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簡歷模板館>熱點>教師文案>

8和9的組成教學反思5篇

教師文案 閱讀(6.71K)

撰寫教學反思可以提高老師的自我指導能力,教學反思是教師對教學過程思考的一種有效手段,下面是本站小編爲您分享的8和9的組成教學反思5篇,感謝您的參閱。

8和9的組成教學反思5篇

8和9的組成教學反思篇1

新的學期開始了,新一輪的教研活動拉開了帷幕。今天我上了一節數學課,這一節課,將認數範圍由20以內擴展到100以內,這是認數教學的第二個階段。所以本課的教學目標是使學生能正確數出數量在100以內的物體的個數,能正確數出100以內的數,知道這些數是由幾個十和幾個一組成的;能根據提供的素材,通過對100以內的數的認識,進一步培養學生的數感和動手操作演示合作交流的能力。本節課通過充分動手操作,讓學生體會數是數出來的。在課前我瞭解了絕大部分學生口頭數數的能力,從反映出來的情況看,學生的數數能力很好,所以我把這一節課的例題大膽的改爲習題來完成的。因此,我從學生的認知基礎和生活經驗出發,爲學生提供學生熟悉的數量是100的實物小棒,培養學生觀察、操作能力以及同學間的交流與合作的能力。實際數出物體個數的過程中,體會數是數出來的。

針對一年級學生的知識基礎和認知特點,力求提高學生的合作交流能力,所以我安排了自由給同桌出題的空間 自主探索,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意識,培養學生的學習方式。

在整個教學過程中,最大的特點就是引導學生充分動手操作,在反覆點數的基礎上,逐步建立起百以內數的概念,培養數感,並藉助這個過程,培養學生積極探索、主動發現、自主建構知識的學習方式。

這節課有一些細節的地方還可以處理的更周到一些。經過我課後的反覆思量和同事們的建議,現在把這些內容簡單的整理一下:

1、表揚性語言用的比較少,表揚的形式單一,沒有對學生的回答進行有效的表揚。有時就是表揚起來也有些生硬,不自然。課堂教學上,缺少了點藝術味。在今後的教學中,我會不斷努力,提高課堂教學效果。

2、小組合作學習,整個課堂教學我以小組活動的形式爲主,想發揮小組合作學習的功能,給學生營造一種民主、和諧的學習氛圍,讓學生敢於發表自己的看法和意見,使他們的情感信心在交流中得到發展,爲學生提供一個展示自我、體現個性的良好時機,讓每個學生都體驗到成功的喜悅。由於年級低水平有限學生不會合作學習不會交流,這也是我下一步要重點訓練的。

3、練習題可以出一些變式題甚至是一些拔高題就更好了。

4、在備課的同時我對備學生這一環節顯得缺陷了很多。

5、在課的設計上不夠巧妙和缺少科學性。

我認爲一節課要想上好是不容易的事,有問題不要僅,重要的是我會朝着這個方向努力的前進和不斷的探索,我相信有領導和同事們的幫助,我會很快的找到成功的……..

8和9的組成教學反思篇2

?新課標》指出:“動手實踐、自主探索與合作交流是學生學習數學的重要方式。數學學習活動應當是一個生動活潑的、主動的和富有個性的過程。”讓學生通過學習過程建立數感,這是《新課標》中強調和重視的問題之一。數感是一種學習數學的基本素養,它是數的意義和有效計算等數學教學活動的基礎,是數學與生活實際緊密相連的一座橋樑。《新課標》中將培養學生的數感作爲一個重要的目標,在不同學段中都有着明確的要求,這是數學課程改革的方向和需要,也符合義務教育階段學生的培養目標。

100以內數的認識是基於學生已學的20以內數的基礎之上的教學,而《數數、數的組成》這個內容是爲學生學習100以內數的加、減法的計算做好鋪墊,也是爲了體現數與生活密切聯繫。我強調從學生已有的基礎出發,從已學的20以內數爲出發點,利用生活中常見物品分類、數數等,讓學生體會到“生活中處處有數”,激發學生學習積極性。數數,數的組成這一課的重點在於讓學生理解並能熟練地說出數的組成,理解個位、十位上的數字的含義,能將數字形象化。難點就在進位。

