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簡歷模板館>熱點>心得體會>

原則》讀後感5篇

心得體會 閱讀(6.12K)

要知道寫讀後感能夠提高我們的寫作能力,多讀書可以放飛自己的夢想,不少學生都喜歡閱讀,通過讀後感可以加深我們對作品的理解,以下是本站小編精心爲您推薦的原則》讀後感5篇,供大家參考。

原則》讀後感5篇

原則》讀後感篇1

經許多同行的推薦,在寒假我認真研讀了《科學教育的原則和大概念》這本書。我們當前的教學中往往缺乏連貫性,而且在教學內容選擇上,也缺乏對於科學的宏觀和系統的考慮,而這些對於孩子們正確認識和理解客觀世界具有重要的作用。這本書從爲什麼需要大概念、支撐科學教育的基本原則、科學大概念的選擇、科學上從小概念到大概念、以大概念的理念進行教學這幾部分來介紹科學教育的原則和大概念。

作爲一名科學老師,科學概念較爲尤爲重要,教科版科學每單元都是一個主題,每一課都有衆多的概念,如何將學生的生活經驗、前經驗轉化爲科學概念,如何從小概念教學提升到大概念,這對科學老師是一個重要的教學內容。在學生的學習經驗包含科學知識也包含科學探究的理念。如何在探究活動和科學知識中尋找接合點尤爲重要。所有科學課程的活動都應該致力於深化學生對科學概念的理解,這樣才能更好的解決教參中對科學概念的掌握和理解。對於我們教師應該提供機會讓學生思考和回顧他們在參與科學探究時如何尋求實證和使用證據的以及與別人進行的討論在加深他們的理解上的應用。

在科學課程中,探究意味着學生是通過他們親自參加探查來發展自己的理解,在這個過程中,他們收集和運用數據來檢驗想法,並找到能最好地解釋他們所發現的現象的概念。幫助學生獲得不同想法可能比他們自發去解釋周圍的世界更有效。獲得不同的想法的最好來源是對其他不同的想法進行討論,以討論和辯論以社會交往的形式來發展概念將更富有成效。

在這本書中,從小的起始的概念出發,接着發展到較大的,能夠包含較廣泛經驗的概念,再前進到能夠理解自然界物體、現象和互相聯繫的,更概括的、更爲抽象的概念。在本書中有14個大科學概念需要去掌握。書中對於如何進行概念教學出了建議,我們在教學大概念時,如何通過小概念去建構而不失大概念的內涵這就需要不斷的探索教法,如何讓孩子們在探索中獲得對新知的學習也更顯突出。

原則》讀後感篇2

當初在看到《原則》這本書的時候,我原以爲這又是一本由成功人士所寫的、有着固定套路的勵志暢銷書。不過在我深入閱讀以後發現,這本書其實和同類的書籍有着很大的不同。

該書的作者達利歐是對衝基金公司橋水創始人。他出生於紐約長島一個非常普通的中產階級家庭,26歲時在自己的兩居室公寓內創辦了橋水。經過42年的發展,橋水位列美國最重要的私營公司榜單第五位(《財富》雜誌)。他入選《時代週刊》世界100位最具影響力人物,並躋身《福布斯》世界前100名富豪行列。但是誰也都不曾想到,在達利歐初入股票市場的時候,由於他那自大和自負的性格,加上他的錯誤決定,曾使自己的公司差點面臨破產,並且不得不像父親借錢來維持生計。在那次教訓之後,作者學會了謙卑,並決定去制定一些列的系統和原則。而他之後也將他公司的原則和祕密一一向世人公開,希望可以幫助所有人努力,不斷進步,實現生命的最大價值。

?原則》的內容主要分爲三大段,第一段是寫達利歐成立橋水基金到現在的故事,後面兩段講的則分別是“作者的生活的原則”和“橋水的工作的原則”。作者將自己的成功歸結於他將這些不管是自己的或者是他人的經驗知識總結起來,讓自己即使在無知的情況下,也可以知道該怎麼做。作者相信,只有透過將個人原則逐條記錄下來,然後準確的執行它,人才能跳脫一切的矛盾、不理性和脆弱。以下我想分享我有感而發的想法。

一、有明確的目標。有的人在追求一萬多元的名牌手袋或希望駕駛一輛名貴的車,但其實這樣很少會有快樂的感覺。因爲他們不知道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麼。千萬不要把成功的標籤誤認爲是成功本身。我們一定要確立追求的方向是什麼。還有,如果你把目標設定爲能力範圍內可以實現的事,那麼你的自我要求就太低了。記住,偉大的期望創造偉大的能力。

