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簡歷模板館>熱點>知識閱讀>

寒食節有哪些習俗?

知識閱讀 閱讀(1.27W)


寒食節有哪些習俗?

寒食節是中國的傳統節日之一,在這一天可以祭祀或者是一些其它的活動,這一天緊急生火。那麼關於寒食節的習俗,你具體都瞭解多少,寒食節都有哪些風俗習慣呢?接下來就和小編一起來往下看看吧!


 寒食節都有哪些風俗

寒食節這一天都不會生火,會吃一些提前準備好的冷麪,想害死寒食麪、寒食漿或者是麪筋,這些都是寒食節會吃的食物。有一些地區也會有寒食節過三天的習俗,但是這些都是站少數,大部分都是一天。

山東

  即墨吃雞蛋和冷餑餑,萊陽、招遠、長島吃雞蛋和冷高粱米飯,據說不這樣的話就會遭冰雹。泰安吃冷煎餅卷生苦菜,據說吃了眼睛明亮。


山西

晉中一帶還保留着清明前一日禁火的習慣。很多地方在完成祭祀儀式後,將祭祀食品分吃。晉南人過清明時,習慣用白麪蒸大饃,中間夾有核桃、棗兒、豆子,外面盤成龍形,龍身中間扎一個雞蛋,名爲“子福”。要蒸一個很大的總“子福”,象徵全家團圓幸福。上墳時,將總“子福”獻給祖靈,掃墓完畢後全家分食之。

上海

上海舊俗,用柳條將祭祀用過的蒸糕餅團貫穿起來,晾乾後存放着,到立夏那天,將之油煎,給小孩吃,據說吃了以後不得疰夏病。上海清明節時有吃青團的風俗。將雀麥草汁和糯米一起舂合,使青汁和米粉相互融合,然後包上豆沙、棗泥等餡料,用蘆葉墊底,放到蒸籠內。蒸熟出籠的青團色澤鮮綠,香氣撲鼻,是本地清明節最有特色的節令食品。上海也有的人家清明節愛吃桃花粥,在掃墓和家宴上愛用刀魚。

臺灣

臺灣民衆的掃墓習俗,一般可分爲兩種:一種是一般祭掃,儀式及祭祀的東西比較簡單,大都只供一些米糕、祭類和糕餅;二是修整祖墓,祭禮相當隆重,供祭的祭禮一般包括各種祭禮品十二種蔬菜及祭類、糕餅等。掃墓時一定要在墳墓的四周獻置“墓紙”,每張紙壓上小石頭,還得放一沓在墓碑上。這個儀式俗稱“掛紙”,是獻給祖先的錢。如果是培墓即修整祖墓,全家人要圍在墳墓四周吃紅蛋,蛋殼就撒在墓地上,含有新陳代謝、生生不息的吉祥意思。過去的臺灣農村,每當掃完墓之後,都會有一羣孩子前來討祭類,來的人愈多,表示這一家族日後將愈發達,主人們也都樂意分送“發祭”或金錢給那些孩子們。

舟山

舊定海上墳時供品有一個特色,許多菜餚系涼菜與涼拌菜,還有清明特色點心——青餅、條子糕皆可冷食,祭禮畢,要給圍觀上墳的小孩分“麻餈錢”(麻餈即青餅也,其形狀有圓形的,也有菱形的)。上墳後,回家還要做“清明羹飯”。

寒食節習俗:

寒食節習俗,有上墳、郊遊、鬥雞子、盪鞦韆、打毯、牽鉤(拔河)等。其中上墳之俗,是很古老的中國過往的春祭都在寒食節,直到後來改爲在清明節。

禁菸冷食:

寒食節古代也叫“禁菸節”,家家禁止生火,都吃冷食。

拜掃祭祖:

寒食節掃墓祭祖在南北朝到唐前被視爲“野祭”。爲官方認同並倡導的吉禮之一。後演變爲皇家祭陵;官府祭孔廟、祭先賢;百姓上墳等。時一家或一族人同到先祖墳地,致祭、添土、掛紙錢,然後將子推燕、蛇盤兔撒於墳頂滾下,用柳枝或疙針穿起,置於房中高處,意沾先祖德澤。