一、《數數、數的組成》教學過程

1、數數教學中,我藉助小棒進行數數,出示圖片:19根小棒,讓學生說出這是多少。你是怎麼知道的。學生說:1個十9個一組成19。問:19添上1是多少?學生答:9加1等於10,10加10等於20。接着帶着學生一起數20 以後的數,當遇到29時,問:29添上1是多少?······通過這樣的教學過程,讓學生體會到9添1是10,強調滿十進一的思想,注重學生學習數數的方法。從中讓學生髮現10個十是一百,一百里面有幾個十。學生在輕鬆、和諧的氛圍中主動地學習,實現個性化發展。

2、當學生掌握了數數的方法後,我讓學生結合書本上的百羊圖數一數,看看有什麼好方法可以又快又準的數出圖上有多少隻羊,進一步讓學生感受一百到底有多少,初步建立數感。

3、口答大比拼,說一些數讓學生來數一數和猜一猜,通過這樣教學過程,讓學生體會到數的順序和數的組成。在課堂上設置小組比賽搶答的過程,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

4、鞏固練習,層層遞進。

(1)出示小棒,看看組成了數幾?進一步鞏固數的組成。

(2)數數:有兩個兩個的數,五個五個的數,十個十個的數,發揮多樣數的過程。

(3)判斷對錯。突出學生的學困點。

二、教學反思

整堂課難點進行了突破,但是重點並不突出。

1、在數百羊圖時,沒有給學生足夠的時間猜一猜、估一估,所以學生對於100的大小不是很敏感。在這個部分可以讓學生說說:爲什麼不是10只或者20只,讓學生感受到10有多少,20有多少,100又有多少。這樣對於學生的數感建立很有幫助。

2、數數的過程過於單一,在新授部分沒有進行多樣數,以至於在鞏固練習時,學生們遇到了困難,無法很快的回答出答案。在口答大比拼時:就可以進行小組競賽,一組一組的數,有一個一個數的,有兩個兩個數的,有五個五個數的,有十個十個數的,有倒着數的,有分段數的。通過這樣的過程既激發了學生學習的興趣,又調動了全班同學的學習氣氛,並且重點進行了突破。

3、判斷題可以改成猜一猜,讓學生猜一猜這個數是多少。又把重難點進一步的突破了。

我找到了自己本課的不足。因此,以後的課堂中還需要多思考每個教學環節的合理性,注意時間的分配,題型的搭配,利用有效的時間讓學生更快更好的消化當堂所學的內容。

8和9的組成教學反思篇3

讓學生初步感知100有多少,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同時引出課題。

邊擺小棒邊數數,讓學生在操作中體會到十的形成,學會數100以內的數,通過操作突破本課難點,數數時接近整十數到整十數的過渡。

以競賽形式練習數數,使得課堂氣氛熱烈,愉快。孩子的學習興趣高漲,知識在有趣的活動中得到鞏固。

數數時,接近整十數到整十數的過渡和數的組成的教學是本節課的難點。我還是藉助小棒,讓學生直觀形象地認清數的組成,同時從接近整十的數到整十數過渡的數數也合在這一環節中教學,從而達到一舉兩得的教學效果。

“對口令數數”主要是讓學生脫離小棒數數,使學生對100以內數的概念由直觀認識上升到抽象認識。

“鞏固練習”的安排主要是爲了強化本課的難點:數的組成。

這一環節我試圖通過數20以內的數過渡到數100以內各數,安排了一疊作業本和一瓶彈珠,讓學生整體感知100這個數到底有多少。但在具體的操作過程中,我並沒有展示給學生看這疊作業本就是100本,這瓶彈珠就有100顆,導致這些教具都變得多餘。因此,這一環節教學目標性不強。

這個環節通過讓學生動手操作,調動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學生各種感官協同活動,它們在觀察中思維,在思維中操作,概念的形成由具體到抽象,符合學生的認知規律。

合作學習,師生合作,生生合作貫穿教學全過程,注意學生之間的信息交流,培養了孩子的合作意識,團隊精神,營造平等,互助的學習氛圍。

數數時接近整十數到整十數的過和數的組成的教學是本節課的難點。我還是藉助小棒,讓學生直觀認清35裏面有幾個十和幾個一,學生學習的效果還是不錯的。同時讓學生邊擺小棒邊從接近整十數數到整十,把新的一個十捆成一捆,讓學生形象地感知這個整十數,難點基本上突破了。

