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簡歷模板館>熱點>心得體會>

《教育漫話》讀後感熱門模板示例三篇

心得體會 閱讀(2.81W)

《教育漫話》這本書重點強調了德育的理念,與現代的教育觀點是相符合的,所以大家可以閱讀參考,你還在苦惱相關的讀後感怎麼寫嗎?以下是本站小編和大家分享《教育漫話》讀後感熱門模板示例三篇相關參考資料,提供參考,歡迎你的參閱。

《教育漫話》讀後感熱門模板示例三篇
《教育漫話》讀後感1

約翰·洛克的《教育漫話》是一部影響深遠的世界教育名著。洛克在第二頁就指出教育的重要性,“教育上的錯誤比別的錯誤更不可輕犯,教育上的錯誤正和錯配了藥一樣,第一次錯了,決不能借第二次第三次去補救,它們的影響是終身洗刷不掉的。”家庭教育非常重要,當孩子在家裏受到了錯誤的教育再接受學校教育就有點困難。

洛克在書中談了德行、智慧、禮儀和學問等方面問題。其中他最重視德行,他說“我認爲在一個人或者一個紳士的各種品性之中,德行是第一位的,是最不可缺少的。”“如果沒有德行,我學得他今生來世就都得不到幸福。”

教書育人,育人是第一位的,我認爲在現行教育體制下多數學校對教學成績抓得力度更大一些,大考小考不斷,德育也不應忽視,應紮紮實實地開展德育活動。一個學生的德行若出了問題,一生的幸福就毀了。

德育自古就很受重視,“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大學》裏提到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修身是基礎,“自天子以至於庶人,壹是皆以修身爲本。”“所謂修身在正其心者,身有所忿懥,則不得其正;有所恐懼,則不得其正;有所好樂,則不得其正;有所憂患,則不得其正。心不在焉,視而不見,聽而不聞,食而不知其味。此謂修身在正其心。”古代對品德教育更重視,不像現代教育這麼功利化,考什麼學什麼,而是詩書禮樂等全面發展。

《教育漫話》中論述懲罰的文字不少。當今中國的教育是談“罰”色變,正當的懲罰也可能會被家長以體罰之名訴之媒體,不良媒體爲吸引眼球連篇累牘地報道,絲毫不慮及社會影響,導致很多老師在管理學生上明哲保身謹言慎行,而有的學生日益肆無忌憚,不少老師感慨現在的學生越來越不好管。過猶不及,體罰是懲罰的極端,沒有懲罰的教育也是不完整的。

“如果兒童所畏懼的或所感到的只是它所給予的痛苦,則鞭撻的好處並不多,因爲痛苦消滅得很快,兒童對於它的記憶也會同時忘卻。但是我覺得有一種過失兒童是應受鞭笞的,兒童應受鞭笞的過失也只有這一種,這就是頑梗,或者反抗。在這種情形之下,我主張在可能範圍內把鞭撻所給的羞辱作爲懲罰的最大部分,不是痛苦。惟有使他們由於做錯了事和被打而感到害羞,纔是真正的德行上的制裁。”

洛克主張慎用鞭撻,“鞭撻或呵斥是應該謹慎地避免的。因爲這種懲罰的方法,除了使兒童對於使得自己遭受鞭撻或呵叱的錯誤行爲發生一種羞恥與恐怖的心思以外,是決不能再有別的好處的”,久而久之,“這種奴隸式的管教,所養成的也是一種奴隸式的脾氣。”

“它只是彌縫了目前,使傷口結上了一層皮膜,對於痛楚的核心仍然沒有觸到。只有出自內心的羞恥和不願見惡於人的畏懼心,纔是一種真正的約束。”教育要育心,孟子曰,“惻隱之心,仁之端也;羞惡之心,義之端也;辭讓之心,禮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

