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簡歷模板館>熱點>心得體會>

心理課堂心得體會7篇

心得體會 閱讀(1.55W)

心得體會可以更好的梳理自己的心裏感受,當我們在心中有了一些特別的感悟之後,就可以寫一篇心得體會,以下是本站小編精心爲您推薦的心理課堂心得體會7篇,供大家參考。

心理課堂心得體會7篇

心理課堂心得體會篇1

留心理健康課的心患上體會以及感觸感染心理健康問題越來越遭到社會形態的關注,尤其是大學生的心理健康問題更是遭到社會形態各界的關注,面臨越來越多的大學生因爲心理不健康而發生的各種讓人張口結舌的事件,讓咱們充分認識到及時解決大學生的心理問題已將迫在近在眼前。作爲今世大學生,我認爲心理健康就是對於生活以及學習有樂觀的心態;有正確的自我主觀意識;能很好地駕馭本身,控制本身的情緒;以及同學們關係以及諧,很好的融於集體;能很好的順應情況…我第一次留心理課,開始很緊張,以爲要把本身的心裏話當那末多同學的面說,有些欠善意思。厥後我大白了,大家都很友善,不用有顧忌。往後有啥子事情,要站在旁人的立場或者他人的角度看待事情,不能只顧本身,而不想一想他人的心理是不是受傷。我很高興,此刻我學會了換位思考,我又多了一筆財富。心理健康課令我得益匪淺,我學會很多知識以及道理。讓我感觸領悟到人世間愛的可貴,學會了與人共處,我知道當彼此碰到誤會,要換位思考,要寬容待人,要理解他人,也要把本身的一些事情率直的說出來。忍一尺風平浪靜,退一步放言高論。

尤其不可袒護本身所愛的人,一有這種情形,勢必引起旁人的嫉妒,很多糾紛就因此發生了。父母對於子女,師長對於學生,上司對於屬員,兄弟,姊妹,同學,同事,彼其中心都必須謹防這種情形。顛末一學期的心理課學習,我學到一些與人往來的要領,無論是與親人還是朋友往來,咱們都要駕馭好往來的要領,要學會換位思考,要用一個寬容的心去待人,這樣咱們才小聰明理好與親人朋友的關係,使我的身邊少很多爭吵,多很多的愛與以及煦。我會將講堂學到的知識運用到平日生活中去,接受愛,報答愛。就讓咱們乘着愛的黨羽去起飛!在心理課上,我學到很多知識,也回答了很多問題,我還感到本身身上的不足,並下決心改正。心理課的房教員上課很用心,教誨方式也不同,然教員以及咱們不是一個時代的人,但是絲毫覺得不到她與咱們之間存在的不論啥子代溝,教咱們怎麼站在不同的位置看一些事,怎樣處理本身與父母、教員、同學、朋友的關係。上這樣的心理課,不僅增加知識,還獲患上新的感觸感染。我會按教員教的要領合理去對於待每一件事,打開心扉與旁人溝通,不與旁人產生隔膜。經由過程留心理健康課,讓我終於感到人生的珍貴,感到要孝順父母,爲父母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感觸領悟到咱們本身的事情本身做,不用父母爲咱們操心,不讓他們爲咱們擔心,咱們還要體貼身邊的人。

俗話說,在家靠父母,出門靠朋友,雖則咱們此刻還沒有真正踏入社會形態,但是身邊的教員以及同學就如同咱們的朋友同樣,咱們要凡事真誠。存真誠的心,說真誠的話,作真誠的事。本身有了啥子錯掉,該當率直承認,切不可設詞諱飾;有人責備勸導你的時候,要存着謙卑感激的心領受,切不可羞惱拒絕。與人同處不可有虛假的客套,但總要彬彬有禮,舉止中節,使人在你的動作舉止上沒有可挑剔的地方。多愛人材能多患上人的愛,多敬人材能多患上人的敬,多寬容人材能多患上人的寬容,多體恤人材能多患上人的體恤。你拍發去的是啥子,你患上歸來的也是啥子。留心理課讓我懂患上一些道理,在生活中要寬容,學會以及家人朋友換位思考,理解諒解他人。更知道怎樣去理解父母,愛本身的父母。但願多開展這樣的課程。心理課給了我新的生活體驗:我要常去替旁人思考,要去理解他人;要帶着一顆感恩的心去回報愛。

心理課堂心得體會篇2

一個心理健康的人能體驗到自我的存在價值,既能瞭解自我,又理解自我,有自知之明,即對自我的本事、性格和優缺點都能作出恰當的、客觀的評價;對自我不會提出苛刻的、非份的期望與要求;對自我的生活目標和夢想也能定得切合實際,因而對自我總是滿意的;同時,努力發展自身的潛能,即使對自我無法補救的缺陷,也能安然處之。一個心理不健康的人則缺乏自知之明,並且總是對自我不滿意;由於所定目標和夢想不切實際,主觀和客觀的距離相差太遠而總是自責、自怨、自卑;由於總是要求自我十全十美,而自我卻又總是無法做到完美無缺,於是就總是同自我過不去;結果是使自我的心理狀態永遠無法平衡,也無法擺脫自我感到將已面臨的心理危機。心理健康是指這樣一種狀態,即人對內部環境具有安定感,對外部環境能以社會上的任何形式去適應,也就是說,遇到任何障礙和因難,心理都不會失調,能以適當的行爲予以克服,這種安定、適應的狀態就是心理健康的狀態。

