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簡歷模板館>熱點>教師文案>

剪圖形教案推薦8篇

教師文案 閱讀(2.79W)

爲了讓自己上課時更加順利,一定要將教案制定好,提高教學能力的方式之一就是認真對待每次寫教案的機會,本站小編今天就爲您帶來了剪圖形教案推薦8篇,相信一定會對你有所幫助。

剪圖形教案推薦8篇

剪圖形教案篇1

教學內容:

人教版國小數學二年級下冊第29頁例1及相關內容。

教學目標:

1、認識對稱現象,初步理解對稱軸和軸對稱圖形的含義,掌握判斷一個圖形是否是軸對稱圖形的方法。

2、經歷觀察、操作、想象、交流等活動,感知現實世界中普遍存在的對稱現象,發展空間觀念。

3、體驗到生活中處處有數學,獲得成功的喜悅,培養學生的探究精神和美感。

教學重點:

認識對稱現象和軸對稱圖形的特點。

教學難點:

掌握識別軸對稱圖形的方法。

教具準備:

多媒體課件、實物圖片等。

教學過程:

一、談話引入,激發興趣

1、說說在遊樂場喜歡玩的項目,出示主題圖,引導學生觀察。

2、從蝴蝶形狀的風箏引出“對稱”

二、合作探究,學習新知

(一)觀察圖形,認識對稱

1、觀察幾幅對稱圖形,引導學生感悟對稱。

2、說一說生活中的對稱現象

(二)動手操作,認識軸對稱圖形

1、猜一猜:出示幾幅軸對稱圖形,猜一猜它們是怎麼來的。

2、動手操作,剪出軸對稱圖形

(1)師示範剪一件上衣的過程:折一折、畫一畫、剪一剪。

(2)生動手剪出自己喜歡的軸對稱圖形。

(3)交流展示學生的作品

3、認識對稱軸

(1)看一看,摸一摸,說一說

(2)畫一畫:師示範畫出對稱軸,然後學生自己畫,再交流。

4、初步理解軸對稱圖形

(1)說一說軸對稱圖形的特點,初步理解軸對稱圖形。

(2)議一議:討論判斷軸對稱圖形的方法(對摺後完全重合纔是軸對稱圖形)。

(3)舉一舉身邊的軸對稱圖形的例子。

三、鞏固練習,拓展延伸

1、判一判:哪些是軸對稱圖形。

2、猜一猜:出示軸對稱圖形的一半,猜出它是什麼圖形。

3、折一折、畫一畫、數一數:長方形、正方形、圓形各有幾條對稱軸。

四、課堂總結

通過這節課的學習,你有什麼收穫?

五、欣賞軸對稱圖形的美麗

剪圖形教案篇2

設計說明

1.爲學生提供豐富而典型的學習資源。

國小低年級學生在學習抽象的幾何概念時,需要藉助直觀形象的支持。因此本教學設計注重從學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入手,通過觀察與操作、生生交流和師生交流的方式進行教學,極大地豐富了學生學習的資源,同時又使學生感受到數學來源於生活,又服務於生活。

2.注重操作活動與數學思考相結合。

鑑於學生思維發展的規律和《數學課程標準》的要求,要使學生認識、理解圖形的運動這樣抽象的概念,必須結合現實生活的實例幫助學生認識、理解軸對稱圖形以及圖形的平移和旋轉,同時要注重操作與思考相結合。爲了使學生獲得充分的感性經驗,本設計讓學生在玩一玩、折一折、畫一畫、剪一剪的活動中理解軸對稱圖形,認識圖形的平移及旋轉現象;在學一學中感受其特徵;在說一說中列舉生活中的軸對稱、平移和旋轉現象;在做一做中不斷深化體驗。同時通過有效地提問做引導,便於在操作活動中落實教學目標。

課前準備

教師準備ppt課件

學生準備長方形的紙 剪??

教學過程

⊙創設情境,引入新知

1.引入:同學們,生活中有很多有趣的現象,只要你們有一雙善於發現的眼睛,就能從中發現許多的知識。(課件出示教材28頁主題圖)請同學們仔細觀察,你們能從圖中發現哪些有趣的現象? (學生觀察,自由回答)

2.過渡:是啊,在遊樂場裏,空中飛舞着的蜻蜓風箏和蝴蝶風箏多漂亮呀!仔細觀察可以發現,它們的左右兩邊是完全相同的,這裏面就蘊涵着這節課我們要學習的內容。下面就讓我們一起走進數學王國,去探索有趣的數學知識吧!

