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簡歷模板館>熱點>其他文案>

小班數學圖形拼擺教案9篇 《小班數學趣味拼擺——玩轉圖形有招!》

其他文案 閱讀(1.17W)

《小班數學圖形拼擺教案》是一份適用於小班數學教學的教案,旨在通過圖形拼擺讓孩子們瞭解不同形狀的特點與分類,並培養他們的空間想象和創意思維能力。該教案內容豐富,操作簡單,適合家庭教育和學校小班教學使用。

小班數學圖形拼擺教案9篇 《小班數學趣味拼擺——玩轉圖形有招!》

第1篇

1、培養幼兒動手操作能力和思維能力,體驗圖形組合變化的樂趣。

2、鞏固對圓形、三角形、正方形以及長方形的認識,能根據圖形名稱取出圖形並能按一一對應的關係放置。

1、重點——鞏固對圓形、三角形、正方形以及長方形的認識。

2、難點——能自由選擇圖形拼出各種不同的圖案並說出自己拼的是什麼。

1、場地佈置:由圓形、三角形、正方形、長方形的圖形挖空的小路,填充小路的圓形、三角形、正方形、長方形共10個。

3、各種圖形(有圓形、三角形、正方形、長方形若干)每人一份,白紙每人一張。

一、以情境式“小白兔在森林博物館開畫展”導入活動。

教師戴上小兔頭套扮演小白兔:小朋友們,你們看,我是誰?(小白兔。)對,今天小白兔我要在森林博物館開畫展,你們想不想去看呀?

指導語:哎呀,小白兔忘記了,去森林博物館的路還沒鋪好呢,你們願意幫我先把路給鋪好嗎?(願意)小朋友們都願意幫助我,真是太感謝你們了!那我們先去看看吧!哦,原來這條路是由各種圖形拼成的。那小朋友們能告訴我,這裏都有些什麼圖形呢?(圓形、三角形、正方形、長方形)

1、介紹鋪路規則:對了,我在這邊也準備好了鋪路的材料,它們是跟路上一樣大的圓形、三角形、正方形、長方形寶寶。呆會我會請每個小朋友幫我在路上鋪上一塊圖形寶寶。假如,我請你拿一塊三角形來鋪路,那麼你應該怎麼辦?(選出一個三角形放置在相應的圖形裏)——教師邊說邊示範。

2、幫小白兔鋪路:依次請每位小朋友根據圖形名稱選擇圖形,並按一一對應的關係放置。

t:耶,好了,我們的路終於鋪好了!真是辛苦小朋友們了,小白兔請小朋友坐下來休息一下吧。

t:好了,現在我們可以來欣賞我的畫展了。你們看,我都畫了些什麼畫呀?(一張一張出示)

2、依次問:這畫的是什麼?它是由什麼圖形拼成的?(引導幼兒完整回答“這是由xx和xx拼成的。”

1、指導語:小朋友們真能幹!可是小白兔現在又碰到了難題了。剛纔來看我的畫展的遊客都說我的畫太少了,我還有這麼多的畫板還是空的呢。你們願不願意幫我再拼一些圖畫展示在這個畫板上呢?

3、請先拼完的幼兒告訴客人老師“你拼的是什麼?它是由哪些圖形拼成的?”

“小朋友們今天可真能幹,幫助小白兔用圓形、三角形、正方形、長方形鋪好了路,還用它們拼出了那麼多漂亮的圖畫。這些圖形寶寶真有用,小白兔現在還想告訴你們一個小祕密:我們生活中其實有很多這樣的圖形,現在我們走小路回去找找哪些地方還可以找到圓形、三角形、正方形和長方形寶寶呢。走了!”

本次活動是在鞏固幼兒對圓形、正方形和三角形認識的基礎上,學習運用圖形的特點,進行組合,體驗圖形組合變化的樂趣。

活動一開始,我展示事先拼好的作品請幼兒欣賞,並請幼兒說一說每個作品由哪些圖形組合成的,還當場示範了小魚,房子等圖形的拼法。接着我請幼兒自己發揮想象,動手操作。但由於幾何圖形本身對孩子來說就屬於抽象的東西,而且小班孩子的思維又是具體的形象思維,所以大部分孩子都是模仿老師的作品,只有少數孩子拼出了和老師不一樣的東西。