衡量心理是否絕對健康是十分困難的。健康是相對的,沒有絕對的分界線。一般確定理是否正常,具有一下三項原則:

其一,心理與環境的統一性。正常的心理活動,在資料和形式上與客觀環境具有一致性。

其二,心理與行爲的統一性。這是指個體的心理與其行爲是一個完整、統一和協調一致的過程。

其三、人格的穩定性。人格是個體在長期生活經歷過程中構成的獨特個性心理特徵的具體體現。

而心理障礙是指心理疾病或輕微的心理失調。它出此刻當代大學生身上大多數是因心身疲乏、緊張不安、心理矛盾衝突、遇到突如其來的問題或面臨難以協調的矛盾等出現,時間短、程度較輕微,隨情境的改變而消失或減緩;個別則時間長、程度較重,最終不得不休學甚至退學。

心理障礙的表現形式多種多樣,主要表此刻心理活動和行爲方面。表此刻心理活動方面如感覺過敏或減退、體感異常、錯覺、幻覺、遺忘、疑病妄想、語詞新作、意識模糊、紊亂的心理特點和難以相處等等。行爲方面和焦慮、冷漠、固執、攻擊、心境沉重。心灰意冷,甚至痛不欲生等。心理素質是主體在心理方面比較穩定的內在特點,包括個人的精神面貌、氣質、性格和情緒等心理要素,是其它素質構成和發展的基礎。學生求知和成長,實質上是一種持續不斷的心理活動和心理髮展過程。教育供給給學生的文化知識,僅有經過個體的選擇、內化,才能滲透於個體的人格特質中,使其從幼稚走向成熟。這個過程,也是個體的心理素質水平不斷提高的過程。學生綜合素質的提高,在很大程度上要受到心理素質的影響。學生各種素質的構成,要以心理素質爲中介,創造意識、自主人格、競爭本事、適應本事的構成和發展要以心理素質爲先導。在複雜多變的社會環境中,堅持良好的心理適應狀況,是抗拒誘惑、承受挫折、實現自我調節的關鍵。

大學生心理素質方面存在的種.種問題一方面是與他們自身所處的心理髮展階段有關,同時也與他們所處的社會環境分不開。大學生一般年齡在十七、八歲至二十二、三歲,正處在青年中期,青年期是人的一生中心理變化最激烈的時期。由於心理髮展不成熟,情緒不穩定,面臨一系列生理、心理、社會適應的課題時,心理衝突矛盾時有發生,如夢想與現實的衝突、理智與情感的衝突、獨立與依靠的衝突、自尊與自卑的衝突、求知與辨別本事差的衝突、竟爭與求穩的衝突等等。這些衝突和矛盾若得不到有效疏導、合理解決,久而久之會構成心理障礙,異常是當代大學生,爲了在激烈的大學聯考竟爭中取勝,幾乎是全身心投人學習,家長的過度保護、學校的應試教育、生活經歷的缺乏使這些學生心理脆弱、意志薄弱、缺乏挫折承受力,在學習、生活、交友、戀愛、擇業等方面小小的挫折足以使他們中的一些人難以承受,以致出現心理疾病,甚至離校出走、自殺等。

從環境因素看,竟爭的加劇、生活節奏的加速,使人產生了時間的緊迫感和壓力感;個人對生活目標的選擇機會增多,難以兼顧的矛盾加劇了內心的衝突,產生了無所適從的焦慮感。凡此種.種,對變化的環境適應不良而出現的各種困惑、迷惘、不安、緊張在明顯增加,社會的變革給正在成長着的大學生帶來的心理衝擊比以往任何一個時代更強烈、更復雜。

各種生理因素、心理因紊、社會因素交織在一齊,極易造成大學生心理髮展中的失衡狀態。心理素質低劣的人自然不能適應高速度、高科技、高競爭的環境,心理負荷沉重便容易導致各種心理疾病。

所以大學生在學生過程中應學會自我心理調適,做到心理健康:

1、堅持濃厚的學習興趣和求知慾望。學習是大學生的主要任務,有了學習興趣就能夠自覺地躍入浩瀚的知識海洋裏邀遊,拼命地吸取新知識,發展多方面的本事,以提高自身素質,更好地適應社會發展的需要。

2、持樂觀的情緒和良好的心境,大學生應堅持進取樂觀的情緒、愉快開朗的心境,對未來充滿信心和期望,當遇到悲傷和憂愁的事情要學會自我調節,適度地表達和控制情緒,做到勝不驕、敗不餒、喜不狂、憂不絕。心理健康的大學生,應當具備良好的情緒狀態、正確的自我觀念、恰當的自我評價、完整的個性結構、和諧的人際關係和良好的擇業心理,應當貼合社會的要求,能充分發揮聰明才智和對環境有適應本事。倘若具備了以上素質,則我們的心理健康不成問題,則必須能在學業和事業上取得必須的成功。

(一)建立進取的自我觀念,激發自我潛能大學生心理問題的核心在於自我觀念問題。在團體情境中,成員之間經過個體的自我分享,會意識到原先別人的許多問題與一向困擾自我的問題是相似的,這樣就會減輕心理負擔,改變不當的自我評價,建立進取的自我觀念。此外,團體中每個人爲尋求改變而付出的努力和所取得的提高,對於其他成員都是一種鼓勵,能夠增強自我解決問題的信心,激發自我潛能。在團體中構成新的自我觀念,在團體活動結束後也會促進個體更好地與所在羣體的互動和協調。

