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簡歷模板館>實習報告>調查實習報告>

鄉村發展調研報告8篇

調查實習報告 閱讀(7.48K)

調研報告應該在討論部分討論研究結果的意義和影響,對待調研報告,寫作者一定要依據工作的需要,擬定出簡單可實施的調研計劃,以下是本站小編精心爲您推薦的鄉村發展調研報告8篇,供大家參考。

鄉村發展調研報告8篇

鄉村發展調研報告篇1

按照年初市委部署包村領導深入基層調查研究,解決實際問題,促進所包村在新農村建設中“經濟發展、生活寬裕、鄉風文明、村容整潔、管理民主”,爲了解掌握河南村現狀和今後發展趨勢及存在的問題,爲了研究探索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途徑、方式和工作思路,計生局抽調兩名包村幹部與鄉農業助理及計生助理,深入到河南村同村委會共同深入280戶農戶進行調查問卷,對所涉及的人口、勞動力、經濟發展、村屯建設等10類25個方面的內容進行了調研,現將調研情況報告如下;

一、基本情況

河南村地處牡丹江市和海林市之間,西距海林6公里,北距海南鄉政府以南2.5公里,海浪河從村北緩緩流過,河水清澈,環鄉公路從村邊經過,交通便利,爲河南村富民產業和公益事業的發展奠定了良好發展環境。

1、新農村建設規劃編制完成情況

海南鄉河南村被海林市政府列爲新農村建設“一區”示範村,結合河南村的實際,因地制宜,科學規劃,以規劃爲基礎,以“四通五改三新三提高”爲重點,“四通”即:通路、通水、通話、通廣播電視;“五改”即:改廁、改圈、改竈、改房、改變傳統落後的生活習慣;“三新”即:培養新型農民、培養新的經濟增長點、創建農村新的精神面貌;“三提高即:提高農業綜合生產力、提高農村人居環境質量、提高農民生活水平,着力建設一個良好的居住環境,一項有特色的支柱產業,一個暢通的公路網絡,一套完整齊全的配套設施,一個堅強有力的村級領導班子和一個文明進步的村規民約。通過三至五年的努力,使河南村達到“經濟社會發展,人民生活寬裕,村內環境整潔優美,村民思想道德良好,村級民主管理健全,公共設施服務配套,人與自然和諧”的目標,力爭到,全村農民人均純收入達到5100元以上,人民羣衆生活基本達到小康標準。

2、今年的目標任務和推進情況

河南村新農村建設的目標任務是:大力實施村屯道路基礎設施建設和環境整治工作,因地制宜調整產業結構,培育發展壯大綠稻、西香瓜、食用菌產業,着力改善農村生產生活條件,想方設法增加羣衆收入。

2.1產業發展。

根據河南村的地理位置和資源優勢,挖掘潛力,明確產業發展方向,主要發展綠色水稻、食用菌、西香瓜三個主導產業。

一是發展綠稻產業。由於河南村種植水稻具有多年的歷史,種植水稻栽培技術經驗豐富,對發展綠稻產業有一定優勢,創意包裝綠稻品牌,廣開銷售渠道,提高知名度,進一步促進農民增收。採取大中棚育秧技術,提高綠稻品質,實現綠稻種植1500畝。同時還將積極引導廣大農戶大力發展有機稻產業。

二是壯大食用菌產業。利用河南村得天獨厚的地理條件和交通優勢,大力發展食用菌產業。食用菌規模計劃發展到15萬袋,到__年發展到100萬袋。

三是推進西香瓜產業。根據河南村素有西香瓜一品村美譽,種植經驗嫺熟,村兩委班子規劃三處西香瓜種植園區,集中推進發展西香瓜產業。到__年西香瓜種植面積穩步發展到1000畝。

2.2、環境衛生。

①村屯“四旁”(村旁、河旁、路旁、宅旁)全部達到“六清”(清垃圾、清淤泥、清柴草、清邊溝、清路障、清糞便)的標準,實現村內環境整潔美觀。

②對於村內產生的垃圾,實行各家各戶園內堆放,由每戶自行將垃圾運送到村外平方米的垃圾處理場,做到垃圾日產日清日處理。

③畜禽實行戶戶圈養,牲畜羣路過散落的糞便及時清理。

④人畜飲用水達到衛生標準,自來水入戶率達到70%,到達到100%。

⑤村民庭院內外環境衛生清潔,無三堆存放,花草樹木成簇,生機盎然。

⑥環境保潔,落實專人,負責村內垃圾清運,保證道路及公共場所環境清潔,空氣清新,提高羣衆生活環境。

2.3道路建設。

①硬質路建設。河南村共有道路6條,3000延長米。已修水泥道路2條,1000延長米,還剩4條延長米沒修。河南村採取村民自籌,集體出資、向上爭取的方式,總投資30萬元,在基礎上,新修水泥硬質路4條,延長米,計生局包扶河南村,並積極出面與交通局協調,修建水泥路1000延長米,計生局協調相關領導無償給付河南村水泥100噸,用於硬質路改造建設,基本實現村屯道路硬質化,硬質化率96%。

②邊溝。全長6.2公里,已修2.2公里,還剩4公里沒修邊溝。計劃投入8萬元,修建u型槽水泥邊溝2公里,計劃投入8萬元,修建u型槽水泥邊溝2公里,兩年內實現邊溝硬質化達到100%,保證邊溝排水暢通。

2.4、綠化美化。

①環境綠化美化。本着不留死角,不留裸露土地的原則,科學規劃,實現路旁、村旁、溝旁及房前屋後全部栽種綠化樹。投入2萬元,村內主次幹道栽植垂榆600株,實現街道綠化100%。邊溝外側進行徹底平整,栽植花草,達到美化綠化。計劃再投入2萬元,在每兩棵垂榆中間栽植雲杉樹種600棵,做到綠化樹種高低錯落有致。

②庭院淨化美化。庭院內栽種花草,設置盆景,有條件農戶沿房屋和杖牆壁栽種攀巖藤條式花果或花木。

③公共場所綠化美化。河南村現有村辦公室,村供銷商店公共場所兩處,對這兩處場所分別設置花壇,栽植花期長的花草,美化香化公共環境。

2.5杖牆和房屋外飾。

①杖牆。河南村主次幹道兩側的杖牆投資1萬元,用白灰粉刷一新,達到整齊劃一。

②房屋外飾。對主幹道路兩側房屋外牆採用帖面、粉刷或彩繪等形式進行裝飾,形成統一格式,效果鮮明,特點突出。

2.6公益事業。

①爲提高村民生活質量,活躍鄉村文化娛樂生活,河南村黨支部和村委會計劃在投資20萬元,修建一處佔地面積1000—1500平方米的集休閒、娛樂、健身於一體的廣場,並安裝體育健身器材,供人們享受新農村帶來的喜悅成果。

②以村辦公室爲中心,修建完善佔地面積700平方米的農民服務中心,建成集辦公室、黨員教育、文化娛樂、信息服務、圖書閱覽、村民培訓等多功能於一身的綜合活動場所,並在村委會廣場安裝上了計生局爲河南村協調解決體育配套健身器材10件,供村民健身之用。

二、存在的問題

我們在入戶調查問卷和村班子及村民代表座談中發現,在新農村建設中還存在個別問題及認識上的誤區。

(一)新農村建設宣傳力度不夠。雖然中央、省級媒體對新農村建設宣傳力度較大,部分黨員羣衆還沒有真正認識到位。同時,由於對不同的少數民族、不同類型的村民組、不同的經濟實力和地理位置缺乏相應的建設標準,目標不明確,具體操作中難以掌握,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新農村建設的進程和積極性。

(二)對新農村建設的認識和實踐中存在諸多問題與誤區。一是存在着尚有較爲嚴重的“等、靠、要”思想。調研發現,基層幹部雖然對新農村建設20字方針很清楚,但是說起如何結合實際推進工作,卻要等上面佈置;多數農民也沒有把自己擺進去,表示“上面要幹啥就幹啥”。村幹部認爲提不提新農村建設,對抓建設促發展沒有區別。幹部對於新農村建設存在模糊認識,思想上希望立竿見影、早見實效,指望兩三年工夫就能建成新農村。

(三)農業生產力水平有待提高。農業生產經營方式不適應市場化發展的需要,分散、小規模的粗放經營格局還沒有得到根本改變,產業化水平不高,農業效益低下,市場競爭力不強,轉變農業增長方式的任務還十分艱鉅繁重。

(四)農民增收既面臨着農業內部受資源約束,增收發展潛力不大的壓力,又面臨着農業外部就業競爭加劇的巨大壓力,提高農民、轉移農民、致富農民的任務還十分艱鉅繁重。

(五)農村基礎設施建設投入不足。免徵農業稅後,農村財政“缺口”大,農業生產條件改善投入嚴重不足,硬化、綠化、美化、淨化、亮化等硬件基礎設施建設資金短缺,農田水利建設和土地治理很難開展,農業抗風險能力薄弱,制約着新農村建設的進程。

(六)農村穩定工作亟待加強。隨着城市化進程的不斷加快,農村各種社會矛盾進一步凸現,件增多,加強社會治安綜合治理,維護農村社會穩定,構建農村和諧社會的任務還十分艱鉅繁重。

(七)基層組織建設仍然薄弱。隨着開發建設的逐步深入,農村基層黨員、幹部難以適應新時期農業和農村經濟發展的新形勢、新要求。一是帶領羣衆致富本領不高。目前,農村幹部科技文化素質偏低,對新時期農業發展 出現的新情況、新問題束手無策,發展農村經濟的能力不強,發展的路子不寬,工作方法不多,在羣衆“盼富”面前力不從心。二是工作作風不紮實。服務意識不強,缺乏對農村工作的熱情和對農民羣衆的感情。三是村級集體經濟相對薄弱。正常的辦公費用難以維持,因此村級組織作用發揮不夠好,村黨組織及村委會的凝聚力、戰鬥力、號召力隨之減弱。四是農民的法治意識淡薄。農村法制建設相對滯後,法律在調整和化解社會矛盾、維護公民合法權益過程中,未能發揮應有的作用,農村社會法治文化程度不高,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經濟和各項社會事業的發展。

