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簡歷模板館>職場>工作計劃>

教科研處2016-2017學年工作計劃

工作計劃 閱讀(3.04W)

爲了促進學校的教育教學研究工作,系統做好學校的教師培訓工作,爲學校的教育教學工作提供精神動力和智力支持,特擬定此計劃。具體如內容如下:

教科研處2016-2017學年工作計劃

一、指導思想

在學校總體指導思想“以人爲本、民主決策、科學發展、創新教育”的指引下,堅持“立足校本、紮根課堂、服務師生、引領發展”的教研思想,堅持“從師生中來,到師生中去”的基本工作方針,爲學校高效課堂的深入發展和自主管理的全面開展提供可行性指導方案,爲學校的特色品牌建設做出應有貢獻。

二、工作目標

1、成立並完善學校教科研處組織機構(文章轉自實用文檔頻道20XX09)

以學校中國小部教務主任爲主要負責人,以各科教研組長和德成名師爲骨幹力量,系統推進學校的教科研工作。

2、完善“3611”高效課堂教學模式,形成自己的獨特教學風格。

根據前兩年高效課堂實踐成果,去粗取精,去僞存真,使3611教學模式更加科學、合理、高效。

3、全面做好小考、會考的複習指導工作確保第一名總體目標不動搖

從學校實際出發,制定更加系統化、精細化的小會考複習備考方案,最大限度的挖掘師生工作學習的積極性,確保我們在海豐縣小會考的領先優勢。

4、做好學校的文化出版工作

在搞好《德成校報》的出版工作前提下,着手創刊《德成教育》,爲德成教育思想與智慧的沉澱提供一個有效的平臺。同時,做好學校的管理文化等系統校本教材的彙編工作。

5、做好學校培訓工作

通過多種形式、多種途徑做好教師的業務培訓工作,在實現教師志業的發展的同時,實現學生的終身發展和學校的可持續發展。

三、具體工作措施(部分內容摘自學校總工作計劃)

(一)成立校長室指導下教科研處組織機構

1、以校長室爲領導機構,以中國小部兩位教務主任爲主要負責人,以科組長和德成名師爲骨幹力量構成學科委員會,成立一個具有文化根基、遠見思想、創新意識、整合能力、團隊精神、認真負責高效教科研組織,爲教科研工作的開展奠定重要的組織基礎。

2、制訂教科研組織內部成員職責、工作計劃和工作常規,使各項教科研工作能夠有序地、有法有章可依地開展。同時制訂靈活的激勵機制,使真正的優秀的教科研人才脫穎而出,充分發揮其主動性、積極性和創造性,爲學校教科研工作的開展注入更多的活力。

3、加快教師學習共同體建設,培育“勤業+智慧”的優秀教師羣體:

(1)提升教研組文化,推進教師專業發展:

重新定位教研組職能。教研組不能侷限於事務管理,單純地組織與實施教研活動,而應該站在更高的視角,承擔起自身的文化使命,要把重心放在對每一個教研組成員的解讀和發展空間的營造上,使教研組成爲教師專業發展的主要陣地。

提升教研組長的文化領導力。教研組長不只是教研活動的策劃者,更應是教研組文化的引領者的評價者。要從單純的管理統籌型逐步成爲引領研究型;要學會把原本似乎縹緲不實的文化轉爲具體可見、可操作、可量化的文化,把抽象的文化願景內化爲教師的日常思維方式和行爲方式。

確立新的價值觀念。現代型學校文化要培育的教師,不只是知識和理論的傳授者,更是自我發展的承擔者。只有具有自我發展意識與能力的教師,纔會不斷享受學習、研究的樂趣,其專業發展纔有源源不絕的內驅力。本學期,要根據學校文化戰略綱要精神,制定教研組三年發展規劃、制定教師個人三年發展規劃,並有行動方案跟進。

進一步規範教研組活動的管理。認真反思,提高校本教研活動有效度;精細組織、周密安排,確保每次活動有序有效進行;加強理論學習,努力做到有針對性、系統性,提高教研活動含全量;繼續推進教科研學分折算辦法,提高評估導向功能;完善教師專業發展檔案建設,各個教研組都要有專人負責組內文化產品的管理,學校要及時將它加以提煉,總結、包裝、宣傳,並納入學校整體文化之中。

教務處要爲教研組文化建設提出具體的指導意見。

(2)加快學科帶頭人隊伍建設,推動教師專業發展:

要強化學科帶頭人的內功修煉和形象塑造,對學科帶頭人的管理要“精在事前,細在過程”,充分發揮其在校內外的示範和輻射作用,推動教師專業發展。具體要求:

①以每月例會爲抓手,鞭策他們當好學校教師的“領頭雁”:

學科帶頭人不僅是一種榮譽,更是一種責任,不僅要在本學科上起帶頭人作用,還要像一隻領頭雁一樣引領着同行一起飛翔。本學期,學校要組織學科帶頭人開好每月例會,唱好例會的“六步曲”:學習分享、工作交流、計劃打算、議題討論、現場檢查、工作佈置。

②以師徒結對爲平臺,鼓勵他們當好年輕教師的“輔導員”:

學科帶頭人是學校的一種品牌,更是一種資源。爲了充分發揮這種資源,我們要爲此建好平臺,做好三件事:一是給學科帶頭人派擔子,給壓力,定標準,所帶的徒弟一學期要進行一次教學成果展示活動;二是加大聽課力度,一學期師徒雙方互相聽課要在20節以上,師徒雙方要分別開出一節示範課與展示課;三是建立以學科帶頭人爲核心的多級師徒指導網絡。期末舉行一次師徒結對工作總結評比活動。

③以課題研究爲突破,要求他們成爲品牌學科的“奠基者”:

要讓學科帶頭人在品牌學科建設中挑重擔,突出他們在品牌課題研究中的主角地位;要結合學校實際情況,進一步提高學科帶頭人的學術待遇和經濟待遇;要加大學科帶頭人在課題研究中的示範引領和聚焦整合作用。一學期,學科帶頭人至少要主持或協助課題組長進行一項課題研究,並經常性地在教研組活動中加以指導、示範、引領。

④以學以致用爲原則,督促他們成爲勤於筆耕的“思想者”:

學科帶頭人不僅是實踐的帶頭人,更是思考的帶頭人。光有思考還不夠,還要把思考形成思想。要實現這個過程,最好的方式就是寫作。本學期,我們要求學科帶頭人,每週寫1-2篇反思,每月寫1篇含金量較高的論文,或敘事,或案例,或讀書心得,一學期要有1—2篇作品在學校或集團刊物上發表。

(3)創建“教師發展學校”,促進教師專業發展:

借鑑國內外教育改革的先進經驗,創辦教師發展學校。重點做好以下兩個方面工作:

①學校安排一個“教師發展學校活動及成果展示廳”,作爲發展學校成員平時學習、活動、交流、娛樂、體閒的主要場所,同時,安排一個活動固定時間,爲活動的正常開展提供保障。

②教師發展學校要加強自身建設,本學期主要做好:7個自主活動點負責人評選;加大自培機制力度;進一步開展創造性活動,真正做到以樂促學、以學促研、以研促教;開設“教師發展學校活動展示專欄”,建立學員博客平臺,刊出1—2期教師發展學校專刊。

(4)充分利用、合理整合學校內外各種資源優勢,指導與引領教師專業發展:

啓動學科專業委員會引領學科建設工程,建立以學科專業委員會成員爲領軍,以學科帶頭人爲中堅力量,以品牌教師、資深教師、名星教師爲基本力量的“德成學校名師講師團”,以“教師發展學校”爲校本培訓的重要載體,有針對性地開展 “學術沙龍”和 “教師論壇”活動,讓這些活動成爲教師思想放飛的空間,心靈成長的沃土。

學科專業委員會要制訂《引領學科建設工程實施方案》,教務處要制訂《教師繼續教育規劃》(20XX年2月—2014年2月),要修訂、完善《教師專業發展評價制度》。

要組織開展校 “品牌教師、名星教師”等評選工作,期末要對品牌教師、名星教師進行全面的考覈評估。

(5)構建以班主任(中隊輔導員)爲核心由各學科教師組成的學習型班級團隊組織:

這個學習型組織,必須樹立全新的學習理念,以學生的發展爲本,做到發展性、創造性、自主性的學習;必須建立起一個互動系統,成員之間相互啓迪,資源共享,實現“心靈的交流與融合”;必須營造團結協作寬拓和諧的氛圍;全體成員都能胸懷大志,齊心協力爲實現班級團隊的發展目標而奮鬥;全體成員必須以開放求實的心態互相切磋,不斷積累知識與經驗,不斷進行創新,同時,能從整體、動態、本質上進行思考,按照系統的方法觀察、分析、管理、協調每一項工作,逐步形成系統思考的習慣和能力。