(二)糾正心理偏差,促進心理髮展,培養健全的人格團體心理輔導的進取目的在於發展的功能,這是諮詢心理學遵循發展模式的直接體現。經過團體活動能夠改善成員的不成熟的偏差及行爲,促進其良好的心理髮展,培養健全人格。尤其是學校團體心理輔導能給予正常學生以啓發與引導。在團體心理輔導過程中,能夠創造一種安全、溫暖、可信任的氣氛,這種氣氛會促使成員自我表露,在團體中將與自我有關的事情表達出來與他人分享。團體中的分享,能夠促使成員多角度地認識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團組成員的相似境遇使得團體成員不會感到孤獨、無助和另類,從而在心理上產生歸屬感和安全感,滿足必須的心理需要,消除一些心理壓抑感,合理宣泄情感,在互動中成長。

(三)提高人際交往本事人際交往是指人與人之間相互作用的動態過程,是人與人之間發生相互聯繫的最基本形式。人際交往的體驗如何,是影響個人社會生活質量的最重要因素。心理學家丁瓚曾說,所有心理問題都是由人際關係的不適應造成的。有關資料顯示,人際交往困惑是目前大學生存在的主要心理問題。爲了適應社會生活,每一個人都需要培養人際溝通技巧,提高人際交往本事,建立和諧的人際關係。在團體訓練中,成員能夠學習如何有效地交往,如何解決問題,如何做決定,怎樣表達自我的意見等。經過小組成員相互作用的體驗,學習對自我、對他人、對團隊的理解和洞察,並掌握如何處理這些人際關係的技能。

(四)增強團體凝聚力,增進成員之間的相互認同團體凝聚力是指團體對個體的吸引力和個體之間的相互吸引力。團體凝聚力的強弱對組織的管理有重要影響。團體心理輔導中的各種活動有利於增強團體凝聚力,在團體中,成員經過分享經驗或競爭,彼此之間達成共識,增進理解,增進成員之間的相互認同,從而增加成員對團體的認同。團體心理輔導對改善大學生心理健康水平,提高大學生的心理素質具有重要作用。在我國雖然起步較晚,但近些年來許多人已經進行了很好的研究,輔導方向上也由最初的提高心理健康水平逐漸向心理品質的各個方面發展,出現了一些新的研究成果。研究方向也由治療團體開始轉向了發展性團體,這些都是進取變化。

另外,有研究者把心理輔導從即時影響轉向了輔導後的長效影響,這爲大學生今後良好人格的塑造起到了進取作用。團體心理輔導日益成爲我們高校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途徑。大學生安全教育心得聽了某某大學生安全教育工作”報告,我感到資料很精彩,講的很全面,所舉案例讓人心境沉重,看後感觸很深。使我感受到“學校安全重於泰山”。學校安全事關全體師生的生命和財產,事關學校和社會的穩定和發展。

在此,談談個人對學校安全工作的體會:

一、加強組織領導,落實安全工作職責制黨中央、國務院十分重視安全工作,學校“提高認識,加強管理,以對學生極端負責的精神做好學校安全工作。”爲此,我校確定了安全工作的指導思想及總體目標:以樹立安全意識爲主線,以強化層層管理職責製爲核心,以落實具體措施爲重點,及時全面排查、清理和整頓學校內安全隱患,努力創立一個管理有序、防控有力、整改迅速、環境安定、校風良好的安全禮貌學校,確保學校在良好的教育教學秩序及生活秩序中穩步發展。

二、強化安全教育,樹立安全意識安全工作的重點是及時消除隱患,加強全校師生的安全教育,防患於未然,爲此我們提出要樹立六種意識、開展“六防”教育、克服四種疏理、堅持“四不放過”、營造“四講”氛圍。六種意識:即“大於天”意識、“職責”意識、“憂患”意識、“第一”意識、“防範”意識、“共管”意識;開展“六防”教育,即防盜、防火、防震、防溺水、防觸電、防交通事故教育活動。營造“四講”氛圍,即利用橫幅標語、學校廣播、班級黑板報、主題班會等多種形式進行廣泛宣傳,營造了一個“人人講安全,處處講安全、時時講安全、事事講安全”的濃厚氛圍。

三、建立各種報告制度,加強安全管理

1.建立安全工作日報告和安全整改通知書制度。制定了《學校安全自查範圍》,在全校各班級、各處室部中設立了安全檢查員,要求每一天對各自範圍內的學生動態、教學生活設施、設備進行檢查、記錄,並向班主任和各部門職責人彙報,最終上報校長;然後由校長簽署處理意見,限期整改;在學校各區域配備、完善消防設施,專人負責,定期檢查,使學校安全管理網絡覆蓋到學校的每一個區域,每一個角落,每一個時段。

2.重大傷亡事故報告制度。凡是學校師生非正常傷亡事故或重大安全事故,應及時上報上級主管部門。對發生的事故應按照各自管理權限及時查清原因,對事故職責者給予嚴肅處理,事故善後事宜應及時妥善處理。對發生事故不上報者,要追究有關人員的職責。近年來,我校在教育局的正確領導下,始終把安全工作放在學校工作的突出位置。從增強師生安全意識,強化學校安全管理入手,經過明確職責,落實措施,將努力營造一個安全、禮貌、健康的育人環境。

