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簡歷模板館>熱點>心得體會>

鄉土史讀後感優秀7篇

心得體會 閱讀(3.33W)

寫讀後感其實是非常考驗我們的理解能力的,走心的讀後感是老師最希望看到的,通過寫讀後感可以及時記錄我們讀書後的感悟,本站小編今天就爲您帶來了鄉土史讀後感優秀7篇,相信一定會對你有所幫助。

鄉土史讀後感優秀7篇

鄉土史讀後感篇1

很早就聽說了這本書的大名,之後有一天在圖書館看見了這本書,現在再次把它從圖書館撈出來認真拜讀一遍。爲什麼要說是拜讀呢,因爲這本書真的算得上中國社會學的開山之作了。全世界社會學的發端是十九世紀歐洲三大哲學家馬克思、馬克斯韋伯和杜爾凱姆。然而他們的社會學體系是構築在資本主義之上的,與中國的國情有很大出入。因此,能不能發展中國自己的社會學就成了一個關鍵問題。

本書的作者費孝通生於1910年,曾赴倫敦大學攻讀哲學系,回國後加入了西南聯大以知識救國的教育工作中。當時中國的社會學雜亂無章,人們大多隻對社會指指點點,想用政治把社會套死,而不注重分析中國社會的基本情況。真正能做到實地考察調研的人,大概也只有毛澤東和費孝通了,他們一個是政治家,另一個是學者。現在來說本書的內容,它本身是西南聯大人文教授費孝通授課的講稿,其中分析了很多中國農民階層的生活方式和特徵。很多狀態至今仍未改變,那就是中國的“土”長久不變、人們習以爲常的社會風氣。

中國人紮根在農村,圍繞家族這一基石,以約定俗成的道德規範相互往來。到了現代社會,城裏人看不起農村人,在我看來是有道理的,本書中也提到了農村生活雖然素樸互信,但也效率低下、標準寬鬆。當然了,城市人口也是逐漸從鄉村人口過渡來的,依然保留他們身上的一些弱點。到了這本書付梓的七十多年後,中國已經基本實現現代化,並隨着經濟和信息的全球化沾染上高速發展帶來的社會弊端。因此,在新舊結合之時,就會出現“抖音”這樣的產物,加之網絡上信息的質量地下,至今沒人能夠徹底參透。當下中國的社會學,依然難有起色,只盼望有識之士能多多學習西方理論方法,運用到中國的具體情況當中。

鄉土史讀後感篇2

鄉土中國,講的是咱們中國最基礎的鄉土文化,是每一個鄉土中人所熟知的卻未能構念出來的東西。很多東西說的恰到好處。也許大家,纔有這種魄力,對自己的研究和看法可以用自己新造的詞彙、概念進行解釋。整本書行文邏輯縝密,從家到社羣,個人到家族,行爲到權力,都有着一整套的邏輯體系和行文脈絡。不得不說,此書值得閱讀。儘管裏面對鄉土中國解讀有的部分在現在來看是不完全貼切的。但是,瑕不掩瑜,其中的核心思想,其所提出的差序格局、長老權力等一系列新的概念,都讓人耳目一新、醍醐灌頂。

老師在評此書時,提到一點是他覺得作者有點“偏袒”、“護短”的異味。我整篇讀來,覺得並不是這樣。作者對於每一處所謂“護短”都有給出明確的、令人信服的論證或解釋,並且在關鍵出表明自己的態度(不反對文字下鄉),從一個學者的角度提出自己的思考,這沒問題。

這裏我要說的是作者對於有些概念或問題的解釋有點牽強的感覺,所舉的例子也有不甚恰當之處。也許是我才疏學淺,沒能明白先生的準確意圖。這一評價尚作保留。

鄉土史讀後感篇3

在衆多老師的慫恿下,懷揣着各種熟悉感細緻地讀了費孝通的《鄉土中國》,首先,孩提時代的鄉土印象再次浮現:五線譜般的電線杆上鳥兒嘰嘰喳喳,清澈見底的小溪流裏魚兒歡蹦亂跳,綠油油的田野上牧童的短笛在輕聲歌唱,一垛垛的稻草堆背後孩童們你藏我躲……可是,回首今朝的鄉土概貌已不同往昔,禁不住泛起內心那股暖暖的鄉土漣漪。

