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簡歷模板館>熱點>教師文案>

樹葉畫教學反思7篇

教師文案 閱讀(1.3W)

撰寫教學反思可以增強教師的教學科研意識,作爲一名教師,小夥伴們肯定要不斷地進行教學反思,下面是本站小編爲您分享的樹葉畫教學反思7篇,感謝您的參閱。

樹葉畫教學反思7篇

樹葉畫教學反思篇1

本課需要兩課時完成,第一課時學生自學生字詞,熟讀課文,對課文大致瞭解,爲第二課時感情課文打下基礎。

第一課時重點是識字,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爲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我採用了“聽辯質疑”的方法導入課文。這種導入方法,能較好地激起學生的學習慾望,很快進入學習狀態。首先通過自由讀文把生字劃出來,然後自己藉助課文中的拼音識記一遍,然後通過開火車讀,生生互相讀進行鞏固。在指導朗讀時,先是讓學生自讀課文,因爲他們剛學完生字,自己讀可以把生字融到課文中讀,體會字意。然後,找同學讀課文,生生、師生互評,

本節課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較高,師重在引導,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師生合作較融洽,不足之處,朗讀的參與面小,鼓勵性的語言和物質獎勵,沒有發揮較好的作用,還有一部分學生沒有參與到學習中,處於一種被動狀態,以後在教學過程中在這方面應加以探究以改正不足。

樹葉畫教學反思篇2

時至今日,我上《藍色的樹葉》一文的結束語猶響耳邊:當別人有了困難時,我們要伸出援助之手,送一片愛的綠葉,讓這片愛的綠葉溫暖你的心,溫暖我的心,溫暖我們大家的心。

看似關愛無限的結束語,卻深深刺痛了我的心,教學中,我關愛學生了嗎?我送給他們愛的綠葉了嗎?

在幾百人的注視下,我自信地走上了講臺。但我看到的,是一張張倦怠的臉,一雙雙欲睡的眼。學生已上了一節課,在那麼多教師的注視下,學習肯定沒有平時那麼輕鬆隨意。面對這一不利的狀況,我首先想到應該讓學生消除疲勞,激發學習的活力,喚醒學習的慾望。我讓學生唱歌,但沒多少效果。我又和學生做聽話遊戲,但用時太短,沒達到預想的目的。因爲心中想着要完成的教學任務,我很快就進入了教學流程,全然不顧學生身心俱累的現實。顯然,課前組織教學是失敗的,對於學生的關懷只是蜻蜓點水,沒有多大的實效性。

如果我當時對學生的關心多於對教學內容的關心,如果我能想學生所想,真正從學生的需求出發,我想,我是否還會急於開課呢?要是平時,我肯定會讓學生小憩片刻,或者想方設法讓學生進入最佳學習狀態,面對幾百人的公開課,我爲何就不能對學生的關愛多一點?

這讓我想起了一代大師第斯多惠,他說:教學的藝術不在於傳授的本領,而在於激勵,喚醒,鼓舞。一個“激勵、喚醒、鼓舞”,飽含了多少對學生的尊重和關愛。

林園園到底畫不畫小草呢?從課文內容來看,林園園是不需要畫小草的。有第一自然段的句子爲證:美術課上,老師教同學們畫風景,要畫上樹、房子和小山。教學“林園園吞吞吐吐地說:‘我還沒畫完呢?’”時,我爲了讓學生感悟林園園不願幫助同學,說這句話只是在找藉口。我問學生,林園園是整幅畫沒畫完呢還是樹葉沒畫完。個別學生說樹葉沒畫完,沒動腦筋的同學也附和樹葉沒畫完,我讓學生讀第二自然段,學生讀了幾次,終於知道樹葉畫完了。我又追問,林園園的樹葉已經畫完了,她還需要綠鉛筆嗎?學生回答:需要。我心中的驚訝不諦於哥倫布發現了新大陸。我趕忙追問:爲什麼?生答:她還要畫小草。林園園到底畫不畫小草呢?這是我始料不及的。我又讓學生讀課文,學生匆匆忙忙讀了一下,仍舊回答:要。看到疲憊的學生,我沒讓學生再讀就草草收場。於是我說:等一會我們再來解決這個問題好嗎?可事實是,因爲時間倉促,加之教學中出現了一些新問題,新問題覆蓋了舊問題,這個學生心中的疑點也就擱淺了。教學到最後,我早已把這個問題忘得一乾二淨,根本沒有再顧及這個問題。