三、對策及建議

通過全方位的調查研究,我們認爲河南村在新農村建設中還需進一步探究新思路、新途徑、新方法,爲促進河南村在新農村建設中快速跨越發展,提出以下對策和建議:

(一)要大力宣傳新農村建設新形勢。要利用明白紙、標語橫幅、羣衆會議等將新農村建設的意義、標準、進行全方位宣傳,在全社會營造新農村建設的良好氛圍,充分調動起羣衆參與新農村建設的積極性和主動性。要圍繞新農村建設“20字”方針和“多予少取放活”的原則,紮實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

(二)要切實加強新農村建設領導。新農村建設領導小組,要加大對新農村建設工作的指導,加大政策、資金扶持力度。新農村是農民自己的家園,農民期盼什麼,需要什麼,他們最有發言權,因此,新農村建設必須尊重農民意願,不能搞形式主義。要充分發揮基層黨組織戰鬥堡壘作用和黨員先鋒模範作用,建立“黨委統一領導、黨政羣齊抓共管、部門積極配合、村組幹部羣衆主動參與”的領導機制,精心組織,周密部署,分類指導,逐步推進,真正把新農村建設抓出成效。

(三)要凸現新農村建設新亮點。要以示範村建設爲主體,全力提升示範村建設的規模化、規範化、科學化、配套化。一是要超前規劃。按照科學規劃、合理佈局、分類指導、整體推進的要求,把小康住宅、道路建設、環境美化、設施配套作爲新農村建設的主體,依據這一主體分步實施,整體推進。二是要高起點建設。對於新農村建設示範點要堅持20年不落後,30年能改造的要求,對於各項配套建設力求高起點、高標準,避免重複建設和資金浪費,切實達到以點帶面、示範引導的作用,進而推動新農村建設進程的加快。

(四)要開闢農民增收新渠道。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主體是農民,根本是發展農村經濟,重點是增加農民收入,難點是構建農民收入持續增長的長效機制。因此,在推進新農村建設過程中,我們要始終把發展作爲解決農村勞動力轉移的根本手段,跳出農業發展農業,跳出農村致富農民,通過工業拉動、城鎮帶動、招商推動、民營激活等方式,促進農村勞動力有序快速轉移。要採取“內外抓、綜合抓、重點抓”,既向農業的廣度和深度進軍,把農業和農村內部的文章做足,又要加快村級經濟開發,發展第三產業,推進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在農業和農村外部尋求增收途徑;既要抓好面上增收,全方位開闢農民就業和增收的渠道和途徑,又要分類指導,突出重點,着力解決好農村貧困人口等特殊困難羣衆的生產生活問題,做好扶貧救助工作;既要立足當前採取見效快的具體措施,又要着眼長遠尋求解決農民增收問題的治本之策,建立促進農民收入持續增長的長效機制,多途並進,多管齊下,不斷開拓農村經濟發展的新空間,不斷開闢農民增收的新途徑。

(五)要打造農村新經濟。建設新農村,最根本的是發展農村經濟。要着眼於壯大村級經濟實力、增加農民收入,要繼續推進農業產業結構調整和種養殖業結構調整,大力發展特色農業、綠色農業和生態農業。

(六)要建立農民新保障。做好學校危房改造和減免義務教育階段雜費工作,推廣農村改廁、改水,繼續抓好規範化衛生所、農村文化大院、農村敬老院建設。特別按市政府關於建設“和諧新農村幸福新農家”項目文本,建立人口計生利益導向機制,建立健全以新型農村基本養老保險制度、農村合作醫療制度和農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爲基礎,以就業幫助、醫療救助、教育救助等爲補充的多元化新型社會救助體系,讓農民老有所養、病有所醫、貧有所濟。

(七)要培養造就新農民。要以全面提高農村勞動者素質和促進就業爲目標,實施失地農民培訓、農村勞動力轉移培訓和新型農民科技培訓工程,造就有文化、懂技術、會經營的新型農民。建立農村勞動力轉移信息網絡和勞務輸出服務機構,開闢轉移就業“綠色通道”,全面實現農村剩餘勞動力合理轉移,增加務工收入。

(八)要弘揚農村新風尚。要突出抓好農村精神文明和人口科技文化陣地建設。一是以文明村建設爲抓手,倡導健康、文明、科學的生活方式,大力開展以遵紀守法、移風易俗爲主要內容的思想道德教育、人口素質教育、婚育文明教育,推進農村人口計生工作和諧穩定發展。二是要加強農村文化基礎設施建設,努力構建農村公共文化體系,大力發展農村生態文化,促進人與自然環境協調可持續發展,豐富廣大農民羣衆的精神文化生活。

鄉村發展調研報告篇2

縣政協於2017年4月下旬,在馮興錢副主席的率領下,就如何發揮農村資源優勢,大力發展鄉村旅遊,推進我縣城鄉統籌發展,開展專題調研。現將有關情況報告如下:

一、我縣鄉村旅遊發展現狀

(一)自然資源特色鮮明。蒼南縣旅遊資源獨特,境內有省級重點風景名勝區濱海-玉蒼山景區,同時還有石聚堂、燕窠硐、鯨頭等多個縣級風景區。金色沙灘、彩色島礁、山巔石海、古老村寨,構成了蒼南獨有的自然旅遊景觀。

(二)文化資源豐富多彩。文化資源是鄉村休閒旅遊的發展靈魂。蒼南縣歷史悠久,人文資源豐富。如金鄉衛城和蒲壯所城的抗倭文化,五鳳、騰垟的茶文化,礬山的礦石冶煉文化,玉蒼山法雲寺的宗教文化,岱嶺、鳳陽、莒溪等地的畲鄉文化,朱程烈土故里、粟裕、劉英等抗日名將活動遺址的紅色文化,還有唐橋宋塔、矴步、牌坊、狀元墳、生態染坊、文物古蹟等歷史人文文化。此外民間民俗文化獨特、農耕文明體驗豐富多彩,如有太平龍、靈溪宮廟會、冥齋會、唱茶戲、拔五更、擡閣、馬燈舞等民間民俗及捉小海鮮、踏水車、織布、做豆腐、搗年糕、採摘蔬果等農耕文明體驗。

(三)生態農村建設成效明顯。目前,我縣已建成(或已通過生態鎮現場覈查)國家級生態鄉鎮4個,國家級生態村2個,省級生態鄉鎮5個,市級生態鄉鎮1個以及縣級以上生態村324個。特色農業發展訊速,如靈溪觀美桃湖的農業觀光園、馬站農業園區等農業基地和觀光園區建設初具規模;馬站四季柚、炎亭梭子蟹、蒼南翠龍茶等特色知名農產品聲名遠播;擁有中國四季柚之鄉、中國蘑菇之鄉等多張涉農國字號金名片。優美的環境和特色農業基地,爲鄉村休閒生態遊、農業觀光遊提供了良好的.環境和活動載體。

(四)鄉村農家樂快速發展。近年來,我縣農家樂呈現良好發展勢頭。截至到2017年底,農家樂累計總投資規模達4280萬元,接待餐位數7840個,牀位數258個。全縣已發展農家樂旅遊特色村5個,農家樂旅遊特色點72個,2017年全縣共接待遊客50萬人次,直接營業收入4856萬元,遊客購物收入108萬元,直接從業人員745人。鄉村旅遊業的發展,有效的推進了我縣農村經濟的發展,農民的創業增收。

雖然我縣鄉村旅遊發展勢頭良好,但還存在對開展鄉村旅遊重視不夠,缺少科學的發展規劃,農家樂佈局不合理,功能單一;對民間民俗、農耕文明、抗倭文化、畲鄉文化等旅遊產品的挖掘和開發不深;對外宣傳推介力度不夠;鄉村景點檔次不高、分佈較散、旅遊服務能力不足、經營管理欠規範、發展機制不靈活等問題,發展鄉村旅遊工作還需強力推進。

二、大力發展我縣鄉村旅遊的幾點建議

發展鄉村旅遊業,有利於促進地方傳統文化發展,保護古民居、古村落等;有利於促進鄉村生態文明建設,保護良好生態環境;有利於優化產業結構,促進農村剩餘勞動力就業,增加山區羣衆收入,統籌城鄉發展,全面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

目前,我縣的鄉村旅遊還處於發展初期,應按照科學發展理念,將政府扶持、政策引導、培訓教育和市場運作等各項舉措有機結合起來,不斷推動鄉村旅遊上檔次、高效益。

(一)加強部門協作,支持鄉村旅遊發展。各級鄉鎮政府應加大力度,將發展鄉村旅遊業作爲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重要內容,統籌兼顧,合理開發,加快發展。要發揮鄉鎮政府屬地管理的主導作用,加強與交通、建設、環保、農業、林業、水利、工商、宣傳、廣電、教育、文化等部門之間的合作關係,建立鄉鎮、部門協作聯動的管理機制。

(二)科學編制規劃,合理開發資源。要根據現有鄉村旅遊資源,制訂出我縣鄉村旅遊的中長期和近期發展計劃,合理佈局鄉村旅遊景點和線路,明確全縣鄉村旅遊的板塊特色、項目重點和發展目標。要引入先進的鄉村旅遊文化理念和創意,結合美麗鄉村打造、農業產業化建設、農房集聚改造、新農村建設等工作,做好我縣國字號涉農品牌資源文章,穩步發展農業觀光型、休閒度假型、民俗文化型和美味佳餚型農(漁)業旅遊產品,逐步形成一村一品一戶一特的發展格局。要選擇一些條件好,有潛力的鄉鎮和村莊,策劃好之後率先發展,以點帶面,全面突破。同時要鼓勵支持本地企業、農戶加強對鄉村旅遊商品特別是特色農產品如金鄉同春酒、本地筍乾、席草製品、海鮮產品等開發經營,不斷延伸鄉村旅遊產業鏈,增加鄉村旅遊附加值,爲農民帶來實惠。

