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簡歷模板館>熱點>心得體會>

課堂體會心得體會優秀8篇

心得體會 閱讀(1.99W)

優秀的心得體會不是誰都會寫,有深刻的思想和立意才行,在對事物有了不同的想法後,大家是不是都有寫好心得,本站小編今天就爲您帶來了課堂體會心得體會優秀8篇,相信一定會對你有所幫助。

課堂體會心得體會優秀8篇

課堂體會心得體會篇1

與現代媒體日益頻繁接觸的學生們已不滿足於“黑板+粉筆+書本”的傳統教學模式,隨着創新教育的全面展開和現代教育技術在各科教學中的廣泛應用,多媒體輔助教學逐漸以直觀生動的特點和強大的交互功能,彌補了傳統教學手段表現單一的缺陷,利用多媒體教學打破了傳統的課堂教學模式,教師飽含激情地帶領學生暢遊在知識的海洋裏“品有字書之美味,捂無字書之人生”,那一派暢然,那一種淋漓會令所有人陶醉,在緊張的學習生活中多了一份樂趣,一份光彩,而能力也潛移默化地增長如飛。

一、藉助錄像片,對學生進行情感教育

語文是重要的文化載體,它反映了人類社會的事理、情感等豐富多彩的文化,基於這樣認識,語文教學應當弘揚人文精神,這樣要比空洞的說教好得多,最佳做法是:藉助影片,激發興趣,弘揚人文精神。例如,在教學《最後一課》時,利用影片,放一個反映普法戰爭的專題片,讓學生通過直觀來了解當時的歷史背景。這樣既增強了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又加深了對課文主人公愛國主義精神的理解。如講《人民解放軍百萬大軍橫渡長江》這則新聞時,先播放反映人民解放軍渡江作戰的記錄片《開國大典》,讓學生目睹當時戰爭情景,他們的心靈被震撼了,一種對人民解放軍的敬佩之情油然而生。一種強烈的愛國之情和刻骨的對敵之恨溢於言表。實踐證明,利用影片、幻燈片能增強學生的形象思維,而且對學生進行了人文精神的教育。

二、藉助電腦,促進學生形成形象思維

語文教材裏,文學作品的比重較大,文學作品的基本特徵是形象性。文學作品之所以扣人心絃,就是寓形象、意境於模糊集合之中,模糊觀念帶有意義的不確定性和意義的空白,比明晰的觀念更有表現力,它的表現力體現在不同讀者可以通過不同的創造性思維和多向思維來完成對作品的理解。因此,閱讀絕不能拘泥於文字。還必須激發學生的形象思維,加深對課文內容的形象理解。如在教學《春》這篇優美的寫景散文時,可藉助電腦播放一個flash。這樣,文章中的春草圖、春花圖、春雨圖、迎春圖展現在學生面前,能使學生有一種身臨其境、置身其中的美感。所以,這時學生在理解和背誦課文時也就輕而易舉了。又如在教學《蘇州園林》時,我們同樣可以使用電腦讓學生瀏覽蘇州園林的四大名園:滄海亭、獅子林、拙政園、留園的美景,接着配樂朗誦欣賞,圖文並貌,感受蘇州園林的共同點——務必是遊覽者無論站在哪,眼前總是一幅完美的圖畫。

實踐證明,藉助電腦,能促進學生形成思維,從而加深對課文內容的理解,增強學生對學科學習的興趣。

三、藉助音樂,對學生進行美感教育

葉聖陶說過:“我們鑑賞文藝,最大的目的是接受美的經驗,得到人生的受用。音樂爲我們開闢了新領域,它使課文能摒棄一切繁文縟節,直抵學生心靈。”課文《黃河頌》的語言本身就具有音樂美,播放激昂的樂曲讓人體會黃河壯闊奔騰的美,博大而浩瀚,吐納天地之靈氣。如在教學朱自請《背影》後,我們播放《懂你》這首歌曲並用多媒體展示《懂你》畫面結束全文,能讓學生置身於濃濃親情之中,再次品味親情,讀懂親情。

實踐證明,音樂能讓學生置身於優美的文化氛圍,濃郁的語言環境中體會到課文充滿激情、意蘊深刻、聲情並茂的情感美。

總而言之,利用多媒體教學能激發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讓學生在自主學習、主動發展中,逐步提高實踐能力,潛移默化地學習了現代的發散性思維方法,從而改變了傳統性思維固有的死板和狹隘。 但在使用多媒體教學時應注意以下幾點:

(1)在課堂教學中使用的次數不要太多,時間不要太長,俗話說“兵不在多,而在精”。這句話用在多媒體教學上最爲恰當,因此在選材上應適時、適量、適度,切忌過多過濫。

(2)在教學中不要過分強調多媒體的作用而使之成爲程式化,認爲教師是一個機器的操作者,任何先進的教學手段都是通過人類操作控制的,都是處於輔助地位,教師的講解在過去、現在和未來都是教學的靈魂,是任何教學手段都不能替代的。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充分引導學生的學習思維,組織以學生爲主體的主動式課堂教學模式,避免多媒體的廣泛應用使教學過程表現爲程式化。

一名合格的教師,不僅要掌握現代教育的技術理論,更要不斷提高自身的綜合素質和教學基本功水平,從而把課堂教學優化到最佳程度。

課堂體會心得體會篇2

1、本節課教學方法的典型性

這部分內容不多但原理性強,要求學生對原理的理解要到位,強調在新情景下原理的遷移再現使用能力,要求教師不能僅就教材選取的區域案例深挖知識點,落實以前我們在區域地理教學中強調的“老八股”知識點,而是要利用這些最經典的區域案例來分析理解該條標準涉及的內容。我們通常將以原理應用知識遷移能力的培養作爲重點的教學方式稱之爲案例教學,這也是我們處理人文地理知識原理的通用教法。其實教材也是通過邊敘邊議的方式來演繹編者對課程標準的詮解,既要求我們着眼於區域案例但又不能拘泥於教材中的案例,要從案例分析過程中提煉出解決問題的一般規律。

2、研讀課標分析教材,重點在於理解區域實現農業可持續發展的方法和途徑

教材先用簡練的文字闡述了任一區域進行農業佈局體現可持續發展觀點方法和過程通常是先進行該區農業區位因素的調查,分析優勢農業和特色農業部門,確定農業發展方向,再根據區內自然環境的差異進行農業部門的調整和佈局,因地制宜地開展符合區內特定環境的生態農業生產方式,達到可持續發展的目的。這樣的綜述可以說是本節教材的點精之筆,既能從總體上介紹本節編排思路,有起了詮釋課程標準的作用。接着教材從氣候條件、地形土壤條件、社會經濟條件三個方面來闡述東北區自然條件,目的是在分析的過程中讓同學們瞭解東北區農業發展優勢,進一步找到東北區農業特色(一是後備土地資源豐富,二是發展綠色農業的潛力大)。這樣的安排要注意和必修二農業區位因素的分析區別開來,不能僅僅在此複習鞏固東北區的自然地理環境中各種要素情況。緊接着教材安排了一個活動,通過組織學生活動來分析其他區域的特色農業發展的區位因素來呼應教材的內容。再瞭解基本地理環境的前提下,教材對東北區的農業佈局從三個方面進行了介紹,以深化對課程標準中進行農業佈局必須進行區內差異的分析瞭解,然後又通過一個活動來印證不同農業部門在不同自然條件下的佈局特點,強調了進行農業區劃的前提必須根據區內環境差異合理佈局和調整。

3、創新教法,重點在於關注學生對原理的理解和方法的掌握

案例教學的成功與否在於學生能否把握案例材料中的線索並進一步應用原理進行解釋,所以任課教師要注意在課堂上先對原理進行講解並拓展其豐富的內涵,再通過案例的分析來幫助學生了解掌握分析原理的一般規律和方法。

在本節內容的教授過程中,教師可以嘗試將教材中每一部分“活動”內容調前進行,並讓學生對“活動”內容和目的進行分析,例如p68頁活動“蒐集相關資料,分析下列地區(任選一兩個)發展特色農業的地理條件。”老師可以嘗試讓學生分析“珠江三角洲大力發展出口創匯農業”這個例子,分析得出答案之前請學生思考蒐集什麼相關資料來說明這個問題,引導學生得出需要蒐集珠江三角洲地區行政圖、地形圖和氣候圖的結論。結合東北區地理條件分析的思路,說明分析的目的是清晰明確東北區農業的優勢。

