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簡歷模板館>熱點>教師文案>

高三語文《滕王閣序》教學設計

教師文案 閱讀(1.77W)

現在很多老師上課都用課件,通過課件教學可以幫助同學們更好的學習,更好的瞭解上課內容,下面是本站小編給大家帶來高三語文《滕王閣序》教學設計,大家可以看一下,希望對同學們學習語文有所幫助。

高三語文《滕王閣序》教學設計

高三語文《滕王閣序》教學設計【篇一】

教學目標:

1.學習體會本文優美的語言及其表達方式,背誦全文。

2.瞭解駢文的兩大特徵——對偶與用典,積累文化知識。

3.體會作者懷才而又自勵志節,憤鬱不平而又不甘沉淪的複雜情感。

教學重難點:

1、註釋,疏通文意,體會駢文特點。

2、指導誦讀,注意停頓,通過誦讀體會文章優美的語言。

3、利用句式特點理解實詞的義項及虛詞的作用。

一、知識背景介紹

1、江南三大名樓

岳陽樓、滕王閣、黃鶴樓號稱江南三大名樓,有聯贊曰:“洞庭月,衡岳雲,巫山雨,波撼氣蒸,攬天下風光,堪稱獨步;崔灝詩,範相記,王勃序,兩樓一閣,數江南文物,各有千秋。”

2、介紹作者

王勃生於公元650年或649年,字子安,龍門人(今山西河津人),6歲善文辭,構思無滯,詞情英邁。9歲鑑賞力超羣,得顏師古注《漢書》,讀而作《指瑕》以正其失。史載王勃才華早露,未成年即被司刑太常伯劉道祥贊爲神童,並向朝廷表薦,而王勃對策高第,被授朝散郎。到17歲時就做了沛王李賢徵的王府侍讀。

可是,種種打擊卻接二連三地向他襲來。大約做王府侍讀一年多的時候,他因爲“戲爲《檄英王雞》”一文,竟然被唐高宗怒逐出府,這時他很失落,隨即出遊巴蜀。

到他22歲時,他好容易又得補爲虢州參軍,可是又因爲“匿死罪官奴,恐事泄,輒殺之。”於是,他又犯下死罪,所幸遇上大赦天下才得以免除災難。可是,他的父親王福畤因此受到牽連,被貶爲交趾令(今越南河內)。大約26歲時,王勃前往交趾探望父親,沒想到在渡海時溺水,最後驚悸而死。

王勃的一生,首先嘆其英年早逝。其次,他一生多有不得志者,其內心應當是時有不平,或者憤怒悲涼,或者又心存幻想,渴望着自己能夠大展鴻圖。

3、作序的背景

就在王勃前往交趾探望父親的途中,適逢九月重陽之日,王勃途經洪州(現在的江西南昌),正趕上洪州都督閻某人重修了名樓滕王閣,於閣上歡宴羣僚和賓客,藉以標榜政績。

王勃面臨那“羣賢畢集”的場面怎麼能不感慨萬千?當時,他孤身作客,內心慼慼,自然是感到壓抑而難以興奮,如果能夠讓他一吐胸懷,或許他會欣然命筆的。

二、解題

1.介紹“序”

序,文體的一種。有書序、贈序、宴集序等。書序是著作或詩文前的說明或評價性文字,本文是餞別序,即臨別贈言,屬於贈序類的文章。

2.介紹“駢文”

駢文,是魏晉後產生的一種新文體,又稱駢儷文。南北朝是駢體文的全盛時期。駢體文的表達方式與一般的散文有所不同,語言上有三方面的特點:第一是語句方面的特點,即駢偶和“四六”;第二是語音方面的特點,即平仄相對;第三是用詞方面的特點,即用典和藻飾。

三、通讀全文。

1、通讀課文,把生字找出來,看註釋注音。

2、看註釋,粗通文意。

3、集體齊讀課文。

明確:誦讀的停頓關係到語氣的準確性,本文是駢文,都是偶句,字數或四或六,也少數七字句。

①四字句的讀法有“二二式”。

②六字句的讀法大致有五種:“三三式”;“一四式”;“二二二式”;“二四式”;“一二三式”。

③七字句大致有四種讀法:“三四式”;“二一四式”;“二三二式”;“二二三式”。

四字句的讀法只有一種模式:豫章/故郡,洪都/新府。

六字句的讀法有五種模式:

(1)、孟學士/詞宗;訪風景/崇阿。

(2)、臨/子之長洲;窮/嶼之縈迴。

(3)、鐘鳴/鼎食/之家;誰悲/失路/之人?