(三)完善投入機制,拓展融資渠道。增加財政資金投入,完善農村配套基礎設施。要創新投融資體制,爲鄉村旅遊發展提供更加有利的融資環境,尤其是要爭取金融機構的信貸資金支持。應研究出臺對鄉村旅遊提供信貸支持和資金支持的機構和個人的優惠政策,鼓勵社會資本和金融資本爲鄉村旅遊提供資金支持與信貸服務,以解決鄉村旅遊在發展初期和發展壯大的關鍵時期普遍存在的資金支持不足的難題,最大限度地支持鄉村旅遊業的發展和升級。例如,提供稅收優惠,鼓勵社會資本投資鄉村旅遊;通過財政貼息,鼓勵金融機構爲鄉村旅遊和農家樂提供小額貸款或低息貸款;通過再保險、風險貼息等方式,鼓勵政策性和商業性保險機構積極開展鄉村旅遊業保險業務,幫助農戶和相關組織化解經營風險等等。

(四)加強綜合管理,提升整體環境。一要依據鄉村旅遊特點制定標準,規範管理。要把蒼南實際與市場需求有機結合起來,制定一套便於操作的鄉村旅遊管理辦法,用來指導、規範和幫助農家樂經營者。按照現有的示範標準和星級標準加快經營戶的提檔升級,加強對遊客權益保護,規範農家樂文明友好待客行爲,以確保鄉村旅遊市場規範、有序、健康發展。二要加強培訓,提升綜合服務素質。要加強鄉村旅遊從業者的業務知識、旅遊知識和法律知識培訓,提高從業人員的整體素質和接待服務水平。特別是要有計劃地組織培訓一批鄉村特色景點導遊員,提升遊客對景點的內容感知度,促進對景點的宣傳和推介。三要加強環境保護,走可持續發展道路。良好的生態環境是鄉村旅遊能夠吸引旅遊者的重要因素,也是可持續發展的根本保證。要加快推進農村環境的綜合治理,建設整潔、衛生、和諧、優美的旅遊環境;要做好鄉村景點間的綠道、慢行道的規劃和建設,拓寬遊玩項目,增加遊客的遊玩興趣和滯留時間;要加強環境法制建設,把鄉村旅遊的發展與生態環境的保護統一起來,實現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和生態效益的有機統一。

(五)加大宣傳力度,拓展鄉村旅遊市場。一要多渠道推介旅遊資源。要綜合利用電視、網絡及平面媒體等各種渠道,全方位的開展宣傳。要創辦鄉村旅遊節目,定期宣傳蒼南鄉村美景,積極開展蒼南人遊蒼南、外地人遊蒼南活動,進一步拓寬旅遊市場,提高蒼南在外的知名度。二要以舉辦節慶活動爲抓手,加大鄉村旅遊營銷力度。要組織有關單位積極參加各種旅遊交易展覽會,舉辦富有地方特色的漁寮端午觀海節和沙灘音樂會、玉蒼山重陽登高節和炎亭海鮮美食節,四季柚、蕃茄、柑橘、五鳳茶葉等農產品採摘節,做到以節興旅,以旅促商,以商富民。三要利用區位優勢,開展精品聯合,努力拓展鄉村旅遊市場。要圍繞浙閩邊界山海生態遊的主題,加強區域聯合,營造精品線路,繼續主動與甌南閩東二省六縣(市)合作,做到優勢互補,資源共享,客源互送,共創精品旅遊線。

鄉村發展調研報告篇3

一、發展優勢

近年來,我縣休閒農業和鄉村旅遊帶動力和輻射力初步顯現,先後榮膺全國休閒農業與鄉村旅遊示範縣、湖北旅遊強縣,九資河鎮成爲湖北旅遊名鎮,聖仁堂村成爲湖北旅遊名村。據統計,已建成休閒農業旅遊景區景點106處,其中自然山水類51處,人文歷史類15處,民俗風情類12處,現代農業類28處;已發展農家樂500多家,極具規模和特色的100多家,年接待遊客量20餘萬人次。我縣發展鄉村旅遊具有獨特的優勢:

第一、適中的區位優勢是發展鄉村旅遊的良好條件。武英、麻陽兩條高速在我縣都有出口,武岡城鐵通車,羅田進入武漢1小時經濟圈,周邊2小時左右的大中城市10多個,數以千萬計的客源市場,區位和交通條件好。境內路網主幹道路全面升級改造,新建有大別山旅遊公路,鄉鄉鎮鎮和主要旅遊景點通二級公路,村村通四級水泥公路。

第二、宜人的生態環境是發展鄉村旅遊的現實基礎。我縣動植物品種繁多,是大別山植物多樣性核心區,是華中地區重要生物基因庫,也是國家重要生態功能保護區。境內山嶺縱橫、河谷幽深,雨量充沛,氣候溫和,既無嚴寒,又無酷暑,森林覆蓋率達71%,空氣中負氧離子含量極高,是名副其實的生態淨土、天然氧吧和洗肺公園,是休閒度假的勝地、養生養老的天堂。

第三、豐富的旅遊資源是開發鄉村旅遊的潛在動力。鄉村旅遊產品齊全,有板栗公園、甜柿公園、葡萄採摘園、十里荷塘、燕兒谷等農業觀光體驗園;有李家樓、登場坳、石井頭、新鋪等農業新村;有大霧山桐花、天堂紅葉、黃獅寨杜鵑、冰臼羣遺蹟等農村風景觀光旅遊點;有滕家堡明清古街、紫薇山莊等歷史文化村落;有金盆地和潘家壪的梯田,白蓮河、天堂湖水上娛樂等農業勝景。

第四、淳樸的鄉土文化是打造鄉村旅遊的發展靈魂。有勝利烈士陵園、金鳳樓、紅一軍軍部舊址、肖方故居等革命遺址的紅色文化;有河鋪吳氏孝子牌坊、墳等源遠流長的孝德文化;有板栗燉雞、吊鍋、汽水粑等羅田十大名吃的飲食文化;有以徐壽輝、萬密齋、王葆心、余三勝等爲代表的地方歷史名人文化;有手工油麪、東腔戲、畈腔等被列入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目錄的民俗文化。

二、存在的問題

我縣鄉村旅遊總體上還處於發展的初級階段,與全國其他發展較好的地方相比差距太大,主要表現在:

一是系統研究不夠。當前,我們在大別山森林公園景區景點的開發和建設上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財力,而對鄉村旅遊的產業地位重視和支持力度不夠,指導思想不明,定位不準確,特別是缺乏對如何科學規劃、突出重點、打造特色,包裝賣點、營造氛圍,如何將政府扶持、政策引導、培訓教育和市場運作等各項措施有機結合的系統研究,導致目前各自爲戰,小打小鬧,形不成氣候,打不出品牌。

二是規劃指導不力。雖然2017年制定了《羅田縣休閒農業和鄉村旅遊發展規劃》,但這個規劃沒有通過評審,論證不充分,缺乏可操作性,也沒有制定詳規。大多數開展鄉村旅遊的地方,既沒有規劃作指導,更談不上有效利用資源,基本上是自發組織,自行設計,自己建設,自主經營,甚至一哄而上、盲目開發、重複建設、無序競爭。

三是環境功能不適。農村髒、亂、差現象隨處可見,有的壪落臭氣熏天,可進入性差。有的鄉村道路不暢,又窄又陡,景點分散,遊客服務中心、停車場、廁所、標牌標識、給排水、衛生防疫、垃圾處理等公共設施極不配套;有的農家樂用餐環境和住宿條件較差,吃住行遊購娛等不可或缺的六要素差距大。有的遊客來了,有錢花不出去,想玩沒地方玩,想體驗農家生活,卻無處安身,導致老人不敢留,小孩不願留,中青年人只得走的局面。

四是體制機制不順。鄉村旅遊涉及農業、林業、環保、交通、旅遊等多個部門和機構,與新農村建設、社區發展、小集鎮建設、農業產業結構調整息息相關,由於管理體制不健全,部門和行業之間不能協調聯動,誰都管誰也不管,沒有一個權威部門來牽頭,無法協調和調動部門、鄉鎮、村組和農戶的積極性;由於缺乏相應的標準、政策和法規,許多開發和經營行爲得不到應有的規範。

五是特色打造不力。目前,只處在吃農家、住農家的基礎階段,羅田本地文化沒有得到挖掘,有的在開發鄉村文化,但沒有上升到商品的層次,提供給旅遊者的服務形式單一,缺乏拳頭產品和核心吸引物。由於經營管理人才奇缺,在景點打造、旅遊商品開發上沒有做出特色,產業鏈條過短,對鄉村發展的拉動作用不明顯。同時,由於營銷主體不明確,經營者對營銷的重要性認識不足,缺乏現代營銷理念和專業團隊,投入少且乏持續性。有些鄉村旅遊產品和景點具有一定的規模和特色,沒有經過精心包裝和營銷,知名度不高。比如瑞源、燕兒谷、十里荷塘,主要以園林和農業爲主,注入旅遊元素的意識不夠濃,呈現農旅脫節現象。

三、對策與建議

我縣的山水資源雖然很豐富,但沒有十分突出的優勢,知名度、美譽度沒有完全叫響,而發展鄉村旅遊具有非常廣闊的前景和巨大的潛力。爲此,我們建議:

(一)科學規劃。要在全面普查鄉村旅遊資源的基礎上,迅速對2017年制定的總規進行修編,並分鄉鎮、分景點制定出詳規,進行科學論證。修編時,要本着突出鄉土特色、保護與開發並重、自然美與人工美相協調的原則,做到與旅遊總規、土地利用、農業發展、村鎮建設等規劃相銜接。

