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簡歷模板館>熱點>教師文案>

北師大八年級歷史教案8篇

教師文案 閱讀(2.84W)

一份優秀的教案往往會給同學們留下深刻的印象,沒有教案的課堂是沒有秩序的,相信大家都能理解教案的重要性,本站小編今天就爲您帶來了北師大八年級歷史教案8篇,相信一定會對你有所幫助。

北師大八年級歷史教案8篇

北師大八年級歷史教案篇1

民族團結

一、課程標準

瞭解我國實行民族區域自治制度的主要史實。

1、新中國的建立,徹底結束了舊中國一盤散沙的局面,實現了我國各民族的空前團結和國家的高度統一。

2、我國平等、團結、互助的社會主義民族關係,是實行民族區域自治制度的結果。

3、認識民族區域自治制度對祖國統一、民族平等、民族團結和地區發展具有重大意義。)

二、課程目標

知識與能力:

1、知道我國各民族的分佈特點。

2、掌握我國實行民族區域自治的原因、內容和意義;

3、 瞭解少數民族的發展狀況,知道西部大開發給少數民族帶來的新氣象;

過程與方法:

1、組織學生收集和整理有關少數民族的民俗文化的資料,培養學生探究式學習的學習方法;

2、通過學習教材中的插圖,使學生學會從歷史圖片中提取有效信息的,分析歷史史實的能力;

情感態度價值觀:

1、通過本課學習,讓學生理解並熱愛中華民族的優秀文化,形成對祖國曆史與文化的認同感;初步樹立對國家和民族的歷史責任感和歷史使命感;

2、通過對孔繁森事蹟的瞭解,培養學生積極進取的人生觀;

三、重點與難點

重點:實行民族區域自治的內容和意義;

人民政府實行各民族共同發展的政策;

難點:我國實行民族區域自治的原因

四、課前準備

教師準備:

1、收集有關少數民族民俗文化的圖片和影像資料;

2、製作多媒體課件;

學生準備:

1、收集有關少數民族民俗文化資料;分小組介紹民俗文化;

2、學唱民歌;

4、 說說孔繁森的故事

五、教學方法

教師教法:談話法、討論法;活動法;

學生學法:學會探究式學習

一、民族區域自治的實行(五十六個民族的分佈)

看誰懂得多?交流各自了解的少數民族的情況

民歌竟猜:1、2、3議一議

1、我國一共有多少個少數民族?多少個省級民族自治區?

2、小討論:黨和政府實行民族區域自治的原因

3、說說民族區域自治政策有何意義?

二、各民族共同發展

看誰懂得多?看教材p54和你自己瞭解的情況,談談今天各族人民共同發展的新鮮事。

說說孔繁森的故事。

北師大八年級歷史教案篇2

教學目標    

一、知識目標 

1.掌握新中國成立初期我國的經濟結構和實行工業化的必要性。

2.掌握第一個五年計劃的內容及取得的成就。

3.掌握第一部社會主義憲法的誕生過程及其內容和意義。

二、能力目標 

1.通過本課的學習,培養學生透過現象看本質的能力。

2.通過本課的學習,培養學生綜合思考和分析問題的能力。

三、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 

1.通過本課的學習,使學生了解在第一個五年計劃期間,我國的工業建設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工業化開始起步。 

2.通過本課的學習,使學生認識第一部憲法的頒佈,真正地體現了人民的意志,是我國民主政治建設的顯著成就。 

教學重點和難點: 

教學重點:第一個五年計劃的基本任務和第一部憲法的頒佈。 教學難點:共和國第一部憲法的性質。

教學過程: 

?新課導入】:學生閱讀教材導入框教師由此導入 

一、第一個五年計劃 

?教師提問】  

閱讀教材    18頁—19頁,思考 新中國成立之初,經濟上面臨怎樣的局面?(背景) (學生小組討論交流 ) 

多媒體出示背景

(1)1952年主要產品產量表。

(2)中國、印度、美國的工業的對比表格。

(3)毛澤東的話語。

教師歸納背景1:國民經濟得到根本好轉,工業生產超過歷史水平 背景2:我國工業水平落後 

?教師提問】  爲了有計劃地進行社會主義建設,改變當時的經濟狀況,我國政府制定了什麼? 

學生回答:制定了第一個五年計劃。(多媒體展示制定第一個五年計劃的圖片) 

?教師過渡 】 下面請同學們把課本第二段內容看一下,瞭解第一個五年計劃的內容。

[教師要求]請大家把第一個五年計劃的內容複述一遍。 多媒體展示一五計劃的任務 [教師引導]現在請大家思考一個問題:第一個五年計劃爲什麼要以發展重工業爲主?一般來講,應該是先發展輕工業、農業和商業,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纔對呀?大家可以討論一下。 

[學生討論]„„ 

?教師歸納】1. 當時的國情,中國的工業基礎太薄弱。

2.受蘇聯發展的影響 

[教師引導]下面我們來看一下第一個五年計劃期間所取得的成就。 

[教師引導]請同學們看課本上相關內容,看一看第一個五年計劃在哪些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就? 

[學生回答]多媒體展示  第一個五年計劃的主要成就。

思考:動腦筋 

教材第20頁 

[教師引導]對於課本上“動腦筋”欄目中小女孩提出的觀點應該怎樣看待呢?我們說,看待任何事物,必須放到當時的環境中去,解放牌汽車也是這樣,我們應當看它誕生的意義和爲新中國的經濟建設做出的貢獻,而不能拿它和現在的產品去比。 

[教師過渡]隨着經濟的發展,我國的民主政治建設也加緊進行。1954年9月,第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在北京召開。大會制定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下面我們就來學習這一方面的內容。 

二、共和國第一部憲法的頒佈 

?教師提問】

(1)1954年,在北京召開的會議是什麼?

(2)這次會議的內容是什麼?

(3)這次會議上制定的憲法的性質如何? 

?教師提問】同學們通過看書,知道憲法的主要規定是什麼嗎? 

[學生回答]我國堅持人民民主專政,堅持社會主義道路,一切權利屬於人民。 

?教師提問】 它的頒佈有什麼歷史意義? 

