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簡歷模板館>熱點>教師文案>

槓桿的科學教學反思7篇

教師文案 閱讀(3.35W)

撰寫教學反思可以增強教師的教學科研意識,作爲一名教師,你們肯定要不斷地撰寫教學反思,下面是本站小編爲您分享的槓桿的科學教學反思7篇,感謝您的參閱。

槓桿的科學教學反思7篇

槓桿的科學教學反思篇1

第一單元

1、《槓桿的科學》

本學期新接手的這5個班級,由於上學期測評成績很不理想,所以在經過了兩堂課的課前交流後,決定從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及觀察習慣入手安排教學,例如在本課的教學中,首先,因爲槓桿的發明者是阿基米德,有必要在課堂上簡單提一提阿基米德這個人物和他的故事,利用他要撬動地球的“大話”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

這一課教學的重點在於槓桿上的三個位置的教學,分析這三個點的位置關係,結合平時學生自己的感受和體驗,讓孩子先自我分析一下,分別將用力點放在槓桿前後不同的幾個位置,那我們的用力情況會費力一點還是省力一點。如此讓學生有一個初步的力的體驗過程,在這同時也分析一下用力點離支點的距離關係是近了還是遠了。這樣的分析有助於學生理解省力槓桿和費力槓桿的那些距離關係。

等弄清楚這些關係之後再讓學生在槓桿尺上掛一個省力槓桿和一個費力槓桿。把全班同學的省力槓桿拿出來分析一下是不是這樣的情況,再把全班同學掛的費力槓桿拿出來分析一下是不是費力槓桿。最後總結科學概念。這一環節讓全班同學共同完成表格,相當於把每位同學自己掛的鉤碼平衡狀態的情況讓大家一起來記錄,並分析,然後讓學生自己再體驗掛不同省力情況的鉤碼。這樣的操作時間上會比較節約,彙報的時候大家都能看到同類型的情況,有助學生仔細分辨。

嘗試的發現:第一個班是讓學生隨意掛一個平衡槓桿,然後分析自己的槓桿是屬於費力的還是省力的,這樣的教學有阻礙教學概念的混淆,難以達成教學目標,所以,從第二個班起我改爲讓學生先分析省力槓桿的情況和費力槓桿的情況,然後再來掛槓桿尺上的鉤碼。

2、《槓桿》教學反思

本節課的主要知識目標是讓學生認識槓桿,瞭解槓桿的作用及其在生產生活中的確應用。

在槓桿應用的探索這部分,教學參考中有兩種方案:一是通過實驗,不改變重點到支點距離和物重,只改變力點到支點的距離,判斷拉力的大小,從而判斷是否省力,學生也能很容易看出兩個距離的大小關係,但是這樣學生參與的很少;二是像課本那樣不給任何數據,學生自己填,又感覺太難,學生會無從下手。所以我選擇了第二種情況,出示多種數據,讓學生歸納總結,通過課堂實踐,發現還是沒有找準學生的位置,致使這個環節實驗速度緩慢,時間被耽誤了,草草結束,學生還不是很理解。通過本節課的教學給我的最大的感觸是上課時教師一定要有時間觀念,要隨時根據課堂的實際情況改變教學方案,使課堂變的靈活,本節課最大的缺陷就在於我沒有根據實際情況做適當的調整,在應用的探索部分可以通過一個小遊戲讓學生用直尺撬本子先感受一下何爲省力何爲費力,再進行實驗探索,效果會更好,考慮的也不夠全面。還有就是在教學過程中還忽略了學具的使用,這就是我對本節課的自我評價與反思。

3、《槓桿類工具的研究》

本課教學的難點在於不規則的槓桿工具研究,關鍵要讓學生體驗典型幾種槓桿的情況。經過我的課堂教學感受除了讓學生動手體驗,更要用視頻播放來分析

槓桿的三個點會更好,原因:第一,學生自己在操作的時候,自己雖有體驗,但有時自己不太容易找到在做這些動作的時候直觀的一種感受。第二,其餘同學在做這個動作的時候,學生一般不去注意。所以,我覺得不僅要讓學生感受,還要讓學生看視頻,這個視頻當然是重複做開瓶或者撬開奶粉罐的動作。

