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簡歷模板館>職場>工作報告>

蔬菜批發市場考察彙報

工作報告 閱讀(1.29W)

一、基本情況

蔬菜批發市場考察彙報

該市場是市農產品股份有限公司控股的現代化物流企業,建有全封閉鋼架結構大廳3.2萬平方米,鋼架交易棚8000平方米,特菜專營區5000平方米,外省市蔬菜交易中心2萬平方米。市場還建有分撿包裝車間、物流配送中心、電子拍賣中心、質量檢測中心、電子結算中心等,總投資達2億元。全國有30多個省市自治區、直轄市在這裏常年購銷蔬菜,年上市蔬菜品種300多個,年成交蔬菜15億公斤,年交易額28億元。是淮坊的一個縣級市,長住人口108萬,蔬菜種植面積80萬畝,是我國最大的蔬菜種植基地。目前,蔬菜批發市場外省、本省和本地交易金額比例大致爲80%、15%和5%。該市場冬天南菜北運,夏天北菜南運,成爲我國南北蔬菜最大的集散、中轉基地。市場管理人員300餘人,交易旺季場內務工人員達到萬人以上,每天的客流量平均在5萬人以上,直接帶動周邊200多家汽車修配廠,100多家餐飲店,帶動100萬種菜農戶,帶動農產品加工企業已發展到268家。蔬菜批發市場,以其規模大、檔次高、品種全文明全國,在這裏形成了強大的集散功能。當地80萬畝蔬菜園子彙集了來自世界的蔬菜精品,豐厚的產業支撐,領先的科學技術,使她得以長足發展。

二、市場建設與培育的成功經驗

(一)政府高度重視。市蔬菜局的一位領導告訴我們,蔬菜批發市場是逼出來的市場,84年前,該市種植的5萬畝大白菜爛了4萬畝,給菜農造成了很大經濟損失,也給政府敲響了警鐘,就是生產必須與市場接軌。84年3月市政府劃出了10畝地建了一個露天市場,20年來,市場本着“先育市後建場”的發展思路,先後9次進行大規模擴建,現佔地面積達到了600畝。特別是1995年時任國務院副總理李嵐清親自批示開闢全國第一條至北京的“綠色通道”以來,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菜籃子”建設和市場建設,市財政以累計安排4億元資金用於蔬菜標準化生產基地建設和市場建設,在蔬菜基地建設上,扶持發展蔬菜基地80萬畝,冬暖式大棚30萬個,建成5個國家級農業示範區。市蔬菜高科技示範園累計投資1.6億元,示範及種植、科研組培、品種展示、加工銷售於一體。20XX年全市26萬畝瓜菜基地獲得農業部無公害農產品產地認證,3萬畝瓜菜基地獲綠色食品基地認證,1萬畝蔬菜基地獲有機食品基地認證,27個農產品獲無公害農產品認定,33個農產品獲綠色食品認證,4個農產品獲有機食品認證。在市場培育方面,市財政已投入6000餘萬元,建成了市農產品質檢中心,在15個鄉鎮、街道辦事處配置了速測室,購置了農產品安全流通檢測車。投入4000多萬元建立了專門的農資市場,對全市750多家農藥、肥料生產經營戶,230家種子經營戶全部實施了檔案化管理,集中到市場統一經營、統一管理;市成立農業行政執法大隊,分片劃區對全市農資經營戶進行監管,較好的杜絕了假冒僞劣農資產品和劇毒、高毒、高殘留農藥流入市場和進入生產環節。在市場組織建設和經營管理方面,市政府成立了蔬菜批發市場管理處,負責整個市場的建設、管理與服務,市公安局在市場內設立了公安分局,工商局、銀行在市場內設點,滿足市場服務和交易雙方結算需要。

(二)政策保障措施到位。市爲扶持農產品批發市場建設和發展,先後出臺了一系列的優惠政策。市政府在蔬菜批發市場建設初期,對市場管理處按正科級事業單位進行定編、定員、定工資,當市場發展到一定規模後與對市場進行改制,農產品股份有限公司參股51%,市政府參股49%,由農產品股份有限公司控股管理。在市場經營良好的情況下,將經營權轉讓,考慮最多的是菜的長遠利益。外界評論說,雙方的合作是兩強對接,優勢互補,對提高交易效率,完善產業鏈條,構建全國性農產品批發市場體系具有深遠意義,是一個雙贏的結果。

(三)管理服務到位。20XX年10月該市場投資4000萬元,建立了國內第一家蔬菜電子拍賣市場,實現了包裝規格化、重量標準化、質量等級化、客戶會員化、交易電子化。目前,所有品種都實現電子化交易,買賣雙方持有IC卡或稱作“一卡通”,交易前買家先到結算中心存入足夠多的資金,然後雙方持卡到電子磅處稱磅,同時劃轉資金,收取交易費用,整個交易高效、安全、快捷、便利的完成。對外省蔬菜交易的上家收取2.3%的交易費用,對本省、本地區交易的上家收取2%的交易費用。該市場20XX年實現利潤4000萬元。