設計意圖:以學生熟悉的遊樂場情境引入本節課的學習內容,使學生感受到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繫。通過觀察並說一說有效地打開了學生的知識儲備,使學生儘快地進入到學習狀態。

⊙探索交流,解決問題

(一)認真觀察,體驗對稱。

1.觀察圖形,發現特點,認識對稱現象。

(1)課件出示教材29頁樹葉、蝴蝶、城門圖片。引導學生從形狀、花紋、大小等方面進行觀察。邊觀察邊思考:這些圖形有什麼特點?

(2)組織學生交流彙報自己的發現。

預設

生1:樹葉以中間葉脈的直線爲界,左右兩邊的形狀和大小都是相同的。

生2:蝴蝶以中間的直線爲界,左右兩邊的形狀和大小都是相同的。

生3:城門圖片以中間的直線爲界,左右兩邊的形狀和大小都是相同的。

(3)根據同學們的彙報,組織學生討論:這些圖形的共同特點是什麼?

這些圖形左右兩邊的形狀和大小完全相同,也就是說如果沿圖形中間所在的直線對摺,摺痕左右兩邊能夠完全重合。

(4)理解“對稱”的含義。

像圖中的樹葉、蝴蝶、城門這樣,沿某一條直線對摺後,左右兩邊能夠完全重合,具有這種特徵的物體或圖形,就是對稱的。

2.列舉生活中的對稱現象。

(1)生活中的對稱現象還有很多,誰能舉例說說?

(2)欣賞對稱圖形。(課件出示:五角星、京劇臉譜、蜻蜓、雪花、剪紙等等)

(二)動手操作,認識軸對稱圖形。

1.課件出示教材29頁例1,請同學們拿出課前準備的長方形紙,運用對稱的知識,跟老師一起剪一件衣服。(同步完成課堂活動卡)

(1)折一折:把這張長方形紙對摺。

(2)畫一畫:在對摺後的紙上畫線。

(3)剪一剪:沿着剛纔畫的線剪一剪,剪後展開,會得到一件上衣的圖形。

2.剪其他圖形。

(1)選擇松樹、桃心、葫蘆三種圖形中的一種,自己動手剪一剪。

(2)學生操作,集體評價。

剪圖形教案篇3

活動目標:

1.在看看、找找的過程中發現圖形的不同(大小、形狀、顏色),提高觀察、分類的能力。

2.能用簡單的語言大膽地表達自己的發現。

活動準備:

四種圖形、房子背景圖、音樂

活動過程:

一、引入:

1.找一個朋友碰一碰: 跟着音樂找朋友,碰一碰。

2.選選自己最喜歡的圖形寶寶。

剛剛我們玩了什麼遊戲?跟誰碰?(找一個朋友碰一碰)有四個圖形寶寶看了也想玩這個遊戲,可是它們都不能動,能不能請小朋友幫幫它們?(能)那好,圖形寶寶已經在桌子上等着你們了,等會兒請小朋友們都去看一看,選一選,記住每個小朋友只能選一個自己最喜歡的圖形寶寶,音樂停止的時候就要回到座位上來。(教案:)記住,選幾個?(一個)好了,請去吧!(幼兒自主選取圖形,老師幫忙。)

二、感知圖形的特徵--找朋友。

1.引導幼兒介紹自己選的圖形。

師:回到座位的小朋友可以和邊上小朋友說說你選了什麼樣的圖形寶寶?我們來介紹一下它們是什麼樣子的?誰來說?

2.引導幼兒感知圖形特徵,根據圖形特徵分類。

(1)根據形狀分類。

師:小朋友看得真仔細,把圖形上上好多祕密都發現了,有的圖形是方形的,有的圖形是圓形的,那哪些寶寶找的圖形是方形的,把你們的圖形寶寶舉起來給我們看看,(教案:)旁邊的小朋友看看,他們的圖形寶寶是不是方形的啊?方形寶寶和方形寶寶是好朋友呢,好朋友來碰一碰,我們都是方形的好朋友。

師:哎呀,我的圖形寶寶不高興了,我是圓形的,那我有沒有好朋友呢?誰跟我的圓形是好朋友?來!我們圓形的朋友也來碰一碰!我們都是好朋友。

(2)根據大小分類。

師:咦?剛纔圖形寶寶說了,它們不只形狀一樣的是好朋友,還有其它一樣的好朋友呢?有嗎?我都沒發現,你們有發現嗎?

