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簡歷模板館>熱點>心得體會>

熱門優秀《少有人走的路》讀後感範文

心得體會 閱讀(2.98W)

知識是力量也是智慧的火炬,書是我們的良師益友,書也是全世界的營養品,那麼相關的讀後感該如何寫呢?以下是本站小編和大家分享的熱門優秀《少有人走的路》讀後感範文,以供參考。

熱門優秀《少有人走的路》讀後感範文
熱門優秀《少有人走的路》讀後感範文

《少有人走的路》是一本心理學著作,作者認爲,人生苦難悲喜參半,我們應該以足夠的勇氣,責任、愛去面對,而不是逃避。只有面對,纔有解決問題的可能,才能夠在勢力範圍內超越自己,從而變得更加成熟、完整。

因爲人生的問題其實並不可怕,可怕的是沒有勇氣去面對它,去解決它。而現實卻是我們每個人都是一個個體,遇見問題必須自己去面對。家人、朋友甚至愛人能給予的都只是建議,只有自己,纔是解決問題的根本,可自己在沒有強大起來,勢力卻是勢單力薄的,如果這個時候,你選擇了推脫、懶惰、趨利避害的處事方式,這就會形成與人而願背道而馳的性格特點。

其實問題、困境、麻煩這個東西,本質對我們來說不是一個問題,而是一個鍛鍊自己的機會,一筆成功跨越就非常難得的精神財富。如果你想要成長爲一個心靈健全的人,遇見問題就絕對不可以去選擇逃避,或者抱怨,總是找藉口,而是積極主動面對,敢於突破,纔是最佳捷徑。

可現實中的很多人,因爲得意於自己的經驗與資歷,做事純憑感覺和經驗,遇到麻煩,不是積極面對,而是推卸責任,不主動解決,而是止於難於對付,長此以往自己變得越來越消極,越來越被動,精神狀態也不好了。其實對於這樣的人,未來數不勝數的碰壁對他而言必然會成爲尋常之事。

試想一下,如果一個人勤於努力,不斷地更新和調整自己觀察世界的角度,對社會日新月異的變化,不會漠然,而是以一種積極、好奇的心態對面對,去接受新挑戰,那麼他一定不是在原地踏步,而是以飛躍式的速度在成長,他一定在羣體中也是耀眼的,因爲他積極、樂觀,有感染力,是個正能量爆棚的人,誰會不喜歡呢?

其實人生是一個面對問題而解決問題的過程。問題能啓發我們的智慧,激發我們的勇氣;讓我們戰勝恐懼,克服懶惰,逐步走向積極、樂觀、成熟。書中說,“人可以拒絕任何東西,但絕不可以拒絕成熟,拒絕成熟實際上就是在規避問題,逃避痛苦。規避問題和逃避痛苦的趨向,是人類心裏疾病的根源。”

《少有人走的路》這本書就是從自律、愛、成長與宗教、神奇的力量四部分激勵我們要勇敢地面對自己的問題,不要逃避。所有逃避者,都是阻礙自己心智的成熟;而開始接受挑戰,我們就踏上了心智成熟的旅程,願越來越多的人願意踏上走這條能讓自己變得成熟的路,越來越強大!

熱門優秀《少有人走的路》讀後感範文

我終於看完了《少有人走的路》這本書,感覺作者派克先生還真是很了不起啊,這個系列寫得很深刻透徹,也很有趣,竟然可以讓人在覺得釋懷的同時又感覺到壓力。就好像派克所說的,精神的追求大家知道是相似的,可是個人卻可能以爲自己的心靈旅程是獨一無二的,而派克告訴我們,其實這依然是雷同的,自我所感受到的,其實他人亦然;沒有絕對幸福的童年,把一切歸咎於童年受到的傷害其實是對自己的不負責任;所謂人性,並不是指一成不變的某種特質,其實是在不斷的調整和變化的;人們會覺得始終保持思考太累人,因此往往更容易追求精神而忽視心靈;而當心靈被忽視壓抑得太久,就會通過別的症候表現出來.人生苦難重重,人生錯綜複雜,幾乎所有人的心理都會出現問題,或者說我們的心靈總會面對天性中的弱點,比如只顧當下,比如懶惰。讓我覺得釋懷的是,知道人類都是如此,都面對着如此的命運,這讓我知道自己的問題是不足爲奇的了。這也解釋了我之前的迷惑,就是看到某些衆人所謂的優秀成功人士,爲何我卻總覺得他們有所欠缺。之前我以爲這是和人格的高尚是否有關,現在我覺得說人格這樣的格調太高了,事實上絕大多數人未必能追求高尚的人格(當然包括我),就好像當年金大俠對人類寄予厚望的結果多半是失望。其實我們未必需要擁有那樣高尚的人格,就好像孫未說“英雄和暴君一樣,都是把自己看得太重要的人”,我們所應該做的,其實是追求我們心靈的開闊和富足。然而,“少有人走的路”,從書名可以看出思考、反思、追求心靈的健全的人是很少的,我當然沒權利做出這樣的結論,不過派克就比我有資格多了吧,呵呵。因爲這條路很難,需要克服自身的惰性,需要不斷地學習,如此種種也讓我感覺到壓力,而且因爲多數人都不走,所以走的人就會感覺到寂寞。

