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簡歷模板館>熱點>心得體會>

品文化讀後感推薦6篇

心得體會 閱讀(3.14W)

看完一本書之後我們的收穫會有很多,趕緊寫份讀後感吧,優秀的讀後感是可以將我們的感悟得到記錄的,本站小編今天就爲您帶來了品文化讀後感推薦6篇,相信一定會對你有所幫助。

品文化讀後感推薦6篇

品文化讀後感篇1

近段時間拜讀了餘秋雨先生的《文化苦旅》一書,深感此過程不需要疏竹月影、香茗淡酒與伴,只需要一顆懇誠的心和甘願經受洗禮的靈魂足夠。此書記載的是餘秋雨先生從夕陽映照的茫茫黃沙出發,穿過踊躍着喧囂生命的都江堰,又來到溫柔小意的江南水鄉的處處行跡;書中處處蘊藏着他用最輕柔的筆觸刻出的最沉重的歷史情感。

初讀這本書,我以爲是一汪帶人遊歷山水的清潭,卻未曾想到會是一腳踏入便鞭撻心靈的深谷。從第一篇《道士塔》開始,從那一句嘶啞着的“我好恨!”開始,我已進入到這場文化的苦旅中去了;再一步步艱深的邁出,更是進入了一個無時無刻不溢出強烈情感的所在,那濃厚的使人顫慄的情感一點點沉澱在我心裏,這份感情是關乎國家,關乎民族的。我就好像一個蹣跚前進的幼童,懵懂而又惶惶然地與秋雨先生一齊被歷史的洪流裹卷着,又一齊沿着漫漫長路彳亍,只覺身心脫離,伴隨情感的沮喪與靈魂的悸動竟也脫去了一些所謂的少年英氣。而整顆心都在書中的萬里黃沙歷經浸泡,再回歸現實稚嫩的跳動,平白生出了些許不甘與不適,只得感嘆先生筆力之深厚。

對於餘先生來說,這是一場文化的苦旅,於我而言又覺不止於此,且還是一場饕餮盛宴——關於家國情懷的盛宴。你道字裏行間看去,我爲何連身心都悸動?畢竟秋雨先生並沒有多少着墨於文筆的華麗,反而頗有些平實的味道。在此借用先生在書中所說的一句話:“它因深厚而沉默。”先生對於文人古蹟朴樹鎮邑的情感表達無疑是激烈勃發的,但有更深厚的存在匍匐其間,是什麼?不僅是中國歷史文化的行跡和文人心路,更是對祖國河山的熱愛,對中華文化的膜拜,是民族情感的流淌!雖然沉默卻又足夠響亮!

多少人只在文章中大談特談“愛國”二字,他們只把愛國當做文章的一個昇華點,卻未曾明白愛國是不可咄嗟離棄的一種價值觀,是民族精神的核心,又因爲具有鮮明的時代性,愛國情懷是貫穿於五千年的中華歷史長河中的。所以在我看來以上提到的所謂“愛國者”遠不如先生親手撫上那一方方青磚,親腳踏上那早已荒蕪的古戰場,只有在那些地方,才能身心臣服於歷史所給予你的沉重的家愛國情,那些隱而不密的愛國之情如沉沉的鐘鳴使人幡然醒悟深自震撼。

這份家國情懷迴盪於莫高窟抑揚的色彩洗禮中,徜徉於風雨天一閣的涉水而入中……一處處微小的細節構成了這本書最鮮活的生命力,不是口號式的呼喝,只需屈指輕輕一叩,那濃郁的情感便迫不及待地破門而出涌入我的心頭了。

合上書,環顧這略顯狹窄的四角房間,卻已覺得自己完全暴露於這個不停前進的國家的某個節點中,心靈是開闊的,盈滿了對祖國的認同,對民族的認同。魯迅先生說:“惟有民族魂是值得寶貴的,惟有他發揚起來,中國纔有真進步。”秋雨先生的文字就是一記警鐘進一步敲醒了我的民族魂,身爲學生,我唯能抱不虛度光陰、不碌碌而爲此情懷,只願能爲這個經歷數百年的中華復興獻上綿薄之力。

