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簡歷模板館>熱點>教師文案>

十幾減8、7教學反思7篇

教師文案 閱讀(1.44W)

撰寫教學反思可以增強我們的自我指導能力,作爲一名老師,你們絕對要不斷地做教學反思,以下是本站小編精心爲您推薦的十幾減8、7教學反思7篇,供大家參考。

十幾減8、7教學反思7篇

十幾減8、7教學反思篇1

1、正確把握學生的起點,增強學習的有效性

在上這節課之前,我心裏想着學生已經能把十幾減9的計算方法說得較好了,那麼只要學生能把方法遷移到新知的學習中,學習十幾減8,7一定沒什麼問題的。可在上課過程中,學生的反應着實讓我大吃一驚。絕大多數學生看了“15-8”後都知道等於7,可是在交流算法的時候卻沒有這麼熱鬧。個別孩子提到了“破十法”,但有的學生還不知該怎麼“破十”——減不知減幾,加不知加幾;用“相加算減”的方法時,由於對8,7加幾這方面的知識不是很熟練,想起來也是磕磕絆絆,速度慢正確率也不高。看來我高估了學生的知識遷移能力和口算能力。特別是對於“破十法”,我們不能只教給學生 “破十”的方法即“怎麼破”,還要幫助學生認識到這種方法在現實生活中的作用。就比如“十幾減9”,有一小部分的學生雖然想到了先用10-9=1,但是他們只是利用已有的知識儲備和經驗想到的。至於爲什麼要“破十”也就是“這樣做有什麼好處”,他們卻不明白,更別說還沒想到的學生了。因爲他們沒有體驗或者是有過這種經歷卻不曾思考過“爲什麼要這樣做”,也就是對“破十法”沒有真正的理解。所以在今天的學習中出現了有部分學生不知道利用遷移或者想到了但不知道該怎麼用。看來還得去生活中找一找“破十法”的運用,帶着它走進課堂,幫助學生“知其然而又知其所以然”。我想只有這樣才能使知識真正地成爲自己的東西,才能爲自己靈活運用。

2、過分強調“相加算減”,限制了孩子的思維發展

由於有了前一課的基礎,學生在本節課的算法交流中,多數用的都是“想加算減”的方法。這不禁引發了我的思考:

(1)教材中雖然多處提到讓孩子用自己喜歡的方法算,但直到本單元的結束,在潛移默化中要求學生用“想加算減”的方法,那麼我們在教學中如何把握住這個度?

(2)當大部分孩子都在使用“想加算減”的方法時,其他的方法是否要傳授個孩子?採用何種方式?

(3)“想加算減”的方法真的是最優嗎?

十幾減8、7教學反思篇2

這是一節課計算教學課程,結合具體生活情境,引導學生自主提出十幾減9的問題,並通過操作、思考和交流,探索十幾減9的計算方法,能正確地進行口算。學生若理解和掌握了十幾減9的計算方法,學習後面的十幾減8、7等內容就比較輕鬆了。因此,這部分內容既是本單元教學的重點,也是能否掌握好本單元知識的關鍵。

依據新的《數學課程標準》要求:“由於學生生活背景和思考角度不同,所使用的方法必然是多樣的,教師應尊重學生的想法,鼓勵學生獨立思考,提倡計算方法的多樣化。”我備課過程中力求體現以下幾點:

1、創設生動具體的教學情境,使學生在愉悅的情景中學習數學知識。

2、鼓勵學生獨立思考、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

3、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滿足多樣化的學習需求。

新授課時,爲了引出多樣化的算法,我在課前設計了一些相關的複習題,爲可能出現的算法作鋪墊。在口算“13-9”時,只有個別孩子想到了先算“13-10=3”,再算“1+3=4”,這是一種很好的算法,但能感受到並不是每個孩子都理解了。值得關注的是,在我問及答案是多少時,學生幾乎是異口同聲的說:“4”。再問他們是怎樣想的,一個個不知所言。於是,我讓孩子們擺小棒,讓他們自己動手、動腦,充分感受自己的解題方法,激發了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和積極性,讓抽象的計算過程有了具體形象的支撐。在交流擺小棒的過程中,我再幫助學生抽象出口算方法,這樣,孩子們的口算方法漸漸豐富起來,有些甚至是教科書上沒有出現的,有的孩子也用珠心算來算題……

儘管有些學生把簡單的問題複雜化,但只要正確,我都給與肯定。畢竟孩子動腦筋思考了,保護他們主動學習的積極性,是很有必要的。一節課下來,我發現,這些孩子們的內心世界有多豐富多彩,只是由於年齡的因素,孩子不能很清楚地表達出來,但不能因此而限制他們的思維模式。教學中應充分考慮學生生活背景和思考角度的不同,尊重學生的想法,鼓勵他們用不同的方法解決問題,使每個學生找到適合自己的方法。至於多種方法中哪一種比較簡便,老師的引導和孩子的積累想結合,答案一定會水落石出。老師需要給學生留出消化吸收的空間,千萬不要強加給學生,應讓他們在逐步的體驗中自然而然的接受,從而選取更優的方法。