心理課堂心得體會篇3

今天,我們舉行了學校一場快樂的心理健康活動,這次活動,有許多的家長來當學生義工,我非常緊張。

這次活動的規則是:每組7個人,一開始有16個地毯,我們站在上面,然後我們下來,阿姨就拿掉了一半,我們有站上去,又下來,阿姨有拿掉了一半隻剩3個地毯了,我們站上去還可以,阿姨最後拿掉了2個地毯,就只剩1個了,我們想了想,我們就想到了,就是劉昱君抱着我,賈秀琪抱着姚雨辰,我們就成功了,我們玩第2個的遊戲的規則師:每組8個人,是先第一個人翻成像棒棒糖一樣最後一個人翻的是我站右側,然後我們就翻好了,我們得了第2名。

然後唐老師就帶我去領獎品,我選的是一支藍色的筆。

心理課堂心得體會篇4

經過上了這麼多節的大學生心理健康課,我深深的體會到了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加強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是提高大學生心理素質、促進大學生健康成長、培養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與接班人的重要途徑,也是加強和改善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任務之一。作爲一名大學生更要了解心理健康的含義與標準,研究大學生的心理髮展的特點與影響因素,明確大學生心理健康的理論與原則,把握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資料與方法。而心理健康的人應當具備比較正確的認知、良好的情緒情感、堅強的意志品質與健康的個性心理。以下是我的學習心得:

一、新的學習環境與任務的適應問題

我們都是從高中升到大學,應對新的環境都會有各種各樣的情緒,例如煩躁、壓抑、苦悶等,當應對自我無法解決的問題時千萬不要獨自一人承受,更不要鑽牛角尖,要進取主動調試自我的心理,明白適應環境;要正確對待生活中的挫折、困苦;要學會改變學習方式,使學習簡便愉快,然後確定一個切乎實際的目標;要知之爲知之,不知爲不知。不知而求止,知而行之。要學會從心裏去理解現實中的一切,既來之,則安之,使自我具備較強的適應本事。

二、人際關係的處理

良好的人際關係使人獲得安全感與歸屬感,給人以精神上的愉悅和滿足,促進身心健康;不良的人際關係使人感到壓抑和緊張,承受孤獨與寂寞,身心健康受到傷害。所以,我們大學生更要培養良好的交際本事。要堅持和諧的人際關係,樂於與他人交往,在交往中能用理解、寬容、友誼、信任和尊重的態度與人和睦相處。經過人際交往,認識到大學生的社會職責,培養遵守紀律和社會道德規範的習慣。增強心理適應本事,能與他人同心協力、合作共事,與團體堅持協調的關係,保證大學生心理的健康發展。

三、戀愛中的矛盾問題

在現代大學生中戀愛已經成爲普遍現象,大學生必須要樹立正確的戀愛觀。在戀愛中應遵循:以愛爲基礎,以高尚情趣爲戀愛發展的動力,在戀愛中相互尊重各自的選擇、自由與權利以及人格,同時信守職責,忠貞專一,以誠相待。要以理解爲前提,以奉獻爲資料,以被愛爲結果。大學生要避免戀愛的消極影響,學會運用愛的技巧要學會澄清感情價值觀,做出愛的決定,注重愛的交流,並履行愛的職責。

心理健康是大學生掌握文化科學知識的重要保證,有了良好的心態,不僅僅能取得好的學習效果,並且有益於終身的發展。大學生要做到心理健康,爭取身心健康,能夠閱讀相關的心理輔導書籍,有需要的能夠進行心理諮詢,定期進行體育鍛煉,好自我的時間,增強自我的心理素質,以良好的心理素質去迎接挑戰。

心理課堂心得體會篇5

現在人們在生活中受到的壓力越來越大,人與人之間的交往變得越來越複雜,在這種情況下人們的心理很容易出現一些變化,並且可能對自己和他人的日常生活產生一些影響。因此學習一些心理學知識對我們平常的生活學習有很大的意義,於是這學期我選修了心裏學概論這門課。在一學期心裏學概論的課上,我學到了許多東西。

對剛進入大學的大一學生而言,我們面臨着許多新的挑戰,如對新的學習生活環境適應問題,對新的學習方式的適應問題,理想與現實的衝突問題,人際關係的處理與學習,戀愛中的矛盾問題以及對未來職業的選擇問題等等。在面對這些問題時,有些人在心理可能會出現錯誤的想法,如何正確處理這些問題以及如何調整我們的心態是我們應該注意的。而心理學概論給我們提供了了解這些問題的途徑,在這個課中,老師給我們講解了一些我們在生活中可能會遇到的一些常見問題以及我們在面對這些問題時如何調整自己的心態。

這門課在課程安排,上課形式等方面都非常好。首先,課堂內容十分豐富,涉及到大學生活各個方面,不論是學習、戀愛、人際交往甚至就業都有專題一一爲我們解答。這些所設置的專題都是我們大學生非常感興趣或者息息相關的內容。比如大學生戀愛心理學,目的就是培養健康的戀愛心理與行爲。老師就從各個方面分析了大學生戀愛的過程及心理活動,什麼是愛情、戀愛動機、擇偶過程、感情糾葛、失戀問題,都一一有所涉及。許多我們困惑不解問題,經過老師的點撥,豁然開朗。關於如何瞭解自己的性格,多個專題也都曾提到了。課程的設置也給我們解決了許多實際的問題。每個人或多或少都存在着心理問題,比如我非常不善於人際交往,通過人際交往課程的學習讓我瞭解到自己在與人交往過程中的一些不正確想法,讓我懂得了一些處理人際交往中一些問題的技巧,課堂上的學習也教我正視了自己問題,一直以來或許我不敢面對,或許想改正但不知道從何下手,而老師課堂上的小小指點,確實給了我很大的幫助。讓我認識到自己的問題並且知道了如何改正。

