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簡歷模板館>熱點>心得體會>

吶喊畫讀後感優質6篇

心得體會 閱讀(1.03W)

寫讀後感最重要的是分清“讀”和“感”的比重,撰寫一篇讀後感能夠加強大家對名著所寫的理解,下面是本站小編爲您分享的吶喊畫讀後感優質6篇,感謝您的參閱。

吶喊畫讀後感優質6篇

吶喊畫讀後感篇1

小時候讀《吶喊》,都是睡前當恐怖片看的。一看到《藥》裏面,砍頭、人血澆饅頭還有那一家子總想把對方煮了吃的情節,我就在被窩裏瑟瑟發抖,背脊冰冷。然而每個人都會有某種詭異的記憶,它們沒什麼特別,但是會讓你印象非常深刻,《吶喊》對我來說就是這種回憶。

我對《吶喊》的理解是很久後。有一段時間,我特別想趕緊長大,懷抱一顆赤子之心,帶着一種至真至善的心情,決心用正義之風席捲世界,並開始與社會接觸。很快,正義大使就遇到了一些麻木不仁的人,弄得我肚子裏是全氣,關於《吶喊》的那段記憶卻突然浮出來,所以直到那時我才切身體會,並理解了魯迅先生。

我一直是感知的信仰者。對讀書、音樂等,我用心、我的感官(我堅信人的五官已經非常夠用),去接收作者通過這些媒介傳達的訊息,尋找共鳴。我特別討厭“閱讀指導”,每次看到這種閱讀指導,心裏就暗暗罵“我看書,還要你先指導?”。先鋪墊背景,基調,情緒,然後讓讀者、聽衆順滕摸瓜這樣的方式,我覺得所得並不是讀者本身的感悟,而更多是潛意識的取向壓力(收到自我暗示:順着導讀的方向思考,一定是對的,且感悟很深刻)。我不是反對看背景資料或者書評,我覺得這些應該在讀後看。你想,每個人都看了這些材料,然後去讀書,讀後感都一模一樣,那還交流作甚?而且這樣閱讀的人,怕是很難找到自己真正喜歡的書、喜歡的東西吧?

先把自己洗白,然後重看一遍《吶喊》吧?

吶喊畫讀後感篇2

?吶喊》,衆所周知,這是魯迅的文學鉅著。前些天,突然心血來潮,在網上購買了一本《吶喊》。

當時是心血來潮,可真正捧起這本書時,才發現這本書的魔力。魯迅是中國現代文學的奠基人,也就是他漸漸的把古代文學轉成現代文,所以他的文筆有種特殊的美。

?吶喊》中是許多短篇小說組成的,其中也包括語文書中的《社戲》,小說多數反應了當時社會的陰暗面,比如第一篇:《狂人日記》這是魯迅第一次寫的文章,主要內容寫的是“我”得了一種病,總認爲別人要吃“我”。醫生說讓“我”好好養病,我覺得他要把“我”養肥了吃;也認爲小時候妹妹的死是哥哥造成的-------哥哥吃了妹妹!側面烘托了當時社會的不公平,魯迅在文章中注入了他的思想感情:當時社會是個“吃人”的社會!

這本身真的給我啓發很大,雖然第一遍並不能完全讀懂,可第二遍,第三遍時,你會收穫很多,真的很多,你可以進入到魯迅的世界,體會他的思想感情。

?吶喊》是本值得品味的書,走進這本書,你肯定不會空手歸!

心血來潮買《吶喊》,

遊入書海不無感。

如你今讀此本書,

絕對不會空手歸!