(4)、響窮/彭蠡之濱;氣凌/彭澤之樽。

(5)、撫/凌雲/而自惜;幸/承恩/於偉餞。

七字句讀法有四種:

(1)、襟三江/而帶五湖;潦水盡/而寒潭清。

(2)、龍光/射/牛鬥之墟;賓主/盡/東南之美。

(3)、臺隍/枕夷夏/之交;秋水/共長天/一色。

(4)、都督/閻公/之雅望。

4、熟讀課文。

四、整體把握全文框架

全文分爲四個部分:

第一部分(1):概寫洪洲地理風貌,引出參加宴會的人物。(扣“洪府”)

第二部分(2):寫三秋時節滕王閣的萬千氣象和周圍的自然人文景觀。(扣“秋日登閣”)

第三部分(3—4):寫宴會的盛況,抒發人生的感慨。(扣“餞”)

第四部分(5):述說自己的身世和懷才不遇的苦悶,感嘆盛宴難再(:扣“別”)

詳細分析

第一部分(第1段)。概寫洪洲地理風貌,引出參加宴會的人物。由洪州地勢、人才說到宴會。

'南昌故郡,洪都新府'寫古今之變遷;

'星分翼軫'四句寫空間地勢之雄;

'物華天寶'四句寫人物之盛。

接着,'雄州霧列'呼應'星分'句,'俊彩星馳'呼應'物華'句;'臺隍枕夷夏之交'再承'星分','賓主盡東南之美'再承'物華'。多層渲染,以壯文氣。圖示如下:

南昌故郡,洪都新府(古今變遷)

'雄州霧列''星分翼軫......'(空間地勢)'臺隍'一句

'俊彩星馳''物華天寶......'(人物之盛)'賓主'一句

'都督閻公'句以下開始具體地寫(主賓盛宴)。

第二部分:。寫三秋時節滕王閣的萬千氣象和周圍的自然人文景觀

'潦水盡'二語寫秋景;

'儼驂馬非'四語寫自己來到滕王閣;

'層巒'以下八句,寫閣在山水之間;

'披繡闥'以下十句,寫閣上眺覽所及,

其中'落霞與孤鶩齊飛'二句爲描寫秋景名句,展示出一幅鮮明生動的秋之圖景。

本部分是的寫景段落,歷來膾炙人口。請用自己的語言把這幅“晚秋暮*”的意境描述出來。

明確:

①色彩變化之美;

②遠近錯落之美;

③上下渾成之美;

④虛實相映之美。

一反傳統中“悲秋”的習慣寫法,爲秋景注入了超逸豪邁的情致。

第三部分:寫歡娛宴遊引發的人生感慨。'遙襟俯暢'以下十句,寫參與宴會諸人。

'窮睇眄於中天',引出'天高地迥'二句;'極娛遊於暇日',引出'興盡悲來'二語,

於是緊緊相承抒發身世之感。遂引用'馮唐'等四人懷才不遇而失志之典,借他人之酒杯,澆自家之塊壘。'所賴君子安貧'以下,用以勉勵自己不因處境困窘而改變志節。

第四部分:述說自己的身世和懷才不遇的苦悶,感嘆盛宴難再。

'無路請纓'四句再說自己的遭遇。'舍簪笏'以下八句,說自己路過滕王閣,把當時的賓主合在一起說;'楊意不逢'等四句言自己甚願做詩。''嗚呼'以下各句,述作序的旨意,以謙詞作結,收束全文。

“孟嘗”∕“阮籍”→反襯自己堅定意志(正用∕反用)

“班超”“宗愨”→表投筆從戎、乘風破浪的志向

“楊意”“凌雲”∕“鍾期”“流水”→感懷才難用、知己難遇

(解說:在教師示範之後,學生有了一定的方法依據,但在具體操作中仍會遇到種種困難。教師可採取小組討論、師生質疑解答、點撥、啓發等多種方式。但無論如何,教師必須保證讓學生自我思考自我分析,決不能越俎代庖將答案直接端給學生。引導學生學會對有關文字材料進行'精加工',也是培養閱讀理解能力的關鍵。因此,教師必須切實抓好這一環節。只要真正理解了,背誦就會迎刃而解。)

