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簡歷模板館>熱點>心得體會>

如魯迅作品的讀後感推薦6篇

心得體會 閱讀(5.73K)

只有圍繞書籍分析後寫出的讀後感纔是有意義的,讀後感是記錄我們對於書籍看法的文章,以下是本站小編精心爲您推薦的如魯迅作品的讀後感推薦6篇,供大家參考。

如魯迅作品的讀後感推薦6篇

如魯迅作品的讀後感篇1

讀完故鄉,心中有着些許感慨。而那閏土的身影更是揮之不去的。

少年閏土是那麼的天真、活潑,無拘無束地在土地上玩耍,知道許多有趣的事,但是到了中年,卻成了一個麻木不仁的“木偶人”。可悲可嘆。通過閏土,魯迅先生深刻揭示出現實,使人印象深刻。

但是,時過境遷,當年的情景不會再現,我只能通過想象來再現,總是不那麼真切,但少年是的閏土與迅哥兒之間的對話和關係卻引起了我強烈的共鳴,讓我心中積壓已久的感情如洪水一般涌來,少年時的閏土雖然家境貧寒,要幹許多活,可是他是快樂的,是自由的,是海邊的精靈,大地的寵兒,他親近自然,感受生活,樂觀積極,他少年時的種種令我羨慕不已。在看看迅哥兒,儘管生活在大戶人家,生活條件要比閏土好很多,但他並不快樂。爲什麼則大概是那害人的“之乎者也”吧現在的我們境況與迅哥兒都像啊!有人說我們是幸運的一代,這並不錯,但這並不意味着我們一定是幸福快樂的一代。物質上的享受的條件是精神上的痛苦,面對鋪天蓋地的作業、試卷,我不禁茫然:路在何方?

這個問題的答案多種多樣,道理自然也是數不勝數,可是我們這些學生真正認同的又有幾條?

或許有得必有失吧,我只能以此麻醉自己。撇開《故鄉》那不在貼近生活的主題,我看見了少年時快樂的閏土中年時頹唐樣,我不禁暗歎一聲。也許,真的爲了以後的幸福,我要獨自承擔起責任,面對重如泰山的壓力,我沒有退路,後面是萬丈深淵,而面前是萬重青山。

我願痛苦早日過去,光明永照……

如魯迅作品的讀後感篇2

魯迅的名字,是家喻戶曉的。但在我的心目中,一度是高不可攀的。據說他寫的文章很難懂,據說他的文思耐人尋味。再加上“家喻戶曉”的冠名,諸如“中國偉大的文學家、思想家和革命家”等,都讓人與這位“大人物”難以親近。可是,課本中的文章分明在打破心目中那個“神聖”的印象,迅哥兒也有爛漫的童年,被禁錮的童年。

而當看完整本《朝花夕拾》,魯迅的童年,魯迅的青年時期,都歷歷在目地展現在面前。《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是散文集《朝花夕拾》中的一篇文章,文中充分描繪出百草園這個荒原充滿着無限的樂趣,那兒有“碧綠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欄,高大的皂莢樹,紫紅的桑椹。這裏無疑不是一座兒童的樂園,無不充滿生氣,無不充滿快樂,難怪魯迅先生喜歡這兒了。當魯迅先生到了要上學的時候了,家裏將他送進了三味書屋。三味書屋是魯迅先生的老師家的書房。進了三味書屋,魯迅先生開始了乏味的學生生涯。“每天只讀書,正午識字,晚上對課”,這便是他的工作。

魯迅先生上的是私塾,在教學方法上,先生完全採用注入式。講課時,先生正襟危坐,凡先生規定朗讀之書,學生須一律背誦。另外,私塾中體罰盛行,遇上粗心或調皮的學生,先生經常揪學生的臉皮和耳朵、打手心。這樣的教育束縛了學生愛玩的天性。作爲中學生的我們總在埋怨學習負擔重,但和當年的魯迅比起來,我們又是多麼的幸福!我們現在上的學校,每天都安排豐富的課程,在課上我們可以各抒己見,還有動手實踐的機會,老師是我們的良師更是益友。

魯迅先生的這篇充滿對童年回憶的散文,給我的感受一切都是那麼天真爛漫,令人回味,也引起了我心中的共鳴,真不懂自己怎麼會那麼喜愛《朝花夕拾》中的這一篇,也許是作者以一個孩子的眼光看世界,讀起來讓人感到親切,充滿激情。