二、找到問題。把那些令你感到很痛苦的問題視爲能令你進步的機會。大多數人都不喜歡這麼做,因爲那些問題會暴露他們的缺點。他們通常會避而不談,或是很抗拒。但對於我來說我知道自己必須這麼做。從我進入大學以來,我非常正視我的拖延習慣問題,縱使早期有很多的想法,我卻不會採取任何的行動。而現在,只要我想做的,我都會及時踐行,爲自己未來留下生命足跡。

三、保持頭腦開放。有沒有遇到過當與人討論時,對方是有多堅持他的想法是正確的,而你的想法是錯誤的。一個頭腦、思想封閉的人,他們有太多先入之主,結果是他們不斷地只看自己喜歡的事物,不斷地在自己的盲點上撞牆。所以我常常跟人們說多元地閱讀的重要性。訓練自己分析不同的觀點和不同的可能性,而不是讓你的`自我意識或思維盲點阻礙你向前。我確實也有過與人發生爭執時,自己也變得情緒化,而對方認爲我不成熟、沒本錢與他爭辯。這其實是毫無意義的。大多數人認爲分歧是不好的事,但我認爲這是學習的機會。每次在分歧中能學到東西、並在其中願意改變自己想法的人,會收穫很多。而那些仍堅持自己的想法、頑固地拒絕學習和改變的人,他們又會有多大的價值產生呢?

我媽媽曾經跟我講過,真正關心你的人,會指出你的缺點,而那些默不作聲、與你好好看看的人,你需要小心。確幸小時候就已經將這番話放在心上。我很珍惜遇上每一個指出我的不足、與我審視問題、給予我回應的朋友。

在讀這本書之前,我有聯想到電影《英雄本色》裏面,由周潤發飾演的mark所說的那句經典對白:“我有自己的原則,我不想一輩子被人踩在腳下。”而當我讀這本書的時候亦在思考自己的原則。之前所一直堅持的原則,或許被時間或社會慢慢磨減了。當能重拾自己的原則,並一步步地去實踐,相信在未來的道路上能走得更加順利。

所以,雖然改變的過程很痛苦很困難,也可能人生一場,終是夸父追日般的永難出頭。但是爲了身邊我們愛的和愛我們的人,都要更像着陽光,努力變成更好的自己。

原則》讀後感篇3

前段時間讀書,偶然接觸到這樣一個觀點,我們讀書都是一個信息獲取的過程,我們從書中理解作者的觀點,有觸動之後就會深思,進而吸收,然而這只是初級的閱讀,而更高一層的閱讀則是從作者的角度出發,思考如果是同樣的話題,假設讓我們自己寫,應該怎麼構思全文,然後對比自己的思路與作者的思路,這樣的閱讀則更能夠收穫別樣的智慧。

創新的原則,是選自德魯克《創新與企業家》中的一篇文章,既然是談原則,必然需要考慮一些邊際條件,哪些事情能做,哪些事情不能做,而這個正是整篇文章的關鍵所在。現在看來,基於自己目前對創新原則的認識,與德老先生相比,是斷不能思考如此全面。所以當我試着構思自己關於創新原則的文章時候,估計觀點也都是普通大衆都能夠想到的層面,沒有更深刻的見解。

既然現在有機會接觸到德魯克《創新的原則》這一篇文章,自當全力思考其中的邏輯,將知識信息轉化爲個人智慧。德老在開篇就告訴我們他所分析的創新不是靈光乍現,不是繆斯垂青,是可以系統化研究、發現的創新一般原則。簡單總結爲“五個要做”、“三個不要做”和“三個條件”。其中五個要做:徹底分析機遇、走出去、簡單、細微、領導地位;三個不要做:不要太複雜,不要多樣化,不要對未來;三個條件:工作、長處、市場。具體瞭解,可以閱讀原文,這裏不再贅述。

創新的原則等同於飛機的航道,飛機如果安全的從出發地到目的地,就不能夠隨意的飛行。同樣,當我們在系統化實踐創新的過程中,創新從創意到成果,必須有原則的規範。其實對於創新,很多人都普遍認爲只有專業化的人才才能夠勝任,以致於很多人在創新面前都望而卻步。但當我們認真分析創新的原則之後,反而突然發現創新與普通工作無異,很多原則並不是創新獨有的,也可以適應普通工作。換過來想,凡是能做好普通工作的人,也一定能夠勝任創新工作。

德魯克先生說:成功的創新者都是相當保守的,他們不得不如此。他們不是“專注於冒險”,而是“專注於機會”。企業家創新精神不是冒險性格的體現,然而卻有一個前提,就是遵從於創新原則。如果企業家希望創新可以一夜暴富,那就是冒險,但如果希望成爲行業領導者,那就是專注機會;如果企業家希望創新可以在辦公室苦思冥想就可以成功,那就是冒險,但如果企業家走出去,多看、多問、多聽,那就是感受創新可生長土壤;如果企業家希望的創新產品要非常複雜,以展現其超前性,那麼就是忽略消費者接受能力的冒險,但如果基於簡單思路,那就是可實踐的創新。