幼:有的圖形大,有的圖形小。

幼:哎呀,我怎麼不懂呢?能不能請你們的圖形寶寶找到一樣的朋友碰一碰,讓我看看,也許我就懂了。(能)好的,請站起來!準備,開始。

師:老師還是不太明白,你們能說一說你給圖形寶寶找的是哪個朋友?它們哪裏一樣?

那我的圖形是大是小,(大的)還有誰是大的圖形寶寶,舉起手來看一下。哇,這麼多啊,大圖形跟大圖形是好朋友,那除了大的圖形還有什麼圖形寶寶呢?

(3)根據顏色分類師:我們剛剛找了形狀一樣的圖形朋友和大小一樣的圖形朋友,小朋友們,你們還能發現圖形寶寶其它的朋友嗎?

幼:我的圖形是藍色(黃)顏色的師:哇,他真厲害,他發現藍顏色的圖形和藍顏色的圖形也可以做好朋友,那藍顏色的圖形碰一碰,做好朋友。哪還有什麼顏色的圖形寶寶?

教師:我們剛纔幫圖形寶寶找了好多好朋友,顏色一樣的圖形是好朋友,形狀一樣的圖形是好朋友,大小一樣的圖形是好朋友。哇!圖形有這麼多的好朋友啊!

三、根據特徵分類--圖形寶寶去做客。

1.觀看圖形家,認識標識圖形寶寶想邀請它的朋友們去做客,來看看寶寶們的家這是誰的家啊?你怎麼知道的?

2.提出要求每個圖形寶寶都有自己的家,圖形寶寶說啦:我只邀請身上有跟我一樣特徵的朋友,進來的時候要說清楚你哪裏跟我一樣,我才能放你進來!

啊?這麼難的,讓我試試!我的圖形寶寶是什麼形狀的?什麼顏色的?是大的還是小的?那我可以去哪個圖形寶寶家裏?

四、結束活動:

圖形寶寶已經在家裏等你們了,你想帶它到哪裏做客呢?它們哪裏是一樣的?請小朋友們帶上你的圖形寶寶去朋友家做客吧!

剪圖形教案篇4

一、活動目標:

1、學習按不同特徵(顏色、形狀)進行兩次逐級分類。

2、初步理解集合的包含關係,形成集合與它的子集,並瞭解整體與部分的關係。

3、培養幼兒學習數學的興趣,在操作的過程中培養幼兒的合作。

二、活動準備:

圓形盤2個,並分別記作1號、2號;紅、黃、綠色的正方形、圓形、三角形各3個,各小組1份。布袋1個(內附紅、黃、綠色的正方形、圓形、三角形各1個)。

三、活動過程:

(一)識別物體。

1、讓幼兒觀察:小朋友們,你們的長桌上都有什麼呀?

兩個圓盤、正方形、圓形、三角形。

2、讓幼兒分類數數。

正方形:9個、圓形:9個、三角形:9個;紅色:9個、黃色:9個、綠色:9個。

(二)分類標準。

1、教師手拿神祕布袋走向一名幼兒,讓他伸手去摸。例如:摸出一個紅色的正方形。問:這是什麼顏色?

紅色。

2、隨及,請全班小朋友以小組爲單位,把所有紅色的圖形寶寶放到1號“家”裏;又問:這是什麼形狀?

正方形。

3、請全班小朋友把1號“家”裏的所有正方形寶寶放到2號“家”裏。

(三)比一比。

1、問:小朋友們,是2號“家”裏的寶寶多,還是原來1號“家”裏的寶寶多?

1號。

2、又問:爲什麼2號“家”的圖形寶寶沒有1號“家”裏的多?

