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簡歷模板館>熱點>簡歷技巧>

簡歷筆試面試技巧一網打盡

簡歷技巧 閱讀(1.67W)
簡歷筆試面試技巧一網打盡
對林培傑的採訪約在了南京西路常德路口的翠園飯店———那兒離他現在上班的地方不遠。飯店不是很豪華的那種,但一定是手頭有一份不錯工作的白領青年喜歡的:很明亮的環境、安排得不是太擠的座位、乾淨而富有營養的廣式套餐、服務員微笑與語言都訓練有素。
  記者提早10分鐘到了,想着可以有空擬幾條採訪提綱。距離約定時間還差一分鐘的時候,林培傑到了。這樣精確到秒的計算,與他的職業有關還是性格有關?
  編號:009 姓名:林培傑 畢業院校:上海大學信息管理專業
  製作簡歷:別忘了突出自己吸引人的地方
  林培傑當年考上海交大差了四五分,進了上海大學很有點委屈的意思。不過,他倒絲毫沒有消沉。而是“化悲痛爲力量”,努力學習。由於很多功課都提早考出得以免休。所以,他就成了上海大學第一個提早一年畢業的大學生了。
  3年就畢業,林培傑應該有個明顯的弱勢:實踐經歷會更少一些。不過,林培傑倒是自信:“提早一年畢業,簡歷中有這麼一條應該夠吸引人吧?”
  不過,求職確實是從簡歷開始的。林培傑這樣敘述自己的簡歷製作:
  網絡上模版很多,挑一個自己滿意的,填上相關數據,就會自動生成一份簡歷———太容易了。如果對現成的東西不滿意,這也難不倒我。我本來就擅長這個,將模版改一下就是了。
  寫完了姓名、性別,照片是要貼一張的。接下去就是聯繫方式。寫上電話和EMAIL就行了。地址?意義不大,就不浪費地方了。
  接下去得寫一下我的特點,至少得表示一下我是怎麼一個人吧。提前一年畢業、連續的獎學金獲得、學習成績優異,這都充分說明我是個聰明且注重學業的人。
  接下去的部分是證明我的好,證明我的專長是貨真價實。於是,我得寫上:在學校,我是學生會幹部,利用自己擅長(如編程、動畫製作等技能)爲學校做了很多事;在社會上,我曾經爲幾個公司完成了好幾個項目。牛皮不是吹的,火車不是推的。我的能力是付諸實際工作的。
  和所有人一樣,我也不忘附上獎勵證明和證書。上海市計算機等級考試(編軟)別人大都考個二級,可我考出**,也挺吸引人吧。因爲我將來想從事的是IT業,專業強當然是首位。
  最後有一段自我評論是我從別人那兒借鑑過來的。可我覺得寫得特別好。大體的意思就是:我非常想進公司,但可能我的能力不太夠。那是一種謙虛,有一份自信做支撐的謙虛。這也是求職的年輕人應該持有的心態。
  我就做過這一份簡歷。學的是信息管理,不算真正的IT。所以,求職還應該揚長避短。如,管理行業,大多招碩士以上學歷,而得有工作經驗———這對我這個3年畢業的本科生來說,太難。於是轉向技術,雖然不是正宗的IT專業,但好在有了一些項目經驗,起步就容易很多。所以,目標對準IT技術工程師。
  投簡歷:選擇要我的和我要的
  2004年12月4日上午9點,上海大學寶山校區有一場校園招聘會。學校距離家太遠,等林培傑“呼哧呼哧”趕到學校已是10點。有些來頭很大的單位像“中國移動”等公司都已經撤攤了。林培傑想,這樣的公司也許看不起上大學生吧,來應個卯也就是做做樣子。那麼,這樣的公司不投也罷。有些攤位倒是還在,但招聘人員像是氣不順,對着投簡歷的學生說:我們公司效益不好,像碩士生都用不起的。什麼人哪!這樣的公司不投也罷。

