特點和教材內容,爲了提高教學效果,我們需要定期評估和修改教案,下面是本站小編爲您分享的蒙氏圓柱教案7篇,感謝您的參閱。

蒙氏圓柱教案7篇

蒙氏圓柱教案篇1

教學內容:p19-20頁例5、例6及補充例題,完成“做一做”及練習三第1~4題。

教學目標:

1、通過用切割拼合的方法藉助長方體的體積公式推導出圓柱的體積公式,能夠運用公式正確地計算圓柱的體積和容積。

2、初步學會用轉化的數學思想和方法,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滲透轉化思想,培養學生的自主探索意識。

教學重點:掌握圓柱體積的計算公式。

教學難點:圓柱體積的計算公式的推導。

教學過程:

一、複習

1、長方體的體積公式是什麼?(長方體的體積=長×寬×高,長方體和正方體體積的統一公式“底面積×高”,即長方體的體積=底面積×高)

2、拿出一個圓柱形物體,指名學生指出圓柱的底面、高、側面、表面各是什麼,怎麼求。

3、複習圓面積計算公式的推導過程:把圓等分切割,拼成一個近似的長方形,找出圓和所拼成的長方形之間的關係,再利用求長方形面積的計算公式導出求圓面積的計算公式。

二、新課

1、圓柱體積計算公式的推導。

(1)用將圓轉化成長方形來求出圓的面積的方法來推導圓柱的體積。(沿着圓柱底面的扇形和圓柱的高把圓柱切開,可以得到大小相等的16塊,把它們拼成一個近似長方體的立體圖形。

蒙氏圓柱教案篇2

教學內容:

九年義務教育六年制第十二冊第36~37頁例4、例5及做一做,練習八的第1、2題。

教學目標:

1、理解圓柱體體積公式的推導過程,並會正確地計算出圓柱的體積。

2、培養學生的遷移能力、邏輯思維能力,並進一步發展空間觀念。

3、引導學生探索和解決問題,體驗轉化及極限的思想方法。

教學重點:圓柱體體積的計算.

教學難點:理解圓柱體體積公式的推導過程.

教具:多媒體課件、圓柱形容器、水、橡皮泥。

教學過程:

一、激凝導入

師: 大家都知道,水是生命之源!我們要養成節約用水的好習慣。可前兩天,老師家的水龍頭出了問題,你們看,一刻鐘就滴了這麼多水。(出示裝有水的圓柱容器。)

(1)啓發思考:容器裏面的水形成了什麼形狀?(圓柱)你能知道這些水的體積嗎?你能想什麼辦法知道它的體積?

(2)生回答。

2、出示橡皮泥捏成的圓柱體。

那你有辦法求出這個圓柱體橡皮泥的體積嗎?

生(熱情的):老師將它捏成長方體或正方體就可以了!

3、創設問題情境。

師小結:這麼說同學們都有辦法將一些圓柱形的物體轉化爲長方形或正方體來求它們的體積,大家真了不起!那如果我們要求某些建築如(出示課件:人民大會堂東門前的門柱和壓路機大前輪)雄偉的人民大會堂東門前的一個圓柱形門柱的體積,或者求壓路機圓柱形大前輪的體積,還能用剛纔同學們想出來的辦法嗎?(不能)

那怎麼辦?

學生試說出自己的辦法。

師:看起來前面這些方法雖然可行,但有一定的侷限性,我們必須找到一個解決任意圓柱體積的方法才行,是不是?今天,就讓我們來共同研究解決任意圓柱體積的方法。(板書課題:圓柱的體積)

二、經歷體驗、探究新知

1、推導圓柱的體積公式。

師:你們打算怎麼去研究圓柱的體積?