很是驚詫,費老在“鄉土本色”一行文中提到,他初次出國時,他的祖母偷偷地把一包用紅紙裹着的東西,塞在他的箱子底下。看到這,心裏暗暗驚喜那包用紅紙裹着的東西是什麼,並不是神祕的貴重物品,你是否也知曉了。後來,他祖母避人和他說了,假如水土不服,老是想家時,可以把紅紙包裹的東西煮一點湯吃,這是一包竈上的泥土。驚詫完後,也訴說一段我曾不敢啓齒但與之相似的經歷,第一次離家求學時,我母親,不算很老的農村婦女,也是把一包用紅紙包裹着的東西放在了我箱子的最深處,好奇地問:“是什麼?”母親語重心長的說:“給你保平安的,希望你出門在外一切平平安安……”一直壓在箱底,直到後來算是翻箱倒櫃找東西時,又顯眼的在我眼前晃來晃去,好奇心驅使我打開了它,一抔竈土和幾顆茶粒。

這就是暖暖的鄉土,不僅有母愛的寄託,還有那淳樸的鄉土情緣牽繫着。

我,也算是土生土長的農村孩子,對鄉村有着一種特別的感情,很深厚、很誠摯的埋藏在心底。一踏進大學,身上那股“土裏土氣”的質樸儼然與外界格格不入,但日子久了,又生怕與鄉村有關的“味道”將隨着喧鬧的外界漸行漸遠,所以,有時就特別想回到過去看看,小時候的村莊、暑期支教的鄉村、大一學習生活的南平校區。摸摸那片烙上童年腳印的黃土地,嗅嗅那鄉土的味道,那是被自然孕育着千百年的村莊;在支教的期間,重溫童年幼稚的遊戲,陽光下童真無邪的笑臉灑滿大地,充分展現孩子快樂的本性;懷念靜謐的南平校區,修身養性,與世無爭,悠閒的學習、生活便是一種享受。一種厚重感油然而生,這不正是某年某月後所向往、所追求的嗎?

將來的某一天,找到了心靈的棲息地,能夠在自己的小天地,擁有半畝良田,披星戴月,荷鋤而歸。遠離城市的喧囂與人際的勾心鬥角,融入大自然,真真切切的享受鄉村的寧靜與安詳,做一個真正的自己。

生長在暖暖的鄉土上,生根發芽,並茁壯成長。

也許,只有靠種地謀生的人才能明白泥土的可貴,才能體會到中國社會的基層具有濃厚的鄉土性。雖然,城裏人藐視鄉下人土裏土氣,但是,在鄉下,“土”是我們的命根,年復一年,日復一日,隨着季節的更替,鋤地播種,精耕細作,儘管寸草不生,仍然期盼能從土裏長出希望,收穫果實。

或許,哪裏來的最終本該回到哪裏去,一如祖祖輩輩世世代代立足於用汗水澆灌的那一片“生於斯,長於斯”的古老、沉默而蒼黃的土地,以此來報答那暖暖的鄉土養育我們世代族人的大恩大德。

鄉土史讀後感篇4

最近看了費孝通先生寫的這本書。細細讀來,觸動很大,但是不知道爲什麼,要我具體說記得哪些,我卻腦子有些不清楚。看來有些危險了我。只能邊看書邊寫讀後感了。

鄉土中國,中國傳統上是個禮俗社會,但是現代社會卻是個法理社會。在這個社會轉變中,發生混亂想必是理所當然的吧。這二十年來,我所經歷的,不正是這樣的一個變遷嗎?又或者,只是變遷的一小部分。小時候,周圍的一切都是熟悉的。國小,中學,始終沒有離開那一片土地。同學縱然幾經變遷,但同學的父母卻好些都在父母的交際圈內,所以也還算熟悉得很快,知根知底的。那裏,可不就是一個傳統的禮俗社會?到了後來,上大學,突然發現一切都不適用了,那裏卻是一個法理社會了。到處都是陌生人,隨時可能認識新的人,交到新的朋友,但又得小心翼翼,因爲陌生。大學的幾年裏,我總覺得自己是孤獨的,想必是因爲社會秩序不一樣,我需要慢慢適應吧。

