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簡歷模板館>職場>職場攻略>

職場生活知行合一爲什麼那麼難

職場攻略 閱讀(3.3W)

無論是在職場上,還是在生活中,經常會聽到有人抱怨說知易行難,我們會面臨這樣的難題的根本原因是什麼呢?

職場生活知行合一爲什麼那麼難

什麼是知行合一?

知行合一就是你對一個事情的判斷和你在這件事情所採取的行動在方向上是大體一致的。

比如,你認爲一件事情是應該做的,而採取的行動也是去做這件事,那就是知行合一;如果認爲一件事情應該做,但行動上卻沒有做,就不是。同樣,如果你認爲一件事情是重要的,行動上也體現出了這件事情的重要性,那就是知行合一。

如何才能做到知行合一呢?從字面上理解似乎很簡單,你知道一件事情,然後去做就好了。實際上,僅僅是”知道”這件事本身,就有幾個層次,並有相應的挑戰。

什麼是“知”?

知有三個層面:

首先是對這件事情是什麼的一個判斷和描述。白話是說你要知道你自己說什麼?清楚無誤的表達你的意思想法和描述問題,這是知的第一步。

第二是對這件事情的一個價值判斷,在搞清楚,是什麼的前提下,做出價值判斷。價值判斷是指,應不應該,可不可以,對不對,重不重要,之類的問題

第三,價值判斷之後,往往都會生出一個目標,針對目標還要再進一步探討,如何實現呢?

如果把知識和行看做兩個分離的動作了,清楚上面的三點,剩下的就是行的問題了。

上面三個知的層面,每個層面都有自己獨特的難點。

先說是什麼。『是什麼』主要是指,能夠針對特定的對象,界定好一個事情、一個問題的廣度和深度。

如何判斷一個事情,是不是描述清楚了呢?是能夠找到一個或一組衡量這個事情的指標。 對事情的描述或者衡量事情的指標,在數學上意味着你能不能把這個事情抽象出來。比如說,什麼是活躍用戶,比如說,什麼叫肌肉大,比如說,什麼叫跑的快?很多時候,你會發現不知道是因爲沒辦法清楚描述一個事情。

所以,弄清楚『是什麼』就有兩個難點——

(1)界定廣度和深度;

(2) 進行合理的抽象。如果搞不定這兩個難點,別人就不知道你在討論什麼,後面的價值判斷和方法論的問題也就無從談起了。

第二個層面是對描述清楚的事情做出價值判斷,這個也很難。比如你應該增長活躍用戶嗎?比如你應該優化自己跑得快的能力嗎?你應該增肌嗎?你還是應該減掉脂肪?爲什麼價值判斷很難呢?很難的意思就是你做不出正確的決定,一個不正確的決定,導致的結果就是你的行爲對第一步你能夠清楚描述的事情,沒有任何的貢獻。

因爲價值的判斷的問題通常都是應不應該重不重要之類的問題?所以這個決策難主要是有很多相互競爭的事情在同樣爭取決策的優先級,一件事情應該做或者一件事情重要,往往意味着犧牲另一件事情,往往意味着另一件事情的優先級被降低,往往意味着限制另一種相關的行爲。

此外,即便你知道某一個時刻或某一個短時間內一件事情的重要性和優先級,但並不意味着長期這件事情的優先級依然如此。這也回到之前在另外一篇文章裏提到的人要有複利的概念,巴菲特所說的找到很黏的雪和很長的坡,比如說一個人可能想優化自己短期內工資的收入,但實際上忽視了真正重要的是你應該有一些資產——能在你不工作時依然能爲你賺錢的資產,如何去優化你資產的量,纔是最重要的。 你可能爲了短期內的一份高收入而去了一個不同的工作,去了一個不同的公司,去了一個不同的行業,在複利累積的角度來看,這可能並不是最優的選擇。

