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簡歷模板館>熱點>其他文案>

鄉土人才範文鄉土人才範文稿7篇 鄉土人才的成長故事

其他文案 閱讀(1.29W)

本文爲鄉土人才範文稿,旨在展示鄉土人才的寶貴貢獻和獨特價值。它們以紮根鄉村、服務鄉民、振興鄉村爲己任,成爲農村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的重要推動力。本文將通過實例、論述和分析,探討鄉土人才的品質、成就和發展前景,爲鄉村振興和人才引領提供借鑑和啓示。

鄉土人才範文鄉土人才範文稿7篇 鄉土人才的成長故事

第1篇

[摘要] 新課程改革的一項重要內容就是要求各地各校要因地制宜地開發和利用各種課程資源,尤且是校外課程資源被提到相當的高度。

美術教師要從當地的人文自然景觀和民間傳統美術中窺探鄉土美術文化,以此線索進行鄉土美術教育。

藝術的長期也發展證明,越是具有鮮明民族特色的藝術類型,它的藝術價值就越高,因此進行鄉土美術教育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隨着時代的發展,美術教育面臨着許多挑戰,對美術教育課題的開發研究成爲目前國際教育研究的重點課題之一。

我國自改革開放以來,美術教育事業迅速發展,全國統編教材內容涵括美術概念的各個方面,各地方又因應實際情況補充了鄉土教材。

地方性的鄉土美術文化立足於本土而適應本土民間民俗習慣,以體現地方民族特色,因而具有強大的生命力而不被其他形式所同化。

補充鄉土美術文化教育,聯繫生活實際,讓學生了解當地社會與經濟文化的發展,更新美術教學觀念,使美術教育不斷適應社會多元化發展的要求。

我們閩南是有着悠久歷史文化的地區,閩南的民間美術融會了民間、民俗、工藝製作、宗教藝術於一爐,以其鮮明的地方特色而稱著於世。

我們在美術教學中應從當地人文自然景觀中,進行鄉土美術教學探索。

一、從當地的人文自然景觀中窺探鄉土美術文化,以人文景觀爲線索進行鄉土美術教育

人文景觀資源是人類文明進展中所創造和遺留下來的可觀賞的景物和事物,在其中保留和蘊藏着豐富的民間美術、建築、雕塑及宗教藝術。

泉州地區珍貴文化史蹟林立,擁有非常豐富的自然生態和人文景觀,有一大批風景名勝區和各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以及大量尚未列入文物保護單位、至今仍然保留的古樸的民俗風情的古厝、小巷、祠堂、宮廟等。

我們以人文景觀爲線索搜尋泉州本土的鄉土美術文化,在其人文自然景觀中大致可歸納爲三大類:一是傳統的名勝古蹟;二是具有詩情畫意的自然風光;三是現代建設的新人文景觀。

以古建築爲主體的傳統人文景觀,其中包括:祠堂、廟宇、文塔、園林庭院,以及古墓。

泉州地區是一個文化古城,從古自今人文景觀非常豐富,通過這些傳統人文景觀,引導學生認識本地的民間美術,認識先輩們創造的珍貴美術文化,領略富有民族特色的建築風格,理解傳統文化思想,體會勞動人民辛勤的勞動和高度的智慧,啓發學生學會珍惜寶貴的文化遺產,繼承和發揚優秀傳統,使我們的民族美術更具有世界性。

充滿詩情畫意的自然景觀成爲歷代文人抒懷寫意的名勝。

如九日山石刻,山不大,也不高,海拔僅僅數十米,可山中古蹟遍佈,幾乎無石不刻字,包括蔡襄、蘇才翁等人共有八十餘處題字,最珍貴的爲宋元祈風石刻、明代摩崖石刻。

又如位於晉江我國唯一僅存的摩尼教寺廟,摩崖上刻:清淨光明,大力智慧。

歷代詩人名人的詞句,爲這些自然景色增添了不少的人文色彩,在向學生介紹這些自然風光的時候,給他們介紹歷代學者文人寫下的詩篇,使學生從景色中領略文學描寫之美,併爲我們本地有秀美的自然景色而感到自豪。

現代新的人文景觀往往依山傍水,建築物與自然環境巧妙地糅合在一起,達到“天人合一”的境界,在現代注重環保,重視生態平衡的今天,這些建築物無疑是時代的產物。

向學生介紹新的人文景觀,讓學生了解現代人文景觀的發展方向和美術文化的作用,使學生認識環境設計要與自然界和諧統一的設計思路。

領略現代人規劃建設現代化生態型城市的指導思想,使學生樹立現代環保意識,促進他們進一步瞭解社會、熱愛生活。

引導他們熱愛大自然、珍惜美好的環境,加強環保意識,陶冶健康的審美情趣,提高審美能力。

泉州民間美術資源種類繁多,豐富多彩,且特色鮮明。

其中尤以石雕、木雕、紙織畫、農民畫、木偶製作、刻紙等爲突出代表。

惠安青石雕歷史悠久、造型逼真、形象鮮明、狀物傳神、維妙維肖,雕刻技法分爲圓雕、浮雕、影雕三大類,主要用於建築裝飾,以龍柱、石獅和各種人物浮雕爲代表,其特點是雕畫結合,精雕細鏤,形象生動,有濃厚的民族特色。

