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簡歷模板館>職場>工作報告>

鄉村義務教育改制調研報告

工作報告 閱讀(8.26K)
鄉村義務教育改制調研報告範文

區現有義務教育階段學校29所,其中初級中學5所(城區1所、農村4所),國小24所(城區3所、農村21所);在校學生12951名,其中國中學生5715(城區1524名、農村4191名)名,國小生7236(城區2484名、農村4752名)名;農村中國小教職工823名,其中農村國中教師356名,農村國小教師467名。

鄉村義務教育改制調研報告

自年以來,根據國家、省、區關於“完善農村義務教育體制改革”的相關通知和要求精神,在區委、區政府統一安排部署、關心指導下,我區農村義務教育體制改革工作已逐步得到了實施,取得了較明顯的收效。年6月10日至7月10日我對農村義務教育體制改革工作進行了廣泛調研,現將調研情況報告如下:

一、農村義務教育體制改革落實情況及收效

1、“以縣爲主”農村義務教育管理體制全面實施。全區從“以鄉(鎮)爲主”轉變爲“以縣爲主”的農村義務教育管理體制,實現了“四個統一”,即教師工資由區財政統一發放;學校和教師隊伍由區教育行政主管部門統一管理;中國小公用經費和危房改造資金由區財政統一安排;學校領導班子的選拔、配備、使用由區教育行政主管部門統一管理。“以縣爲主”的管理體制避免了原體制財權與事權分離,學校和教師隊伍由區教育行政主管部門統一管理,更有利於教育行政主管部門根據全區教育教學實際,對教育資源進行宏觀調控,優化配置現有教師資源,促進教育教學質量的提高。學校公用經費和危房改造資金由區財政統一安排,打破了鄉(鎮)界限,使經費投入更加合理,避免了部門重複建設,對教育的投入有所增加。

2、進一步理順了農村中國小管理體制。年8月,經區委會議研究,撤消了4個鄉鎮教育組,農村普通國小劃歸鄉鎮中心校管理,農村國中由區局直接管理。精簡了人員,簡化了辦事機構,提高了工作效率。年6月,按照區委安排農村中國小黨組織歸屬區局管理,徹底改變了學校黨政管理兩張皮的管理模式,提高了教育自主權,便利了教育行政主管部門統籌安排教育工作,促進城鄉教育人事合理流動、均衡發展。

3、學校領導和教師隊伍建設得到加強。、年,在區委、區政府的關心、支持、指導下,區局在廣泛調研的基礎上,根據教育工作實際調整了中國小領導班子,一批年富力強、業務精良、作風正派的年青同志走上了學校領導崗位,爲學校管理工作注入了活力,學校工作有了較大起色。與此同時,順應教育發展趨勢,結合教師隊伍現狀,區局制定了教師隊伍建設五年規劃,出臺了學校領導幹部管理規定、學科骨幹教師、帶頭人暫行管理辦法等制度,使學校人事管理工作得到了進一步規範,師資隊伍建設進一步加強,培訓學習工作常規化,有效的促進了教師隊伍整體水平的提升,爲教育質量提高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4、學校網點調整工作逐步落實,辦學條件得到提高。自年以來,在區委、區政府正確領導下,在各鄉鎮、村組的大力支持配合下,先後撤併了 所國小,優化了教育配置,整合了教育資源。新建了 學等5所學校。搶抓機遇,利用上級項目支持,新建、改建、維修了部分學校教學樓或辦公樓;農村中國小全部實施了現代遠程教育項目建設,建成了18所農村中國小新農村衛生新校園。“兩基”工作中,全區共配製課桌凳2200套,價值40萬元,購買價值78萬元的實驗器材,添置30萬元的各類圖書。辦學條件和校園環境得到了徹底改善,促進了我區義務教育辦學水平的整體提高、發展。

5、義務教育經費保障機制逐步完善。區上設立了基礎教育資金管理專戶,教育經費撥付達到了三個增長中的“預算內教育撥款的增長要高於地方財政經常性收入的增長比例”,教師工資、學校辦學經費、農村義務教育補助經費等到了落實。建立健全農村義務教育階段中國小預算編制制度,實行區級預算管理、分期撥付經費、嚴格審批報帳、審計監督制度,理順了新機制運行下的上下級財務關係,保證了各項資金按時撥付、合理使用,增強了學校財務管理工作的透明度。

二、存在問題

1、農村義務教育體制改革宣傳力度不夠、責任不明確。雖然“以縣爲主”教育管理體制改革實施了三年多,但社會對這種管理體制的形式和職責瞭解不多,習慣於多年來的老管理模式。鄉鎮對此認識不夠,認爲目前學校的管理是教育部門的事,與鄉鎮無關,辦學積極性不高,責任不強,缺乏支持、監督和指導。在學校建設、合校後的學校資產處置等問題上常常出現扯皮、推諉等現象,個別學校用地產權不明,存在租用關係等問題,影響了學校發展。