槓桿類的工具的尋找在書本上有10個例子,這些例子有些比較簡單,有些比較難,對於像切紙刀、筷子、核桃夾、訂書機這些要做具體的分析。

本課的拓展知識點就是費力槓桿作用,生活中有省力槓桿,爲什麼還要造一些費力槓桿呢?這一點的分析對於學生深入槓桿概念很有好處,有效提高學生的知識範疇。

4、《輪軸的祕密》

本課教學“輪軸”的祕密,對學生而言,輪軸雖是一個新的簡單機械知識,但生活中的應用卻相當廣泛,在教學中,要努力喚起學生的潛意識,當他學完這課後,他會恍然大悟:“哦,原來是這個道理啊!”,並會去關注生活中更多蘊含着科學道理的事物和現象。

爲了讓學生能有切身體會,我爲每個小組準備了一個水龍頭和一把螺絲刀。水龍頭是去五金店裏借的,學校可沒有,最好找那種“輪”可以卸下的水龍頭,這樣可以讓學生體會一下,在軸上用力扭水龍頭那費力的感覺,就對“輪上用力可以省力”有更深的印象了。

最後,讓學生例舉生活中應用了輪軸的現象,學生能說出很多很多,除了書中五種,還提到了:自行車的龍頭、鑰匙、電扇開關等等,開紅酒的開瓶器等等。充分體會到了生活中的機械應用無處不在,機械的應用給人們的生活帶來了極大的便利。

本課教學,也更使我感覺到科學課的材料準備很重要,課前教師自己的操作體會很重要。如果沒有這些準備,上課時就要事倍功半,就要出洋相。

5、《定滑輪和動滑輪》

這一課的教學目標相對比較簡單,課堂中着重讓學生理解了定滑輪和動滑輪的概念,這是上好這節課的關鍵,否則學生會把定滑輪和動滑輪相互混淆。

通過實驗學生很容易得出相關的結論,定滑輪和動滑輪的省力情況學生能從實驗數據中很快就發現,只是這裏教師要提醒孩子去分析用力的方向與物體移動的方向之間的關係,從而更明瞭改變力的方向問題。學生在寫結論的過程中有一小部分學生喜歡把“改變用力的方向”簡寫成“改變方向”雖然只相差幾個字,但這幾個字在這句話裏的含量還是很高的,教師在上課的過程中最後要強調這點。

從課的深度來看,本課挖深一層就可以從槓桿的原理來分析定滑輪和動滑輪的省力情況,這讓學生在理解滑輪的概念的時候又增加印象了。

6、《滑輪組》

滑輪組一課的教學我在課堂上還是有所欠缺,唯一的遺憾是實驗材料不夠,沒能做多組滑輪組提升重物的實驗。

如果放棄了多組滑輪組的實驗操作,那勢必有更多的時間來進行一組滑輪組提升重物的實驗操作。根據實驗盒內的材料要裝一個滑輪組是能完成,但是跟書本上的裝置略有一點不一樣,爲了看看檢測學生的能力,我讓學生自己看着書本

上的裝置,然後從實驗盒內選取相應的材料來進行操作,通過課堂實踐有一半的學生能完成這個裝置,這一過程花費的時間稍長一些,近10分鐘,但我覺得培養孩子的動手能力還是有所提高的。

7、《斜面的作用》

斜面的作用一課的實驗不難,根據六年級孩子的水平應該可以很輕鬆通過自己設計實驗計劃並完成實驗。

我在選擇材料上得到集體備課時大家的建議,最後選擇用塑料盒加鉤碼當做重物來進行實驗,斜面則採用《光學實驗盒》的盒蓋當做斜面。選擇材料的意圖:第一,選擇斜面與重物之間的摩擦力要儘量縮小。第二,重物方便直接提升和加鉤碼。第三,大小要適宜。材料的選擇跟實驗的成功以及上課時的效率有很大的關係,通過實踐,這樣的材料有助於課堂效率的提高。

對於這一課的教學目標的制定,我有自己的想法:除了研究斜面的作用和坡度大小與拉力之間的關係外,我還重點設定讓學生理解到達同一高度,選擇不同斜面坡度的方法,分析選擇不同坡度的理由是什麼,從而進一步學習坡度大與坡度小的利弊關係,這跟生活實際是緊密相關的。