我們的老師十分優秀。老師是在學生心理諮詢中心爲我們服務的。心理諮詢可以指導學生減輕內心矛盾和衝突,排解心中憂難,開發身心潛能。還能幫助學生正確認識自己、把握自己,有效地適應外界環境。也因爲於此,老師對於大學生常見的心理問題十分了解,她能夠結合實際的情況與大學生這個羣體的特點來設計課程,這樣也使我們的大學心理課更加具有針對性。老師也非常敬業,每一次的課程都是經過了精心的設計和準備。不論是課堂中任意一個關鍵點還是隨堂的一個心理測驗,現在回想起來,老師所教授的都是很有用的東西,幫助了我們更好的瞭解自己。

課程沒有深入講解或研究心理學專業方面的知識,而是從實際出發,提到了許多同學們在實際生活中遇到的問題,比如宿舍關係問題,戀愛問題,學習壓力問題就業問題,通過老師的講解,我學會了在遇到這些問題如何調節自己的心理,正確處理好這些問題。

在大學階段,一個人的生理和心理迅速發展,但是由於生活環境、學習特點、人際關係等因素的改變,許多大學生表現出不適應,嚴重影響學習和生活,所以我們更應該通過一定的學習心理健康知識瞭解自己。這門課程對於提高我們大學生的心理素質,讓我們從各方面認識自我,解剖自我,擁有一個健康的心理,並且積極向上的心起了一個推動作用。心理學概論這門課讓我更全面認識到良好的

心理素質的重要性。良好的心理素質有助於我們不僅在學業上而且工作的各個方面獲得更大的成就。通過心理學中對自我的全面認識,使我們對我們自身意識、情緒、氣質、性格、能力等方面的優缺點有了系統客觀的認知,並有助於我們健全人格,提高自我心理素質和綜合能力。因此通過初步學習心理學,我懂得了要深刻地體驗自我,準確地評價自我性格;有意識地調整自我,積極塑造良好個性;勇敢面對自我,克服性格弱點。

心理學是一門博奧的學科,也是一門與我們大學生息息相關的學科。如果能在日常學習中貫穿更多心理學內容,介紹更多相關的心理方面的書籍與資料,開辦心理主題講座,拓寬心理諮詢渠道,將更有利於我們大學生對心理學的更進一層的認識,也有利於我們的心理健康成長。

心理課堂心得體會篇6

來到新曉掰指算算已有兩個年頭了,本學期中我校建立了“陽光心語室”,我光榮的成爲了心語室的一位志願者,孩子們心中的“知心姐姐”。這意味着,今後對老師的要求不僅僅是要完成“傳道、授業、解惑”的任務,而且應當成爲一個合格的心理輔導員,承擔起開展心理健康教育的新任務。從此以後對一些心理學的知識不由的留心注意起來了。

我們的宗旨是爲學生在校期間的心理適應與發展帶給心理輔導服務,使學生能適應學習、生活、人際關係環境,認識和發揮自身優勢,緩解情緒困擾,消除心理危機,增強自信心和克服困難的潛力。個性是我們學校的寄宿生,在校時光長,家庭生活環境複雜。造成了很多孩子心理的危機和困惑。

在此過程中,我們也收到了很多同學的來信,針對孩子們的問題我們進行了分類回信,最大程度的給予了心靈的幫忙。

本學期3月26日,我很榮幸的同李主任參加了太原市中國小心理教育教學的年會,聽了名師們的示範課。下方是我對此次活動的一些感想和大家來分享交流。對我影響最深刻的是那節由尖草坪一中朱洪傑老師講的“嘮叨、暴躁的表現”課堂中圍繞學生在家都發生多被父母嘮叨的事情,在這過程中孩子是如何應對的?爲什麼會造成家長嘮叨以至於暴躁的表現呢?老師設計了這麼幾個大問題來進行的。其中又在小環節中有一個個性精彩的部分讓我至今難忘,學生經過討論老師提出的在傢什麼時候會讓家長嘮叨發脾氣,以情景模擬的形式變現的淋漓盡致。當時場下也是掌聲不斷啊!這足以證明學生是能夠理解體會到家長的心理角度的。

在此老師也進行了總結分析:

1、此刻都是獨生子女,家長的期望值過高;

2、父母的工作壓力大;後面又透過播放老師對家長的一次採訪錄音,學生在課堂中聽到了家長的心聲。

家長對孩子嘮叨、發脾氣的那份無奈;家長擔心孩子的理由。學生透過課件上的父母是如何爲自我的孩子時,那份真摯的愛時,聯繫實際你又是如何用自我的實際行動來感恩父母的?能爲父母做些什麼?要求眼前就能做到的,要具體,有可行性。這時孩子們動手寫出了自我的行動計劃。在課後老師還留了作業,那就是“給父母的一份信”。學會用感恩的心去感恩父母用實際行動來感恩父母。課後的總結那就是:讓學生理解父母,讓父母理解學生,讓理解搭起孩子與父母的橋樑。