(四)、宣傳力度到位。創造新理念,致力打造品牌蔬菜。一是將菜整體塑造全國品牌,作爲“母品牌”,二是依託“母品牌”催生“子品牌”,讓品牌菜向系列化發展。從1999年起舉辦的一年一屆國際蔬菜科技博覽會,使完成了一個從區域性蔬菜產地到具有國際影響的蔬菜產地市場的大跨越。新與舊激烈碰撞,理論與實踐相結合,每屆菜博會都會引發一場新的“理念革命”,試驗室裏的無土栽培以成燎原之勢,“買土”種菜成爲農民的新寵,的菜農在接受世界先進技術品種的同時,也接受了這些新觀念。“子品牌”是廣大菜農的企業化品牌。如今,已有“樂義”蔬菜、“洛城”特菜、“歐亞”蔬菜、“燎原”蔬菜、“聖珠”西紅柿、“榮名”葡萄等103個知名品牌。該市以各類基地、農場爲依託,有20大類100多個蔬菜品種通過中國綠色食品發展中心認證。

三、思考與啓示

(一)要樹立“大市場、大流通”的發展理念。通過考察我們認爲,省市爲什麼能如此又好又快的發展?一條重要經驗就是各級各部門牢固樹立了“大市場、大流通”的發展理念。市提出的口號是:“興建一個市場,帶動一批產業,搞活一方經濟、致富一方百姓”。就是政府通過建設培育市場,帶動了農業產業規模化,帶動了第三產業的掘起,帶動了城市的繁榮,帶動了經濟超常規的發展。經驗告訴我們現代化的農業、現代化的工業需要現代化的流通業作支撐。從我縣的情況看,由於受傳統的流通觀念束縛,直接對外的果品市場尚未形成,只是一些分佈在鄉村的果品交易場所,市場規模小,設施簡陋,多數果農和小商小販佔路經營,影響阻礙交通。這些交易場所雖然在一定時期果品銷售中發揮着重要作用,但不能形成現代化的大市場、大流通的商貿份圍,將會影響我縣農業產業化、規模化、現代化的目標實現。因此,要搞活一方經濟,致富一方百姓,就必須樹立大市場、大流通的發展理念,也只有樹立這種理念,才能引導農民面向市場,調整優化農業結構,達到農業增產、農民增收的目的,纔能有效促進“三農”問題的解決。

(二)要強化政府建設培育市場的宏觀管理和引導。通過考察認爲,在市場經濟的今天,市場的規劃佈局、建設培育,仍然需要政府加強宏觀管理和引導。近幾年來,我縣市場建設有了較大發展,但還存在一些問題:一是市場點多、小而散,輻射力不強,難以形成大流通的格局;二是市場管理理念落後,不能適應現代流通發展的新形勢。我們認爲我縣果品市場的現狀,已不能滿足果品生產形勢的需要,已不能適應城市建設和經濟發展的需要。我縣需要建設一批上規模、上檔次、輻射力強的大市場,特別是大型農產品批發市場,以此帶動農村經濟發展,促進城市經濟繁榮。因此,需要政府加強對市場的宏觀調控和培育引導。在這方面我們感到市政府的宏觀調控市場能力很強,培育扶植市場的力度很大,特別是對農產品批發市場的建設用地調控的做法值得我縣借鑑。

(三)要標準化建設好農產品批發市場。農產品批發市場標準化建設是商務部聯合農業部、國家稅務總局、國家標準委提出的今後農產品發展目標,是規範農產品流通秩序和保障農產品流通安全的重要基礎和條件。農產品標準化工作走在了全國的先列,而我縣農產品標準化可以說纔剛剛起步。目前,縣政府提出建設“沂蒙山果品貯運購銷中心”,就是向建設標準化農產品市場提出的一重大舉措。我們認爲符合我縣實際和經濟發展需要,應當着力引導建設和培育。要按照國家頒佈的農產品批發市場建設標準和商務部頒發的相關標準,把該市場建設成爲全國果品交易量最大,配套設施最好,功能服務最全,經營環境最優的大型果品貯運購銷中心。

(四)要建立和完善部門協調關係。農產品市場建設涉及多個部門,市成立市場管理處,公安、工商等有關部門進住市場的做法很值得借鑑。爲把我縣果品貯運購銷中心,建設成爲全國最大的果品批發市場,就必須做到思想認識到位,組織機構到位,目標任務到位,部門職責分工到位,資金配套到位。

四、建議

(一)搞好市場定位。蔬菜批發市場“創建一流大市場、面向全國大流通”的實踐經驗告訴我們,只有將農產品批發市場做大做強,才能全面推動農業和農村經濟又好又快的發展,才能搞活一方經濟。結合我縣實際,建議我縣果品貯運購銷中心以“立足蒙陰、輻射魯中、面向全國”作爲市場定位。

(二)做好市場規劃。蔬菜批發市場創建20多年來,先後9次進行大規模擴建,市場面積達到了600畝,仍不能滿足農產品大流通的需要,明年還計劃再擴建1000-2000畝。我縣的果品市場規劃要堅持高起點、高標準、高要求、一步到位,規劃面積2000畝,分期進行建設。在市場內建設果品氣調庫、果品包裝加工廠、物流配送中心、果品檢測中心、垃圾處理場、汽車維修中心、餐飲服務中心等相應的生產配套措施。

(三)出臺優惠政策。蔬菜批發市場先期工程建設投入主要是以政府投入爲主,加強管理和服務,培育和發展市場。根據我縣財力狀況,政府不可能拿出很多資金來投入,因此市場資金投入應主要靠社會運作、招商引資。那麼政府就必須投入相應的啓動資金,出臺相應的優惠政策,確保該市場項目建設的順利進行。

(四)我縣要建設沂蒙山果品儲運購銷中心,需要組建一個有事業心、責任心和強有力的領導班子。培養和選拔一批能征善戰的專業隊伍,組成一個有開拓創新精神、有戰鬥力的集體,把市場建設好、管理好、開拓好,才能把市場建設成爲南北方果品最大的集散、中轉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