同時,規劃一經論證和評審,要維護其嚴肅性,堅決按照規劃來建設,避免遍地開花、無序建設,浪費資源和投資。

要突出發展重點,樹立保護好現有的原生態資源也是政績的理念,以更前瞻的思維、更宏觀的視野、更高的定位來謀劃,可以選擇最有潛力的鄉鎮、村和景點,率先發展,以點帶面。在發展重點和發展方向上,對瑞源、燕兒谷、十里荷塘等具有一定規模和特色的,要提檔升級,打造亮點;對溫泉、冰臼羣、黃柏山、古村落等優質資源,要一次規劃到位,分步實施,分批次開發。在政策上,要給予扶持,規劃和旅遊部門要派專人指導,着力打造鄉村旅遊的核心吸引物。

(二)政策引導。成都錦江五朵金花現已成爲國家4a級風景旅遊區,每年吸引數百萬人前往休閒度假,還引發了一場全國人民考察運動。它給我們的啓示是科學規劃是龍頭、產業支撐是根本、農民增收是動力、有效融資是保障,從建設到管理,始終體現了的政府的主導作用。就我縣而言,就是要立足資源優勢,放眼全國、全省,準確定位;要理順管理體制,建立由旅遊局牽頭、相關部門配合的協調聯動機制,明確落實責任,將鄉村旅遊工作納入考覈內容,形成發展合力;要在用地、稅費、建立發展基金、財政補貼、融資等方面建立和完善政策支持體系,加大配套設施建設力度。同時,要大力招商引資,以商招商,以一些大項目吸引城市資本和工業資本,探索村民以資源入股、資金入股等形式,共同參與鄉村旅遊開發。

(三)彰顯特色。土纔是鄉村旅遊魅力所在。決不能不能搞人有我有、千人一面,而應當揚長避短,因陋就簡,就土避洋,突出自我特色。從吃來說,要發展有羅田特色的飲食業。蜀南竹海的特色是觀竹、吃竹,用竹子的附屬產品做出全竹宴的熊貓大餐,讓遊客流連忘返,值得借鑑。從住來說,黃土高原上的窯洞客店、平原水鄉的草屋茅舍、山中小寨等都可以作爲旅館,我們的農家旅館同樣可以利用鄉野民居,以現代生活設備爲內飾,與自然融爲一體。從游來說,要提高品位,提高遊客參與度,既要留得住老人,又要留得住孩子。要精心設計出能夠讓旅遊者深入農村鄉間,觀賞山水畫景,體驗民情風俗的鄉村旅遊項目。比如參與打板慄、採摘、耕作等一切農事活動,體會老米酒、篼子火、除了皇帝就是我的神仙生活,食宿農家,餐桌上能夠吃到羅田十大名吃的美食,穿街走巷,能夠聽到男女老幼傳唱羅田民歌。從購來說,要加大地方風味、工藝品、紀念品等三大系列旅遊商品的開發力度,延伸產業鏈。

(四)規範管理。要結合我縣實際和市場需求,制定《鄉村旅遊管理辦法》,規範經營行爲,確保鄉村旅遊市場健康、有序發展。要通過掛職、聘請等舉措,引進一批高層次的旅遊管理方面的專業人才。同時,要加強鄉村旅遊從業者的業務和法律知識培訓,提高整體素質和接待服務水平,特別是要有計劃地組織培訓一批鄉村特色景點的導遊;要加快推進農村環境的綜合治理,建設整潔、衛生、和諧、優美的旅遊環境,增加遊客的遊玩興趣和滯留時間;要鼓勵能人返鄉,聚合人才、資金、資源優勢,成立鄉村旅遊合作社和協會,提升管理水平和建設檔次。

(五)精心包裝。一部電影《劉三姐》能夠傳遍桂林山水,一部電視劇《喬家大院》讓人們熟知山西祈家喬家堡,一曲《納西古樂》讓人們永遠知道麗江古城。沒有文化的旅遊是沒有靈魂的旅遊,發展鄉村旅遊同樣要注入文化內涵。要打造出像成都的五朵金花、雲南的麗江古城一樣的名鎮、名村、名景。當前,重點是要做活板栗、甜柿、紅葉三大文章,激活萬密齋、王葆心、余三勝三大歷史名人。我縣素有全國板栗之鄉、甜柿之鄉的美譽,甜柿品質無與倫比,板栗漫山遍野,紅葉聲名遠揚,其開發和炒作價值遠遠超過麻城杜鵑。建議在旅遊公路沿線及景區栽植甜柿和烏桕樹,讓遊客走進羅田的山川原野,放眼滿是秋陽照彩、金果凌霜的甜柿和秋林盡染、紅葉爛漫的美景。要加強包裝宣傳推介力度,整合媒體宣傳攻勢,全方位擴大品牌效應,吸引遊客秋遊都來羅田打板慄、摘甜柿、賞紅葉。要圍繞我縣豐富的旅遊資源,選好主題,面向全國組織開展電視劇、電影、歌曲、文藝作品等一系列創作、徵集和評選活動。

鄉村發展調研報告篇4

敦煌市蘇州鎮是城郊農業大鎮,多年來爲城鄉一體化做出了積極貢獻,在農業生產和農民收入方面取得了輝煌成就。進入新的歷史發展時期後,如何進一步促進全鎮農業和農村經濟的發展,加快城郊農村經濟的發展,已成爲我鎮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根據要求,通過對我鎮郊區農村經濟發展情況的調查,報告如下:

一、蘇州鎮的基本情況

蘇州鎮位於敦煌市西郊,東有沙州鎮,西有青海石油管理基地,南有敦齊公路開發區,北有黃曲鄉。敦煌市主幹道陽關路東西交叉,新城區古城路南北貫通,交通便利,區位優勢明顯,經濟發展勢頭強勁。全鎮總面積約60平方公里,其中耕地5、2萬畝。現轄齊家橋、高太保、魏家橋、蘇州寺、板橋、武威寺、賀州堡、孟家橋、楊家堡、姚家溝等10個行政村,5783戶,21000人。__年,全鎮社會總產值預計達到4.2億元,農業總產值3.09億元

二、當前存在的問題

探索城郊農業發展模式,核心是以負責任的態度、創新的精神和務實的措施,積極解決工作中的困難和問題。根據我鎮農業和農村工作的實際情況,城郊經濟的發展還有許多方面需要加強和改進。一是在跳出農業、抓農業方面,雖然已經確立了符合實際的發展思路,但對三次產業協調發展和統籌規劃的研究並不全面,仍然存在協調性不強、統籌規劃不足的問題。受發展空間、思路、投入能力等諸多條件限制。,大規模、高質量的發展還停留在追求單位產出和單位效益的層面,綜合運用生產、管理、銷售和流通手段來提高產出效益的實用方法不多。由於受到基地、規模、市場等因素的制約,產業化發展不夠均衡。農產品大部分屬於初級加工,跳出蘇州,整合全市力量,彙集全市資源自用,沒有大的進步。第二,在提高組織化程度方面,雖然在實踐中進行了積極的探索,但對如何組織農民、如何發揮合作組織作用的研究還不到位,還存在專業化程度低、支持力度小等問題。實行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後,如何通過提高組織化程度和加強合作意識,有效克服小家庭和小戶獨力經營的生產方式,提高面對市場、進入市場、控制市場、規避市場風險的能力,走集約化、專業化、市場化的發展道路,是當前的推動。“三農”工作中必須解決的問題,也是我們實際工作中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第三,在發揮基層組織作用方面,雖然通過深化改革和加強建設得到了大力推進,但對如何加強管理、如何調動基層組織在實際工作中的積極性的研究仍不深入,仍存在基礎工作薄弱、創新能力弱等問題。面對農業和農村工作的新形勢和新任務,大多數基層幹部仍然停留在現有的心態和工作模式上。在組織農民進行產業化經營、發展現代農業、壯大村集體經濟、繁榮農村文化、維護農村和諧穩定等方面,一些農村幹部仍處於等待思想、發呆的狀態,思想觀念亟待轉變,促進發展和諧的能力亟待提高。第四,在建立和完善新農村管理體制方面,雖然按照省市的部署和要求進行了積極的改革,但在實際工作中對新管理體制的配套性、長效性和激勵性的研究還不全面,還存在體制不完善、機制不活躍等問題。

三、關於加快城郊經濟發展的幾點思考

(一)明確發展目標,走郊區城市化道路

1、充分利用郊區的區位優勢、資源優勢和產業優勢。圍繞休閒、生態、觀光、觀光農業、名優農產品積極開展項目包裝,積極開展各種相關招商活動,以有限的資源做好精細農業。

2、充分利用城郊結合部的區位優勢。建設特色農業生產基地,生產蔬菜、畜禽等副食品,振興第三產業,形成城鄉新型產業結構和城郊農村經濟體系。

3、以城帶鄉,以鄉促城。面對耕地逐年減少的現實,我們應該引導農民向城市聚集,以“城鄉一體化、共同發展”爲目標,借鑑城市管理的成功經驗,加大基礎設施建設投入,整治村莊面貌,以城帶村,以城帶村,實現城郊農村城鎮化和城郊農民市民化,使城郊農村經濟成爲城市經濟的一部分。

(二)充分發揮特色優勢,打造農村品牌效應

1、跳出農業看農業,跳出農村看農村,在種植結構上創造特色。隨着城市文明和生態文明的發展,城郊農業的功能和作用不斷擴大。發展生態農業、精品農業、旅遊農業、觀光農業、花卉農業和農業度假區已成爲發展城郊經濟的捷徑。各地可以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選擇自己的特色農業。

2、堅持在發展中有特色,在特色中有差異,在差異中創造優勢。大力發展蔬菜、水果、特色餐飲等產業,形成特色優勢和規模效應,促進城郊特色農業發展。以產業化的方式推進城郊農業,以市場爲導向,以效益爲中心,以產業化經營的方式把農業作爲產業和項目,實現企業經營、產業化經營和產業化發展。