師生通過討論,總結:由於事先廣泛徵求意見,經過1.5億人民討論,還經過人民代表認真的修改,充分表達了人民的意志,成爲我國有史以來真正反映人民利益的憲法,也是我國第一部社會主義性質的憲法。

北師大八年級歷史教案篇3

?難忘九一八》

一、說教材

1、教材的地位與作用

人教版中國歷史八年級上冊第四單元中華民族的抗日戰爭。本課是 “中華民族的抗日戰爭”的開篇課,主要知識有兩點,一是九一八事變,二是西安事變。本課從內容上具有承上啓下的作用。承上就是由於國民黨發動對根據地的圍剿,面對日本入侵提出“攘外必先安內”的錯誤政策,迫使國民黨內部發生分裂,導致西安事變最終爆發,統一戰線初步形成;啓下就是“九一八”事變之後,中國陷入艱難的民族抗戰深淵。所以通過本節課的學習,有利於學生認識國民黨的反動性,同時又理解了日本發動侵華戰爭的動機和目的,爲整個第四單元的學習打下基礎。

2、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通過本課學習,使學生掌握九一八事變的經過、結果;東北人民的抗日鬥爭;西安事變的背景、經過;西安事變的和平解決及意義。培養學生從視頻中捕獲信息的能力;初步運用歷史唯物主義的基本觀點分析問題的能力。

過程與方法:充分運用多媒體教學手段,加強教學的直觀性和感染力;採用講述法與討論法相結合的教學方式,開展師生雙邊活動。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激發起學生對日本帝國主義野蠻侵略中國的仇恨和對蔣介石“絕對不抵抗”政策的義憤,樹立和培養學生的愛國主義精神和民族責任感;通過對中國共產黨從全民族利益出發,提出和平解決西安事變的方針學習,向學生進行熱愛共產黨的教育。

3、本課的教學重點、難點及處理方案:

(1)、九一八事變是本課的第一個重點。

方案:學生觀看視頻,然後回答。

教師播放九一八事變的視頻,由學生帶着問題觀看。通過出示閱讀蔣介石的密電,教師引導學生分析東北很快淪亡的原因。

(2)、西安事變是本節課的第二個重點,同時又是難點。

方案:通過觀看西安事變的影視資料,讓學生用最簡單的話概括出西安事變。引導學生分析西安事件背景、時間、過程、結果、意義。通過討論:西安事變捉住了蔣介石,中國共產黨不僅主張不殺他,反而主張和平解決,釋放他。說說這是爲什麼?引導學生分析原因從中體現,中國共產黨的博大胸懷。

二、說教學方法

從激發學生的目的出發,啓發誘導學生思考討論,使學生參加到教學活動中來,真正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對學生的想法、意見給予充分的肯定,從而激發學生學歷史的積極性。

自制課件,利用多媒體、視頻再現歷史,讓學生感受到歷史的真實性,從中獲取相關知識,充分調動學生的熱情與興趣,使他們融於家鄉、融於歷史、融於國家的命運,並以此產生共鳴。教學中爲學生的學習創設情景,引導學生主動參與教學活動,通過教師的引導形成師生互動,生生互動,引導學生主動探究,發表自己的見解。在有限的時間裏達到突出重點、突破難點,明確概念、啓發思維的目的。力圖創造良好的教學情境,圓滿完成教學目標。

三、說學法指導:

根據教學目標,本課主要培養學生以下能力:講述歷史事件的能力、透過現象分析實質的能力、蒐集歷史資料的能力、初步掌握用運歷史唯物主義的基本觀點分析問題的能力以及表達能力。從視頻、圖片中獲取信息的能力。

四、說教學程序:

導入新課:

教師:播放歌曲《松花江上》視頻音樂片段。這首歌曲中“我的家”是指哪裏?是什麼事情使東北發生了變化?是誰使得東北人民流離失所、家破人亡的?(學生回答)

一曲《松花江上》,唱出了九一八事變後,東北人民流離失所、家破人亡的悲痛;也唱出了東北人民趕走日本侵略者,重返家園的渴望。今天,讓我們一起重溫那段苦難的歷史。學習第14課《難忘九一八》(大屏展示)1931年9月18日,是一個炎黃子孫不能忘記的日子,是一個被釘在歷史恥辱柱上的日子。

學習新課:

一、九一八事變

教師:下面我們來看 “九一八”的一段視頻,在觀看的過程中大家捕捉這樣的信息:九一八事變的時間、地點、過程、結果(播放《九一八事變》視頻)

教師:引導分析

日本侵略中國東北,爲什麼先製造柳條湖事件?(大屏幕展示)

學生回答

教師:面對日本的侵略,每一個有民族責任感的中國人都不會無動於衷的。九一八事變爆發時,,駐守瀋陽的東北軍要求抵抗日本侵略者,但是蔣介石的態度怎樣呢?

學生回答。(大屏幕展示蔣介石給張學良的密電)

教師:由於蔣介石下令不抵抗,第二天清晨,日軍佔領了瀋陽城。蔣介石的不抵抗政策,助長了日本侵略者的囂張氣焰,4個多月後,結果怎麼樣?

學生回答(大屏幕展示東三省淪亡)

教師:東北淪陷後,日本侵略者又是如何對待我們的同胞呢?(大屏幕播放日本罪行圖片)

教師引導分析:東北三千萬同胞過着恥辱的亡國奴生活

教師:面對日本的野蠻侵略。中國人民和中國共產黨又是如何做的?(展示大屏)

引導學生歸納:東北軍和當地人民組成了義勇軍,共產黨派楊靖宇等在東北組織游擊隊,開展抗日遊擊戰爭。在這時涌現了楊靖宇、趙一曼、趙尚志等一些抗日英雄。誰能講一下抗日英雄的事蹟。出示嫩江之戰材料。

二、西安事變

教師指圖說明:東三省淪亡後日本侵略者在長春建立什麼政權?有什麼企圖?

教師:動畫演示日本侵略中國的野心由來已久,日本侵佔東北後又把侵略的魔爪伸向華北,國家興亡、匹夫有責中華民族到了生死存亡的危險關頭,愛國者張學良和楊虎城發動了震驚中外的西安事變,下面我們開看一段,西安事變的視頻資料

教師:西安事變是在什麼背景下發生的?發生於什麼時候?張學良和楊虎城爲什麼要發動西安事變?結果和歷史意義?

學生回答。

討論:在十年內戰中,蔣介石殺害了成千山萬的共產黨人和革命羣衆,西安事變捉住了蔣介石,中國共產黨不僅主張不殺他,反而主張和平解決,釋放他。說說這是爲什麼?