在這本書中,作者還談論了體育和智育等方面的問題,深入淺出又富有哲理。

我用了十幾天的時間把這本書又讀了一遍,重點章節讀了兩遍,做了兩千字的摘記。合上書還想去讀,這是一本真正的教育經典,隔一段時間再讀又會有新的收穫。

《教育漫話》讀後感2

在十六世紀後半期至17世紀前半期的英國,教育問題如同宗教和政治問題一樣,被熱烈而持久的討論。而青年時期的洛克就對科學產生了十分濃厚的興趣,36歲被選入英國皇家學會。當時所有改革家都把社會有用性和貼切性作爲教育改革的目標。在上述背景下,洛克提出家庭式教育模式,他主張年輕人應具有強健身體、具備一定知識、才幹且含有優雅態度,並能處理各種事務。這種教育要從德、智、體三方面着手。

洛克深入淺出的描述其教育理念,使我的眼前豁然開朗,讓我不由自主地去領悟反思。作爲一名具有多年教齡的老師而言,教育已成爲亙古話題,而如今洛克的一些觀點使我能重新詮釋教育的意義。一直以來認爲,師者,傳道,授業,解惑也。也深知教育的實施對學生今後的成長和發展是終身受益的事。但談及更細緻的教育事項,卻也缺乏凝練。而約翰?洛克認爲學生必須具備的品行和個性,如德行、理智、機敏、優雅、禮貌等應從小培養。下面就來探討一下教育應該如何培養孩子終身受益的優秀品質和獨特個性。

首先,一個人擁有健康的身體是一生幸福的基礎。因而,重視孩子體育的發展也是開展教育的基石,更是孩子優秀品質形成的保障。洛克在《教育漫話》中的第一句話就是:“健康之精神寓於健康之身體,這是對於人世幸福的一種簡短而充分的描繪”。他進一步指出,“我們要能工作,要有幸福,必須先有健康;我們要能忍耐勞苦,要能出人頭地,也必須先有強健的身體”。同時,洛克討論孩子的健康問題不是從“醫生對於有病的,身體脆弱的兒童應該怎麼辦”,而是父母對於原本健康的兒女,怎樣在不借助藥物的情況下去維護和改進它,並對父母們提出了詳實的建議。但值得注意的是,洛克並未提出有關學校體育的具體內容,這同他主張的家庭式教育理論不無關係。而如今隨着社會的發展,家長追尋的更多的物質財富的積累,教育在家庭中的角色正在轉弱,因而學校教育也顯得尤爲重要。

其次,洛克把良好的道德品質視作紳士人格的靈魂,因此,在《教育漫話》中,他給予紳士的道德教育以極大的注意。洛克認爲:“教育上難於做到而又具有價值的一部分目標是德行。我也認爲,精神品質的培養是一個人人生教育中最重要也是最困難的事情。因此,教育學生,你就要以理服人,假以詞色,用愛和友誼來維繫這種權威。同時藉助洛克的德育手段,如榜樣教育、文明禮貌教育、獎懲教育、寬嚴結合等。同時,洛克還告誡年輕的紳士:“大凡不能剋制自己的嗜慾,不知聽從理智的指導而摒絕目前的快樂或痛苦的糾纏的人,他就缺乏一種德行與努力的真正原則,就有流於一無所能的危險。”我認爲,這個道理對我們任何人也都同樣適用。

最後,智育是洛克紳士教育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他認爲,學問對於德行和智慧都有幫助,可作爲“輔助更重要的品質之用”。在洛克看來,德行是第一位的,智育居第二位。“學問是應該有的,但是它應該居於第二位,只能作爲輔助更重要的品質之用”。藉助洛克的理念,關於如何培養學生的智育,其一,讓學生明晰所學的東西一定要對未來的生活有用。這也體現了教育的實用主義。其二,針對教師而言,要懂得學生的心理,激發學生興趣,使學習變爲一種遊戲;學習要循序漸進,要鼓勵學生提問題,決不挫傷好奇心,並培養其動手能力。這些道理其實是我們一直接觸,放在嘴邊的。但洛克對教學的原則和方法,用大量生動的事例語言作了深入的論述,令人信服。針對學生的優秀品行養成,洛克從體育、德育、智育三方面進行闡述。而沒有懲罰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因而對學生的品行養成的督導過程中,我們不可盲目的懲罰,應該給學生一個理由,讓他明白老師爲什麼要懲罰他,應不應該懲罰他,決不能姑息遷就他。給學生一個臺階,用我們的寬容與智慧扶持學生攀上成功之梯。真正讓學生明白“只有出自內心的羞恥心和不願見惡於人的畏懼心,纔是一種真正的約束。”