我覺得派克很了不起的原因之一,是覺得他非常睿智豁達,也非常平和包容,他說過其實人未必一定要去找心理醫生,某些心理醫生其實只是把你改造成社會所接受的模式,而讓你徹底失去了自己——這個例子在亦舒的一部小說中已經表現過了——“現代心理治療目標是讓患者恢復‘正常’,用統一標準規範人們的生活,結果只能令個性萎縮,變得淺薄而蒼白。”而且心理健康也並非總是陽光活潑,毫無陰影。事實上,“抑鬱造成的空虛,乃是思緒和情感的溫牀;年齡的增長和衰老,可以促使我們關注心靈;死亡讓人更強烈的瞭解到生命的意義;深刻體會眼前生活的空虛,未嘗不是一件好事;讓我們失去一部分的純真,這對心靈也是有好處的。”

熱門優秀《少有人走的路》讀後感範文

本書開篇即說:人生是一個面對問題並解決問題的過程。問題能啓發我們的智慧,激發我們的勇氣;爲解決問題而付出努力,能使思想和心智不斷成熟。人可以拒絕任何東西,但絕對不可以拒絕成熟。拒絕成熟,實際上就是在規避問題、逃避痛苦。而人生的問題和痛苦是客觀存在,認識自己、瞭解自己、學會理解他人,找到真正的自己,練就一個強大的內心是我們唯一可選的路。

書中提到這樣一個實驗,實驗人員給幾個四五歲的孩子每人一塊糖,然後告訴他們如果現在就吃也可以。但是如果能夠等到明天早晨還沒有吃,那麼就可以再得到一塊糖。然後觀察這些孩子,有的孩子忍不住馬上就吃了,但是也有的孩子忍住了,堅持到了第二天的早上,並得到了第二塊糖。在這之後,實驗人員跟蹤觀察這些孩子,發現那些堅持住的孩子在他們長大後都獲得了成功,成爲傑出人士。想想就會明白,一個四五歲的孩子就能夠面對糖的誘惑,做到了推遲滿足感,這種自律的精神和能力在今後的成長中會給他很大的助力。

爲個人行爲承擔責任,難處在於它會帶來痛苦,而我們卻又想極力規避這種痛苦。我們力圖把責任推給別人或組織,就意味着我們甘願處於附屬地位,把自由和權力拱手交給命運、社會、政府、上司。爲遠離責任帶來的痛苦,許多人甘願放棄權力,實則是在逃避自由。

我們是否有可能完全逃避心靈的痛苦呢?或者說,我們是否能把心靈的痛苦降至最低呢?答案是否定的。世界需要有能力的人,心智成熟者則是最好的人選,他們的內心擁有強大的力量,能做出各種決定。在全知全能的狀態下做決定,遠比在一知半解的狀態下,要經歷更多的痛苦。譬如說,兩位將軍各帶一萬名士兵外出作戰,在一位將軍眼裏,一萬名士兵不過是戰略工具而已,而在另外一位將軍看來,士兵不僅僅是作戰的工具,他們個個都是獨立的生命,是家庭的一份子。

那麼面臨生死關頭,哪位將軍更容易做出決策呢?也許你認爲心智成熟的人,絕不會成爲前面那位將軍。但很明顯,答案就是前者,因爲他不必忍受心智成熟者所要經歷的痛苦。類似上述情形,也會發生在企業主、醫生、教師、父母身上,人人都有可能碰到這種情況,做出影響一生的選擇。但容易做出決策的人,並不一定就是最好的決策者。最好的決策者,願意承受其決定所帶來的痛苦,卻毫不影響其做出決策的能力。

規避問題和逃避痛苦的趨向,是人類心理疾病的根源,不及時處理,你就會爲此付出沉重的代價,承受更大的痛苦。”勇於承擔責任,敢於面對困難,才能夠使心靈變得健康。學會推遲滿足感,不貪圖暫時的安逸,重新設置人生快樂與痛苦的次序,面對問題並感受痛苦;然後,解決問題並享受更大的快樂,這是唯一可行的生活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