課後我一直在想,假如我能拋開預設的教學思路,心中不忘學生,順學而導,視學情而定,讓學生帶着問題重點讀讀第一二自然,重點讀讀有關的幾個關鍵性句子,抓住“吞吞吐吐”這一關鍵性詞語,學生一定會領悟到,林園園是不會再需要綠鉛筆的,她說這句話只是爲了給自己的不願借找藉口。那麼這一可貴的教學資源,應該成爲這堂課的一個亮點,可惜一念之間,我竟與這一課堂亮點失之交臂。

課後我一直在想:我們在教育學生關愛他人的同時,爲什麼就不能於細微之處關愛學生呢?但願我們的課堂,能讓愛的綠葉輕舞飛揚。

樹葉畫教學反思篇3

?藍色的樹葉》,主要講李麗的綠鉛筆找不到了,向林園園借,而林園園找了許多借口,並不樂意借:先是以自己沒有畫完爲藉口,接着以怕弄斷爲託詞,後來又嫌李麗畫的內容太多而不樂意。讀到這裏,一個活生生的小氣鬼出現在孩子的眼前,這與我們平時所倡導的團結協作、助人爲樂的思想大相徑庭,這就是編者選編這篇課文的意義所在。文中的林園園無疑是個反面典型,在教學中,要讓學生自己感悟到:同學間應該互相幫助,團結協作。

王燕驊老師舉到過這麼一個例子,整堂課,按照老師課前的預設順利地開展着教學活動。就在學習第五自然段即將順利揭示中心的時候,意外發生了。老師提的一個問題“看着李麗畫的這些藍樹葉,你想說什麼?”打亂了這堂課的和諧。按照課前預設,學生會對林園園說:“你應該把綠鉛筆借給李麗。”可沒想到,第一個學生站起來就說:“我想對李麗說,你可以用紅鉛筆來畫呀!楓葉是紅的!”

頓時,教室裏議論紛紛:“是呀!爲什麼一定要畫樹葉呢?”“可以畫白雲、藍天、高山嘛!”……有的小朋友甚至嘀咕開了:“李麗真笨啊!”“她不動腦筋。”……我並沒有預料到會有這樣的情況出現。看着學生七嘴八舌的樣子,老師只能委婉解釋道:“你們真聰明,能自己解決困難!可現在李麗沒有想到這些辦法,那如果你是她的同桌,你會怎麼辦呢?”儘管在老師的努力下,有的學生又回到了主題: “我應該幫助她。”

其實,反思以下這堂課和這篇課文,我們完全可以從這兩個角度去處理文本:一是站在被借者的角度上,即林園園的角度上。作爲林園園,在別人需要幫助的時候,應該主動去幫助別人。二是站在借者的角度上,即李麗的角度上。這也就是學生所議論的:當碰到困難時,首先應該自己先想辦法解決困難;實在解決不了,再去尋找幫助。換言之,也就是拋棄了李麗在文本中扮演的弱者角色。

樹葉畫教學反思篇4

優點:

1.問題式的談話導入,引起學生去課文裏找答案的好奇心。優美的朗讀錄音把學生深深地吸引到課文當中,引起學生也學着朗讀的興趣。要想朗讀的好就要先掃除生字的障礙,激發學生學好生字。