因爲有幸打開了這本書,帶着輕鬆的心靈啓步,以沉重的步履結束,感觸頗多,方有了以上淺薄的感慨,僅以我心底之聲音,期望夜晚入夢能繼續與秋雨先生結伴同沐那歷史山水。

品文化讀後感篇2

國人向以”燦爛文化“、”文明古國“而自居,一拿自己與先進國家作比較,總是先打出孔孟先哲、諸子百家和”四大發明“的招牌,當言及國度興榮之時又多以”唐盛宋興“爲佐證,久而久之就形成了這樣一種思維定式:”今不如夕“。

讀過餘秋雨的《文化苦旅》,全書的主基調是憑山水風物以尋求文化靈魂和人生祕諦,探索中國文化的歷史命運和中國文人的人格力量。書中既有像《道士塔》、《陽關雪》一樣,通過一個個古老的遺蹟,描述了大漠荒荒的黃河文明的興衰,是歷史的深邃蒼涼之感見於筆端。《白髮蘇州》、《江南小鎮》卻以柔麗悽迷的小橋流水爲背景,把清新婉麗的江南文化和世態人情表現得形神俱佳,而我卻由此深感我們的文化太古老、太陳舊、太暮氣。沿着餘先生的足跡,我進行了一次巡禮式的文化遊歷,留下的印象不是輝煌,卻是滄桑、悲涼和無法忍受的孤獨和壓抑。在沒讀到餘先生這本書之前,我始終爲中國文化的博大精深而自豪,並總以”老子天下第一“的阿q精神麻醉、安慰自己,殊不知輝煌早以成爲歷史。隨着時間的推移,古代文明的光環開始暗淡,而不敢直面現實又無太多造詣和激情的我們又總是隱遁於古代文化的背後,這大概就是吾輩無法超越前人的緣故之一吧!

餘秋雨散文帶給我們的文化語境是不多見的,他採用的寫作手法是文人專用的書面語言,讀起來有些晦澀、深奧、思辯並賦有哲理。這樣的寫作風格使其作品產生一種憂鬱的美、典雅的美。

讀餘秋雨的散文一方面感到內心十分孤寂,另一方面又有心靈解脫之感。他把我想說卻不知如何表達的心境合盤托出,真是痛快。中國文人有個怪癖:在危難的時候總是罵祖宗;在關鍵的時候擡出祖宗,在發跡的時候瞧不起祖宗,在發展的時候又擺脫不了祖宗。餘秋雨的《文化苦旅》把中國人這種劣根性揭露的淋漓盡致,真可謂有膽、有識、有勇、有謀。

餘先生的”苦旅“沒有白行,他給中國人文知識分子揭示出一種文化現,一種更深層次的文化內涵,即古代文化雖然很輝煌,但它畢竟時過境遷,並日益被敗枝枯草所”掩埋“。作爲繼承者——祖先們的後代,我們還有什麼能夠炫耀的呢?難道我們的父輩們炫耀得還不夠嗎?炫耀的結果不仍舊是被異族欺負嗎。

看着翻動的片片書卷,我的眼前彷彿掠過敦煌莫高窟的風資,聽到了許多熾熱的吶喊與呼喚。 跟着餘秋雨的腳步,我領略到了遺失在中國文化記憶的喜與悲身爲炎黃子孫,我們的責任不是懷古、戀舊和品頭論足,而是行動。用我們的智慧和雙手創造屬於新世紀的奇蹟,譜寫出屬於我們這個時代的世紀行。我想,這大概也是餘先生《文化苦旅》之最終所求吧。偶彷彿聽見山河在廣闊大地上哀嘆,哀嘆聲在空谷間傳響,傳響在一片山河寂寥中。它們在嘆什麼呢?僅僅是在嘆惜封存久遠的文化內涵無機的奔瀉嗎?

品文化讀後感篇3

有幸拜讀餘秋雨的作品《文化苦旅》,已被其深深地吸引。餘秋雨,大陸著名文學家、美學家。這位以《文化苦旅》和《山居筆記》聞名的中國美學家,有評論家譽之爲左手寫散文,不落其淺薄,右手撰述藝術理論,也不失其艱澀難明。憑藉自己豐厚的文史知識功底,優美的文辭,引領讀者泛舟於千年文明長河中。

整本書都很美,在讀的過程中一直抱着繼續讀下去的慾望,泛着一種直達靈魂的深邃。抱着追尋的心態一路尾隨文字的流轉。在即將入睡的午夜,點亮牀頭的檯燈,伴着作者的文字,在安靜的夜幕畫下心中的幻想。或在無事的下午,拋卻煩躁,在越來越快的生活節奏中跳出來,透過漸漸平穩的內心重看歷史。