高三語文《滕王閣序》教學設計【篇二】

教學目的

知識與能力目標:

1.瞭解《滕王閣序》的寫作背景及之所以成爲千古名篇的原因。

2..欣賞《滕王閣序》的景美。

3掌握“故”、“盡”、“屬”、“即”等實詞,體會“且”、“矣”等虛詞的用法

4.訓練學生能將名句改寫成優美片段散文的能力。

過程與方法目標:

1、突破重難點的方法:討論研究法、形象描述法、總結歸納法

2、讀註釋,疏通文意,體會駢文特點。

3、利用句式特點理解實詞的義項及虛詞的作用。

情感與價值觀:

1、是學生體味山川美景,欣賞千古名句,感受音韻美感,領受美的薰陶。

2、培養學生熱愛生活,樂觀豁達的情懷

3、“居卑位而有爲”的蓬勃進取精神。

教學重點:

1、理解本文用富麗的詞藻稱道洪州,記述盛宴,描寫滕王閣的壯麗以及寥

廓壯美的山川秋景,藉以抒發自己懷才不遇、憤懣悲涼而又不甘於沉淪的複雜感情。

2、辯析“故、盡、屬、即”等多義詞的詞義。

教學難點:

1、學習文章事、景、情融於一體的寫作技巧。

2、指導學生背誦2——5段。四、教學過程

一、導語設計:

在我們祖國這塊神奇的大地上,積澱了五千的文化遺產,宮殿園林,亭臺樓閣比比皆是。在衆多的人文景觀中,“中國古代四大名樓”,因其精美的建築流傳千古,更因名人的遊歷題詩而具有了特殊的含義。“黃鶴一去不復返,白雲千載空悠悠”的黃鶴樓,“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的岳陽樓,“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的滕王閣。

二、解讀《滕王閣詩》

滕王高閣臨江渚,佩玉鳴鸞罷歌舞。畫棟朝飛南浦雲,朱簾暮卷西山雨。

閒雲潭影日悠悠,物換星移幾度秋。閣中帝子今何在?檻外長江空自流。

(譯文:高高的滕王閣正對着江心小洲,想當年建閣的滕王已經死去,坐着鸞鈴馬車,掛着琳琅玉佩,來到閣上,舉行宴會,那種豪華的場面,已經一去不復返了。閣內畫棟珠簾冷落可憐,只有南浦的雲,西山的雨,暮暮朝朝,與它爲伴。悠閒的白雲,深潭(指江)的影子,不知經過了多少春秋。滕王死去了,可檻外的長江卻是永恆地東流。)

三、解題

1.介紹“序”

序,文體的一種。有書序、贈序、宴集序等。書序是著作或詩文前的說明或評價性文字,本文是餞別序,即臨別贈言,屬於贈序類的文章。

2.介紹“駢文”

駢文,是魏晉後產生的一種新文體,又稱駢儷文。南北朝是駢體文的全盛時期。駢體文的表達方式與一般的散文有所不同,語言上有三方面的特點:第一是語句方面的特點,即駢偶和“四六”;第二是語音方面的特點,即平仄相對;第三是用詞方面的特點,即用典和藻飾。

3、王勃及文章寫作背景

王勃(649——675),字子安,降州龍門(現在山西河津)人,初唐文學家。與楊炯、盧照鄰、駱賓王並稱“王楊盧駱”,亦稱“初唐四傑”。王勃才華早露,六歲即善寫文章,十四歲便科舉中第。被司刑太常伯劉祥道贊爲神童,向朝廷表薦,對策高第,援朝散郎。沛王李賢聞其名聲,邀請他作王府侍讀,兩年後因一篇《檄英王雞》的遊戲文章觸怒了唐高宗,被逐出沛王府。後因擅殺官奴而犯罪,父親也受連累,貶爲交趾令。上元二年(公元675),王勃前往交趾省親,途徑南昌,正趕上當地都督閻某在滕王客上歡宴羣僚和賓客。王勃在宴會上賦詩並寫了這篇的《滕王客序》。兩個月後,王勃渡海溺水,英年早逝。