  投簡歷嘛,總得選擇“要我的和我要的”,應該是兩相情願的事。總算看見一家符合要求的:上海微創。背景是微軟和上海市**,崗位是中國、美國區技術工程師各1人;普通軟件工程師150名;日語背景的軟件工程師50名。於是林培傑開始盤算:
  中國或美國區技術工程師各招1個,算了,我又不是正宗計算機專業的,難度太大;普通軟件工程師還可以。但勝算最大的可能是日語背景的軟件工程師。第一,計算機專業的人大都不懂日語,而我利用業餘時間讀過兩年日語,所以和他們相比我有優勢;第二,日語專業的人大都不懂計算機(會玩、會寫寫BLOG不算),所以和他們相比我的優勢極其明顯。儘管相比普通軟件工程師,它的招聘數少了100個名額,但很顯然對於具有我這樣特點的人來說,真正有希望的還是那五十分之一。至少將來,還可內部跳槽的嘛!OK,就它了,日語背景的軟件工程師。
  筆試:儘量填滿,答錯總比不答要好
  遞簡歷的人很多,所以得先進行一次筆試。“海選”,是新近最流行的詞兒。不管是超級女聲還是美國偶像。其實大學生筆試何嘗不是一樣。到了筆試現場林培傑還是“受驚”了:那50個名額是面向全國的,除了復旦、交大的學生,他在考試現場還發現了來自全國各地的大學生。唉,這五十分之一不好拿呀。林培傑暗暗打起了小算盤:有的人在看書———臨時抱佛腳,哪還來得及呀,看來水平不怎麼樣;有的人聊得開心全無壓力———這種算是“牛人”吧。看來,來的人蔘差不齊。我並不是全無希望。還是全力以赴地應付考試吧。
  第一部分是專業。第一道題就讓林培傑看懵了。好像是讓說說NET平臺的工作原理。真的不太懂,學的是信息管理專業,從來沒有學過這麼專業的理論知識。但是他的反應就是絕對不能空着,不能讓人覺得自己一竅不通。突然靈光一現:記得大二時有次幫老師做項目,在那裏認識的一個人,好像說起過這個話題。於是,開始憑着遙遠的記憶答題。第二道題,還是很專業,還是不知道。但一定要答,把自己知道的東西全寫上。最多閱卷者認爲是答錯了———答錯了總比不答好。第三道理,說說IE的工作原理。連懵了兩下,這次總算有點明白,但是這道題似乎沒什麼標準答案,怎麼說都行。於是儘量細緻,無微不至的細。後來也確實證明,這道題就是沒有標準答案。最後有道題運氣不錯,剛結束的期末考中剛好有道相同的題,所以,全對。
  第二部分是日語翻譯。林培傑這才知道兩年前學的日語基本已還給了老師。好在日語裏既有漢字還有很多外來語,技術方面,外來語又特別多。所以,看看漢字或是按假名讀出音來,意思也就猜個八九不離十了。
  不用林培傑自己說,讀者都能看出來了,林培傑這次筆試不怎麼樣。但他那些多少有點“投機取巧”的方法還是值得一試。
  面試:換一天,因爲沒時間反而有了更多的時間
  筆試完整整一個月沒有回信,本來有點心虛的林培傑也以爲沒戲了。好在他因爲提前畢業,還有很多課要上,所以也沒時間惆悵。那天和幾個同學一起相約,去雲南路小吃街吃小紹興雞粥。很多上海人都這樣,明明到處都有賣雞粥,振鼎雞、辰鼎雞還有鹿鼎雞,味道也都大同小異,不過,總覺得小紹興才最正宗。那天的小紹興雞粥算得上是林培傑年輕的生命中最開心的一頓了。因爲就在他嚼咀着三黃雞的時候,他收到了上海微創的面試通知電話。

  面試時間是星期二,但因爲還有一場考試沒完,林培傑大膽地要求改一天。結果居然得到同意。林培傑後來知道,這一改動,改變了結果。星期二那天,由於面試的人很多,5分鐘一個,面試者基本沒什麼思考與解釋的機會。而星期三那天因爲是加場,只面試他一個,所以,他可以從從容容地表現一下自己。回憶當時的情形,輕鬆中還是有很多驚險。由於大家都沒有時間壓力,參加面試的技術總監等人心情格外放鬆,進門後甚至還和林培傑閒聊了一會兒。這種閒聊很有意義,彼此通過感情交流,增進了瞭解。爲進入公司增加了很多勝算。不過,面試開始時就動了真格:
  總監讓我寫個程序。一看,很難,寫不出來。但又不能說我寫不出來。於是,我只能旁敲側擊地問:這樣可以嗎?總監搖頭:不對。我算是得到提示,錯了。換一種方式,不好意思再問,於是用總監能聽得見的聲音自言自語:這樣行嗎?總監又說:不行。這又是一個提示。再說:那樣行嗎?不行。總監也知道我不行了,所以,就出下一個問題。
  可是,在回答下一個問題的時候,我並沒有放棄剛纔那個題目,不屈不撓地問:能告訴我那個題目應該如何解答嗎?總監態度很好,詳細地作了回答。至少,我立即學到了新東西,對下面的答題也起到了穩定軍心的作用。
  第二個問題比較簡單,我很快答完了。可總監提問了:你有沒有考慮過某個問題?我立刻反應,回答沒有考慮周全,其實這道題相對容易,但考的就是面試者的全面與周全。於是我馬上說,我還漏了一些。總算亡羊補牢。
  從下午3點面試到4點半,相對別人的5分鐘,我可是賺了很多。看看差不多到下班時間了,也知道他們再沒有問題,我開始反問:公司是什麼背景的、經營情況如何?你們都從什麼學校畢業的?等等。其實,這是換一種方式繼續與面試官套近乎。至少,在這樣的時間段裏,我再次表達了想進公司的心願。
  面試結束,林培傑倒是沒有忘記自揭其短:“我的筆試不太理想,爲什麼還會有面試機會?”面試官的回答也證明了他的“狡猾”是有效的。因爲總監說,以一個3年就畢業的本科生來說,你懂的東西還是很多;有幾道題答錯了,似乎把兩個答案搞混了;最後一道題很難,你卻做得很好。能做出這道題的人並不多。
  林培傑最後拿到了上海微創的Offer。爲什麼?林培傑說,因爲他有一點“狡猾”,也因爲他作爲3年提前畢業的本科生,“懂得的東西還比別人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