(3)加快我市郊區經濟發展的一些做法

近年來,在快速城市化進程中,我鎮不斷總結提煉,在發展城郊經濟中形成了一些適合自身發展的思路。按照“科學佈局、擴大規模、完善功能、彰顯魅力”的總體思路,加快城鄉一體化進程,在齊家橋、魏家橋、板橋等郊區村莊發展以居住、商業、娛樂、餐飲爲主的商業服務,促進城郊經濟快速發展。

一是在齊家橋村一組開發建設高標準的酒店式公寓及配套設施,爲外來務工經商人員提供優良的居住環境,規劃建設外來人口居住服務區和勞動力市場。

二是依託當河海關線和溼地公園優勢,在齊家橋村和高太保村發展以農家客棧、農家餐飲和採摘園爲重點的農業旅遊觀光區。

三是依託北外環和東格鐵路過境,依託鐵路貨運碼頭建設,大力發展以專業市場、礦產流通和物流中心爲重點的倉儲物流配送區。

四是不斷完善基礎設施,開闢城鎮“四縱四橫”交通網絡,構建“四縱四橫”產業框架。

第一、一些建議

一是加大全市農業資源的科學整合利用。通過優化全市農業生產力佈局,建立完善的農業市場體系和完整的農業信息網絡交流平臺,全面整合全市農業生產、加工和流通力量,建立產業聯動機制,建立農產品價格預警機制,全市形成了全面協調發展的新格局。

二是加大農業和農村實用人才培養力度。圍繞培育新型農民,制定全市新農村人才建設規劃。通過實施提高新型農民素質戰略和城市人才服務農村戰略,加快城市農村實用人才、涉農專業人才和農村基層管理人才建設,爲推進新農村建設提供智力支持和人才保障。

第二、加大農村勞動力的技能培訓和品牌建設。

轉移農村剩餘勞動力是增加農民收入、加快城市化進程的現實選擇。要進一步加強農村勞動力職業技能培訓,調動社會各方面的資源和力量,提高勞動力轉移的組織化程度。

鄉村發展調研報告篇5

一、____農村現狀令人堪憂:

1____農村______的數量令人堪憂:

筆者走訪了10個農村支部(其中1000人以上的村6個,500至800人的村3個,300人以下的村子個)。這10個村共有9881人,其中成年女性2992人。黨員291人,其中______僅29人,佔黨員總人數的10%差一點,佔成年女性總數的1%還不到。由此可見,______不管是在黨員總數中所佔的比比例,還是在女性總數中所佔的比例都低得可憐。

2____農村______結構令人堪憂:

____農村______的結構令人堪憂,主要表此刻兩個方面:一個方面是年齡結構,一個方面是素質結構。從筆者走訪的這10個來看,____農村______出現嚴重的老齡化。這10個村的29名______中,30歲以下的僅有2個,30歲至50歲之間的僅有9個,其餘的18個全部在50歲以上。這29名______中,高中以上學歷的僅5個(含中專),國中學歷的8個,其餘16人均爲國小文化。

3____農村______發揮作用的現狀令人堪憂:

經過調查,筆者發現,農村______在經濟建設中,在參政議政中,在鄉風禮貌建設中都沒有發揮出特色和優勢,沒有發揮出...員的先鋒模範作用。從參與經濟建設的情景看:筆者所調查的這10個的29名______全部在家,有的務農,有的閒着。沒有一個種植能手,沒有一個養殖能手,沒有一個創辦經濟實體。從參政議政的情景看:這29名______中,有8人在村支兩委任職,有兩個鎮人大代表,沒有一個縣人大代表。從參與鄉風禮貌建設的情景來看:這29名______中,沒有一個典型例子。由此看來,我們的______,在農村這一塊,真的與普通的農婦沒有任何區別。

4____農村______發展趨勢令人堪憂:

那裏指的發展趨勢僅指兩個方面:一個方面是______隊伍的發展趨勢,另一方面是黨員隊伍中的______自身的發展趨勢。經過調查,筆者發現,在常寧比______的數量少更讓人擔憂的是______幾乎沒有發展。在筆者走訪的這10村中,__到20__年三年只發展了5個______,有5個村這三年間沒發展一個______。你說,______的數量怎樣能不少?______的年齡怎樣能不大?已經加入黨員隊伍的這一部分人又如何呢?發展趨勢很不樂觀。在這29名______中,加入組織以後,無1人理解培訓之類的繼續教育。很少有人爲提高自身素質作過專門的努力。

二、構成這一現狀的原因分析:

構成這一現狀的原因應當說是多方面的綜合性的。但我想主要不外乎以下幾點:

1、幾千年的封建思想還有一些殘餘

幾千年的“男尊女卑男主外女主內”的思想還有一些殘餘,直接導致女性參政議政的不良社會環境。筆者發現越是落後的山村,______的人數越少。____官嶺鎮林場村是一個偏僻的僅有260人的小村,女性人口近一半,全村共有8名黨員,3名村幹部,可沒有一個______,沒有一個女幹部。在這樣的小山村,人們普遍認爲從政是男人們的事,女人們從政是不可思議的。女人們自我也是這樣認爲的。

2、女性自身的不足是重要原因

由於受幾千年封建思想的影響,女性自我也存在着這樣那樣的不足。首先是思想上的原因,大多數女性從小就對政治不感興趣,從小所理解的就是“男主外女主內”、“政治是男人的世界”等這樣一些思想薰陶,因而大多數女性從小就爲自我規劃了長大了做家庭主婦的遠景,對政治不聞不問。然後是行動上對政治不關心。正因爲對政治不感興趣,因而既不要求上進,也從來不爲政治去提高自身的素質。最終的局面是即使有機會,對一些女同志來說,不是思想上不理解,就是行動上不配合,或者說素質上跟不上。

3、各鄉鎮黨委沒有足夠重視是原因之??

各鄉鎮黨委每年都要發展一、二批農村黨員,一個三、四萬人的鄉鎮每年至少也會發展50個左右的黨員,可能很少有鄉鎮要求按比例發展______。一般是順其自然。搞來搞去,一年下來一個鄉鎮就只發展那麼一、二個______,甚至一個______都沒發展。

三、解決這一問題的根本方法

要改變這一現狀,我認爲目前能夠朝這幾方面去努力:

1、女性同胞不斷提高自身素質

這是解決這一問題的根本方法。內因是變化的根據,外因是變化條件。要從根本上解決這一問題,關健要提高女性自身素質。

2、組織上予以異常關心也是解決這一問題的方法之??

如果每個鄉鎮黨委都能認真對待這個問題,在平時工作中有意識地培養一些女性向組織靠攏,發展時有意識地發展一、兩個帶動一下,這種局面將會有大的改觀。

3、婦聯組織多引導

婦聯組織的引導、培養,也是女性成長的重要催化劑。

鄉村發展調研報告篇6

市是中國優秀旅遊城市,旅遊資源比較豐富。隨着鄉村旅遊活動的深入進行旅遊者的需求層次也在不斷提高,這就對鄉村旅遊開發提出新的更高的要求。本論文總結了國內外鄉村旅遊資源評價研究的現狀和成果並結合實際情況對x市發展鄉村旅遊進行分析,指出x市發展鄉村旅遊業具有廣闊的前景。在此基礎上着重探討了x市在開發鄉村旅遊中所要注意的問題和具體的對策和措施以期達到優化地區鄉村旅遊模式帶動鄉村經濟發展的戰略目標。

一、 調研背景

當今世界全球經濟一體化勢不可擋,旅遊業發展如火如荼。據世界旅遊組織預測國際旅遊將保持不斷增長的強勁勢頭國際經驗表明旅遊業每百萬元固定資產可容納250人就業,而那些資金密集型行業每百萬元固定資產只能容納,90人就業。到2020年國際旅遊人數將增至15.61億人次,旅遊收入將增加到,2 萬億美元。在亞洲地區,特別是中國,旅遊接待人數將有一個的躍進,旅遊業發展潛力巨大,擴展空間廣闊。改革開放30年來我國的旅遊業有了長足的發展,取得了舉世矚目的發展成就。但與世界上旅遊業發達的國家相比我國的旅遊資源優勢還未得到充分發揮旅遊產品還不夠成熟要使旅遊資源及形成的旅遊產品更具有吸引力就需要對旅遊區的旅遊資源進行合理的開發和規劃。鄉村旅遊現在已經成爲推進城鄉基礎設施和城鄉生態環境建設的新載體,幫助農民增收致富的新渠道,促進農村經濟結構調整和特色經濟發展的新動力轉移吸納農村剩餘勞動力的新途徑,提高農民素質、加強農村精神文明建設的新形式,其發展對於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促進人與自然和諧相處、人與社會和諧相處都具有重要意義,是全面落實科學發展觀的一種有益嘗試和實踐。從農村來講鄉村旅遊的發展優化農村經濟結構促進了新農村的建設。從旅遊業發展的角度看它拓展了旅遊資源豐富了旅遊產品刺激了旅遊消費。因此鄉村旅遊在整體上增強了旅遊業的綜合效益,有利於促進城鄉社會經濟的和諧發展。

x市地處盆川山地、平原和丘陵的過渡帶,地勢高差懸殊自然景觀和人文景觀豐富,又位於寶成鐵路和108國道的要道,歷來是川北的主要通道,不僅擁有豐富的高質量旅遊資源而且有優越的區位條件發展旅遊有得天獨厚的有利條件。然而旅遊業是包括行、遊、住、吃、購、娛、通訊等要素的綜合產業豐富的旅遊資源並不能代表發達的旅遊業,要提高它們的整體利益,必須有計劃地推出讓旅遊者可接受的旅遊產品系列,合理規劃並組建與之相適應的管理和實施機構,佈置增加旅遊收益的措施和途徑,保護自然和人文的旅遊資源維持旅遊可持續發展。然而x市的鄉村旅遊發展存在遍地開花、良莠不齊、特色不顯、內容不豐、規範不力、服務不周、規模不大、品牌不響等諸多問題。本文通過對x市鄉村旅遊資源的分析,在完善x市三大旅遊發展區功能的基礎上初步提出x市鄉村旅遊發展戰略。

二、 調研的目的與意義

隨着城市化進程的加快越來越多的人長期生活在高樓林立、喧囂擁擠、空氣污染、景觀呆板的城市中,遠離幽美舒適的自然環境,加之生活節奏不斷加快,社會競爭日益激烈,使得城市生活缺乏生趣,許多人產生了到安靜、優美、潔淨、開闊的環境中去感悟大自然、放鬆身心的強烈願望。鄉村旅遊的發展,不僅充分利用了農業資源,豐富了旅遊產品結構,增加了旅遊供給,滿足了城市居民週末休閒度假的旅遊要求,也對促進農業產業結構的調整,提高農民收入水平,消除城鄉二元化結構,推動城鄉一體化進程,實現農村社會整體進步,具有重要意義。目前,綿陽鄉村旅遊發展非常迅速,村民參與積極性很高,都渴望能從旅遊發展中得到實惠。

三、 國內外鄉村旅遊的起源、產生與發展

歐洲的啓蒙運動促成“自由、平等、民主”的資產階級價值觀產生。三次科技革命解放了生產力,推動了社會的進步,將人類從繁重的勞動中解脫出來,增加了閒暇時間。由於交通運輸業的發展,改善了鄉村的通達性,加之人們收入的增加?旅遊不再是少數貴族的專有享受,而是成爲越來越多人可以享有的產品,旅遊迎來了它的 “大衆消費”時代。??