四、誦讀課文

1.放課文錄音或教師範讀課文。

2.學生集體朗讀課文,注意讀準字音。

3.指定7名學生朗讀課文(每人一段),注意把握句子的節奏。

明確:①四字句的讀法有“二二式”。

②六字句的讀法大致有五種:“三三式”;“一四式”;“二二二式”;“二四式”;“一二三式”。

③七字句大致有四種讀法:“三四式”;“二一四式”;“二三二式”;

“二二三式”。

五、初步感知課文

1.學生集體朗讀課文一遍。

2.學生默讀課文,結合註釋,疏通字句。

3.思考:從內容上看,文章可分爲幾部分?

明確:

第一部分(1):扣“洪府”,概寫洪州的地理風貌,引出參加宴會的人物。

第二部分(2~3):扣“秋日登閣”,寫三秋時節滕王閣的萬千氣象和周圍的自然、人文景觀。

第三部分(4~5):扣“餞”,寫宴會的盛況,抒發人生的感慨。

第四部分(6~7):扣“別”,述說自己的身世和懷才不遇的苦悶,感嘆盛宴難再。

佈置作業

1.反覆誦讀,並試背課文。

2.完成課後練習三、四兩題。

高三語文《滕王閣序》教學設計【篇三】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

(1)瞭解駢文的兩大特徵——對偶與用典

(2)體會文章優美的語言及表達方式

2.過程與方法

(1)通過誦讀,鑑賞文中的美麗秋景

(2)合作討論體會分析作者複雜的思想感情

(3)安排課前預習,試着披文入情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培養敢作敢爲、志當高遠的精神品質

【教學重點】

1.積累文言詞語

2.感受文章的內容美和形式美

3.背誦精彩語段

【教學難點】理解本文用典的內涵

【教學過程】

一、激趣導入

步驟1:導入——投影楹聯。

“洞庭月衡岳雲巫山雨,波撼氣蒸,攬天下風光,堪稱獨步;

崔灝詩範相記王勃序,兩樓一閣,數江南人物,各有千秋。”

步驟2:此聯就讚美了江南三大名樓:岳陽樓、滕王閣、黃鶴樓。詩人王勃針對滕王閣寫有《滕王閣詩》和《滕王閣序》。(投影《滕王閣詩》並齊讀、背誦)

二、自主•合作•探究

【互動設計1】指導誦讀並體會文體特點。

①播放孫道臨誦讀短片。

②體味誦讀節奏。

完成方式:學生A組齊讀第2段,B組齊讀第2段。

發現並總結朗讀規律:四字句/六字句/七字句。

③體味文體特徵。

④誦讀實踐鞏固。學生齊讀第4段。

【互動設計2】字句疏通檢測與詞語積累(誦讀與語感作業檢測)

①解釋下列加線詞的用法(小組競答完成,課後完成在草本練習上)

A襟三江而帶五湖

B雄州霧列,俊採星馳

C臺隍枕夷夏之交,賓主盡東南之美

D千里逢迎,高朋滿座

E騰蛟起鳳,孟學士之詞宗

F屈賈誼於長沙,竄梁鴻於海曲

②快速閱讀,搜尋、總彙文章中的成語(分男女競賽完成,於課後完成在草本練習上)

參考提示:人傑地靈勝友如雲高朋滿座騰蛟起鳳鐘鳴鼎食

天高地迥萍水相逢老當益壯失之東隅,收之桑榆

【互動設計3】《滕王閣序》原題是《秋日登洪府滕王閣餞別序》。將分四組閱讀,以原題爲思考集結點,集體梳理全文框架。交流後邊小結邊投影。

操作及框架提示、參考。

小組任務

文章框架

內容概要

備註

第1段

第一部分

扣“洪府”,述賓主之美。

第2-3段

第二部分

扣“秋日登閣”,繪山川之美。

角度:近景、遠景

第4-5段

第三部分

扣“餞”,寫宴會盛況,抒人生感慨。

懷才不遇,不甘沉淪

第6-7段

第四部分

扣“別”,自敘遭際,嘆知己難遇。

【互動設計4】課堂誦讀第2-3段,品讀鑑賞。

提問思考:《滕王閣序》流傳千古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有語言方面因素,特別是文情並茂因素。請同學們找出自己最喜歡的句子並說出理由。

