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簡歷模板館>熱點>教師文案>

有的人教學反思7篇

教師文案 閱讀(1.05W)

完成教學反思能夠提高我們的教學質量,作爲一名老師,我們肯定要不時地做教學反思,下面是本站小編爲您分享的有的人教學反思7篇,感謝您的參閱。

有的人教學反思7篇

有的人教學反思篇1

這是個忙碌的一天,工作的繁雜加上身體的不適,今天的課堂呈現,有些沉悶,可我卻有些力不從心,該反思!

1.課堂沒有靈氣,沒有調控好,產生"怨氣",實屬不該!學生並不能理解老師的心境,下午第一節又正是犯困的時候,聽着無精打采,有力無力的讀書聲,老師該做什麼?埋怨學生,顯然錯誤,然而,我的態度明顯不好,這種互爲傳染的情緒在蔓延,只會是更加沉悶!本想帶着對資料袋的再識,激情導入學詩,環節還是在走,情感流動的缺乏,導致課堂靈氣的缺失,反思!

2.課堂缺乏信任,沒有調控好,產生"不知所措",這樣不好!環節的相扣,情感的相連,一旦老師的批評會引發中斷,一讀短詩,初步瞭解內容,二讀,提出詞句疑問,三讀,體會作者寫法,總結,理解本詩表達的情感,本可以進行得很流暢的,本可以留餘時間練習的,雖也一步步走,但有些磕拌,只是被要求地聽與記,需要反思!

3.課堂缺少等待,沒有調控好,產生"急躁之氣",應該改正!週末作業不清楚的只是個別,當然是不好,但不能以點責面,課堂上不專注的要有技巧提醒,自己注意了這個,但對於拋出的問題,顯得急躁,總會不由連帶"牽連",學生髮言不夠積極,要調整的是師生的狀態,越是急越是悶,欲速則不達啊!雖然一節課該講的講了,雖然課堂慢慢活躍起來,但課堂無端地催趕,莫名的躁氣應該改正!只有自己精彩纔能有學生的精彩,只有課堂的精彩纔是老師的精彩!是爲記,在週一!

有的人教學反思篇2

今天早上第一節是語文課,我和孩子們一起學習了臧克家爲紀念魯迅先生逝世十三週年而作的詩歌《有的人紀念魯迅有感》。但這首詩不只是單純寫對魯迅的懷念的,而是通過與魯迅截然相反的有的人的鮮明對比,批判了那些騎在人民頭上的統治者和壓迫者,熱情歌頌了魯迅先生爲人民無私奉獻的可貴精神,號召人們做真正有價值的人。

因爲這首詩創作的時代距離現在較遠,社會背景也不同,考慮到學生理解上有困難,所以開課伊始,我先引入了這首詩的寫作背景,以幫助學生了解當時的情形,爲後面的學習做好了鋪墊。然後,我讓學生默讀詩歌,交流有的人分別指哪兩類人?由於課前預習得比較充分,加上有了之前的鋪墊,學生很快便理解了有的人分別指的是反動統治者和魯迅以及像魯迅一樣的人。

緊接着,緊扣對比寫法,讓學生同桌合作,找出全詩總共出現了幾次對比,然後多讀幾遍,認真體會體會。學生立刻投入到緊張熱烈的討論中,有的先讀後分析,有的先發表看法再同桌對讀,總之都積極地動了起來。然後,全班交流,學生準確找出了文中出現的四次對比,接着通過逐次分析、隨文交流不理解的地方和多種形式的朗讀,難點的突破水到渠成。

此時,學生的情感已經被完全調動了起來,我又適時拋出問題:小組合作,反覆朗讀第一小節,並說一說兩個活和兩個死該如何理解。各個小組馬上行動起來,讀一讀、說一說、議一議,小組成員都積極發表了自己的看法。我也參與了其中幾個小組的討論,認真聆聽了孩子們的理解,如果遇到有困難的,就適當地加以點撥,幫助其找準方向,深入思考。很快,全班交流的時間到了,第一組的代表進行彙報,她說:我認爲第一個活指的是反動統治者活着,但是在人民心中他們已經死了;第二個活指的是魯迅以及像魯迅一樣甘願爲人民做牛馬的人,雖然死了,但是他們永遠活在人民心中。 然後,我又請了第二組的代表進行彙報,他說:我認爲第一個活充滿了對反動統治者的鄙視、輕蔑;第二個活則是對魯迅以及像魯迅一樣的人的讚美。此刻,我發覺學生理解得不透徹、不全面,於是靈機一動,將這一難點的突破分爲了三個層次:這兩個同學分別說出了第一層和第三層,都非常不錯,那這第二層含義是什麼呢?我們來認真想一想,反動統治者雖然活着,但是他們的(靈魂、精神)已經死了?也就是說,他們只是軀殼,靈魂、精神都已死亡,雖生猶死,生命(毫無價值)。通過一步步地引導,這一難點也順利突破。

