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簡歷模板館>熱點>名人趣史>

蜀漢僅10萬軍隊爲何敢北伐50萬軍隊的曹魏

名人趣史 閱讀(1.73W)

自赤壁大戰以來,劉備得以佔據江南,從而西向得蜀川,北上得漢中,成三分天下。在蜀國集團建立的初期,荊州尚在,蜀國國力倒也位居第二,還有一絲爭衡天下的機會。但自從關羽敗走麥城,劉備託孤白帝,可以說蜀國已經是元氣大傷了,在三國之中實力最弱,此時諸葛亮反而六出祁山,力圖恢復中原,以區區數萬兵力對抗數十萬的魏國,可以說不是智者所爲。但諸葛亮畢竟是諸葛亮,他是有着自己的想法的。

蜀漢僅10萬軍隊爲何敢北伐50萬軍隊的曹魏

在魏蜀吳三國鼎立的局面中,無疑蜀國是最弱的一個。當時天下一共十三個州,魏國佔據三分之二,多達9個州而且多是富庶的中原地區,吳國擁有3個州,而蜀國僅僅擁有一個益州。而即便是在關羽尚在,多擁有大半個荊州的蜀國,在國力上也還是離曹魏有很大的差距的。

隆中對中,亮說:北讓曹操佔天時,孫權佔地利,將軍可占人和。所謂天時,即是指正確的時間做了正確的事,具象爲一種趨勢。操所做順應天時的事:1.迎天子還朝,此舉可獲朝廷百官之心,朝廷穩定,決策者還在,百姓才能穩定安心,不起政變。不管是挾天子,還是劉邦的祭王,或是康熙的拜太祖,都是加強在百姓心中的品牌形象,而不是達到令諸侯的目的,諸侯只有伐跟歸順。

蜀漢僅10萬軍隊爲何敢北伐50萬軍隊的曹魏 第2張

2.滅袁紹,天下之患,莫大於河北,這是個證明實力的機會,如同項羽兩三萬滅秦軍二十幾萬一樣,一戰即可定王位,但是,曹操打的是謀,不是勇,所以沒有取得項羽那種超神的效果。3.順勢取了北方各諸侯,不過最後留了個馬騰的隱患,這算一處敗筆。至此北方大勢已成。

當時蜀漢政權全國只剩下10萬多軍隊,即便是再這樣的情況下,諸葛亮也要不斷的進行北伐,史書記載“諸葛亮六出祁山”,並且在諸葛亮死後,其繼任者姜維也繼承了諸葛亮的遺志,屢屢北釁“九伐中原”,消耗了巨大的國力。而與此相比,最強大的曹魏,卻很少主動挑起戰端。

蜀漢僅10萬軍隊爲何敢北伐50萬軍隊的曹魏 第3張

曹魏幅員遼闊,人口衆多,又多是經濟發達地帶,戰後在曹操的治理下中原經濟迅速恢復,爲三國中實力最強,但中原百姓經歷連年戰亂,急需休養生息,所以曹魏政權穩固之後,雖有一統天下的野心,卻在曹丕曹叡兩代君主在位期間並未發動大規模對吳蜀的戰爭,反而轉爲守勢。另一方面,蜀國雖佔據天府之國,又在諸葛亮的經營下使經濟迅速發展,但畢竟幅員狹小,交通不便,人口稀少,客觀條件限制了其發展能力,國勢偏弱,所以急需開疆拓土,爲自己贏得更大的發展空間。

蜀漢僅10萬軍隊爲何敢北伐50萬軍隊的曹魏 第4張

接過劉備託孤重任的諸葛亮,在完成蜀漢政權的平穩過渡之後,即親自揮師南下,渡過瀘水,經六擒六縱之戰而徹底征服南蠻諸部落,讓蜀漢政權大後院迴歸了長久穩定與安寧。而後,又不辭幸勞,開啓了爲之傾注一生心血的“北伐”事業,直至病逝於五丈原,真正意義上做到了“鞠躬盡瘁,死而後已”。

“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古往今來,多少文人,爲其壯志未酬而惋惜;又有多少豪賢,爲其未捷身先死而長嘆!而其盡生命之全力,屢敗屢戰,六出祁山而無寸功回的北伐事業,又有多少人能盡知其良苦用意?生命不息,北伐不止,又有多少人曉其無奈?

蜀漢僅10萬軍隊爲何敢北伐50萬軍隊的曹魏 第5張

諸葛亮深知,一個國家或政權沒有了憂患之心,缺失了進取之意,定然只會將縱慾享樂作爲自己的現實追求,屆時,即便遭遇外來侵略,帝國也只會高懸免戰牌,或本能地選擇避戰以求妥協,或忍無可忍之下“高喊抗議”,或百般無奈之時呼籲“擱置爭議”,以換取片時的和平,至敵人兵臨城下之際,政權人心勢必渙散,然後內訌四起,貪生怕死之徒或紛紛出降,奸臣小人或倒戈一擊篡奪政權以響應敵人!帝國與其在安逸中這般覆沒,不如在進攻中悲壯消亡!

蜀漢僅10萬軍隊爲何敢北伐50萬軍隊的曹魏 第6張

諸葛亮頻繁北伐,雖屢敗屢戰,但仍生命不止,北伐不息,或爲“不負先帝所託”,不忘“收復中原之志”,以立不世之功勳,但曾今潤以爲,其內心深處“憂勞興國,逸豫亡身”的自我警醒,方是其匍匐前進的真正動力所在!

對此你怎麼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