接着將東北區空白圖展示給學生看,提問:“通過以上分析是否可以將東北區優勢農業部門佈局在合理的地區。”學生會發現老師給的條件不足,希望教師將地形和水熱情況展示出來,進而說明農業佈局因地制宜的原則。做p70頁“活動”,進一步瞭解農業佈局的`區域差異和在農業區位改變的過程中科學技術的重要作用。歸納農業生產佈局的原則是因地制宜確定區域農業發展方向。

4、配合練習,重點在於鞏固原理的掌握和使用

課堂講解後,配合相關練習可以鞏固學生對原理的掌握和使用,爲了使學生更好地掌握和理解課標要求知識點。

課堂體會心得體會篇3

冬去春來,流金的歲月幻逸無蹤,青春伴小溪流淌,年華隨落葉飄零,只有大地不甘寂寞,一次次勾畫出四季的色彩,用烈日炎炎的金黃,用藍天白雲的清淡,用雪花飛舞的純白,更用百花盛開的絢麗斑斕。又是一年春來時,朝陽明媚,羣花璀璨,盛開的是一張張的笑臉,是我們x醫院的白衣天使用純白底色襯出的人間美春色,這百花園裏多姿多彩,天使們救死扶傷,無私奉獻的事蹟,揮灑出一幅幅美麗感人的畫卷,如桃花盛開,繽紛豔麗;似牡丹怒放,光彩耀眼,而鋪滿這畫卷,烘托這鮮豔的,是那點點閃閃,淡淡鬱郁的黃白色小花,瘦小纖細,不眩目奪彩,卻點綴出一絲絲淡雅的春色。

那淡淡鬱郁的黃白色小花是四季菊,質樸無華,沒有靚麗的身姿,沒有芬芳的瓣蕾,只默默含苞,無論春、夏、秋、冬,綻放於庭院牆隅、巷陌籬下,直至荒野山郊.每當我看到她們,似乎看到我們幹部保健科的可愛的同事們,看到那一道匆匆忙碌的身影,施航菊,人如其名,默默無聞,身軀柔弱,一株寒風中顫慄的野山菊,這纖纖的弱質在繁雜工作中卻蘊含着剛韌、不屈與堅強。

四季菊不哀地偏,不怨人棄,隨土而安,隨風而生.平凡的護理工作在很多人眼裏是不起眼的,只有身在其中才能體會到繁雜和辛勞,是航菊那一份的執着,十分的熱情,萬分的認真,日復一日,年復一年,時刻投入在工作中,青春荏苒,無怨無悔.她總是兢兢業業做好每項工作,最繁雜、最累人的從來都是搶先去做,最可貴的是她的認真負責,每一次的配藥,每一次的護理,每一份的病歷書寫……都是雕花般的仔細,詮釋着慎獨的精神。不厭其煩,追求完美正是她的寫照。

花微枝瘦不萎頓,萬花遁隱獨盈枝,業務上她精益求精,不斷完善。業餘時間經常被她用來加強相關的理論學習和操作練習。紮實的護理理論,熟練掌握的各項操作技能,使她能圓滿完成各項工作,特別是反映護士精神風貌,體現醫院護理水平的外派保健任務,因出色的表現,被評爲“20__年幹部保健先進個人”,榮譽背後那艱辛的付出,卻是她淡然的一笑,春風拂過,心扉裏早已是又一季苞蕾的醞釀。

寒花開盡,輕香猶存.沒有婀娜的多姿和動人的嫵媚,野菊花卻能散發出淡淡的香味,讓人們感到香氣四溢、心曠神怡.在同事的眼裏,航菊是和藹可近,人緣親善的姐妹,不僅做好自己的工作,還主動協作配合護士長和同事,一起搞好科室的各項工作,併兼任總帶教工作,每一任的護士長都會把她視爲得力的主幹.她對病患總是熱心相待,耐心護理,病人和家屬將她視爲排憂解難、可靠暖心的天使.和這樣同事一起工作,總會像踏上菊開四野的滿坡春色,心感芳馨。