學生分組討論交流

課堂小結(大屏幕展示)利用圖來進行小結,將知識落實到圖中簡化知識點。

教師引導學生回顧本課知識:日本侵略中國的野心由來已久,在1931年9月18日發動了九一八事變。由於蔣介石的不抵抗政策,導致東三省淪亡。而東北人民不甘心做亡國奴英勇抗敵,涌現了抗日義勇軍和抗日遊擊隊兩支主要的抗日隊伍。日軍侵佔東北後,在長春建立僞滿洲國傀儡政權。企圖將東三省從祖國的版圖中分裂出去,接着又向華北進攻,華北危急,在中華民族生死存亡的危險關頭,國民黨愛國將領張學良和楊虎城爲了逼蔣抗日發動了西安事變。西安事變的和平解決,標誌十年內戰基本結束,抗日民族統一戰線初步形成。

教師:學習了本課內容,有沒有哪些歷史事件讓你印象深刻的?有沒有哪些歷史人物令你感動的?我們能忘記這段苦難的歷史嗎?

學生回答。

教師:忘記歷史就意味着背叛,我們要以史爲鑑,勿忘國恥。爲振興中華而努力。

課堂練習。創新與探究練習冊

五、說板書設計:

一、九一八事變

1、時間:1931年9月18日

2、地點:東北瀋陽

3、過程: ①日本製造柳條湖事件;

②進攻北大營,炮轟瀋陽城

5、結果:東三省淪亡

二、西安事變

1、背景:中華民族到了最危險的時候

2、過程:1936年12月12日,張學良、楊虎城發動兵諫,逼蔣抗日

3、結果:和平解決

4、意義:十年內戰基本結束,抗日民族統一戰線初步形成

北師大八年級歷史教案篇4

洋務運動

基礎知識 了 解 洋務運動的根本目的在於維護清王朝的統治,所以在客觀上邁出了中國近代化的重要步伐,但是又具有明顯的保守性

掌 握 洋務運動的時間、代表人物、口號、主要內容(企業類別或階段劃分)

能力訓練過程方法 綜合理解本單元標題“近代化”就是中國人民向西方學習,尋求新出路的過程。其主要內容有洋務運動、戊戌變法、辛亥革命和新文化運動等

討論分析 文的基礎上討論分析洋務運動的積極作用及其侷限性

情感、態度價 值 觀 辯證態度從歷史發展趨勢觀察,洋務運動包含一些成功的因素,使中國邁出了近代化第一步;但它作爲封建統治者的自救運動,卻明顯地失敗了

思想意識我們批判清政府禍國殃民的行徑,對於它的“自救”本能要有清醒的認識;同時我們也要正確認識洋務運動在客觀上所起的進步作用,懂得只有承認落後、願意學習先進文化,纔有擺脫落後的可能

教學重點 洋務運動的概況

教學難點 對洋務運動的評價

教學過程

導入新課

組織學生回顧前面學過的線索,討論回答問題:

1、八國聯軍侵華戰爭和《辛丑條約》給中華民族帶來了哪些危害?(北京再次被外國軍隊佔領,戰爭和條約給中國人民增加了新的沉重負擔,嚴重損害了中國的主權。從此,清政府完全成爲帝國主義統治中國的工具。中國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深淵。)

2、北京兩次被外國軍隊侵佔的情況有哪些不同?

聯軍名稱 侵略國 佔領年代 清朝帝、後

英法聯軍 英、法 1860年 咸豐、慈禧

八國聯軍 英、法、俄、美等 1900年 光緒、慈禧

組織學生閱讀“導言框”,瞭解洋務運動期間製造的軍艦性能,教師指出:英法聯軍在第二次鴉片戰爭燒了圓明園後,清政府一些官員主張學習外國先進技術,強兵富國,擺脫困境,維護清朝的統治,形成了所謂“洋務派”。他們所從事的與老外打交道的過程被稱作洋務運動。平遠號軍艦就是在這個過程中製造出來的

小結、過渡:這是一場封建統治者的自救運動,它在中國曆起了什麼作用呢?請看新課。

組織學生學習和探究新課

一、“自強”與“求富”

指導學生閱讀課本25——27頁本目的內容,並根據《中國歷史填充圖冊》第10頁的練習題,由學生自己先在課本上做讀書標記,然後與組內同學互相補充訂正,接着當堂進行“接龍”活動。(第一個學生由教師指定,其餘由答對的學生選擇自己準備考察的對手,答錯者不得分,答對者得分並有權提問一個同學。出題者可看教材,“接龍”者不能看書,其他人不許插嘴提示。)

1、列舉洋務派在中央和地方的主要代表。(中央代表是恭親王奕訢,地方代表有曾國藩、李鴻章、左宗棠、張之洞等人)

2、洋務派先後提出什麼口號?(先“自強”——軍事上,後“求富”——經濟上)

3、洋務運動主要內容是什麼?(前期舉辦近代軍事工業,後期還興辦近代民用工業、籌建海軍、興辦新式學堂等)

4、據圖填表,認識洋務運動興辦的近代工業(分爲軍事和民用兩種,要求工業名稱與人名、地名“對號入座”)

地名 安慶 上海 上海 武昌 漢陽 福州

工業名 內軍械所 江南製造總局 輪船招商局 湖北織布局 鐵廠 船政??

人名 曾國藩 曾國藩、李鴻章 李鴻章 張之洞 張之洞 左宗棠

類別 軍事 軍事 民用 民用 民用 軍事

二、洋務運動的評價

學生閱讀21——28頁課文(包括小字)、插圖、“自由閱讀卡”等,思考回答:

1、從洋務派的目的來看,洋務運動具有什麼樣性質?(是失敗的封建統治者的自救運動)

2、從封建統治者的目的來看,洋務運動是失敗了。但是它卻在客觀上對中國歷史產生了怎樣的影響?(引進了西方先進的科學技術,使中國出現了第一批近代工業。它爲中國近代企業積累了經驗,培養了技術力量,刺激並促進了中國民族資本主義的產生和發展,爲中國的近代化開闢了道路。)

3、最近有的影視劇對李鴻章進行了莫名其妙的美化,把他塑造成“愛國者”了!但是,把課本27頁“文獻資料?李鴻章的自白”與民間“宰相合肥天下瘦”的說法相對照,能說李鴻章是愛國的嗎?(允許學生爭論,發表各自觀點,只要“自圓其說”就給分)

如時間許可,鞏固小結

1、學生當堂完成28頁“練一練?選擇連線”

曾國藩 李鴻章 張之洞 左宗棠

安慶內軍械所輪船招商局 輪船招商局 漢陽鐵廠 福州船政??