吶喊畫讀後感篇3

吶喊!吶喊!中國人民站起來啦!一本《吶喊》,曾經激勵了多少舊社會的年輕人。

出自魯迅之手的《吶喊》,是中國新文學的奠基作,是五四運動時期社會人民的真實寫照。“描寫病態社會的不幸人們,解除病苦,引起療救的注意,併爲新文化運動吶喊。”魯迅是這樣介紹這本書的。它揭示了種種深層次的社會矛盾。儘管,那個時代離我們很遙遠很遙遠,但看完這本書,我心情也不禁沉重下去。

書中第一篇小說《狂人日記》,描寫了一個迫害狂症患者的心理活動。這個可憐的人兒啊,深受封建禮教和制度的迫害,對社會甚至是自己身邊的人都有一種恐懼感。它總認爲現實是個吃人的世界,認爲封建社會是個吃人的社會。儘管,那個社會是不會真的吃人的,但那句“仔細看了半夜,才從字縫裏看出字來,滿本都寫着兩個字是吃人。”也不得不引起我們的深思。這篇文章是作者對吃人社會發出的勇敢挑戰,是反對封建制度的第一槍。

而《孔乙己》則又是一篇抨擊封建禮教和制度的文章。孔乙己,是封建社會中的一個落魄的讀書人。在封建統治的毒害下,他只會滿口“之乎者也”,一無所能,不得不做了樑上君子,並在生活的折磨下慢慢的死去。可憐的他,因窮困成了人們的笑料,因偷竊被打斷了腿,儘管他心地善良,可又有誰會去同情他呢?在茫茫人海中,他就只能這麼走下去。“孔乙己還欠十九個錢呢!”是啊,他的債誰幫他來還呢?封建社會欠下的債,又有誰幫它去還呢?辛酸的故事,鞭撻了封建教育對知識分子心靈的戕害,使人不禁心中一沉。

再說說《阿q正傳》,大家再熟悉不過了。它是魯迅的代表作。它塑造了一個以“精神勝利法”自我安慰的貧苦農民阿q的典型形象。他同樣可憐,一無所有,受欺凌與剝削,只能用所謂的“精神勝利法”自我安慰。曾經的他,渾渾噩噩,苟且偷生,在聽到辛亥革命的消息後,他卻嚮往革命。可這一切的一切,都在他被槍斃時結束,他的死,又是一場悲劇。阿q,這個看似不可理喻的人物,卻正是那個年代廣大農民的縮影。阿q的命運揭示了農民在腐朽思想毒害下的人性扭曲,不得不引起人民的憤慨。

?吶喊》所包含的,還有很多很多諸如此類的小說,他們都引人深思。魯迅就是懷着“哀其不幸,怒氣不爭”的心情寫下了這些文章,描寫出一段段社會風貌,塑造出一個個人物,展現出一種性格。

吶喊畫讀後感篇4

暑假,我看完了魯迅先生寫的一本書《吶喊》,這本書寫了一個又一個不幸者讓我最傷感的一篇是《阿q正傳》,它主要講:一個叫阿q的人,他住在未莊的土穀祠裏,他有沒有固定的工作,只給人們做短工,割麥,舂米,撐船等。不管誰打他,他都會想:我總算被他打了,這世界真不像樣……便愉快的到酒店裏喝了幾碗酒和別人調笑一通,愉快的回到了土穀祠。到後來,人們很少叫他工作,他打聽到了,一個叫小d的人搶了他的工作,別人都叫他了。當阿q遇到他時他們便打了起來不分勝敗,但人們還是不叫阿q。阿q偷了兩個蘿蔔,便進城去了。當阿q回來時,就變富裕了,這些錢都是阿q來的。阿q最後是被槍斃死的。

在《吶喊》這本書中,魯迅先生沉痛地刻畫了一個又一個“從昏睡中入死滅”的不幸者,他懷着極大的同情“哀其不幸”,又懷着急切的心情“怒其不爭”。這些小說實質上是對近代中國人靈魂的偉大拷問,也是在醫人之心。

讀完了這本書,我知道了在近代,人們生活是那麼困苦,沒有社會規定,也沒有法律法規,那時的人們生活的十分迷茫,不知道未來,也沒有自己的理想。而現在,有了各種規定,也有了法律法規,人們十分醒悟,能知道未來,瞭解過去,只要努力就有光明的未來,所以我們可以快樂安心地成長。