2號“家”裏的寶寶是從1號“家”裏拿出來的,1號“家”裏還有圖形寶寶)

四、活動建議:

將幼兒分成小組,小組人數可視班內小朋友人數而定;小組合作進行分類時,要鼓勵幼兒都投入,並在分好後請各組幼兒說說逐次分類的結果,並引導其說出分類的原因。

剪圖形教案篇5

活動目標:

1.學習用各種幾何圖形片拼娃娃,能按圖形特徵進行分類並計數。

2.嘗試變化圖形片擺放的位置,以表示圖形娃娃的多種姿勢。

3.觀察並學習同伴拼搭圖形娃娃的方法。

活動準備:

1.教學掛圖(半圓形、圓形、正方形、長方形、三角形、梯形等)

2.幼兒操作圖形卡人手一份,記錄單,筆。

活動過程:

1.認識圖形片。

教師出示教學掛圖,引導幼兒觀察。

師:這裏有許多圖形片,你們能叫出它們的名字嗎?

教師引導幼兒逐一認讀圖形名稱。

2.拼圖形娃娃。

師:圖形片想請小朋友用它們來拼出各種各樣的娃娃。想一想,什麼圖形可以拼出娃娃的頭?什麼圖形可以拼出娃娃的身體、胳膊和腿呢?

幼兒交流後,各自進行操作。

教師展示個別幼兒的作品,並引導幼兒進行比較。

師:這兩個娃娃一樣嗎?你能看出它們在做什麼嗎?你是從哪裏看出來的?

教師引導幼兒相互交流各自拼的圖形娃娃。

師:你們都拼了一個可愛的娃娃,請你和旁邊的小朋友說說你拼的是一個什麼樣的娃娃?

3.再次拼圖形娃娃,並用數字表示所用各種圖形的數目。

教師提出操作要求:這次我們再拼一個娃娃,拼的要和上次不一樣,拼好後看看說說你這次拼的是一個什麼樣的娃娃,分別是用哪些圖形拼的,再數一數,每種圖形有幾個,並用紙在記錄單上記錄。

4.集體評價。

教師用大圖形片記錄幼兒的圖形娃娃,同時展示幼兒的記錄。

師:這個娃娃在幹什麼?分別是用哪些圖形拼出來的?每種圖形有幾個?

教師引導幼兒觀察記錄單上的數字和實際使用的圖形片數量是否一致。

剪圖形教案篇6

教學內容: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第97頁的“整理與反思”和98-99頁“練習與實踐”1-6題。

教學目標:

1、使學生鞏固線段、射線和直線的概念,進一步認識相互之間的聯繫和區別,能畫出相應的圖形。

2、使學生鞏固角的概念,進一步認識角的分類及各類角的特徵,能比較熟練地量角和畫指定大小的角。使學生進一步掌握垂線和平行線的概念。

3、進一步培養學生分析判斷的能力及空間觀念。

教學重點、難點:對學過的平面圖形進行系統整理,促使知識轉化爲技能,有利於提高學生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教學設計:

一、揭示課題

1、談話:同學們,從今天起我們將對國小裏學過的幾何初步知識進行系統複習,我們先複習“線和角”的有關知識。

二、複習線段、射線和直線

1、談話:用兩點畫線:根據已知的兩點,你能畫怎樣的線?看看你畫的線有什麼特點?(先獨立畫線,然後互相說一說各自的發現)

名稱定義特點

線段用直尺把兩點連接起來,就得到一條線段。線段長就是這兩點間的距離。直的兩個端點有限長

射線把線段的一端無限延長,可以得到一條射線。一個端點無限長

直線把線段的兩端無限延長,可以得到一條直線。沒有端點

2、補充練習:

(1)通過紙上一點,能畫()條直線;通過一張紙上兩點,能畫()條直線。

(2)屬於射線的是()

a、圓的半徑b、角的邊c、平行線d、弧

說明:線段、射線和直線都是直的,線段是直線的一部分。

2、完成“練習與實踐”2、3。

第2題可以用“兩點決定一條直線”的知識加以說明。

第3題可以用“兩點之間的連線中,線段最短”的知識加以說明。

剪圖形教案篇7

活動目標:

1.通過抽獎遊戲,嘗試分析和記錄圖形的各項特徵。

2.在反覆練習中,提高邏輯分析判斷能力。

3.能積極參與活動,感受在遊戲中學數學的快樂。

4.喜歡數學活動,樂意參與各種操作遊戲,培養思維的逆反性。

5.讓幼兒學習簡單的數學題目。

活動準備:

1.教具:抽獎箱,抽獎券。

2.學具:幼兒獎卡、笑臉、作業紙、白紙條、勾線筆。

3.知識經驗:抽獎。

活動過程:

1、初步比較圖形的不同。

師:(出示各種圖形):"今天,老師給你們帶來了許多獎卷。看,它們一樣嗎?那些地方不一樣?"小結:"對,它們大小不同,形狀也不同。"每一個小朋友選一個你喜歡的獎券吧。看一看,你的獎券是什麼樣的?

