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簡歷模板館>熱點>教師文案>

國中語文八年級教案優質6篇

教師文案 閱讀(3.02W)

爲了更好的傳授給孩子們知識,教師們必須提前寫好教案,不管寫什麼樣的教案,都必須先明確好自己的教學目標,本站小編今天就爲您帶來了國中語文八年級教案優質6篇,相信一定會對你有所幫助。

國中語文八年級教案優質6篇

國中語文八年級教案篇1

?大雁歸來》

?教學目標】

1、學習細緻的觀察;

2、細味抒情的筆法;

3、領略深沉的意蘊。

?教學重點】細味抒情的筆法

?教學難點】領略深沉的意蘊

?課時安排】1課時

?導入】

1、激趣導入

一月,他會在雪融時追蹤一隻冬眠乍醒跑出洞穴去探險的臭鼬;

二月,他劈開一根有八十多歲、被雷擊倒的橡木,生火取暖;

四月,他在每一個晚上到樹林空地上觀賞鷸炫技的空中求偶舞蹈;

五月,他聆聽從阿根廷歸來的高地鴴鳥的飛行之歌;

六月,他到深潭游泳,在溪邊釣鱒魚;

七月,他會注意草原上普遍爲人所忽視而自生自滅的所有野花的生日;

八月,他經常隨興到沙洲上看河流作畫;

……(屏顯)

師:大家猜到這個人是誰了嗎?(利奧波德)這是其觀察筆記《沙鄉年鑑》中記錄的日常生活的一部分。作者每天都與大自然親密接觸着,思索着自然的奧祕。同學們再細看一看,發現有什麼問題?(沒有三月)三月份,利奧波德究竟在做什麼呢?我們一起到《大雁歸來》中找找答案。

(設計意圖:用詩意的形式羅列《沙鄉年鑑》中作者的活動,讓學生初步認識作者和《沙鄉年鑑》。羅列中故意缺少“三月”,充分引起學生的注意,也在課前留足了懸念——作者三月在做什麼呢?進而激發了學生閱讀課文的興趣。)

2、初讀文本——談發現

學生自讀課文,談一談閱讀後的感受與發現。

預設:細緻的觀察

抒情的筆法

深沉的意蘊

……

師:我們本堂課,就圍繞“細緻的觀察”“抒情的筆法”“深沉的意蘊”三點來展開探究。

(設計意圖:通過學生自讀課文談發現,既給學生一個自由感知文本的空間,又通過學生的發現來確立本課的探究點。這樣既肯定了學生的發現,激發他們自主探究的慾望,同時也搭建起本課的基本框架。)

一、細讀,學習細緻的觀察

探究一:作者細緻的觀察表現在哪些方面?

(學生髮言後歸納)明確:

①記錄雁羣數量的精確;

②能分辨大雁歸來、覓食、集會以及孤雁鳴叫的區別;

③發現大雁聚散時間以及地點的不同;

④觀察大雁時間之久(對春雁的觀察:從3月到5月),且不分晝夜(晚上去聽大雁集會時的鳴叫)

(師引導:作者3月觀察大雁歸來和覓食,4月觀察大雁的集會,5月發現大雁集會逐漸減少,由此可見,本文大致按照什麼順序來說明?——時間順序)

⑤發現春雁與秋雁行爲的不同

⑥對孤雁的觀察、推測並求證(對孤雁觀察達6年之久)

……

(設計意圖:通過搜尋作者細緻的觀察,讓學生梳理、提取、分析並整合課文的內容,同時發現本文的說明順序。)

探究二:作者細緻的觀察說明了什麼?

明確:作者堅韌的毅力、求真務實的精神、對自身從事的事業的熱愛……

師小結:作者細緻入微的觀察中,我們看到了他作爲科學觀察者所具有的令人敬佩的科學精神與科學態度。

(設計意圖:語文新課標中指出:“閱讀新聞和說明性文章,能把握文章的劇本觀點,獲取主要信息。閱讀科技作品,還應注意領會作品中所體現的科學精神和科學思想方法。”通過這一環節,讓學生在作者細膩的觀察中,去感受作者身上的科學精神和科學態度。)

過渡語:作者如此細緻地觀察大雁,除了作爲科學觀察者的使命感和責任感,更是因爲什麼?(對大雁的喜愛)

二、賞讀,細味抒情的筆法

探究三:勾畫本文有情味的語言,品一品,析一析,讀一讀。

品一品,這些句子表現了大雁怎樣的形象?