如魯迅作品的讀後感篇3

我通過閱讀《魯迅》這本書,纔開始讀懂了魯迅的一生。

通過讀書,我瞭解到,魯迅是出生在浙江紹興的一個沒落的士大夫家庭。13歲時,他的祖父因“科場考試案”入獄,而父親也重病臥牀,且官府趁機勒索。可憐的魯迅遭受了巨大的打擊,魯迅在家是長子,生活的擔子一下子壓在了他的身上。從此,魯迅天真活潑的童年生活就結束了。每天魯迅既要讀書,又忙着給父親求醫抓藥,很是辛勞。生活在家境破落環境裏的魯迅,也從此開始體味到了現實社會的虛僞和黑暗。

1936日本帝國主義深入我國華北地區,民族危機十分嚴重。這時棄醫從文的魯迅已經身患重病,但是他卻不顧重病纏身,拿起他那如匕首一般鋒利的筆,用自己的文學作品,去喚醒千千萬萬的民衆。在“要改變中華民族的悲慘命運,首先要改變中國人的精神”理念支撐下,他先後編定了新歷史小說集《故事新篇》、雜文集《花邊文學》、《且介亭雜文》等著作。

通過閱讀,我敬佩的不僅是魯迅文學方面的成就,還有他的愛國精神。他的文章像匕首,像機槍,直刺敵人的心臟,喚起一輩人的革命鬥志。

通過讀書,還讓我瞭解到他的惜時觀念,也更加懂得時間寶貴的道理。他常說,“節約時間,就等於延長一個人的生命。” 於是,他白天工作,晚上寫作,不管生活多麼艱苦,身體多麼不好,他都堅持不懈地寫,直到最後體重減少到37公斤。對於時間,書中最讓我回味無窮的更是他的那句話——“時間就是生命,無緣無故地耗費別人的時間,和圖財害命沒有兩樣。”是啊,時間是生命的計量單位,有可能早一秒還有希望,遲一秒希望全無。由此,我也想起一個叫“一秒定生死”的故事:一天,一幢居民樓失火了,火情勢如猛虎,消防員叔叔及時趕來後救出了一個孩子。在醫院中,醫生說幸虧這孩子及時救出,要是再晚幾分鐘,就可能沒命了。是呵,時間就是生命,我們都要好好珍惜它!

讀完這本書,我想到了自己的童年。魯迅生活在一個貧困潦倒、戰亂紛飛的年代裏,而今天的我們卻一個個出生在幸福、富饒、和平的年代裏,過的是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生活,很有很多同學沒有遠大的志向,學習不夠努力。而魯迅志向遠大,不僅要讀書,還要給父親求醫抓藥,最終實現了自己的人生目標。相差是何等的大呀!

魯迅的求學精神令我感動,他的愛國精神催我奮發,他的鞠躬盡瘁讓我敬佩。我們要向魯迅學習,發奮讀書,將來好報效祖國。

如魯迅作品的讀後感篇4

這兩個星期我看了魯迅寫的散文集《朝花夕拾》,雖然讀起來不易懂,但是裏面的故事很好看,大概的內容還是知道的。

?朝花夕拾》這本書寫的是魯迅小時候的事,充滿回憶,魯迅用溫柔的詞罵着那個封建的社會,魯迅的回憶本應該是美好的,就是因爲這個社會破壞了那個回憶。而且這本書寫法和其他的自傳不同,是個人生活編年史。魯迅青少年時有很多故事但是他只選了十個題目,可以看出他嚴謹認真,不會隨便寫寫,顯示出了魯迅真實的一面。這本書的第一個故事的名字就很有趣,叫做《狗·貓·鼠》看了題目我本以爲這個故事會與貓狗有關,可並不是,只是針對“正人君子”的攻擊。

魯迅原名周樟壽,後改成周樹人,浙江紹興人。魯迅是的一絲不苟、公平的人,如果有什麼事情他覺得不公平,就會用自己的語言去側面嘲諷,並不會直接說出來,也就是說他正話反說,反話正說,耐人尋味,最重要的是他的作品都很真實,所以他不但是文學家還是思想家、革命家,他的思想與時俱進,不會像那個年代的人思想有些封建。他用回憶詮釋了那個時代,對那個時代的意見,他的作品都需要慢慢“品”。

魯迅的作品讓我想到自己的童年,我們的童年和魯迅不一樣。看了這本書我也去回憶我的童年。魯迅覺得做的不對就會指出,而我有時不會。有次我看到一個同學在抄作業,我看到後,先是站在那,想:要管嗎,算了,還是不要多管閒事了,省的到時候麻煩。然後就又走開來了。如果是魯迅肯定不會這樣,他肯定會用言語來攻擊這個人。

?朝花夕拾》需要慢慢“品”才能讀懂它,懂魯迅!