原則》讀後感篇4

?科學教育的原則和大概念》是最近剛出版的科學教育叢書,這本書從爲什麼需要大概念、支撐科學教育的基本原則、科學大概念的選擇、科學上從小概念到大概念、以大概念的理念進行教學這幾部分來介紹。

在這本書裏作者介紹了科學教育的十項原則:

一、在義務教育的所有年級,學校都應該設置科學教育項目,以系統地發展和持續保持學習者對周圍世界的好奇心,對科學活動的熱愛,以及對如何闡明自然現象的理解。

二、科學教育的主要目的應該是爲了使每個人能夠參與有依據的決策和採取適當的行爲,這對保證他們個人、社會以及環境的健康和協調發展是重要的。

三、科學教育具有多方面的目標,科學教育應該致力於:

1、理解一些科學上有關的大概念,包括科學概念以及關於科學本身和科學在社會中所起作用的概念。

2、收集和運用實證的科學能力。

3、科學態度。

四、基於對概念的審慎分析,以及基於當前對學習是如何發生的之研究和理解,應該給出爲了達到科學教育各個方面目標的清晰進程,指出在不同階段需要掌握的概念。

五、應該從學生感興趣並與他們生活相關的課題開始,逐步進展到掌握大概念。

六、學習的經驗應該明晰地反應出既包含科學知識,也包含科學探究的理念,並且符合當前科學和教育方面的見解。

七、所有科學課程活動都應該致力於深化學生對科學概念的理解,同時應該考慮其他可能的目的。例如,科學態度和能力的培養。

八、爲學生設置的學習項目以及教師的職前教育和專業發展,都應該與爲達到原則3中所設目標需要的教與學的方法保持一致。

九、評測在科學教育中具有關鍵的作用。無論是對學生學習過程的形成性評測,還是對學生學習進展的總結性評測,都必須考慮到所有的學習目標。

十、爲了達到科學教育的目標,學校的科學項目應該促進教師之間的合作,並需要社會其他力量包括科學家的參與。

原則》讀後感篇5

初識《原則》這本書,在京東管理類熱銷榜上。翻一遍目錄,深知有用、大有所用。

後來一次忘帶紙質版,上微信讀書搜尋,名爲《原則(羅振宇跨年演講推薦)》。故又特意去看羅振宇跨年演講——《時間的朋友20xx》,這是第二次認識《原則》。不能不說,羅振宇的演講帶些許喧譁取寵,但不妨礙帶來一波嶄新的思維。

羅振宇道:《原則》呈現了一個用“人生算法”驅動的生存方式,成就=核心算法×大量重複動作的平方。說得更簡單一點,人生算法就是你面對世界不斷重複的最基本的套路,找到它,重複它,強化它。

“人生算法”,我更樂意直白稱爲套路。這是人生的“公式”,不假思索做出更高概率的正確決斷。我們有經驗了,沒有總結,沒有套路。我們有經驗了,有總結,有點套路。但記得一句話“你現在所經歷以爲跨不過的檻,之前或者已經有千千萬萬人經歷過”,看瑞·達利歐跨過的經驗,去總結,大有套路。

這不是對普通人虛無的成功學或雞湯,畢竟瑞·達利歐和史蒂夫·喬布斯一樣,沒有比爾蓋茨的ibm高管媽媽、馬化騰的國企總經理爸爸、馬雲政商關係濃厚的藝術家族背景。他們都是真正白手起家,而區別在於瑞·達利歐把經驗總結出來給世人,史蒂夫·喬布斯只留下了曾經極致的蘋果。

因此,這部書對我來說是一個現實導師。記得好幾次遇到困難解決不了,翻一翻,豁然開朗。“相信極度求真和極度透明”、“做到頭腦極度開放”、“打造允許犯錯,但不容忍罔顧教訓、一錯再錯的文化”...

我不相信努力越大就收穫越大,那樣的話我去搬磚能搬出世界首富。當然如果不努力,連搬磚的機會都沒。而我堅信正確的方向、適合的套路是成長關鍵。方向錯了,越努力離目標越遠。有了套路,相當於有了減少跌撞的“捷徑”。

一生碌碌無爲可怕嗎?那一生都在努力仍碌碌無爲呢?

?原則》提供了一套邏輯嚴密的、可執行的套路,瑞·達利歐希望大家要麼不努力碌碌無爲,要麼努力並可以實現一點人生價值。

“時間就像一條河流,載着我們順流而下,遇到需要做出決策的現實。我們停不下來,也無法避免與之相遇。我們只能以最好的方式應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