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簡歷模板館>熱點>心得體會>

精選關於《少有人走的路》讀後感範文

心得體會 閱讀(3.08W)

當我們在生活中感到無聊的時候,可以用幾本好書來填補時間的空白,那麼相關的讀後感該如何寫呢?以下是本站小編和大家分享的精選關於《少有人走的路》讀後感範文,以供參考。

精選關於《少有人走的路》讀後感範文
精選關於《少有人走的路》讀後感範文

看完《少有人走的路》,感覺作者派克先生還真是很了不起啊,這個系列寫得很深刻透徹,也很有趣,竟然可以讓人在覺得釋懷的同時又感覺到壓力。就好像派克所說的,精神的追求大家知道是相似的,可是個人卻可能以爲自己的心靈旅程是獨一無二的,而派克告訴我們,其實這依然是雷同的,自我所感受到的,其實他人亦然;沒有絕對幸福的童年,把一切歸咎於童年受到的傷害其實是對自己的不負責任;所謂人性,並不是指一成不變的某種特質,其實是在不斷的調整和變化的;人們會覺得始終保持思考太累人,因此往往更容易追求精神而忽視心靈;而當心靈被忽視壓抑得太久,就會通過別的症候表現出來。呵呵,這篇讀後感其實幾乎還是抄錄的派克先生的話,我不過是按我的需要把它們串聯了一下。

我覺得派克很了不起的原因之一,是覺得他非常睿智豁達,也非常平和包容, 他說過其實人未必一定要去找心理醫生,某些心理醫生其實只是把你改造成社會所接受的模式,而讓你徹底失去了自己——這個例子在亦舒的一部小說中已經表現過了——“現代心理治療目標是讓患者恢復‘正常’,用統一標準規範人們的生活,結果只能令個性萎縮,變得淺薄而蒼白。”而且心理健康也並非總是陽光活潑,毫無陰影。事實上,“抑鬱造成的空虛,乃是思緒和情感的溫牀;年齡的增長和衰老,可以促使我們關注心靈;死亡讓人更強烈的瞭解到生命的意義;深刻體會眼前生活的空虛,未嘗不是一件好事;讓我們失去一部分的純真,這對心靈也是有好處的。”

精選關於《少有人走的路》讀後感範文

最近讀了《少有人走的路》這本心理學方面的書。印象最深刻的便是書中說:“人生是一連串的難題,而解決人生問題的首要方案,乃是自律。所謂自律,是以積極而主動的態度,去解決人生痛苦的重要原則,主要包括四個方面:推遲滿足感、網上真人賭博承擔責任、尊重事實、保持平衡。”

做成功一件事情能獲得滿足感,多次的成功有可能讓人內心膨脹,從而止步不前,很難再獲得更多的成長。推遲滿足感,並不是永遠不知足,而是不貪圖暫時的安逸生活,爲了能取得更大的進步,有堅持向前進的信心。在生活中遇到問題時,能夠正確面對並且感受被問題纏上的苦惱,冷靜思考解決問題,從而體會網上真人賭博結束後的快樂之感。推遲滿足感是自律生活這條道路上極爲重要的一步。

本書的作者認爲“愛是爲了促進自己和他人心智成熟,而不斷拓展自我界限的一種意願”,同時“愛也是心靈健康成長的動力”。在家庭教育中,父母扮演了相當重要的角色,“養不教,父之過”,父母要對孩子的教育負責。專制和控制的教育方式用在孩子身上只會產生負面的作用,其結果往往是孩子會產生不安的恐懼,而且這網上真人賭博份恐懼或許會從童年時代延續到成年以後甚至更遠的時間段。相反,如果在教育孩子的時候,將愛灌注進去,會催化出良好的家庭教育氛圍,在這樣的環境下,孩子更容易將大人的教育聽進去,使得自身獲得成長。

不是一味地追求,不是執着於痛苦,而是尊重事實,微笑面對,然後接受,克服困難,戰勝自我,這就是網上真人賭博生活一步一步教會我們的,最終也使得我們的心靈走向成熟。

自律是心靈進化的重要手段,愛是促進自我和他人心靈成熟的方式。“成熟的心靈必須保持中立,能夠容納各種各樣的網上真人賭博矛盾和悖論,特別不要輕易收到倫理觀念的影響”,只有將自律和愛相結合,使兩者在我們的生活中保持平衡,才能使自己獲得成長,擁有幸福快樂的人生,體會到真正的快樂。

這是一條少有人走的路,你只能自行選擇人生的方向,忍受艱辛和磨難,最終才能達到新的人生網上真人賭博境界。

精選關於《少有人走的路》讀後感範文

像書名一樣,如果是二十歲的我看這本書,大概會摔書,大概也切合這本書的書名《少有人走的路》,因爲要讀完這本書本身需要一定的自制力和延遲自我滿足的能力。

書中大部分內容描述的是是什麼的概念,很少描述爲什麼或者對其一筆帶過,案例的主要作用是對是什麼的解釋,而不是爲什麼活着怎麼樣的解讀。

讀者如果缺乏對進步的強烈願望,很難從這些抽象的文字中建立堅定的自律和自我約束意志,不具體的比喻又進一步加強了這種抽離感。

我經常有的一個感覺是,很多道理我們都懂,要做到卻很困難,就像我們總因自己亂髮脾氣責怪自己,卻無法控制自己下一次的歇斯底里。究其原因,我想,是因爲我們不知道自己脾氣暴躁的深層原因,只想想辦法把脾氣壓制住,卻往往適得其反,更添痛苦。瞭解自己的缺陷來自於原生家庭,並對了解某些行爲對與錯相對來說是容易的,瞭解自己性格的形成複雜得多,卻很有必要。只有把問題的癥結打開,纔不會一再發生類似的事件,身心俱疲又對自己一次次失望。

描述應該怎麼樣和不應該怎麼樣,對大多數人來說,更像是說教,讓人很容易產生抗拒感甚至不信任感。具體的行動和事例的支撐對觀念的形成具有不可忽視的作用。就像現實和理想之間的橋樑,讓人看見可以實現的可能性,纔有動力作出改變。

與此同時,作者提出“真正的愛”的概念,當我們擁有真正的愛時,就願意推遲滿足感,做到自律和自我約束,不任由自己的情緒控制自己,愛是心智成熟的前提。

去理解對方,站在他們的立場體會他們的感受,對之表示理解,而不是站在自己的立場去理解對方,對患者很重要。這一點,和現代心理學的觀念也是十分一致。

因爲某些原因,我一直在和自己作鬥爭,但是越是鬥爭,越恐懼,越想逃避,結果越陷越深。一邊希望能依靠自己的力量走出來,早日“做個正常人”,一邊又不停受挫,對現實越來越失望。直到這幾年,接觸了一些心理學方面的書籍,才慢慢對自己有了瞭解,也慢慢放鬆了心態,接受自己的缺陷,不再和自己作對,對外界的看法也更寬容。

書籍真是個好東西,人與人的理解是很難做到的,但是從書籍裏,我找到了多年不曾體驗過的被理解和鼓勵,也找到了面對人生的勇氣。不敢想象如果沒有書的陪伴,我現在會過得怎麼樣。

希望大家都能找到自己喜歡的書,從書裏找到自己想要的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