從本次活動可以看出,孩子本身就存在發展水平的差異,可以先請幼兒用同一形狀進行拼擺組合,再過渡到兩個圖形,最後增加難度提升到用三個圖形。這樣幼兒可以根據自己的水平自由選擇用幾種圖形進行操作。

小班數學圖形拼擺教案9篇 《小班數學趣味拼擺——玩轉圖形有招!》 第2張

第2篇

1.通過在貼有各種生活用品或玩具圖案的遊戲板上找出含有圓形、三角形、正方形、長方形等的物品,進一步認識這些幾何圖形。

1.50釐米見方的遊戲板一塊,上面貼有常見的生活用品或玩具圖案,如像三角形的物品有三角尺、飯糰、三角旗、三角圍巾、三角鐵、紅領巾等,像圓形的物品有鍾、臉盆、方向盤、西瓜、輪胎、手錶、硬幣、瓶蓋、戒指、眼鏡、餅乾、披薩、蛋糕等,像長方形的物品有相框、長板凳、皮夾、鉛筆盒、電視機、手機、包、窗戶、銀行卡、麪包車、長方體積木、牛奶盒等,像正方形的物品有巧克力、交通標誌、椅子、靠墊、化妝盒、桌子等(見圖1)。

2.骰子一個,六面分別貼有圓形、長方形、三角形、正方形等幾何圖形(見圖2)。用兩種顏色的毛根做成的圈圈10個,每種顏色各5個(見圖2)。

2.幼兒獨自遊戲時,先擲骰子,觀察骰子朝上的一面是什麼圖形,然後在遊戲板上尋找與骰子上所示幾何圖形相對應的生活用品或玩具圖案,並取一個毛根圈圈放置在該生活用品或玩具圖案上。遊戲可反覆進行,直至把5個毛根圈圈放完。

3.如果是兩人遊戲,可以一個幼兒擲骰子,說出骰子上所示的幾何圖形,另一個幼兒在遊戲板上找出與這個幾何圖形相對應的生活用品或玩具圖案,並放上一個毛根圈圈。遊戲可反覆進行,直至把所有圈圈放完。

1.要根據骰子所示的幾何圖形尋找遊戲板上與之相對應的生活用品或玩具圖案,只有找對了,才能放上一個毛根圈圈,不能隨意放在什麼位置上,也不能多放。

2.遊戲中幼兒可互相檢查毛根圈圈是否放置正確,放錯的圈圈要拿出。

小班幼兒雖然通常已能指認卡片上的正方形、長方形、圓形和三角形等幾何圖形,但對於日常生活中各種物品的形狀大多不會關注,有的對辯識物品形狀還存在困難。“圖形寶寶找朋友”遊戲目的在於幫助幼兒將已有的對幾何圖形的初步知識與對周圍生活環境中各種物品形狀的認知經驗建立起聯繫,以培養幼兒的幾何圖形抽象能力。所以,在遊戲材料的設計上,教師有意提供貼有各種生活用品或玩具圖案的遊戲板,通過“擲骰子—辨圖形一找物品”,讓幼兒觀察與辨識,並根據平面的幾何圖形找出與之相對應的生活用品或玩具,從而抽象出各種生活用品或玩具的幾何圖形特徵。而之所以用毛根圈圈做輔助材料,一方面是因爲其有輕便安全、便於取放的特點,另一方面則是考慮到它具有遊戲檢驗與遊戲激勵的功能。

教師對這一遊戲的指導重點宜放在幼兒對生活用品或玩具某一特徵的辨識及其圖形的抽象上。比如,骰子上顯示的圖形是長方形,幼兒既可以選擇將毛根圈圈放在麪包車圖案上,也可以選擇將毛根圈圈放在長方體積木圖案上,因爲它們的外形都具長方形特徵。如果教師發現幼兒已能熟練開展這類遊戲,則可以在骰子的每個面上同時設計兩種圖形,以提高遊戲難度。當骰子的某一個面上是長方形和圓形時,幼兒就必須尋找一個包含這兩個圖形特徵的生活用品或玩具。比如,幼兒可以選擇麪包車圖案,但不可以選擇長方體積木圖案,因爲“麪包車”圖案符合要求:它的車身是長方形的,輪子是圓形的。