福建木雕主要產地有福州、莆田、泉州、閩北等,各地風格有別,其中以莆田木雕最爲聞名。

木雕藝術是從民間建築、傢俱、佛像雕刻逐步發展起來的。

泉州一帶的金木雕流行以透雕與浮雕相結合,並施以金彩,金碧輝煌、玲瓏剔透;泉州的彩木雕,主要以飛禽走獸爲題材,追求形象逼真、栩栩如生的藝術效果。

永春紙織畫古時曾一度與杭州絲織畫、蘇州刺繡、四川竹簾畫齊名,共稱爲中國四大家織。

晉江民間繪畫歷史悠久,品種繁多,以誇張變形的裝飾畫著稱於世,其作者主體是當地農民,基礎紮實,力量雄厚。

泉州提線木偶形象完整,製作精美,尤其是木偶頭的雕刻與粉彩工藝,獨具匠心、巧奪天工。

泉州刻紙起源於宋代,發展於現代,最早刻制的是民間紅箋、福符,家家戶戶將刻紙貼在門楣或春聯上端,迎風飄展,以增節日喜氣。

也有一些刻紙用於其品裝飾主要是在節慶時,後來更多的刻紙是與泉州花燈相結合,成爲花燈藝術重要的造型手段。

三、以人文景觀和民間美術爲素材,進行多種形式的鄉土美術教學

1.教師可運用拍攝錄像及照片、蒐集和整理人文景觀與民間鄉土美術材料,結合泉州鄉土美術教材,通過放映錄像、圖片展示、多媒體電腦展示、文字資料介紹等方式向學生介紹泉州地區的鄉土美術。

把美術課堂拓展到野外,在遊玩中,觀察和感受本地區的人文景觀、自然風光之美。

3.把鄉土美術教育與校園文化建設結合起來,開展形式豐富的校園文化活動,進行全面的素質教育。

鄉土美術教育是一個多元化的教學體系,它的學科跨度大、容量廣,操作性強,是一門值得深入研究的課題。

由於多元化教育是美術與設計教育發展的必然趨勢,所以在向學生開展地方鄉土美術教學的同時,讓學生接觸不同地域、社區的美術文化,瞭解當地的人文歷史,自然環境,風土人情,認識社會,瞭解社會與經濟文化的發展,培養多元化人才以適應未來社會發展的需求。

鄉土人才範文鄉土人才範文稿7篇 鄉土人才的成長故事 第2張

第2篇

什麼是鄉土散文,鄉土散文該怎麼寫?很多的評論家從理論方面進行了許多有益的探索,各抒己見,衆說紛紜,從事散文寫作的人都在孜孜不倦地探索一條獨屬於自己的道路和做出了很多可貴的嘗試,一直是個爭議不休的話題。

在散文這個文學創作的大花園裏,鄉土散文不可避免地流露出某些式微跡象,可它依然以其獨特魅力,吸引着一大批有擔當有責任感的作家。也就是說,我們對於鄉土散文的生存現狀和前景,不必過於悲觀,縱覽當下的鄉土散文,我們確實發現鄉土散文正遭遇着前所未有的困惑。它在散文這個文學創作的大花園裏不是陽春白雪而是下巴里人。但要看作家是否有真情寫出變化着的鄉土,是否寫出了過去的鄉土生活的餘味,是否有切身的生命感受和發自內心的愛與感恩。筆下的鄉土風情、鄉村人物,無不充滿感情色彩的,或嘆,或哀,或贊,或喜,帶着深深的感恩和敬畏。事實上,有着漫長曆史和悠久傳統的鄉土散文,在當前的時代背景下,該怎麼展開它的敘述?究竟該寫什麼,怎麼寫,寫了有沒有意義?都是我們值得思考的問題。

鄉土散文的立足點,寫山水,寫村寨,寫人情,寫鄉情,寫親情,寫綠樹,寫青草,寫莊稼,寫衣食住行,信手拈來,有鼻子有眼,一寫就能娓娓道來。這酣暢淋漓的寫法,讓我們確實讀到了一個有血有肉有風有雨有幸福也有痛苦的鄉間,不僅有了溼漉漉的線條分明的輪廓,還有了那麼一點隱隱綽綽的魂魄,於字裏行間流水一樣淙淙流淌,涌動着濃濃的留戀和淡淡的鄉愁,很柔和,很細膩,很溫暖,很質樸,有局部的精細,也有整體的豁達。讀起來像酒一樣讓人醉,極像漫步在落着細雨的江南。