20世紀70年代,鄉村旅遊在美國和加拿大得到蓬勃發展,顯示出強大的生命力和巨大的發展潛力。80年代以來,世界範圍內的“綠色運動”推動了鄉村旅遊的發展,使其成爲現代旅遊者可持續旅遊行爲的重要選擇。??

我國的鄉村旅遊興起於20世紀80年代末90年代初,鄉村旅遊的發展是我國農村產業結構調整和城市化進程加快的結果,同時也是在我國特殊的旅遊扶貧政策的指導下應運而生的。據不完全統計,我國從南到北涉及觀光農業這一主題的開發項目累計投資達30億元以上。

四、 大力發展鄉村旅遊的意義

一是對於旅遊業本身而言,可減輕旅遊熟點的環境壓力。二是豐富了我國旅遊產品的類型和內涵。三是鄉村旅遊爲優化農村產業結構和農業產業化的發展提供了契機。四是滿足城市旅遊者迴歸自然的願望,滿足了旅遊者多元化旅遊需求。五是對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而言,鄉村旅遊促進農村經濟發展。改善農村生態環境質量。六是對傳統鄉村的景觀與文化完整性保護而言居民會主動地承擔起保護傳統鄉村景觀的責任,看他們也能從旅遊者的重視中找到對鄉村傳統文化的信心,潛移默化地也會發現鄉村生活和文化的價值。七是對城鄉融合而言,對於成功的鄉村旅遊業來說,一方面,是要讓旅遊者通過完全的鄉村體驗,實現心靈和身體的放鬆,親近、愛護自然,尊重不同文化,並最終發現、認識傳統文化和生態價值的重要性。另一方面,也要讓旅遊地居民因旅遊收益而爲自己所擁有的自然環境和獨特文化而感到自豪,並學到許多來自城市的知識、觀念和文明生活習慣。

鄉村發展調研報告篇7

近年來,隨着農村經濟發展步伐的加快,我鄉農民專業合作經濟組織應運而生,並在鄉黨委、政府的引導和大力支持下發展壯大,它在解決農民增收、提高農民整體素質、推進農業產業結構調整等方面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然而,我鄉農民專業合作經濟組織在發展壯大過程中也面臨着許多困難和問題,需要進一步總結經驗,不斷加以改進和完善。

一、我鄉農民專業合作經濟組織的現狀

截至20__年9月底,我鄉現有農民專業合作經濟組織13個,其中專業協會9個(古坊鄉茶葉協會、上坊村茶葉協會、下坊村茶葉協會、古坊村茶葉協會、前進村茶葉協會、王程村茶葉協會、上坊村茭白專業協會、古坊村茭白協會、王程村高山蔬菜協會),專業合作社4個(__縣古坊高山蔬菜種植專業合作社、古坊清源茭白專業合作社、__縣上坊茭白專業合作社、__縣互助種植專業合作社),共有會員(社員)近千人,帶動農戶2100戶。

二、我鄉農民專業合作經濟組織的作用

(一)增加了農民收入。經調查凡是加入農民專業合作經濟組織的農戶收入都高於非成員農戶的收入。截至20__年9月底以茶葉協會爲主當年銷售幹茶39噸,銷售產值420多萬元,增收近80萬元;古坊蔬菜(蔬菜品種以茭白和芋頭爲主)全部是通過協會和合作社銷售,20__年度共銷售蔬菜4300噸,實現產值1032萬元,增收近130萬元。

(二)提高了農民組織化程度。改革開放後,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給農村經濟帶來了活力,但它很難適應新形勢下規模發展的需要,農民專業合作經濟組織應運而生,將一家一戶分散經營的農民組織起來,按照市場需求開展規模化生產、專業化經營、系列化服務,引導同業農民有序地進入市場參與競爭,並積極發揮大戶示範引導帶動作用,逐步將土地經營轉化爲集約化、生產模式轉化爲企業化,克服了種植和經營規模過小的劣勢,從根本上改變了分散農戶在市場競爭中孤軍作戰的局面,增強了產品在市場的競爭力和抵禦市場風險的能力,有利於形成品牌效應和規模效益。

(三)提高了農民素質。通過參與合作經濟組織的建設和管理,廣大會員在掌握科技、分工協作、組織管理、市場營銷以及民主決策等方面得到了實踐的鍛鍊,從而提高了他們的合作意識、科技意識、民主意識、市場意識,使他們自我組織、自我服務、自我管理的能力和自負盈虧意識得到進一步提高。

(四)促進了農業產業結構調整,加快了農業產業化進程。農民專業合作經濟組織依託當地資源和產業發展情況,把農民組織起來,圍繞主導產業從事生產、加工、銷售等經營活動,從而有效地促進當地產業的發展壯大,推進農業產業結構調整,促進農業向規模化、特色化、專業化發展。上坊村茭白專業協會20__年成立時基地面積只有400畝,到20__年已帶動全鄉五個村1000多農戶發展茭白3000多畝;古坊高山蔬菜種植專業合作社20__年試種芋頭成功,20__年種植面積已擴大到1600畝,茭白和芋頭收入已成爲古坊農民增收的重要組成部分。

(五)爲推廣標準化生產,打造品牌農業奠定了基礎。農民專業合作經濟組織通過科技示範、組織培訓等多種形式,推廣新型實用技術,極大提高了農民的科學意識;根據市場需求和市場準入條件,對農戶實行產前、產中、產後統一服務,爲培育特色產品、打造品牌產品奠定了基礎。上坊村、古坊村茭白協會和__縣古坊高山蔬菜種植專業合作社、古坊清源茭白專業合作社、__縣上坊茭白專業合作社、__縣互助種植專業合作社嚴格按照“統一安排供種和栽插時間、統一施肥、統一植保、統一品牌和包裝、統一質量標準、統一銷售和結算”的模式運作,實現“風險共擔、利益共享”,有力推動了蔬菜產業快速健康發展,確保了產品綠色、有機、無公害,確保了食品安全,確保了產品有序上市銷售,古坊產出的的蔬菜以優良的品質、純正的口感暢銷武漢、南昌、九江等大中城市,下坊村茶葉協會的“長嶺蘭芽”成爲我省農產品著名品牌,連續三年獲得“中茶杯”全國評比一等獎、特等獎後,被授予金獎。

(六)提高了農產品抗風險能力。在農民專業合作經濟組織的帶動下大都有固定的銷售渠道,一般還有合同約定,一旦市場出現變化,能夠使成員的損失降到最低程度。

(七)推進了和諧社會建設。農民專業合作經濟組織實行自我決策、自我服務、自我發展、自負盈虧,不僅農民的生產經營自主權得到了肯定和尊重,而且政府可以騰出更多的精力抓配套服務,進一步密切了黨羣、幹羣關係。會員在生產經營過程中即使遇到了一些困難和問題,也主要通過內部進行協調解決。同時一些農民專業合作經濟組織內部通過開展有效的對口幫扶,帶動貧困戶發展生產,走共同富裕的道路,使會員之間的關係更加密切。

三、我鄉農民專業合作經濟組織運行中存在的困難和問題

(一)農民專業合作經濟組織發展資金籌措難。政府雖大力支持農民專業合作經濟組織發展,但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農民專業合作經濟組織仍處於弱勢地位,承擔着較高的市場風險和運營成本。在財政扶持上,儘管政府安排了部分專項資金扶持發展,但還是杯水車薪。在信貸支持上,農民專業合作經濟組織向信用社貸款只能以農戶個人的名義得到小額信用貸款,且利率高、期限短,在產前、產中農民專業合作經濟組織只能靠個人集資來維持運轉。

(二)宣傳推介力度不夠。古坊地處偏僻的山區,交通不便、信息不暢,導致與外界聯繫不密切,合作經濟組織資金經費又十分有限,產品包裝檔次低、宣傳推介不到位,外界不知道或不瞭解我們的產品,造成了產品品位高價位低。

(三)科技投入亟待加大。古坊外出務工人員較多,在家的農民大多爲老弱婦幼,文化程度相對較低,而培育新品種,提高農產品的品質和質量,必須具備一定的文化知識,而農技部門提供的服務難以滿足農民全方位需求,因此必須加大科技投入,加大培訓力度,增強農民的科技意識,培養出一批有文化、懂技術、會經營的新型農民。