當然,在課堂教學過程中,也會有小部分學生不能充分地展開自己的思維,用自己的方法解決問題,達到有效的學習效果,這就要靠老師耐心地引導以及學生持久性地學習,逐步使學生基本都學會如何去展現自己的有效的學習方式。

十幾減8、7教學反思篇3

十幾減5、4、3、2是在學生經歷了十幾減9和十幾減8、7的大量練習基礎上,這時學生的計算技能基本形成,計算方法基本熟練。與前面的十幾減9、8、7相比,在今天的學習過程中學生學得相對輕鬆,絕大多數學生能將“破十法”自主遷移到本課的學習中。教學中有讓學生說計算過程時,關注平日裏不太會表達、思維較慢的幾個學生,雖然在回答中還有些不自信,但也清楚地表達自己的想法,對學生自己來說是一種肯定,對我來說更是高興。

這堂課我首先讓學生用已經掌握的方法自己先試着去算12-3=12-4=12-5=通過學生試做,再讓孩子們同桌互相說說他是怎麼算出來的?最後,我讓孩子們在班上說出來。接着我讓孩子獨立完成11-5=11-4=11-3=8,看誰最快完成。

通過問題:你有什麼發現?發展了學生的思維,學生會發現被減數沒變,減數越小,結果就越大;減數越大,結果就越小。得到了課堂的生成。

課堂不足,發現孩子掌握破十法以後,在計算的過程中不怎麼會用其他的如:看加想減,遞減法等等。從作業的反饋來看,有些學生能正確計算,但不能靈活計算,特別是學生相對喜歡用“想加算減”來計算,面對一個算式時,當他想不到相應的加法就會束手無策,因此在今後的教學中還應進一步鼓勵學生用多種方法去思考與解決問題。

十幾減8、7教學反思篇4

教學目標:

1、使學生在掌握十幾減9的基礎上自主探索十幾減8、7的方法。

2、使學生初步學會利

用加減法的關係計算十幾減8、7,進一步理解和掌握做減法的思考方法。

3、培養學生合作交流自主觀察探索的能力。

教學重點:

能夠比較熟練的計算十幾減8、7,理解計算過程。

教學難點:

理解十幾減8、7的計算方法。

教學反思:

本節課我教學時從複習8加幾的口算入手,通過搶答激起學生的興趣,提取學生頭腦中的已有知識,再出示口算題卡讓學生開火車口算十幾減9,並選取兩道題讓學生說說計算方法,爲教學新知識打下基礎。然後引導學生結合具體情境自學例題。在學生遇到困難時後我讓每位學生動腦思考、有困難的可以動手操作,在自己的實踐活動中發現15-8的計算方法,在探索過程中使每個學生有較明確的目的,主動參與到課堂學習活動中。給了學生充分的思考時間後再爲學生提供充分交流的機會,學生在交流的過程中儘量給學生鼓勵肯定合理的計算方法,充分調動了全班同學的學習積極性。由於在教學十幾減9中,學生已經偏向用“破十法”和“想加算減”計算,所以在交流算法中也只出現了這兩種算法,我也並沒有提出用“平十法”即15-5=10,10-3=7來計算,我認爲學生已經自己選擇了算法的優化

十幾減8、7教學反思篇5

本節課是“十幾減9”,是在20以內進位加法的基礎上,用想加算減的方法來計算。學生理解了十幾減9的計算方法,選擇了自己喜歡的算法,就可以把它遷移到後面其他退位減的計算裏,促進自己的學習。爲了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我從學生熟悉的生活情境與童話世界出發,選擇學生常見的“買桃”一事,創設了一個問題情境,讓學生憑着日常生活中對買桃的一些生活經驗,帶着問題,從不同角度去探索、去尋找解決問題的好方法,逐步產生學習數學的願望和興趣。在例題教學時,我讓學生主動探究,用小圓片代替桃子擺一擺,說一說,怎樣計算13—9,在學生在實踐、思考、討論的基礎的上,同時提出了多角度思考的要求,學生在交流彙報中,逐步明確,計算“十幾減9”可以有不同的算法,只要學會用以前學過的方法去分析和思考。結果課堂上出現了爭搶介紹自己方法的局面。

方法1:一個一個地減。

方法2:先從10裏面去掉9,再把剩下的1和3合起來是4。

方法3:先去掉3,再從10裏面去掉6,得4。

方法4:想加算減。(因爲9+4=13,所以13—9=4)