通過課堂教學25分鐘時間完成斜面的作用和斜面坡度與拉力大小之間的關係,剩下的15分鐘探討斜面的作用,生活中利用斜面的例子,以及分析斜面坡度大小的利弊關係。這樣的課堂結構安排時間緊密,效率提高,內容落實到位。

8、《自行車上的簡單機械》

對於這一課的教學自然要把自行車搬到教室裏了。

通過教學發現這一課的教學目標有些難度。難度一:學生尋找自行車上的簡單機械的部件只能找到幾處地方;難度二:這些部件利用的簡單機械比較難把握。這樣的兩個難點讓學生來發現,有些勉爲其難了,經過調整,我將自行車上的部件告訴學生,讓學生來分析這些部件利用了什麼簡單機械來工作,這樣就降低了難度,學生學習起來會更加有信心。

以後的教學建議:1、這一課中有幾個部件比較難判斷它屬於什麼簡單機械的類型,我們可以採用視頻播放的形式,讓學生再次分析他們的類型,有:手剎、制動架、後座夾,視頻的效果應該會很不錯。2、踏腳用力帶動後輪轉動的整個過程是由鏈條和齒輪來完成的。建議拆卸擋板,把齒輪和鏈條全部露出來,這樣會更加清楚觀察到裏面的結構。

第二單元

1、《抵抗彎曲》

本節課,我主要分三個部分:第一部分,認識柱子和橫樑;第二部分也是本節課的重點即探究橫樑的寬度與厚度和抗彎曲能力的關係;第三部分則是綜合運用研究橫樑平放與豎放。課後,經過自己的思考,我發現了很多的問題,進行了認真的反思。

上好這節課,我認爲在實驗中要使學生很好地把握控制變量法。因此,在實驗之前,我讓學生討論爲使實驗公平的開展,我們應該怎麼做呢?經過學生的討論,有的學生說“墊紙橋的高度都要統一即橋的高度相同”,有的也提出“橋架空的長度要保持一致”,有的學生補充“墊圈要放在中間,並且要輕放”。在我的引導之下,又得到了統一的彎曲標準——紙樑中間接觸桌面。這些回答,很好地

解決了如何控制變量法。爲了使學生更清楚明白這幾點,我綜合概括後以課件的形式放映。但是,由於我的倉促,學生看的時間過於短。經過這次實驗,我發現在今後實驗素材的準備上,我要更加地仔細,清楚講明要求。

2、《形狀與抗彎曲能力》

本課是在上一課研究了“寬度、厚度與抗彎曲能力”的關係基礎上,進一步研究改變形狀對增強抗彎曲能力的作用。本課的實驗操作仍比較簡單,教學重點還是應該放在對實驗數據的分析上。在教學安排上,從生活現象入手,通過實驗,應用結論再分析解決生活中的事物。

上課初,讓學生看看生活中將各種鋼材、鋁材加工成各種形狀的圖片,最好是生活場景圖,如屋頂雨篷、鐵路鐵軌等,這樣學生更能明白這些形狀的材料應用在哪裏,而書本中的插圖是堆放着的材料比較抽象。如果能找些這樣的材料給學生看看,就更好了。我找了些塑鋼窗的邊角料、角鐵等,豐富學生的認識。由此引入思考:爲何要加工成各種形狀?解決這個問題,開展驗證性實驗。實驗的操作很簡單,實驗過程中,要發揮學生的想象,讓他們設計出各種形狀,不要僅侷限於書本中的幾種形狀。這個實驗,只能改變紙的形狀,其他各項條件均不能變化,所以給學生提供數張大小、材質一樣的紙,同時,考慮到某些形狀上面無法擺放墊圈測試承重力,我給學生提供回形針,可以將回形針摺好掛在紙橋上掛墊圈測試。對於實驗數據的分析,讓學生意識到,同樣的紙,改變形狀就能大大增加它的抗彎曲能力就可以了,不要引導學生去思考分析哪種形狀的抗彎曲能力會更大,這並不是本課所追求的,如果有學生提出,可以讓他們課後再開展這方面的探究,不應再課堂上深究。爲何改變形狀就能大大提高紙的抗彎曲能力?引導學生結合上一課的研究結論進行分析,還是比較容易能夠解決的,改變形狀後,雖然因爲減少了寬度而損失了一些抗彎曲能力,但增加了厚度,所以大大提高了紙的抗彎曲能力。

