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簡歷模板館>熱點>心得體會>

魯迅短篇小說讀後感《吶喊》

心得體會 閱讀(1.44W)

 當我們在細細品讀完一本書後,你有什麼感想呢?這時就有必須要寫一篇讀後感了!是不是寫起來無從下筆、沒有頭緒?下面是本站爲大家整理的魯迅短篇小說讀後感《吶喊》,供大家參考。

魯迅短篇小說讀後感《吶喊》

魯迅短篇小說讀後感《吶喊》

昨天寫完<有感之一>,越想越覺得,我們其實不僅僅是阿Q,其實也是那個趙太爺。我們明明和阿Q一樣喜歡高攀,卻不允許他來高攀自己。我們覺得阿Q可笑,恰恰也是因爲內心深處覺得他“不配”,覺得他等於是“癩蛤蟆想吃天鵝肉”。而我們之所以可以吃“天鵝肉”,是因爲我們自己覺得我們不是“癩蛤蟆”。其實,我們是不是“癩蛤蟆”,那也要看從誰的角度看。

阿Q在這個世界上,顯然在誰的眼裏都是個無關緊要的人。沒有人在乎他的“行狀”(“行狀”是一個日語詞,魯迅先生喜歡借用一些日語裏的漢字詞彙來表達某種微妙的意思。在這裏,阿Q的“行狀”即阿Q的來龍去脈和現在的狀態)。人們“只拿他玩笑”,忙不過來了,就僱他幹活,閒時便想都沒人想起他來。說得直一點,就是活着還是死了,都沒人在乎。別看阿Q在別人眼裏無關緊要,但他自己還挺自尊。跟人發生口角時,還會以“我們先前----比你闊的多啦!你算什麼東西!”來試圖占人家的上風。而且只要聽到有人說他能幹,也不管是真心還是譏笑,他都很喜歡。因爲自尊心得到了一點滿足。

思想家們常說,人都是孤獨的。的確,如果不知道上帝在自己身上有一個永恆的計劃,我們每個人也都如阿Q,在這個世界上真的都無關緊要。沒有你,地球照樣轉。我們雖然不至於像阿Q連個真心關心自己的家人都沒有,但即使是愛我們的家人,也不完全知道我們的“行狀”,更不要說我們的內心世界。所以,從本質上說,脫離了上帝,我們的存在,就有如阿Q,顯得既孤獨,又空虛無奈。除了勞累能夠偶爾換來一句“你真能做”的肯定之詞,讓我們的自尊心稍稍得到些滿足以外,就再無別的了。要說有別的,就是還要在這個活着的過程中,經常與人發生各種矛盾衝突,還要因爲自己身上的某個缺點忍受他人的各種譏諷嘲笑與欺凌,讓自尊心大受損傷。

阿Q正是如此。阿Q最致命的缺點,其實不是他腦袋上那個癩瘡疤,而是他的自尊。因爲自尊心越強的人,越容易感到被冒犯,因此也越容易與人發生衝突。正是這個自尊,給阿Q帶來了不少麻煩。因爲這個自尊,他絕對不允許別人提他腦袋上的癩瘡疤。凡能聯想到他的癩瘡疤的字眼,都不讓人說。只要有人犯了忌諱,也不問是有心無心,他“便全疤通紅地發起怒來”。自尊心越強的人,就越容易發怒。只不過我們覺得,像阿Q這麼沒本事的人,就不配有自尊心。因此看到這裏,我們就又會在心底裏暗暗覺得阿Q可笑,忍不住想說:阿Q你這賤骨頭,你就認命得了。你還有什麼資格發怒啊?

阿Q發怒時,他還會估量對方,“口訥的他便罵,力氣小的他便打”。這“柿子揀軟的捏”的毛病,也是人共有的。我們雖出於教養和麪子,不罵人,也不打人,但仔細察驗,心底裏對那些不如自己的人的藐視,不能說完全沒有。

儘管是揀了軟的捏的,可不知道爲什麼,阿Q最後發現吃虧的總是自己,就改爲“怒目而視”。從跟人打,到變爲“怒目而視”,其實從表面看,就是變得更加文明瞭。然而,怒目而視,還是引來一場打。所以現在,自尊的我們,比阿Q學得更加聰明瞭一點。我們表面上顯得更加文明瞭。因爲我們知道自己打不過別人,罵又覺得丟人,也知道當面怒目而視,亦有可能引來災禍,所以在感覺到我們的某個看得見或看不見的“癩瘡疤”被冒犯時,如果冒犯我的是比我權高位重的人,我就假裝謙虛認錯;一看冒犯我的是不如我的人,就會表現出嗔怒“你這人怎麼說話的呢?”然而,更多時候,爲了表現得我們很有教養,很寬容大度,我們會不動聲色,但我們會在心裏“怒目而視”。我猜,如果我們的意念能夠殺人,估計這世界上已經不剩幾個人了。