接着,我和孩子們一起分析了整首詩歌的寫作思路,即:第一部分(第一小節)開門見山,以兩種對立階級的人爲代表,緊緊抓住參加魯迅紀念活動感觸最深的兩點,即魯迅生爲人民鞠躬盡瘁,死後人民懷念他,從對魯迅雖死猶存的感受入手,提出了對生與死的不同觀點;第二部分(第24小節)從兩種人對待人民的不同態度中,熱情讚頌了魯迅爲人民鞠躬盡瘁的偉大精神;第三部分(第57小節)從人民對兩種人不同的態度中,抒發了作者及人民永遠懷念魯迅的深厚感情。第一部分是全詩總綱,第二、三部分對第一部分提出的感觸最深的兩點進行了解說和深入挖掘,形成了讚頌魯迅鞠躬盡瘁爲人民的偉大精神的情感主線。

最後,有感情地朗讀全詩,明確詩歌主旨,情感得以昇華。

其實,最初備課時的思路與實際授課時的思路並不完全相同,因爲老師需要時刻關注學情,對教學思路、內容、方法等隨機進行調整,以便更利於學生接受和理解。對於這節課,不能說沒有不足,只是讓我更深刻地意識到教育機智的重要性,只有懂得隨機應變,順學而導,才能更好地調控課堂,讓我們的學生學有所得,真正體會到學習的快樂,同時受到優秀作品的薰陶感染,懂得要做一個有價值的人。

有的人教學反思篇3

回顧我的教學設計:

一、承接上文,以詩句“橫眉冷對千夫指,俯首甘爲孺子牛”爲切入點導入,回顧“魯迅先生是一個什麼樣的人?”

所以,在紀念魯迅逝世13週年上,著名詩人臧克家寫了這首著名的《有的人》,介紹詩人臧克家(1905-20xx),20xx年1月,獲首屆“中國詩人獎”終身成就獎。

二、生自由讀詩3遍,理清文章結構,總起——兩種人的對比——兩種人的下場。

三、認識兩種人,體會詩句中的深意。指導讀;分讀;輪讀。

四、瞭解兩種人的下場,形成鮮明的對比。指導讀;分讀;輪讀。

總結拓展歷史上的這兩種人,積累兩個名句。

今天的詩歌課最成功的部分應該是讀,回顧原來的語文課,有些真的是讀少了,講固然是重要的,但是很多時候,體會真是讀着讀着就出來了。

關鍵是怎樣調動大家激情澎湃地讀!

這節課,分男女生讀兩種不同人的不同表現,感覺效果不佳,女生聲音太細,不夠堅實有力。但是我們的“創新讀”效果很好,讓小廖同學一個人讀“與人民爲敵的人”的三種行爲,然後大家一齊迴應他的下場,通過學生的讀,學生們似乎很享受這種讀,讀出了一種似乎把敵人“痛揍”了一頓的感覺,大家讀得“很解氣”,在這樣的讀中,同學們應該是深刻感受到了詩人語言雖然“淺顯直白”,但是卻那麼精妙準確吧。

所以,我們的語文課還是需要多讀,雖然對於優秀的學生來說,朗讀訓練時間太多的課堂似乎有點浪費他們的時間,但是對於整個班級的語文學習氛圍還是很有好處。

有的人教學反思篇4

“有的人活着/他已經死了;/有的人死了/他還活着。”這是大家熟知的詩歌《有的人》開頭一節,詩歌是詩人臧克家爲紀念魯迅先生而作。詩歌語言樸素,感情深沉,蘊涵着豐富的人生哲理,對學生樹立正確人生觀有着深刻的教育意義。上完本課之後,有幾點想法

一、較好的做法:

1、瞭解魯迅,溫故而知新,加深對詩歌內涵的理解。最近,我班掀起了“魯迅熱”。同學們響應我的號召,紛紛收集了魯迅的相關資料和故事,有兩位同學甚至將資料結集打印,出了書。我引導學生聯繫已學的魯迅的作品和有關魯迅的文章,如《少年閏土》《我的伯父魯迅先生》《一面》等文章,做到了溫故知新。

2、以讀代教,讓學生在讀中品味。這是一篇訓練朗讀的好材料,課堂上,我運用了不同的朗讀方式,並設計了朗讀層次,從初讀詩歌,讀準字音;再讀詩歌,同桌互讀,讀得流暢;聽讀詩歌,評價;到精讀1、2、3、5節,理解詩意;再到小組共讀,共品;最後出示毛澤東主席對魯迅的評價,昇華感情後齊讀。突出了層層深入。師,應立足語文教學,參與教改,充分發揮學科優勢,挖掘語文教材的德育因素,在教學中認真、積極地進行德育滲透,使青少年學生不斷增強自身素質,健康的成長。

3、善於啓發思考,學生學有所思。在兩次讀後,請學生說自己對詩歌的發現,能啓發學生說出對比的運用、詩歌小節之間的關係、作者的感情等。

二、不足:

1、時間把握不夠好。最後一個寫話環節進行時已經下課了,說明對時間的控制不到位,應注意。

2、對主題挖掘不夠深,只停留在詩歌表面,沒能找到更深層的內涵。

有的人教學反思篇5

這首詩是我國現代著名詩人臧克家於1949年新中國成立後,爲紀念魯迅逝世13週年而寫的,所以副標題是“紀念魯迅有感”。但是這首詩不只是單純地寫對魯迅的懷念,而是通過與魯迅截然相反的“有的人”的對比,批判了那些騎在人民頭上的統治者和壓迫者,熱情歌頌了魯迅先生爲人民無私奉獻的可貴精神,號召人們做真正的有價值的人。詩歌語言樸素,感情深沉,蘊涵着豐富的人生哲理,對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有着深刻的教育意義。

“有的人”是個引人深思的題目——它指的是什麼人?這些人怎麼樣?詩中舉出了完全對立的兩種人加以對比。而且詩中有許多句子都與魯迅的人品和文章有聯繫。如,讀到“俯下身子給人民當牛馬”時,很自然地就會想到魯迅的名言“俯首甘爲孺子牛”;讀到“情願作野草,等着地下的火燒”,也會聯想到魯迅的著名散文《野草》。因此,在教學本課時,我注意知識的鏈接。如:“有的人/俯下身子給人民當牛馬”。這句詩使你聯想到什麼?這樣加深對詩句意思的理解和體會。

對比是這首詩的主要寫法,詩的每一小節都用對比寫,每一節都是先反後正,這樣,使正反兩方面的形象更加鮮明,主題更突出。因此,我在朗讀指導中採取多種形式進行對比朗讀,如:每一小節前後兩句話對比讀;行爲和結果的對比讀;還有更加細化的第二小節第一句和第五小節第一句(以此類推)的對比讀。通過這種對比朗讀,既能幫助學生體會詩歌的內蘊,也能在潛移默化中學習對比的表達手法。學生對課文內容的感悟自然也得到了提升。這樣以讀代教,讓學生在讀中品味,讀中感悟,取得了較好的效果。

最後,在理解詩歌的基礎上,輻射魯迅精神,讓學生學習魯迅,像他一樣關愛他人,熱愛人民,願意俯下身子給人民當牛馬。並呼籲學生要有一定的社會責任感,樂意爲社會作貢獻。

不過,我在教學這篇課文時,課文的教學特點沒有得到充分體現。牽着學生的地方還多了點,學生的主體作用體現不夠。我應該讓他們在老師的指導下,嘗試運用學習獨立學習,理解文章,我再適當引導,讓學生體會、感悟課文,從而提升認識,昇華情感,喚醒學生主體意識,使學生真正成爲讀書的主人。

有的人教學反思篇6

?有的人》是詩人臧克家爲紀念魯迅先生逝世13週年而作。詩歌語言樸素,感情深沉,蘊涵着豐富的人生哲理,熱情歌頌了魯迅先生爲人民無私奉獻的可貴精神,並號召人們做真正的有價值的人。這對學生樹立正確人生觀有着深刻的教育意義。

