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簡歷模板館>熱點>心得體會>

讀後感國中1000字6篇

心得體會 閱讀(7.22K)

要想銘記閱讀時的感受,必須認真將讀後感寫好,撰寫一篇讀後感能夠強化同學們對書上內容的分析,以下是本站小編精心爲您推薦的讀後感國中1000字6篇,供大家參考。

讀後感國中1000字6篇

讀後感國中1000字篇1

提到“教育”二字,大部分人都會首先想到老師,其實我們的第一位老師是父母。好的家教可以決定孩子的人生。而《傅雷家書》講述的就是著名翻譯家傅雷先生對他孩子的教育。全書採用書信的方式,字裏行間透漏着一個父親對孩子的諄諄教誨和深深真情,既有濃濃的父愛,也有父親獨有的不可抗拒的威嚴。他在信中教育身在國外求學的孩子,告訴他人生的底線和準則,教導他行爲舉止,讓他銘記祖國,每一篇都讀起來真摯感人。

郭秉文曾經說過:“教育跪在熏習,風氣賴於浸染。”好的家庭教育和家庭環境對一個人的發展意義重大,傅雷先生對兒子管教甚嚴,但書信中可以看出父子二人的關係很好,這就在於傅雷先生的教育方法運用得當既告訴孩子正確的人生道理,又讓他們對世界有自己的思索,並不斷的指導他。我最喜歡書中傅雷先生對傅聰講解“不完整與完美”的那一段,他說道:“你(指傅聰)提到的完整,其實完美是根本不存在的,整個人生、世界、宇宙都談不上完美,我們一輩子的追求,有史以來多少世代人的追求,無非是完美,但永遠是追求不到的。因爲人的理想、幻想,永無止境。”細細想來,的確是這理,生活中的我們都在追求完美,但我們總是忘記了正是我們的不完整纔給了我們幻想的空間和前進的勇氣與動力,才讓我們欣賞到人生道路上更多的美景。

談了《傅雷家書》,我不得不承認,我對傅聰是羨慕的。生在當代中國,我們從小就無可奈何的把一切爲大學聯考讓路,就我而言,自小起,就聽爸媽的安排,去參加各種各樣的補習班,沒有時間來發展自己的興趣。而父母大多時候都在關心成績,也沒有跟我講過什麼人生道理。當我上了大學,和大多數同學一樣,學了並不是感興趣的專業,也對未來十分迷茫。以前的我很想做設計師,但這個願望也隨着時間和父母的一聲否定消失不見了。前北大校長蔡元培曾說過:“知教育者,與其守成法,毋寧尚自然;與其求劃一,毋寧展個性。”但,如今父母能做到“展個性”的又有幾人?

春秋名相管仲也說過:“一年之計,莫如樹谷;十年之計,莫如樹木;終身之計,莫如樹人。:育人,是一項不易的事,要讓大樹穩立,必先打好地基。與傅雷先生不同,現代的父母的教育模式越來越走向兩個極端。有的父母對自己的孩子的理想與興趣持否定態度,用諷刺與嘲笑擊碎孩子的創新意識和勇於探索的思想雛形。世界上沒有一種鮮花不美麗,沒有一個孩子不可愛,每一個孩子都有自己的閃光點,若你認爲沒有,那只是你還未曾發現罷了。不要再說你看看人家的孩子如何如何,這種比較比直接否定更打擊孩子的自信,也不要再用不鼓勵的語氣說話或評價,支持他,他不會讓你失望。

除了這種情況,目前更多的是寵溺孩子的現象,計劃生育和經濟發展,以及中國傳統育兒觀念,讓孩子們成爲了家庭“小太陽”,家長都得圍着轉。這種教育方式,不僅不能讓孩子正常順天性發展,還會因家長“樹大自直”的觀念被寵壞。愛孩子不是他要什麼你就給他什麼,而是他困惑時,你教導他、鼓勵他,然後給他自己去嘗試的機會。愛孩子不是讓他衣來什麼手、飯來張口,而是讓他懂得自立自強。愛孩子不是放任他跟風韓日,而是讓他自小就懂得什麼是愛國。在我們的教育中,往往只是爲着實用和實際的目的,過分強調單純智育的態度,已經直接導致對倫理教育的損害。

有人曾說:“教育工作中的百分之一的廢品,就會使貨架遭受嚴重的損失。”的確,少年強則國強,少年智則國智。我們迫切的要改的不僅是學校的教育模式,還有家庭教育和父母的教育意識。《傅雷家書》就是我們學習的範本,他把親情與教育的火候把握的剛好,愛而不膩,教而有方。傅雷先生其實在教育學上也有很大的造詣,他的教育方法和觀點對現在的我們也有很大的借鑑意義。

讀後感國中1000字篇2

讀完林海音女士的《城南舊事》,那淡淡的感傷中含有暖暖的溫情,如煙似霧,繚繞心間,揮之不去。

小說的末尾,英子的父親用微弱的聲音對英子說,你已經大了,要學會照顧好弟弟妹妹,幫媽媽做事;年僅13歲的英子,懵懵懂懂的,覺得爸爸講的話使她很不舒服,但還是應允了她父親的請求。讀完,我的淚不禁順??