2.識字環節方法靈活,圈生字指名讀,檢查預習情況。歸類學生字,用熟字加偏旁、熟字換偏旁和字理識字的方法,幫助學生記憶生字。在多音字學習環節運用字理識字的方法,幫助孩子區分讀音。通過讀開片、走迷宮、開火車爬高山等遊戲環節復現生字,進行鞏固練習。生字學習比較紮實。而且在學習過程中不平均用力突出重點。

3.在教學過程中逐漸克服了背教案的毛病,比較關注學生的課堂表現,能夠及時糾正出現的錯誤。課堂學習效率較高。

缺點:

1.識字環節缺少擴詞訓練。在歸類學習後,學生對生字基本掌握的前提下加入擴詞訓練,然後再以卡片、開火車遊戲等呈現詞語。

2.在字理識字環節,字的意思可以通過學生自己查字典的方法呈現,這樣記憶更深刻,讓學生養成遇到不懂的字去查字典的習慣。

3.第一課時指導朗讀目標不明確,設計時考慮要指導學生讀準字音、讀好停頓(尤其標點符號處的停頓)、讀好問句,但在實際授課過程中沒有把握好尺度,在指明讀的時候過於拖沓,讀的遍數稍多,側重點有點偏向體會說話人的語氣,用時太長。

4.課堂把控能力差:當個別學生小動作較多,屢次提醒沒有改善的時候,有點措手不及。試圖通過讓他回答問題來提醒,但是在回答完問題坐下後還是照樣有小動作。還通過站在他旁邊以及一些身體接觸來提醒,仍然效果不太明顯。在誇獎他旁邊學生坐的好的時候,稍微觸動到他,但是持續時間也不是很長。這讓我有點不知所措,影響到了情緒。課堂把控能力不強還表現在張老師提醒我時間快到時,沒有想到辦法迅速結束授課。其實可以用一分鐘時間迅速將最後一段讀完,然後將分角色朗讀作爲課後作業,再用兩分鐘時間說一說課文中的藍樹葉是什麼、誰畫的、爲什麼畫藍色的樹葉。

反思:

在教學設計過程中,各個環節都要以提高學生語用能力、語文素養爲目標。

上課過程中,注重訓練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方法和學習習慣,比如本課當中涉及的做批註和查字典。低年級教學設計注重多樣化、有趣性。朗讀指導明確課時目標。在以後的展示活動中,要加強自身的靈活應變能力。課堂多關注學生的學習情況,教學目標的內容要讓學生當堂掌握,提高學習效率。

樹葉畫教學反思篇5

?藍色的樹葉》這篇課文寫的是在一次美術課上,李麗的綠鉛筆不見了,向同桌林園園借,可是林園園捨不得借給她用,李麗就用自己的藍鉛筆畫樹葉,《藍色的樹葉》教學反思。課文結尾這樣寫着:李麗拿起自己的藍鉛筆,用心地畫着一片片樹葉。林園園看着這些藍樹葉,不由得臉紅了。課文內容真實、生動,貼近兒童生活,有着較強的生活氣息。

互相幫助,不應成爲一句口號。在別人需要的時候,伸出援助之手,這是每個人的一種責任,一種行爲習慣。但要能做到這一點,是不容易的。這是《藍色的樹葉》這篇課文給我們的啓示。

本課中的林園園,捨不得把自己的綠鉛筆借給同學,說明她在幫助別人方面做得不夠好。教學時既要讓學生看到林園園的不足,又要讓學生相信林園園會成爲一個助人爲樂的`好孩子。課文中的事與學生生活十分貼近,學生學習起來會很感興趣,輕鬆易懂。

本課教學的重點是學習生字新詞,朗讀課文,懂得要有助人爲樂的好品德。執教這課時,我是這樣做的:

採用多種方法教學生字後,爲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首先讓學生準備好自己製作的生字卡片,然後聽老師讀字,學生迅速舉起聽到的生字。這遊戲既考查了學生掌握生字正確讀音的情況,尤其是翹舌音的字“術、惹、皺”,又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一舉兩得。