教學的目的是讓學生領悟到課文的深刻內涵,感情受到觸動。最後我決定通過對比朗讀去讓學生感受兩種完全不同的人的行爲以及他們的不同的結果,從而進一步去感受魯迅先生的愛憎和人生理想。

對比是這首詩的主要寫法,詩中舉出了完全對立的兩種人加以對比。於是,我緊抓住這一點,引導學生對比學習,我在朗讀指導中採取多種形式進行對比朗讀。通過這種對比朗讀,既能幫助學生體會詩歌的內蘊,也能在潛移默化中學習對比的表達手法。學生對課文內容的感悟自然也得到了提升。這樣以讀代教,讓學生在讀中品味,讀中感悟,取得了較好的效果。

詩中有許多句子都與魯迅的人品和文章有聯繫。如,讀到“俯下身子給人民當牛馬”時,很自然地就會想到魯迅的名言“俯首甘爲孺子牛”;讀到“情願作野草,等着地下的火燒”,也會聯想到魯迅的著名散文《野草》。因此,在教學本課時,我注意結合本單元學過的課文,如《我的伯父魯迅先生》來理解課文,做到溫故知新。同時啓發學生思考,讓他們學有所得。如:“有的人/俯下身子給人民當牛馬”。這句詩使你聯想到什麼?(想到了魯迅先生救助車伕的情景;不讓女傭阿三乾重活的情景;讓賣票的青年一元錢給他兩本書的情景……)這樣加深對詩句意思的理解和體會。

不過,我在教學這篇課文時,略讀課文的教學特點沒有得到充分體現。學生的主體作用體現不夠。

有的人教學反思篇7

這一單元我們都是學習的有關魯迅先生的文章,有的是魯迅先生寫的文章,有的是別人寫的有關魯迅的文章,無論怎樣,都加深了我們對魯迅先生的瞭解。由學生對魯迅先生的一知半解,到學習玩這一單後對魯迅先生的更多瞭解,讓學生更加佩服魯迅的爲人以及他的高尚的皮質。我們剛學過的《有的人》,就是緬懷魯迅先生的詩歌。

?有的人》這首詩是1949年11月1日爲紀念魯迅逝世13週年而寫的,因此副標題是“紀念魯迅有感”。但是這首詩不只是單純寫對魯迅的懷念,而是通過與魯迅截然相反的“有的人”的對比,批判了那些騎在人民頭上的統治者和壓迫者,熱情歌頌了魯迅先生爲人民無私奉獻的可貴精神,號召人們做真正的有價值的人。

所以,我在教學本課時,我注意結合本單元學過的課文,如《我的伯父魯迅先生》、《一面》等以及相關的閱讀鏈接來理解課文,和學生查過的一些魯迅先生的資料。進一步加深對魯迅先生的理解。啓發學生思考:“有的人/俯下身子給人民當牛馬”。這句詩使你聯想到魯迅先生做過的哪些爲人民服務的事情?給人民當了哪些牛和馬。

對比是這首詩的寫作特點:

詩中的每一小節都用了對比的寫法,而且每一節都是先反後正,這樣,使正反兩方面的形象更加鮮明,主題更突出。

所以,我在朗讀指導中採取多種形式進行對比朗讀,男女生接讀,師生接讀:每一小節前後兩句話對比讀;還有更加細化的第二小節第一句和第五小節第一句(以此類推)的接讀,第三小節的第一句和第六小節的第一句接讀,第四小節的第一句和第七小節的第一句接讀,這樣反覆接讀。這是批判的一方。同學們讀的咬牙切齒。

接下來讀,受愛戴的一方,也就是對魯迅的讚揚。第二小節的第二句和第五小節的第二句接讀。第三小節的第二句和第六小節的第二句接讀。第四小節的第二句和第七小節的第二句接讀。同學們讀的興趣盎然。同學們讀出了佩服、讚美之情。

通過這種接讀朗讀,讓學生更感受到了這種鮮明的對比方法的寫法的好處。而且同學們讀的很帶勁,讀得更有感情了,從而在讀中就感受到了強烈的對比了。這種接讀的朗讀方法,使對比的寫法更加鮮明,內容更加生動,學生也更容易理解了。收到了極好的朗讀和理解文本的效果。值得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