析一析,這些句子運用了怎樣的手法?

讀一讀,這些句子滲透着作者哪些情感?

(同桌合作研讀)

①“當一羣大雁衝破了3月暖流的霧靄時,春天就到了。”

——“衝破”用詞精妙

——勇敢、報春的使者

——讀出盼望與欣喜之情,“衝破”重讀

②“……而一隻定期遷徙的大雁,下定了在黑夜裏飛行200英里的賭注,它一旦起程再要撤回去就不那麼容易了”

——對比、擬人

——堅定執??

——讀出讚美與擔憂之情

③“它們的飛行和鳴叫很頻繁,而且聲調憂鬱……它們是喪失了親人的倖存者”

——擬人

——重感情

——讀出感傷悲憫之情

④“……每次出發之前,都有一場高聲而有趣的辯論,而每次返回之前的爭論則更爲響亮。……而像凋零的楓葉一樣,搖晃着從空中落下來,並向下面歡呼的鳥兒們伸出雙腳……那接着而來的低語,是它們在論述食物的價值。”

“然後,突然間,刺耳的雁叫聲出現了……混亂的回聲……拍打聲,有蹼的划動而發出來的聲音,還有觀戰者們激烈的辯論所發出的呼叫聲。隨後,一個深沉的聲音算是最後發言,喧鬧聲也漸漸低沉下去……”

“它們順着彎曲的河流拐來拐去,……向每個沙灘低語着,如同向久別的朋友低語一樣……向每個剛剛融化的水窪和池塘問好。”

“在我們的沼澤上空做了幾次試探性的盤旋之後,……終於慢慢扇動着黑色的翅膀,靜靜地向池塘滑翔下來。”

“一觸到水,我們剛到來的客人就會叫起來,似乎它們濺起的水花能抖掉那脆弱的香蒲身上的冬天。我們的大雁又回來了。”

——比喻、擬人、用詞精妙

——自由、無拘無束、充滿野性

——讀出欣賞、喜愛之情

……

師小結:在作者眼中,大雁不只是大雁,它更有人的情感與品質。它們充滿野性、勇敢無畏、充滿靈性、堅定執着、熱情活潑、重情重義……而作者的心也緊緊追隨着大雁,作者因大雁的歸來欣喜盼望,對大雁自由的飛翔欣賞讚美,對大雁的種種鳴叫由衷喜愛,對孤雁的不幸遭遇感傷不已,對大雁的美好品質由衷欽佩。“愛”飽蘸在每一個字裏行間!

(設計意圖:賞讀中,教師尤其注重對學生的朗讀指導,抓住充滿情味的語言,通過三個層面的賞讀,賞析出文本的形象美、手法美與情感美。)

過渡語:作者對大雁的愛,不是輕快的,而是深沉的,隱約中會讓我們的心也隱隱作痛。

三、悟讀,領略深沉的意蘊

探究四:在充滿深摯的感情的句子中,有哪些隱含着對大雁命運的關切?

(學生髮現表達,教師點撥:)

①“大雁知道,從黎明到夜幕降臨,在每個沼澤地和池塘邊,都有瞄準它們的獵槍。”——看似在讚揚的機警,實則是譴責人們的偷獵

②“雁羣是一些家庭,或者說是一些家庭的聚合體,而那些孤雁正好大致符合我們先前所提出來的那種想象,它們是喪失了親人的倖存者。”(“家庭”、“親人”、“倖存者”表達了什麼?)

③“……而一隻定期遷徙的大雁,下定了在黑夜裏飛行200英里的賭注,它一旦起程再要撤回去就不那麼容易了。”

④“每年3月,它們都要用自己的生命來爲實現這個基本的信念做賭注。”

師:定期遷徙本來是大雁習性使然,作者爲什麼要用“賭注”來形容呢?

討論後明確:“賭注”是賭博時所押的錢物,或是博取成功的代價,這個代價在大雁這裏甚至是生命。(因爲可能遇到各種危險,如自然天氣、天敵,或者人類的獵殺),前後“賭注”隱含着作者對大雁深深的同情和對他們命運的關注。

師(啓思):大雁的遷徙的動力是什麼?作者說是“基本信念”使然,這讓我們想到了我們中國人臨近春節的什麼行爲?