期末開展“優秀班主任”評選活動。

(6)強化教師職業道德建設,提高家長及社會對學校的滿意度:

所有教師要做到愛生如子,感恩學生、感激家長、感謝社會;繼續開展創無體罰年級組、教研組、備課組、班級、教師個人等活動;在教師中開展“不收受家長禮品,不接受家長宴請,不搞有償家教”等“三不”活動,提高家長及社會對學校的滿意度。

(7)加強生活教師和舍管老師學習共同體建設,爲學生生活提供優質服務:

作爲寄宿學校的生活教師和舍管老師,既是學生的服務員,又是學生的教育者、組織者、引導者。要具有教師的管理能力,較強的組織能力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以教育、管理、生活並重的原則做好工作中的各個環節、各個流程,豐富生活教師的業餘文化生活,努力提升生活教師的幸福指數。

堅持開好生活教師學習交流會,努力提升生活教師的素質與水平。

期末開展“優秀生活教師和舍管老師”評選活動。

(8)加強後勤隊伍學習共同體建設,爲師生工作、學習提供堅實保障:

要在後勤人員中增強一個意識:服務育人的意識,加強“二爲”學習:爲教學服務,爲師生生活服務;提高兩項能力:業務能力和教育能力。工會要通過開展一些活動,增加後勤隊伍的凝聚力。後勤部要規範各個崗位的工作流程,提高後勤保障力。

期末開展“優秀員工”評選活動。

(二)完善“3611”高效課堂教學模式,形成自己的品牌特色。

1、進一步明確3611高效課堂模式

“3”即語文課堂教學的三個基本程序:目標導學、互動展示、當堂反饋。

“6”即一般語文課型教學的六個基本環節:明確目標、自學指導、自主學習、互動展示、總結建構、當堂反饋。

兩個“1”分別是,以學生爲主體和以教師爲主導。

2、進行3611高效課堂研究內容的分解與細化

(1)探討不同年段的高效課堂教師講授時間

擬分爲國小1-2年級、3—4年級、5—6年級、7-8年級、9年級,其中國小六年級與國中九年級的複習階段將作爲一個特殊時段進行專門研究。

(2)探討不同學科下的3611高效課堂具體模式

在3611總體模式的指導下,根據不同學科自己的學科特點,創設切合本學科的高效課堂最佳模式。

(3)探討每個學科下不同課型的3611高效課堂具體模式

不同課型必須有不同的具體課堂模式,比如預習課、展示課、複習課、試卷講評課、閱讀課、作文課、活動課、體育課等都要形成更加細化自己的課堂模式,確保各種課型課堂模式的科學、合理、高效。

3、編制《高效課堂操作手冊》

在以上對高效課堂的細緻深入研究後,將研究成果彙編成《高效課堂操作手冊》,使老師們特別是新老師有一個明確的課堂操作依據與辦法。

(三)加強畢業班工作

1、抓好班級管理,及時把握學生思想狀況,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充分發揮非智力因素積極作用。各畢業班教師應對學生兩端的學習情況加以掌控,能瞭解學生的優勢和弱勢,在此基礎上加強提優輔導工作,通過分層教學,提高國小、國中畢業班的全科合格率和九年級畢業生的普高上線率。具體措施:a、實行班子成員包班制,把所包班級的中招業績與班子的考覈掛鉤。b、定期找學生談話,傾聽學生對教師及學校管理方面的意見和建議,發現問題及時解決。c、抓班風建設,思想建設,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

2、在畢業班學生素質培養方面:a、對於尖子生進行動態把握,及時跟蹤,確保尖子生不掉隊。b、瞄準尖子生,更關注邊緣學生,對於有薄弱學科的學生實行包教制。c、定期召開畢業班學生會議,樹立學生的拼搏意識。d、各學科組加強對學生的研究、學法的研究和各學科協調問題的研究,對存在問題比較大的學科組要及時幫助,給予指導。e、加強體育訓練,全員參加與訓練管理,目標明確。

