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簡歷模板館>面試>外企面試>

外企面試經歷與哲學式的分析

外企面試 閱讀(2.15W)

碌碌忙忙,一個月的求職路,磕磕絆絆,無論如何,活了過來。身不強力不壯,勇氣可嘉。

外企面試經歷與哲學式的分析

人生一夢,夢醒便休;終日碌碌,所謂何由?真是不懂!權當是勞碌命的典範。

網投的簡歷不多,當然回覆的更少,掐來算去,一共6個,還和大順沾邊。想談談我對職業的看法,和一些喜歡人事的Like Susu,作城市獵頭的Like Bonnie,有換工作意向的Like Purple, Ron,和即將走上社會的朋友Like David分享。

第一個被召喚去的是德國實業公司Rehau as Marketing Assistant。一直有想法去外資實業公司市場部鍛鍊一下,想經歷實實在在的價值鏈流程和市場操作,總之一廂情願地想做個Insider。諮詢畢竟是Outsider,於我而言......面試當天,沒有經過人事面試,直接面向市場部總經理Mr. Yang。很開心,極放鬆的一次對話,完全不在於愣愣考覈;相反,我們談起了對職業的思考和選擇,談起了諮詢行業。我理解到:年輕的他是站在一個求職者的立場展開這次對話的,無架子,超平和,思考者。我始終用“對話”代替“面試”,因爲沒有“試”的成分。

他說:“我也經歷過幾次跳槽。跳不外乎兩種情況:第一種,是金子,沒亮;第二種,不是金子,亮不了。”我不知道這話是不是絕對,是不是根源root。但是之前和David Too的聊天曆歷在目,也和跳有關。David Too現在已經是思科Cisco的亞太區人事總監,新加坡人,Congratulations!

David: Vivien, do you know why people leave their company? What's the motive behind that?

Vivien: (亂講一氣) Blahhhhhh, do you think?

David: Hey, have you ever read the book First, Break All the Rules (by Marcus Buckingham and Curt Coffman)?It says: You join a company, but leave your direct boss. Think about that!!!

Vivien:t be!

不知道這個解釋精不精闢,道理肯定有,可以好好想想。朋友們,想想你們爲什麼離開公司,動機是什麼?以此來驗證一下。

再回過來說Mr. Yang.

他說:“在德國公司,現在我這個職位到頭了。”

他說:“諮詢阿,我們也經常談起,上次也讓一個牛諮詢公司(名字不好透露,當然是德國的)做過項目,結果......(意思應該是遠不如想得好)-----Steal your watch and then tell you the time, this is consulting.”

他說:“找工作的渠道很多,有一個不錯的。上海那麼多展會,去自己喜歡的行業的那些展會,展廳裏轉轉,展位上問問。看見只有兩三個老外的(夫妻的更好),去和他們聊聊,沒準他們就缺人照料中國市場。”

他說:“你條件很不錯,成我的助理就大材小用了。”

他說:“是金子就能發光。好好考慮一下自己的天賦,興趣,職業和理想的完美結合。”

最後,當然收穫地離開,確實這不是我要的。

之後的一些天,賦閒在家,做類似自由職業的一些巨惡翻譯,起早貪黑。沒有投簡歷,因爲精力實在有限。想起法國文豪莫洛亞的論調:因爲人類的體力智慧是有限制的,所以我們首先得慎重選擇職業。凡人妄想百事都來做做,結果一定弄得一事無成。其實我想:這與人的潛能是無限的這樣的話並不相悖,這個潛能應該只運用於特定幾個領域,幾個,其實也多了。

從4月底開始正式投入地投簡歷,其實投簡歷也是需要投入的。不是一個好時間,我知道,離假期過近;但是,總是一件心事,一個轉折。這期間基本方向還是諮詢,隔行如隔山,真有道理。以面試順序談談感想。

ACNielsen:十分不錯!很順利的闖到最後一關,最後推薦到Nielsen媒體,職位:Analyst。很榮幸地與在AC做了25年的市場總監(香港女士)聊天,她說:“哈,你是第三個叫Vivien的啦。”要不就是我的名字俗濫,要不就是太多人挑戰一個職位(只招一人)。皆有!!想不出該換什麼英文名字,算了,這並不重要。重要的是我沒有Offer,但雖敗猶榮。

新華財經:夢寐以求!電話從北京打來,我激動萬分。電話那頭說我各方面都符合,問我在不在天津?並讓我去北京面試。電話那頭真客氣,首都的人還是熱情的。其實雙方都犯了錯誤:我糊塗地把簡歷投到BJ HR;她看過我的簡歷還問我是不是在天津。感嘆一下吧!離開天津快兩年了,想念城市,其實是想念城市裏的人。人怎麼會愛上一個城市,如果不是和這個城市的人有關。這樣的人應該有,這些人可能偏理性吧。這些都不重要;重要的是H說:“那我們就去北京吧,只要你喜歡。”話讓我暖和了很久。其實,實在沒有去北京的想法,現在挺好!我真不想活折騰了。活着就是幸福,多折騰會死的。這次面試以電話兩頭的嘆氣和Bye Bye結束。其實你找到我,我找到你多不容易啊,感嘆是常情!