學生回答後屏顯春運回鄉潮的圖片(火車站人頭攢動的場面、行駛在返鄉路上的摩托車騎行隊伍、單獨的個體回鄉),三幅圖片與大雁遷徙的畫面同時屏顯。

師:看完這些圖片,你有怎樣的感受?

預設:大雁在歸來的路上,人類在回鄉的路上;

大雁遷徙是出於“基本信念”,人們返鄉是出於強烈的願望。

……

師(總結式闡發):通過這幾幅圖片,特別是作者充滿情味的語言,我們強烈地感受到,作者事實上是把大雁放在與人同等的地位上來對待,他愛其所愛,悲其所悲……他雖然沒有明言,但我們從字裏行間分明感到:大雁和我們人類同屬於一個家庭,他是我們人類的親人——人和動物是命運共同體。這就是他的生態倫理觀。

(設計意圖:作者的沉思是隱藏於文字背後不易發現的,抓住文本中作者情感的線索,由作者情感的痛處向思想的深處開掘。同時將大雁的遷徙與人類春運回鄉潮並舉,讓學生感受到大雁與人類驚人的相似性,大雁與人類是平等的。)

資料助讀:

資料助讀1:人不僅要處理好跟人的關係,跟社會的關係,還要用道德的觀念,對待山、水、草和一切生物,這就是大地倫理學,即敬畏生命、關愛自然、人與自然和諧相處。

資料助讀2:人和山川、河流、森林、草地等萬物和諧相處的時候,我們的大地纔是完整的,這樣的完整的大地纔是產生夢想的大地。(屏顯)

四、結束語

感謝利奧波德,是他,讓我們停下腳步,去體味這些天空中優美、自在的生命;是他,讓我們反觀人類自身,觸摸到自私而功利的靈魂;是他,讓我們明白了:每一樣生命都應該值得被尊重。世界正是因爲它們的存在,大地纔有瞭如此的生機和情趣。

國中語文八年級教案篇2

教學目標:

1、引導學生理解作者愛橋的原因。

2、品味文章優美而富有韻味的語言。

3、學會從某一角度欣賞藝術作品的方法。

教學重難點:品味本文優美而又富有意蘊的語言。

教學課時 1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橋樑專家茅以升筆下的橋形式優美、結構堅固、歷史悠久。在畫家眼裏,橋的魅力在哪裏?今天就讓我們跟隨當代畫家吳冠中去感受“橋之美”。(板書課題,“美”字寫大,突出一下)

二、作者簡介

吳冠中教授,是當代著名的畫家,最早畫的作品多以江南水鄉爲題材,畫面充滿詩意,他特別重視點、線、面的結合與搭配。在中國乃至世界畫壇都具有極大的影響,他也是出色的美術教育家、散文家。

三、整體感知

1、吳冠中先生在文中說“美術工作者大都喜歡橋,” 他自己對橋當然也是情有獨鍾,他對橋的喜愛是否有其獨特的視角呢?請同學們找出作者的眼中橋之美在何處?

明確: “橋的美並不着眼於橋自身的結構美,而是緣於橋在不同環境中的多種多樣的形式作用。”

2、本文舉了哪些例子來說明橋之美?

學生回答,老師明確。

明確:作者列舉了烏鎮葦叢中的石橋;江南鄉間細柳下的石橋;水天間的長橋——頤和園的仿盧溝橋、蘇州的寶帶橋;形式獨特的廣西、雲南、貴州山區的風雨橋;以及《清明上河圖》中的橋、人造索橋,南京長江大橋、錢塘江大橋。

小結:作者就是藉助對這些橋的具體說明詳盡的闡述了他所認爲的橋之美,即緣於橋在不同環境中的多種多樣的形式作用。”

四、研讀與賞析

重點研讀第④小節。讓學生學習觀賞四幅橋之畫面,理解橋要與周圍環境既對照又和諧才能構成美景。

蘆葦石橋:密密葦叢使空間顯得狹窄擁擠,令人產生憋悶感;間或出現的石橋輪廓簡單鮮明,能使空間陡然顯得疏朗開闊,令人感覺舒暢。

細柳拂橋:柳枝的動、細弱、年年發芽和石塊的靜、厚重堅硬、歷久不變形成對比。令人銷魂。

長橋臥龍:在寬闊的水面上的長橋,打破了單調的背景,整個環境充滿了靈氣和生命。宛如史詩。

風雨廊橋:廊和廳的安閒自在和亭下水流的湍急、山峯的`險峻又形成對照。形式獨特。

五、拓展延伸

比較本文與《中國石拱橋》在內容和寫法上有何不同?