在整個活動中,我的語言還不夠生動有趣,導致一小部分幼兒注意力分散。在教具的製作上,我將圖形標誌做成有顏色的圖形,一定程度上干擾了幼兒的思維。我會將這次一課伸延的教研活動,作爲對自己的磨練。日常教學中,我會對小班幼兒的常規教育做進一步的強化。在教具的選擇中,儘量考慮周到,排除不應該有的干擾因素。通過遊戲和操作活動,使更多的幼兒融入到我的教學中,讓孩子喜歡學習、愛學習、會學習。

第3篇

1.讓幼兒能夠不受顏色、拼擺形式的影響,拼搭組合圖形。

(1)教師示範用任意擺放的圖形拼搭成各種圖案,讓幼兒欣賞併發揮想象。

(2)教師:小朋友,你們一定很好奇吧?把幾個圖形拼搭在一起,就能組成一個物體很神奇吧!你們是不是也想試一試呢?引導幼兒不受圖形的顏色、擺放形式的影響,任意拼搭、組合圖形。教師巡迴指導,鼓勵幼兒積極動腦,拼搭出和別人不同的物體。

第一組:主題拼圖。幼兒自選主題,利用“幾何圖形組”進行拼搭遊戲。

第4篇

1、認識方形、圓形、三角形、長方形這類基本圖形。

2、師:這些圖形原來可以拼成一幅好看的畫,看看能拼成什麼?

請幼兒都伸出手指,跟着老師一起來數一數相同的圖形

1、提出練習要求:把每幅畫中的圖形數量記錄在下面的表格中,然後將圖形數量完全相同的兩幅圖連線

在該活動中,幼兒基本能認識各種圖形,也能準確說出它們的名稱。但在複合圖形的識辨中卻暴露了一些不足:由於我示範的是最簡單的一個複合圖形,之後些較複雜的許多幼兒都難以數清楚,所以我將自由練習改成了集體練習,讓大家一起來數一數,做一做。

但我忽略了幼兒的原有能力,有小部分幼兒還不會寫數字,於是我邊教圖形識辨邊教個別幼兒寫字,這使課堂顯得有些混亂,我想之後或許該專門設一節寫數字練習課。

第5篇

因主題教育書中有相關的圖形內容,爲加深對圖形理解和認識,故設計此活動。

1.若干張大小不同的長方形紙卡(長方形紙卡的長短差別要明顯)。

1.出示一張正方形紙卡,與幼兒一起復習正方形的特徵:

正方形有多殺條邊?(幼兒回答後,老師在正方形紙卡的邊上寫上數字1-4.)

2.出示一張長方形紙卡,與幼兒一同討論長方形的特徵:

3.指出這是長方形,引導幼兒觀察發現並說出長方形的對邊一樣長。

4.給每位幼兒發一個長方形紙卡,請他們找出活動室中長方形的物品。

5.出示一個盒子,裏面裝有大小不同的長方形和正方形紙卡,,告訴幼兒這些圖形迷了路,請幼兒帶他們回家。

6.出示兩個空盒子,分別粘有正方形和長方形的標識請幼兒吧圖形放在適當的盒子裏。

在備課過程中我考慮到小班的幼兒比較喜歡遊戲,從而在活動中加入了遊戲的小環節,這樣既可以讓幼兒加深對圖形的認識和理解,並且不會覺得學習是枯燥的,寓教於樂。在活動中提出問題後,並沒有把案直接告訴孩子,而是啓發幼兒自己去尋答案。在情境中提出問題,在情境中鼓勵幼兒大膽的去嘗試,讓幼兒充分的感受科學的樂趣和作用。

第6篇

1、依據局部圖案的外形、顏色等線索,拼貼出完整的圖案。

2、初步感知圖形部分與整體的關係,培養邏輯推理能力。

4、引導幼兒積極與材料互動,體驗數學活動的樂趣。

1.教師:今天我請大家吃好很好吃的東西,這是什麼呀?(拿出番薯幹),番薯幹可好吃了,我把番薯幹發給小朋友,但是我沒請小朋友吃之前,可不可以吃啊?(幼兒:不可以)。

2.我發給小朋友的番薯乾和老師的是一樣的嗎?(不是),我發給小朋友的番薯幹啊,只是一部分,它們都有一個好朋友,合在一起就是一整塊番薯幹了,請小朋友找一找你的朋友在哪裏?找到朋友,拿着你們的番薯幹碰一碰,然後把它吃掉。

3.番薯幹好吃嗎?還想吃嗎?把有三解形,長方形、圓形洞洞的番薯幹發給小朋友,再在小朋友桌上放上填補洞洞的番薯塊,填好了,給師看,吃掉番薯幹。

1.昨天晚上,我家裏啊來了一隻小,它把我的車車都給弄壞了,我想請小朋友幫我把車車修補好。(發給小朋友圖片)

2、幼兒操作,教師巡迴指導。車車修好了,就請小黃老師看看對不對?