其實禮俗社會也是一種制度管理社會,法制社會也是一樣,只不過,制度不一樣,導致人的生活習慣有所不同而已,說到底,都是制度,維護社會秩序的制度。就好像玩一個遊戲,要遵守相應的遊戲規則。

生育制度,有幾句話讓我觸動很大。生育只是爲了保證社會的完整性。人類以家庭爲單位,參與到社會活動當中,從事各項分工,如果某一部分沒有人了,社會完整性受到破壞,對每一個生活其中的人都有很大影響,在我看來,政府就是爲了保證社會完整性和維護社會秩序而存在的一個存在。這樣一項工作是巨大而繁瑣的,是不可缺少的,所以他們從事這項工作,從中得到的回報也多。他們讓這個社會有機的組織了起來,不管是封建王朝的政府還是現代政府。他們把社會最小的細胞單位——家庭——採用某種方式組織了起來。當然,任何時候都有一些比較另類的人存在,但是畢竟是少數,大多數主流還是家庭單位。

社會需要安穩,種族需要延續。婚姻爲種族延續並且保障種族延續提供了一種方式。生下孩子,並且保障孩子的教育,直到他可以接續社會上的工作。這就涉及到一個問題,血緣關係。也許,社會採用婚姻的方式來穩定,延續也考慮到了血緣這層關係吧。有時候覺得,建立一種社會秩序,就是綜合調整社會資源,得到一個可行的辦法來讓社會運行。

人都是各自獨立的個體,結合到一起,是爲了保障孩子的養育。這一點,我想有沒有可能所有的孩子都在一起長大呢?如果社會提供一個孩子的生長平臺,孩子生下來就送到一個集中的地方長大並且接受教育然後走向工作崗位,就可以避免很多無良的人利用孩子賺取黑心錢,也避免了因爲孩子因爲家庭條件而造成的無奈。孩子所接受的教育都是一樣的,但是因人的智商而異,可以選擇他們可以勝任的方向,那纔是真正的優勝劣汰,是一種更爲有效的社會發展手段。同時,也可以避免孩子的選向受到父母太多的干擾。

但是,既然現在社會是要求父母單獨撫育孩子,那麼保證父母婚姻的穩定對於孩子的成長教育來說,是十分有必要的。婚姻不是兩個人的事情,而是一種社會行爲,不僅牽扯到了這兩個人自身的社會關係,還牽扯到了社會問題。當兩個人的婚姻是個例時和當兩個人的婚姻從屬於主流時,對社會造成的影響絕對是不同的。

叔本華說過,人就好像刺蝟,遠了,覺得冷,近了,又都有刺。人是一個自我感覺的動物,哪怕是你最親密的人,也無法感受你的感受。兩個習慣已堅固,興趣已決定,嗜好已養成的成年男女,在婚姻契約之下,要經營共同生活,相互間的調適自易就成爲一個嚴重的問題。以前很多人都採用內婚或者變相內婚的方式來解決這個問題,也就是童養媳或者早婚然後晚點圓房或者姑表親結婚,這些都是爲了在生活習慣等各方面特徵還沒有形成可以調節的時候就接進家裏來以積極適應將來的婚姻生活。這相對現代男女一見傾心,然後如膠似漆,然後步入婚姻殿堂面對現實,發生各種摩擦來說,其實有效得多。不是說,現代男女這種方式一定不好,但是婚姻和談戀愛是不一樣的。談戀愛的時候只是個體行爲,不會發生什麼嚴重的後果,而婚姻是社會行爲,一個不慎,後果會很嚴重。戀愛時期,感情至上,婚姻當中,是有物質生活基礎的,如果雙方都不必爲物質生活奔波勞累,那就無所謂了,可以永遠維繫感情上的生活,跟談戀愛處於一個狀態,也不錯。