教師提示學生可以從兩文的說明對象、說明順序、說明方法及語言特徵等角度進行比較、評析。教師引導學生利用表格使其更加清楚,表格設計如下:

比較篇目

說明對象

着眼點

說明順序

說明方法

語言特徵

中國石拱橋

石拱橋,是一篇較爲規範的說明文

歷史悠久、形式優美、結構堅固、成就突出

由一般到特殊,先概括後具體

舉例子、引用、列數字、打比方等

語言平實自然而又準確、嚴密

橋之美

在畫家眼裏橋美在何處

橋的美學價值,發掘橋在不同環境中所產生的美學效果

總—分—總

舉例子

文章語言優美,或描寫景物,或抒發感情,文字極富表現力和感染力。

六、課堂小結

同學們,今天我們在畫家吳冠中的帶領下,一起領略了橋的風采,生活中有多少美不勝收的景緻,或纖弱或雄壯或含蓄……讓我們練就一雙慧眼去發現、去鑑賞這大幹世界吧! 七、作業佈置:

板書設計:

蘆葦石橋—感覺舒暢

細柳拂橋—令人銷魂 橋在不同的環境中

橋之美 長橋臥龍—宛如史詩 具有不同的美學效果

風雨廊橋—形式獨特

國中語文八年級教案篇3

?山市》

[教學目標]

① 學習積累一些文言詞語,理解課文大意。

② 體會“山市”的形成及神奇、壯麗的幻景。

③ 探究“山市”形成的科學原理,培養學生主動探索的科學精神。

[教學重點]反覆誦讀課文,積累文言詞語,體會山市的形成及神奇壯麗的幻景,培養學生的探究能 力、聯想及想像能力。

[教學難點]想象力的開拓

[教學設想]《山市》是清代文學家蒲松齡所寫的一篇文言文,描繪的是山中蜃景,與“海市蜃樓”相似。文中描繪了從山市開始出現到最後消失的變化過程,給人以神奇而又壯麗的感覺。文章語言精煉生動,可以引導學生展開想像,去揣摩、理解。通過研讀對這一現象進行適當探究。

[教學方法]教師可蒐集有關資料做成多媒體課件。導入中或結束時能講清“山市”形成的原理。學生藉助工具書認識生字詞,反覆閱讀。愛好美術的同學可用繪畫展示“山市”的美景。

[課時安排]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景導入

多媒體出示“海市蜃樓”的圖片激趣:同學們看了這些圖片,也許會用“仙境”“幻景”來形容,雖然它們似虛無飄渺,但它們卻真實地出現過存在過。今天就讓我們一同走進和海市蜃樓一樣美的“山市”裏去吧,也許你會感覺“別有一番滋味在心頭”。

出示目標並板書課題。

課題:山市

學習目標:a.學習積累文言詞語,理解課文大意。

b.體會“山市”的形成及神奇壯麗的幻景。

c.探究“山市”形成的科學道理,培養學生主動探究的科學精神。

二.整體感知

1.教師引導學生在預習的基礎上學習文言文,“研討與練習”所列字詞:孤塔聳起 高插青冥 碧瓦飛甍 歷歷在目 風定天清 一切烏有 直接霄漢 黯然縹緲

2.檢查預習,大屏幕出示字詞,學生朗讀識記。

3.自學課下注釋。

4.教師導讀:閱讀文言文須掌握合理的方法步驟。方法適當,可以提高閱讀效率。(大屏幕出示方法)

①通讀全文,瞭解大意 ②讀懂詞句.側重其義

a.識記生字詞 a.分析理解詞語

b.斷清句節奏 b.省略補出翻譯

c.朗讀按標點 c.精讀分析理解

d.難句找出來 d. 圈點勾畫小結

對以上方法加以解釋指導,在誦讀中理解,書讀百遍,其義自見,古文多誦讀的道理。引導學生“初讀通語句,再讀知大意,三讀有感悟,四讀品內涵,五讀受啓迪”,在誦讀中展開聯想和想像。