對口令數數更讓學生對數100以內的數增加了興趣,這一環節學生學得還不錯。

這節課重在動手操作和數數,對於練習的設計就顯得單薄而缺乏層次感。

總之,本節課最大的不足在於各個環節的目標落實還不夠到位,有點“蜻蜓點水”。本學期我們一直在講“科學解讀教材,準確把握教學目標”,顯然我在這方面需要好好努力。

8和9的組成教學反思篇4

本節課是100以內數的認識的第一課時,是在學生已學20以內數的基礎之上進行教學的,並且對於100以內的數,學生在生活中積累了較爲豐富的感性認知。在學生充分展示已有認知的基礎上進行引導,如課一開始我就請學生先說說20以內數的組成,在原有的基礎上學習新知,一步一步深入探究。接着又從學生感興趣的數小棒入手,先依據自己的生活經驗學着數100根小棒,通過觀察發現部分學生有數數的好方法時,再請學生上臺展示。在展示數數的過程中,我不時的指導,肯定了他們10根10根數的方法後,要求他們每10根紮成一捆,最後10捆再紮成一大捆,形象地再現了10個一是十,10個十是一百。於是全班同學學着數小棒,再一次展現10捆小棒時,比較順暢地理解了10個一是十,10個十是一百。

本節課中存在的不足主要是:

1、教師的評價較少,應對學生的回答及時表揚。

2、這節課我講得過多,留給學生動口動思維的空間不夠多,應盡情放手讓學生獨立去完成,積極地創設一個以學生爲主體,教師爲主導的課堂氛圍。

3、學生的語言表達還需進一步加強訓練,讓學會用簡潔的語言來描述自己的想法。

4、拐彎處數數強調不夠,如49數到50的數數。對29個再加一個是多少?39個再加一個是多少應再多加強調。因爲在課前的數數訓練中,學生基本都能數到100多,在課中忽視了這一點,而事實上,這正是學生的難點。

所以,今後的每一堂課,我都要充分了解學生的起點,做到心中有數,並且要落到實處。

8和9的組成教學反思篇5

在我的整體設計中,以通電分解水的微觀過程爲載體,滲透各個知識點:水的組成、水資源狀況,分子、原子的相關知

識,物質的簡單分類。其中,水的組成、水資源狀況內容較少也較簡單,可交由學生獨立完成複習工作。本節課的重點在於加強學生對物質微觀世界的認識,並能幫助學生形成系統。學生對“純淨物與單質”和“混合物與化合物”這兩對概念容易混淆,也希望能通過這節課,使學生有個較爲清晰的.認識。同時,通過讓學生總結歸納本單元的知識脈絡,鍛鍊學生的歸納能力。

但在教學實施過程中,也碰到很多困難。由於是複習課,學生對知識有了一定認識,怎樣提高學生學習興趣,使學生在原有基礎上有所提高,成爲實施課堂教學所需解決的重要問題。在以一道段考題引入後,引起學生共鳴。實施教學活動中,可以在複習完物質分類後再將此題提出,讓學生解決問題。達到畫龍點睛、首尾呼應的效果,加強課堂的完整性。

設置的習題應有一定的坡度,有個遞進的緩衝,在處理習題時,對於學生普遍掌握的內容可以帶過,而學生的共同問題應該深入剖析。做到有的放矢、查漏補缺。

在課堂中如何發揮學生的主體地位也是值得深思的。我以提問和課前學生的知識歸納爲主要形式讓學生來回顧知識,稍顯單調。複習課應讓學生更多的參與總結、歸納、對比,使學生在知識系統得到梳理的同時,學習能力也能得到鍛鍊和提高。

在複習內容的選擇上,我選擇的是第三單元《自然界的水》。我曾設想把本單元的分子、原子與第四單元的原子結構、離子等知識點整合上一堂複習課。爲了解決學生的實際困難,在以後的複習中可以打破單元間的界線,把各單元相關知識點整合後進行復習,這樣更有針對性,急學生之所急,使學生都能得到一定程度的提高。

在課堂上,也要適時地關注學生、鼓勵學生,培養學生

的自信心。這方面做得不夠,語言應更加具有人情味和鼓勵性質,讓學生體會到老師的關注。

在最後的環節,學生展示自己歸納的知識脈絡。可以適當引導學生的發言,鍛鍊學生的歸納能力,並讓學生談談這個單元學生自己的感受,還有那些疑問,有什麼收穫……。

在今後的教學過程中,我將不斷的改進教育教學方法,在使學生獲得最大收穫的同時,自己也不斷成長、提高。通過這次的課堂教學活動,我也有不少的體會和認識。在此,僅簡單談談我的想法。我還有很多的疑惑,希望各位同行、專家不吝賜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