3、《拱形的力量》

拱形這一形狀,學生還是認識和熟悉的,但拱形有多大的力量,學生卻沒有太多太深入的瞭解。通過本課的學習,學生不但要認識到拱形承重的力量,還需要知道拱形爲何能承受較大壓力的原因,這也是本課教學的難點,這個難點的突破,必須藉助於實驗,通過實驗現象,通過實驗數據,使學生有一個清楚的認識和了解。

本課實驗在操作上並沒有什麼難度,重在引導學生觀察實驗現象,進行思考分析,從而推理得出結論,解決問題。搭一個西瓜拱的活動,有必要稍作改動。第一,這個季節,西瓜是挺貴的,教學成本太高;第二,西瓜拱的效果也不見的最好;第三,課堂上操作存在一定難度。我的處理是:1、教師用冬瓜演示搭一個冬瓜拱,然後壓重物,如鉤碼盒,激發學生的興趣,促使其也去嘗試一下。之所以選用冬瓜,是因爲其即便宜易得,而且操作也方便。教師演示指導時,要特別說明冬瓜塊的切法:刀口指向圓心。2、課外要求學生回家用冬瓜也搭個冬瓜拱試試,做完後冬瓜仍可燒菜吃不會浪費。

槓桿的科學教學反思篇2

?槓桿的科學》一課主要有兩個內容,分別是“認識槓桿”和“研究槓桿的祕密”。這節課上下來,給我的感覺是不順暢,很糾結!問題出在哪呢?作爲教師,我認真鑽研教材,精心製作課件,安排探究活動,已經做得夠到位了。反覆斟酌,我覺得應該是這一課的教材存在問題,那就讓我來給教材挑挑刺吧。

第一根刺:從撬棍引到槓桿,太急!

本課開頭如下:在一根棍子下面放一個支撐的物體,就可以用它撬起重物了。人們把這樣的棍子叫撬棍。(右邊是一幅卡通插圖,畫的就是一個人在用撬棍撬木箱的情景)然後馬上就引出來:像撬棍這樣的簡單機械叫作槓桿,並馬上介紹槓桿的三個重要位置。

對學生來說,“撬棍”是個新概念,它有什麼特點,它的工具原理是什麼,在學生對這些知識還沒有明晰的前提下,就輕率引出槓桿,還說“像撬棍這樣的簡單機械叫作槓桿”,學生能知道哪些是像撬棍這樣的機械呢?

我覺得,這個內容完全可以作爲一個教學點,標題爲“撬棍的祕密”。讓學生看圖或者實踐,充分討論撬棍的工作原理,知道它能省力以及省力的原因,再類推出螺絲刀撬東西、開瓶器開啤酒蓋,都是和撬棍相似,它們共同點就是有個支點,另外還有用力點和阻力點。這個時候,再提出“槓桿”的標準,就比較恰當了。

撬棍和類似撬棍的機械是由一根杆組成,那剪刀、鉗子、筷子這些工具和撬棍形狀明顯不同,那它們是槓桿嗎?學生肯定有爭議,那就讓他們繼續深入討論吧!當他們在這些工具上也找到了支點、用力點和阻力點,我們就可以總結:這些工具也是槓桿。

第二根刺:概念名詞不合理,煩瑣!

中學科學老師抱怨,國小科學常常把錯誤的概念教給學生。這個問題出在哪?除了是因爲許多科學老師的專業知識素養不高之後,還有就是教材編寫中的問題,在教材中有些編者生造的概念名詞,和通用的科學術語不一致。

比如本課中的“用力點”,在國中科學上描述爲“動力點”,雖然意思差不多,但是名稱不統一肯定會製造麻煩。還有在分析槓桿的時候,有一種情況是不省力也不費力,因爲字多,學生常略寫成不省力,導致表達不準確,我就納悶了,爲什麼這裏不用國中的“等臂槓桿”來描述呢?

第三根刺:問題描述不嚴謹,有歧義!