三.自主學習

1.學生在自由誦讀和教師的學法指導下,自由地進行初讀、再讀、三讀後開展競讀比賽。每小組推薦同學進行朗讀比賽,各組對每組參讀的同學進行評價。教師參與學習過程。

2.學生參看註釋講內容,直譯意譯均可。各小組同學互相聽譯,理解句子的含義。

3.學生講述內容後,各組同學之間相互質疑,相互解答。教師適時點撥,並加以補充。

四.探究想像

1.學生討論後交流:(教師引導學生之間相互問答)

① 山市出現的全過程可分爲幾個階段?(口頭複述,用關鍵詞句描述畫面)

② 結尾的作用是什麼?

③ 欣賞感受了神奇的山市,山市究竟是什麼現象呢?

④ 想像一下,山市是怎樣一幅神奇的畫面。(學生構想山市圖景)

2.學生相互研究討論後,教師可歸結讓學生明確。

縱觀山市的出現分三個階段:初現孤塔宮殿,再展城郭恢宏,又看危樓出現。結尾照應開頭,這裏說的“山市”跟“海市”一樣,是一種因折光反射而形成的自然景象,它美麗而又奇特,多少年也難得出現,少數人偶遇,多數人難得一見。此文是作者根據目擊者的敘述所寫,令人回味無窮。

讓學生想像一下,山市到底會是一幅什麼美景呢?鼓勵繪畫基礎好的同學畫出來,在班裏展示欣賞。再次多媒體出示“鄭州”海市蜃樓圖片,學生想像與山市畫面的異同,增強直觀感受,然後總結補充:其實,美的東西也許留在想像中會更美,想有多美就有多美,正是:此時無畫勝有畫啊!

五.拓展練習

① 請用自己的話向家長親友描繪一下美麗神奇的山市。

② 繼續收集有關山市或海市蜃樓的故事及圖片。

③ 課外讀讀蒲松齡的其他文章,瞭解他的創作風格。

國中語文八年級教案篇4

?我一生中的重要抉擇》

教學目標:

1.把握演講詞的內容特點。

2.品析演講詞的語言技巧。

3.演練富有表現力的語言。

教學重點:把握演講詞的內容特點。

教學難點:品析演講詞的語言技巧。

教學環節:

一、感知——瞭解演講詞

(一)演講詞的概念和特點

演講詞,是指在重要場合或羣衆集會上發表講話的文稿。它的特點有:

1.內容上,鮮明的觀點、具體的事例和清晰的思路;

2.語言上,運用說話的技巧使語言風趣幽默,魅力四射。

(二)文章內容梳理

完成表格

二、品講——欣賞風趣幽默的語??

1.我知道自己是一個下午四、五點鐘的太陽;各位呢,上午八、九點鐘的太陽,這是本科生;碩士生呢,九、十點鐘的太陽;博士生呢,十點、十一點鐘,如日中天的太陽。

2.我覺得人們把我看成的錯誤在什麼地方呢,是把時態弄錯了,明明是一個過去時態,大家誤以爲是現在時態,甚至於以爲是能主導將來方向的一個將來時態。

3.名人和凡人差別在什麼地方呢?名人用過的東西,就是文物了,凡人用過的就是廢物;名人做一點錯事,寫起來叫名人逸事,凡人呢,就是犯傻;名人強詞奪理,叫作雄辯,凡人就是狡猾了;名人跟人握握手,叫作平易近人,凡人就是巴結別人了;名人打扮得不修邊幅,叫真有藝術家的氣質,凡人呢,就是流裏流氣的;名人喝酒,叫豪飲,凡人就叫貪杯;名人老了,稱呼變成王老,凡人就只能叫老王。

4.所以多數情況下,瞭解我的人還相信我,還能說服他,對我不太瞭解的人我很難說服他,我也懶得去說服他,就採取陽奉陰違的辦法,一旦幹到具體的活兒,他根本不清楚裏頭怎麼回事。