臉頰滑落下來。英子,這個家裏最大的孩子,當時她剛國小畢業,爸爸就撒手離開了這個世界。幼小的心靈過早體驗了生離死別所帶來的撕心裂肺般的痛楚,這種哀悽有多少人能承受得了?有多少人在面對親人離去的打擊時

,能夠在最短的時間內冷靜下來,勇敢地去面對未來沒有親人遮擋的風雨呢?何況,英子還只是一個需要呵護的小女孩。小說的結局很悲情,我們卻也能感受到英子對未來的堅定決心。“我也不再是小孩子了”,這一句話把

英子瞬間長大後的懂事堅強展露無遺,她的這些品質也許正是我們90後的年輕一代所稀缺的。

有人說,“一部好的小說,總是少不了‘真’善‘’美‘”。當然,不同的小說,它的“好”各有側重。“真”,即真實,事件的真實和藝術的真實;“美”,涵蓋的內容有構思的巧妙、情節的生動、語言的優美等等;

“善”,可解讀爲仁慈淳厚、寬容友愛等等。我覺得作品中的“善”,是最能引起人們共鳴的。《城南舊事》這部小說就是以“善”見長的。小說通過英子這個孩子稚嫩的心靈、純真的眼光,傳遞給我們的是人心沒有恨只有

愛,人性沒有惡只有善。不管是與瘋姨娘的交往,對妞兒的友情或是對小偷的寬容與理解,英子身上,我們總能看到一顆善良的心始終注視着那些生活在底層的不幸的人們,總能感受到那來自孩子淳樸心靈所散發出來的溫暖

?

美麗的心靈,傳遞着人間煙火的溫情,散發着慰藉心靈的馨香,讓愛的氣息盈滿每個人的心間。“只要人人都獻出一點愛,世界將變成美好的人間”,愛即善心,即溫情,以心暖心,世間將春暖花開。手捧小說,與我年

齡相仿、瘦弱的英子彷彿站在我的面前。她猶如一面鏡子,照進了我的靈魂深處。我爲對父母的刁蠻任性而臉紅,爲與同學的斤斤計較而慚愧。我決心成爲一個像英子那樣善良有愛的人。今後,我將用心感受父母的艱辛與不

易;我將與同學、朋友團結友愛,和睦相處;我將盡我所能去幫助那些需要幫助的人。我願擁有一顆如英子那般明淨的愛心。願天下好人越來越多,人間有愛,溫情永在!

我輕輕地合上書本,靜靜地品味着書中的故事,彷彿看到英子他們從書中款款走來,朝着我微笑,使我的心頭漾起一絲絲溫暖,一縷縷牽掛。

讀後感國中1000字篇3

“長亭外,古道邊,芳草碧連天。問君此去幾時來,來時莫徘徊。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人生難得是歡聚,唯有別離多。”

主人公英子的畢業典禮上,這幾句歌詞最令人深刻,每每讀起《城南舊事》,腦海情不自禁地浮現出這首曲子,滿是離別的味道。

作者能在四十二歲時,把一個六歲女孩的心理活動描寫的如此細膩,確實是很讓人震撼,更值得歎服的是,小說裏面基本都是以女性爲主角,以至於有人說,這是一部女性作品。也有人會說,這是一部成長小說,每段故

事都是離別,直到爸爸的花兒落了,英子長大了。我比較贊同後一種說法。書的主題是童年,它透過主角英子童稚的雙眼,向讀者展現了二十年代大人世界的悲歡離合,有一種說不出的天真,卻道盡人世複雜的情感。久讀便

知覺,《城南舊事》既可以作爲兒童讀物,又可以供青少年閱讀,還可以帶領着成年人回味童年,總之它是多面向的,我想這大概就是它之所以被評爲經典的原因。

整部小說就是一個離別的過程,與井邊的妞兒離別,與惠安館的瘋女人離別,與草坪裏的小偷離別,與斜着嘴笑的蘭姨娘離別,與朝夕相伴的宋媽離別,與爸爸離別,不斷地離別。

衆多離別中,最遺憾的,大概是與小偷的離別。在《我們看海去》一章中,英子遇到了躲在草叢裏的大叔,聽他講了自己的故事。在英子眼中,他是一個努力贍養老人和供養弟弟上學的好大叔,但他奇怪的行爲又讓英子