2、佈置學生課外完成[自我測評]。

3、鼓勵學生自選《中國歷史填充圖冊》第10頁練習題剩餘部分進行練習。

4、提醒學生預習第7課《戊戌變法》。

北師大八年級歷史教案篇5

新文化運動

教學目標

基礎知識 了 解 新文化運動興起的背景、新文化運動中的主要代表人物及其論著

掌 握 新文化運動興起的標誌、新文化運動的基本內容及其歷史意義

能力訓練過程方法 閱讀資料鑑別理解 從課文和插圖中搜集有關白話文的資料,理解原作者的主張,從而形成“新文學”的正確概念

整合教材全程分析 背景→標誌→代表人物→基本內容→鬥爭矛頭→發展情況→歷史意義和歷史缺陷

討論探索 新文化運動的歷史意義和歷史缺陷

情感態度價 值 觀 愛國情感 用李大釗、魯迅等人在反封建鬥爭中的勇敢精神和先鋒作用,激發學生熱愛祖國、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歷史使命感

思想意識 新文化運動是我國曆空前的思想大解放,她的兩面旗幟就是“民主”與“科學”,新時代的青年必須增強民主與科學意識

教學重點 新文化運動的基本內容及其意義

教學難點 新文化運動爲什麼把鬥爭的矛頭對準孔教?

教學過程

導入新課

組織學生回顧前面幾節課學過的線索,討論回答問題:

1、中國人向西方學習的過程中,已經進行了哪些嘗試?結果如何?(洋務運動“師夷長技”是一次失敗的封建統治者的自救運動;資產階級維新派鼓吹民權,革命派主張共和,都沒有使中國走上富強道路。)

2、辛亥革命已經_了清朝,爲什麼還說它的任務沒有完成?(革命的勝利果實被袁世凱所竊取,中國人民仍然處於北洋軍閥的獨裁統治之下。)

承上啓下,教師講授:這些運動和革命雖然失敗了,但是中華民族還有許多愛國知識分子不怕失敗,繼續展開挽救民族危機的活動。他們在思想上同當時的反動思潮展開激烈鬥爭,率領一批青年掀起了生氣勃勃的新文化運動。(佈置學生閱讀38——41頁全課內容,對重要的年代、人名、著作名稱等做出醒目的閱讀標記,按小組交流個人看法,要求人人過關。)

組織學生學習和探究新課

?新青年》的創辦

1、根據38頁“動腦筋”:新文化運動“是幾個青年憑空捏造出來的”嗎?(不是)新文化運動的鬥爭鋒芒爲什麼會指向孔教?(當時特定的歷史條件,決定了新文化運動必然興起。理由如下[可啓發學生從辛亥革命在思想觀念上的影響、袁世凱統治的實質、進步知識分子的奮起等方面思考回答]:

a. 辛亥革命後,民主、平等、自由、博愛等思想觀念逐漸深入人心,這些思想觀念對於以青年學生爲主的知識分子所產生的震撼力特別巨大。

b.以袁世凱爲代表的國內外反動勢力,妄圖維護他們的既得利益,借孔教作爲復辟帝制的工具,掀起了一股反動的文化逆流,新思潮的鬥爭鋒芒自然而然地指向了孔教。

c.進步知識分子奮起抗爭,高舉“民主”與“科學”兩面大旗,朝着“獨裁專制、迷信盲從、舊道德、舊文學”發起勇猛衝擊,掀起了生氣勃勃的思想解放潮流。)

2、新文化運動的重要內容是什麼?(組織學生“接龍”,當堂掌握“四提倡、四反對”;引用語文科關於“反義詞”的概念,練習“對號入座”。)

小結、過渡:“提倡民主、科學和新道德”屬於思想革命,“提倡新文學”屬於文學革命。思想革命決定了文學革命的方向,文學革命則擴大了思想革命的影響。但是,就在新文化運動興起時,第一次世界大戰也如火如荼地進行着,資本主義大國互相廝殺,資本主義制度弊端畢露。人們需要尋找更好的出路,馬克思主義就被引進到了中國。

“新世紀的曙光”

1、你知道當年引進馬克思主義的重要人物、刊物和文章嗎?(組織學生“接龍”,當堂掌握陳獨秀、李大釗[強調“釗”字的讀音和字形特點];掌握《新青年》和《每週評論》;掌握《庶民的勝利》和《布爾什維主義的勝利》[強調“庶”字的讀音和字義]。)

2、你怎樣評價新文化運動?(提醒學生要堅持運用“兩分法”:

a.意義:它是我國曆一次空前的思想大解放運動,啓發人們追求民主和科學,探索救國救民的真理,爲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的傳播創造了條件。

b.缺陷:運動中對於中西文化存在着絕對否定或絕對肯定的偏向,影響到了後來。)

3、根據40——41頁“活動與探究”和“自由閱讀卡”的內容,小組討論如何評價胡適對於“文學革命”的主張,然後由小組代表在班上發言。(教師可以通過“畫外音”形式進行啓發引導,幫助學生理解原文意思。然後,在提問時採用“剝筍法”層層分解。例如:他主張新文學要首先解放什麼?他還主張新文學要反映什麼內容?他這些主張都實現了嗎?等等。最後,教師在學生回答的基礎上歸納——他主張的文學革命,首要任務是用白話文取代文言文,同時也注意到文學作品的內容必須反映平民中的社會問題。這些在今天都已經成爲現實。但是,他沒有進一步提出解決這些問題的方案,只停留在改良的層面上,並沒有主張徹底的革命。)

鞏固小結

1、按照“背景→標誌→代表人物→基本內容→鬥爭矛頭→發展情況→歷史意義和歷史缺陷”的線索梳理本課知識。

2、指導學生當堂完成課本第40頁選擇題:應選a(陳獨秀)。

3、提醒學生預習第10課《五四愛國運動和中國共產黨的成立》。

北師大八年級歷史教案篇6

教學目標

通過本課內容的教學,使學生了解和掌握:義和團的成員、組織形式和活動地區。平原大捷。“扶清滅洋”的鬥爭口號。義和團勢力在京津地區的發展。八國聯軍發動侵華戰爭。義和團抗擊八國聯軍的鬥爭。中外反動勢力對義和團運動的鎮壓。《辛丑條約》的簽訂及其對中國社會造成的嚴重危害。

通過義和團“扶清滅洋”口號的教學,使學生認識:當時中國社會的主要矛盾是民族矛盾,因此口號的核心是“滅洋”,是義和團反帝愛國性質的具體表現。“扶清’說明義和團對清政府的反動本質認識不清,反映了農民階級的階級侷限性。培養學生透過現象看本質的能力。通過學習、分析《辛丑條約》的主要內容及其對中國社會造成的嚴重危害,以培養學生綜合、分析能力。