方法5:先去掉3,再從10裏面去掉3,再去掉3,得4。

但在這熱鬧的後面,卻有一些我們老師看不見的問題,課堂熱鬧了,學生活躍了,但當我們真正做題時,差生出現了,課堂上的方法太多,有些學生無從下手了。這麼多方法我用哪一種呢?由於學生生活背景和思考角度不同,所使用的方法自然是多樣的。因此,作爲教師尊重學生的想法,引導學生用自己喜歡的方法計算,鼓勵學生獨立思考,提倡計算方法的多樣化,這樣不僅可以幫助教師瞭解不同學生的學習特點,而且有助於促進學生的個性發展。所以我現在採取的方法是:課上民主,搞素質教育,課後補差,搞應試教育。

十幾減8、7教學反思篇6

這節課我教學的是《十幾減九》。讓學生先看圖,根據情境提出數學問題並解答,初步學會十幾減九的計算方法(想加算減)。通過一節課的教學我有以下幾點反思:

首先,從自身反思:

1、在教學過程中,教學語言不精練,不會使用專業的教學術語,比較羅嗦。一個問題學生說完後,我又接着重複一遍,不僅浪費了時間還讓學生感到不耐煩。總的來說語言表達能力比較差。

2、不會使用兒童語言,激勵性語言和鼓勵性語言比較單調。只用了“好”、“很好”,沒有走進學生,師生之間的配合不太好。

3、在教學過程中我沒有抑揚頓挫的聲音,也沒有教學激情,所以沒有調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以至學生在課堂中死氣沉沉。

其次,從學生方面反思:由於剛開學才兩三週,學生還沒有回到學校的學習生活當中,沒有走進角色,感覺學生也不太適應;再加上第二單元的內容和第一單元的內容沒有聯繫。上學期學過解決問題,也只是讓學生試着提一提,也沒有當成重點問題進行學習;本節課又是第二單元的第一課時,所以導致學生不知道什麼是問題,也就不會提問題。另一方面,由於學生知識面窄,語言貧乏,尤其數學語言更難以正確表達。有時他們能夠想到、做到,但就是不能表達出來。比如我講的破十法,十五分成五和十,十減九等於一,一加五等於六。學生會這種方法,但就是不會表達,口頭表達能力也較差。

第三方面,我從教學設計上進行了反思:

1、導入新課不新穎,練習題設計比較單調。

2、在備課過程中我過高估計了學生。

3、我深刻的感悟到在課堂教學中教師的引導起着關鍵的作用。只有老師正確的引導,學生才能跟着老師的思維走進教學內容中;如果老師有一步引導出錯,學生就會偏離方向,甚至越偏越遠。本節課失敗的主要原因是因爲我引導有誤,不會引導,以至學生走投無路,無話可說。

今後打算:

1、逐步培養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讓學生有敢說的勇氣;讓學生把話說清楚、說完整,同時也逐步培養自己的表達能力。

2、多研究教材,認真備課,精心設計教學過程。

3、虛心向老教師學習,逐步學會引導的技能。

4、講授新課時保持學習興趣。

我準備這樣做:

(1)重視運用教具、學具和電化教學手段,讓學生的多種感官都參與到教學活動之中。

(2)營造良好的教學氛圍,建立和諧的師生關係,使學生在輕鬆愉快的環境中學習。

(3)創設良好的教學情境,通過富有啓發性的問題,組織學生相互交流,讓學生不斷體驗到成功的歡樂,保持學生的學習興趣。

十幾減8、7教學反思篇7

教學目標:

1、理解“十幾減幾”的算理,學會“十幾減幾”的口算方法,正確計算“十幾減幾”的題目。

2、體驗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繫和探索學習的樂趣。

教學重點:

掌握十幾減幾的口算方法,正確地計算十幾減幾的題目。

教學難點:

能夠運用多種方法進行口算並且正確率高。

教學反思:

這節課教學時從複習8加幾的口算入手,通過搶答激起學生的興趣,提取學生頭腦中的已有知識,再出示口算題卡讓學生開火車口算十幾減9,並選取兩道題讓學生說說計算方法,爲教學新知識打下基礎。然後引導學生結合具體情境自學例題。在學生遇到困難時後我讓每位學生動腦思考、有困難的可以動手操作,在自己的實踐活動中發現15—8的計算方法,在探索過程中使每個學生有較明確的目的,主動參與到課堂學習活動中。給了學生充分的思考時間後再爲學生提供充分交流的機會,學生在交流的過程中儘量給學生鼓勵肯定合理的計算方法,充分調動了全班同學的學習積極性。由於在教學十幾減9中,學生已經偏向用“破十法”和“想加算減”計算,所以在交流算法中也只出現了這兩種算法,我也並沒有提出用“平十法”即15—5=10,10—3=7來計算,我認爲學生已經自己選擇了算法的優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