有一種偉大叫平凡,有一種平凡卻恆久,十幾年來的磨鍊,見證了她從風華正茂的金色年華到臨風傲霜後的深邃優雅,雖言異蘭蕙,亦自有芳菲。

四季變幻,羣芳鬥彩,唯有這四季野菊風雨無阻,芳草天涯,展現的是我們千百個x白衣天使們樂觀、自信的堅毅與頑強,給人帶來春天的希望。

課堂體會心得體會篇4

我上網課了

20__年12月,武漢華南海鮮市場發現了一種新型病毒--新冠狀病毒。這種病毒危害很大,許多人都被感染了。雖然疫情嚴峻,但在各行各業的工作人員並沒有因爲疫情躲在家裏,他們還在爲維護着社會的正常運轉做着貢獻。

爲了避免人口密集造成的交叉感染,國家要求所有的補習機構,都先暫時停止線下授課,提倡停課不停學,在網絡上進行教學活動。各補習機構紛紛行動起來,推出了線上免費教學活動,我們十分感激,老師是用自己的休息時間爲大家免費上課。

在家中,我也看了一些網課,我上的第一節網課就讓我大開眼界,這是一節語文課,一開課老師的頭像就出現在屏幕的右上角,這是一位和藹的年輕老師,他先向我們講解了這節課的學習內容,就是學習名著。網課的學習過程超乎我的想象,屏幕的主體是製作精良的電子課件,老師可以在上面板書,還可以和同學們在線上答題,互動交流。這個新穎的上課形式深深地吸引了我,40分鐘轉眼就過去了。國家科技是在不斷地進步,我們已經能夠在疫情來臨時,不出門線上學習。

想到我的祖國的發展,我真是心潮澎湃,國家的科技進步也是日新月異,我堅信我的祖國會越來越強大,我也要更加努力學習長大,爭取做一個對社會有用的人,爲祖國的發展貢獻出我的力量。

課堂體會心得體會篇5

很久以來,我都覺得自己的教學越來越力不從心,渴望參加一個較爲系統的國小語文學科培訓,藉此豐厚自己的語文教學底蘊。20xx年3月28號學校組織觀看了常青實驗國小和杜郎口中學高效課堂實錄。懷揣着幾許期待,幾多夢想,我們觀看課程視頻、交流心得體會,匆忙有序,受益匪淺。現將觀後感想總結如下:

一、我學到許多了語文知識,瞭解了許多語文教學的策略,收益頗豐。

對自己國小語文教學策略的改進必能起到積極的促進作用。

二、互動交流,在思想碰撞中深化理性認識俗話說,不動筆墨不讀書。

我覺得,寫聽課記錄和研修日誌,是行之有效的方法。因此,在學習過程中,我做了一些聽課記錄,寫了一些學習反思和心得體會,以便有甄別、有選擇地汲取專家講課的精華,並內化爲自己的教學理念,逐步形成自己的教學風格,不斷提高語文教學水平。因此,在觀課活動中我和教師們交流看法和意見,聽到了許多不同的聲音,暴露了許多認識的偏差,發現了許多自身的不足。

三、知行統一,在實踐反思中提高教學水平學用結合,知行統一,是學習的重要方法。

只有將所學所悟運用到教學實踐中,才能讓自己的工作更加得心應手,使教學效果更上新臺階。所以,在往後變得學習中,我始終要堅持把課程學習與教學實踐結合起來考慮。運用所學的理論知識指導教材解讀、教學設計和課堂教學,檢查自己的教學是否符合課標要求、教材實際和語文教學規律。同時,也運用教學實踐檢驗所學理論的科學性、合理性與實效性,從而加深對課程內容的理解,提高自己的認識水平和課堂教學藝術,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這次觀課活動給我帶來的是思想的啓迪。我將帶着收穫、帶着感悟、帶着滿腔的熱情,把學到的理論知識應用於自己的教學中去,在不斷的運用和總結中轉變教育觀念,發揮人格魅力,輕輕鬆鬆教語文,紮紮實實求發展,做快樂教師,教快樂學生。

課堂體會心得體會篇6

12月14~16日,我有幸參加了在海口海職院舉辦的國小數學“高效課堂”教學觀摩研討會。在短短的三天時間裏,我一共現場觀摩了五節數學優質課,五位名師的精彩課堂,令我們耳目一新。他們每一位老師所執教的課堪稱優美。在整個教學過程中,每位老師所設計的教學環節都很新穎、恰當、合理、平實,現代化的多媒體教學和老師優美幽默的語言,更是給課堂增添了活力,並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同時,在老師的不斷引導和激勵中,學生通過自主探索、不斷獲得新的知識,培養了各種能力,從而也體驗到了學習的樂趣。並且每位老師在引領學生探究知識的同時,注重數學思想方法的滲透,這些都是值得我們學習和借鑑的。下面我來談一些自己的粗淺的體會。