(四)運作機制不規範,發展壯大難。我鄉農民專業合作經濟組織雖都建立了規範的章程,但難嚴格按照章程運作,處於鬆散半鬆散狀態,在蔬菜栽插時間安排、病蟲害防治、產品包裝、產品質量標準和銷售等方面雖有“六統一”的要求,但合作社和協會沒有硬性措施約束,很難達到理想的目的,由於利益鏈接不緊,產權關係不明,加上農民的合作意識較差,只看到眼前利益,有利就加入,無利就退出,合作組織的盈利都分光沒有積累,很大程度上制約了合作經濟組織的進一步發展壯大。

四、我鄉農民專業合作經濟組織進一步發展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

(一)基礎設施建設步伐需加快。古坊是嶽西重點的茶葉大鄉,但目前生產茶廠是個數多、單個生產量小且標準低,產品難以上規模上檔次、競爭力不強,需要政府支持新建一個規模大的高標準茶廠。我鄉蔬菜是以茭白和芋頭爲主要品種,尤其是茭白是水生蔬菜,在生產過程中需要定時定量向田間供水,對水利設施灌溉要求嚴格,目前我鄉的水利設施很難滿足需要,需要政府加大對水利基礎設施的投入,靠合作組織自身無法解決。

(二)蔬菜品種尤其是茭白亟待更新或改良。由於農民專業合作經濟組織缺乏技術力量和資金,難以開發新品種,目前茭白單產不高,必須更新品種或因地制宜進行提純復壯,努力提高單產和品質。

(三)蔬菜無深加工企業,儲藏和運輸瓶頸亟待突破。古坊區位劣勢明顯,交通不便,無加工企業,有時蔬菜很難在當天運出或市場銷售不暢時,目前已建的冷凍庫存量小無法保證庫存量,因而導致產品品質下降,造成銷售收入降低。因此必須發展加工企業走農產品精深加工之路,或再建規模更大的冷凍保鮮庫以調節市場。

五、加快農民專業合作經濟組織發展的建議

(一)完善優惠政策,推進加快發展。一是加大財政支農資金投入,支持新建一個規模大的高標準茶廠,改善水利基礎設施,繼續實施蔬菜包裝袋補貼,引進蔬菜新品種和進行品種改良;二是加大信貸資金支持力度,農村合作銀行要積極探索建立農戶貸款新機制,評定信用等級,合理確定信用額度,簡化審批手續,縮短審批時間,爲羣衆提供快捷服務。

(二)培育新型農民,保障全面發展。建議把對農民專業合作經濟組織成員的培訓納入新型農民培訓計劃,安排專項經費由鄉組織分層次對基層幹部、組織成員和農民進行理論和現場實地培訓,努力提高廣大農民的整體素質,同時利用各類媒體加大宣傳力度,樹立先進典型,在全社會形成鼓勵支持農民專業合作經濟組織發展的良好氛圍和環境。

(三)建立健全各種機制,實現規範發展。要健全服務機制,把服務滲透到產前、產中、產後的各個環節,形成功能齊全的服務體系;要健全內部保障機制,執行好章程和相關制度,實行規範管理;要把農民專業合作經濟組織的基本情況、運行狀況進行公開,處理好合作經濟組織與農戶的利益分配關係,確保羣衆和會員的合法利益不受侵犯,使更多的羣衆瞭解、支持、參加、創辦專業合作經濟組織。

(四)加強指導和服務,確保健康發展。必須正確處理好政府與農民專業合作經濟組織的關係,加強指導和服務,要堅持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不能影響農民自主經營權,不能改變財產關係;要堅持農民“入會自願、退會自由”和“民辦、民管、民受益”的原則;要堅持依託當地資源和主導產業,多種形式發展合作組織;要堅持以服務爲宗旨的原則,大力幫助農民專業合作經濟組織解決發展中遇到的具體困難和問題,引導和促進專業合作經濟組織健康快速發展。

鄉村發展調研報告篇8

隨着農村父母離鄉進城打工、經商人數的增多,農村兒童留守農村而無人照管的人數也在不斷增多,調查顯示:我國有1.2億農民常年在城市務工經商,產生了近20__萬留守兒童,其中14歲以下佔86.5%.他們失去父母庇護,身心、學習、成長都面臨着失管、失教和失衡,由此引發了諸多社會問題,同時,也引起了社會各界對這個羣體的關注。20____年8月底到20____年6月底,我們到了鎮雄縣場壩鎮摩多國小進行爲期接近一年的頂崗實習支教生活。在這段時間中,我們在平時休息的過程中走訪了一些家庭,對農村留守兒童也有了一頂的瞭解!結合此次調查,現對農村“留守兒童”問題的現狀、成因及對策,提出如下調查意見。

一、基本概況

我們實習的地方是相對較貧困的農村地區。這個地方生活條比較艱苦,自然環境也較爲惡劣,人民的生活水平不高,很多人爲了改變這中現象,在社會經濟日益發展的今日,年輕人紛紛外出到沿海發達地方打工。在這些外出打工的年輕人中,有很大一部分是“上有老,下有小”的這一類型!年輕人外出大工就把家裏的孩子留給父母和親戚來照顧!這就是大部分“留守兒童”的來源!

我所教的班有96個學生,其中就有30多個孩子是“留守兒童”。這些孩子差不多都是班裏的問題學生!學習成績普遍偏差、作業常常不按時完成、有孤獨感和失落感的傾向,不願與其他同學和小朋友交流、有嬌縱、任性等壞脾氣。

二、農村留守兒童存在的主要問題及原因

我們在調查中發現這些孩子由於父母長年在外務工,留守在家由祖父母、外祖父母或其他親戚朋友作爲臨時監護人,由他們照管孩子的一切,當然其中還存在家中無人看管的現象。根據留守兒童家庭狀況,家庭環境及臨時監護人的文化素質,年齡等諸多因素的影響,留守兒童問題主要有以下幾種類型。

(1)無能爲力,只管“吃”的放縱型。

這部分兒童主要是在那些生活條件差、監護人監護本事低的家庭。這些人羣年老、體弱、文化低、見識少、負擔重。他們由於家境不富有,在家得種一大家人的田地、餵養豬牛等,他們天天忙於農活,根本就無暇顧及孩子了。他們僅僅對孩子煮煮飯、洗洗衣而已,異常到了農忙季節,連吃飯都顧不上,很多孩子就得自我煮飯或捱餓。許多孩子還承擔起家裏全部家務事,有時,連幾歲地孩子也得下地幹活兒。至於如何教育孩子,對於“聽話”的孩子很滿意,不聽話的孩子只是說說而已。關心學習更無從談起。對於孩子心裏想的什麼需要什麼有什麼感受都一概不知或是根本沒想到要關心。其實,這一現象在留守兒童家庭裏普遍存在。他們的父母忙於掙錢,自我和祖父母忙於農活、家務,對自我的教育、成長都無人關心,使自我本應得到溫暖、關愛的童年變爲“早熟的大人”。

(2)隔代教育,只顧“給”的溺愛型。

很多留守兒童都是獨生子女,父母不在家,由公公婆婆看着。由於代溝所致,爺爺奶奶更心痛孩子,在家裏各方面都給予“關愛”,常常是孩子要什麼就給什麼,寧願自我吃苦受累,不吃不喝,也要讓孩子玩好、吃好,對於生活細節不予指導或誤導。出現了問題往往是包庇、慫恿,嚴重的說說而已。這樣,孩子養成了嬌氣、任性,習慣以自我爲中心,缺乏互助互愛體驗,怕困難、怕挫折。於是孩子受家裏人的寵愛,家庭教育的艱鉅性由此加大。寵壞的孩子越來越不“聽話”,經常對人無禮貌,喜歡惹是生非,學習懶散。

(3)寄居他家,無法管的放縱型。

農村留守兒童中,有一部分孩子是被父母寄養在親戚家或朋友中的。被寄居的孩子總有一種寄人籬下的感覺,因爲他們畢竟不是和自我的親人一齊生活起居。他們中有一些人總感覺在親戚家裏畢竟沒有在自我家裏那樣自由,束手束腳的,看起來膽小怕事,很本份,但一旦離開了親戚,就像老鼠離開了貓,他們就無法無天了。也有一些孩子膽子很大,親戚根本管不住,有的能夠跟親戚頂撞,親戚稍微說重了,就懷恨在心或是逃離出走,使得親戚無可奈何而不敢管教,就只能放任自流了。

所以,這個羣體的孩子通常出現以下幾個方面的突出問題:

1、學生成績不佳,在校表現不優。進入學齡階段的兒童一天的大部分時間是在學校度過,其主要任務是學習:學會求知,學會生活,學會做人,學會創造。但據調查,農村留守兒童羣體中,國小階段的學習興趣還比較濃,學習成績和在校表現都還較好,優秀的也不少。但到了國中階段,情景就發生了變化,極少的留守兒童能表現爲優秀,我們調查中發現,國中留守兒童中學習成績和在校表現都優秀的不到10%,良好的不到30%,學習和生活習慣都很差且行爲出現問題的兒童卻佔了近30%,並且在所有“問題兒童”中,留守兒童佔80%。

2、親情缺失嚴重,心理髮展異常,。青少年期是個性發展和構成的關鍵時期,父母的關愛、良好的家庭環境和教育對青少年個性的健康發展起着無法替代的作用。可是,農村留守兒童們由於其父母長時間不在身邊,家庭的“缺陷”使留守子女無法享受到正常的親情關愛,生活中的煩惱無法向親人傾訴,成長中的困惑無法得到父母的正確引導和鼓勵……久而久之,無助感,失落感和被遺棄感逐漸構成,嚴重影響着留守子女心理的健康成長。調查中,我們發現絕大多數留守兒童與父母很少見面,缺少溝通。其中,與父母見面半年一次的爲53%,一年一次的爲44%,兩年一次的有3%,還有一個孩子的父母雙雙外出六年未曾回過一次家。農村留守兒童在個性心理上表現極爲異常,有這樣兩種典型“症狀”:一是性格內向、孤僻、自卑、不合羣、不善於與人交流;二是脆弱、脾氣暴躁、衝動易怒。