小組同學討論研究的方法。

2、學生動手操作感知

(1)學生以小組爲單位操作體驗。(操作學具,進行拼組)。

(2)學生小組彙報交流:

近似長方體的體積等於圓柱的體積;近似長方體的底面積等於圓柱的底面積;近似長方體的高就是圓柱的高。根據長方體的體積等於底面積乘高,得出圓柱體的體積也等於底面積乘高。。。。。。

(3)想像:如果把圓柱像這樣等分成32份、64、128份後再拼起來,會怎麼樣?有怎樣的變化趨勢?分成無數份呢?(平均分的份數越多,拼起來的近似長方體的長越近似於直線,這樣整個圖形越近似於長方體。如果照這樣分成無限多份,拼出的圖形就是長方體)

3、教師課件演示圓柱轉化成長方體的過程。

4、師生共同推導出圓柱的體積公式:

長方體的體積=底面積高

圓柱的體積=底圓柱面積高

v = sh

5、鞏固公式

①v、s、h各表示什麼?

②知道哪些條件就可以求圓柱的體積?

а、知道底面積和高可以直接用公式計算圓柱的體積;

b、知道底面半徑和高,可以先計算出底面積,再計算體積;

c、知道底面直徑和高,要先算出半徑,再算出底面積,最後才能計算出圓柱的體積。

學生回答後師板書。

6、教學例4、例5。

課件分別出示例4、例5,讓學生找出題中的條件和問題,然後獨立完成,集體訂正。

三、實踐練習

1、出示課件:人民大會堂東門前的門柱和壓路機大前輪的有關數據求出它的體積。

2、拓展延伸:同學們到工廠參加社會實踐。工人師傅拿出一塊長、寬、高分別是6釐米、5釐米、4釐米的長方體,問:同學們,現在我們要把這塊木料加工成一個體積最大的圓柱體,你們想一想,圓柱的底面直徑和高應是多少?小林想了想說:我知道了。

同學們,你們知道小林是怎樣想的嗎?

四、課堂總結;

通過本節課的學習,你有什麼收穫?

蒙氏圓柱教案篇3

教學內容:教材第5~6頁例2、例3和練一練,練習一第48題。

教學要求:

1.使學生理解和掌握圓柱體表面積的計算方法,能根據實際情況正確地進行計算,培養學生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的能力。讓學生認識取近似值的進一法。

2.進一步培養學生觀察、分析和推理等思維能力,發展學生的空間觀念。

教具學具準備:教師準備一個圓柱模型(表面要有可揭下各個部分的一層紙);學生準備一個圓柱體。

教學重點:掌握圓柱側面積的計算方法。

教學難點:能根據實際情況正確地進行計算。

教學過程:

一、複習鋪墊

1.複習圓柱的特徵。提問:圓柱有什麼特徵?

2.計算下面圓柱的側面積(口頭列式):

(1)底面周長4.2釐米,高2釐米。

(2)底面直徑3釐米,高4釐米。

(3)底面半徑1釐米,高3.5釐米。

3.提問:圓柱的`一個底面面積怎樣計算?

4.引入新課。

我們已經會計算圓柱的側面積,那麼怎樣計算圓柱的表面積呢?這節課就學習圓柱的表面積計算,(板書課題)

二、教學新課

1.認識表面積計算方法。

(1) 請同學們拿出圓柱來看一看,想一想圓柱的表而包括哪幾個部分,然後告訴大家。指名學生拿出圓柞,邊指邊說明它的表面包括哪幾個部分。

(2)教師演示。

出示教具,說明把表面全部展開,看一看得到什麼圖形,和大家說的對不對。揭下圓柱表面的紙,貼在黑板上,再與圓柱對比說明各個部分,明確圓柱表面包括一個側面和兩個相等的圓。

(3)得出公式。

請同學們看着表面展開的圖形說一說,圓柱的表面積應該怎樣計算?(板書:圓柱的表面積:側面積+兩個底面積)追問:圓柱的側面積怎樣算?圓柱的一個底面積怎樣算?