“在心裏怒目而視”還不解氣的話,就只能也像阿Q一樣,繼續通過單方面地貶損對方來自我安慰了。雖不屑得像阿Q說“兒子打老子”這類幼稚可笑的話,但“這世界變得越來越不像話”之類的,是常說的。也會說“他絕對是嫉妒我”“他那種人絕對是自己不幸福才欺壓我的”“其實我比他幸福多了”,誰能說自己沒有用這類話安慰過自己呢?實在氣不過,甚至還會有點像詛咒似地說“他那個性格脾氣,肯定容易生病,肯定容易早死”。如此看來,我們雖然表面上看起來比阿Q顯得更加文明,更加有教養,也更加有知識,然而我們的內心,卻難說不是因爲更加自尊而變得更加邪惡了。只是就如聖經所說,“人心詭詐,壞到極處,無人識透”罷了。

魯迅短篇小說讀後感《吶喊》

魯迅的小說是中國現代白話小說的奠基之作和經典之作,它以無窮的魅力,風行了大半個世紀,至今不衰。魯迅的許多名作已成爲初高中語文課的必修文章,爲了幫助廣大同學更好的理解魯迅的小說,本欄目將在五期中向各位同學簡要介紹並評論魯迅三部小說集中的全部作品,這三部小說集就是大家熟悉的《吶喊》、《彷徨》和《故事新編》。在本期中,首先向大家介紹魯迅先生的第一部小說集《吶喊》。

《吶喊》收入了魯迅先生1918-1922年所作的15部小說。後來作者抽出去一部歷史小說《不周山》(後更名爲《鑄劍》),遂成現在的14部。這些小說反映了五四前後中國社會被壓迫者的痛苦生活和悲慘命運。以下介紹《吶喊》的內容。

在《吶喊》自序中,作者回顧了自己的人生經歷,其中了反應了作者思想發展的過程和從事文藝活動的目的和態度。同時也說明了這些小說的由來和起名的原由。作者從學洋務、學醫、走科學救國之路,到推崇文藝,把文藝做爲改變國民精神的武器,表現了他愛國主義思想的發展和求索救國救民道路的精神歷程。本篇對於瞭解作者的生平、思想、理解本集小說的內涵,及意蘊均有極大的參考價值。在寫作上,本篇自序文筆清新老到,周密流暢,震人心魄又引人入勝,讀之使人慾罷不能。其語言風格充溢着魯迅獨特的個性,具有極強的藝術魅力。

《狂人日記》是魯迅的第一篇白話小說,也是現代文學史上的第一篇白話小說,發表於1918年5月的《新青年》,作者首次採用

了魯迅這一筆名。本篇塑了一個反封建戰士——“狂人”的形象。作者通過狂人的敘述,揭露了中國社會幾千年的文明史,實質上是一部吃人的歷史;披着“仁義道德”外衣的封建家庭制度和封建禮教,其本質是吃人。同時,作者發出“救救孩子”的呼聲,呼籲人民覺悟起來,推翻封建制度。本篇以鮮明的反封建思想和強烈的藝術感染力,在思想界,文化界引起了巨大反響,從而爲整個中國新文學運動打下了堅實的基礎。本篇在藝術手法上的特色,在新文化運動中產生了廣泛的影響。作者用寫實主義手法描寫狂人的多疑敏感、妄想,都符合迫害狂的病態特徵。而且用象徵主義的手法寫狂人含義雙關的表述。狂人對封建勢力作得象徵性描繪,將寫實的手法和象徵的手法結合得天衣無縫。從而產生了極強的藝術感染力,其次是語言性格化。《狂從日記》使用的是現代文學語言。作者精心構思了一個“語言雜錯無倫次”的狂人。語言似雜亂而實敏銳,即符合精神病人的特點,又道出了被壓迫者的心聲。性格化的語言成功的塑造了貌似狂人而實具象徵意義的戰士形象。