3、父愛母愛失常,孩子志向模糊。外出務工的父母由於長期不在孩子身邊,內心往往會出現一種愧疚感,加上在外打工,經濟較爲寬裕,對這些孩子生活的經濟支付本事較強。所以,他們往往對孩子採取物質補償的方式來表現自我對孩子的全部的愛,孩子要什麼就能夠十分輕易的得到什麼,從不遲疑也從不打半點折扣。這種愛的方式,在兒童的心理邊逐漸構成了兒童的“金錢萬能”的價值觀和“逍遙享樂”的人生觀。他們沒有任何勤儉節儉與艱苦奮鬥的概念,沒有人情味,沒有正確的取向與人生取向。

4、家庭教育缺失,越軌現象嚴重。家庭教育是人生所需全部教育中不可缺少的一個重要方面,家庭教育最早最直接地影響着青少年的成長健康與否。我們調查中發現,農村留守兒童由於缺乏父母的有效監管,生活習慣和行爲習慣都不好。在家裏,他們不講求個人衛生,早上不洗臉漱口就吃飯,晚上不洗腳洗澡就往被子裏鑽;在學校,他們的學習沒有計劃,沒有興趣,拖欠或不交家庭作業現象嚴重,不遵守校紀校規,自由散漫,遲到、早退、曠課現象經常發生。在社會上,他們缺乏禮貌待人的常識,他們中抽菸的有,賭博的有,打架的有,酗酒的也有,沉迷於網吧的更是不乏其人,還有談情說愛的,有些甚至還發生了性行爲。在未成年人的生理和心理沒有發育完全之前,對社會上的各種複雜、不良現象缺乏足夠的確定力和抵抗力,需要正確的引導和教育,而留守家庭一般都卻無法給予,從而導致留守子女極易產生犯罪和越軌行爲。

留守兒童問題出現的主要原因有:

1.監護人自身因素有欠缺。一是職責意識不強。在除父母外的監護人眼裏,認爲孩子的父母不在身邊,不能對他們要求太嚴格,應對孩子更多的愛,否則會使孩子產生扭曲心理,覺得不是自我親生的父母到底不明白疼愛自我。二是監護職責不明確。監護人往往從身體健康方面研究問題,重吃飯穿衣輕學習教養;重身體健康而忽視心理健康和全面發展;關心兒童在學校和家裏的表現;忽視兒童良好行爲習慣的養成。三是監護精力跟不上。由於監護人大多數是老年人,年紀較大,有的甚至同時要監護幾個留守兒童,放在每個留守兒童身的精力就不夠。再加上自我身體狀況差,本身需要人照顧,所以對留守兒童的教育只能是心有餘而力不足。四是監護人自身素質較低。他們不明白從心理上來照顧兒童,不明白從法律、安全、衛生知識等方面教育他們,也不能在學習上給予幫忙和指導,從而使留守兒童的教育從根本上就失去了重心。

2、農村經濟社會發展滯後。當今,一方面全社會經濟的飛速發展,另一方面農村的經濟社會發展卻相對滯後,尤其是邊遠山村。所以,農民不得不想辦法改善家庭經濟生活條件,讓自我孩子擺脫這種祖祖輩輩都無法擺脫的困境。當最基本的生活問題都無法解決時,他們只能選擇進城務工賺錢來養家餬口,從而使兒童在不完整的家庭中成長,在流動--留守--流動的變動中長大。所以,我們認爲,農村經濟社會發展滯後是造成那些留守兒童問題的最根本的原因。

3、家長缺乏家庭可持續發展觀念。我們經過調查發現,農村留守兒童的家庭雖然經濟不富裕,但也不至於窮困潦倒、無處安身,他們大多是能夠在家鄉經過辛勤勞動來維持家庭正常生活的,而他們卻追求快速改善家庭生活,追求給孩子成長供給充實的經濟支持,不惜拋家棄子,離鄉背井而進城打工。他們唯一的收穫就是讓他們感到滿足的紙幣,而他們失去的是家庭的親情,犧牲的是子女的前途,造成的是越來越多的、越來越嚴重的社會問題。所以這些都是他們用金錢無法買到的,更爲可怕的是使得自我的家庭得不到正常的發展。

4、複雜的社會因素難辭其咎。由於家庭生活的不完整,留守兒童過早過多涉足社會的各個方面,但由於其天真幼小,無法正確處理來自社會各方面的紛繁複雜的社會信息與狀況,分不清是非曲折。所以,網絡遊戲、色情影像、黑社會勢力等等,在他們幼小的心靈上構成了深刻的印象,他們把一些與社會和道德格格不入的東西當作時髦去追求,當作偶像去崇拜去效仿,把黑的當成白的,把對的當成錯的,進而使他們在自我心理髮展上存在很多的不健康的甚至是錯誤的東西,存在許多的困惑與問題。比如,抽菸酗酒好爽,奇裝異服好酷,哥們義氣拔刀相助是英雄,談情說愛老婆老公成必須品,等等一切,是大多數留守兒童的身上都存在的問題。這樣的社會環境也給社會自身留下了很多的不安全隱患。

社會因素中還有一個不可忽視的方面就是:歧視農民工子弟。由於存在部門利益至上的緣故,各級政府已經制定的有關進城農民工子弟在其父母工作地理解同等教育的政策不能落實,進城農民工子弟無法享受與當地兒童同等理解教育的權益。

三、思考與提議

當前,農村留守兒童的問題不單是外出務工人員的家庭問題或者是留守兒童自身的問題,更是一個全社會都不容忽視的綜合性問題;不單是一個留守兒童的教育問題,更是一個其自身全面發展與健康成長的問題;如果得不到及時關注和解決,家庭與社會都將會爲此付出沉重的代價。所以,各個家庭、整個社會乃至各級政府都應當站在構建和諧社會的高度來認識這一問題,以人的生存與發展爲本,採取有效措施,進取穩妥地加以解決。我們調查組從近期和長遠兩個方面提出我們的提議。

鑑於目前留守兒童羣體客觀存在的現實,我們提議近期解決留守兒童問題應當從下頭幾個方面採取措施:

1、建立健全留守兒童工作機制。關愛留守兒童工作是全社會的一項系統工程,需要全社會的參與和努力。建立以市、縣(市、區)、鄉(鎮)政府爲主相關部門共同參與的工作職責制,縣(市)、鄉(鎮)政府成立“關愛留守兒童工作”領導小組,制定“關愛留守兒童工作”行動計劃和具體措施,實行屬地管理爲住的原則,將留守兒童工作納入對縣(市、區)、鄉(鎮)政府全年工作考覈目標,構成政府、學校、社區、家庭、鄰里多方協同推進的工作格局。

2、完善和落實相關法律政策,保證農民工子弟在工作地享有同等受教育權益。各級政府要進一步完善進城務工農民工子弟在工作地理解教育的制度和機制,使農民工子弟在其父母工作地真正享有同當地兒童同等的受教育權益。對已有的政策在實施過程中要加強監督和落實,不要紙上寫的“同等”,實際操作中人爲地製造各種障礙。享受均衡的現代教育,是每一個孩子包括農村孩子應有的權力,也是我國政府的總體教育目標。同時,要改革學籍管理方式,爲異地農民工子弟建立流動學籍,要取消異地學生必須回原籍地參加會考、大學聯考等制度,要取消各種名目的借讀費、建校費、捐資助學費,最大限度地降低進城農民工子弟在其父母工作地入學的門檻,保障其享有與當地兒童相同的理解同等教育的權益,使長期在外務工的父母能把孩子帶在身邊上學,從源頭上減少或消除留守兒童羣體。

3、培養和扶持以民間組織爲依託的農村留守兒童服務機構。在農村留守兒童問題無法從根本上得到解決之前,各級政府應當經過政策引導,鼓勵民間資金和社會力量興辦留守兒童服務站等多種形式的託管服務機構,利用社會優質資源(如優秀退休教師等),切實爲農村留守兒童供給高質量的健康成長服務。

4、下大力氣優化兒童成長的社會環境。改革開放以來,我們國家的社會經濟取得了飛速發展。但與此同時,很多的社會矛盾也日益加劇,使得年輕一代成長的社會大環境在不斷惡化。所以,各級各部門必須下大力氣從小事抓起,嚴肅治理在不斷惡化的社會環境,嚴厲打擊破壞兒童成長環境的人和事;報刊、廣播、電視、互聯網等大衆媒體要圍繞關愛兒童尤其是留守兒童成長的主題,一方面宣傳“以人爲本”“兒童優先”“爲國教子”“以德育人”等新觀念新風尚,另一方面用進取的健康的題材武裝青少年一代的頭腦,引導他們正確辨別是非,引導他們積極向上生活、學習和做人。

然而,要從根本上解決農村留守兒童問題需要全社會,尤其是各級黨委政府的領導幹部,堅持以人爲本,樹立科學的可持續的發展觀和政績觀,努力構建真正意義上的和諧社會。

我們必須全面加快新農村建設進程。發展農村經濟,提高農村人口素質是解決農村留守兒童問題的根本途徑。目前,新農村建設能夠說是熱火朝天,農村正在發生着“翻天覆地”的變化。可是,很多新農村建設的示範村、示範片都是在基礎較好的地方錦上添花更上一層樓的新型政績工程,真正基礎差經濟落後的地方卻無人問津,能夠說是從未盼到過高級領導的“現場辦公”,致使新型落後地區在產生,新的不和諧在構成,致使種地方的農民不得不繼續經過進城打工的途徑來維繫家庭的生存,從而導致留守兒童羣體和留守兒童問題有增無減。所以,落實黨中央的加快新農村建設任務,我們應當堅持全面發展觀,不僅僅“錦上添花”,並且“雪中送炭”;不僅僅注重修道路建樓房,並且重視辦好教育提高人口素質;不僅僅發展經濟提高收入,並且關注民本民生優化社會環境。總之,就是要建設全面和諧的新農村,最終實現從根本上解決農村留守兒童這一重大社會問題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