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簡歷模板館>熱點>求職風向>

爲什麼有些公司不愛招本地人

求職風向 閱讀(7.91K)

有些公司招人會有特殊的限制,性別、年齡、學歷,甚至還有地域的限制。

關於地域的限制,早些年聽到的大都是,有些單位偏好招本地人,最近幾年像是換了一個版本,一些公司明確不招本地人。

爲什麼會有這樣的限制呢?

爲什麼有些公司不愛招本地人了?

本地人比外地人穩定性更高

我們設想一下,一個剛畢業的戶口不在工作地的人,他的生活狀態可能是怎樣的。

首先ta在當地要解決住的問題,要租房,要跟房東中介鬥智鬥勇;其次,當地沒有親戚,朋友可能也有限,他要重新建立新的社交關係,來滿足情感上的需求。缺錢又需要人際交往,外地人的生活狀態相對變動比較大,不夠穩定。

這樣的生活狀態可能也會影響到工作狀態,使ta的工作狀態也不穩定。

那本地人呢?

剛畢業時大概率是:跟父母一起住,不愁生活瑣碎衣食住行;同學朋友也大都在本地,社交圈子穩定。那麼這樣穩定的狀態,也使得他們更願意選擇一個穩定的職場,賺錢多少不一定重要,假期多,不加班,足矣。

留在本地工作的人,他們更熟悉和認同本地的文化,也有更多時間享受生活。就我自己的親身感受來看,當外地同事在聊吃喝玩樂,本地同事在聊;當外地同事考慮回家過年做核酸搶車票,本地同事還在考慮吃喝玩樂,生活狀態讓人豔羨。

外地人卻比本地人更受偏愛

很大程度上,一個人的生活狀態是跟工作狀態掛鉤的。本地人生活狀態更穩定,外地人狀態更多波動,而基於企業招人穩定性也是一大考察重點來看,應該很多企業更偏愛本地人才對,爲什麼現在反了呢?

可能這跟城市勞動人口的結構,以及企業性質和企業所處的不同發展階段有很大關係。

年輕人喜歡往北上廣深跑,這樣的城市外來人口多,可供企業選擇的外地人就多,這是客觀上招外地人的原因。

那主觀上來說,一些企業本來就是新行業新公司,處在企業創立和發展的初級階段,他們更願意選擇願意多奉獻自己、能跟企業同拼搏共進退的員工。

能接受加班,更有奮鬥精神和吃苦的能力,在企業看來,顯然外地打工人更勝一籌。

不只新的創業企業,發展久一點的企業也需要有活力的員工。在商業競爭如此激烈的當下,底子越穩固的企業越要想辦法改革和創新,以跟上新的商業潮流,再創輝煌。於是,過於穩定的狀態,就是停滯不前,就是沒有競爭力,就可能要落後。

也就是說,企業需要工作狀態穩定的員工,也需要更有拼勁兒、更賣力的員工。這種情況下,本地人的穩定反而成了一種劣勢,“愛拼纔會贏”的外地人更受一部分企業的青睞。

地域歧視/刻板印象要不得

企業招人設置的各種特殊的條條框框,說輕鬆點,是刻板印象,說嚴重點,可能涉及歧視。

《勞動法》第12條規定,勞動者就業,不因民族、種族、性別、宗教信仰不同而受歧視。

人社部也在去年年底發佈了《網絡招聘服務管理規定》,要求自2021年3月1日起,用人單位向人力資源服務機構提供的網絡招聘信息,不得含有民族、種族、性別、宗教信仰等方面的歧視性內容。

雖然有明確的法規出臺,但減少歧視實在任重道遠。

有些單位偏愛招本地人是覺得本地人更沒有後顧之憂、更方便溝通交流;有些單位更喜歡外地人是覺得外地人更拼工作更努力,這就是刻板印象。

我們很多人受到刻板印象的歧視,反過來又用刻板印象歧視別人,這樣真的對嗎?對某個羣體產生了一種偏執的固有的看法,而忽視個體的差異和不同,這簡直是愚蠢和荒唐。

刻板印象的形成可能是由一兩個人影響的,當然,刻板印象的改變也可能由一兩個人影響,尤其是身邊的親近的人。

爲什麼有些公司不愛招本地人

公司經常加班、晉升最快的人當中,有本地人;在公司待很多年的元老員工中,有外地人;最懂當地吃喝玩樂的人,不一定都是本地人,是更懂得享受生活的人;最熟悉周邊租房行情的人,不一定都是有租房需求的外地人,可能是有房子出租的本地人…

看吧,個體都是豐富多面的。不管是招人還是交朋友,哪兒的人不重要,人怎麼樣更重要,合適更重要。

希望這個世界多點溝通,少點歧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