最近,我看了一本散文書——《朝花夕拾》。這是一本回憶童年生活的散文,就更加充滿了個體生命的童年時代與人類文化發展的童年時代所特有的天真之氣。書中有批判,有嘲笑,可以視爲魯迅的雜文筆法向散文的滲透,不僅使其中的韻味更加豐厚,而且顯示了魯迅現實關懷的一面,這也是真正的魯迅。這本書確實非常好看。

?朝花夕拾》與一般的自傳或回憶錄的寫法不同,它不是個人生活的編年史,而只是從生活回憶中選取一些有意義的片斷,寫出一組既各自獨立又具有連續性的系列散文。魯迅的生活閱歷相當豐富,即使在本書中所反映的青少年時代,可寫之事也很多,但他只從中選取了十個題目,這與他一貫主張的“選材要嚴,開掘要深”的嚴謹的寫作態度有關。這十篇散文,每篇都有很深的思想意義和很高的藝術水平,在衆多散文中,可以稱得上是上乘之作了。

這本散文中,我覺得最好的一篇是《阿長與〈山海經〉》,這一篇散文裏,魯迅曾懷着真摯的感情爲長媽媽呼喚:“仁厚黑暗的地母呵,願在你懷裏永安他的魂靈!”這種刻骨銘心的人間摯愛,顯露了魯迅心靈世界最爲柔和的一面。還有那《二十四孝圖》中的“臥冰求鯉”、“老萊娛親”,被魯迅斥責了一頓,好有趣!

?朝花夕拾》以清新、平易、深情、舒緩的筆調記述了魯迅童年、少年、青年時代的生活片斷,展現了家鄉的風土人情,抒發了對親朋師友的摯誠懷念,寄予了對現實的思考。希望大家多多去看《朝花夕拾》。

讀着魯迅先生寫的《朝花夕拾》,彷彿在欣賞一幅多姿多彩的幸福畫。

我讀着魯迅先生寫的散文,眼前彷彿看見魯迅小時候的活潑可愛:有時趁着大人不注意,偷偷溜進百草園,整天呆在院子裏。他要與小花、小草、小蟲子作伴,還要坐在樹枝上吃野果。雖然有時會得到壽鏡吾老先生的嚴厲的眼神,但也仍免不了孩子的淘氣。

童年是美好的,是那麼令人回味無窮。魯迅以他幼年時孩子的眼光寫下這本書,讓我倍感親切,是我充滿了激情。

我的童年也是那麼多姿多彩。我家有一個小院子,小時候,我總倚在一顆白果樹上,發着呆,那時是多麼自在。玉米願意長多高就長多高;倭瓜願意長多大就長多大;蝴蝶隨意地飛,時而從牆頭飛來一對白蝴蝶,時而從花朵上飛走了一隻黃蝴蝶。有時候,我還會到田裏去玩,那是田裏早已成爲孩子的天地。大家都忙着捉泥鰍呢!赤着腳丫,踩着爛泥,別提有多高興!童年時光,真好!

現在,我們都在爲學習着想,再也不能享受那種快樂了!

細讀魯迅先生的《朝花夕拾》,感受童年時的快樂,真好!

?朝花夕拾》是魯迅先生的一部經典散文集,暑假讀過之後,使我受益良多。

這本書收錄了魯迅先生的十篇文章,講述了魯迅先生的童年經歷,其中我對幾篇的印象十分深刻。

在《藤野先生》這篇裏,藤野先生不像日本學生那樣歧視中國留學生,他耐心地,細心地,專心地教會了作者許多東西。他的正直,熱情非常值得我們去尊敬。同時,這讓我想起了我的老師,一年級開始,無知的我們被送到學校來讀書,整天七嘴八舌,多手多腳煩得要死,可老師卻依舊爲我們上課,教我們知識,讓我們做對社會有用的人。

在《從百草園到三味書房》這篇裏,說出了大部分孩子們的心聲;我們嚮往自由自在的生活,可老讓我們上什麼補習班,興趣班的,好不自在!智商和情商,要問哪個更重要?一定是情商。現在的教育太注重於智商,一到假期佈置這麼多作業,寫完了,父母再給你一堆!出去玩的時間都沒了,還陶冶什麼情操?如果能在童年裏留下個美好的回憶,纔是我們此時的心願!