3、成立九年級畢業班學科研究小組和國小六年級畢業班領導小組。替代原來的備課組。職責是研究課程標準,解讀課程標準;研究20XX、20XX年考試說明,解讀考試說明;研究汕尾市和海豐縣近三年會考試卷及命題趨勢;研究鎮可是說明;研究畢業班課堂教學效率,切實做好集體備課,同伴互助工作,實行資源共享;落實尖子生的弱項學科輔導;落實邊緣生個性輔導;研究每次月考,分析質量,尋找差距,及時提出整改措施。

(四)做好學校的文化出版工作

1、擬創刊服務於德成教職工的刊物《德成教育》,對學校的教育教學工作進行智慧的學沉積與文化的傳播,使學校的文化得以更深入人心,教學經驗得以更快的推廣與積累,併爲創立品牌學校進行文化的積澱。

2、做好校本課程的開發與彙編

推進校本課程開發,完善校本課程開發與建設制度,用課程意識審視各類教育資源,整合各類教育資料,使校本課程逐步形成系列,形成精品。

對所有的校本課程予以分類,形成以下五大類:①教育管理類:如校長辦公會議制度;②德育教育類:如家校共導活動,一班一品建設;③教學類:如品牌學科建設、教學月考覈、培優輔差、會考考點專訓;④才藝活動類:如學校六大節活動;⑤學校媒體類:如校報,校園網。

重點加強品牌學科的建設,增加學科內涵和品位,做到名副其實、加強校本考試課程建設,編印《國中五大學科會考考點訓練》,提升學科含金量;加強班級或學科或教師個人的微型校本課程建設,期末舉行微型校本課程展示活動。

編印《校本課程系列叢書》。

(五)全方位做好各級培訓工作

本學期校本培訓以各類學習共同體爲主要載體實行培訓。分行政幹部、學術幹部(教研組長、專業委員會成員、學科帶頭人)各類教師(學科專任教師、班主任、生活教師、後勤員工)

主要措施有:

1、建立教師學習問需制,爲教師提供切實符合教師發展需求的校本培訓內容。

2、制定分層次教師培訓方案,形成以下培訓網絡:即學科專業委員會成員——學科帶頭人——品牌教師、資深教師——名星教師——全體教師;推進本校的“師徒結對工程”、“青藍工程”建設。

3、建立“教師發展手冊”,手冊記錄教師培訓的內容與形成,體現教師學習、教師研究與實踐活動的相結合情況。科研發展部通過對它的檢查來定性分析和定量統計教師參與培訓的程度和效果,實現校本培訓的長效性。

4、開展自我找優點,同伴互找優點活動,讓教師的智慧在校園內得以充分流動,藉此作爲學校發展新的驅動力與增長點。

(六)從細從小做起,做好課題研究工作

本學期的市級以上課題研究有:①協助校長室加強國家級管理主課題《養成教育》的研究;②協同德育部、生活部,深入開展德育主課題《家校共育教育實驗活動》的研究;③協同教務處全面開展教學主課題《構建高效課堂教學模式》研究。

學校、幼兒園協作體共同研究課題:做好《新課程理念下家、園、校三位一體的幼小銜接教育模式》的研究。

學校級小課題研究,要重視五個強化:①強化教研組即課題組意識,充分發揮教研組在課題研究中的主體作用;②強化課題研究與課堂的有機結合,深入開展以小課題進課堂爲主要載體的校本教研活動,每個備課組都要確立1個《高效課堂教學模式子課題》研究項目。要強調項目研究落實、落地、有效、實用。要制訂《小課題主題化校本教研精細化管理方案及制度系列》;③強化學法研究和指導,促進學生學習習慣與學習方式的轉變。要積極創設有利於學生合作互助機會,引導學生在學習上合作交流,共享學習資源,培養學生合作意識、團隊精神、科學的學習方法,良好的學習習慣,爲學生的終身發展奠定基礎。④強化個體研究與集體研究的有機統一。要求本組成員上課同組必聽,聽課之後必評課,要求每一節展示課必須是集體備課的展現。⑤強化打造“生命課堂”“活力課堂”,上好每一堂課,備好每一節課。要求做到:“腦中有綱(標準)”、“胸中有本(教材)”、“目中有人(學生)”、“心中有數(差異)”、“手中有法(方法)”。

千里之行,始於足下。我將從搞好自己的課堂開始,力行各項教研規定,並把成功的經驗推而廣之,與全體教師共同把德成的教科研工作推向一個新的高潮。

教科研處

20XX-10-6