2.教學例2。

出示例2,學生讀題。提問:這道題分哪幾步來算?你們會做嗎?指名一人板演,其餘學生做在練習本上。集體訂正,讓學生說說每一步的具體含義,是怎樣算的。

3.組織練習。

做練一練第1題。指名兩人板演,其餘學生做在練習本上。集體訂正,說說這兩題計算時有什麼不同的地方,爲什麼?指出:計算圓柱的表面積,要注意題裏的條件,正確列出算式計算。

4.教學例3。

出示例3,學生讀題。提問:這道題實際是求什麼?這裏求表面積與例2有什麼不同,爲什麼?(只要用側面積加一個底面積)指名學生板演,其餘學生做在練習本上。集體訂正,追問爲什麼只加一個底面積。強調不用四捨五入法及其理由,說明用進一法,並讓學生說明結果的近似值,板書訂正。

5.組織練習。

(1)下面的數用進一法保留整數,各是多少?(口答)

162.3 29.4 3.8 42.6

(2)做練一練第2題。讓學生做在練習本上。指名口答前兩步各求什麼,怎樣算的。(老師板書算式)提問:第三步要怎樣算,爲什麼只加一個底面積。

三、課堂小結

這節課學習子什麼內容?你學到了些什麼?指出:求圓柱表面積在實際應用中,要注意題裏的實際情況,弄清什麼時候要側面積加兩個底面積,什麼時候要側面積加一個底面積,什麼時候只要求側面積,然後計算結果。另外,在求需要材料取近似數時,一般要用進一法。

四、佈置作業

課堂作業:練習一第5~7題。

蒙氏圓柱教案篇4

教材分析:

球體和圓柱體是幼兒在生活中能經常接觸到的幾何形體。大班幼兒基本具備區別典型球體和圓柱體的能力,也能夠發現生活中與球體和圓柱體形狀相似的物體,但對球體與圓柱體的異同並沒有清晰的認識。如何使幼兒通過直接體驗與感知發現、瞭解、表達球體與圓柱體的異同是本次活動的重點。導入部分,出示球體與圓柱體玩具材料,引導幼兒簡單玩一玩,分一分,初步感知球體的外形特徵。通過幼兒的動手操作,探索物體滾動方向,鼓勵幼兒用看一看、摸一摸、試一試的方法大膽探索、仔細甄別並有條理的表達球體圓柱體的主要特徵,再提供各種材料嘗試自制球體圓柱體,鞏固對圓柱體球體特徵的認識。最後結合幼兒的生活經驗,感受球體圓柱體在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活動目標:

1、認識球體和圓柱體,初步瞭解球體和圓柱體的主要特徵。

2、能大膽探究、仔細觀察球體與圓柱體,積極與同伴交流自己的發現。

3、體驗探究學習樂趣,感知球體與圓柱體在生活中的應用。

活動準備:

圓柱體、球體的玩具若干;圓柱積木、保利龍球若干;斜坡4個;報紙、長方形硬卡紙、圓片、橡皮泥、飲料瓶若干;課件一份。

活動過程:

1、操作球體與圓柱體玩具材料,初步感知球體與圓柱體的外形特徵。

要求:請小朋友玩一玩老師帶來的玩具材料,看看它們是什麼樣的?幼兒探究……

提問:你玩的什麼?它是什麼樣的?

小結:剛纔玩的玩具可以分爲兩類。一類是像球一樣,一類是像柱子一樣。

2、自主探究,發現球體和圓柱體的主要特徵。

(1)玩一玩、滾一滾,對比觀察球體和圓柱體。

①引導幼兒在斜坡上滾動球與圓柱積木,發現它們滾動路線的不同。

提問:球和圓柱積木是怎樣的滾動的?有什麼不同?

小結:球和圓柱積木都可以滾動,但是球可以向各個方向滾動,圓柱積木滾動的方向單一。

②引導幼兒看一看、摸一摸球與圓柱積木,發現其外形特徵。

提問:球與圓柱積木是什麼樣的?

小結:球不管從哪個方向看都是圓的,摸起來很光滑,這樣的物體叫做球體。

圓柱積木上下兩面是一樣大的圓形,上下一樣粗,這樣的物體叫做圓柱體。

(2)嘗試用各種材料製作球體和圓柱體,加深對其外形特徵的認知。

提問:你製作的是什麼?是怎樣做的?

小結:圓片疊高、卡紙捲起來、瓶子粘上橡皮泥可以變成圓柱體;報紙、橡皮泥團球可以變成球體。

3、藉助課件拓展經驗,感受球體和圓柱體在日常生活中的廣泛應用。

提問:生活中有哪些東西是球體或圓柱體?

擀麪杖、汽車輪子、壓路機有什麼用?