那麼具體自我的工作中又該怎樣做呢?自我也在不斷的查找資料尋求解決的方法和途徑。以下是自我的一些片面見解僅供參考。期望也能讓老師們進行嘗試和體會。

一、創設和諧、宜人的教育教學物質環境。

給孩子一片空氣,讓他們自由呼吸;給孩子一塊綠地,讓他們栽花種草;給孩子一片繪畫壁,讓孩子自由描繪;順孩子之天性,讓他們快樂的成長。

創設優美、安全、舒適的物質環境。教室是國小生主要的活動空間,我們力爭使室內寬敞明亮,溫馨舒適。所佈置的資料隨着教育目標、季節變化而變化。整潔優美的物質環境喚起了國小生對生活的熱愛,陶冶了國小生情操,充實了國小生生活,激發了國小生的求知慾,培養了國小生的探索精神與生活情趣。

二、創設民主、和諧的教育教學精神環境。

校園的教育教學精神環境是指校園中人與人之間的關係及校園校風、氛圍等,它包括國小生生活、學習和遊戲的人文因素和活動空間。

心理學家蘇霍姆林斯基對認知與情感的關係,作了這樣一個生動而貼切的比喻:“情感如同肥沃的土地,知識的種子就播種在這個土地上。”反過來講,如果離開“情感”這塊“肥沃的土地”,也就結不出“良好的發展”的果實。

1、平等相待學生,跨越陳舊的“代溝”。

在課程改革環境下,要求教師轉變心態,改變以往居高臨下的權威態度,以親切的面孔、用平等、和諧的口吻與學生交流,縮短師生間的“心距”。學生在這樣一個人格得到尊重、情感得到理解、行爲得到鼓勵、努力得到肯定的氛圍中,就能盡情釋放自我潛在的創造能量,毫無顧慮地表達自我的思想感情,自然地表露出自我的困惑疑問,首先就是創設和諧簡單愉快的學習環境。

良好的課堂心理環境是高質量教學的有力保證。心理學研究證明:和諧、愉悅的氛圍有助於學生用心參與課堂活動,而緊張、冷漠的氣氛會大大抑制學生學習的熱情。如何減輕消除學生學習上的心理壓力,培養學生對學習的一種良好心態?教學中,教師要扮演好一名引導者、組織者、協作者的主角,創造最佳的心理氛圍,使學生情感得到體驗,心靈得到溝通,理念得到認同,情緒得到調節,行爲得到訓練,讓學生充分地展示自我,從而使學生能學得懂、學得好、學得簡單。這樣不僅僅增強學生的學習興趣、信心和勇氣,而且培養了學生相互協作,共同探究的精神。當學生的思維、情趣、愛好都有了張揚的空間時,就會走進老師和老師攀談併成爲朋友,爲學生的心理能夠健全發展打下了紮實的基礎。

2、師生真誠相對,理解鑄就成長。

在人際交往中,真誠是最重要的,要做到能理解別人,設身處地爲他人着想。作爲教師,在學生面前務必表現一個真實的自我,用真誠的愛去對待每位學生,才能使學生感到真實、可信。蒙臺梭利說:“教師不僅僅是一個教師,還是一個心理學家,因爲他要指導兒童的生活和心靈。”開展心理健康教育有一個重要的原則就是理解。成年人渴望理解,小孩更渴望理解。許多成功的教育案例告訴我們:不理解何來教育。我們只有透過各種途徑,深入地理解我們的學生,才能到達成功教育的目的。

作爲一名老師,一名心理輔導員,如果不理解兒童的心理情感,不與他們真誠的相處,他是難以順利開展工作的。

現代的教育觀認爲,教師不就應是教育的主宰,不就應再有權威不可侵犯的思想。命令、強迫的教育方式其實是把軟刀子,不但否定了學生的權利和尊嚴,導致學生的心理障礙,而且扼殺了學生的創造力。放下架子,努力創設寬鬆、和諧的氛圍,以朋友的身份與學生交流,用真誠換真誠,讓學生切實感覺到你是他的朋友,你才能深入他們的內心世界,才能使他們從心裏理解你善意的意見與推薦。

3、傾注真心真愛,促進感情內化。

師生心理交融的基礎是感性的交情,也是愛的投入。教師應重視那些存在各種缺點的學生,多關心有心理障礙的學生。因爲這些學生常常由於這樣或那樣的原因,心理上受到壓抑,失去平衡,性格比較孤僻,心理也比較脆弱。當學生遇到不順心的事時,就會產生不良情緒,並對學習和生活造成必須的影響。如何讓這種消極的影響降到最小?我認爲教師應深入瞭解學生,善於與學生溝通,進行談心、交流,進而開導學生,傾聽學生的內情緒感,感知學生的內心世界,以老師真誠的愛去關心、呵護每個學生,讓學生的心靈得以寄託,讓學生的情感得到傾訴,精神得到依靠。當學生需要關心、幫忙時,老師應及時伸出援助之手幫忙學生,使學生幼小的心靈得到鼓舞,讓學生相信自我必須能行,逐步養成良好的心理品質。