讀完“牌坊”這一章,我心裏有一股隱隱的痛,又有一種無畏的敬仰。

其實牌坊是讓人仰望的。是爲了表彰功勳,它也是忠孝節義的代表。但是在中國封建禮教壓迫的論調下,貞節是中國女性的最美,然而美的又是那麼的痛,那麼的傷痕累累。一塊塊冷峻的牌坊,無情地壓住他們所有的愛恨情仇,他們爲了生路,遠走他鄉,隱姓埋名,委曲求全的活着。

然而他們又是生活的那麼優雅,那麼的精緻。他們象熹微的晨光,當大地還在沉睡的時候,爲一個個鄉村解了凍,爲一道道山樑解了凍,爲一批男孩子,也爲自己解了凍。

在《文化苦旅》中以細膩的筆觸夠了一張張充滿中國最廣大人民的形象,以最空靈、輕柔的嗓音輕輕吟唱令人感動的瞬間。

作者從生活中提取精華,經過淬鍊,融成經典,伴隨着人流傳入我們的生活中。我們可以用最簡單的方式瞭解一段段不同的生活。這是豐富自己,提升自己的最快捷的方式。

我喜歡他的真實,真實的描述了文革給中國人民帶來的巨大災難、面對艱苦未來時堅強的一代人;在災難中瞬間凝固的龐貝古城、空靜之境的羅馬、氣氛迷人的威尼斯……;生活在鏡頭之外,艱難生存,卻古樸善良、充滿智慧的邊緣人……更愛他細膩敏感豐富深遠的靈魂,讓沉寂歷史的古人以一股撲面而來的,充滿生氣的的姿勢佔據想象的空間。

這是一種令人羨慕的生活。作家,可以用自己的筆記錄生活,以最真實的姿態記錄感動自己的人生,表達心靈深處最真的感觸,清風拂過最細微的顫動。我覺得這是其他任何職業都無法比擬的。

這位作者或這本書讓我萌生了拿起筆,寫下生活的衝動。但是放下書,我又回到了現實,面對本專業的數學、計算機之類的理科性東西,不禁想起某位偉人說過的一句話:是科學趕走了花叢後的精靈,讓未知的世界不再充滿幻想。

有可能這一輩子都無法從事作家之類的行業,但我可以通過閱讀,感觸這個廣闊、美好的世界,並學着記錄自己的想法。在以後的某一天,翻開略略泛黃的紙張,重溫一次春暖花開、雲寂風清、青春少年。

品文化讀後感篇4

老師、同學們:

中華上下五千年,中國文化在如此厚重的歷史積澱下,也是變得越來越有魅力。

中國的文化準確來說是從夏朝開始的,這個時代的人們主要是以農業爲生,而中國的歷史地理環境可以說是一個得天獨厚的巨大的溫牀,這也是爲什麼中國的農業能夠發展如此迅猛,而這也爲之後中國成爲一個農業大國打下了基座。

商朝開始,甲骨文的發展越來越成熟,中國的歷史開始大量的記載入冊。與此同時,農業方面也是有了進一步的發展,比如鐵犁牛耕的出現,讓中國農業進去了另一個新的階段。周朝是一個對我們來說可能相對更加熟悉一些的朝代,什麼七雄五霸,什麼儒道墨法兵農陰陽五行各種學說百花齊放,以及許多我們熟知的成語,比如“臥薪嚐膽”,比如“不鳴則已一鳴驚人”也都是來自於這個神奇的時代。

此外,屬於周朝的時代特徵還有影響頗深的分封制、禮樂制和宗法制(不過這個嚴格意義上來講是在商朝時就已經出現了)。可以說,這三個制度的出現,一定程度上都是統治者爲了鞏固自己的政權,爲了維繫自己的利益而誕生的。

先說分封制,我覺得這真的算得上是一個很不錯的制度了,在那樣的一個年代,用這樣的一條法令,將原本分散的各種大大小小的羣體一併統治起來(某種意義上來講,是可以算作是“統治的”),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裏讓社會保持一個相對的穩定。並且很明顯的,分封制可以延續這麼長的時間,也足以證明它的作用了,然而它的缺陷也的確是有的,周天子直接給了諸侯國以統治權,換句話來說,他是直接把土地的歸屬給了那些諸侯國,最後,東周落敗,分封制也完成了它自己的使命,但無疑的,它的影響依舊存在,之後秦統一全國後設立的郡縣制和中央集權制便是它的基礎之上,吸取了它的經驗教訓而進行了完善的,在之後又爲漢所改進成郡國並行制等等等等。至於禮樂制度,也是一種爲了維繫階級制度而誕生的存在。