《孔乙己》塑造了一個封建社會中沒落知識分子的典型形象,窮困、潦倒、迂腐、麻木的孔乙己,在封建科舉制度的毒害、摧殘下終被封建社會所吞噬。作者抨擊了國民精神的麻木和社會對苦難者的漠視,同時對腐朽的封建科舉制度進行了尖銳的譴責。本篇的藝術特色在於結構嚴謹,先是開端,交待了環境和氣氛;其次發展,介紹人物;再是高潮,即小說中心——提示了社會的冷酷無情。小說經營謀篇,工於匠心。特色之二在於以側面描寫來塑造人物性格。作品用第一人稱“我”——酒店小夥計耳聞目睹的情況來寫孔乙己,他的肖像刻劃,對話,經歷,都通過“我”的概括敘述來表現,由此塑造的人物,顯得真實可信,從而把人物描繪的栩栩如生。小說的語言也極精煉簡潔。作者刻畫的酒店掌櫃,小夥計,短衣裳幫顧客,孩子們,衆多人物都是以簡練幾筆勾劃出來,惟妙惟肖。孔乙己結結吧吧地爲自己靠不住的清白辯解時,那一句自欺欺人的“竊書不能算偷”,將舊時代知識分子自命清高而又迂腐不堪的形象畢現無餘,令人歎服!

《藥》是以1907年民主革命英雄秋瑾起義爲背景,經過藝術加工和典型創造而寫成的。小說描寫了革命者流血犧牲而不被理解,他們的鮮血反被做成人血饅頭去醫治癆病這樣一箇舊民主主義革命的悲劇,發人深省的剖析了這一革命之所以不成功的歷史原因。本篇獨具匠心的採用了雙線結構。一條線索寫華老栓爲兒子治病;華老栓買人血饅頭,華小栓吃人血饅頭,華大媽上墳;一條線索寫夏瑜的革命活動和犧牲。兩個悲劇交織起來,形成了一幅悲壯的圖景。作者精細的構思,突出體現在採用特殊的反射和暗示的寫作手法。用“華”“夏”這兩個具有象徵意義的姓氏作爲流血者和吃血者的代稱,其強烈深遠的意蘊極爲豐富深長。全篇其實只是寫一個革命者犧牲事件的反面,通過一羣不覺悟的人的印象及其反映,來反射出革命者的慘烈。夏瑜被殺沒有明寫,而是從圍觀人的動作描寫中暗示出來;其被殺地點也分明點出爲古軒亭口,這正是秋瑾被害的紹興古軒亭口的暗示提供;其視死如歸的精神是通過牢卒和聽客們愚妄的反應反射出來的;其墳上的花圈則暗示:他們的同志們仍在堅持鬥爭。小說末尾以墳頭比喻闊人祝壽的饅頭,其中的暗示意味就更加深遠令人警醒了。小說的全篇籠罩着濃重陰冷的氣氛,也是作者爲突出人物和主題而成功營造出來的,便吃人血的故事更具有震撼人心的效果。

魯迅短篇小說讀後感《吶喊》

一本《吶喊》,曾經激勵了多少舊社會的年輕人。《吶喊》是魯迅最早出版的小說集,它成爲中國現代小說的開端和成熟的標誌,是中國現代小說的奠基之作和經典之作。“取材多來自病態社會的不幸的人們,揭出病苦,引起療救的注意”魯迅是這樣介紹這本書的。儘管,那個年代離我們很遙遠很遙遠,但看完這本書,我的心情也不禁沉重下去。今天,我就其中的一篇來談談我的讀書心得及看法。

如果問我在《吶喊》中最喜歡哪一篇,我肯定毫不猶豫地選擇《孔乙己》。正如孫伏園在《魯迅先生二三事》一書中回憶:他曾詢問魯迅在自作小說中最喜歡哪一篇,魯迅回答是《孔乙己》它也是魯迅自己很喜歡的作品。全篇只有三千字,卻寫得從容舒展。一位衣髒不洗,滿口“之乎者也”的酒鬼—孔乙己,就是這篇小說的主人公。作者既揭示了科舉制度愚弄和戕害讀書人的悲劇,頁鞭撻了孔乙己自身的病態性格,更痛心於麻木無聊的人們竟以觀賞他人的不幸爲樂的冷漠和殘忍。小說着力寫了酒店內外人羣先後三次故意用孔乙己肉體或心靈的創傷來取笑他,折磨他的情景,而他在窮困潦倒中還在擺讀書人架子,他扭曲的心靈已被封建文化所骨化。但從另一方面來說,他又是善良的,,從他對酒店小夥計和周圍孩子們的態度可以看出。魯迅先生曾經感慨頗深地說過:“造化生人,已經非常巧妙,使一個人不會感到別人的肉體上的痛苦了,我們的聖人和聖人之徒卻又補了造化之缺,並且使人們不再會感到別人的精神上的痛苦。”一開始我並不是很理解魯迅先生的這番話,但通過《孔乙己》這篇文章,以此看來孔乙己,他精神上的痛苦,怕是遠過於他肉體上的痛苦的。他的長衫又髒又破,卻不願脫掉;他抗議別人污他清白,爭辯竊書不能算偷;他害怕別人問他爲什麼撈不到半個秀才;他甚至只能把小夥計和孩子們當做可以說幾句話的對象。這種種豈不是都是他的精神痛苦的表現。衆人的歡樂,不正是孔乙己的悲哀嗎?衆人的喧鬧,不正是孔乙己的寂寞嗎?《孔乙己》中還讓我印象深刻的是這句話“孔乙己還欠十九個錢呢”。這一句在文章中反覆出現四次,極其鮮明地刻畫了掌櫃自私冷漠的卑劣嘴臉,也暗示了孔乙己窮得再也過不下去了。孔乙己長久沒有來,掌櫃只是在中秋節結賬時纔想起孔乙己來,想起孔乙己也只是因爲他還欠十九個錢。第二次,被打折了腿的孔乙己已經慘不忍睹,可是掌櫃見了孔乙己,開口便是討賬:“你還欠十九個錢呢!”這一次反覆更顯出掌櫃冷酷無情。篇末兩次反覆,更是把掌櫃的市儈嘴臉刻畫得入木三分。