2、教育經費投入不足,影響了教育發展。隨着農村教育體制改革的實施,教育經費的投入主要是區本級,而區本級財力不足,難以足額撥付教育經費。如工資改革後,教師工資的津貼部分不能得到落實,直接影響了教師的工作熱情,不利於教育系統穩定。學校維修、改造資金難以保證,上劃之前鄉鎮、村對學校都有不同程度的投入,現在沒有了,學校維修、改造給教育部門、學校帶來了較大困難。

3、教師隊伍建設跟不上教育形勢發展的需要。農村中國小教師隊伍中存在的突出問題是,國小教師年齡結構老化(45歲以上佔40%),薄弱學科無專職教師(體、音、美等學科);國中教師專業結構不合理,非專業代課現象嚴重(佔34.4%)。隨着課程改革的深入實施,學科門類增加,教師培訓經費不能保障,普遍存在教師課業負擔過重,工作量大、知識老化等現象,給教師造成了巨大的精神壓力,影響了新課程改革的順利實施。

4、學校硬件設施跟不上教育發展的步伐。雖然,近年來在各級政府和領導的關心支持下,學校辦學條件有了一定程度的提高,但隨着社會經濟的不斷髮展,農村學校信息技術教育相對滯後。目前,21所農村國小除李臺鄉永安國小外(99年購置22臺微機,配置偏低,需更新)均沒有微機室,信息技術課程無法開設,影響了新課程改革的實施。

5、義務教育債務化解任務艱鉅。我區學校多年來因“兩基”達標、學校基礎設施建設、危漏校舍改造和“兩基”提高等共舉債1666.8萬元。近幾年在上級的大力支持下,按照相關政策規定,經過努力以償還655.5萬元,尚欠債務(含利息)共計1123.9萬元。債務化解任務給本來就經費緊張的學校和教育部門帶來了巨大的經濟壓力,影響了教育工作的穩定和發展。

三、幾點建議

1、提高認識、加大宣傳,營造全社會齊抓教育的良好氛圍。各級黨委、政府要從科教興國的戰略高度認識教育的重要性和緊迫性,把完善農村義務教育管理工作放在重要議事日程,加大宣傳。進一步完善“以縣爲主”教育管理體制和各項規章制度,強化教育內部管理,建立鄉鎮領導幹部教育工作督導考覈制度,增強責任感,營造全社會關心、重視、支持教育的良好氛圍,辦人民滿意的教育。

2、進一步加大教育投入,促進教育事業全面發展。農村教育體制改革後,鄉鎮、村對教育的投入相對減弱,學校本身又無造血功能,教育行政部門無力投入,影響了教育發展。因此,區政府應積極執行上級相關精神,保證教育政策得到落實,教育經費足額撥付,特別是教育建設資金要納入財政預算。加強教育經費使用管理,減少浪費,保證教師工資足額發放到位,真正體現“以縣爲主”,促進全區教育發展。

3、加強教師隊伍建設,提高教師整體素質。結合課程改革,進一步加大教師職業道德教育和在職培訓工作力度,提高教師的業務能力和教學水平。設立教師培訓專項基金,保證不同形式的教師培訓活動順利實施。充分發揮現有教育資源的作用,辦好楊凌教育網站,利用遠程教育資源,爲教師提供培訓、教學和交流服務。完善教育人事體制改革,加大教師合理流動,整合師資結構,科學配套師資,解決教師結構性短缺,充實緊缺教師。強化教師隊伍考覈,完善用人的激勵機制和約束機制,轉變觀念,充分發揮每個教師的專長,使每個教師都成爲教育和教學的中堅力量。

4、加快農村國小合校並點步伐,進一步優化教育資源。完善學校網點調整佈局,科學制定學校發展長遠規劃。將農村義務教育體制改革與學校佈局調整結合起來,與災後重建結合起來,建立“以縣爲主”的學校危房改造和新建規劃的長效機制,避免重複建設和資源浪費,整合教育資源,擴大辦學規模,提高辦學效益。

5、統籌安排專項資金,逐步化解義務教育債務。“兩政一教”債務化解情況複雜,牽扯麪廣,欠債年限較長,數額較大,要一次性解決存在一定難度。建議政府成立清欠小組,制定清欠計劃,採取多種方式積極籌措資金,落實相關部門責任,各部門協調一致,分批次逐步化解債務,徹底解決教育所面臨的巨大困難。同時嚴格執行相關政策,制定配套制度,杜絕新的教育債務發生,給教育創造一個寬鬆的發展環境,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