吶喊畫讀後感篇5

?吶喊》作爲魯迅的第一部小說集,包含了許多耳熟能詳的作品,刻畫了很多特點鮮明的人物。而他的行文中,似乎總是有一種風骨,猶如無形的紐帶將他描寫的人物串聯起來。這風骨,隱匿在魯迅的《吶喊》裏,隱匿在果戈裏的《外套》裏,隱匿在陀思妥耶夫斯基的《罪與罰》裏,隱匿在千千萬萬個文人哲人爲衝破禁錮、人類啓蒙的吶喊中。雖時間不同、地域遙遠,風骨魂魄依舊相同。這風骨實則是一種決意,更實際些就是喬治·奧威爾在《〈一九八四〉序》中所言的“政治意圖”。正因有了這種精神,文章纔有了意義,得以流傳下去。

當作者具備了這份決意,如何表述便是看各人天賦技巧。對於魯迅而言,阿q、孔乙己、祥林嫂、豆腐西施這些躍然紙上的形象,是他文學技藝的精湛體現,也是他借這些悲喜劇給愚弱國民的當頭棒喝。人們以自以爲是的姿態沉緬於現狀中,當有人用戲謔或凝重的筆調摹出他們周圍一切的浮世繪時,總該是有幾分衝擊的。這種寫實又全面的社會羣像,約莫只有法國文豪巴爾扎克的《人間喜劇》能與之比擬。

但是,雖然魯迅的文章主題嚴肅,鍼砭時弊,質問“娜拉走後怎樣”的社會現象,卻總是以輕鬆、戲謔或明朗的基調包裹那些慘淡的時代悲劇,看似是“哀其不幸,怒其不爭”的嘲弄,讀來卻是心酸與同情。不論是孔乙己這類因思想侷限所錮而被社會、時代雙雙遺棄的文人,抑或是那個月夜下銀叉脆響、海邊瓜地的美夢,凜冬裏自酒樓上飄零而落的雪花……太多太多,爲了忘卻的記念。

把時間撥回一七七一年,當狄德羅與達朗貝爾編撰的《百科全書》終於面世,另一個時代來臨了。在第八卷的前言中,他說,或許會有一場猛然爆發的革命使世界在未來再次陷入矇昧與黑暗,但只要這些著作有一套能完整地保存下來,一切都可以得到挽救。當路易十六在獄中閱畢啓蒙時期的著作,他由衷地感嘆,是盧梭與伏爾泰推翻了這個王朝。是啊,是他們的思想,是啓蒙的力量,發動了革命,推翻了一個時代,拯救並改造了這個世界。啓蒙運動的成果如一頁鎏金的頌詩,再有力不過地表明瞭文藝的力量。如果說那本《自然哲學的數學原理》爲西方開闢了技術與科學的黎明,那麼文藝復興與啓蒙運動使人類明白何爲正義,何爲自由,何爲人性;如果說當詹天佑的鐵路穿過貧瘠的土地時國人再度迎來了經濟復興的曙光,那麼魯迅的小說使國人明白何爲真理,何爲解放,何爲希望。不同的時代與背景,使開始與結局都不盡相同,但最終都將使世界被真理與信念所覆。

魯迅之所以在中國的當代文學史上有無可磨滅的地位,不僅僅是因爲他告訴人們存在似孔乙己、阿q之流的絕望,更因爲他告訴世人仍有百草原存在,仍有一個血色的花環在瑜兒墳上,仍有希望。他告訴世人唯有正視絕望,才能看見希望,在那一刻,他的思想靈魂與盧梭、休謨、柏拉圖相通相映;在那個時候,我確乎感受到了那份力量。即使時至今日,我們的世界仍不完全,但以他們爲指引,終有一日帶着先人的笑意,我們將看見地平線盡頭無盡的晨光。

縱觀魯迅的一生,幾乎都在爲這“記念”與那“忘卻”拼搏。他出生成長在血染的矇昧的黑夜中,而爲使人們看見未來與希望,他努力將其化作血染的黎明。他的吶喊從未獲得盧梭或是狄德羅那樣的應答,但卻給無數涓生、魏連殳甚至阿q一樣的國人提供了覺醒與吶喊的契機。而今時今日我們重讀魯迅,是爲了啓蒙自己的內心,洞悉並最終成爲中國的脊樑。