我覺得很多人雖然知道事情是什麼,但是沒有足夠的能力,對事情的優先級,做出重要與否排序。這可能是由於缺乏遠見造成的,也可能是由於思維方式造成的。

權衡優先級,意味着捨棄。捨棄意味着自己人生的可能性受到限制,這其實是一種焦慮。 特別是對於一些之前在生活當中想得到什麼就能得到什麼的人來說,這是一種很難克服的焦慮。

權衡一個產品的優先級難, 權衡生活的優先級也很難。與之相連的另外一個難點是在權衡優先級時,你並不掌握事情的所有信息,你並不知道被降低優先級的那件事情,對你來說,意味着捨去的什麼?往往到了真正要失去的時候,你纔會發現自己並不捨得。一般來說,是思考的深度不夠:一件事情的二階、三階效應沒有想清楚。

比如說,希望自己能夠有個好身材,但是你不知道在這背後要捨棄的二階、三階效應,可能是工作和生活的平衡,可能是需要大量的刻苦的訓練,可能需要權衡掉自己社交的很多事情。 很多人並沒做好這種權衡的準備。

成熟的標誌之一也是能夠改做出判斷,並敢於堅持自己的判斷。

如果你知道是什麼,也看到了這件事情的重要性,那還有方法論的問題,也就是說你需要知道怎麼樣、如何把一件事情達成。

方法論的問題,本身既屬於知的範疇,也屬於行的範疇。 很多時候,人們常常問,戰略到底是做出來的,還是想出來的?是先有一套成熟的方法,然後去做,還是在做當中不斷完善,纔有了一套成熟的方法?我傾向於是在實踐中不斷完善,總結形成一套方法。

當你不清楚怎麼做的時候,你可能需要很多的嘗試,需要承受失敗,你的自信心會收到打擊;不僅如此,你還會受到競爭對手的擠壓,生活當中的情形僅僅是跌倒了,你能不能再爬起來。 商業中,比拼的是誰在規定的時間內首先越線。 不僅需要你跌倒了能爬起來,而且還需要爬起來比別人快,然後首先撞線。

什麼是“行”?

『行』也有幾個層面:

第一層是慣性的行動。 比如每天早起,比如說餓了,吃飯尿急上廁所,這種行動,不需要複雜的思維過程,好多時候靠慣性或者習慣就可以完成。一般來說,行動的難度都比較低,無論是從克服自己的惰性,強化自律,還是從需要投入的精力和能量的角度來看,都是比較低層度的。

第二個層面是需要長期高強度的投入的『行』。一般來說需要克服惰性,需要強大的自律,需要旺盛的精力和能量的投入,而且需要長期的投入。第二個層面的首要難點是長期保持高強度的持續的投入。

第三個層面是如何分配資源。 難點是如何分配資源。對普通人來說資源就意味着時間金錢朋友圈的關係。

舉一些簡單的例子,比如你知道每天看書重要,但實際上你慣性的活動是每天睡前花半個小時,看微信看各種八卦新聞。這時候你落入了行的第一個陷阱。 第一個陷阱就是低質量的慣性活動,時間耗費在這個上面就沒有更多的時間分配在其他方面。

或者說你知道看書很重要,但是你不能高質量高強度的長期投入,你只能每個星期看幾分鐘或者每個月看幾分鐘,做不到每天固定的時間聚精會神的看書。即便你知道這件事情有很高的優先級,即便你有方法論,但執行的時候還是跟你知道的事情不一樣。

其實講到這裏,也差不多得出知行合一結合點的一個共有的一個難度——能否在實踐中不斷的反省和修正知行合一的重合度?

知和行並不總是嚴絲合縫的吻合,關鍵是有沒有反饋機制去調整。調整對事情的認識,調整對事情重要性的認識,調整做事的方法論,調整慣性的陷阱,保證自己能夠長期持續高強度投入的能力。

知行合一爲什麼難?

清楚描述一件事情難(廣度深度和抽象能力); 價值判斷難(權衡優先級並堅持自己的判斷); 方法論難(是知道了在做什麼還是在做中知道); 避免行動的慣性陷阱難; 保持長期高強度的投入難; 分配資源難(要有良好的反饋機制去調整慣性行動和長期高強度的投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