Dun & Bradstreet鄧白氏華夏信用:有點無語!其實是兩家公司:著名的鄧白氏和國內的華夏信用兼併,兩者關係我不屑弄懂。我以爲投的是鄧白氏,去的卻是華夏信用。面試前做了很多功課,其實已經知道了是華夏信用,很簡單的道理,兩個公司的辦公樓跨幾個區。面試當然要做很多案例分析題,畢竟也是分析師,分析員更貼切。要用中文寫案例分析,着實頭疼,畢竟學的和實踐的都是英文版本。把那些市場學的專用詞彙搞成中文怎麼也彆扭。我問面試官(確實像國企當官的):“恩......能不能用英文回答?”他半天不作聲,隨後笑了笑說:“用英文也可以。”Ok!我奮筆疾書,一小時把所有要填的,要寫的全部弄完。看看旁邊4個同齡人,我想我不等你們了,立馬交卷。面試官滿臉堆笑說下面還要羣面。我已經夠噁心和那麼多人在一起做考卷這種形式了,不得不說:“哦,我沒有把時間安排好,我得先走了,有點事兒。”其實真正目的是去赴另一個面試。另外,對這個公司興趣全無。這些都不重要,重要的是下一個面試。

這個面試我比較喜歡,含金量似乎很高。職位:Business Analyst。面試三輪,相當激烈,有難度。從GMAT邏輯到essay到案例分析到自由對話,都比較順暢,唯獨數學題(當然全都是英文的)使我覺得IQ實在是低。最後一輪和大老闆面試,他翻着所有我答的題,似乎非常有耐心地在看。看到數學那張答題卷,不容他說,我搶先道“Oh, Sorry, I'm rather weak in this part" .他說:“Yes, I see, why?"有什麼爲什麼的,我也想不出來,20分鐘16道題,第一,時間不夠;第二,基礎太差;第三,興趣不夠;第四,有陰影。這些都不重要,重要的是大老闆很人性,他說他都是站在公司高層的立場上與我面試,告訴我公司好在哪裏。其實最重要的應該是和公司裏任何一個Business Analyst談心,以瞭解公司文化。他隨便拉了個Business Analyst,金融學碩士,說:“你們好好聊聊。”最終,我接受了offer。老闆讓我印象深刻,有個怪怪的中文名字,姓錢---I don't have money in my pocket, but i have it in my name,名德----You also have morality in your name.

Dow & Jones:受寵若驚!思來想去要不要去面試,因爲已經接到並接受offer。以前的老闆,現在的亦師亦友Mun Kuan說:"You're very unprofessional." Well, I know...心裏清楚得很:職位比較低,學不以致用,行業有點限制。無論如何,也要去看看,才發現與我預想的完全吻合。這些都不重要,重要的是不去看看,會後悔,會牽掛;看過之後,雲開霧散,豁然開朗。

寫下這篇,不知是基於哪點,因爲一些人,以寫作推動思考;很多人,以寫作記錄思考;絕大多數人,以寫作冒充思考。我只想把一個月的求職經歷記錄下來,督促自己要多思考。

感受:

1、投簡歷要投入,自我感覺很投入了,還是會犯錯。

2、不能猴急,不能絕望。絕望總是不對的,必須正視。你以爲正戲永遠不會開場了,但命運之神卻伺候在那裏,只等後臺三擊掌拉開幕布。

3、確定職業生涯。一個偉大艱鉅的工作,你不妨把它分成幾個階段來做,每個階段都全力以赴之。

4、面試前多多準備。機會偏向有準備的頭腦。

5、不要用成功衡量結果。成功是一個社會範疇,看到自己,與自己挑戰的人是不看重這個的。只要比昨天進步就行了。

6、真正的幸福是快樂和痛苦的合二爲一。苦樂參半,其樂無窮!

7、園丁的天堂便是美麗的花園,木匠的天堂便是精緻的木凳。每人頭頂一片天,腳踏一方土。

8、金錢最公平。富人不快樂,窮人不快樂,不富不窮的也不快樂。不要以爲賺的錢多就能快樂。

9、再精明的男人,一旦戀愛起來,就會傻傻的。不要說去北京,要身在天涯海角。

10、眼高手低,除了哀怨,還有什麼?

最後,不怨天,不尤人,自得其樂,真的好命。勞碌命只能說是不會自得其樂,說起來簡單,做起來難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