心理課堂心得體會篇7

雖然說我有時候喜歡寫一點小文字來記錄自己成長經歷的習慣,也早就想寫一篇關於自己上大學以來在思想上心理上的轉變的文章,但囿於沒有一個好的契機來動筆,所以就遲遲未寫。現在,既然老師要求我們寫一篇關於心理課後的感想的文章,那麼我就利用這個機會來寫一下。

我本人對心理學哲學一類一直有着濃厚的興趣,是因爲我覺得應用好心理學對我們的成長以及人生會有很大的幫助。我對心理學的認識是比較客觀的,懷着對心理學的熱愛,每次上課我都儘量去早點坐前面一點,儘管每次上課前兩排坐的人很少。每次上課我都很認真地在聽,認真思考,這也是我的一種上課習慣,在課堂上,我發現老師講的很多觀點我都有很深刻的體會,往往我的觀點和老師的不謀而合時,我心裏就樂呵。

我是湖北人,20歲差兩個月(不知爲什麼很關注自己的精確年齡),經歷過兩次大學聯考。第一次大學聯考,一本線沒過,只能上好的二本。考後那段時間我一直在上與不上二本之間糾結,最後還是家長親戚的說服下選擇了復讀。我一直認爲自己是有實力考上好的學校,只是自己給自己的壓力太大。因爲就讀的學校是全市最好的學校——仙桃中學,競爭力很強,本身壓力就已經很大了,再加上大學聯考前一段時間患上了蕁麻疹影響了複習進度和考試心態,所以考得很糟。

我想復讀那一年是我高中階段最爲輕鬆的一年。復讀那年我想明白了很多事,思想也發生了轉變,學會了淡然面對一切。那個時候我腦中只有一個想法:既然來複讀了,那就沒辦法,除了復讀我還能做什麼,只能隨遇而安,這個階段總會過去的,所以就認真學習吧。可以這麼說我現在的人生方式就是隨遇而安。因爲有過了高三,覺得一切都不是那麼難了,而且我不相信自己再學一年還考不上理想的學校,所以自己給自己的壓力很小。在課後我從不強迫自己花時間學習,更多的是和同寢室的人一起玩樂,除此我做的僅僅是上課認真聽講,晚自習認真自習。說真的,那時候不再覺得學習是件多麼痛苦的事,反而覺得是件很輕鬆愉快的事。我想這跟我的思想轉變有關吧。

由於有個平和心態,二次大學聯考前一點都不慌張,倒是有點生活就繼續這樣下去的想法,整個人也淡定得要命,完全沒有因爲大學聯考而有所不同。我原本的目標是武大,不過可惜,沒考上,來了地大較好的專業。

在第一次大學聯考之前,我也曾憧憬過:只要進了大學就會很輕鬆了。但是,在復讀的時候我就不這樣想了,而是認爲人的一生不會有絕對輕鬆時候,每個階段都有每個階段的任務和壓力,人要善於從壓力中尋找快樂,而心理學就是幫助人們解決這些問題的吧。所以我不會跟其他同學一樣,在大學聯考之後放縱自己,做些諸如熬夜泡網吧、k歌之類的事,而是表現得不過分的高興和悲哀。

以上就是我大學之前的簡短經歷和思想變化。

在來到地大這個全新的環境後,我發現我發生了巨大的轉變,幾乎是360度大翻轉,一改以前幼稚、惡搞的風格,變得沉穩、深沉、少言、理性與感性兼具。連穿衣風格也變了,喜歡穿黑色的衣服,除了一雙從家裏帶過來的一雙黃藍相間的鞋。這些變化連我自己都嚇了一跳,我想這纔是真正的我吧。可能以前的我內外不統一,總是扮演小朋友式的角色,但內心渴望成熟,而且太善於僞裝自己,把自己的想法都藏在心裏,很少表露自己內心的想法,所以性格完全是壓抑的,得不到舒展。現在到了大學,沒人知道以前的我是什麼樣,這樣我完全可以丟掉以前的狀態,重新按照自己的期望來塑造自己。總之,這些變化讓我很快適應了大學生活,認識了自己更進了一步。

記得在課堂上,老師讓我們思考的問題:我是誰?我是什麼樣的人?我想要什麼?我也一直在思考這些問題。我想弄清這些問題主要是幫助我們認識自己,知道自己內心深處究竟想要什麼,找準自己的方向而不至於在大學生活中迷茫。我清楚地知道我是一個大學生,大學生就應該有大學生的特點,我們的天職就是學習。從上學開始我就告誡自己,我來大學是來學習的,學真本領的,爲自己的未來負責,不是來混文憑的。我想給自己一個充實的美好的大學,在學校裏我常把自己當作大二或大三的學生來要求自己,學着他們的做事風格,有時候還真的覺得自己不是大一的學生了。有一次,我在學校西區的複印室淘資料,那老闆問我是大幾的,我說是大一的,她很驚訝,說我看起來不像是大一的。我又問她說,我看起來像大幾的,他說我看起來像大三的。可能是我蓄起來的鬍鬚給人一種錯覺吧。因爲有了希望,所以我每一天都充滿幹勁,去做一些有意義的事。以前都不知道充滿幹勁是多麼讓人舒服。