費孝通總結說有三種方式:相敬如賓,變相內婚,自主擇偶。在現代婚姻之中,往往忘懷了婚姻的培植功夫之不易。相對舊式婚姻來說,是退步了的。家和萬事興。現代男女面對現實,發現了婚姻痛苦時,心理上難以接受, 頓覺感情受了欺騙,結果反而不在和洽上花功夫了。

世代間的隔膜,孩子往往是父母未完成的理想的延續,但是孩子長大了之後,卻有自己的思想。當一個人內心充滿着理想與現實的衝突時,他會感覺到懊喪,甚至嚴重些,對自己失去信心,終於把理想一步一步排擠出去。可是現實自我卻又不能脫離理想而單獨存在,人是無法回到禽獸德水準上去過活的。失去了自信的人不是成爲病態,就是自殺。因此,理想和現實不能擠得太緊,也不能分得太遠。把理想轉移到孩子身上去,就成爲一種放卸的方式。

這一段話中,深有感觸。難怪前一段日子裏,我對自己幾乎就要喪失了信心,時常酌磨死了算了。

還有句話讓我感觸很大。一個在家庭環境裏生活得太久的孩子,他會在家外的競爭場合中失去適應的能力。我想,這是因爲,在家裏,他是一個孩子,可是出了門,別人不會把他當孩子看,而是當大人看。在社會性斷乳的過程中,恐慌是免不了的。

鄉土史讀後感篇5

費孝通先生說,“從基層上看去,中國社會是鄉土性的”.從古至今,農民人口在社會總人口中比重是很高的,農民對社會的提高發展也作出了極大貢獻.作爲一名從農村走出來的學生,我感到無比驕傲.以前對自我生活的村子沒有太多感想,在讀完《鄉土中國》後再去回想,鄉土社會果然都是大同小異的.

在農村生活,土地就是命根子,也正是那些廣袤的土地養活着一代又一代的中國人.小的時候跟隨父母到田裏去播種或者收割,印象最深的是刮開蓋好的薄膜種玉米籽,再就是在秋收時節抱麥子.在北方,割麥是農活裏最苦最累的活,農民割麥的姿勢用“面朝黃土背朝天”來形容最恰當可是,母親心疼我,沒有讓我割過麥穗,於是我開始找尋新的“營生”――挖苦菜.此刻想來,土地真的好神奇,你播種它會生長,你不播種它也生長.苦菜就是那種自然生長的植物,挖它並不費事,田地裏到處可見,不一會兒就能挖一小筐,帶回家後用水淘了就能吃.“非典”那年,母親不信任小賣部的菜種,我就天天出去挖,那段時間家裏足足吃了一個月的苦菜.在鄉下,生活好像不用怎樣花錢,吃的自我都能夠種,家家戶戶都有一口井,梨樹、沙棗樹什麼的也都有,柴火有葵花杆子和玉米棒棒,逢年過節的時候買些糖果、穿件新衣裳就是了.可見,土地孕育了多少生命,人們聚村而居確有必須道理.

費孝通先生分析說,中國農民聚村而居的原因大致說來有下列幾點:一、小農經營每家耕地的面積小,所以聚在一齊住,住宅與耕地不會距離得過遠;二、因水利灌溉的需要,他們聚在一齊住,合作起來比較方便.三、爲了安全,人多了容易保衛.四、土地平等繼承的原則下,兄弟分別繼承祖上的遺業,使人口數量在一個地方一代一代地增長,成爲相當大的村落.我生長的村子是由第二點和第三點決定的,因爲我們那裏沒有農場,也不是以姓氏命名的村落,人們聚居一齊除了是種習慣外就是合作的需要,村子裏稱爲“變工”.尤其是在打麥場、絞玉米和刨籽瓜時節,由於每家的勞力有限,人們會就近叫着鄉鄰一齊做工,效率也高,今日一齊去張三家打麥子,後天再去李四家刨籽瓜,也就是“變工”.那裏沒有任何商業行爲,人們似乎約定俗成了某種共同遵循的規則,認爲這樣做是理所當然的,因爲這是一個沒有陌生人的社會.