學生自由發言,教師適時點評。最後重點處理“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

背景知識(見《人教版教師參考用書》P.193)。

參考分析:整句形象生動,流美飛動。

理由1落霞本無生命,當其自近而遠飄向天邊時,使人產生“飛”的錯覺,無生命的落霞與有生命的孤“鶩”齊飛,有活潑的情態意趣,這樣構成了動態美。

理由2落霞,孤鶩,一紅,一白,相映生輝,加之襯以藍天,碧水,於是明麗耀目,這就有了色彩美。

理由3落霞的背景是天空,孤鶩的背景是水面,餘暉漸消的“長天”與孤鶩漸去的“秋水”上下相接,一派迷濛,難辨何者爲天,何者爲水,渾然一色,這就有了整體美。

老師指要提醒:生活中的動靜組合、顏色組合、光線明暗組合等等都成藝術創作的元素,能夠把自然界表現得出神入化,當然也須我們有這樣一雙眼睛。

激勵提問與思考:文章中這樣富有表現力和審美價值的句子、段落還有很多,課後請同學們多加體味、鑑賞。

【互動設計5】第4-6段,作者對自我胸襟進行了真切披露,請大家探究,披露了什麼樣的真情,是如何披露的?

學生齊讀、討論、交流、共同明確。

要點1作者披露的是磊落不平的身世感慨、不甘沉淪豪情壯志、渴望用世的政治抱負。

要點2表現手法之一是憑藉歷史典故。(A組學生整理第4段典故——發現“懷才不遇的悲傷之情”//B組學生整理第5段典故——歸結“不甘沉淪的豪情壯志”情懷//C組同學整理第6段典故——明確“在恭維中表達知遇情懷”)

要點3抒情的基點是挫折失意中登高望遠,自然而巧妙,絕非無病*與做作之態。

重點例析:“望長安於日下,目吳會於雲間。地勢極而南螟深,天柱高而北辰遠。”這四句從西、東、南、北四方落筆抒寫遠離朝廷、貶斥流落之情,當然是虛定。但我們又可把它當作實寫——唯見夕陽西沉,白雲悠悠,這正是作者四顧茫茫,悵然若失的心境的極妙烘托。

學生分析:“孟嘗高潔,空餘報國之情;阮籍猖狂,豈效窮途之哭?”這裏從正反兩個方面兼包了怨嘆與自勉之意,表現了作者失望與希望、痛苦與追求相互交織的複雜感情。

三、整合評價

【互動設計6】總結:讀罷此文,我們爲何爲王勃自豪而又*他折服?

駢文形式要求非常嚴格,堪稱“格律文”。《滕王閣序》是我國古代寫景抒情、文情並茂的駢文佳篇。王勃此文因其真情實感和純熟的藝術技巧,充分調動文字形式的積極因素,猶如一個高明的舞蹈家,全身戴着枷鎖卻能跳出優美的舞姿。特別是在失望中充滿希望、在痛苦中不斷進取追求的精神是激勵後人的文化瑰寶。

四、拓展延伸

【互動設計7】賞析《賈生》。投影詩歌與設問:

賈生

李商隱

宣室求賢訪逐臣,賈生才調更無倫。

可憐夜半虛前席,不問蒼生問鬼神。

問題設計:試分析賈生這首詩的表現技巧。(上作業本)

【評析】該詩運用典故、託古諷時,意在借賈誼的遭遇,抒寫詩人懷才不遇的感慨。詩歌選取漢文帝宣室召見賈誼,夜半傾談的情節,“不問蒼生問鬼神”卻揭露了晚唐皇帝服藥求仙,荒於政事,不能任賢,不顧民生的昏庸特性。詩寓慨於諷,效果頗好。

五、教學反思

本文教學力求體現舉一反三的能力培養原則,貫徹“課文只是例子”的經典論斷。試圖克服鎖細與俱到,實踐長文短教、難文簡教的做法。想讓學生在享受教學過程時,又完成自主學習、自主探究能力提升的過程。同時我還想體現媒體只是幫助提高效率的手段,克服花哨,力求簡捷與明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