一、重視課前師生互動交流

注意課前與學生的溝通,採取玩遊戲、聊天等各種形式的師生互動。消除了學生的緊張情緒,拉近了師生間的距離,減輕課堂學習的枯燥感。從中我發現,有效的課前熱身是調動孩子積極性的必備條件。

二、合理地創造性使用與處理教材

劉德武老師的講座《創造性的使用教材》讓我們深深認識到:要想創造性地使用好新教材,首先必須遵循的一個原則就是:“腦中有課標、心中有教材、眼中有學生”要以課標爲依據,以新教材的內容爲憑藉,選擇適應學生髮展需求的內容。我們要力求做到要精讀課標、深鑽教材、細研學生,要根據實際情況靈活調整教材內容和要求,適當擴充和刪減教學內容,嘗試多種構思。教師要成爲教材的積極促進者、發展者,挖掘教材,超越教材,發展教材,讓教材在促進學生髮展的過程中真正發揮作用。當然,準確理解教材是創造性使用教材的基礎。教材是主要的教學資源,是教與學的重要憑藉。要創造性地使用教材,必須以準確理解教材爲基礎。

三、想清楚我們課堂教學究竟應該講些什麼

教師在課堂中究竟起什麼作用,德國教育家第斯多惠這樣說“愚蠢的教師是教給真理,聰明的教師是教學生髮現真理”。我們教師在教學中應該是組織者、合作者、引導者。在具體課堂教學操作中,教師一定要注意克服“教師話語霸權”的慣性,敢於並善於把課堂、班級“還給”學生。教師需要把握好教材,做到“三講,三不講”,三講是:講重點、講難點、講易錯易混知識點;三不講是:不講學生已經會的、不講學生通過自學也能會的、不講老師講了學生也不會的。在教學中,紮實落實“三講”“三不講”實際上是爲了更好的落實精講多練的原則和自學性原則,讓學生有更多的時間和機會訓練,同時教師也纔有更多的機會對學生進行練習反饋和強化矯正,只有這樣才能增強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在聽了劉鬆老師執教的《乘法分配律》一課及專題報告後,體會到我們在教學中往往認爲《乘法分配律》容易出錯的地方是在分配時因數只和前一項相乘,而忘記和第二項相乘,但是通過知識前測,發現學生的易錯易混點還有像:70×50+50×90=70×(50+90),50×(3×4)=50×3+50×4此類錯誤,如果教學中只是注重抓第一個易錯點時,學生掌握的情況就會不理想。劉鬆老師在教學時,首先是通過舉例說學習委員小陳是我的朋友,班長小鄭是我的朋友,讓學生合成一句話,(小陳和小鄭都是我的朋友)再把這一句話分開成兩句話來說,從而引出要學的內容,接下來,劉老師用他搞怪的方言、獨特的跺腳記憶讓孩子們深刻地理解了乘法分配律及讀算式的順序。來引導學生分別發現3×(5+1)=3 ×5+3×1然後通過模仿創造、自我檢驗;意義建模、內在提升;體驗無窮、揭示規律;重點剖析、深刻理解,分別突破了本節課的重難點和易錯、易混點,學生掌握的情況很好。

錢守旺教師的講座“我的二十個課堂教學主張”也有許多觀點值得回味。如:教學口號“敢想、敢說、敢問、敢辯、敢錯”他認爲孩子不犯錯誤長不大,教室就是出錯的地方,人人都會出錯,出錯並不可怕。只給學生講明白的教師不是好教師,會引導學生想明白的纔是好教師。

通過聽課,我覺得在教育教學方面收穫很多。雖然各個老師的教學風格各異,但每一節課都有很多值得我學習借鑑的地方。這次課堂觀摩活動,讓我再次開闊了眼界,明白了今後教學努力的方向。另外,我對自己也提出了許多思考的問題:怎樣讓自己的語言更優美?怎樣讓我們的教學回歸本真?怎樣培養孩子的能力等等。這些問題都是我們教師所要考慮的。希望今後還能有更多的機會與名師零距離接觸。