……可是我已經脫離第一線,高峯過去了,不幹什麼事情,已經墮落到了賣狗皮膏藥爲生的時候,卻說我是。

……事業需要,有時候就去賣狗皮膏藥,做點招搖撞騙的事情。

5.我覺得我是“努力奮鬥,曾經取得過成績,現在高峯已過,跟不上新技術發展的一個過時的科學家。”

三、演練——運用富有表現力的語言:運用“設問+排比+對比”的組合手法仿寫一段話來表達你的一個觀點,並嘗試着講出來。

四、小結

演講詞的特點。

國中語文八年級教案篇5

?春酒》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

1.積累詞語,掌握“家醅、一馬當先、挑剔、炮製、顧名思義、興高采烈”等詞的讀音、詞義,並學會運用。

2.瞭解作者及其創作概況。

3.瞭解作者故鄉杭州一帶的新年習俗,領會文章中流淌的濃濃的思鄉之情。

能力目標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以聲傳情,領會文章的情致,感受作品的意蘊。

2.精讀課文,品味精彩語言,關注細節描寫,感受作品的風俗之美、人情之美。

德育目標:激發學生關注身邊生活,發現並領略生活的詩意。

教學重點:感受作品詩一般的語言、詩一般的生活、詩一般的童年,激發學生珍惜花樣年華,追求詩意人生。

教學難點:引導學生理解作品的思鄉懷舊之情。

教學方法

1.情景教學法。孩子們對於新年總是有許多豐富的感受。課前教師可以讓學生提交新年家庭錄像帶並播放,引發同學們的學習興趣。也可以讓學生漫談自己過年的故事、體會,營造教學氛圍。

2.朗讀教學法。朗讀是領會文章情致的方法。教師宜採用多種形式指導學生朗讀,如教師範讀、學生跟讀;學生練讀;學生表演朗讀;個體讀、集體齊讀等方式。在反覆朗讀中引導學生感受那些經歷中蘊涵的情感和意蘊。

3.討論點撥法。

4.品讀鑑賞法。

教具準備:多媒體、錄音機、示範朗讀磁帶、錄像機、錄像帶

課時安排:1課時

教學過程

[教學要點]:

激發生活經驗,創設閱讀氛圍;朗讀課文,積累詞語,整體感知文意;精讀課文,合作研討,領略作品的風俗之美、人情之美,理解作品的意蘊;品讀課文,鑑賞作品詩化的語言,學習運用細節描寫;延伸拓展,從更深的層次上理解作品。

[教學步驟]

一、導語設計

設計(一)

琦君,當代最有名的臺灣女作家之一。代表作品有散文集、小說集以及兒童文學作品30餘種。《琦君說童年》想必大家都看過吧,今天我們一起學習選自其中的《春酒》。

設計(二)

一年之計在於春,新年是極喜慶的字眼。每到這一天,人們都會準備些象徵來年幸福、美滿的東西,如春糕、春饃、春酒等。甜甜的一杯春酒,是節日的珍品,是母親的驕傲,更是作者最美好的回憶。讓我們與作者一起,在這杯甘醇的“春酒”中盡情地陶醉吧!

二、激發生活經驗,創設課堂氛圍

1.課前,學生提供新年家庭錄像帶,教師選擇精彩片斷播放,創設濃濃的課堂氛圍,師生一齊步入第一個教學環節——“都來看我過春節”。

2.學生漫談自己過年的故事、體會,教師引導學生感受那些經歷中蘊涵的情感和意蘊,步入第二個教學環節——大家都來說“新年”。

3.教師總結並提示:我國浙江溫州一帶是如何過年的,請聽琦君爲我們講述的過年的故事——《春酒》。

三、朗讀課文,整體感知文意

1.教師播放示範朗讀磁帶,學生聽讀,沉浸在作者娓娓的述說中。

教師強調需要積累的字詞。

(多媒體顯示)

家醅(pēi)炮製(páo)挑剔(tì)

一馬當先:作戰時衝鋒在前,形容、帶頭。

顧名思義:看到名稱,就聯想到它的意義。

興高采烈:興致高,情緒熱烈。

2.學生默讀,體會文中深情。

3.學生大聲讀課文,力求讀得順暢,讀出文中的情感。

4.選朗讀水平較好的同學範讀,其餘同學點評。

四、精讀課文,合作研討,領略作品的風俗之美、人情之美,理解作品的意蘊、作者的思想情感多媒體依次顯示各個討論題目,學生以小組爲單位合作探究,然後集體交流。

1.文章主要記敘了哪幾件事?這幾件事是如何組合在一起的?

