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簡歷模板館>實用文>演講稿>

與文明美德同行演講稿

演講稿 閱讀(2.16W)

尊敬的評委、親愛的同學們:

與文明美德同行演講稿

大家上午好!今天我演講的題目是《與文明美德伴同行》。

中國是文明古國。中華民族是一個講文明,守美德的民族。幾千年來,中國人帶着文明,揹着美德前行。可是在日益豐富的物質世界裏,有些人的行爲規範卻漸漸隱退,古老的傳統在光怪陸離的霓虹燈的閃爍中漸漸消逝,道德良知也退出我們的視線,以致我們善良的心靈每天都含着淚傷心的遊走。在失望、痛苦、孤獨中,人們不禁發出強烈的呼喚:文明在哪裏?美德在何方?

有位記者訪問一個獲國際大獎的科學家。記者問:“教授,您人生最重要的東西是在哪兒學到的呢?”教授不假思索地回答:“在幼兒園。在那裏,我學到了令我終身受益的東西。比如說,有好東西要與朋友分享,謙讓,吃飯前要洗手……”教授的回答引發了我們深深的思考。其實,我們完善自己的文明修養也一樣,並非一定要有什麼了不起的舉措,而是要從身邊吃飯、洗手這些小事做起,養成文明的習慣,使文明的觀念貫穿於我們的一舉一動。

大家還記得六尺巷的故事吧。清朝康熙年間文華殿大學士兼禮部尚書張英的老家人與鄰居吳家在宅基的問題上發生了爭執。 兩家誰也不肯相讓。由於牽涉到張大人,官府和旁人都不願沾惹是非。張家人只好飛書京城,讓張英打招呼“擺平”吳家。張英大人閱過來信,只是釋然一笑,揮起大筆,寫下一首詩。詩曰:“千里傳書只爲牆,讓人三尺又何妨。萬里長城今猶在,不見當年秦始皇。”家裏人見書信,立即動員將圍牆退讓三尺。張家的忍讓行爲,感動了鄰居,他們也把圍牆向後退三尺。“六尺巷”由此而來。張英的寬容、忍讓化解了矛盾。這一舉動也成爲後人的美談。

包容忍讓、平等待人、自強不息、立志勤學等,作爲一種美德,在我們古代已經提倡了,但真正能做到的人並不是很多,尤其涉及到自己切身利益的時候。心胸寬廣、放眼遠處、恭謙禮讓的人無論在何時都是受人尊敬的。在物慾橫流,爭名於朝、爭利於市的今天,提倡這種美德,似乎更有必要。

事實上,文明美德猶如一泓清泉,可以陶冶我們的性情,滋潤我們的心靈。文明美德是一位熱情的嚮導,不僅指引我們前進的方向,也給我們溫暖和力量!文明美德是一位真誠的朋友,不僅讓我們擁有愉快的心情,也給我們戰勝困難的信心和勇氣

朋友們,讓我們傳播文明,踐行美德,與文明美德結伴同行!

20XX年4月1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