小結:生活中有許多球體和圓柱體,他們都有自己的本領,給我們生活帶來了方便。

蒙氏圓柱教案篇5

一、活動目標

1、通過觀察、操作,讓幼兒認識圓柱體的基本形體特點。

2、正確辨別生活中的圓柱體,激發幼兒學習數學的興趣。

二、活動準備

一副畫有基本圖形的畫(三角形、圓形、長方形、正方形、橢圓形)、自制可拆解的圓柱體一個、雙面膠若干,等同雙面膠大小的圓若干、表格一張(生活中的圓柱體與類似圓柱體的物體若干)、幼兒記號筆小紙條若干、卡紙若干(長方形、正方形)

三、活動過程

(一)引出

1.小朋友,今天圖形王國裏來了些老朋友,你們還認不認識它們,我把它們請出來。

出示一副畫有基本圖形的畫(三角形、圓形、長方形、正方形、橢圓形),幼兒進行復習。

2.接下來,又來了位特殊的朋友,你們認識它嗎?(出示自制可拆解的圓柱體)

(二)教師操作,幼兒發現圓柱體的基本特徵

1、我請小朋友們張大眼睛來瞧瞧,這個數學王國裏的形體有什麼特點?從上往下看,是一個什麼形狀?從下往上看又是一個什麼形狀?

2.教師操作對圓柱體進行解剖:先豎的解剖,打開來瞧一瞧是什麼形狀?

橫的解剖發現什麼?切一刀看一看,切一刀看一看,你會發現什麼?這切開來的圓一個個我把它放在一起它們的大小你們看都是怎樣的?(一樣大)

垂直的切

揭示圓柱體概念:由無數個一樣大小的圓形紙片重疊而成的立體圖形,兩端的圓形也是一樣大,中間部分站起來是一條直線,放倒後能滾動,這種像柱子的形體叫圓柱體。

(三)觀察操作區分比較

1.請幼兒將自己的學號寫在每張小紙上然後辨別生活中這些物體是否圓柱體?

2.教師進行小結,對有疑意的進行個別交流指正,有必要的話就驗證該物體。

(四)幼兒製作圓柱體

接下來,老師給小朋友準備了一張卡紙,請你用雙面膠和這張卡紙也來做一個圓柱體。

小結:圓柱體有高的、有矮的、有粗的、有細的,只要它的兩端是兩個一樣大的圓形,中間部分一樣粗,站起來是一條直線,表面光滑,放倒後能滾動,不管它有多高、多矮、多粗、多細,都是圓柱體。

(五)、生活中的圓柱體

你能說說在生活中你還見過哪些圓柱體嗎?

蒙氏圓柱教案篇6

活動目標:

1、認識圓柱體,瞭解圓柱體的基本特徵,會說出、找出並製作出與圓柱體相似的物體。

2、感知圓柱體與球體的不同特徵。

活動準備:

1、提供圓柱體實物若干,如易拉罐、積木、塑料瓶等,紙、筆

2、每人10枚一樣大小的硬幣、長方形紙張、雙面膠等

3、提供圓柱體實物若干,例:易拉罐、積木、塑料、球、紙張等。

4、準備學習包《科學·神奇的幾何體》。

活動過程:

一.引導幼兒觀察,激發幼兒參與活動的興趣:

觀察實物的特徵。注意物體相對的上、下部。

二.幼兒動手操作,自由探索。

[1]小組探索:提供圓柱體事物,讓幼兒自由探索。

觀察的過程中發現了什麼?圓柱體和球有什麼不同?把這兩種實物立放在桌上和側放在桌上會出現什麼不同的現象?

[2]想辦法把易拉罐上、下兩面畫下來,說說看你自己發現了什麼?

[3]想想用什麼方法才能把長方型的紙張變成圓柱體?

[4]想想怎樣把橡皮泥變成球體或是圓柱體?

1、組織幼兒進行討論:和小朋友們一起說說,自己在日常生活當中還見過什麼像球體或是圓柱體的物品?