3、教師小結。教師出示大圖片,請幼兒來說說自己是怎麼修好的。

上這節課我很開心,小朋友也很開心,跟小朋友一起玩,一起吃番薯幹。後面的操作材料又用了小朋友非常感興趣的車子,所有小朋友都能跟着我走,這是我最開心的,因爲初入與小朋友上課,最怕的就是小朋友不跟着我走,我上我的課,他做他的事,這是我最擔心的事了。這節課我覺得環節上沒有什麼問題,但是經同事評價,這個活動的目標定的太低。所以一節課如果目標都沒有掌握好,應該是一節比較失敗的課了。

第7篇

1、平面構成設計的基礎知識,圖形拼擺使學生初步理解基本形圖形拼擺的概念、構成,以及基本形在平面構成設計中的意義。運用形象與空間關係的規律,設計出新穎的圖形拼擺圖案。

2、學習用分割、組合的方法獲得基本形,在教師指導下進行巧妙組合、色彩搭配,圖形拼擺完成簡單的平面構成設計。培養、鍛鍊學生的組合造型能力和空間想象能力,發展抽象思維。

3、通過動手拼擺、操作,使學生初步瞭解分解構成的原理,增強設計意識,並在小組活動中培養學生的操作、觀察、表達及思維能力,培養探索意識和合作精神。

隨着社會科學技術的發展,平面構成已發展成爲現代造型設計教學基礎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平面構成在工業設計、建築設計、紡織印染、時裝設計、書籍裝幀設計、商業美術設計等領域中被廣泛運用。本課的編寫目的就是向學生介紹淺顯的平面構成的知識,並作簡單的訓練。平面構成是一種理性的造型行爲,是將兩個以上的基本形在二維的平面內,按照一定的原則,進行分解並重新組合成新的單元,賦予視覺化的形態美感。擴大傳統抽象圖案和幾何圖案的表現領域,大大豐富了裝飾圖案的圖像和表現手段。教材將“基本形的變化與排列”,“基本形的重複構成”,“平面形態的分解構成”等三項內容作爲平面構成的基礎知識,以“圖形拼擺”的遊戲形式簡單地介紹給學生,並與生活相聯繫。目的是爲了使學生較早地對現代設計有所接觸,並通過構成方法的練習,初步理解平面構成的基本原理。建立學生對形態的理性思維和抽象思維的觀念,並且通過研究構成的形態及構成方法,培養學生的審美思維能力和設計能力。“基本形的變化與排列”和“基本形的重複構成”讓學生了解基本形是平面構成中最基本的單位元素。圖形是由二個或二個以上的基本形用相加合成或相減分割的方法獲得的。基本形按照一定的結構方式又可以構成更大的基本形。基本形的變化是極其豐富的,教材運用並列、對稱、平移、重疊等方式組合成不同的新形象,圖片充分體現了視覺上理性、明朗的美感。“基本形的分解構成”這一課時中,“分解”是對原始關係的解脫和破壞;“構成”則是對新關係的建立與創造。可加深學生對視覺元素、空間的整體關係與構成方法的認識,培養對形態的基本感受和創造能力。

重點:學生能自由、大膽、巧妙地用圓形、方形、三角形等基本形進行排列組合,運用接觸、覆蓋、透疊、分離、等變化方法構成各個不同的基本形。培養學生的造型能力、抽象思維能力和空間想象能力。難點:掌握基本形的構成方式和抽象思維能力的培養,引導學生創新;“正形”與“負形”的相互轉化這一平面構成形態的創造與表現的基本手段。●方案一第一課時課前準備學生:蠟筆、水彩筆,畫紙,尺子,各種基本圖形的硬紙片學具(圓形、方形、三角形、菱形、梯形、半圓形等)教師:課件,平面構成作品教學過程1。談話導入,揭示課題。請學生說說自己認識的圖形:圓形、方形、三角形、菱形、梯形、半圓形等。學生邊說,老師邊畫出來,或用課件展示。讓學生在彩色紙上畫出許多大小不同的圓形、方形、三角形等圖形,並用剪刀剪下。(提示:將各色彩紙疊在一起來剪,可以一下子得到很多相同的圖形。)圓形、方形、三角形是最基本的圖形,它們能組成許多不同的形狀。請學生以小組的形式(或個人)把剪下的圖形隨意組合成一幅畫。學生上臺演示。揭示課題:《圖形拼擺》。