有了這些美好的回憶,或許我們也可以像魯迅先生那樣寫出一篇篇回憶散文來,並在回憶的同時品味人生。

魯迅的作品可以說是獨一無二的,他的作品既不遮遮掩掩,又不追求滿是好詞佳句的華麗。卻更能吸引讀者,彷彿在給你講故事一樣。

比如範愛農的眼球白多黑少,看人總像在渺視。有比如“卻仍然看見滿牀擺着一個“大”字”。這就是魯迅在描寫人外貌特徵和習性時的特別手法。他可以生動地表現出一個人的特點,又增加了幽默感。

魯迅不管是對他人的讚揚或批評以及對那人的各種看法,都豪不掩飾地寫出來。因此,我比較喜歡他的文章。例如〈阿長與山海經〉。內容大概是這樣的:長媽媽是我的保姆,起先,我很討厭她,特別是她的切切察察,而且她睡相極不好,但她也懂得許多有趣的禮節,是我不耐煩的。之後,她給我講“長毛”欺壓百姓的殘忍故事,他偉大的神力讓我敬佩。然後,在我極度渴望〈山海經〉時,阿長爲我買來了。我又一次對她敬佩。最後,她辭了人世,我默默爲她祈禱。本文由我一次一次對她態度的轉變,突出了阿長的樸實。

如魯迅作品的讀後感篇5

對於自己曾經施加給小弟的“精神的虐殺”,多年之後,人到中年的魯迅因“不幸”偶爾看了外國講論兒童的書籍後,才知遊戲是兒童最正當的行爲,玩具是兒童的天使。於是才“忽地”憶及“二十年來毫不憶及”的那一幕。這也就是說,倘若作者“有幸”未能看到那樣一部書,作者將毫不自責於自己對小弟的精神虐殺?至少之前的二十年,作者沒有絲毫的內疚與悔恨,當得知真相後在這件事上他才活得痛苦。作者悲哀的是這二十年對小弟當年所受的摧殘的忘卻。

倘若魯迅能夠補過,也許他的內心會好受些,至少自責的情緒會有所減輕,但再次會面,大家都已是有鬍子的人了,臉上添刻了許多“生”的辛苦的條紋,再也不可能回到小弟的童年,和他一起跑着,嚷着,笑着放風箏了,無論怎樣的補過,小弟的童年不可能重來,不論怎樣的補過,都無法改變小弟的童心受到過自己——他這個做大哥的無情地摧殘這一事實,況且事實上也無法補過,大家回不到從前;人生沒有橡皮擦。

那就只能寄希望於小弟的寬恕了,作者甚至已經做好了“被寬恕”的準備,他正天真地期待着自己的心從此能夠寬鬆了,我甚至可以看到作者要長長地舒一口氣的樣子。

“有過這樣的事麼?”善良的小弟忘卻了折磨作者心靈的那一幕,全然忘卻,毫無怨恨。作者的希望再一次地落空。在此後的歲月中,他的心將一直這樣的沉重下去,童年的罪過不但不能彌補,也是無從寬恕的。

也許此時,假使小弟對自己心懷怨恨,作者的內心可能還會好受些。

曾經對小弟精神虐殺的忘卻,憶及之後的無法補過,想要得到寬恕換來的卻是小弟的不記得,作者所做的努力無非是想讓自己的良心好受些,但事實是“心只得沉重着”,這是魯迅的悲哀。但換句話說,如果二十年來,作者未曾忘記當時的那一幕;作者事後真的補過了,兩個中年人跑着,嚷着,笑着放風箏;作者得到了小弟的寬恕,他就能不再悲哀了嗎?人生的嚴峻與無奈正是在於對於所犯的過失的無可挽回。從這篇散文中,我們可以看到魯迅自剖時的無情。

如魯迅作品的讀後感篇6

魯迅的作品中,“寂寞”一詞總是如影隨形的出現,寂寞的來源從他的生活中處處纏繞而來,今非昔比的寂寞,如“所謂回憶者,雖說可以使人歡欣,有時也不免使人寂寞,使精神的思縷還牽着已逝的寂寞的時光”,總之,“偏苦於不能忘記。”不吐不快,而又惶恐抒發己心後無人問津的寂寞,如“凡有一人的主張,得了贊和,是促其前進的,得了反對,是促其奮鬥的,獨有叫喊於生人中,而生人並無反應,既非贊同,也無反對,如置身毫無邊際的荒原,無可措手的了,這是怎樣的悲哀呵,我於是以我所感到者爲寂寞。”含着莫大的猶豫遲疑,對公衆未知反映的恐懼。長期寂寞慣了的後遺症。