宗法制在整個中國歷史上佔了很重的部分,其影響甚至可以追溯到今天。在這片大路上,之所以會出現宗法制首先也是得歸功於自然環境。在文明剛產生的時代,有着這麼大一片土地,上面居住着這麼多人,該如何來劃分“小團體”?血緣無疑是這個時候的最好選擇,血緣近的人會比其他的人更有凝聚力,也更易維護一大家族的團結共同抵禦外敵。這或許也是爲什麼古代中國一直是有“家天下”的習慣或者說是傳統。尤其是在後來一些封建思想極其嚴重的時代,家族觀念可是看的極其重的。

中國的文化是非常的多彩的,其實要直接去給個概括的話,很難,因爲每一個朝代都有着每一個朝代的特色,每一塊土地也都有着每一塊土地的燦爛。畢竟中國是一個地理面積很廣的國家,其地形也不是一般的複雜,一個土地一片天,因此,造就了獨特而多姿多彩的中華文化。

中國,在歷史上,曾一度興盛至極。不僅是由於中國在農業上的出色的成就,還因爲中國在其他很多方面上的發展。比如商業,雖然我們在學習歷史的時候,一直了解到,古代君王的重農抑商政策以及小農經濟的如何如何頑固給商品經濟的發展帶來了很沉重的打擊,但事實上,中國的商業(市場)的發展,與同期的其他國家相比,也的確是處於前列的。若說小農經濟的的特點是頑固,那麼我覺得商品經濟的特點就是頑強了,在如此長的封建社會裏,一直在被打壓,但是一直都在發展。

古代中國的科技也是很強的,其中最著名的便是咱們的四大發明了,這些發明隨着一些中外交流的活動逐漸被傳遍整個世界,讓中國在相當長一段時間裏,被許多地方的人嚮往着。

中國的輝煌是因爲這片物博的土地,而之後漸漸衰敗也是因爲這片土地。長期的被人捧在一個很高的地位,導致一些人變得膨脹,開始盲目自信起來。然而長期的沒有進步,再加上好幾次君王的錯誤政策,讓這個曾經的天朝上國逐漸落後於世界平均水平。

現如今,中國再次崛起,在科技的發展上投入了很多心血,對製造業發達的國家強追猛趕。“新四大發明”也漸漸風靡全球,那麼是否有一天,中國會完成向製造強國的轉變,再次成就昔日輝煌?

除了這些,中國的其他文化也是令人崇敬的。曾經那些各種各樣的學派學說,讓中國哲學上升到了一個很高很深的位置。由於中國的一些傳統觀念,讓中國哲學較西方哲學多了一些更加人性化的東西,比如仁義,比如德美。雖然看起來沒那麼嚴謹化,但有時候恰是這樣更能讓人悟出一些別樣的感悟,讓人明白人生的真諦。

其實我覺得很遺憾的,如今的人們,很多都已經忘記了老祖宗留下來的東西,忘了我們的傳統文化和我們的傳統精神,傳統美德。

有人說,我們現在已經進入網絡時代,進入科技社會了,丟掉了一些沒用的東西很正常。我覺得我們是不是在科技社會與我們是不是應該繼承文化傳統,這本身是沒有衝突的,以前的東西之所以能留下來,就是因爲他們都是精華,研習這些精華能夠更好的提升我們自己,總結古人的經驗,鍛鍊思維,這對我們在現實生活中的發展也是大有的裨益的。

品文化讀後感篇5

初讀這本書時,真正吸引我的並不是作者的下筆如有神,而是小敘中所說的“對我來說,《文化苦旅》就是這個外出的浪子”和“宅,成了一具無主的稻草人,成了一個廢棄的箭靶子,破破爛爛地歪斜在田野間,連烏鴉、田鼠都不願意多看他一眼”等等,這些句子每一個都戳中我的內心,“文化苦旅”到底是什麼?它對我來說就是一個謎。