書本第4面有這樣的一個問題:“下面的工具是不是槓桿呢?說說我們的理由”。下面出示了6幅圖,分別是:羊角錘拔釘、老虎鉗、剪刀、天平、螺絲刀、擀麪棍擀麪。

粗粗看,好象沒問題。仔細分析,有4幅圖僅僅出示工具的名稱,容易產生歧義。比如螺絲刀,如果用來擰螺絲,那它就是輪軸而不是槓桿,可如果是用來撬蓋子呢,那就要歸類到槓桿了。再比如老虎鉗,用來剪鐵絲是槓桿,用來釘鐵釘也是槓桿,用來夾擰螺帽就是輪軸。

延伸到我們的作業本和考卷,有些出題人小氣的連圖都不給,就提供一個工具名稱讓判斷是不是槓桿,真的是很過分。

第四根刺:探究活動難掌控,耗時!

書第5面提出“用撬棍撬起重物一定能省力嗎”,這個問題我覺得有些好笑,難道用撬棍還會故意採用費力的方式嗎?然後提出用“槓桿尺”來研究槓桿作用,又說把“槓桿尺”當“撬棍”,我是真的被搞糊塗了,到底是研究槓桿呢,還是研究撬棍?

算了,還是按小標題“研究槓桿的祕密”來理解吧。問題是我們的實驗材料不夠精確,比如兩邊都掛一個鉤碼,左邊掛在第三格右邊掛在第四格,居然也差不多平衡。還有的學生在槓桿尺的一側選了兩個地方掛鉤碼。看來這個探究實驗設計還需改進或更換。

槓桿的科學教學反思篇3

這節課的主要目的有兩個:一是瞭解槓桿的三個點;一是槓桿的分類:省力,費力,既不省力也不費力。在生活中,學生其實對槓桿這種工具並不陌生,只是不清楚或沒思考過它的工作原理。因此,我在教學時,認識槓桿採用了講述的方法,學生也很快明白了它的三個點:支點,動力點,阻力點。研究槓桿的祕密時,採用槓桿尺作爲研究工具,讓學生大膽猜測,實驗,不拘泥某個特定的結論。

在實驗中充分發揮了學生的主動性,有效地利用和發展了學生的探究能力,使實驗得到了滿意的結果和正確的結論。但在數據的整理分析中,由於時間的限制,結論顯得有些倉促。這應當是我們新手普遍存在的問題,精確把握課堂時間,合理安排教學進度,在課堂教學中組織活動收放自如。在以後的教學中還要我多加註意。

槓桿的科學教學反思篇4

本課教學,是在上節課通過槓桿尺的研究得出槓桿如何省力、費力、不省力也不費力的前提下,探究生活中的各類槓桿類工具。對於此課教學,簡單枯燥的說教起不了多大效果,我儘可能多的通過實物,通過學生的動手操作激發學習興趣,在遊戲玩樂中體會科學的奧祕,掌握相應的科學知識。

如何區分槓桿是省力、費力、不省力也不費力,我先告訴學生兩步驟,1、先找到槓桿類工具的支點、用力點、阻力點;2、分析三個點之間的位置關係,依據槓桿尺實驗的結論來區分。對於小撬棍撬開油漆桶蓋、長夾子夾遠處文具袋、開瓶器開啤酒瓶三個活動,讓學生在活動中進行分析,前兩項較易掌握,但是用開瓶器開酒瓶蓋不少學生找不準阻力點和支點,我這裏用大量時間加以引導分析,強調支點的位置和重要性。

生活中更多的槓桿類工具的分析,我準備了大量的實物,當學生不甚明瞭時,通過我的操作使用演示,親眼看到了工作過程,學生就較易發現三個點,分析三個點的關係,從而能方便的區分是何種槓桿的應用。對於剪刀,我進行了補充,一是不同用處的剪刀,其阻力臂和用力臂的長短是不同的,如理髮剪、縫紉剪、園林剪、手工剪等;二是對於同一把剪刀,使用方法不同,其省力或費力情況也是不同的。對於費力的鑷子和筷子這兩種槓桿類工具,利用生活中在麪包店買麪包的親身經歷引導學生思考“爲什麼要設計成費力的?”讓學生明白費力槓桿也有好處,節約距離、衛生、方便。

在課中我採用了合作學習的方式,合作學習是新課程倡導的學習方式,而小組合作學習是課堂教學中一種常見的形式。在本課教學,我要求學生以積極的態度去合作完成教材中要求的兩組實驗。學生對實驗內容興趣濃厚,探究過程中也非常的積極與配合。