重品吶喊,再聞呼聲,重新回味文壇的破曉剎那,再度溫習啓蒙年代的激情。

吶喊畫讀後感篇6

小說通過人物形象的塑造,來表達作者自己的觀點。《吶喊》塑造了大量性格鮮明、個性突出的人物形象。下面按不同類型介紹:第一種:壓迫者。《阿q正傳》裏的舉人老爺、趙太爺,《風波》裏的趙七爺等。有趣的是,這些人大多姓“趙”,因此分辨起來非常容易。他們識字,有財產,地位高,說話牛,一般老百姓見到了都覺得氣短。《阿q正傳》裏的趙太爺說話兇猛:趙太爺愈看愈生氣了,搶進幾步說:“你敢胡說!我怎麼會有你這樣的本家?你姓趙麼?”阿不開口,想往後退了;趙太爺跳過去,給了他一個嘴巴:“你怎麼會姓趙!你那裏配姓趙!”《風波》裏的趙七爺無知且蠻橫:“皇恩大赦?一一大赦是慢慢的總要大赦罷。”七爺說到這裏,聲色忽然嚴厲起來:“但是你家七斤的辮子呢,辮子?這倒是要緊的事。你們知道:長毛時候,留髮不留頭,留頭不留髮……”

總之這些人既佔有話語權力,又擁有相當大的財力,在村裏、鎮裏都是說一不二的人物。他們對於舊時代的各種禮儀、陋習都非常習慣,對任何不符合這種惡習的行爲,都特別憎恨。如果有什麼以下犯上的事情出現,他們不是暴跳如雷、痛心疾首就是唉聲嘆氣。

魯迅對於這類人物的鄙視和憎惡是顯而易見的。他們的“權威”和他們代表的舊時代、舊文化,一直是魯迅不遺餘力鞭抽的對象。

第二種:革命者。《藥》裏的夏瑜最爲典型。他是資產階級民主革命者,表現出了革命者大義凜然的英雄氣概。夏瑜的革命鬥爭,在當時的歷史條件下,代表了廣大人民羣衆的利益,因此魯迅先生熱情讚揚了他爲革命獻身的精神,但同時也描寫了他的鬥爭的悲劇性。夏瑜的死是寂寞的、悲涼 的。但是夏瑜的犧牲,也並非毫無影響,第二年清明時節墳頭出現的花環,正是對這位“寂寞奔馳的猛士”的慰藉,說明革命者仍在懷念他,革命火種還 沒有一也不會被撲滅。

第三種:幫閒者的形象。在魯迅的小說裏,幫閒是一個非常重要的羣體,他們無處不在。《藥》裏的“駝背五少爺”“花白鬍子”,《阿q正傳》裏“未莊的閒人們”,《明天》裏的“紅鼻子老拱”和“藍皮阿五”等,都是閒人。幫閒既可以是幫兇,也可以是庸衆,反正他們是沒有什麼大的主見的,永遠都是應聲蟲,隨大流,有他們不多沒他們不少。正是這樣的一些幫閒,構成了“壓迫者”的隨從衆多的表象。

第四種:受苦受難兼愚昧無知者的形象。《藥》裏的華老栓,《明天》裏的單四嫂子。他們的命運非常悽苦,逆來順受,從來不會想到怎麼樣去改變它。華老栓是求助人血饅頭,單四嫂子是盼望明天。他們構成了社會中最大的底層,是“哀其不幸,怒其不爭”的一類人物。

第五種:舊知識分子形象。《孔乙己》裏的“孔乙己”,《白光》裏的“陳士成”,《端午節》裏的“方玄綽”,都是一些因循守舊,看不慣新事物,總是喜歡在過去的世界裏思考問題的人物代表。

六種:善良人的形象。《一件小事》裏的“車伕”,《故鄉》裏的“閏土”。《社戲》裏的“六一公公”和“雙喜”“阿發”。在這些人物裏,“車伕”的人物形象最高大,“雙喜”“阿發”“閏土”則是一羣可愛少年的形象。