回顧全書,我發現《教育漫話》是一本飽含哲理,又寫得深入淺出的好書,除了時代和階級所帶來的侷限外,其他思想,如對教育力量的肯定、對早期教育的重視、對父母的教育責任以及一些具體的教育工作意見,都是發人深省的。

《教育漫話》讀後感3

《教育漫話》是17世紀英國偉大的啓蒙思想家約翰·洛克撰寫的一本教育名著。作者將這本書分爲健康教育、道德教育、知識與技能教育三部分來寫。

在健康教篇章中,可以看出洛克對習慣養成的重視。在這一篇中,他提出了幾點關於健康教育的具體措施。在“腳的鍛鍊與冷水浴”中,洛克就有說,從小養尊處優的孩子弄溼手沒有任何不適和弄溼腳而得傷風的如此之區別就是習慣使然;同時也有說習慣了冷水浴的人一年四季浸泡在河水中洗浴也不會對健康有害。在“飲食與用餐”中也同樣強調人的味覺嗜好美味佳餚全是習慣使然,並勸告家長要讓孩子養成吃麪包的習慣和固定用餐時間的習慣。可見洛克對習慣養成的重視。其實習慣不僅是對一個孩子重要,對一個人更是重要。一個長期反覆的動作成爲一個習慣,進而發展成一個人性格的一部分。習慣並非一日促成,而是日積月累的結果,猶如教育一樣是潛移默化的過程。而對於還是處於一張白板的狀態的孩子們,要他們主動地去養成良好習慣則是難以辦到的。所以父母、老師這些教育者們就要起到引導的作用,在必要時給予他們正確合適的教育,教育者的意義便在此體現了。而這引導的形式不僅是在兒童面對問題時給予適當的建議或是在他們做了錯事後尊尊教導,始終要記得教育是一個長期的過程,教育尚“不懂事”的兒童更是需要循循善誘。

在道德教育篇中,洛克提出瞭如今經常被人掛在嘴邊的事“父母應爲孩子樹立榜樣”,父母是孩子身邊最爲親近的人,而兒童是有着極強模仿力的,特別容易就受到父母的影響作出與自己父母相似的行爲,這也是說明了孩子“白板”一樣的特性——可塑性極大和家庭教育的重要性。父母作爲榜樣,是在平常生活中就體現的,而非故作姿態。作爲孩子最親近的教育者,父母更是應該要知道自己對孩子的成長的重要影響。而現在經常可以看到一些成人認爲孩子小什麼都不懂,所以對待一些事也是採取不所謂的態度。我覺得這是很不正確的,要知道正是因爲孩子什麼都不懂,所以不小心的一筆就會在他們的白紙上留下顯眼的印記,而且這種不把孩子認真對待的態度也是對孩子的不尊重,要知道“最大的尊重應屬於兒童”。再者一些父母要求孩子不要做這做那,而自己卻無一點帶頭作用,這無疑是在教育孩子何謂說一套做一套。

再者,一些成人喜歡用“自己是長輩”這一特權來強迫孩子而給自己樹立所謂的權威,而在道德教育篇中洛克也指出了這是極爲不正確的。同時他也提到,要在子女心目中確立父母的權威,應該是“首先憑藉敬畏,取得支配其精神的力量,到了他們年齡稍長,就要用愛與友誼去維繫”,不管怎麼說,“愛”是父母也孩子間最爲重要也是最爲基本的連接。而這句話同時也說明另一件事——教育是有階段性的。尤其是對於兒童,他們的成長變化很快,在不同時期,對待他們和教育他們的方法也是應有不同的。而作爲教育者就應該要了解被教育者,以便採取適宜的方法和手段。

文字是有限的,但《教育漫話》這本書帶來啓示卻是無限的,它們都將陪伴我們在教育的征途上不斷求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