學習課文內容時,我從整體入手引導學生自讀課文思考並說出課文講了一件什麼事。由於這篇課文中的事與學生生活十分接近,所以在教學手段上,我注意以讀爲本,抓住李麗和林園園的四次對話作爲指導的重點,鼓勵學生反覆朗讀,揣摩人物內心世界,豐富內心的感受。如:學習第三自然段時我引導學生找出林園園的話中有幾個“不要”?自己嘗試讀一讀,從中你體會到了什麼?在朗讀中引導學生聯繫生活實際進行反思,通過初讀、再讀、品讀、選讀、分角色等形式,讓學生體會感悟出李麗自始至終都非常有禮貌,林園園則自私,一次又一次地找藉口不願把綠鉛筆借給李麗。在讀和理解的基礎上,我利用多媒體課件出示圖像並提出問題:林園園看見李麗畫了藍樹葉,爲什麼臉紅了?學生們爭先恐後地發表自己的見解:林園園最終已經認識到自己的做法是不對的,同學有困難應當熱情幫助。她因爲羞愧而臉紅,從而使學生受到思想教育。但是,在引導學生認識林園園的做法是錯誤時,我也很注意防治學生把林園園作爲批判對象,使學生認識到林園園雖然有錯,但她最後還是能認識自己的錯誤,並改正的。最後,我還相機進行了說話練習:“我想對林園園說……”讓學生和林園園對話,結合生活中的具體實例進行溝通和交流,還鼓勵他們寫下來,初步培養學生的寫話能力。

通過本課的學習,學生認識到同學之間應該互相幫助,尤其是當別人有需要時,更應該主動伸出援助之手。學生能領會到課文傳達的教育信息,這是我在本課教學中覺得最成功的地方。但是,在本課的教學中,我在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方面仍比較欠缺,學生朗讀的參與面較小,鼓勵性的語言沒有發揮較好的作用,還有一部分學生沒有參與到學習中,處於一種被動狀態,以後在教學過程中在這方面應加以探究以改正不足。

樹葉畫教學反思篇6

看着課題,想着講過的課,像散步在秋風過後的落葉小路上,回頭看着自己走過的路,感慨萬千:

講課以前,我把本課看的很重,不止因爲它是篇經典課文,也是我國小記得最清楚的課文之一,但我卻沒講到自己滿意的程度。心裏好失落。

有幾處是我不得不面對的問題:

第一:總是在說服自己已經完成一件事,就不必再看了。

就如課件的製作來說吧,明明改了三次,以爲萬事大吉了,在電腦上演示一遍也好了;但就是這麼不小心的自以爲是,導致生字拼音的出示出現了混亂,講課開始進入極其緊張、被動的狀態。心情的傳染像多米諾的骨牌一點一滴的傳染開來,當我看到班裏一個挺愛操心的孩子也在着急時,馬上意識到自己要失態了。於是,果不其然,教學在分段閱讀時出現環節錯誤,後面的板書竟緊張的忘了書寫。也許學生會一生都記得這節緊張的公開課吧,好好檢討自己了。

第二:不切實際的要求,讓孩子們陷入困境。

當我問到:你從故事裏學到了什麼道理時,有的孩子說的其實已經不錯了,但性情使然,我認爲他們還可以說的更好的。於是,不斷的問,不斷的鼓勵着,好像越鼓勵他們,我心裏越沒了底兒,直到全班的小精靈們都沉默以對,這才認識到自己好像過了。拔苗助長的遺憾仍舊瀰漫我心頭。

第三:在不可能離奇的地方說出離奇的話。

知道東方夜談的無影,明白癡人說夢的荒謬。但就在關鍵的總結

全文時,竟說了一句連自己都奇怪的話:“大家應該向誰學習?”本課的林園園和李麗都不建議去模仿,一個小氣帶點自私,另一個上課不帶綠鉛筆,這種問題連成人都無法回答。他們是二年級的孩子啊,難爲他們了,離奇老師的那句不可能回答的問題,也許孩子們都會在若干年後回憶起:印象深刻的語文課啊!我要悔過了。