(1)欣賞作品及生活中有基本形排列的畫面圖片。(如:花布、拼花地板、地磚等。)

(2)基本形通過排列可以構成各種圖形,說說在生活中見到過的實例。(提示:各國的國旗、商標、奧運會五環標誌等。)

(3)學生思考、討論、回答。把剪好的圖形進行隨意的拼擺遊戲。在拼擺過程中,引導學生髮現基本形組成的許多奇妙的圖形。

3、聯繫生活,激發創意。生活中許多物體的形狀,都是由大小不同的圓形、方形、三角形組合而成,請大家想一想,找一找,都有哪些?學生思考、討論、回答。在回答時最好能具體說出物體的哪個部分像哪種圖形。(提示:如房子的房頂像三角形,房門像方形;乒乓球拍像圓形和方形組成。)

(1)引導學生拼擺出兩個基本形所能出現的幾種情況。(引導學生了解平面構成中基本形與基本形相遇時出現的接觸、覆蓋、透疊、分離、聯合、減缺、差疊、重合等情況。)

(2)出示課件:引導學生髮現圖形構成中的“形”與“地”的關係,提供創作的建議。

(3)鼓勵學生還可以用彩色筆隨意畫出一些大小不同的圓形、方形、三角形組合而成的畫面,塗上自己喜愛的顏色。

(4)提出作業要求:①用基本原形進行有趣的變化,將獲得的基本形畫在作業紙上,並塗上漂亮的顏色。要求:形象新穎、繪製工整。②用彩紙剪貼的方法,把大小不同的圓形、方形、三角形組合成生活中的物體,(或者將多個相同的基本形通過組合成不同的圖形,)創作出一幅漂亮的畫面。③利用形與地的關係構成新穎圖形。(5)學生創作,教師巡視指導。

(1)小組內展示作業,讓大家猜猜看錶現的是什麼主題。互評作業。

(2)選出優秀作業,教師小結。提供評價建議:①作品是否表現自己的感受;②作品是否有創意,與衆不同;③作品的點、線、色彩的表現是否統一等。6。提供課題,研究拓展。學生課外的研究拓展活動:尋找並收集生活中有關基本形組合構成的商標或圖形實例。第二課時課前準備(學生)剪刀,膠水,彩紙,七巧板學具(玩具)(教師)七巧板教具,範作,教學課件教學過程

大家玩過七巧板嗎?誰能用七巧板拼擺一個圖形?教師出示七巧板的課件並演示。學生拼擺,討論。七巧板是我們祖先的一項卓越創造,19世紀初流傳到西方,引起人們廣泛的興趣,並迅速傳播,被稱爲“東方魔板”……(簡單地介紹七巧板的來歷,激發學生對我國悠久歷史文化探究的興趣和民族自豪感。)小結:將一個基本形剪切(分解)成幾個形狀後,可以重新拼成多種圖形。七巧板就是利用了分解構成的這個原理。

(1)展示一張平面構成圖形,提問此圖是怎樣製作的?

(2)教師演示“分解”與“構成”的方法。①出示圓形,將它沿直徑分割成兩個半圓,再將分割成的兩個半圓在演示板上作各種不同的組合,並把每次組合成的新圖形畫在黑板上。(也可以選擇長方形作爲“母體”進行分解三次,重新組合產生新的形態。)分解法:對稱分解,十字分解,整形分解。②請學生練習變換構成的方法:分離、翻轉、錯位、連接組合法:分離式,左右置換式,同向式,相接式,萬字式,口字式,十字式,嵌入式等。小結:將基本形加以分割並重新組合,可獲得衆多的圖形。

(1)象形物品的分解構成:展示兩幅範畫(熊貓和熱帶魚),讓學生分辨原始“母體”的形態,以及分解的次數。

(2)抽象幾何的分解構成:展示兩幅範畫(方和圓),讓學生分辨原始“母體”的形態,以及分解的次數。(示範作品詳見相關資料)

(1)作業要求。①分解次數不宜過多;②構成時不得重疊或捨棄;③作品可隨心所欲地創造,但必須創新。

(2)學生創作,教師巡迴指導。(提示:強調學生在切割紙張時注意安全!)