鄉土散文也是區域散文,區域的獨特憑着這裏的得天獨厚的條件,其發展理應得到在別處不可預見的效果,在這塊土地上出生成長但後來走出去的人,他們或許更具代表性,在他們身上所體現出來的前後兩種變化或許更具說明力。真正高明的文學創作以及一切藝術創作,都缺少不得反觀生活這一環節。如果缺少了這一環節,只是一味地反映生活,如此說來,俗語“當局者迷旁觀者清”,同樣適用於藝術創作。忠實地反映生活,是最基本的創作原則,但需要在此基礎上,將這種生活擺放到更爲廣闊的生活舞臺裏去打量和審視,並對此作出自己獨特的判斷和思考。這是鄉土散文的視野問題。

鄉土散文語言表述獨樹一幟。土生土長的語言固然有其可取之處,但要拒絕拿來主義,不能全篇都是土話。當然也不排除使用土話而把文章寫得相當漂亮,與之相匹配的語言也應該是越樸素越好,越能感染人和打動人。彭學明的長篇散文《娘》用了大量的湘西方言,很好地體現了湘西的地域特色和民族風俗,展現給讀者的是一幅優美的湘西風情畫。

鄉土散文的寫作,應該向沈從文、黃永玉、彭學明等大家們學習。他們寫出了對故鄉的熱愛和對鄉村生命的敬重,寫到了故鄉人物的悲苦坎坷的生活,展現的是故鄉人豁達、快樂的人生觀,表達的是作家對故鄉人骨子裏的堅韌精神的敬重;展示的是故鄉人安貧樂道的生存哲學;敘述的是故鄉人的質樸、真誠、善良和智慧;流露的是他們對故鄉語言的依賴和固執的堅守,這看似一種傳統的思維,卻見出了作家對鄉村之文脈的留戀,字裏行間飽含着對鄉土的熱愛、依戀,甚至還夾雜着些許無可奈何的慨嘆,以及對在經濟大潮中即將變得似是而非的淳樸鄉土人情的極力挽留。通過他們描繪或講述與之有關的人或事來展示故鄉的變化和時代的變遷,讓讀者在感性的文字裏感悟到了理性的力量。一句話,以散文記錄心靈的軌跡來感悟生命的同時,也折射出時代的變革,使他們的散文創作上升到了更高的層面,證明他們的散文創作已經超越了樸素的敘述和追求靈動中見深沉的創作風格。

真正的鄉土散文,是讓我們在閱讀之時就能強烈地感覺到撲面而來的鄉土氣息,體會得到鄉村生活的那種咀不盡嚼不爛的韻味,那種隱忍、寬容、明亮甚至是富有悲劇性的鄉土精神。這就需要作家本人對鄉土生活有着切膚般痛楚的體驗,有着細緻入微的觀察,有着見微知著的思考。寫起來做到字字句句落到實處,沒有一句一字是多餘的。通過敘述,把鄉土生活表現得淋漓盡致,表現生活中的美與醜、善與惡,表現艱辛的幸福與難以抑制的痛苦,當然也可以表現迥異於城市喧鬧的自然寧靜。寫出鄉土散文的溝壑與裂紋,寫出鄉土散文的掙扎與抗拒,寫出鄉土散文的希冀與憧憬。

寫鄉土散文,不能面面俱到,不如鑽死衚衕一鑽到底,寫別人沒有寫過的,寫別人不可能寫的,認識自身的優劣,揚長避短,找到最適合自己的'敘述方法和創作風格,走一條真正屬於自己的路。

要寫好鄉土散文,就要好好拜讀著名散文作家彭學明在《x》發表的一篇批評文章,他說:“當下,有的散文作者把自己當專家學者、當導師牧師、當思想家,就是不把自己當散文家。把自己當專家學者的,總想在散文裏放一些學術知識和信息量,比如歷史、人文等,好像這樣才既顯得自己博學多才,顯得作品厚重。結果是生搬硬套,生拉硬扯,生吞活剝。文字又冷又硬,行文又僵又死,內容又粗又糙,情感又虛又假。寫自然風光的,往往賣的是導遊圖;寫思想哲理的,往往上的是政治課;寫歷史文化的,往往開的是文史館;寫日常生活的,往往記的是流水賬;而寫時代現實的,往往喊的是大口號。把自己當導師牧師的,總把讀者當學生和教徒。他們總想在散文裏給你傳經佈道。於是,他變得喋喋不休,誇誇其談。想把人的一生都難弄明白的道理,都在一篇散文裏給你講完。遺憾的是,這些道理往往他自己都弄不明白,卻試圖給讀者灌輸,灌輸的結果是,讀者被灌暈了。把自己當思想家的,總會在散文裏談黑格爾、談孔夫子,談宗教、談禪意,談天文、談地理,談哲學、談人生。其知識無所不包,其思想無處不在。問題是,不少散文作者不是哲人,沒有思想,他們的作品也就註定了假大空。”彭學明的觀點指出很多散文不是靈魂的情感的文字,而變成了知識拼貼或文化拼盤,甚至是一些故作高深的說假,一句話,裏面什麼都有,就是沒有真切的人生經驗和真誠的情感。