2、教師指導幼兒完成學習包《科學·神奇的幾何體》

3、活動延伸:

找找家中什麼東西是球體的?什麼東西是圓柱體的?並且把它記錄下來,帶到班級來與同伴交流。

蒙氏圓柱教案篇7

教學內容:蘇教版第3-4頁圓柱和圓柱的側面積“練一練”練習一第1~3題。

教學要求:

1、使學生認識圓柱的特徵及各部分的名稱,能正確判斷圓柱體,培養學生觀察,比較和判斷等思維能力。

2、使學生認識圓柱的側面,理解和掌握圓柱側面積的計算方法。

3、進一步培養學生主動探索精神和發展學生的空間觀念。

教學重點:使學生認識圓柱體的特徵和圓柱體的側面積的計算方法。

教學難點:怎樣推導圓柱體側面積的計算方法。

課前準備:

1、教師準備一個長方體模型,若干個圓柱實物,其中要有一個側面貼有包裝紙的圓柱體。

2、學生準備若干個圓柱體實物。剪下書第127頁的圖形,膠水。

教學過程:

教學步驟:

教師活動過程

學生活動過程

一、複習引入

1、口答

2、導入新課,

板書課題.

1、(1)請學生口答長方形的面積及圓的周長計算公式。

長方形的面積=長×寬 c=πd c=2πr

(2)口答:

①一個圓的直徑是8釐米,周長是多少?

②一個圓的半徑是3釐米,周長是多少?

2、(1)我們以前學過哪些立體圖形?長方體和正方體有什麼特徵?

(2)教師出示準備的圓柱體,請學生回答這和我們以前學過的立體圖一樣嗎?如果讓你給這個圓柱設計包裝紙,你知道需要多少包裝紙嗎?

1、學生口答

2、學生討論,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二、學習探索

1、圓柱的認識

2、圓柱各部分的名稱

3、練習

4、圓柱的側面積計算:

(1)認識圓柱的側面展開圖。

(2)推導圓柱側面積的計算方法。

1、請學生拿出自己準備的圓柱形物體,充分感知,然後說一說自己對圓柱的認識。

2、教師根據學生的回答,

板書:

底面 2個平面 完全相同 圓

圓柱

側面 1個 曲面

3、教師指着實物說明,圓柱的上下兩面叫做圓柱的底面,然後請學生觀察,猜一猜這兩個底面大小怎樣?

4、讓用學生用手摸一摸圓柱周圍的面,然後提問:

這是一個什麼的面?

5、教師根據學生回答板書。

6、讓學生找一找圓柱的高,然後教師出示圓柱的立體圖形,說明:兩個底面之間的距離叫做圓柱的高。教師先畫出一條高,再讓學生畫高,教師提問:剛纔大家從不同位置畫了高,說明高有多少條?

7、(1)口答,練習一第1題

(2)說一說你見過哪些物體是圓柱形?

8、教師拿出一個有包裝紙的圓柱體,教師示範把圓柱側面沿高剪開,然後貼在黑板上。

9、提問:你發現展開的側面是什麼形狀?

10、這個長方形的長和寬跟圓柱有什麼關係?

長方體的面積= 長 × 寬

圓柱體的側面積=底面周長×高

11、要求圓柱的側面積必須知道什麼條件?如果圓的周長設有直接告訴我們怎麼辦?

1、學生仔細觀察,用手去摸一摸。

2、小組討論

3、學生彙報。

4、學生回答

5、學生演示教師準備好的兩個底面

6、學生動手操作,然後說說自己對這兩個面的感覺。

7、請學生再次看一看,摸一摸自己準備的圓柱形物體,同桌互相說一說底面、側面各有什麼特點?

8、學生在自己準備的圓柱上畫出一條高。

9、學生動手操作

10、學生討論

11、學生彙報

12、求出圓的周長

c=πd或c=2πr

5、教學例1

6、解決問題

12、教學例1:一個圓柱底面的直徑是5釐米,高是12釐米,求它的側面積?

13、學生完成解決我們一開始提出的問題。

三、鞏固練習

1、做一做

2、口答(只列式不計算)

1、完成書本第4頁,練一練第2題。

2、完成書本第4頁,練一練第3題。

學生練習反饋:

四、作業

課內作業:練習一第2題

回家作業:1、練習一第3題

2、任取一個圓柱體實物,測量有關數據,計算出它的側面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