社會學裏分出兩種不一樣性質的社會:一種並沒有具體目的,只是因爲在一齊生長而發生的社會;一種是爲了要完成一件任務而結合的社會.前者是禮俗社會,後者是法理社會.鄉村屬於前者,費孝通先生在書中說道,鄉土社會是靠親密和長期的共同生活來配合各個人的相互行爲,社會的聯繫是長成的,是熟習的,到某種程度使人感覺到是自動的.僅有生於斯、死於斯的人羣裏才能培養出這種親密的羣體,其中各個人有着高度的瞭解.我無比慶幸自我的童年能在鄉村度過,和我同齡的一代都是村子裏的爺爺奶奶、叔叔阿姨看着長大的,整個村子裏的人都明白我,我也認識整個村子裏的人,而父母這一輩的人基本上都是稱兄道弟,平時見面都會很親切地打招呼.鄉村裏的人都是彼此熟悉的,熟悉是長時間、多方面、經常的接觸中所發生的親密感覺.現代都市最缺少的也就是這種感覺,門對門的鄰居尚且不認識,更何況樓裏和小區的人,於是,在鄉土的本色裏開始產生出陌生的社會.

學者將東西方人民的性格作比較,說在西方社會爭的是權利,而在我們的社會卻是講交情.對於這個問題,也要從鄉土社會入手,它是孕育所謂現代人的搖籃,現代人最根深蒂固的共性是從鄉土裏帶來的,也是影響中國千年的儒家文化造成的.中西方的主要區別就是差序格局的不一樣,也即羣己、人我的界限劃法問題.西方人看重的是團體,並且公私分明,中國人則不然.就拿“家”來說,是最能伸縮自如的了.“家裏的”能夠指自我的太太一個人,“家門”能夠指伯叔侄子一大批,“自家人”能夠包羅任何表示親熱的人.自家人的範圍是因時因地可伸縮的,大到數不清,甚至天下可成一家.每個人都有一個關係網,好像把石頭丟在水面上發生的一圈圈波紋,裏層是和自我最親近的人,然後就是各種交情程度不一樣的人們了.

中國的本色是鄉土,而此刻的主流是爭相到城裏立足,一些人是因爲土地的有限接納不了村裏人口的增長,另一些人則是趕時髦.鄉土社會發生了變遷,從血緣結合轉變到地緣結合是社會性質的改變,也是社會史上的一個大轉變.就像費孝通先生在結尾所說的,鄉土社會是靠經驗的,他們不必計劃,因爲在時間過程中,自然替他們選擇出一個足以依靠的傳統的生活方案.如此,期望土地依然是大自然哺育生命的土地,期望鄉村的生活更加完美!

鄉土史讀後感篇6

?鄉土中國》的主要內容來源於費孝通20世紀40年代後期在西南聯大和雲南大學講授的《鄉村社會學》課程中的內容。這本薄書顯然談不上是鴻篇鉅作,只針對一個主題分了十幾個篇章闡述觀點。

感覺當時30多歲的費孝通無論在思路觀點,還是研究學問本身,已經相當成熟。這本書直到現在來看,依然感覺很有道理。

費孝通在序言裏講到,鄉土中國是包含在具體的中國基層傳統社會裏的一種特具的體系,支配着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從全書整體來看,鄉土中國不只是說中國鄉土或者中國農村,《鄉土中國》是對整個中國社會結構、國民性格,以及這種結構和性格成因的分析。

熟的關係是不能談錢的,所以走很遠也要去集市這麼個環境下去交易,或者讓外來人當商業媒介。沒有血緣(換成其他“緣”也類似)關係,外來人很難融入鄉土環境。

鄉土的人際關係形態上孤立隔膜,本質上卻一點不孤獨,相比之下城市的人際關係,形態上倒是很緊密,本質上卻是異常孤獨的。法律、道德約束人,在中國最能約束人的非“禮教”莫屬,能量要強大百倍。

倒是有一點,原來男女不講愛,不講私情,講的是三綱五常,忠孝義悌,君臣父子的紀律,追求的是有利於家庭團結的效率,好打造事業共同體,夫妻間關係淡漠是常規。如今受西方觀點影響較多,開化不少,男男女女的,好關係既是夥伴,也講情愛,一年中情人節也得一中一洋兩個。