通過義和團反帝愛國運動的教學,讓學生認識到義和團運動是波瀾壯闊的農民反帝愛國運動。它沉重地打擊了帝國主義和封建勢力,表現出中國人民不屈不撓的鬥爭精神。中國人民前仆後繼、不屈不撓的反抗鬥爭是使中國免於淪爲完全殖民地的主要原因。培養學生的愛國主義情感。

教學建議

地位分析

19世紀末爆發的義和團運動,是帝國主義侵略加劇、民族矛盾空前激化的產物。它沉重地打擊了八國聯軍的侵華活動,粉碎了帝國主義瓜分中國的迷夢。是甲午戰爭後,中國人民反侵略、反壓迫鬥爭的英勇表現,表現出中國人民不屈不撓的鬥爭精神。義和團運動在中外反動勢力聯合絞殺下失敗,清政府同帝國主義國家簽訂《辛丑條約》,中國完全淪爲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

重點分析:

義和團反對八國聯軍的鬥爭是本課重點之一。這是認識義和團運動性質的重要依據,義和團運動始終把鬥爭矛頭指向帝國主義,反對八國聯軍的鬥爭是義和團反帝鬥爭的具體表現,顯示了中國人民不畏強暴,英勇鬥爭的精神。《辛丑條約》的內容和對中國社會的影響是另一重點內容。《辛丑條約》的簽訂,標誌着清政府完全成爲帝國主義統治中國的工具,中國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完全形成了。

難點分析

“扶清滅洋”口號的提出,是本課難點之一。它涉及到鴉片戰爭以後中國社會主要矛盾的變化以及19世紀末民族矛盾和階級矛盾的關係,學生理解起來有困難;“扶清滅洋”口號的含義學生也不易理解。這一口號的提出,正是當時帝國主義和中華民族矛盾尖銳的集中反映,具有樸素的愛國意識,能夠吸引和動員廣大羣衆參與到反對帝國主義的鬥爭中來。但這個口號帶有籠統的排外性質,也導致義和團對清政府放鬆警惕。

清政府同義和團的關係是另一個難點問題。清政府對待義和團的政策,從“鎮壓”到“招撫”再到“鎮壓”,其目的是一樣的,就是控制、利用,最終消滅義和團,只不過是手段不同而已。而義和團由於受時代和階級的侷限性,對清政府的反動本質認識不清,一開始就提出了“扶清滅洋”的口號,對清政府放鬆了警惕。

重點、難點突破方案

1.導入新課:可以聯繫所學知識提問。讓學生回憶:19世紀末,帝國主義加緊侵略中國,中國的民族危機空前嚴重,爲了挽救民族危機,民族資產階級發動了維新變法運動。然後教師指出,緊接着農民階級又發動了轟轟烈烈的反帝愛國的義和團運動。

2.義和團的興起:

①義和團運動在山東興起:結合課本內容和多媒體課件,講清義和團的活動地區、組織形式和主要成員,指出平原大捷是義和團從興起到壯大的轉折點。

②“扶清滅洋”口號的提出:這是本課的難點之一,首先教師要講清“扶清滅洋”的含義,然後引導學生認識鴉片戰爭後中國社會主要矛盾的變化,特別是19世紀末,帝國主義侵略加深,外國資本主義同中華民族的矛盾是當時社會的最主要矛盾。而“扶清滅洋”口號的提出正反映出中外民族矛盾異常尖銳,這一口號的核心是“滅洋”。最後以課堂討論的形式引導學生認識這一口號的進步性和侷限性。

3.反對八國聯軍的鬥爭:這是本課重點之一,要充分利用教材和多媒體資料,講清以下幾個問題:

① 帝國主義爲什麼要侵略中國?其目的是什麼?與以前的侵華戰爭相比有何不同?

② 義和團在天津、北京地區的英勇鬥爭。

③ 義和團運動的失敗:引導學生了解清政府對待義和團策略上的變化,認識到:不管採取何種策略,清政府的目的是要控制、利用直至消滅義和團,充分暴露出清政府的反動本質。

④ 八國聯軍的暴行:通過教學,是學生認識到:帝國主義是中國人民最兇惡的敵人。激發學生的愛國意識。

4.《辛丑條約》:這是本課另一重點。通過師生共同參與探討的方式進行教學。首先,教師幫助學生從經濟、政治、軍事等幾個方面掌握條約的主要內容;然後引導學生逐條分析條約的危害性;最後得出結論:清政府完全成爲帝國主義統治中國的工具,中國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深淵。

教法建議

本課學習完以後,學生完整地學習和認識了中國是如何一步步淪爲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這時,可以讓學生自己動手把這個過程用一種方式簡單的展現出來,可以以列表、圖示、問答、列舉等各種方式。內容應該包括歷次侵華戰爭、不平等條約、對中國的影響等。主要想通過這個活動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和對歷史問題的概括能力;培養學生進行單元小結的意識。

教學設計示例

重點:義和團反對八國聯軍的鬥爭 ;《辛丑條約》的內容和影響

難點:"扶清滅洋"口號及清政府與義和團的關係。

教學思想:

本課內容較多,而且在中國近代佔有非常突出的地位,有些內容學生理解起來有困難,在教學上要遵循"學生爲主體"的原則,採用多媒體教學手段,通過師生、生生互動的方式,讓學生在體驗和感悟中學習歷史。這一課是對學生進行愛國主義教育以及培養學生概括、分析歷史問題能力的好素材。

教學手段:多媒體輔助教學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19世紀末,帝國主義加緊侵略中國,爲了挽救民族危機,中國人進行了哪些鬥爭?(學生回答略)在民族危亡的關鍵時刻,民族資產階級發動了維新變法運動。緊接着農民階級又發動了轟轟烈烈的反帝愛國的義和團運動。

二、義和團運動的興起

1. 義和團在山東興起(屏幕顯示《義和團運動的形勢》示意圖)

①從義和拳到義和團:根據教材講明義和團的名稱、組織形式和主要成員;然後,請學生看書,進行師生問答:

師:19世紀末,義和團爲何把鬥爭矛頭從反清轉向了反帝?

生:帝國主義對中國的侵略加深了。

生:帝國主義是中國人最直接、最主要的敵人。

師:很好,那麼義和團運動爲什麼首先在山東爆發呢?

生(思考後):山東受侵略最嚴重。

師:都有哪些國家侵略過山東?