明確:文章主要記敘了兒時在故鄉過新年、喝春酒、喝會酒,如今自泡八寶酒等四件事。

本文的構思非常精巧。作者在文末巧設文眼,卻又不露痕跡,作者把許多有關的片斷彙集於“家鄉的味道”這個焦點上:農曆新年裏的種種風俗與禁忌,“我”一馬當先地作爲母親的代表前往家家戶戶喝春酒,鄉親之間互相“起會”置辦“會酒”的融洽,“我”在許多年之後按母親的辦法“如法炮製”的“八寶酒”……這一切都圍繞“家鄉的味道”展開。

2.作者回憶兒時過年、喝春酒、喝會酒這幾件事,有何意義?

明確:這幾件事顯示了故鄉的風俗之美、人情之美。

民俗之美:新年虔誠地迎神拜佛,有諸多禁忌,添了幾許神祕;元宵節後,換下的供品堆得“滿滿一大缸”,孩子們興奮、快樂;家家邀飲春酒、賀喜道福。寥寥幾筆就勾勒出一幅中國傳統風俗畫卷。

人情之美:家家戶戶輪喝春酒,大有“家家扶得醉人歸”之景象;村子裏有人需錢急用,大家起會捐助;正月裏會首置酒表示酬謝,母親讓出花廳供人請客,並捧出自己泡的“八寶酒”爲人助興;此時燈火通明,人人興高采烈。寥寥幾筆,淳樸的民情便流淌開來。

3.文章結尾寫道:“一句話提醒了我,究竟不是道地家鄉味啊。可是叫我到哪兒去找真正的家醅呢?”作者懷念的僅僅是家鄉春酒的味道嗎?

明確:作者在文中主要通過春酒寫故鄉的風俗之美、人情之美,寫自己對故鄉親友的懷念,對母親的追思,其間,流淌的是濃濃的思鄉之情,是對一種讓人難忘的生活的深情懷念。

4.教師總結引申:琦君散文中的童年記憶、故鄉懷想是那樣的美,兒童聖潔的心靈,鄉民美好的生活情趣,似乎輕籠着一種超凡脫俗的光輝。她曾經這樣深情地說過:“像樹木花草一樣,誰能沒有一個根呢?我若能忘掉故鄉,忘掉親人師友,忘掉童年,我寧願擱下筆,此生永不再寫。”

五、歸納總結、拓展延伸

1、提問:我們學過哪些思鄉的詩句?

過渡:這些古詩名句都表達了遊子的思鄉之情。現代也有許多表現海外遊子思鄉的文學作品。接下來,一起感受余光中先生的《鄉愁》

(插入音樂、歌詞)

2、提問:這首詩和《春酒》有着相同的情感,是什麼?

鄉愁,是琦君筆下那杯甘醇的美酒;是余光中隔着那灣淺淺海峽的呼喚;是席慕蓉心中那棵沒有年輪永不老去的樹,遠離故鄉的遊子,即使到了耄耋之年,也希望能夠落葉歸根。這種難以割捨的思鄉情結,是五千年中華文化積澱下來的最深厚的情感基礎,正是這種特殊的情感,使得中華民族生生不息。

最後,祝願我們每個人心中都有這麼一棵永不凋零的常青樹。下課!

國中語文八年級教案篇6

?最後一次講演》

?教學目標】

1.概括聞一多演講的主要內容以及思想感情。

2.體味文章的語言特點,學習作者的寫作手法。

3.學習聞一多先生熱愛祖國、獻身革命的英雄氣概和鬥爭精神。

?教學重點及難點】

1.體會文章的語言特點,體會作者的寫作手法。

2.學習聞一多先生熱愛祖國、獻身革命的英雄氣概和鬥爭精神。

?教學方法】

自主、合作、探究法,多媒體教學法,朗讀法

?教學時間】1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在進行新課之前,我先爲大家播放一段視頻,請同學們觀看。(播放視頻)

同學們對剛纔視頻中所演繹的歷史事件有了解嗎?誰能說一說?(請學生說一說,師補充)