第四:乾枯的評價語言,讓我這個語文老師汗顏。

聽了許多公開課,網上的名師也聽了許多。水平高的老師出口總不重句,包括評價的語言。那是因爲孩子們都像一片片美麗的樹葉吧,他們都有自己的樣子,所以老師就是拿顯微鏡找出他們與衆不同的地方,然後讓這美麗舒展到極限。名師們把“評價的美”分成無數不同的份,分給了身邊的小天使,讓他們的羽翼上描繪上了無盡的自信。而我在評價學生時,都是“好”,哎,世上的美麗不是一個好字了得的。

說了這節課的許多不足,當然也要說說比較順利的地方:

課文的填空導入,是這節課的點睛之處,不僅順利的導入了新課的學習,還激發了學生質疑的興趣,對後面教學環節起到了鋪墊的作用。

在以後的教學過程裏,我會多反思,向成熟的教師行列進發。希望以後的課堂教學裏自己能把握每一次成功的機會。

樹葉畫教學反思篇7

?藍色的樹葉》是國小語文二年級上冊的一篇課文,這篇課文講的是李麗向林園園借綠鉛筆,林園園沒有借的一件事。教學時既要讓學生看到林園園的不足,又要讓學生相信林園園以後會成爲一個助人爲樂的好學生。整體感覺上得還不錯。

本課教學,識字環節較紮實,通過多種形式的反覆朗讀,如:小老師領讀、指名讀、同桌互讀、齊讀等,學生掌握較好。不僅讀準字音,瞭解字形,也明白了字意,並能在此基礎上,運用詞語說句子。教學時,注意發揮教師的示範作用,指導學生朗讀。教學激發了學生的思考的積極性,引發學生深入思考,用自己的語言表達自己的觀點。但也存在了許多不足之處:

1、導入新課時,老師問:“你見過什麼顏色的樹葉?”學生說見過綠色的、黃色的、紅色的樹葉,此時還應引導學生聯繫季節進行語言文字的訓練。如:春天有綠色的樹葉,秋天有黃色的樹葉,半綠半黃的樹葉……語文課,就是進行語言文字訓練的過程。

2、整節課之中,讓學生自由讀文過多,要在讀書的形式方面多變化。低年級的孩子,不太適合這種集體的自由讀文,教師也不便於掌握學生的讀書情況。

3、在指導學生讀好對話時,教師的引導要進一步細化。在幾名學生讀書感情不到位的情況下,教師要分析其原因。“小聲的說”“吞吞吐吐”“我怕你”“只好”等詞,是訓練低年級的孩子通過語言文字揣摩人物心理的好的機會,可先讓學生議一議,然後再讀。通過分角色讀或者教師範讀,就很容易讀出味來。

4、注意學生良好習慣的養成。學生讀書時拖音、低着頭讀書、不認真聽別人發言這些問題都需要在教學過程中逐漸改掉。

5、注意教給學生學習方法,讓學生在教師引導下,主動學習,善於發現問題,體會課文蘊含的道理。如指導:李麗小聲對林園園說:“把你的綠鉛筆借給我用一用行嗎?”這句話時,我只是讓學生抓住“小聲地”這個詞,讓學生用小聲的語氣去讀,忽視了學生的自主能力。可以這樣設計:老師大聲地讀這句話,讓學生聽一聽老師讀得行嗎?學生如果說行,讓學生再去讀這句話,細細理解到底該怎麼去讀,通過反覆讀,學生髮現應用小聲的語氣來讀這句話,學生自己發現了問題,就會有一種成就感,學習興趣被極大調動,更加樂於學習。

6、進行品讀環節的教學,應注意找準切入點,以切入點的突破來貫穿全文。如本課的切入點就是“林園園看着主些藍樹葉,不由得臉紅了。”引導學生抓住林園園的表情、心理變化特點,指導學生讀好人物的對話。在深入理解人物對話、心理的基礎上,豐富自己的內心體驗,懂得人與人之間應互相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