我是一個從鄉村裏走出來的鄉里人,鄉下有我的鄉里鄉親,當年從鄉里走出來的時候,鄉親們一再對我說,走出了鄉下別忘你的根永遠在這裏。這些年來,因爲鄉情的萌動,讓我也來學寫鄉土散文,就寫我熟悉的,我體驗的,我感受的,我參與的,我回味的,我經歷的,我的童年和我的少年;就寫我的鄉里鄉親豁達質樸大度的情懷,用很自然很平淡白描手法來敘述鄉親們的激情如火的追求與嚮往,他們的故事深深刻在我記憶裏,我的散文是我的真情流露,是我對於他們的真善美的讚頌,字裏行間傾注着我的真情實感。

第3篇

每個時代都有他無法逃避的悖論,比如說鄉愁就是這個時代很突出的一種悖論。很多人尤其是很多農村出生的人:“用盡一輩子力氣/努力掙脫了它,夜半夢迴/卻患起了鄉愁”。這首詩在一種平靜的敘述中,精心爲我們營造了鄉土畫卷,這種畫卷不是全景式的,而是一種點狀勾勒,詩人了了幾筆讓我們看出了鄉土中的瓜、豆、玉米、小麥……這些養活了鄉土中國的糧食。同樣,是簡單幾筆,讓我們看出了鄉土中的花、草、樹木和夏日蟬鳴、秋夜月華……這些陶冶了鄉土中國的庭院。當然,仍然是簡單幾筆,讓我們看出了鄉土中“塵滿面、鬢如灰/生前在土裏刨食,死後仍歸於泥土”的鄉土中的人――農民。

這首詩表面是關於鄉土的題材,實際上它從一個側面揭示了我們當代或許是亙古以來鄉土中國的`一種永遠無法繞開的悖論:您努力掙脫的,卻是您時時不能忘懷的。這首詩以小博大,筆走偏鋒,卻有意外的收穫,這就是詩歌辯證法的奧祕和魅力。

第4篇

我們說鄉下人士氣,雖則似乎帶着幾分藐視的意味,但這個土字卻用得很好。“土”的基本意義是指泥土。鄉下人離不了泥土,因爲在鄉下住,種地是最普通的謀生辦法。在我們這片遠東大陸上,可能在很古的時候住過些還不知道種地的原始人,那些人的生活怎樣,對於我們至多隻有一些好奇的興趣罷了。以現在的情形來說,這片大陸上最大多數的人是拖泥帶水下田村生活的了。我們不妨縮小一些範圍來看,三條大河的流域已經全是農業區。而且,據說凡是從這個農業老家裏遷移到四圍邊地上去的子弟,也老是很忠實地守着這直接向土裏去討生活的傳統。最近我遇着一位到內蒙旅行回來的美國朋友,他很奇怪的問我:你們中原去的人,到了這最適宜於放牧的草原上,依舊鋤地播種,一家家划着小小的一方地,種植起來;真象是向土裏一鑽,看不到其他利用這片地的方法了。我記得我的老師史祿國先生也告訴過我,遠在西伯利亞,中國人住下了,不管天氣如何,還是要下些種子,試試看能不能種地。-這樣說來,我們的民族確是和泥土分不開的了。從土裏長出過光榮的歷史,自然也會受到土的束縛,現在很有些飛不上天的樣子。

靠種地謀生的人才明白泥土的可貴。城裏人可以用土氣來藐視鄉下人,但是鄉下,“土”是他們的命根。在數量上佔着最高地位的神,無疑的是“土地”。“土地”這位最近於人性的神,老夫老妻白首偕老的一對,管着鄉間一切的閒事。他們象徵着可貴的泥土。我初次出國時,我的奶媽偷偷的把一包用紅紙裹着的東西,塞在我箱子底下。後來,她又避了人和我說,假如水土不服,老是想家時,可以把紅紙包裹的東西煮一點湯吃。這是一包竈上的泥土。-我在《一曲難忘》的電影裏看到了東歐農業國家的波蘭也有着類似的風俗,使我更領略了“土”在我們這種文化裏所佔和所應當佔的地位了。