第七種:阿們的形象。在魯迅略帶嘲諷的語調中,阿q的身上可以說是沒有一點可親的特質。他的自欺欺人、“精神勝利法”,他的欺軟怕硬、自我作踐,都具有相當大的普遍性。

魯迅的小說具有自己鮮明的風格和特徵,他的創作證明了他是一位成熟的藝術大師,他熟練地駕馭着獨特的藝術方法和技巧,來展開生活的描寫和形象的創造。

首先是關於人物的塑造。魯迅在描繪人物時,都使用了典型化的方法。他的典型塑造方法帶有自己的特點。魯迅認爲,有兩種典型化的方法,“一是專用一個人,言談舉動,不必說了,連微細的癖性,衣服的式樣,也不加改變……二是雜取種種人,合成一個……我是一向取後一法的”。魯迅所以自覺運用這種方法,是爲改造社會、改造人們的靈魂服務的。這裏所謂“雜取種種人”,不能理解成互不聯繫的人物性格的雜湊。相反地,作者對於所寫的人物,都是經過長期的靜觀默察而爛熟於心的,他洞悉人物特定的社會屬性及其複雜的內容,而專用一個人的方法,對於魯迅來說,是不足以表現他所洞悉了的全部內容的,也不足以實現他的創作目的。因此他須要根據人物特定的社會屬性及其複雜性的要求,去“雜取種種人”,雜取那些足以充分地、真實地揭示人物性格的細節。

魯迅善於運用白描的手法和“畫眼睛”的手法來塑造典型形象。白描手法的特點就是真實、樸素、不假虛飾。魯迅小說的形象很少有冗長的描寫和辭藻的堆砌,也沒有曲折離奇的情節,他總是以平易近人的生活描寫來展現人物的性格。例如二十多年後的閏土,作者只寫了他叫“我”做“老爺”,讓兒子水生給老爺磕頭,要香爐、燭臺和普通應對等十分平凡的日常生活,就把他的落後麻木的精神狀態,十分真實地揭示出來。與白描手法相聯繫,魯迅最能抓取人物的`性格特徵,以十分簡練的筆墨來刻畫人物的靈魂,這就是“畫眼睛”也即傳神的手法。他說:“忘記是誰說的了……要極省儉的畫出一個人的特點,最好是畫他的眼睛。我以爲這話是極對的。倘若畫了全副的頭髮,即使細得逼真,也毫無意思。”魯迅的創作,有着明確的戰鬥目的,在廣泛的生活經驗和深刻的社會歷史理解的基礎上,產生了他的主題和人物。人物內涵的社會內容和思想意義,在下筆之前,魯迅是深切地瞭解的,這就使他有可能精選那些最富有特徵、最能揭示人物精神面貌的細節,摒棄那些偶然的、表面的東西,從而鮮明地突現人物的性格。

魯迅小說的結構,很少運用複合交錯的手法,大都是單線發展的;在單線發展中,也不是以曲折的故事情節,而是以日常生活的斷片、場景和插曲相互連接起來的。這種結構手法主要是服從人物性格的要求,而不是根據一個完整的故事來佈局,它缺乏強烈的故事性,但寫到作品裏的任一斷片、場景和插曲,卻有力地揭示人物的性格特徵。

語言的精練,是魯迅小說的一個重要特徵。這跟描寫人物的傳神手法是分不開的。由於作者對人物的性格瞭解得十分深刻,在描寫時緊緊抓住性格特徵,沒有繁冗的筆墨,所以就能寫得精練。魯迅的小說很少景物的描寫,在僅有的一些寫景的例子裏,都是十分節省筆墨的。他經常把寫景和敘事揉合在一起,使人們分不清是寫景還 是敘事;而且這些描寫,往往是通過作家心靈的體驗和感情的渲染來着筆,所以它又富有抒情色彩。例如《祝福》收尾處對魯鎮祝福的景物描寫,不僅活描出魯鎮過年的環境氣氛,而且有力地對照了祥林嫂的悲劇,表達出作者對於吃飽喝足的天地聖衆的無比的憤懣,對於剝奪別人幸福而永不厭足的祝福者一魯四老爺之流的強烈的憎恨。

魯迅作品的思想內容和藝術形式達到了相當高度的統一,它具,有難於摹擬的中國作風和中國氣派;他的作品不僅屬於中國,而且是屬於世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