(1)學生互評作業,教師對有獨創性的作業予以表揚與肯定。

(2)選出代表性的同學向全班展示自己的創作過程,談構想。

(3)小結本節課內容。●方案二第一課時課前準備(學生)蠟筆或水彩筆,紙張,剪刀,膠水,尺子等常用作畫工具(教師)演示教具:基本原形圖例,各種不同的基本形掛圖,教師範作教學過程

(1)出示一些基本形,(方形,圓形和三角形)請幾個學生組合拼擺出有趣的圖形。(提示:可將幾個圖形的背後貼上小磁鐵,在磁性黑板上拼擺。或用象棋和圍棋子進行拼擺。)

(2)揭題。設計師們把圓形、方形和三角形稱爲基本形。基本形通過排列和組合後可以構成各種圖形和有趣的畫面。今天我們就來學習由幾個基本形拼擺成平面構成的知識。

(3)請學生談談第一印象:美觀、醒目、簡潔、色彩、形狀……在生活中你還見到過類似的圖形嗎?(提示:教師可以課前要求學生收集一些商標圖案,作爲學具。)

(1)選幾個同類的基本形進行拼擺,看一看能構成怎樣的圖形。鼓勵學生儘量多地進行拼擺嘗試。

(2)選兩種不同的基本形若干個進行拼擺嘗試。學生展示自己的創造,並說一說設計的方法、思路。展開討論:這些圖形有什麼含義,可以裝飾在哪裏?

(1)分析、探究:教師進行示範,找一找有什麼規律嗎?引導得出一些基本形構成的方法:接觸、重疊、分離……(詳見相關資料)

(2)鞏固提高再欣賞:欣賞優秀的基本形平面構成作品。生活中常見的一些著名標誌、精美圖形,就是巧妙地運用這些構成方法設計的。

(3)還有其他構成的規律和方法嗎?(發散、分割、綜合……)

(1)你能用基本形拼貼出美麗、新穎的圖形嗎?(製作3個,根據具體掌握情況可多練習。可以用繪畫和剪貼的形式,視學生準備的學具而定。)

(1)教師課堂小結:要求學生仔細觀察生活,做生活的有心人,表達出自己心中的美感來。

第二課時課前準備(學生)常規的作畫工具(教師)七巧板玩具,彩紙,剪刀膠水等教學過程複習引入。上節課我們學習了平面構成中基本形的排列與組合,我們通過對許多基本形的組合創造了具有美感的圖形。今天這節課我們將對基本形進行分解與再構成的創作練習。

(1)展示範畫(熊貓)——圓的分解構成,觀察後說說這張畫是由怎樣的一個基本形分解而成的?

(1)大家玩過七巧板嗎?誰能用七巧板拼擺一個圖形?教師出示七巧板的課件及圖形,進行拼擺演示。七巧板是中國著名的拼圖遊戲玩具之一。設計科學,構思巧妙,變化無窮,能活躍形象思維,特別是通過拼擺能啓發我們少年兒童的智慧,所以深受歡迎……(簡單地介紹七巧板,激發學生的興趣。)

(2)製作七巧板:將一個正方形切割分解成7塊。(如教材所示)

(3)拼擺七巧板:出示一幅七巧板構成的圖形,請學生用自己做的七巧板拼擺出來,比一比誰拼得快。小結:將一個基本形剪切(分解)成幾個形狀後,可以重新拼成多種圖形。七巧板就是利用了分解構成的這個原理。

(4)變換構成方法。展示後,啓發學生了解構成的幾種方法:分離、錯位、連接等,讓學生觀察後找出以上在組合中相應的部分。相同的剪法可以拼出不同的圖形。小結:任何一個基本形,我們都可以視作爲“母體”,進行分解組合,創造新的形態。從母體中被切挖出的部分,我們叫它“正形”,切挖後的空白部分,我們叫它“負形”,正形和負形之間就構成了“形”與“地”的關係。