農業和遊牧或工業不同,它是直接取資於土地的。遊牧的人可以逐水草而居,飄忽無定。做工業的人可以擇地而居,遷移無礙;而種地的人卻搬不動地,長在土裏的莊稼行動不得,侍候莊稼的老農也因之象是半身插入了土裏,土氣是因爲不流動而發生的.。

直接靠農業來謀生的人是粘着在土地上的。我遇見過一住在張北一帶研究語言的朋友。我問他說在這一帶的語言中有沒有受蒙古話的影響。他搖了搖頭,不但語言上看不出什麼影響,其他方面也很少。他接着說:“村子裏幾百年來老是這幾個姓,我從墓碑上去重構每家的家譜,清清楚楚的,一直到現在還是那些人。鄉村裏的人口似乎是附着在土上的,一代一代的下去,不太有變動。”-這結論自然應當加以條件的,但是大體上說,這是鄉土社會的特性之一。我們很可以相信,以農爲生的人,世代定居是常態,遷移是變態。大旱大水,連年兵亂,可以使一部分農民拋井離鄉;即使象抗戰這樣大事件所引起基層人口的流動,我相信還是微乎其微的。

當然,我並不是說中國鄉村人口是固定的。這是不可能的,因爲人口在增加,一塊地上只要幾代的繁殖,人口就到了飽和點;過剩的人口自得宣泄出外,負起鋤頭去另闢新地。可是老根是不常動的。這些宣泄出外的人,象是從老樹上被風吹出去的種子,找到土地的生存了,又形成一個小小的家族殖民地,找不到土地的也就在各式各樣的運命下被淘汰了,或是“發跡了”。我在廣西靠近瑤山的區域裏還看見過這類從老樹上吹出來的種子,拼命在墾地。在雲南,我看見過這類種子所長成的小村落,還不過是兩三代的事;我在那裏也看見過找不着地的那些“孤魂”,以及死了給狗吃的路斃屍體。

不流動是從人和空間的關係上說的,從人和人在空間的排列關係上說就是孤立和隔膜。孤立和隔膜並不是以個人爲單位的,而是以一處住在的集團爲單位的。本來,從農業本身看,許多人羣居在一處是無需的。耕種活動裏分工的程度很淺,至多在男女間有一些分工,好象女的插秧,男的鋤地等。這種合作與其說是爲了增加效率,不

第5篇

那時的山村,一有時間,婦人們就納鞋底。納了一雙又一雙,且一雙比一雙針腳細密,一雙比一雙式樣精美。當時只認爲,山路費鞋,而過日子又沒有餘錢,她們必須勤於針線。可是,她們在納鞋底的同時,還不停地納鞋墊,而且鞋墊上全是豔麗繁複的圖案。她們全不顧鞋墊納成就會被踩於腳下,美麗頓消。問母親緣由,母親說,山裏婦人沒有別的,有的只是閒——閒來無事該如何?於是納鞋;納來不精又如何?於是就納得精。現在看來,她們是被鄉村倫理所驅動——因爲在山裏,好女人的標準是勤快,而懶女人被視爲好逸惡勞、爲人不淑。這種鄉村倫理從何而來?是大地的昭示。

譬如,在故鄉深山的陰處有一種植物,叫山海棠。即便是生在僻處,無人觀賞,可它依舊是一絲不苟地向上挺拔枝葉,開出鮮豔欲滴的花朵。我當時很是不解,曾對祖父說,它真是不懂人間世故,既然開在深山無人識,便大可以養養精神、偷偷懶,沒必要下多餘的功夫。祖父瞪了我一眼,說,你究竟是太年幼,不知生命的真相。在山海棠那裏,它只按自己的心性而活,生爲花朵,就要往好裏開,盡開的本分,至於能不能被人看見、被人誇獎,它是從來都不會去想的。

到了上世紀70年代末,村裏已經有了粉碎機、麪粉機,也就是山裏人俗稱的電磨。但是,每到年節,母親還是不捨晝夜地轉動着她那臺手動石磨。黃豆壓在石磨裏,緩慢地轉動,緩慢地流出漿液。母親氣定神閒,面帶微笑。還有,每到新玉米、新黍子下來,婦人們也總是拿到村東那盤石碾上去碾。這種傳統的碾米方式,耗時費力,讓人憐惜。但是,她們堅持不懈,沒有怨煩,只是不管不顧地做。石磨磨出的豆漿,因爲緩慢,所以黏稠——調成的豆汁醇厚香郁,點出的豆腐瓷實筋道。而山裏的玉米和黍子,生長週期長,吸足了陽光,蘊足了營養,都是充盈的貨色,這就需要慢慢地碾壓,以緩慢地釋放出熱量不使其皮,有層次地破解不使其散,這樣碾出的米有黏性,熬粥粥香,做糕糕腴,均有地道的口味。這種舌尖上的感受,化成她們的生活邏輯,不輕易妥協於外力。