課堂體會心得體會篇7

翻轉課堂這個概念剛剛聽說,對我來說是一個陌生的概念;通過學習使我真正認識到了它的真諦;這一教學模式經過一番搜索查閱一些網站等相關信息的學習,本人對翻轉課堂有了初步認識:

從翻轉課堂的起源來看,我們不難發現翻轉課堂的出現基於讓缺課的或成績相對較弱的同學補課的目的。它的實現必須具備兩個前提:一是必須爲學生提供一個完善的網絡環境;二是學生必須具備非常強的自覺性。

其實,不是什麼學科更適合採用翻轉課堂的問題,而是學科的什麼內容更適合翻轉教學的問題。比如,適合視頻學習的內容主要有,需要重複講解的內容、基本的事實和定律、已成定論的觀點、基本的方法和規律、基本的演示和操作步驟,等等。而不適合視頻學習,必須在課堂上學習的內容包括,思辨性很強的內容、情感性很強的內容、生成性很強的內容,以及必須立足於現場的、有賴於靈感激發、教師風采展示的內容等。

因而,應該說,任何一門學科中,有的內容適合採用翻轉課堂的形式,而有的內容不適合。還有,一堂課上,翻轉什麼,翻轉的程度,都是需要根據實際內容來靈活選擇的。

翻轉以後的課堂,最明顯的特徵就是針對性增強,教師已經知道學生學習的情況,很快能解決知識上的問題,而更多地去進行探究和創造,有關情感、態度、價值觀的交流在翻轉課堂裏有更多的時間來進行,也更加充分。

應該說,微視頻學習與導學案學習,都是先學後教的載體,其背後的原理是一樣的。所以,如果有條件使用微視頻和網絡環境,就使用;如果沒有這個條件,那就先用導學案。所以,導學案產生於中國的農村學校;視頻學習和翻轉課堂則起源於美國。背後的原理一樣,所使用的工具和載體不同而已。

課堂體會心得體會篇8

近期,參加了學區組織的語文高效課堂教學研討會,通過這次的培訓學習,我對高效課堂教學又有了進一步的認識和理解,受益匪淺,但收穫的同時,仍有着不解之處或者說是困惑。下面針對這次學習談談自己的膚淺體會。

從整個課堂教學結構來說,教師真正做到了把主動權交給了學生,充分體現了自主、合作性的學習,在學生自學過程之前,教師提出明確性的學習目標,然後圍繞一箇中心問題放手讓學生自學,給予學生充足的學習時間,大約15分鐘,保證了能讓學生充分地閱讀課文有所悟,有所思,學生將自己的學習心得批註的書旁,培養了他們不動筆墨不讀書的習慣。反思,我自己的教學,在給予學生自學的時間還不夠充足,甚至有時目的性不是很強,學生不知怎樣進行學習。

在班內大展示環節中,教師只是一個引導者,充分讓學生談理解、談感受,通過多種形式的朗讀、自讀自悟、對比感悟等多種形式,讓學生充分體會人間的和諧的美,從而激發學生心中的美好的情感。培養了學生的感悟能力,在朗讀中欣賞到了風情。反思自己的教學,放手還遠遠不夠,生怕學生說不到,牽引太強,在今後的教學中,要相信學生,經過一段時間的培養,相信他們一定會學習的,學習得也會更深,更透,在關鍵之處,教師進行必要的指導。

收穫的同時,我也存在着困惑,針對這節課來說,整堂課教學順順暢暢,沒有教師與學生之間相互交流與思維碰撞之處,教師講得的確是少多了,但這樣是不是少得可憐。語文教學,我認爲教師與學生,師生之間與文本之間的交流是必不可少的,在理解重點之處時,學生有時談得比較膚淺,這裏教師並沒有做過多的引導,而是一帶而過。我個人認爲,這一點做得不是很好。比如說有的孩子彙報船給我們組留下的印象是柔和的,教師有必要再次追問學生,哪些詞語更能體現了作者的真情,你能再次把這種感受融入你的朗讀之中嗎?

總之,在今後的教學中,我要多多學習別人高效課堂的精華,更要深入鑽研教材,準確把握其重難點,採用靈活多變的方式,讓學生在輕鬆愉悅的氛圍中學習,真正做到讓學生學有所得,教師也教有所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