寒食飲食

寒食食品包括寒食粥、寒食麪、寒食漿、青精飯及餳等;寒食供品有面燕、蛇盤兔、棗餅、細稞、神疒等;飲料有春酒、新茶、清泉甘水等數十種之多。

寒食插柳

柳爲寒食節象徵之物,原爲懷念介之推追求政治清明之意。早在南北朝《荊楚歲時記》就有“江淮間寒食日家家折柳插門”的記載,安徽、蘇州等地還盛行戴芥花,佩麥葉來代替柳枝。

寒食鞦韆

鞦韆原爲古代寒食節宮廷女子游樂項目。五代王仁裕《開元天寶遺事》載“天寶宮中至寒食節竟豎鞦韆,令宮嬪輩戲笑以爲宴樂。帝呼爲半仙之戲,都中士民因而呼之”,宋代宰相文彥博詩《寒食日過龍門》,詩中描寫爲“橋邊楊柳垂青線,林立秋千掛彩繩。”

寒食蹴球

盛行於唐,宋《文獻通考》載:“蹴球,蓋始於唐。植兩修竹,高數丈,絡網於上,爲門以度球,球工分左右朋,以角勝負。”史載:唐德宗、憲宗、穆宗、敬宗都喜蹴球,《州府元龜》載:“唐德宗貞元十二年二月寒食節帝御麒殿之東亭,觀武臣及勳戚子弟會球,兼賜宰臣宴饌。”宋代也有《太祖蹴鞠圖》。

寒食詠詩

寒食節時,文人們或思鄉念親,或借景生情,感慨尤多,靈感頓生,詩興大發,詠者甚多。

春天淨腸

寒食節去野外採集野菜,不僅鍛鍊身體,而且也滿足了人體所必須,一舉兩得。最後,還要說說春季養生中的精神調節問題。

寒食節的時候可以適當的去戶外採集一些野菜,不僅能夠幫助身體得到一些鍛鍊,還能夠使得呼吸一些新鮮的氣息。春季的時候是非常適合出行的,這個季節不會太冷也不會太熱,非常適合戶外運動。

  寒食節民間傳說

相傳春秋戰國時代,晉獻公的妃子驪姬爲了讓自己的兒子奚齊繼位,就設毒計謀害太子申生,申生被逼自殺。申生的弟弟重耳,爲了躲避禍害,流亡出走。在流亡期間,重耳受盡了屈辱。原來跟着他一道出奔的臣子,大多陸陸續續地各奔出路去了。只剩下少數幾個忠心耿耿的人,一直追隨着他。其中一人叫介子推。有一次,重耳餓暈了過去。介子推爲了救重耳,從自己腿上割下了一塊肉,用火烤熟了就送給重耳吃。十九年後,重耳回國做了君主,就是著名春秋五霸之一晉文公。

晉文公執政後,對那些和他同甘共苦的臣子大加封賞,唯獨忘了介子推。有人在晉文公面前爲介子推叫屈。晉文公猛然憶起舊事,心中有愧,馬上差人去請介子推上朝受賞封官。可是,差人去了幾趟,介子推不來。晉文公只好親去請。可是,當晉文公來到介子推家時,只見大門緊閉。介子推不願見他,已經揹着老母躲進了綿山(今山西介休縣東南)。晉文公便讓他的御林軍上綿山搜索,沒有找到。於是,有人出了個主意說,不如放火燒山,三面點火,留下一方,大火起時介子推會自己走出來的。

晉文公乃下令舉火燒山,孰料大火燒了三天三夜,大火熄滅後,終究不見介子推出來。上山一看,介子推母子倆抱着一棵燒焦的大柳樹已經死了。晉文公望着介子推的屍體哭拜一陣,然後安葬遺體,發現介子推脊樑堵着個柳樹樹洞,洞裏好像有什麼東西。掏出一看,原來是片衣襟,上面題了一首血詩:

割肉奉君盡丹心,但願主公常清明,

柳下作鬼終不見,強似伴君作諫臣,

倘若主公心有我,憶我之時常自省,

臣在九泉心無愧,勤政清明覆清明。

晉文公將血書藏入袖中,然後把介子推和他的母親分別安葬在那棵燒焦的大柳樹下。爲了紀念介子推,晉文公下令把綿山改爲“介山”,在山上建立祠堂,並把放火燒山的這一天定爲寒食節,曉諭全國,每年這天禁忌菸火,只吃寒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