同學們知道,1945年抗日戰爭勝利後,國民黨想要奪取勝利的果實,陰謀發動內戰,大肆暗殺愛國人士,李公樸先生就是其中一位,在7月15號李公樸先生的追悼會上,聞一多先生髮表了演講,結果在當天晚上回家的途中慘遭殺害。於是這篇演講就是聞一多先生的最後一次演講,今天我們學習的就是這珍貴的最後一次演講。

現在請同學們打開課本,自己閱讀課前導讀部分。(板書標題、作者)

從導讀部分我們可以看出本文與以往所學文章有所不同,這是一篇演講詞,那什麼是演講詞呢?演講詞,又叫講演詞、演說詞,它常在各種大型羣衆集會或較爲隆重的場合使用,而且講話人所講的都是些較爲重大的問題或者某個專門問題進行的論述。演講詞具有宣傳、鼓動和教育作用,它可以把演講者的觀點、主張與思想感情傳達給聽衆及讀者,使他們信服並在思想感情上產生共鳴。

二.檢查預習

請同學們自己給下列字注音,然後請同學讀一讀。

卑劣(liè)污衊(miè)卑鄙(bǐ)

蠻橫(hèng)賦予(yǔ)挑撥離間(jiàn)

三.讀課文,析內容

(一)活動一:傾聽愛國心

請同學們有感情的朗讀課文,思考:

1.聞一多先生演講的主要內容是什麼?

請學生先自讀課文,在讀課文的過程中注意重音、停頓、語速和語氣等問題,找出你最喜歡的段落,反覆朗讀,然後展示讀給大家聽。

參考:聞一多先生在李公樸先生的追悼會上,義正詞嚴地當衆揭露、痛斥_的罪惡和卑劣,表達了對民主和平的堅定信心。

2.聞一多先生在演講中預言敵人“快完了”,人民一定勝利,依據是什麼?請從文章中找出答案。

參考:

(1)“他們這樣瘋狂地來製造恐怖,正是他們自己在慌啊!在害怕啊!所以他們製造恐怖,其實是他們自己在恐怖啊!”

2)“你們殺死一個李公樸,會有千百萬個李公樸站起來!”

3)“歷沒有一個反人民的勢力不被人民毀滅的!”

(二)活動二:品析愛國情

1.從聞一多的演講中我們能感受到他對李公樸、昆明人民和國民黨_分別是怎樣的感情?

同桌二人討論,積極回答。

參考:高度讚揚李公樸先生和昆明人民的鬥爭精神,對李先生的被殺表現得十分悲痛。痛斥了國民黨特務的罪惡行徑,面對面地揭露_的虛僞本質。愛憎情感強烈。

2.由聞一多先生在演講中所表達的強烈情感,我們可以看出他是一個怎樣的人?

參考:愛憎分明,大義凜然,視死如歸,正義浩然等等。

(三)活動三:合作探究

聞一多先生強烈愛憎情感和堅決的鬥爭決心是通過哪些手法來表現的?請結合具體句子談一談。

提示:從詞語的感情色彩、句式特點、修辭手法、語氣語調、人稱等角度思考。

參考:1.運用口語。句子略。

2.運用近義詞、反義詞等詞語。句子略。

3.運用感嘆句、反問句等句式。句子略。

4.運用反覆、對比的修辭方法。句子略

5.運用語調抑揚頓挫的變化。句子略。

6.運用第一人稱、第二人稱、第三人稱。句子略。

總結:本文的語言特色:感情強烈,愛憎分明,富有戰鬥力,富有感染力。

(四)活動四:我說我心

聞一多先生的遺願,上一代青年人已經完成,他們用鮮血和生命換來了一個嶄新的世界。但在當今形勢下,仍然出現了日本侵犯我國的領土——釣魚島的事件,身爲炎黃子孫,你能像聞一多先生一樣仗義執言嗎?

小組交流,學生代表展示。答案略。

四.總結

聞一多先生雖已經不在,但他的精神卻鼓舞着我們一代又一代的中國人。在這裏我們送給聞一多先生一段話,以此表達對聞一多先生的深深敬意。

你是一團火,照徹了深淵;指示着青年,失望中抓住自我。

你是一團火,照明瞭黑暗;引領着國人,危難裏挺直胸膛。

你是一團火,照亮了魔鬼;燒燬了自己!遺燼裏爆出個新中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