回望舊物、舊事、舊時,不禁感到,鄉土上遍地是哲學,不僅長萬物,也長道理。大地道德有自然的教化之功,讓人唯真而動、唯善而行、唯美而崇。人們只要一親近土地,人性的病症,就不治而愈。

第6篇

3月,鹽亭縣編成了中國小生輔助讀物《華夏母親之都――鹽亭》,併發放到全縣中國小校,供國小六年級至高中二年級使用。讀物由鹽亭縣教育體育局編制,鹽亭縣教育研究室審定。筆者作爲主要編寫者和審定者,現將編寫的情況記錄下來。

我的家鄉――四川省鹽亭縣,山川綿亙,清流縱橫,人傑地靈,歷史文化厚重。這裏有許多關於嫘祖的神奇故事和美麗傳說。黃帝的元妃嫘祖,是有史籍記載的中華民族偉大的母親。《史記》載:“黃帝居軒轅之丘,而娶西陵之女,是爲嫘祖。嫘祖爲黃帝元妃。”從史籍記載、民間傳說等多方面來看,嫘祖的誕生地即今四川省鹽亭縣。在鹽亭,嫘祖的故事與傳說並未隨時間的流逝而湮沒,而是日久彌新,形成一種鄉土文化――嫘祖文化。

文化是一種社會現象,是人類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有機融合產物;是維繫一個民族生存和發展的強大動力。而鄉土文化是中華民族得以繁衍發展的精神寄託和智慧結晶,是民族凝聚力和進取心的真正動因。

嫘祖文化是鹽亭最優秀的鄉土文化資源。嫘祖文化是中華民族優秀文化的瑰寶,具有唯一性和不可替代性,其蘊含的歷史、社會、文化、經濟等價值潛力巨大。多年來鹽亭縣委、縣府高度重視嫘祖文化的研究、宣傳和開發,把嫘祖文化產業確定爲發展縣域經濟的支柱之一。制訂了以嫘祖文化爲龍頭,以蠶桑絲綢文化爲特色,以森林生態爲背景的旅遊發展戰略。

爲弘揚嫘祖文化、傳承嫘祖精神,把教學和本土文化、經濟、社會發展狀況緊密結合起來,培養廣大青少年瞭解家鄉、熱愛家鄉、建設家鄉的愛國主義思想,《華夏母親之都――嫘祖》就在此背景下應運而生。

編寫由鹽亭縣教體局負責,局主要領導擔負組織領導工作。爲了適合廣大學生閱讀,以縣教研室教研員、在職中國小教師組成編寫小組,人員是陳剛、胥瓊、李長周、陳雲達、張禾、胥飛、黃宗禮、龔崇德,由陳剛老師牽頭。

2.1符合國家的法律、法規、政策,符合黨的教育方針。

首先認真挑選符合條件的編寫人員,再由縣教體局領導對相關人員進行培訓,對編寫中涉及的法律、法規、政策進行了專題學習,再次重溫黨的教育方針。()從而使編寫人員提高了認識,方向更加明確。

2.2以鹽亭豐富的人文資源、自然資源及發展的步伐爲切入點,鄉土氣息濃郁,具有較強的地方特色。

讀物從地理位置、行政區劃、地貌水系、氣候生態、土壤物產等方面介紹了鹽亭縣的地理概況;從歷史沿革、人文薈萃、民間文化、出土文物等方面展現了鹽亭歷史上的傑出人物和衆多的文物古蹟;又從人居環境、特色農業、城鄉經濟等方面寫出了新時期鹽亭乘勢崛起的絢麗 篇章。特別是圖文並茂地展示了鹽亭“耍桃子龍”、“舞蠶龍”、“蠶姑廟會”等四川省非物質遺產,桑化石、銅蠶、金蠶、古絲團等縣境內出土的文物,“母豬殼”、“回回燒饃”“蜜兒紅苕”等名特食品。核心部分是濃墨重彩描繪的本地廣爲流傳的嫘祖傳說故事。這樣使讀物具有較強的地方色彩,濃郁的鄉土氣息。