生(思考、議論):日本、德國、英國。

②"扶清滅洋"口號的提出:解釋這一口號的含義,然後進行師生問答。

師:我們都知道清政府是反動的,義和團爲什麼還要"扶清"呢?這說明了什麼問題?

生:義和團不想同清政府以及洋人同時作戰。中國人不打中國人。

北師大八年級歷史教案篇7

教學目標

1.甲午中日戰爭的爆發;左寶貴與平壤戰役;鄧世昌與黃海戰役;旅順陷落;丁汝昌與威海衛戰役;中日《馬關條約》的主要內容及影響;帝國主義經濟侵略的加劇和瓜分狂潮。

2.甲午中日戰爭是日本帝國主義爲吞併朝鮮、入侵中國而蓄意挑起的侵略戰爭。在戰爭中,以左寶貴、鄧世昌等爲代表的廣大愛國官兵進行了英勇頑強的反侵略鬥爭,他們是中華民族的英雄。通過對課文的學習,進一步認清政治制度的腐敗是導致戰爭失敗的主要原因,中日《馬關條約》的簽訂,大大加深了中國社會的半殖民地化。甲午中日戰爭以後,帝國主義對中國的經濟侵略加劇,掀起瓜分中國的狂潮,中國的民族危機空前嚴重。

3.通過深入探討甲午戰爭的影響,鍛鍊學生的思維能力。培養學生運用資料分析歷史問題、評價歷史人物的能力。引導學生分析甲午戰爭清軍戰敗的原因,培養學生分析問題的能力

教學建議

地位分析

甲午戰爭是中華民族歷一次深重的民族災難,它給中國人民帶來了前所未有的恥辱,大大加深了中國社會的半殖民地化。它上承兩次鴉片戰爭,但損失之慘重超過了鴉片戰爭以來歷次外禍之總和;下啓帝國主義瓜分中國的狂潮,在這以後中國更爲全方位地被迫開放,並且相繼受到大規模的軍事侵略,是民族危機最嚴重的時期。清王朝衰朽不堪、積貧積弱現象徹底暴露,亡國之禍迫在眉睫。也正是這場戰爭,促成了自鴉片戰爭以來前所未有的民族覺醒,危機也是轉機。因此本課在教材中的地位舉足輕重,讓國中學生深入認識甲午戰爭這一重大歷史事件並從中吸取教訓是非常必要的。

導入 法

本課可利用計算機顯示一副富有趣味的對聯進入新課。上聯是:“內無相,外無將,不得已玉帛相將”,作者是甲午中日戰爭的主要策劃者、日本內閣首相伊藤博文(出示伊藤照片),當他把這副上聯拿給前去日本談判的李鴻章(出示李鴻章照片),要求李鴻章對出下聯時,這位清政府中舉足輕重的人物思考良久,終於勉強想出下聯:“天難度,地難量,這纔是帝王度量”。當這副對聯在屏幕上顯示後,提出問題:

(1)對聯中哪句話反映了當時清政府的狀況?

(2)“玉帛相將”是什麼意思?學生回答後,教師設問:爲什麼在甲午戰爭中,清政府落得如此慘敗,只得“玉帛相將”,具有“帝王度量”的慷慨大方?

由此導入 新課。

?馬關條約》的影響

?馬關條約》的影響是教學難點 。首先要明確簽訂的歷史背景。不僅要認識到大背景(即19世紀末日本開始向帝國主義過渡),還要認識到小背景(即甲午中日戰爭中中國戰敗),這是解決這個難點的前提。其次,引導學生思考:爲什麼要割佔臺灣?爲什麼要賠償軍費白銀多達2億兩?爲什麼開放通商口岸直達重慶?爲什麼新增允許在通商口岸設廠的規定?再次,要引導學生進一步思考《馬關條約》與以前條約的規定有哪些相同、哪些不同點,從而理解《馬關條約》所具有的明顯的時代烙印,認識帝國主義瓜分世界、資本輸出的本質。最後,讓學生在逐一進行透徹分析的基礎上,結合時代背景,層層遞進、環環相扣地運用歸納法分析《馬關條約》的影響。

簽訂中日《馬關條約》

?馬關條約》的內容可濃縮爲八個字:割地、賠款、開埠、設廠。這是本課的重點。可讓學生分組討論,然後每組由一名代表闡述條約內容給中國造成的嚴重危害。討論結束後,在屏幕上顯示兩條閱讀資料:(l)《馬關條約》簽訂後,當時社會上流傳着“不怕倭寇來,只怕中堂反”的歌謠(反:背叛祖國)。(2)也有人說日本之所以“明目張膽如此之橫者,皆李鴻章與之狼狽爲奸也”。可提問學生是否同意材料中的觀點?如何評價李鴻章?適當地補充史料,目的是培養學生運用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觀點正確評價歷史人物的能力。在學生回答的基礎上,教師總結:以上觀點不完全正確。李鴻章大辦洋務,開辦軍事工業,也有抵抗外國侵略的一面;《馬關條約》簽訂並非李鴻章一個人造成的,而是由於整個清王朝腐敗無能,但他對北洋海軍的覆沒負有不可推卸的責任。 爲使學生理解得更深刻,再在屏幕上打出當時社會上流行的一句詩:“臺灣島已割日本,頤和園又搭天棚。”這樣,將對聯、詩句精心貫穿在教學內容中,利於把教材講深、講透、講活。

講述完戰爭經過後,教師提出問題:清軍爲什麼戰敗?讓學生去思考探討,得出較全面的結論。然後在屏幕上打出一副對聯:“普天同慶,萬壽無疆;三軍敗績,割地求和”。如此腐敗的清王朝,此戰豈能不失敗?失敗了就要“玉帛相將”。兩副對聯前後呼應,爲教學內容增添了色彩。

戰爭的起因

首先教師概述:日本原是封建落後國家,1868年“明治維新”以後,日本開始大力發展資本主義,建立起近代化國家,具有極強烈的對外擴張慾望(出示日本政府制定的“大陸政策”,說明它野心勃勃的侵略計劃)。接着提問:“大陸政策”中日本政府曾做過哪次嘗試?學生回答:1874年日本侵略中國的臺灣,雖未得逞,但卻嚐到了甜頭。教師進一步闡述:特別是中法戰爭造成的中國“不敗而敗”的結局,更加刺激了日本侵略中國的野心,於是加緊擴軍備戰,到1892年建立起一支近代化海陸軍,並舉行大規模軍事演習,把中國的海軍做爲它的“假想敵人”,伺機對中國發動大規模戰爭。