感到莫名的疑惑和害怕。當大叔問起他算不算是好人時,英子答道:“金紅的太陽是從藍色的大海升起的嗎?可它從藍色的天空升起來呀?我分不出海跟天,我分不出好人跟壞。”好人跟壞人,這麼複雜的問題,小孩子怎能

分得清楚呢?我們至小就被灌輸辨別壞人的理念,以至於造成人與人之間的互相猜疑。童年之所以快樂,正是由於他們還不會區分好人和壞人,不互相猜疑,不勾心鬥角。但是,英子親眼看到了大叔因偷竊而被逮捕。這一次

的離別,英子應該開始慢慢的對外界警惕,開始看着見陌生人,會思考他是好人還是壞人了吧?

離別固然令人悲傷,卻又何嘗不是一個新的開始。書中的結尾都是離別,但這並不是每個故事的終點,而是通向將來的路。在現實生活中,不管我們願意與否,身邊的人總會慢慢地離我們而去,並不是所有離別都會使人

成長,只有真正理解了離別的含義才能算得上是真正的離別,真正的成長。就如英子,即使每篇故事的結尾都有萬般惆悵和不捨,但同時又趨向成熟,纔會有最後面對爸爸的逝去,而勇敢承擔照顧弟弟妹妹的責任的小大人。

看《城南舊事》看到的不僅是單純的離別,更體會到了離別給予人心的成長。

讀後感國中1000字篇4

每個人都體會過父母的慈子和教誨。當我讀着這本家書,感到的是一種另一番教誨,我似乎找到了另外一種父母之子,這也是大多數子女所體會不到的。這也許是這十年對她子慕不減的原因吧。是那一封封家書,就象一次次珍貴的談心,拉近了我們的距離,我像一個乖孩子在感受着,聆聽着,用心銘記着。

傅雷不愧是好父親能以如此的心態和耐心來教育孩子。傅雷究竟是如何有這種力量呢這種偉大的父愛可以說影響了傅聰的一生爲傅聰走向未來做出了鋪墊打下了堅實的基礎。因此傅雷所寫的這些書信也就是非常重要的給傅聰上了一堂人生課讓他知道如何在這個世界上生活。

這真是教育子女的一本好書同時也應該是作子女的瞭解父母的一本好書。子女可以通過這本書瞭解自己的父母父母可以通過這本書瞭解自己的子女傅雷在信中所寫的每字每句已經成爲經典永垂不朽的經典。

傅雷作爲父親對子女的情感是十分豐富的他對子女從不苛刻。而且他對傅聰的音樂事業十分的重視。傅聰事業的點點滴滴都非常的在乎這讓傅聰十分的感動。

其實我們身邊的父親也跟傅雷一樣的平凡與偉大。我們的父親也是經常爲我們的生計爲了我們的學習爲了我們能上一個好的學校爲了我們能擁有好的成績使得自己的頭髮都白了費盡了心血這是真正的偉大這纔是真正的父親!傅雷可以說是千千萬萬個父親中的一個傑出的代表他的對子女的充滿愛心的心理使得他的子女可以健康的成長。

傅聰的母親在信中也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她也給她的兒女寫了好幾封信。信中充滿了對子女的關心和憐愛。同樣她對於傅聰的音樂事業也非常的在乎這也同樣讓傅聰十分的感動他也明白了母親的愛對他有多重要。

這本《傅雷家書》真的讓我懂得了非常多的道理也讓我更加了解父母的心理都在想着什麼這讓我可以更好的和父母溝通。

我太感謝這本書了真正的父母的愛之書!

讀後感國中1000字篇5

今年我讀了一本令我受益匪淺的書——《傅雷家書》。

它不僅讓我們懂得怎樣做一個好孩子,更重要的是讓我們懂得怎樣做人;怎樣對待人生,也讓我更加了解父母的心理都在想着什麼,這讓我可以更好的和父母溝通。同時也應該是作子女的瞭解父母的一本好書。子女可以通過這本書瞭解自己的父母,父母可以通過這本書瞭解自己的子女,傅雷在信中所寫的每字每句已經成爲經典,永垂不朽的經典。

從書中可以看出傅雷是一個對自己要求比較嚴格甚至是比較刻薄的人,這正是他的身世所決定的傅雷在幼年喪父,童年母親的嚴厲家教。在細節上修煉自己的品德,雖然家書中是許多教育兒子的話。

但實際傅雷自身都做到了,這也就是儒家文化中在品德修養身教勝於言傳吧。當然這和他所受到的既有儒家底蘊的儒家文化,又有從頭到尾的接受唯物主義的思想是分不開的。

傅雷作爲父親,對子女的情感是十分豐富的。其實,我們身邊的父母也跟傅雷一樣的平凡與偉大。我們的父親也是經常爲我們的生計,爲了我們的學習,爲了我們能上一個好的學校,爲了我們能擁有好的成績,使得他們的頭髮都白了,費盡了心血,這是真正的偉大,這纔是真正的父親!