2.3根據學生的接受程度,既有利於弘揚優秀文化傳統,又能體現時代精神。

讀物在這方面下了功夫,如第二部分的編寫就充分考慮了這一原則。如何將傳說,寫得既讓學生容易接受,又能承載教育的功能?所以,主要採用故事的形式,用28個小故事塑造了“華夏母親嫘祖”。“天賜鳳女”、“化解蟻鬥”、“嘗草濟民”、“採果奉親”寫其不平凡的出生,展現她從小就善良,懂得施愛別人、孝敬父母。 “發現天蟲”、“保護天蟲”、“抽絲綴衣”、“繅絲嘗試”、“雨襲桑林”、“創制工具”、“建坊繅絲”、“發明煮絲”、“製造繅車”、“織絹織錦”等故事,寫她發現野蠶,發現野蠶絲,到野蠶家養,抽取蠶絲,發明各種制絲工具,製成絲衣的艱辛而複雜的過程,展現了她的勤勞和智慧。“倡導婚嫁”、“西陵求鳳”、“龍鳳呈祥”、“促成聯盟”、“平息紛爭”、“優撫巴獠”、“德化苗蠻”、“嵩山求道”、“峨眉問政”、“傳技天下”、“魂歸故里”寫其德配黃帝,輔弼黃帝治理天下,將其栽桑養蠶之術傳遍天下,造福人類。經過這些故事的塑造,嫘祖的形象就立在了學生的面前,她的行爲蘊涵着中華民族傳統的美德,教育並啓迪着後人,必將在新時代發揚光大。所以,用“華夏母親‘一課,以抒情的筆調,闡釋了嫘祖文化的內涵,體現了時代精神。

怎樣將浩繁的資料、龐雜的故事、紛擾的傳說,編寫成符合中國小生閱讀的讀物殊非易事。

本書核心內容,是讀物的第二部分――“華夏母親嫘祖”。嫘祖何許人也?雖七年級上冊《中國歷史》(蘇教版)和八年級《四川歷史與社會》等書明確說鹽亭是嫘祖出生和歸葬之地,但真正出自史載的只有史馬遷的《史記?五帝本紀》“黃帝居軒轅之丘,而娶西陵之女,是爲嫘祖。嫘祖爲黃帝元妃,生二子,其後皆有天下。”這短短的文字。嫘祖是傳說中的人物,鹽亭關於她的傳說與故事十分豐富。如何剪裁取捨材料?我們的讀物將她塑造成什麼樣的形象?是編寫面臨的大問題。

經過反覆爭論,最終形成較爲一致的觀點:嫘祖是華夏文明的締造者,她首創栽桑養蠶之術;嫘祖是母教的千古典範,又是黃帝的重要輔弼者。這是嫘祖文化的核心,是中華民族優秀文化的組成部分。有了這根“弦”,取捨就顯得容易了。大方向明瞭,並不意味着一馬平川,細節的.處理照樣費神思,如嫘祖的名字處理。傳說中都叫“嫘祖”,唐趙蕤《〈嫘祖聖地〉碑》中有“女中聖賢王鳳,黃帝元妃嫘祖”一句,所以,書中稱她小時叫鳳兒,長大叫鳳姑,與黃帝婚後,根據其栽桑養蠶、抽絲製衣的功績,倉頡才造一“嫘”字,到此她始稱“嫘祖”,這樣處理就合情合理了。

另外,每課正文後以“閱讀鏈接”的形式將“嫘祖姓名考”、“馬頭娘的傳說”、“點燈驅鼠”、“舞蠶龍祭祖”、“蠶絲山祭嫘祖”、“迎嫁山的傳說”、“衣落山與神箭埡的傳說”、“嫘祖墓??獻紅鞋”、“《史記》載嫘祖譜系”、“雙洎河的傳說”、“太牢?少牢”、“清華學子祭祀嫘祖文”等,與整個內容融合成一個整體。還以“附錄”的形式,全方位地介紹了以嫘祖文化爲核心的鹽亭鄉土文化。這樣就豐富了讀物內容,增強了厚重感。

2.5語言生動、活潑、富於趣味性;插圖、照片、地圖和內容緊密配合;能滿足國小六年級至高中二年級的學生閱讀。

讀物語言充分考慮了學生的情況,生動而有趣味,同時根據不同內容而變化,如介紹鹽亭的地理人文,用語平實;講述嫘祖故事,語言通俗;發掘嫘祖文化內涵,用散文的筆調,飽含情感。