根據以上敘述,提問:對日本發動這場戰爭的原因,你有什麼認識?學生自然就能得出結論,即這場戰爭是日本蓄謀已久的,只是利用朝鮮爆發農民起義這一事件找到藉口挑起戰爭。在學生回答的基礎上,進一步明確戰爭的性質。接着用簡短的語言講清中日兩國政府對戰爭的態度,爲以後的學習做好鋪墊。

戰爭影響

教師引導:甲午戰爭的慘敗,除了暴露清政府的衰朽可欺之外,這場戰爭對中國、對日本、對世界其他帝國主義國家還會造成什麼影響?這樣,學生以問題爲導向,積極思考,開闊思路,多角度、更深層地認識這一問題,有助於提高學生的歷史思維能力。

在學生踊躍回答的基礎上,教師總結:(1)甲午戰爭的慘敗,爲中國人民敲響了警鐘,有識之士普遍認識到亡國之禍近在眼前。但是深重的民族災難反而可以促成一個民族的覺醒和奮起,中華民族必然將戰爭失敗帶來的恥辱轉化成奮進的動力,中國人民決不會長期沉默下去!(2)對日本來說戰爭的勝利提高了它的國際地位,日本憑藉這筆不義之財瘋狂擴軍備戰。(3)對其他帝國主義國家來說,中國就像一個奄奄一息的“病人”,甲午戰後帝國主義掀起瓜分中國的狂潮(在屏幕上出示瓜分狂潮表)。

甲午中日戰爭

一方面,甲午中日戰爭具有承上啓下的作用。它上承中法戰爭,是帝國主義侵略中國的繼續;下啓瓜分狂潮和維新運動興起,直接導致中國民族危機的加深和維新-的展開。另一方面,廣大愛國官兵在戰爭中浴血奮戰、誓死抗敵的壯烈事蹟,體現了中國人民保家衛國、抵抗侵略的堅強決心,這正是培養國中學生以英雄爲榜樣,樹立正確人生觀的素材。

瓜分狂潮

瓜分狂潮實際上是帝國主義瓜分世界的組成部分,是帝國主義在政治上擴大侵略中國的表現。這使中國進一步喪失獨立自主的地位,半殖民地化程度空前加深,中國的民族危機也空前嚴重。這正是戊戌變法的重要歷史背景。

教學設計示例

教學重點:甲午中日戰爭和《馬關條約》、帝國主義瓜分中國的狂潮。

教學難點 :美國提出的門戶開放政策。

教學方法:講述法。

教具:視頻、教學課件、掛圖。

教學過程 :

複習提問:中法戰爭的結局如何?

導入 新課:

1868年日本明治維新以後,就逐步走上了對外侵略擴張的道路。請同學們回憶:在19世紀70年代,日本侵略我國什麼地方?結果怎麼樣?指出:1874年,日本侵略臺灣是近代日本侵略中國的開始。侵臺碰壁後,日本接着把魔爪伸向了與中國脣齒相依的鄰邦朝鮮。1876年,強迫朝鮮簽訂了《江華條約》,使朝鮮開始淪爲半殖民地。18年後日本爲了吞併朝鮮,入侵中國又挑起了大規模的甲午中日戰爭。

講授新課:

一、甲午中日戰爭

1.1894年7月25日,日本藉口朝鮮農民起義―進兵朝鮮。

2.1894年9月15日,平壤戰役 左寶貴犧牲 葉志超狂逃

3.黃海戰役

9月17日 鄧世昌 林永升 劉步蟾

4.旅順陷落 徐邦道 日軍暴行

5.威海衛潰敗

1895年初,北洋艦隊全軍覆滅,丁汝昌自殺殉國

北洋艦隊是洋務運動的一項主要成就,是大清帝國海防的重要力量,由於李鴻?quot;避戰保船的消極戰略而可恥的覆滅了,至此洋務運動也徹底失敗了。

二、中日《馬關條約》

1、條約的簽訂

1895年,李鴻章同伊滕博文在馬關春帆樓簽訂《馬關條約》(近代的賣國條約多由李鴻章代表清政府簽訂,所以人們罵李鴻章爲大賣國賊,殊不知弱國無外交,李鴻章爲了維護封建統治也是無可奈何。)

2、內容 影響 (播放馬關條約簽定的視頻資料)

?馬關條約》:中割地、賠款、開埠、設廠

請思考:

①《馬關條約》中賠款數額較前有何變化?

②《馬關條約》開放的口岸在地理位置上有何變化?

③過去的不平等條約有過允許外國開設工廠的規定嗎?這一變化反映了什麼問題?

④俄、德、法三國干涉還遼,是在保護中國的權益嗎?爲什麼?

3.教訓與啓示。從戰爭的失敗中得到什麼教訓?對今天有什麼借鑑意義?這兩個問題有助於幫助學生從理論上升華認識,得出落後就要捱打的認識。從歷史中汲取教訓,這是本教學設計的初衷。

三、帝國主義經濟侵略的加劇和瓜分狂潮

1.經濟侵略的加劇。

形式:開設銀行、 政治性貸款、爭奪鐵路權、投資權、投資開礦、投資設廠。(資本輸出)

2.帝國主義瓜分中國的狂潮

①同時讓學生看教材中《帝國主義列強瓜分中國簡表》。

② 美國提出門戶開放政策

1)讓學生說出美國爲什麼提出門戶開放政策?

2)分析門戶開放政策的兩層含義。

板書設計

一、日本佔朝鮮、侵中國

二、甲午中日戰爭的過程及結果

1、戰爭的爆發 1894.8

2、四次主要戰役

1)平壤戰役

2)黃海海戰

3)遼東半島之戰(旅順大屠殺)

4)威海衛戰役

3、戰爭結果 中日《馬關條約》簽訂及危害

主要內容:割地(遼東半島、臺灣、澎湖列島)

賠款(2億兩白銀)

開商埠(沙市、重慶、蘇州、杭州)

開設工廠

三、中國民族危機的加深

1、資本輸出的主要方式

1)開設銀行

2)強迫貸款

3)投資鐵路

4)設廠開礦

2、帝國主義劃分勢力範圍、強佔租借地的競爭

3、美國的門戶開放政策

北師大八年級歷史教案篇8

來自海上的挑戰

我今天說課的課題是《歷史與社會》八年級下冊第五單元第五課面臨挑戰的中國第四框題──來自海上的挑戰。

教材分析:

本課描述了向工業文明邁進的中國,在經濟、民族關係、政治制度及對外關係方面的表現。前三個框題是從我國內部體現明清時期的繁榮及繁榮背後的危機,而來自海上的挑戰是從外部揭示古老中國所面臨的挑戰。來自海上的挑戰即承接前面內容是我國內部矛盾的一個體現,也是外部矛盾的一個切入點,所以本課在本單元乃至本冊書中起到了承上啓下的作用。

課程標準:

4-5 綜合多種因素,認識中國與世界社會變遷中的若干重大轉折時期。

6-4 綜合多種因素,說出中華文明在世界近代化的大潮下逐漸落伍的原因。

教學目標:

結合新課程的教學理念及國中學生的心智特點,我確定了本課的教學目標。

1.知識和技能: 通過對鄭和下西洋、傳教士與殖民者東來等史實的分析,知道這一時期中國政府對海外探索的態度。

2.過程與方法:學習用歷史的、辯證的眼光看待傳教士東來給中國帶來的影響。

3.情感態度和價值觀: 通過感受明清時中國所面臨的挑戰,增強學生社會責任感和使命感及探究合作交流的能力。

重點與難點:

根據教材內容、課標要求、學生已有的知識經驗和認知水平,我確定本課的重點是:通過對鄭和下西洋、傳教士來華、馬戛爾尼來華等事件的分析,理解同一時代中外統治者在海外拓展上的不同態度。

難點是:如何理解古老的中國在明清時已面臨前所未有的挑戰。

學情分析:八年級學生正值青春期,活潑、好動、精力充沛、好奇心強、有一定的想象力、創造力,具備一定的綜合分析能力,有較高的學習熱情和探索精神。他們對本節課中歷史人物及事件有初步的瞭解,但還缺乏對歷史事件縱觀的評價能力和橫向的比較能力。

教法與學法:

根據本節課的特點,在教學的各個環節會考慮學生的因素,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實現自主、探究、合作的學習方式,我採用了互動式、討論式、體驗式及談話法等。爲了充分挖掘學生的稟賦和潛能,我引導學生採用以下的學習方法:

1.讀圖分析法,即聯繫圖片資料以及已有的知識分析問題,爲探究性學習奠定基礎。

2.合作學習法,即以小組爲單位,圍繞某一個問題開展學習,充分發揮每個學生的智能。

3.討論法,通過小組討論、羣體討論,使問題得到拓展和延伸。

4.情景模擬法,學生通過再現歷史情境,培養表演能力,也爲深入的探究做好準備。

師生準備:爲使本節課高效率、大容量、有效的完成教學目標,教師收集文字、圖片、視頻等資料,製作多媒體課件;同時,指導學生查閱報刊、雜誌、圖書、網絡等資料,瞭解鄭和、乾隆等歷史人物以及鄭和下西洋、臺灣、澳門等事件的一些情況。

教學環節:爲有效地達成教學目標,圍繞上述構想我將本課設計爲以下四大環節:

1.展示探究主題,形成學習氛圍。課前播放歌曲《中國心》及探究主題激發學生興趣並快速地進入學習狀態,爲本節課順利進行做好鋪墊。

2.圖片竟猜,導入新課。展示一組圖片讓學生猜其中的人物和事件。生說,師配合說其意義。圖片的選擇是西方在政治、經濟、思想等方面有代表性的人物和事件,目的是回顧明清時期西方發生的變化,進而承轉到這一時期中國仍在原有軌道繼續發展,面臨前所未有的挑戰,導入新課課題。這樣不僅使學生達到溫故知新的目的,同時也引導學生將中國放到世界大背景中去了解、探討。

3.師生互動,驗證歷史。新課內容的四大案例我是按三大板塊來處理的。

(1)海外探索的嘗試。鄭和下西洋的內容首先讓學生看段視頻,感受鄭和當年航海的壯觀場面,隨即讀鄭和下西洋航海圖,讓學生模擬旅行,重溫鄭和當年的航海曆程,師課件演示,學生說時間、到達的地方。這樣,師生互動、學生樂於參與體現了新課程以學生爲本的理念。接着,通過史料分析,瞭解鄭和下西洋的目的、意義、結果及被禁止的原因。然後,讓學生小組討論:評價這一史實對我國今天改革開放的意義。通過與當今實際相聯繫實現了《歷史與社會》“以史爲鑑”的目的。

(2)文明與野蠻交織。新航路開闢後,中國同其他亞、非、拉國家一樣也處於文明與野蠻交織的情況。讓學生分兩組探討傳教士與殖民者的東來對中國兩方面的影響。先向學生展示利瑪竇、郎世寧的地圖、繪畫、圓明園設計圖讓學生感受西方先進的文明。隨着《七子之歌》的播放,讓學生講述澳門被侵佔的過程、臺灣被侵略及收復等事實。這樣,學生在形成感性認識的基礎上,教師列出表格,指導學生列舉史實,分析、總結新航路開闢後給中國科技、經濟等領域帶來的挑戰。本環節內容設計意在讓學生通過對圖文資料中史實的分析,學會論從史出,以史導論的方法,從而掌握本節課的重點。

(3)逃避挑戰,逐漸落伍。馬戛爾尼訪華的內容是讓學生通過表演小品及三個問題的探究來感受清統治者和外來侵略者的不同態度。本環節學生從身臨其境的表演體會統治者政策制定的原因,爲下一步的深入探究做好準備。

4.鞏固總結,拓展延伸。通過板書小結,突出本節課的重點,使學生能一目瞭然地看出四個案例對中國的影響。兩個問題的探究,是本節課的拓展,一是以師生對話的方式將中西方發生的變化進行對比,分析中國落後的原因,幫助學生突破本節課的難點。二是讓學生展開想象,爲明清統治者出謀劃策,培養創新思維。“歷史的啓示”是幫助學生學會“以史爲鏡”,要有危機意識、要有開放兼容的思想、還要把握住歷史的機遇……最後讓學生做簡短的演說,“21世紀未來社會的主人我們能爲祖國現代化建設做什麼”,激發學生的愛國熱情,昇華本節課的主題。

總之,在本課的教學中,我積極創設學習情境,以實現教學目標爲前提,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爲中心,以促進學生髮展爲本,以培養學生分析、歸納、評價能力及正確的歷史觀爲目的,以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理念爲理論依據和指導思想,充分挖掘學生的學習潛力,讓學生在合作中探究,在活動中體驗,在情境中昇華,在交流中感悟,培養多種能力,使他們能夠適應未來社會的競爭和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