傅雷可以說是千千萬萬個父親中的一個傑出的代表,他的對子女的充滿愛心的心理使得他的子女可以健康的成長。

從這裏邊我想到了現在父母對於孩子的教育確實令人擔憂,許多孩子的自主能力越來越低,以致於現在的孩子不能適應社會,不能自己照顧自己和幹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這正是中國父母的悲哀,所以培養一個孩子,最好要在他小的時候,該給予自由就給予,該讓他自己去冒險,就讓他去……不要過分溺愛,讓他自己去承受一些事情。

告訴他,他所在的世界,所在的國家,所在的社會,以及這個家庭等一切一切他應該瞭解的東西。永遠不要說:“等你長大了你就明白了。”之類的話。那樣他會不珍惜童年。沒有最好。只有更好。

再說人自己一輩子都活不明白,有時候只能順其自然。你給予了他生命,有責任。每一位父母,每一個家庭,都只是暫時的避風港,要出海的船,是終究要出海的,要經歷的風浪,是終究無法避免的。

人生的許多路,許多暗夜,只能獨自去面對,孩子的人生,父母無法去替代,去承擔。清華大學曾辭退了一個學生,原因是該生在學校竟不知如何穿衣服,繫鞋帶。另有報道說,曾有一女生在校不知如何煮雞蛋,只好哭着握着兩個雞蛋回家,這樣可笑的事情居然是現實生活中活生生的,奇怪嗎?不奇怪!有這樣的教育,就會有這樣的孩子。

溫室裏的花朵是弱不禁風的,大自然中的樹木才能經受狂風暴雨。

讀後感國中1000字篇6

?傅雷家書》是我國文學藝術翻譯家傅雷及夫人寫給傅聰、傅敏等的家信摘編,寫信時間爲一九五四年至一九六六年六月。

這是一部最好的藝術學徒修養讀物,也是一部充滿着父愛的教子篇,傅雷夫婦是中國父母的典範,他們苦心孤詣、嘔心瀝血地培養的兩個孩子:傅聰--著名鋼琴大師、傅敏--英語特級教師,是他們先做人、後成“家”,獨立思考,因材施教等教育思想的成功體現。輯印在這本小書裏,不是普通的家書。傅雷在給傅聰的信裏這樣說:“長篇累犢的給你寫信,不是空嘮叨,不是莫名其妙的gossip,而是有好幾種作用的。

第一,我的確把你當做一個討論藝術,討論音樂的對手;第二,極想激出你一些青年人的感想,讓我做父親的得些新鮮養料,同時也可以間接傳佈給別的青年;第三,借通信訓練你的--不但是文筆,而尤其是你的思想;第四,我想時時刻刻,隨處給你做個警種,做面‘忠實的鏡子’,不論在做人方面,在生活細節方面,在藝術修養方面,在演奏姿態方面。”

貫穿全部家書的情意,是要兒子知道國家的榮辱,藝術的尊嚴,能夠用嚴肅的態度對待一切,做一個“德藝俱備、人格卓越的藝術家。”家書中父母的諄諄教誨,孩子與父母的真誠交流,親情溢於字裏行間,給天下父母子女強烈的感染啓迪。

傅雷和傅聰的家書給了我許多啓示。我們很多家長忽視了同孩子的朋友關係,養了十幾年,卻沒有真正地享受過爲人父母的樂趣,他們因爲迫切地望子成龍,望女成鳳,對待孩子的心態扭曲了,各種揠苗助長的措施出籠了。

有些家長盲目模仿傅雷“棒槌底下出孝子”的做法,可他們想過沒有,他們有傅雷那種身教重於言傳的品質嗎?光學傅雷一個“打”字,打得出一個好結果嗎?於是孩子嚐到了辱罵、拳頭的滋味嚐到壓力和恐懼下學習的苦頭,孩子的金色童年因此黯然失色。傅雷悟通了,他的晚年雖然由於政治運動的原因飽受折磨,但在這一點上他是幸福的,因爲他和兒子成了最知心的朋友。

現在,很多家長也爭相效仿傅雷的教子方式,因此,這就成了親子教育的典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