.還有一點,原來的家族概念淡了,大型家族也越來越少,有些形式上還有,但長老的乏力,只是年齡大但發揮不出族長的權威功能。但那些還能保持家族規格的,家族及其家族成員的事業就能綿延與成就。隨了西方觀點的夫妻小家庭成了當前社會的主角,尤其在城市中。

書是分節點分析,便於理解便於閱讀,十四個節點合起來,又是個完整的社會脈絡。鄉土中國換個說法其實就是傳統中國,是我們今天這個中國的邏輯前提。中國的社會脈絡,長久以來都是如此的,感覺長久以後大概也還會是這樣的。

當然,伴隨環境的變遷和歷史的演進,顯然感到鄉土中國的變化,可是,有更多根深蒂固的東西烙在文化中,不易改變。鄉土中國只是四季的轉化,而不是時代的變更。

所以本書的參考意義應該會是極其長久的。讀此書,再聯繫生活的實際,便能理解許多世道、許多相處的章法。幾千來來,文化未曾斷過,也還將綿延下去。大家都是不能置身事外,而得感同身受的觀世、處世。

鄉土史讀後感篇7

費孝通老先生著述的《鄉土中國》,篇幅短小精悍,文字飽含深思,讀來使人受益匪淺。文中講述的鄉土中國,並不是中國社會的具體素描,而是包含在中國基層傳統社會裏的一種特色體系,支配着中國傳統文化、社會結構和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

“從基層上看去,中國社會是鄉土性的。”本書開篇一句話,便揭示了中國社會的特性,這樣的特性是由中國千年歷史發展決定的。

中國是具有五千年曆史的農業大國,中國人過着直接有賴於泥土的生活,像植物一樣在一個地方紮根,在悠長的歲月裏,熟悉環境、養成習性,世世代代互相傳遞經驗、互相學習,最終形成中國文化。

在《文字下鄉》一篇中,作者講到現代社會對鄉下人“愚”的固有認識。實際上,“愚”是智力問題,而鄉下人真正的問題是“文盲”,即知識問題,這兩個問題並不相同。知識的欠缺是鄉土社會的本質導致的。作爲面對面社羣,鄉下人反覆地在同一生活定型中生活,空間阻隔和時間阻隔小,比起對文法和藝術要求高且意義不完善的文字,直接接觸的語言更勝一籌。簡言之,需要決定存在。單從文字和語言的角度去批判鄉下人的“愚”是不恰當的,因爲文字和語言只是傳情達意的一種工具,並非唯一工具且有缺陷,其表情達意的功效是有限的。作者也指出,只有中國社會鄉土性的基層發生了變化,文字才能下鄉。

本文中,我感觸最深的是“差序格局”的概念。差序格局是我國社會的基層機構。一個差序格局的社會,是由無數私人關係搭成的網絡。作者做出了精闢的比喻,差序格局就像是把一塊石頭丟在水面上所發生的一圈圈推出去的波紋,而社會中的每個人都是他所推出去的圈子的中心。與之不同的西洋格局,是團體格局,像是一捆一捆紮清楚的柴。

中國人在相似的環境中有着相似的經歷,接觸和使用同一象徵,因而在象徵上附着了同一意義。他們代代相傳,創造、學習和記憶社會共同的經驗。文化正是依賴象徵體系和個人記憶而維持着的社會經驗。社會結構格局決定社會特有的文化。在鄉土中國的差序格局裏,“倫”即差序,私人聯繫中維繫着孝、悌、忠、信的道德要素,要求克己復禮、推己及人。而中國社會中“攀關係、講人情”的社會文化現象與差序格局也是息息相關的。

本書從鄉土本色、文字下鄉、差序格局、維繫着私人的道德、家族、男女有別、禮治秩序、無訟、無爲政治、長老統治、地緣與血緣等方面展開敘述,介紹了一個“鄉土本色”的中國,分析了中國傳統文化和社會結構。這本書具有高度的理論素養和洞察力,極富鄉土氣息,讓我感觸良多,能更好地認識和理解具體的中國社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