我發現,人認識自己的能力是非常有限的,除非是對心理學有深入研究的。人認識自己往往要藉助外物,比如心理諮詢師,或者書籍。最近我在網上發現了一個心理諮詢網站,叫心理成長。據我的判斷,這個網站是非常正規、專業的。我在這個網站上做了一系列的心理問卷,看到結果後發現自己更瞭解自己了,清楚地知道了自己是istj性格、第三型人格的人,知道了自己的心理年齡、情商值。以前自己太關注於比我人,經常在心裏拿自己跟別人比,比着比着就把自己給否定了。知道了自己有哪些優勢哪些劣勢,哪些是擅長的哪些是不擅長的,這樣自己就更有目標去塑造自己,打造自己的性格,而不至於迷失了自己的性格。

記得老師讓我們寫下自己對將來的願景,我當時很認真地寫了。其實我生活願景的核心是自由,由自己來支配自己的生活,將自己的生活完全由自己來打造。我覺得我還是個喜歡親近大自然的人,喜歡聽班得瑞輕音樂,喜歡看《中國國家地理》雜誌。還記得老師講的一個故事,一個喜歡唱歌卻從事其他工作的人想實現自己唱歌夢想的故事。這個故事對我啓發很大。雖然夢想離自己很遠,但只要你堅定地朝它走下去,你就一步一步接近它。舉個例子,以前剛上高中時,第一次將大學聯考試題拿來做時,感覺實在是太難了,說句不好聽的就是真他媽不是人做的,但是經過了三年的學習再做大學聯考試題時,就不覺得那麼難了。同樣的,現在很多同學說高數好難都不會做,但是我不會喊難,因爲我相信,既然高數作爲大一的一門課程,那麼肯定是符合我們學習能力的。我敢肯定,如果把高數作爲一門必學課給高二的學生來學絕對會比大學生學的好。這是因爲他們願意多花時間來做。所以目標或夢想可以很難很遠,但只要功夫足夠還是可以達到。所以我一直在向自己的願景靠近。我想這個東西就叫做信念吧。

有一節課的話題叫時間管理,這節課同樣給了我很多啓發。比如學會說no,分清界線。一旦確定了哪些事情是重要的,對那些不重要的事情就應當說"不"。根據我的觀察,很多同學花大量的時間花在qq之類的無義的事上面。其實我認爲我們可以在一天之中劃分出固定的一點時間用來和同學交流,而不是聊qq。對於不是自己必須要做的事不要搶着做,除非是順帶可以完成的。

目前我發現,我很喜歡聽輕音樂。以前很不喜歡聽,現在卻很享受這類音樂,可能我的本性就是追求自然吧。聽到這類音樂,心裏就感覺非常放鬆,心情非常開闊,感覺回到自然的狀態。我真的很慶幸自己的專業以後能接近大自然去實習,這樣我可以欣賞自然風光。

至於人際關係,老師說過,要將自己的交際圈分層,最裏是最親密的,最外的是熟人。我的體會,這個方法不是坐下來把每個認識的人分個類,然後採取不同的交往方式,而是在實際交往過程中自然而然地處理。我的處理人際關係核心就是尊重、平等、友善。而且我跟年齡大的人談話毫無壓力,也喜歡和年齡大的人聊天。每次遇見熟人都會打招呼,我對同學也不會疏遠,雖然說我是喜歡單獨行動的人。我發現我對人的外貌印象特別精準,有時侯,只要見過一次面,下次在碰上能認出來,雖然說我視力不好,但眼力很行。往往只需要遠遠地看見某個人的背影,就可以判定是哪一個人。有兩次晚上,我從圖書館急急回宿舍,在路上碰到我們班的一個女生,當時天已黑,我憑她的身影就認出她來了。

戀愛心理這節課是您的助手幫我們上的,可能是因爲年齡差距不大吧,我對於他講的有很多認同點,也很能接受。我記得她說大學戀愛真的是很美妙的事,大學不戀愛很可惜,我當時笑了。前天吧,我在食堂吃飯,遇見兩個在地大讀了七年的學姐,我們坐在一起吃飯就來聊起來了。她們給了我一些大學的建議,其中提到了戀愛這一話題。她們說我趕緊找一個對象吧,先看好一個也可以,我當時也笑着迴應的說先專於學習,以後在考慮。其實我之前也考慮過談朋友這件事。最初想法就是大一先注重學習和改變自己,談朋友這件事以後再考慮。我在那個心理成長網站測試過,我是屬於istj的戀愛類型,很注重承諾,對感情認真。一般我對於女生很體貼,因爲這個社會是個男人強勢的社會,男人應該向英國紳士一樣具有紳士風度,對女人照顧一點。這能這些思想是受曹雪芹《紅樓夢》的影響吧,對於那些不幸的女性很憐惜。在戀愛方面我是很謹慎的,考慮問題也喜歡長遠一點。真的很想一次就成功,這樣就避免很多麻煩。有時候我在想,直接找一個適合的人結婚過日子算了,這樣豈不是更省事,但顯然這是不可能的,首先是經濟沒獨立,再就是學業沒完成。我發現年齡比我大的女生更能吸引,比如,我在圖書管經常看到大二大三的女生,拿着考研資料很認真地複習,這樣的人更能引起我的關注。而對於那些可愛的年齡小一點的女生只是一種喜歡。記得助手老師向我們推薦了一本書叫《愛的教育》,我也打算嘗試去看一下,反正我也喜歡看書,或許這本書對我會有很的大的幫助。

真的很喜歡上老師的課。最後一節課沒有去上,對此很抱歉。再次感謝老師給我們上這些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