有人說,《孔乙己》中的矛盾現象非常多。曾經有學者提出一種矛盾現象:孔乙己“站着喝酒”,說明他經濟拮据,買不起酒菜,進不了櫃檯內,不能享受“長衫顧客”的待遇,只能和“短衣幫”一起。可是他又是“短衣幫”中唯一“穿長衫”的人。而我覺得這種矛盾現象充分地說明孔乙己的特殊身份和性格特徵。他貧困潦倒,地位卑下,是從長衫客中被擠出來的人,但是他不肯脫掉那件長衫,和“短衣幫”爲伍,因爲這件長衫是讀書人身份的標誌,“萬般皆下品,惟有讀書高”的封建思想在他的頭腦中根深蒂固,即使無情的現實已經粉碎了他進入仕途的迷夢,但是有了這件長衫,似乎在精神上還可以得到安慰,這樣他既不能爬到上層,又不肯甘居下層從事勞動,說明他是一個畸形的“多餘的人”。同時這種看似矛盾的外貌特徵,既表明了他的獨特身份,並預示了他的悲慘命運。

有學者還提出過一個矛盾現象:文章最後一句“大約孔乙己的確死了”中的“大約”與“的確”是矛盾的。在我看來,這句話看似矛盾實則並不矛盾。文章中的“我”一直沒有再見到孔乙己,也沒有得到一點關於他的確切消息,以前他遭到丁舉人毒打之後,別人以爲他“許是死了”,他竟沒有死,又來買酒喝;現在從來沒有人談起孔乙己已死的事,“我”不忍斷定孔乙己已經怎麼樣,所以用“大約”來表示自己的猜測。但是,又想想,在那樣冷酷無情的社會裏,孔乙己肯定是活不下去的,他的死去是無疑的,所以在“大約”之後,用“的確”來表示我猜測的結論。

但是近年來,關於孔乙己的真是死因是什麼引發了較爲激烈的爭論。孔乙己因何而死?其悲劇的根源究竟是什麼?曾經相當長的一段時期,我們認爲孔乙己死於不合理的封建制度,是封建制度的典型代表—科舉制殘害了他。這一結論至今看來也不爲錯。但僅僅得出這一結論,我個人認爲顯然不能涵蓋作品更爲豐富的思想內容。我覺得孔乙己不僅死於“吃人”的封建等級制度,更死於“吃人”的封建等級觀念。首先,魯鎮的人們頭腦中瀰漫着封建等級觀念,使他們不以人的品格才能而是以外在的等級地位來評判人的價值,從而形成了一個勢利、冷酷的人文環境。在這樣的環境中,雖然孔乙己勤奮好學,知識豐富,懂得茴香豆的“茴”字有四中寫法,但他得到的卻是輕蔑和嘲笑。只要他不能實現“學而優則仕”的人生目標,就無法在社會和他人心目中獲得人生的價值和尊嚴。這種等級觀念所構成的人文環境,是戕害孔乙己的無形殺手,它比制度更加強烈地左右了孔乙己的人生選擇。其次,孔乙己自身思想深處的等級觀念也是造成他悲劇的根本原因。雖然外在的制度文化扼殺了他的生命力,但是外在的文化制度對人的限制並非是絕對的,人仍可以在現有的制度文化範圍內選擇自己的人生。事實上,孔乙己曾經有過“鈔書”的工作,以她的學識才幹來看,足以勝任,勉強餬口,至少不致淪爲乞丐和盜賊。可是他輕視這一行當,因爲這不是等級觀念所尊崇的職業,於是不願屈就,結果失去飯碗,無法生存。在那樣的文化制度中,如果孔乙己在主觀思想上越出等級觀念的價值標準以謀求自身的生存與發展,或許還能活出真正的人生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