本課我還採用了畫圖表示的方法,自己感覺還不錯,用圖示直觀,可以讓學生可以一目瞭然,容易讓學生在雜亂的實驗數據中進行歸類,從而找到規律認識到槓桿在什麼情況下可以省力。

對於“小桿秤的研究”,我另外專設了一節課來開展相應活動。因爲如果在同一堂課內完成,時間很緊,頂多就佈置學生課後去製作,而學生在課外製作,沒有鉤碼類合適的稱量工具,對於刻度的劃分,有一定困難,也不便開展評價。因此,我先先通知準備相應的材料和工具,然後安排一節課時間用於製作、交流、評比,並能較好地探討“提繩的位置對秤的使用有什麼影響?”“秤砣的輕重對秤的使用有什麼影響?”兩個問題,作爲對槓桿類工具探究的一個小結。

槓桿的科學教學反思篇5

今天進行了《科學探究:槓桿的平衡條件》教學。我想放手讓學生做這個實驗。可有不少學生做完以後還是糊里糊塗的。

事後我在想這一問題:讓學生來探究“槓桿的平衡條件”是很有難度的。

難度一:

學生可能還不太明白什麼叫“平衡”。我在猜想人類認識槓桿的過程可能也不一上來就想研究“槓桿是如何平衡的”,而是在生活中使用了槓桿,發出了他的有些規律,纔會進一步研究什麼情況下槓桿會“靜止不動”(這也是一種槓桿平衡),到後來纔會想到“什麼情況下槓桿會在水平位置平衡”,再進一步研究“槓桿勻速轉動”的條件,等把這些問題都有一個思考之後,人類纔會來總結槓桿的平衡條件。這一定是一個長期而且很費精力的事情,要不怎麼只有一個偉大的物理學家才能總結出來呢!

難度二:

感覺出力臂。這不是一個一般人能想象得出的“構建出的科學概念”。也只有數學兼物理學家才能構建出原本無形的東西來。當然這一發現也許很多偶然(剛好處於平衡位置時),但能提出力臂的概念絕對是個創舉。於99.9%學生來說,只需正確接受就夠了,讓他自己來研究只能是想當然的讓學生去做。

難度三:

學生是否有猜想。也就是說學生是否能“形成”一個他有道理的猜想意見,然後再按猜想設計方案進行研究。

難度四:

實驗設計方案能否完備。就算有一個猜想,學生能用控制變量法來設計實驗方案嗎?依據設計的方案得出的結論是唯一的嗎?也就是說邏輯嚴密嗎?

學生照葫蘆畫瓢也不完整。因爲爲了避免實驗的偶然性,必須得做二次以上實驗,但學生絕大多數只做了一次。這不能怪學生,應該說也不能怪我這個老師,因爲上面已經講了實驗探究的難度,學生要真想做得好,只有把實驗報告上的實驗步驟記下來才行,他們自行設

計實驗方案的能力幾乎沒有。如果只是爲了考試,如果在事先我們知道這些是要考的,我肯定有辦法讓學生嚴格按標準來做。

從教材來看,讓學生有探究意識就已經很夠了,至於探究方法,只能介紹一些,讓學生自己感悟吧!

所以我想說:在國中階段,培養學生探究意識,教一些探究方法是可允許的要求,要想真有什麼探究教學,在很多章節上都只能是做個樣子(當然這個樣子也是必要的)。也就是說:傳授這種教學方法,在很多時候是巨大價值的。

槓桿的科學教學反思篇6

今天下午的自習課,決定在六(2)班上新課《槓桿的科學》。由於昨天在六(1)班上課比較成功,所以對今天的課信心滿滿,讓學生拿走實驗器材就去上了。

第一步,認識槓桿和槓桿上的三個點,抽了不愛發言的學生到大屏幕前,就上面的蹺蹺板、天平、鉗子、剪刀找三點,完成不錯。對於正常使用情況下不是槓桿的擀麪杖和錐子也進行了分析——找不到支點,所以不是槓桿,大家學得也不錯。