平面構成相關知識。基本形與基本形在組合構成時,會出現以下8種情況:分離:兩個形象分離,形象與形象相鄰近,但不接觸,而是保持一定的距離。接觸:兩個形象相遇即形象與形象的邊緣恰好接觸,產生兩形相連的結合形。復疊:一個形象覆蓋在另一個形象上,覆蓋與被覆蓋的形象,在視覺上就有一近一遠、一上一下、一前一後的空間效果。透疊:一個形象疊在另一個形象上,兩個形象同時顯影出來的交疊部分產生透明的感覺。聯合:形象與形象重疊在一起,不分前後上下的聯合,形成新的較大的形象。減缺:一個形象被另一個形象局部遮擋,前面的形象不畫出來隱而不見,未被遮擋的產生新的形象。差疊:兩個形象重疊時,重疊部分產生一個新的形象,其他部分則消失不見。套疊:如果兩個形象大小不一重疊在一起時,也可以產生新的空間和新的形象。常用的分解和構成的方法:對稱分解、十字分解、整形分解、分離式、左右置換式、同向式、相接式、萬字式、口字式、十字式、嵌入式等2。七巧板的故事。

(1)七巧板遊戲也稱“七巧圖”,是中國著名的拼圖遊戲玩具。因設計科學,構思巧妙,變化無窮,能活躍形象思維,特別是通過拼擺可以啓發兒童智慧,所以深受歡迎。現在的七巧板是經過2500年的歷史演變過來的。宋朝有個叫黃伯思的人,對幾何圖形很有研究,他熱情好客,發明了一種用6張小桌子組成的“宴幾”——請客吃飯的小桌子。後來有人把它改進爲7張桌組成的宴幾,可以根據吃飯人數的不同,把桌子拼成不同的形狀,比如3人拼成三角形,4人拼成四方形,6人拼成六方形……這樣用餐時人人方便,氣氛更好。後來,有人把宴幾縮小改變到只有7塊板,用它拼圖,演變成一種玩具。因爲它十分巧妙好玩,所以人們叫它“七巧板”。到了明末清初,皇宮中的人在慶賀節日和娛樂時,經常用它拼成各種吉祥圖案和文字,故宮博物院至今還保存着當時的七巧板呢!用於兒童智力開發的七巧板的雛形,就在這兼備實用價值和藝術審美的圖形拼合中產生了。

(2)18世紀,七巧板傳到國外,立刻引起極大的興趣,有些外國人通宵達旦地玩它,並叫它“唐圖”,意思是“來自中國的拼圖”。在歐洲,大約1805年出版的《新編中國兒童謎解》中有24幅七巧圖並附有一份木製的七巧板。隨後,1810年在法國,1818年在德國和美國都紛紛出版了關於七巧板的書,在意大利出版的書中還介紹了中國歷史。七巧板在歐洲至今經久不衰。

(3)魅力無盡的七巧板遊戲直到現在仍是兒童喜愛的智力性娛樂項目,不僅得到了社會的公認,甚至國家教委都明確規定在國小數學課程中必須使用七巧板遊戲作爲兒童智力開發工具。

第8篇

1、讓幼兒通過遊戲,進一步鞏固對圓形,正方形,三角形,長方形,橢圓形,半圓形,梯形的認識。

3、圖片(太陽,雲,小鳥,熱氣球,螃蟹,海螺,蝴蝶,蜻蜓,涼亭等)

(一)今天老師帶你們去參觀一個非常有趣的圖形世界,你們高興嗎?(帶幼兒進教室)這裏有好多“圖形門”,請你們看看它們是什麼形狀的?(圓形,正方形,半圓形,三角形,橢圓形,梯形)現在,老師給每位小朋友發一張門票,這張門票一面是紅色,上面有一個圖形,一面是蘭色,上面也有一個圖形。拿到門票的先看蘭色的一面,那上面有什麼圖形,你就從哪扇門進圖形世界,好嗎?(放音樂,幼兒進門)

(二)小朋友,這是誰來迎接我們了?(小豆蟲)它是由什麼圖形組成的?數數有幾個?小豆蟲爲我們準備了許多座位,上面都有圖形,現在請小朋友看紅色的一面,上面有什麼圖形,你就找有這個圖形的位子坐下。看誰坐的又對又快。(幼兒找座位,教師檢查。)

你們看,圖形世界的天上有什麼?它們各是由什麼圖形組成的?

你們看,圖形世界的海里有什麼?它們各是由什麼圖形組成的?

這是圖形世界的小花園,這裏有什麼?他們是由什麼圖形組成的?