靜靜打開這本封面素雅卻滄桑的書籍,黑色的四個字“文化苦旅”中的“苦”字着實吸引了我的目光,我的雙眼久久注視着這獨具特色的封面和異常刺眼的“苦”字。帶着滿肚子對它的好奇,我迫不及待準備開始享受這份文化大餐。

?文化苦旅》是一部類似遊記風格的散文集。作者將旅行時的激情融入了文字中,其中又蘊含着作者對中華文化深深的、苦苦的追尋與思考。作者筆下每個地方都隱藏着千年來中華文化的印跡。不同的地方,有不同的文化,但又有相同的文明期望。書中寫了有“天府之國”稱號都江堰,夕陽西下,朔風凜凜而略顯悽清的道士塔,接通着中華歷史血脈的莫高窟,還有一灣不算太小的沙原隱泉和天一閣。這一切,對我來說都是陌生的、神祕的。它們在各自的地方安靜地保持着自己的美好,但當餘秋雨老師的筆觸摸到它們時,它們又開始活躍起來。通過作者的筆,它們活力四射地出現在人們眼前,讓人們再次感受到文化和大自然結合的動人瞬間。

令我印象最深的是《道士塔》,在中國文化遺址莫高窟上,有個叫王遠錄的道士,上天註定讓他當上了莫高窟的家,把持着中國古代最燦爛的文化。他從外國冒險家手裏接過極少的錢財,讓他們將不計其數的敦煌文物一箱箱運走。今天,敦煌研究所的專家們只得一次次屈辱地從外國博物館買取敦煌文獻的微縮膠捲……一個年輕的詩人寫到:那天傍晚,當冒險家斯坦因裝滿箱子的一隊牛車正要啓程,他回首看了一眼西天悽絕的晚霞,那裏,一個古老的民族的傷口在滴血……我們爲曾經的文化感到惋惜!

品文化讀後感篇6

讀罷餘秋雨老師的《文化苦旅》,我很想抓住些什麼,卻又難以言狀,只覺得淡淡的哀愁與寂寞縈繞在心中不去,又難復平靜。

從滾滾黃沙的大漠邊塞到溫婉宜人的江南小鎮,餘秋雨老師的文化足跡,跨越了大江南北,旅途中夾雜着喜悅、激動、哀傷、沉痛……百感交集,而最終只匯合成一個赫赫刺人的“苦”字。中國史上敘說羈旅之苦的文學作品不在少數,然而負擔上“文化”二字,卻更令人覺得這苦澀的味道濃得要化不開了。

說說那個令人恨恨不已的王道士吧,青磚黃泥的道士塔原也只是個普通的佛教地方,可當那王道士開掘了一門永久性學問的洞穴後,這兒再也不普通。王道士也成了達官貴人寵的“妃”,王道士的古文物,不,是正用在阿諛逢迎的官場的中國的古文物,它們的清白也漸漸被抹黑,更糟的是:外國友人的不客氣,王道士的傻笑,中國古文物就此一車一車地安全運出國境,王道士與外國友人的寒暄。唉!傷心欲絕!餘秋雨老師之苦,皆因有着中國古代文人憂國憂民式的文化自覺,種種令人痛心疾首的現象赫然呈現在自己的眼前卻無能爲力,也就難以自抑地揪心揪肺了。

也許是我出生的年代比餘秋雨老師要幸福,沒有親眼目睹種種擦肩而過的辛酸與血淚,因而沒有那種刻骨銘心的苦味縈繞心頭,然而餘秋雨老師筆下一幕幕清晰可見的中國式文化悲劇,已經令我的心也不自覺得隨之惆悵,陷入了淡淡的寂寞,歷久不散。也許餘秋雨老師得知我們肆意欣賞着他的“苦”,卻不能與之同苦,而只是僅僅的“寂寞”,怕是他的“苦”又會更甚了吧。

也許許多歷史界的專家學者曾經不留情面地指出過餘秋雨老師作品中與史實不符的種種紕漏,但是依然無妨,文學不同於歷史學,畢竟餘秋雨老師釀製的文化苦酒傳出了令人心醉的香味,不僅僅是向讀者,向文化界,更是向廣大的中國人民。這樣就已經足夠了,不是嗎?

作爲一名高中生的我就這樣追隨着餘秋雨老師的足跡,在寂寞間行走着,徘徊着,彳亍着,最後旅途也到了終點站,只剩下了“這裏真安靜”的孤獨與餘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