第二步,研究槓桿的祕密。爲了讓同學們收集數據的時候能有規律,我先進行了示範,選定左邊第二格,作爲固定的阻力點,分別在上面掛一個、兩個鉤碼,看右邊第幾格掛幾個時槓桿平衡,根據學生的回答,我們進行了嘗試,成功後列出數據,讓大家看我記錄的方法。接下來就是學生動手的時候了。我在教室裏巡視,這個組看看,那個組看看,發現沒有章法的就指導一下。可是這一看不得了,二十分鐘過去了,有的組只列出三四組數據,稍一仔細看,發現有的數據根本就不對。一共十五行呢,這要到什麼時候才能測完?放學鈴響了,我等不及了,就讓大家看着我在黑板上寫的數據進行指導,得出左邊鉤碼數乘以格數等於右邊鉤碼數乘以格數,然後讓大家加快速度繼續測。我繼續巡視,發現有的組把原來的數據全擦了,有的組組長和組員爭執,有的組裏一部分人在測,一部分人在打鬧或者趴在那不動。這哪是科學實驗課?於是,我叫停了測試,讓大家就我在黑板上寫的數據分析,生拉硬拽着總結了槓桿省力或不省力的規律,讓大家放了學。

放學後,我的心情沮喪到了極點,費了這麼大的勁,用了這麼多的時間,連想要的基本效果也沒達到,原因到底在哪呢?我在懊惱中反思着。

首先,天時不對,上這節課時已經是自習了,而且學生二節課後沒下課休息,直接上的自習課,還學的是新課。

其次,地利不利,窗外面有一個辦喪事的,鞭炮聲、音樂聲,念詞的聲音那麼響,直接傳到了教室裏,學生難免分心。科學探究課,分了心怎麼行?

第三,人和不和。作爲教師,我沒有考慮到以上具體情況,只認爲自己準備好了,就能去上課了;在1班上好了,就能在2班上好。作爲學生……算了,他們畢竟是學生,還處在可塑階段,如果說學習習慣有待養成,或者合作狀態有待磨合,那也首先是我這個教師該考慮的問題。也許,這個班就是鍛鍊我的一個班呢!抱怨沒用!

接下來,想想補救措施。下節課上,

1、複習槓桿有三個點。

2、說說槓桿處在平衡狀態時的意義(可以清楚地看到哪邊力大)。

3、掛鉤碼,讓學生嘗試利用乘法口訣使槓桿平衡。

4、觀察槓桿省力時用力點到支點的距離和阻力點到支點的距離,進行作比較,看能發現什麼共同點;依次找出費力和不省力也不費力時的共同點。完成這四步,學生難道還不會?那就得讓會的去教不會的了。

槓桿的科學教學反思篇7

這是第一課時,在設計上以探究實驗爲基礎,通過實驗探究槓桿的平衡條件,體現從生活走向物理,從物理走向社會,提倡學習方式的多樣化,努力構建一種自主、合作、探究的課程文化,讓研究性學習走進物理課堂,走進物理教學。教學過程中體現了小組互助合作,並在物理教學中體現物理的藝術性、語言的激勵性。坊子區教研室王局長對本節課評價中提到備課、講課、學生互動常態高效、老師學生主動思考,教師環衛思想爲了學生去指導,教師把學生思維過程中遇到的障礙當作自己解決問題的重點。在學生的活動方面小組的活動不夠大膽,學生的心聲未能充分、大膽、積極的表達出來。對槓桿的平衡條件的結論未能充分的落實。通過全區物理教師同仁們幫助和指點我對本節課中存在的問題逐一思考並進行縝密的思考特提出以下改進建議:

1、關注與高中課堂知識的連貫如力臂的概念理解,支點的理解與高中的軸聯繫。

2、在對槓桿的概念進行總結使用“模型法概念”時,多給學生準備點可以動手操作的器械工具,如鐵絲、釘子板、剪紙、細線等可以用槓桿器具操作時用到的一些材料。

3、在強化力臂的畫法時結合會考,讓學生對照實物進行練習。

4、槓桿的平衡條件探究實驗過程中要充分引導學生討論,引導學生充分對結論的分析進行討論,對於結論中出現的問題如力與力臂相加的情況可以讓學生去分析它的巧合性不要教師代辦。(如果學生沒有得到這樣的數據教師可以舉例動力等於阻力時的特殊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