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簡歷模板館>熱點>心得體會>

關於最新《自卑與超越》讀後感範文

心得體會 閱讀(1.08W)

當你看完一本優秀的書籍之後,一定會收穫很多關於人生的道理,那麼相關的讀後感該如何寫呢?以下是本站小編和大家分享的關於最新《自卑與超越》讀後感範文,以供參考。

關於最新《自卑與超越》讀後感範文
關於最新《自卑與超越》讀後感範文

阿爾弗雷德.阿德勒先生的書《自卑與超越》,其大意是:尋求獨有優越感源於人生而有的自卑感,通過學會更好地合作將促使孩子實現具有真正生命意義的優越感。

生命的意義在於樂於關注他人,渴望成爲社會大家庭的一員,夢想爲人類和社會貢獻自己的力量。如果一個人可以與他人分享,且得到絕大多數人的認可,他的理想和行爲都向着爲他人貢獻的方向併爲之努力,他的人生自然會朝着最能體現其生命價值的方向發展。

對於生命意義的認識,存在於“絕對正確”和“絕對錯誤”的兩端之間,這其中包含着每個人對於生命意義的理解。使我們對於生命意義的認識趨於正確的有效方法是培養個體與人合作的勇氣和精神。

家庭是培養孩子與人合作能力的關鍵。母親要做到對孩子有興趣、爲孩子着想。母親對於自己成長經歷的認知,決定了她對於孩子的態度。母親要認可和鼓勵父親的合作能力,讓父親成爲孩子的榜樣,另一方面,要讓父親的優秀不對孩子形成過大的壓力。

學校對於培養孩子與人合作的能力也至關重要。不能用智商等評價指標限制孩子,要讓孩子客觀認識自己、自立;在學校裏建立平等的關係,使孩子樂於合作、爲他人着想。幫助孩子尋找到興趣和自信。

作者在書中強調了青春期的重要性。孩子在青春期表現出的叛逆並不是孩子對父母態度的問題,而是源於孩子對父母一直不認同、直到有了對抗能力的時候才表達出來。如何幫助孩子正常度過青春期呢?家庭在對孩子進行早期教育的時候,要培養孩子的合作意識,正常交往同性和異性,孩子在青春期的時候,就會正確理解“長大”,獨立拿捏好處理問題的“度”。

作者這樣分析犯罪行爲。罪犯也追求優越感,但是他的方向錯誤。他們不會合作。造成的原因在於父母沒有教會孩子與人合作,甚至父母不想讓孩子對他人發生興趣。罪犯都是對社會無興趣、沒有合作精神、追求虛假優越性的人。

對於阿德勒先生的理論,我的內心有強烈的共鳴。值得慶幸的是,我對孩子的養育,遵循了阿德勒先生的理論。我重視對於孩子合作能力的培養,因爲,我們生活在社會中,我們不能沒有與他人和諧相處的能力。我們對孩子的愛是爲了分離,我一直在培育他獨立生存的能力。我將自己在原生家庭的經歷作爲參照物,不斷修正自己的養育理念,關注對孩子性格的塑造。當孩子讀大學獨立生活後,他自然表現出被大多數人喜歡的性格,他樂於交往、樂於助人、自主學習、積極上進、獨立處事、堅持體育、感恩父母。

通過《自卑與超越》一書、第一次系統地領悟阿爾弗雷德.阿德勒先生的心理學觀點,我更加信服他的名言,“幸運的人一生都在被童年治癒,不幸的人一生都在治癒童年。”

關於最新《自卑與超越》讀後感範文

在閱讀這本書之前,我就開始思索着自己內心是否有着這種自卑的存在,而已怎麼能從自卑中變成超越自我。然而,在所有失敗者——神經患者、精神患者、罪犯、酗酒者、問題少年、自殺者、墮落者、娼妓——之所以失敗,就是因爲他們缺乏從屬感和社會興趣。

他們在處理職業、友誼和性等問題時,都不相信這些問題可以用合作的方式加以解決。他們賦予生活的意義,是一種屬於個人的意義:他們認爲,沒有哪個人能從完成其目標中獲得利益,他們的興趣也只停留於自己身上。他們爭取的目標是一種虛假的優越感,他們的成果也只有對其自身才有意義。

謀殺者在手中握有一瓶毒藥時,可能會體會到一種權力之感,但是,很明顯地,他只能使自己相信自己的重要性,對別人而言,擁有一瓶毒藥並不能擡高他的身價。事實上,屬於私人的意義是是完全沒有意義的,意義只有在和他人交往時,纔有存在的可能。

無論怎樣,自卑心理總會存在有每個人心中,而那些表現出自信的人,只是較好的處理了自我內心自卑這一心理問題,所以,在此書中,我漸漸懂得了如何去更好的處理自卑問題,但願在往日能更好的使自己自信。作者:陳偉武

關於最新《自卑與超越》讀後感範文

閱讀完阿德勒的《自卑與超越》一書,我深有感觸,每個人都是在別人的書中讀自己,思考心理學方面的問題更是如此。按照阿德勒的觀點,具有自卑感不等於是壞事,自卑感有其積極意義,自卑也有可能使人發憤圖強,力求振作,以補償自己的弱點。書中最使我振奮的內容就是"人追求的目標都是對自卑感的補償和超越,是自我的實現,人的潛能和創造力都在這個過程中迸發出來",再結合作者個人的生平經歷,我認爲這觀點再正確不過了。正如經濟學中的假設人的慾望是無限的一樣,人只有不滿足於現狀,才能追求更高目標,各種自卑感正是所有人前進的動力。

另一方面,由於身體缺陷、驕縱、忽略等引起的自卑,有可能摧毀一個人,使人或自甘墮落,或發生精神異常。近年來,研究生自縊事件頻發,象牙塔裏的心理問題逐漸成爲整個社會關注的焦點。

準確地說,是研究生的自卑問題。關於自卑,阿德勒給出的定義是偏消極的,"當個人面對一個他無法應付的問題時,他表示他絕對無法解決這個問題,此時出現的情緒便是自卑。"導師騷擾、論文答辯、求職遇冷、情感不順……無論是哪一個生活中的大麻煩,都足以打擊一個研究生的自尊,負面的情緒積累到一定程度,不是爆發,就是毀滅。在大衆眼裏,"好學"、"高知"、"聰明"、"優秀"都是給研究生以上學歷的人貼上的標籤,由於大部分人沒有體驗過在校研究生的生活,因此對這類羣體更多的傾向是羨慕和誇讚。父母對研究生子女的要求更高,身邊的同學對研究生好友的期望更高,那麼研究生他們自己呢?當然是在這種相互影響下也給自己設置了一個更高的目標,借用阿德勒的話就是"生活風格".雖然理性告訴他們自己,學歷不能代表一切,最後能不能獲得想要的成就是由許多因素決定的,但是曾經的成就感、外部環境的影響還是使他們不知不覺走上心中的神壇。

生活總是比我們想象的艱難許多。雖然社會是浮躁的,正如知乎中的`諸如"你是如何看待清華北大畢業無法在北京買房?"、"研究生畢業就業不如本科同學?"、"1000萬和清華錄取通知書你選哪個?",但是是誰告訴了我們學歷這樣的教育背景可以和財富地位劃上等號?還是說人們潛意識中把教育體系的成績排名簡單地應用到社會領域中?研究生也是在現實與預期的差距中獲得失落感,一部分自卑感更強的人甚至選擇了令人惋惜的不歸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