現在,老師帶大家去圖形智力宮參觀,看誰最動腦筋。

今天的參觀快要結束了,臨走的時候每位小朋友都來做一份禮物,給圖形世界留作紀念。怎麼做呢?老師給每個小朋友都準備了各種各樣的圖形。請你們選自己喜歡的圖形貼在白紙上,組成一幅美麗的畫。做好後,你們把禮物貼在這些圖形門上,把天下世界打扮得更漂亮,讓更多的小朋友來參觀,好嗎?(幼兒操作)

老師把幼兒作品釘在圖形門上,獎給幼兒一朵圖形門上的小花。

第9篇

在教室益智區一直有俄羅斯方塊這個工作,孩子會根據操作卡進行拼擺,但興趣不大,一天在區域活動中一個孩子拿個幾個不同形狀的在拼擺,讓我有了想法,可以出示一個圖形,讓孩子利用不同的圖形進行多種拼擺的探索。

1、感知幾何圖形之間分解與組合的關係,探索圖形組合方式的多樣性。

一、情景導入,觀察“地磚的外形特徵。以故事情境導入,引起幼兒參與活動的興趣。

師:小白兔開了一家裝修公司,需要招聘鋪地磚的工作人員呢!他說只有最會動腦筋的孩子才能成功,你們要不要試一試?

1、出示圖1——8塊地磚,引導幼兒認識、觀察、比較它們的外形特徵。

師:這些就是用來鋪地的地磚,看看他們有什麼不同?(引導幼兒觀察地磚形狀、顏色、數量方向等特徵。)

1、出示地板小貓家的地板,引導幼兒觀察地板上的陰影部分,選擇合適的地磚進行匹配。

師:這是小貓家需要我們鋪地磚的地板,黑色的部分表示可以鋪地磚的空位,仔細觀察地板上空位的形狀,找找看第幾號地磚鋪進去後,不多不少剛剛填滿。(請個別幼兒操作)誰願意來試試。

師:我們一起來看看,地板鋪好了嗎?是不是不多不少剛剛填滿呢?

小結:要觀察地板空位與地磚的形狀、方向是否匹配,這樣我們才能又快又準確地將地板不多不少剛好鋪滿。

三、感知不同的圖形可以組合成一個新的圖形(或大圖形分割成其它的小圖形)

師:看看小狗家的地板的空位有什麼不一樣?需要放入哪些地磚,能讓這些空位不多不少剛好鋪滿。

操作要點:用兩塊不同形狀的地磚組合,填滿地板上的空位。

師:你是用的x號和x號地磚組合起來將地板空位鋪滿的,其他小朋友的呢?

(預設可能出現的問題:1、沒有將地板空位鋪滿;2、出現地磚重疊的現象;)

小結:這一次是用不同形狀的地磚進行組合鋪滿了地板上的空位,所以通過不同的組合方式還可以完成更復雜的鋪地磚任務。

師:你們不僅要把地磚不多不少剛剛鋪滿地板的空位,而且還要想出多種組合的方式,比比看最會動腦筋。

這就是我家的地板,你們要把想到的不同組合的方式記錄下來哦!看看你們在三分鐘內有多少圖形組合的方式。

師:首先,我們來看看a組的方法是x、x和x號組合起來的,你們是不是也有這樣的方法呢?(依次看第二種、第三種方法)

師:每一組地板上的空位都是一樣時,通過操作發現這麼多種不同的組合方式來將地板鋪滿,也許不止這幾種組合方式,小朋友們下來還可以繼續和好朋友一起尋找。

今天你們的表現都很棒,小兔經理決定錄用你們了,恭喜你們!

本節活動的目的是,“探索圖形的多種拼擺”目標的落腳點是探索的方法,有兩種、三種等,爲了讓孩子有探索的興趣,活動設計從簡到難,一塊圖形的觀察到兩塊圖形的拼擺,最後到幾塊圖形的組合,在活動中孩子的參與性非常強,爲孩子營造了輕鬆地環境,讓孩子在不斷地動手操作與討論中掌握知識,其次,是兩個孩子的合作,在《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中指出,5—6歲的孩子能用數字、圖畫、圖表、或者其他符號記錄,在探究中能與他人合作與交流,本節活動孩子用記錄表來統計自己探索不同的方法,並分享交流讓孩子的統計知識得到鞏固。

活動中的不足是,因爲老師的緊張在第一環節整塊地磚的呈現忘記了,沒有更直觀的讓孩子觀察整塊地磚,應該讓孩子先觀察整塊地磚,再出示黑色缺失的陰影部分,這樣更直觀的讓孩子瞭解所要填補的地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