這種知識分子的寂寞廣泛的表現於他筆下的人物之中,從悲觀執着的魏連殳終於走向了另一個極端;從積極活躍的呂緯甫漸漸淪爲世間一個模模糊糊,泯然衆人的影子。這些跌跌撞撞的人物在四周如冷壁一樣的時代起起伏伏,與庸衆不同,與當權者不同,也許在未來,還會與起初意氣風發的自己不同。實是知識分子難言的苦衷。

以至於後來這種寂寞竟逐漸成了他筆下鬥士的一種習慣,習慣了獨行,《長明燈》裏那個執意要熄滅長明燈的“他”總是在強調“不能,不要你們,我自己去熄。”這裏,所謂獨行是拒絕“他”的反對者。

在自序中,魯迅也曾感慨,不願將自以爲苦的寂寞傳染給和他年輕時一樣做着好夢的年輕人,這裏,確實拒絕任何的追隨。

於是,忽而有了一種煢煢孑立,形影相弔之感。

電影《梅蘭芳》中,邱如白對孟小冬說,誰也不能毀了梅蘭芳的孤獨。同樣,倘若是毀了魯迅這份寂寞,恐怕也不會有《吶喊》。這份寂寞是他長期壓抑在自己的無聊與哀傷中,又如寒風砭骨,屢屢催促着他去打破這個沉默的時代。“只是我自己的寂寞是不可不驅除的,因爲這於我太痛苦。我於是用了種.種法,來麻醉自己的靈魂,使我沉入於國民中,使我回到古代去。”因爲寂寞而無言,亦因爲寂寞而想要一吐爲快。

在開與不開口的猶豫後,繼而呈現的即是魯迅作品中是他對現狀的某種顧慮與掙扎,包含着對舊時代的厭惡和妥協,一方面在揭露,一方面又麻醉着自己使自己沉入國民之中。這種矛盾的衝撞在其早期的小說中流露的較多。

這樣的帶些糾結的掙扎隱約可從《端午節》中窺得一二:“又如看見兵士打車伕,在先也要憤憤的,但現在也就轉念道,倘使這車伕當了兵,這兵拉了車,大抵也就這麼打,便再也不放在心上了。”錯的不是當時的個體,而是個體行事方式的定位,當兵的欺壓車伕已經成爲社會公認的某種現象,似乎已成爲職業的天性,不論是壓迫者還是被壓迫者,都自然而然的承受着這樣的事實。

如同文中的“只要地位不至於動搖,他絕不開一開口”,其實細想之下,魯迅早年獨自一人抄拓碑時,面對這樣一個鐵屋子,也曾經抱有不開口的想法,對身邊的種.種,也僅僅是如方玄綽一般有感慨而無行動,深以爲自己無力去喚醒,深以爲大而激進的變動在中國行之不通,深以爲自己不是一個振臂高呼而應者如雲的英雄,他恐懼所謂“叫喊於人生之中,而無生人之反應既無贊同,也無反對,如置無邊無際的荒原”的境地。

魯迅認爲中國人的自大是一種合羣的自大,而他自己恐怕也同樣經歷過,因爲一個念想,唯有在心中百般徘徊,百般自問,才能流暢的舒展於文字,而那些進入他眼中形形色色的人,不同於童年的蕭瑟的故鄉,終於來到的了紙上,他筆下有太多麻木與生活而不自知的人物,而方玄綽似乎又與他們有着一絲的不同,這個小人物雖然亦瑟縮在當時社會的既定規則之中,但卻曾經憤憤不平,也曾經認識到“易地則皆然”,在麻木的同時認識到了麻木的存在的現象。

我們在寫過去的自己的時候,尤其是難過的歲月,看着原先的自己這樣袒露在如今的我們的筆下,慨然是一定會有的,同樣也會欣慰那只是過去,而如今畢竟有一些改變。魯迅在塑造他時,想必從中窺得自己當年的影子,而自己已然和那個“清高守規”的方玄綽大有不同了。他完成了方玄綽未達成的轉變。

魯迅他當然是一個戰士,一個時代的匕首,但同樣也是一個在平凡不過的凡人,有着自己的膽怯和憂鬱,也正是這種.種,讓他的作品不是一味的偏激和諷刺,似似有常人的無奈與憐憫。並不是一開始,周樹人就是魯迅,他的鋒利固然出挑,而鋒利之前的暫時的駑鈍卻更爲可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