讀物中插入了一百多幅與教材內容緊密相關的圖片和地圖,全書圖文並茂,既能幫助學生理解課文內容,又可增強學生閱讀的興趣。

爲便於學生學習,讀物採用與現行教材相似的體例。全書開篇有前言,結尾有後記。每個單元有導言,如第二單元的導言是“是誰開啓了遠古文明的大門,是誰首創栽桑養蠶之法,衣被天下,造福後世子孫?你可知道,鹽亭爲什麼被稱爲嫘祖故里?嫘祖文化聖地?絲綢源頭?傳說中的嫘祖是怎樣的人?她都爲人類做了哪些事情?因爲什麼受到萬事景仰?讓我們走近她――華夏民族的母親嫘祖。”說明了單元主題。每課有引言,如第一課的引言是“一方水土養一方人。讓我們一起走進鹽亭,去了解鹽亭宜人的氣候,豐富的物產,便利的交通。”交代了課文的內容。文中還用“想一想”、“議一議”、“說一說”等形式引起學生的閱讀興趣。每課後設置“思考與練習”鞏固閱讀的成果,引發深層的思考。

第一單元共二課。介紹鹽亭縣的地理概況和歷史文化。

第二單元共九課,從第三課“西陵之女”到第九課“巡行天下”,塑造了“華夏母親嫘祖”。第十課“華夏母親”闡釋嫘祖文化的內涵。第十一課“萬古隆祭”寫從古至今人們對嫘祖的祭祀。

第三單元共二課,寫鹽亭縣在新時期日新月異的發展變化和對未來的美好展望。

第7篇

大家好!今天我說課的內容是柯靈的一篇散文《鄉土情結》。有不足之處,希望老師給予指點。下面我將從教材、教法、學法、教學過程和板書設計五個板塊進行本次說課。

?鄉土情結》這篇文章出自蘇教版語文必修一第三專題的一篇文章,該專題的主題是“月是故鄉明”,這一專題是文本研習,讓同學在教科書所創設的對話環境中自主閱讀、鑽研文本、品味名篇佳作。《鄉土情結》就是一篇文質兼美的文章。說完教材接下來是學情分析,我從客觀和主觀兩個方面進行思考,客觀:根據中國現在狀況高中生大多就讀於家庭周圍的高中,很少背井離鄉,沒有思鄉的切身感受,因此對鄉愁的理解、領悟存在一定的困難。主觀:這個年齡段的學生情感、想象力都比較豐富,自主性比較強,有自己獨立的'見解,這是值得關注的。教學三維目標,知識與能力目標,過程與方法目標,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三者是不能割裂的,知識與能力目標是形成過程與方法目標、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的基礎;過程與方法目標是掌握知識與技能以及形成情感態度的中介和機制;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是掌握相應的知識與技能、方法逐步形成實效性過程和科學性方法的動力,他對前兩個目標有明顯的調控作用積極的情感態度價值觀能在探索知識與技能的過程和方法中起到巨大的推動作用。反之,好的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又反作用於情感態度價值觀。教學重難點,結合以上對教學三維目標的分析,我確定的重點是:理解作品以故園之思作爲線索,由“小家”到“大家”,由“離家”到“歸家”的行文思路。難點是:體會“鄉土情結”以及由此昇華的愛國之情。

帶領學生深情地朗讀《鄉土情結》,讓學生體會柯靈散文的語言美。

通過學生討論分析各自喜歡的段落,強化理解,也讓學生之間產生情感碰撞。

我將採用:讀——品——說,指導學生在讀中品味散文的詩意,在品味中享受美,從而又反過來指導朗讀。在最後說的環節要充分發揮聯想,自由表達。

我將整堂課分四步完成:新課導入、文本研討、課程評價和佈置作業。

開始我將以王維的《雜詩》引入本節課要學的內容,然後知人論世,介紹作者柯靈及寫作背景。

然後重點進入文本研讀,根據前面的學法分三個環節進行:讀品說。讀:包括範讀、自讀、齊讀。我的設計理念是:理解散文內涵;運用朗讀欣賞法,引起學生的情感共鳴。在朗讀課文初步有感性基礎後進入第二環節“品”,這個環節包括:條分縷析梳理文本,和合作討論兩步,帶領學生逐段進行理解,體現了知識與能力目標的要求,條分縷析前四題是訓練學生分析文本概括信息的能力,都是可以從文本中尋找到答案的,讓學生在今後的閱讀中有迴歸文本的意識。

最後兩題各抒己見鼓勵學生說出自己的見解。合作討論讓學生找出自己最喜歡的段落?我的設計理念是,這是一篇散文,文辭優美,給學生一個自由的氛圍,主動地深入思考。

最後一個環節:說。詩海淘沙,品味文章中的古詩詞,瞭解其作用。因爲在過程與方法目標中,提出:學會本文引用古詩文來增強文章抒情色彩的方法。讀寫結合,在學習了文本中利用古詩詞爲寫作增色的方法,增強學生在今後寫作中活學活用的意識。

第三步,課程評價,這裏是對文本進行脈絡梳理,以前教學中經常將這一環節安排在一開始,這裏放在後面主要是一個總結評價的作用,加強學生對文本的理解,鞏固上課內容,保證課程的完整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