2、抽獎遊戲,分析圖形特徵。

(1)抽三等獎,分析單一特徵。

師:"這是抽獎箱,現在要開獎啦。先開三等獎。我來抽,會是誰中獎呢?(抽長方形)"什麼中獎啦?你怎麼知道的?"對,這是長方形標記。表示所有的長方形中獎。

恭喜你們。送給你們一個笑臉娃娃。

還會有誰中獎呢?你們閉上眼睛,我抽出來看。等你們掙開眼,看到自己中獎的就站起來。

(2)抽二等獎,分析兩種特徵。

這個抽獎遊戲太有趣了,現在請小朋友們交換獎卷,我們繼續抽獎,抽二等獎。(抽出獎卷,打開一半)是什麼中獎了?(再打開)到底是什麼中獎了?

請中獎的小朋友站起來,我們把掌聲送給他們繼續抽,看看會是誰中獎呢?

(3)抽一等獎,分析三種特種。(交換獎券)現在我們要開一等獎啦,"是什麼標記中獎了?"讓幼兒抽2-3次(4)抽特等獎,幼兒按特徵製作標記。

老師再給你們一次抽特等獎的機會,有大獎品哦,呀,兌獎券還沒有做好,現在就請你們看着自己手中的圖形做一張兌獎券,要看仔細,你的圖形是大是小,什麼顏色的,什麼形狀的?(畫出你自己圖形的特徵來製作一張抽獎券)做好了檢查一下,放到老師的抽獎箱裏來,材料就在後面一起去做吧!

請小朋友來抽獎,送出2個大笑臉。

3、操作活動⑴老師看我們小朋友這麼厲害,獎勵你們一分讓自己能幹的禮物,我們看是什麼?

來,練本領吧。可是怎麼做呢?

⑵講解活動⑶操作⑷自我檢查,相互檢查後,將你們得到的禮物收好,下次再來練本領。

活動反思

?綱要》中指出,讓幼兒從生活和遊戲中感受事物的數量關係,並體驗到數學的重要和有趣。 因此,整個活動過程都體現了新《綱要》的精神。教師從孩子的生活經驗和實際知識水平出發,選取孩子如今生活中很常見,同時也比較感醒悟的抽獎活動,並將"分析圖形特徵"這一活動巧妙結合,將枯燥的分析圖形特徵遊戲之中,大大激發了幼兒參與的興趣與積極性,幼兒在愉悅的遊戲中逐步掌握了分析圖形的特徵,真正做到了讓孩子成爲活動的主人,整個活動充分體現孩子的自主性。

活動遵循了循序漸進的原則,從簡單到複雜,按照抽獎的等次逐個由分析單一特徵到三項特徵。雖然難度在逐漸增加,卻絲毫沒有減弱孩子參與活動的熱情。

俗話說"沒有遺憾的活動就是最大的遺憾。"在整個活動中,雖處處體現着教師的智慧與用心,但是整個活動教師對每個環節的把握應該更加明確,進行及時有效的總結,使自己的語言更加簡練,明瞭。

小百科:圖形是指在一個二維空間中可以用輪廓劃分出若干的空間形狀,圖形是空間的一部分不具有空間的延展性,它是侷限的可識別的形狀。

剪圖形教案篇8

活動目標:

1、在認識圖形的基礎上,使幼兒初步感知圖形之間的轉換關係。

2、培養幼兒思維的靈活性,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

3、引導幼兒積極與材料互動,體驗數學活動的樂趣。

4、引發幼兒學習圖形的興趣。

5、發展幼兒邏輯思維能力。

活動準備:

自制的“小路”,上面鏤刻出大小不同的幾何圖形;供幼兒操作的圖形、小筐若干;小熊頭飾、小動物的家;音樂磁帶等。

活動過程:

一、引入環節,激發幼兒活動的興趣。

1、教師引導幼兒觀察,發現“石頭”的不同。

2、引導幼兒撿起自己喜歡的石頭,並與同伴進行交流。

二、創設情境,引發幼兒探索、操作。

1、以小熊摔跤的故事情境來吸引幼兒的注意力。

2、引導幼兒觀察小路,說說小路上的坑是什麼樣子的,啓發幼兒想辦法把坑填好。

3、幼兒思考並嘗試操作,教師根據情況適時引導。

4、引導幼兒發現,用幾個不同形狀的圖形能變出一個新的圖形來。從而理解圖形之間存在的轉換關係。

三、伴隨着音樂,幼兒和教師一同歡快地走出活動室。活動自然結束。

活動反思:

在認識了多種幾何圖形以後,在智力區我們投放了許多色彩不同、大小不同的圖形供幼兒拼擺,孩子們非常感興趣。每天都會到這兒來利用圖形拼擺出各種畫面:如火車、汽車、飛機、房子、大樹、小鳥等。可是在一次遊戲中,有兩個小朋友發生了爭吵,原因是自己擺的房子都需要一個大一點的正方形,而當時盒子中只有一個合適的,兩人都握着正方形,誰也不願鬆開。於是在我的引導下,一名幼兒用兩個三角形組合在一起拼出了正方形,其他幼兒看見了覺得很有意思也紛紛來嘗試。這時我突然意識到,長期以來幼兒在拼擺過程中都是用圖形直接來當作物體某一部分的,如果下次三角形不夠了或是長方形不夠了,孩子就只會爭搶。我想應該讓孩子理解圖形之間是可以相互轉換的,再遇到這樣的問題時就可以用別的圖形組合在一起來替換所需要的圖形,如果獲得了這種經驗,孩子們的拼擺活動會更加豐富,思維也會變得靈活起來。因此我設計了今天的數學活動:有趣的圖形。此次教育活動的目標是:1、在認識圖形的基礎上,使幼兒初步感知圖形之間的轉換關係。2、培養幼兒思維的靈活性,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在活動開展過程中我主要考慮到以下幾點:

一、複習、鞏固認識的圖形:

活動開始我鼓勵幼兒撿一些不同的石頭,並與同伴進行交流,自己的小石頭是什麼形狀的,這樣對每個圖形的外形特徵加深印象,爲他之後的填坑活動奠定基礎。

二、在玩兒中學

爲了使枯燥無味的數學活動變得生動有趣,在引導幼兒撿圖形的環節上我設計成撿石頭要去建房子,來調動幼兒的積極性;以小熊摔跤的故事情景來吸引幼兒的注意力,萌發他們助人爲樂的情感;創設小動物的家這樣溫馨的背景環境,營造一個寬鬆愉悅的活動氛圍;直接利用小路作爲活動場所,讓孩子們在邊玩兒填坑的遊戲中邊感知圖形之間的轉換關係。

三、提供幼兒充分探索、嘗試、思考的空間和條件。

1、在填坑之前,教師先引導幼兒觀察路上的坑是什麼樣子的,如:是什麼形狀的、有大又有小。爲的是讓孩子明白要想辦法來獲得這些圖形。同時教師提出要求,引導幼兒坐在小路的兩邊,把身邊的坑填滿,不能漏洞,也不能讓石頭疊放在一起,這些提示語會引導着他們不斷嘗試、思考把坑填好。

2、路面上我所設計的坑多數都大於幼兒手中現有的圖形或是沒有這樣的圖形,一塊石頭不可能直接填滿,這就給孩子創設了難題,促使他們想辦法用多個圖形拼在一起來解決問題。可是哪些圖形更合適呢?這就激發了幼兒思考——操作——再思考——再操作的過程。

3、考慮到難易程度的不同,有的坑用2—4個圖形就可以拼成,而有的坑就需要更多的圖形,這讓能力強的和能力較弱一些的孩子都能獲得成功,願意參與活動。

四、活動中注意觀察幼兒的表現,及時鼓勵。重在啓發、引導幼兒嘗試操作:

在幼兒嘗試、探索、發現的過程中,教師觀察幼兒的表現,看到好的做法及時鼓勵、肯定;看到幼兒遇到困難時,啓發全體幼兒共同想辦法解決,並不斷地歸納、總結,引導幼兒感知圖形間的轉換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